關于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十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 篇1
改編之后的新語文教材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按照專題組織單元。在教材整合的優勢下,單元內部各部分之間聯系更緊密,導語、課例、練習、資料鏈接、回顧、口語、習作一氣呵成,為師生整體駕馭把握材料,獨立學習思考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經過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因為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的因素,普遍缺乏語文積累,閱讀量小,知識面窄,嚴重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在課堂上常常處于人云亦云的狀態,這對他們語文素養的提高非常不利。
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借助于新教材的得力編排方式,我嘗試以單元合并的方法進行教學,不再一篇篇文章單獨講解,而是圍繞一個大主題閱讀學習,把單篇課文放在專題的大環境里領悟,
以導語為依據,提高整體感知能力。在圍繞主題的閱讀過程中,學會取舍,加強對重點內容的提取處理能力,給了學生對課文進行橫向比較分析的機會,也因此為學生提供了更充分的獨立思考作業的空間和時間。這樣的辦法比常規分篇教學節省了時間,這些時間又可以還給學生進行閱讀和積累,在有限時間內獲取最大信息量。
具體操作一般分為四次不同層次的閱讀和一次自我反思回顧,細節上可根據學情適當調整。
1、第一讀(一課時):
通讀整個單元課文,初步認識生字,讀準字音,能把課文讀下來,基本讀通句段,大致了解每課內容。可以自由朗讀和默讀訓練交錯進行。
2、第二讀(兩課時):
⑴ 讀導語,體會導語中指出的重點,抓住核心詞匯,明確單元主題。教師根據主題確定閱讀提綱。
⑵ 學生根據閱讀提綱讀課文、選讀課文、資料袋等內容,提煉與主題密切相關的內容,進行整理,在筆記本上做記錄。
⑶ 通讀過程中,你還對哪些話題、內容感興趣?簡要列出,教師協助做適當刪減,提煉出有價值的問題。借助圖書館、校園網進行查閱,查閱以大量瀏覽為主,可做提要式記錄。
⑷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同時融合口語交際內容。
3、第三讀:
精讀品析與跳躍閱讀,品析精讀課文中的重要段落,結合課后練習進行指導,進行朗讀訓練。
4、第四讀:
處理略讀課文,結合主題解決1-2個問題。
5、回顧:
自我小結本單元學習收獲,在筆記本上整理列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的知識點以及每課應把握的重點問題。
6、簡要交流:
通過單元學習你對本專題有了哪些了解?
7、穿插:
字詞聽寫、精品段落背誦檢查、同步訓練知識性輔助練習、同步訓練閱讀內容。
這種方法省時省力,利于學生開展自學,但是小知識點的掌握不夠扎實,需要利用早午讀及有限的自習時間,憑借輔助練習冊加以鞏固。目前我正在嘗試進一步完善這種方法。匆忙成文,懇請指教。
附: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和搜集資料了解西部,了解西部的過去與今天,歷史與發展。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品味語言的優美,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時間】
6~8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由閱讀導語和1~4課,課后資料袋以及P168補充閱讀材料《拉薩古城》
1、認識生字,自己勾畫喜歡的詞語。
2、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大意,明確關于西部的話題。
3、聊一聊:
通過四篇課文,你對祖國的西部有了哪些了解?地貌,氣候,風俗,歷史,發展……
二、提問
關于西部,你還有哪些話題愿意和大家交流?你還想了解些什么內容?
