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的啟示獲獎教案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13課《釣魚的啟示》。
二、理論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平等對話的過程,”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會基本的表達方法,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其表達效果,在品讀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同時根據本教研組制定的“如何在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能力”的課題研究,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進行深入的探究,爭取使學生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三、教材分析
《釣魚的啟示》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生活的啟示”。作為單元的首篇課文,主要講述34年前的一個晚上,“我和父親去釣魚,”好不容易掉到一條大鱸魚,此時離捕撈魚開放時間僅差兩個小時,父親竟讓 “我”把鱸魚放回湖里,當時“我”對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喪”,但最后“我”還是依依不舍地把魚放回了湖里。使我從中獲得終生啟示“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文中重點句直接點明文章主旨,敘述過程中以“我”的心理變化為線,清晰的交代了事情的發展過程,通過人物的語言、神態的描寫,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教學中應抓住這一主線,引導學生深入的理解課文,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四、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能夠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文章內容,能夠較為準確的從文本中提取信息并進行分析理解,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掌握了生字新詞,理清了文章思路。但是本文中重點句和較難理解的句子很多,特別是“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學生很難弄清楚,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文章內容和生活實際進行理解。同時根據本教研組制定的“如何在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能力”的課題研究,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發現學生在平時語文學習中,在參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無論是思想還是表達都有很大的一部分欠缺,結合本課的特點,我重點在教學圍繞啟示,深入感悟的這一環節,對學生進行了深入文本的對話設計,希望學生在訓練中,閱讀能力能得到相應的提高!
五、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并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提高抵制“魚”的誘惑的能力。
2.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并能概括“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讀思畫結合的學習習慣。
六、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讀懂“我”從鱸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并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提高抵制“魚”的誘惑的能力。
七、教學難點:
理解“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八、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九、教學流程
直入啟示,初步感知。
圍繞啟示,品讀感悟。
探究啟示,深入感悟。
強化啟示,明理做人。
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十、教學過程
(一)直入啟示,初步感知
1、配樂朗讀:那是一個月光明媚,四周靜悄悄的夜晚,離釣鱸魚還有兩個小時的時間,我和爸爸跟往常一樣去附近的湖中的小島上釣魚,我偏巧釣到了一條大鱸魚,我太喜歡它了,而不忍心放掉,父親堅決的要求我放了他,文中的兒子最后依然遵照爸爸的話,放了那條來之不易的大鱸魚,兒子當時才11歲,當然也就充滿了對父親做法的不理解,可34年過去了,那個捕撈鱸魚的夜晚卻讓作者終生難忘。他就是現在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師——詹姆斯,他為我國廣大讀者所了解,不是因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寫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選入課文時題目改為《釣魚的啟示》(板書課題)我們一起把課文的題目讀一遍。
【設計意圖】:以口述的方式把整個故事融入課題導入,直入啟示環節,使學生在文本的更名中得到初步感知,對作者有一個簡單的了解的同時,更對這個釣魚的啟示充滿無限的好奇和探索心理。
(二)圍繞啟示,品味感悟。
1.細品課題,課文的那個自然段直接告訴你釣魚給作者留下啟示?
2.學習第11自然段。
3.學習第2自然段,讀并且體會。
4.滲透寫作方法。
5.出示句子:“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探究學習。
6.資料引入:鱸魚體長(可達60多厘米),口大,銀灰色,背部和背鰭上又小黑斑,以魚蝦為食,生長快,肉嫩鮮美,棲息于近海,早春在咸淡水交界的地方產卵,為了保證鱸魚的繁衍,美國政府規定,在開放日之前不允許捕撈捕撈正在產卵和生長中的鱸魚。這是每一個漁民都應該遵守的規則。
【設計意圖】:此環節抓住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夜晚,來滲透“側面烘托”的描寫方法,同時以第一課時需要解決的問題“釣魚的啟示”來揭示學生思考的點,同時還通過適當的資料引入,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三)探究啟示,深入感悟。
1.體會作者經歷釣魚時的情感變化?
2.出示課件:當我釣到大鱸魚時,我十分地( ),父親要我把魚放回湖里時,我感到十分地( )和( ),三十四年后,我從中得到了深刻的啟示,我對父親充滿了( )
3.指名讀3至10自然段。
4.學生填空:當我釣到大鱸魚時,我十分地( 得意 ),父親要我把魚放回湖里時,我感到十分地( 委屈 )和(沮喪 ),三十四年后,我從中得到了深刻的啟示,我對父親充滿了( 感激 )
5.滲透課文表達特點。
6.深入學習父子對話內容。
7.師生合作讀書感悟。
8.指導讀書。
【設計意圖】這一訓練,既有利于啟發學生深入地思考父親的心理活動,發展思維能力,又有利于鍛煉學生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的能力。語文味就在這品詞品句中升騰、飄蕩。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教師適時地針對學生的感受和理解進行引導和點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真情朗讀,讓學生真切地從內心感受詹姆斯在服從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為,懂得遵守規則的必要性。
9.自學提示:自由讀課文3至9自然段。
思考:我不愿意將魚放回湖里的理由?