在筆記本上進行羅列:
草原風景
蒙古族的生活
絲綢之路
匈奴族的遷徙
張騫出使西域
西域部落
新疆建設兵團(解放軍進疆)
青藏鐵路
拉薩
藏教寺廟……
三、網上查閱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及圖片,重要的在筆記本上做簡要記錄,同學之間做交流
四、處理精讀課文
1、《草原》:
⑴ 明確:
課文從兩部分內容入手,草原的景色迷人;草原人熱情好客。
⑵ 體會:
靜態的景物描寫;動態的迎客場面。
2、《白楊》:
⑴ 生存環境──茫茫戈壁,渺無人煙
⑵ 明確:
白楊的形象 外型──高大挺秀,筆直
個性──堅強、不動搖、適應力強
⑶ 明確:
寫白楊是為了突出像白楊一樣堅強勇敢扎根邊疆的建設者,結合閱讀鏈接內容(艾青《帳篷》)明確借物喻人的寫法。
3、學生解決課后練習,教師做適當指點。
4、背誦描寫草原和白楊的有關段落。
五、處理略讀課文
1、《絲綢之路》:
借助標志性詞句進行分段訓練。明確作者以回想的筆觸描寫了發生在公元前115年的東西方交流的一個場面。
借助相關詞語了解課文中的照應。
開頭:仿佛看到了……仿佛聽到了……
結尾:每當凝望石雕,無不引起對往日商貿、文化繁榮的遐想。
2、《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⑴ 學生分析:
地質條件復雜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天氣情況惡劣
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極度缺氧 西方媒體預言……
⑵ 討論: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一句反復出現的作用,注意標點的變化,體會工人們高昂的斗志,澎湃的激情和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
六、自我回顧
要求學生通過回憶在筆記本上列出學習本單元之后了解到的內容和每課應掌握的重點問題,對整個單元進行鏈接和梳理,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字詞或句段進行歸納整理,出一份小試卷交換完成。
(說明:作業及聽寫隨堂布置,以基礎知識的鞏固為主,借助《同步訓練》進行延展性練習。)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 篇2
教材內容
本組教材以“語言表達的藝術”為專題來編排課文的。本組安排了兩篇精讀課文和兩篇略讀課文,其中《楊氏之子子》一文,寫了九歲孩童與客人笑談的經過,孩子那機智巧妙的對答,令人拍案叫絕;《晏子使楚》學了晏子針對楚王的侮辱,機智應答,維護了祖國的尊嚴,有力的回擊另了楚王;劇本《半截蠟燭》學了母親和兩個孩子為了保護半截蠟燭里的秘密與德國軍官的機智周旋,在不動聲色的話語中充滿了膽略和智慧;相聲《打電話》則通過夸張的語言,說明了打電話時,說話要簡練,這樣不僅節約時間,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編排這組教材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通過讀書感受精妙語言的魅力,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二是通過閱讀不同題材的,了解不同題材的表達方式;三是引導學生積累優美的語言。
本組的“口語交際·習作三”安排了以“勸說”為主題的模擬表演和寫發言稿的內容,“回顧·拓展三”也是緊緊圍繞語言表達的藝術和形式的問題,安排了“交流平臺”“日積月累”“展示臺”三項教學內容,并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搜集并積累精妙語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單元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詞,能聯系上下文理解。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通過讀書,感受精妙語言的魅力和表達藝術。
3、通過學習了解不同體裁的表達方式,引導積累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感受人物語言的精妙。
2、了解不同體裁表達方式,在學習中積累優美語言。
預計課時
《楊氏之子》1課時 《晏子使楚》2課時
《半截蠟燭》1課時 《打電話》1課時
《口語交際三》1課時 《習作三》2課時
《回顧·拓展三》1課時 共計9課時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2.認識本課7個生字,能用具體事例說明課文中有關句子的含義,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學習重難點
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學習難點
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課前準備
1.回憶自己童年的“發現”。
2.通過查閱課外書,上網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1.教師介紹有關胚胎發育的科學知識。
2.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九歲時就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猜測一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
二、循題讀文,理解“發現”
1.自由朗讀文章,學習生字,注意“澄”字的發音。
2.默讀課文,思考:“我”童年的發現是什么?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段。
3.反復朗讀課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這段話中畫出集中描寫“我”童年的發現的句子。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4.仔細地讀讀著幾句話,并用自己的話轉述。
5.再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有沒有這樣一句話:說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達更簡潔。──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6.朗讀這兩句話,比較兩句話表達上的不同,體會表達的具體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過程
1.默讀課文,思考:“我”那非凡的發現,是怎樣發現的?
2.根據學習計劃,分小組合作學習。
學習計劃:
(1)找出有關的句段。
(2)理解有關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話或一個詞語。
(3)在白紙上畫出簡單的發現流程圖。
3.小組匯報,課堂交流。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老師請教,老師給我們解答。
(3)老師的解答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
(4)我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有了偉大的“發現”。
四、作業
1.抄寫課文中描寫“我”的發現的句子。
2.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 篇4
1 《草原》教案
教學目標:
一、學會14個生字,會認4個字,能正確讀寫詞語。背誦課文一、二自然段。
二、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和諧的教育。
三、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養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一、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展開豐富的想象,在腦海中再現課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體會句中所含的意思。
二、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及表達上的作用。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讀課文,說說作者寫了草原哪些方面的情況?
三、精讀“草原景色”,品味“動情”
第二課時
一、“草原人民的熱情”,再品味“動情”
(一)學習“遠迎”一節
(二)學習“熱情款待”一節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3.4.5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記號。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說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課文片段進行理解體會。
二、總結感悟
1.依據板書,講清作者在這篇文章中借景、借事抒發情感的寫作手法。
2.歸納課文整體內容,并指出本課第一大段,寫了草原的風光美,第二大段寫了草原的人情美,把這兩部分聯系起來,作者實際上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濃筆重彩、有聲有色的草原風情畫。
作業設計:
1.跟家長交流學習本課的體會。
2.搜集草原的相關資料。
板書設計:
景色——風光美——動情(寫景抒情)
草原{ 人民——人情美——更動情 (寫事抒情) } “我”
蒙————情深————漢
2 《絲綢之路》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矗 凹”等七個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絲綢之路”名字的由來及其在古代經濟、文化交流中的巨大作用。
3.感受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樹立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了解“絲綢之路”在古代經濟、文化交流中的巨大作用,感受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樹立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三、初讀感知
四、再讀感悟
(一)重點研讀
(二)分角色感情朗讀
(三)展示資料,交流感悟
五、總結回顧
1.為什么稱作絲綢之路?
2.張騫是什么時間出使西域?分別是什么目的?
3.中國有哪些商品及技術傳入歐洲?
東西方經濟交流之路
絲綢之路 { 東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東西方友誼交流之路
3、《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妖、嬈”等14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所遇的困難。
3.聯系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4.感受建設者勇克難關,頑強拼搏的英勇氣概。
教學重難點
了解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所遇的困難,感受勇克難關的英勇氣概,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展示并齊讀閱讀要求
四、初讀感知,了解大意
1.默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小組接龍讀(各讀一段)以檢查朗讀情況。
3.自讀思考:
建設者在修建青藏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在文中反復出現說明了什么?
五、再讀感悟,小組探究
六、總結回顧
在這樣讓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面前,為什么還要堅持“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體現了什么精神?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 篇5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作文《口語交際習作四》
學習目標
1.圍繞“感動”這個話題,訴說故事,暢談想法,感動心靈。
2.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的習慣,做到表達時有條理、有感情;在聽他人說話要認真,有耐心。
3.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選一件令人感動的小事記下來。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感情要真實。
4.能把一件事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力爭寫得具體、生動。
課前準備
1.“洗腳”公益廣告片段的課件。
2.本單元中四篇文章的插圖。
3.公益廣告片段;劉翔的圖片;音樂《丹頂鶴的故事》;
4.搜集古今中外讓自己感動的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激情引入,交流感受
播放電視廣告。配音:每天晚上,年輕的媽媽打好熱騰騰的水,給年邁的老奶奶洗腳。她日復一日不變的行為,溫暖了奶奶蒼老的心靈。她不知道,無意中,她教會了自己的孩子──感恩。
看了這則公益廣告,你有什么感受?