(1)理由一:這條魚是我好不容易釣到的。
(2)理由二:這條魚又大又美“我”舍不得放掉。
(3)理由三:當他釣到魚的時候沒有人看見。
10.讀中感悟,體會情感。
【設計意圖】這一設計具有整合教學內容、深化理解的作用,學生的角色表演中自然引用文中語言,從而達到將文本語言內化成學生自己語言的作用,培養了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表達能力。
(四)強化啟示,明理做人。
1.學習第9自然段的內容
2.感悟啟示。
3.學習第10自然段內容。
4.教師小結。
5.讀句子,體會“魚”和“漁”
出示句子1:那晚以后,我再也沒有釣到過那樣的魚。
出示句子2: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6.聯系實際,指導行為
【設計意圖】:聯系實際,進一步體會父親告誡“我”的話,并從中進一步了解“我”的父親教子有方,品德高尚,以及“我”受到的教育是非常的嚴格的,通過對比,進一步體會。從而使學生懂得做一個自覺遵守規則、誠實守信的好公民。
(五)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這是父親送給我人生中最為珍貴的禮物:讀——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2.這就是釣魚給我帶來的啟示:讀——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里中,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3.童心是最美,老師把孟德斯鳩的一句名言送給大家: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么?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首先是想在文章的結尾分析完后,給學生一個強化主題的思想意識,其次是想做到情感的升華,讓學生心中牢記做人做事的道理,最后以送名人名言的方式,拓展主題,做好積累。
(六)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這個感人的故事講給父母聽。
2.推薦文章:讀一讀同步閱讀中的《位置》和《挫折中的教育》兩篇文章,相信你會得到更多的啟示。
【設計意圖】:高年級學生正處于從書本中汲取做人做事道理的重要階段,老師通過學習典型的文章,然后適當做到拓展延伸,既為學生很好的提供了讀書的素材又讓學生讀后所獲,真正的讓語文課做到活學活用,老師的受之與魚不如授之與“漁”的思想就完全滲透到學科教學之中了。
十一、板書設計
釣魚 得意 側面烘托
釣魚的啟示 放魚 委屈 沮喪 人物心理
啟示 感激
十二、設計特色
《釣魚的啟示》一課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生活的啟示”,所以我在設計的時候,主要想從培養學生發現美為主,把落腳點放在“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閱讀能力的研究”上,這樣就想更好的以科研促教研,以學生發展為本,活用教材,突破教材。更好的把一節課跟自己的研究課題巧妙的結合在一起,使自身素養提高的同時,使學生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一談我的教學設計特色:
1、情境導入欣賞美,能力提高趣為先。
課文開始,我用這樣的配樂語言直入啟示:那是一個月光明媚,四周靜悄悄的夜晚,離釣鱸魚還有兩個小時的時間,我和爸爸跟往常一樣去附近的湖中的小島上釣魚,我偏巧釣到了一條大鱸魚,我太喜歡它了,而不忍心放掉,父親堅決的要求我放了他,文中的兒子最后依然遵照爸爸的話,放了那條來之不易的大鱸魚,兒子當時才11歲,當然也就充滿了對父親做法的不理解,可34年過去了,那個捕撈鱸魚的夜晚卻讓作者終生難忘。他就是現在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師——詹姆斯,他為我國廣大讀者所了解,不是因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寫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選入課文時題目改為《釣魚的啟示》(板書課題)我們一起把課文的題目讀一遍。以口述的方式把整個故事融入導入課題,直入啟示環節,使學生在文本的更名中得到初步感知,對作者有一個簡單的了解的同時,更對這個釣魚的啟示充滿無限的好奇和探索心理。學生一旦有了學習興趣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2.讀懂課文感受美,能力提高要體驗。
《釣魚的啟示》一文的重點和難點是理解父親說的話,父親的話中蘊含著自覺遵守道德規范的內在美。如何讓學生去理解發現這種最崇高的美呢?”教師必須把學生自學、自悟,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途徑,讓學生學會探究,學會發現。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讓學生自由讀3――9自然段。這一部分的內容是:父親劃著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這時是晚上10點,距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后把目光轉向了我。這時父子有一段對話,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分角色讀,然后我參與其中和學生合作表演。學生讀“兒子”說的話,老師讀“父親”說的話。在分角色朗讀中,我引導學生入情入境,體驗“父親”的話沒有商量的余地、態度的堅定;體驗“兒子”的不理解,不服氣,內心的委屈。課文中有大量細致入微的心理活動描寫,我引導學生體會父親、兒子說話的語氣,感知人物心理活動,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感悟。在學生入情入境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讀讀、議議。學生各抒己見,會找到更多、更充分的理由來說服兒子。從而深刻地體會出父親此時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是對兒子的關愛,另一方面又要態度堅定地嚴格要求兒子,在道德是非面前必須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從而體會到父親的言行是多么的高尚多么的美麗。我想學生的能力提高更需要自己在參與學習中不斷的去體驗。
3.理解升華表達美,能力提高要拓展。
在學生還沉醉在感悟父親的行為美,感悟自覺遵守道德規范美的時候,我啟發學生:“在生活中,你們很可能遇到過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你和作者34年前的選擇一樣嗎?”我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開去。這樣,將教書與育人,讀書與做人,讀文與明理,課內與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讀進去再走出來,啟迪學生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學會做人。最后出示孟德斯鳩的名言:“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么。”此時,文字靜靜地定格在屏幕之上,字大而鮮明。教室里是那么的靜,老師和學生一起注視著,默念著這句話。我相信道德美的豐碑會在孩子們的心中筑起。我想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也需要每一個不同階段的學習與拓展。
【釣魚的啟示獲獎教案】相關文章:
《釣魚的啟示》優秀說課稿04-25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12-10
《釣魚的啟示》教學反思12-21
《釣魚的啟示》說課稿15篇09-13
《釣魚的啟示》說課設計12-10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釣魚的啟示》教案12-01
五年級上冊人教版《釣魚的啟示》教案11-03
五年級上冊語文《釣魚的啟示》教案09-03
五年級語文教案《釣魚的啟示》11-26
五年級語文上冊釣魚的啟示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