二、開拓視野,感受“感動”
像電視廣告中這樣的令人感動的故事還有許多許多。古代歷史上就有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請同學們來說說這些故事。
1.講古代感動的故事。如黃香溫席、孔融讓梨……
2.隨機設問:你為什么而感動?
3.不僅我國古代有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古今中外更是層出不窮。小組說說感動的故事。推選其中說得最好的一位同學來講講。
4.不僅有許多感動的故事,我們的生活中更不乏感動的圖片或音樂。
5.配樂引出《丹頂鶴的故事》:有一個女孩,她從小就愛養丹頂鶴,在她大學畢業以后,她仍回到她養鶴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為了救那只受傷的丹頂鶴,卻滑進了沼澤地,就再也沒有上來。(音樂響起)
聽了這個故事和音樂,你有什么感受?
6.出示劉翔的圖片。這是誰?你喜歡他嗎?說說他的故事。
再聽劉翔獲冠時響起的國歌聲。同學們,當我們再回到二年前的希臘雅典,重溫那激動人心的一刻,你感動嗎?為什么?
7.小結:感動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因為我們善良,所以我們學會了感動,學會了感恩。
三、互動交流,重溫“感動”
1.同學們,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經歷過讓自己感動的事呢?
指名說話。
一位同學說完后,請其他同學當記者,現場進行“答記者問”。引導學生說最感動的地方,說清感動的原因。
2.組織小組進行“感動20xx”比賽活動(根據上課時間自由調整),評選出最讓人感動的小故事。引導學生擬定評選條件:把感動的事件說清楚,說具體;表達時口齒清楚,聲音響亮。
3.開展活動。在音樂《感恩的心》中結束。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讀讀記記“螞蚱、櫻桃、蚌殼、瞎鬧、鋤頭、倭瓜、水瓢、圓滾滾、一動不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主讀書,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如何表現“我”在園子里的心情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讓學生了解作家蕭紅,讀一讀她的有關文章。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上節課,我們隨著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時光。今天,就讓我們跟著另一位女作家蕭紅,走進《祖父的園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思考:你覺得祖父的園子是一個怎樣的園子?試著用一個詞語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談談理解。
(本課清新活潑的筆調定會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定會對祖父的園子產生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
三、研讀課文,體驗情感
1.默讀課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體會“我”的心情。
(學生自主學習)
2.匯報交流:
(一)對園子的印象(1—3小節)
“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停在上面一動不動了。”“花園里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
(1)從這幾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祖父的園子里昆蟲豐富多彩;昆蟲非常可愛;祖父的園子充滿生機、熱鬧、美麗……我對園子非常喜愛,難以忘懷。)
(2)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熱鬧和生機勃勃的感覺。
(二)“我”跟著祖父在園子里干活、玩耍。(4—15小節)
“伏在”、“亂鉤”,說明“我”的舉止很天真可愛,說明了園子不僅是童年的樂園,而且是學習的大課堂。
(這幾個小節圍繞著“我”錯把谷穗當野草割掉的趣事展開,通過對話表現“我”的年幼無知和天真頑皮,也表現出祖父對“我”的喜愛和呵護。一老一少,形象鮮明,語言生動,特別是人物心理很耐人尋味。教學中,還可安排角色表演的形式,激發興趣、豐富內容、加深體驗。)
(3)小結:“我”在園子里到底是玩還是干活?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在園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滿了歡樂。)
(4)選擇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我”的快樂。
(“撿了這個,扔了那個,心里卻又想著另一個”,這種微妙的心情,是每個孩子共有的心理特點,因此,這一環節應重視孩子的朗讀體驗,讀出孩子所特有的俏皮可愛。)
(三)感受園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節)
(1)思考:從這兩段話中讀出了什么?是從哪些句子讀出來的?
(2)交流、討論:
凡是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黃瓜愿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愿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個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
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
……
(寫園子里植物和動物的自由自在,表達“我”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快樂心情;所以,在“我”的眼里,園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快樂的,都是那樣美好,充滿活力。)
(3)重點朗讀17小節,體會其中的自由和快樂。
(理解作者在這一小節列舉了大量事物,花費大量筆墨細致描寫的用意,充分感受園子中所有生命的自由自在。)
(4)有感情地朗讀后面三段話,通過適當的語氣把“我”的快樂心情讀出來。
四、回歸全文,領悟寫法
質疑:作者為什么能將她的童年生活寫得那樣有趣,真實,吸引讀者?
(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把“我”—一個小孩做的、想的、說的如實地寫下來。這些事,只有小孩會這樣做,這樣說,具有真情實感。作者的描寫具體生動,用了一系列的動作、語言,心理描寫,使我們好像真正走進了園子,看到了“我”一樣。因此,我們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這篇課文為什么能給人帶來強烈的震撼,使人心馳神往?緣于作者敏感的心靈,細膩的筆觸,她選取的例子看似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卻往往最易打動人,印證了“生活就是寫作的源泉”,對我們的寫作有很好的啟發意義。)
五、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興趣的,還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2.摘抄課文中體現童真童趣的句段。
3.課外閱讀有關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爾基的《童年》,為口語交際做準備。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 篇7
一、教材簡析
當今世界進入了信息時代,信息和我們息息相關。現代社會信息量越來越大,信息傳遞的速度越來越快,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廣。學會搜集和處理信息,對社會和個人的發展都有著很重要的`意義。本組教材通過這次綜合性學習,引導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體會信息在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的作用,學習搜集和處理信息,初步學會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走進信息世界”分成“信息傳遞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兩大板塊。每個板塊的主體是“活動建議”,教師可以根據這些建議,引導學生根據學校、家庭和當地的實際情況開展活動。“閱讀材料”供學生在開展活動時閱讀,學生可以從中獲得信息的有關知識。開展活動的材料不止于上述這些,學生還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師也可以提供。這是繼五年級上冊《遨游漢字王國》之后又一次課內外一體的、規模較大的綜合性學習。目前,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綜合性學習的基礎,教學中要進一步使學生熟悉綜合性學習的學習方式,比如,活動前要制訂計劃,活動中要發揚合作和主動探究的精神,活動后要展示和交流成果。每個板塊后一些要求認讀的字,可以讓學生結合閱讀認讀,并在活動結束時盤點鞏固。
這次綜合性學習建議開展的活動有:
(1)通過多種途徑搜集資料,了解信息傳遞的方式及其變化。
(2)開展調查,了解現在主要是通過哪些途徑來獲取信息,認識信息與我們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密切關系。
(3)通過討論或辯論,能夠正確使用媒體,辨別信息的良莠,自覺抵制不良信息。
(4)選擇感興趣的話題,搜集和處理相關信息,學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二、教學目標
1.了解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及這些變化對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影響。
2.了解現代信息傳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確利用媒體,學會選擇信息,趨利避害。
3.初步養成留心信息的好習慣,逐步學會搜集信息、運用信息,善于和別人交流信息。
4.初步學會有目的地搜集和處理信息,學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5.認識19個生字。
三、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
2、善于和別人交流信息,能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四、課時安排
1、信息傳遞改變著我們的生活。6課時
2、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6課時教案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描述的是純真、難忘的童年歲月。教材安排了有關童年的古今詩詞,也有名人名家對兒時情懷的追憶,講述的都是親身所為,親眼所見,而口語交際和習作的安排都是針對童年話題的說說寫寫。《古詩詞三首》是本組教材的開篇,天真爛漫的童年情懷,容易引起孩子們的共鳴,也特別能激發對童年的向往,用古詩詞的語言描述的童年情景,更是活潑跳躍,意境深遠。《牧童》、《舟過安仁》兩首詩以輕松、詼諧的筆調描繪出悠然自得、無憂無慮的牧童和兩個張傘使風的頑皮兒童,凝練的詩句中充滿了童真、童趣。《清平樂村居》以輕快、流暢的語言,徐徐鋪開一幅恬淡、愜意的農家生活圖,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新字,通過看圖比較等方式,記住“篙”、“棹”的音形義。會寫7個生字。
2.讀準詩詞,注意停頓,讀出節奏,有感情誦讀三首古詩詞
3.通過畫面想象,圖文結合,查看注解、關鍵詞比較等方法,品詞潛句,體會牧童的悠閑無慮,使風兒童的頑皮可愛,以及溪畔農家生活的和美、恬淡、愜意。
4.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詩句的意思,并能夠將自己喜歡的一首改編成一段話。
教學重點
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加強誦讀,從中體悟詩詞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
抓重點詞,感受詩詞獨特情韻。
教學時間:2課時
基本程序教學調整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牧童》、《舟過安仁》。
一、話題導入:
1.板書童年。齊讀。有人說童年是一首首動聽的歌,有人說童年是一幅幅美麗的畫,你說童年是什么?七彩斑斕令人難忘的童年,讓古今中外所有的人都懷念著,留戀著,讓你們這些小小的孩子珍惜著,童年還是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2.出示兩首詩,自讀。
二、學習《牧童》
1.只顯示一首《牧童》看屏幕自讀。問會讀了嗎?這首《牧童》讓我想起了清朝詩人袁枚的《所見》,齊背: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讀起來多么有聲有色,動靜相宜啊。
2.我們也把這首詩讀活吧,老師建議看著書再讀,問為什么要看著書讀?因為書中有許多輔助的知識。談一談。生看書自讀,邊想象邊自讀。教師表揚讀書姿勢,表揚讀詩時的神情動作。
3.指讀。正音。討論“鋪”與“橫”的讀音。教師出示字典中的意思,讓孩子們選擇正確讀音。再指讀。“蓑”讀準平舌音,看圖了解,集體書寫這個字。
4.詩歌,朗朗上口,古人讀文作詩難免搖頭晃腦,正是因為古詩具有強烈的節奏感。你能讓節奏感強烈點嗎?
5.指讀,停頓時間的長短由自己決定,看誰讀得最象詩。
6.讀了很多遍了,你讀懂了哪一句?來說說詩句的意思。
7.聚焦作者呂巖。呂巖,字洞賓,就是傳說中八仙之一,早年中過秀才做過官,晚年隱居山中,人們不知其去向,于是大家都說呂巖得道成仙了。你說,神仙一般的呂洞賓為什么偏偏為牧童賦詩一首?肯定是牧童有哪方面的東西,吸引了他?再讀詩歌,說說,讓神仙羨煞的究竟是什么?
8.指說。體會情感,隨機點撥,比較“六七里”寫出了草野的遼闊,“三四聲”寫出了吹笛的隨意,笛聲的稀少,但足以表現牧童隨意隨性的情景,數字前后不得調換。“弄”字感受隨意自在。“不脫蓑衣臥月明”由“不脫”體會悠閑自在,無拘無束。讀好句子。
9.齊讀詩歌。這是一位怎樣的牧童?(悠閑自在,無拘無束,無憂無慮……)帶著這樣的感情一次次齊讀。我們喜歡這樣的童年,齊背。
三、學習《舟過安仁》
1.出示詩。讀讀作者的名字,楊萬里。還記得他寫的其他古詩嗎?(《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蔭。兒童疾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這是楊萬里寫的《宿新市徐公店》。今天我們來學習他寫的另一首描寫孩子的詩。
2.這一路,途中一船上的兩小兒深深吸引了楊萬里。自學古詩,自說意思,思考是什么吸引了詩人。
3.指讀一二句。讀準“篙”與“棹”,說說圖上哪個是篙,哪個是棹,可以用幾種方法來判斷?做做“收”和“停”的動作。指讀。
4.一船兩小兒,普通漁民家,一撐篙,一劃棹,本來也沒有什么令人生疑的地方啊。你倒說說什么地方引起了作者的好奇心?多么奇怪的收篙停棹。
5.河水輕泛波,兩岸葦草茂。清風拂面來,小兒童心俏。小伙伴撐著篙,劃著棹,撐著撐著,劃著劃著,你仿佛聽到其中一個說?另一個說?
6.為什么這樣?讀三四句,讀懂了嗎?說說。
7.怪生的意思?怎么讀,最能讀出楊萬里恍然大悟,被孩子們的天真頑皮逗樂了的樣子呢?指讀。(老師仿佛看到楊萬里,捋著胡子哈哈大笑。老師似乎看到楊萬里瞇著眼睛,頷首微笑。老師覺得,你也很想成為這樣的小孩子……)
8.你就是楊萬里,你坐船過安仁,你看到了一船兩小兒,你來讀整首詩,你也來讀。指讀。如果說《宿新市徐公店》中,楊萬里抓住疾走追蝶,寫出童年的爛漫,那你說,《舟過安仁》抓住了什么情景?(無雨張傘,張傘使風)我說,楊萬里,這么愛寫兒童的事,肯定是羨慕兒童。你說羨慕的是什么?(天真爛漫,調皮可愛……)帶著這樣的感情,一起讀。
9.背誦。
四、背誦積累
背給同桌聽,背完跟同桌說說你更喜歡成為哪個孩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清平樂村居》,選擇喜歡的古詩詞寫一段話。
一、復習引入,比較詩詞
1.上節課學習了兩首古詩,齊背。剛才背誦的兩首古詩每一句都是幾個字?所以也稱七言詩。出示《清平樂村居》,觀察一下,這首跟我們平時看到的古詩有什么不同?
2.題目有兩個,像這樣的古詩形式叫“詞”,讀準“樂”,前者是詞牌名,最早的詞是用來像歌一樣吟唱的,不同的詞牌代表不同的樂曲呢,所以念ue,齊讀,后者是該詞的內容,有的詞只有詞牌名,沒有后面的小題目。因為詞的句子長短不一,詞又被稱為“長短句”。
3.聯系舊知。還記得我們學過的兩首詞嗎?其中一首詞牌名就叫《憶江南》或者叫《江南憶》,作者白居易。齊背。另一首是張志和的《漁歌子》,齊背。我們今天的這首詞,跟我們學過的這兩首還有一個不同之處,觀察?(兩段。)許多詞都像這樣分成上下兩段,中間空開,上下段分別被稱為上闕和下闕。
二、品詞體會,感情朗讀
1.自讀準音,指讀上下闕。
2.再自讀,匯報讀懂了什么,不懂什么?
3.集體交流:翁媼、吳音、亡賴。翁媼,文中指的是一對上了年紀的夫妻,那能不能換成夫妻?亡賴,通假無賴。相媚好,指互相逗趣、取樂。
4.指說末句意思。說說“醉”在這里是什么意思?陶醉?沉醉?酒醉?低矮的茅草房中的這一對翁媼為什么而醉?為誰而醉?(為夫妻情深,相敬如賓,其樂融融而醉)。讀好“白發誰家翁媼”中的羨慕之情。
5.還為什么而“醉?(為兒孫滿堂,家庭和美)隨機教學下闕,扣詞“臥剝”,體會小兒的淘氣。淘氣而讓人歡喜。指讀。
6.是的,多么令人羨慕的農家生活,作者辛棄疾是宋朝著名的愛國詞人,與蘇軾被世人和成為“蘇辛”,而他的詩以熱情洋溢,慷慨悲壯,豪放愛國著稱,沒想到被這貧寒的農家生活深深打動,豪放熱情的詩人辛棄疾也醉了,你說最是打動他的是什么?隨機指導提升朗讀。齊讀。
三、指導釋義,仿說句式
1.多幸福的農家生活,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嗎?指說詞義。教師隨機點撥。
2.“大兒鋤豆溪東”,這句話寫了“誰在,干什么,在哪兒”跟我們平時表達的順序有所不同,你能這樣來說說“中兒”“小兒”和“翁媼”嗎?
3.小結:茅舍、小溪、青草,多清新優美的田園美景,翁媼醉酒舍中,大兒鋤豆溪東,中兒編籠溪中.小兒剝蓬溪頭,寥寥幾筆描畫一派田園生活景象,給人和平安寧、自然樸素之感,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這正是詞人“醉”的原因吧!
4.積累自背,感情齊背本詞。
四、想象練筆,拓展延伸
1.童年是牧童無憂的笛聲,童年是無雨張傘使風,童年是溪頭臥剝蓮蓬,讓我們再深情讀這三首古詩詞。
2.你最喜歡哪一首?是的,你最喜歡的哪一首里肯定有什么東西讓你很動情,你最喜歡的那一首里或許有你童年的身影,你最喜歡的那一首里肯定有你難忘的場景,拿起筆,把你喜歡的那一首變成一片風景,一件小事,加上你的感想,變成一段小吧。
3.交流點評。
4.上網搜索辛棄疾的其他詩詞,并搜一搜詞牌名清平樂,看看還有哪些同類作品。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本組圍繞“作家筆下的人”這一專題,安排了3篇課文,其中一篇講讀課文由3個片段組成。它們有個共同特點,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鮮明,各自有著不同的特點。此外,本組課文以“人”為本,緊緊圍繞專題安排了“口語交際”“習作”“交流平臺”。本組教材作家在刻畫人物時采用了不同的手法,有的側重人物的語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動作,有的以描寫人物的外貌、神態、心理為主。這三篇課文向我們展示了描寫人物的一些方法。本組教材緊緊圍繞專題,形成了“讀人、說人、些人”的這樣富有特色的一組教才。
二、教學目標
1、認真學習本組課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詞。
2、感情朗讀課文,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
3讓學生學會積累,并把積累運用到學習中去。
三、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學習中運用。
四、課時安排
《人物描寫一組》3課時
《刷子李》1課時
《金錢的魔力》1課時
《口語交際》1課時
《習作》3課時
《回顧拓展》2課時
總計11——14課時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 篇10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
2.朗讀使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
3.了解本文的說明順序,方法.
4.增長學生的知識,激發學生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課前準備:
教師關于松鼠形態及生活習性的課件.
2.學生查找有關松鼠的資料.
3.學生自讀課文,準備字典幫助掃清生字障礙.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三、默讀思考,合作交流
◆默讀課文,想: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
◆在學生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自學結果,教師參與交流,適當點撥.
四、圍繞重點,全班研討
◆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齊讀第一句話,體會它統領全文的作用.
◆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回答,教師加以歸納.
五、閱讀感悟.體會寫法
◆松鼠為什么討人喜歡?你喜歡它哪些方面?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或語句讀一讀,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段話.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文章多處運用比較的語句,體會表達特點.
◆把你最喜歡的段落或語句進行摘抄、積累.
思維拓展.練習表達
◆作者向我們準確、生動地介紹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習性.除了文章中介紹的松鼠特點外,你知道松鼠還有哪些特點嗎?請學生補充課外資料.
◆假如你是一只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介紹自己呢?
【關于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十篇】相關文章:
關于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合集十篇03-06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9-24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合集十篇02-28
關于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4篇03-05
關于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10篇03-03
關于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3篇03-03
關于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四篇03-03
關于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三篇03-02
關于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八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