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本課的4個生字,學習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詩歌的意境,感受太陽對自然、對人類博大、無私的愛。
3。背誦和積累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感悟太陽給予我們的無私的饋贈。
教學難點:
理解句子“他在孩子身上,可以寄托人類的希望。”(結合課后題2)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預習,要求學生將課文讀準讀通,并給生字注音。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1。問:你喜歡太陽嗎?為什么?你想對太陽說什么?
2。板題、讀題。(指導讀出對太陽的問候之意。)
二、初讀感知。
1。教師出示文中的生字詞,學生自主學習,檢查讀音。
山巔鋪滿棕色寄托
2。練習寫“鋪”字。
教師重點指導寫好右半部分,注意不能丟掉點。
3。聽課文朗讀錄音,注意字詞的讀音。
4。指名讀文,相機糾正字音。
5。同桌相互檢查讀文。
6。齊讀課文。
7。說一說文中的語句有什么特點?
8。說一說你懂了什么?
三、練習寫字。
1。練習寫字。
(教師提醒注意“善”字的寫法。)
2。學生自評、互評。
四、作業:
1。熟讀課文,請父母評一評。
2。找一找、讀一讀與太陽有關的文章。
第二課時:
一、誦讀課文。
1。聽教師范讀全文,邊聽邊想象課文描繪的畫面。
2。交流匯報。
3。默讀課文,想一想:自己最喜歡哪一段?為什么?
4。交流,針對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朗讀感悟。
如學習第2—6自然段。
①學生先交流讀這幾段的.感受。
②自讀第2—6自然段,你發現了什么?
③練讀,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表達出來。
④指名讀,讀前大家提出朗讀小建議。
⑤引讀,體會擬人手法的妙處。
⑥男女生輪讀這幾段。
5。質疑解疑。
(結合課后題2)
二、拓展延伸。
1。想一想:太陽還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
你能用擬人手法描繪出來嗎?
2。拓展閱讀(教師推介說明文《太陽》和艾青的詩歌《太陽的話》),對比它們在寫法上的異同。
三、積累背誦。
1。讀背自己喜歡的句段。
2。摘抄好詞好句。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要求:
正確認讀課本7個生字,掌握11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能抓住孔子的做法與語言,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孔子,學習孔子謙遜好學,做事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品質。
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講一講或演一演《孔子學琴》的故事,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口頭表達的能力。
課前預習:
讀熟課文,自學課文的生字、生詞。
搜集關于孔子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了解孔子。
師:不知同學們是否留意過?有一些格言常出現在我們的談話中、文章里,甚至張貼在我們的校園里。如:“三人行,必有我師”“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故而知新”……你們知道這些格言的意思嗎?知道這些話出自何人之口嗎?
生:孔子
師:對!他就是我國歷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你對他有所了解嗎?
(學生展示自己在課前了解的關于孔子的資料。)
如:
1.孔子像。
2.孔子生平簡介。
3.孔子的思想成就簡介。
4.歷代尊孔的簡介。
5.世界文化遺產——“孔府”“孔廟”“孔林”簡介。
6.孔子在世界的影響。
師:這樣一位偉人,在我國史書上是怎樣記載的?
引導學生閱讀《史記·孔子世家》。認識古文、大致了解古文內容。
師:從你們的眼神與驚訝中,我看出了你們對先賢的崇拜以及進一步了解先哲的欲望。孔子有怎樣的人生?他是怎樣成為圣賢的?……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從《孔子學琴》的故事中,我們一定會受到啟發、找到答案的!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1.指名分段朗讀,檢查課前預習的情況
學習并初步理解的新詞有:琴、瑟、笙、磬、畢恭畢敬、厭倦、席地而坐、運用自如、順暢、洋溢、如醉如癡、醒悟、沉浸、抑揚、戛然而止、體恤、行善、爐火純青。
2.默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課文主要講的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五十歲時向師襄學琴的故事。孔子是一位音樂的行家,彈得一手好琴,但他從不自滿,仍拜師學藝。學琴中他刻苦練習、不斷追求新的`彈奏境界,最后琴藝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根據課文內容將課文分成兩段
課文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紹孔子。
課文第二至第六自然段寫的是孔子學琴的經過,孔子學琴經歷了四個層次。
三、學習生字
1.讀準生字字音,認清字形,同桌合作識字。
2.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教師針對學生容易讀錯和認錯的字作適當指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孔子學琴》這篇課文,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學習,品味感悟
1.默讀“孔子學琴”的部分。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說說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歸納出孔子學琴的幾個階段。
作者按時間順序寫出孔子學琴的四個階段:
時間
孔子彈琴的程度
孔子的想法
一晃十天
會彈
沒有真正掌握彈琴的技
過了幾天
順暢自然、悅耳動聽
沒有領會曲子的思想內容
又過了幾天
令師襄如癡如醉
沒有體會出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不知過了多少天
抑揚的琴聲令感情起伏不平
知道作者是誰,心情激動
2.結合自己的音樂常識以及學習音樂的實踐思考:這四個階段的內容、難度有什么不同?孔子依次達到的目的說明了什么?從這四個階段中,你體會出什么?(第一階段是學會曲譜,第二階段掌握技巧,第三階段是彈出感情、感動別人,第四階段是曲中識人。這四個階段難度越來越大,我們從中體會出孔子學而不厭、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
3.默讀,要求:邊讀書邊標注,練習使用記錄符號,并且要把自己的體會用簡潔的詞語標注在書上的空白處。可依次思考以下問題:
(1)找出描寫孔子學琴的句子。思考:從這些詞語中你理解了什么?體會了孔子什么優秀品質?
(2)找出孔子說的話。思考:從這些詞語中你理解了什么?體會到孔子什么優秀品質?
(3)找出師襄看孔子彈琴時神情的變化以及對孔子琴藝的四次評價。思考:從這些詞語中你理解了什么?這些側面描寫表現了孔子是怎樣的人?
四、復述故事
師:這篇課文給了我們如此多的啟示,你記住它了嗎?試著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吧。
學生先在小組中講一講,然后派代表講給全班聽。
五、課外拓展
搜集古今中外名人謙遜好學,做事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事例,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寫一篇心得體會。
項橐(tuó)七歲為孔子師
《三字經》:昔仲尼,師項橐(tuó)。古圣賢,尚勤學。這里說的是孔子勤學的故事。
項橐(tuó)是春秋時期的神童,孔子曾經向他請教過問題,所以被后世尊為“圣公”。相傳,孔子有一次與弟子們東游。待車馬行至齊地紀障城的時候,大道邊上有幾個戲耍的玩童,有一童子立于路中不動。子路見狀,停車呵斥道:“小孩子怎么不讓車呢?碰到你怎么辦?”
童子說:“城池在此,車馬安能通過?”孔子探身道:“城在何處?”童子說:“筑于足下。”孔子下車觀看,果見小兒立于石子、瓦片擺成的“城”中。童子問:“是城讓車馬,還是車馬讓城?”孔子笑道:“好伶俐的童子!請問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齡?”
小兒答道:“我叫項橐,年方七歲。請教您是哪一位?”孔子答道:“我是魯國孔丘”。
項橐驚道:“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那么我請教您三個問題,答的出來我就讓城讓路,答不出來就請繞城而過”。
孔子覺得項橐小孩很有意思,于是笑道:“一言為定”!
項橐說:“天地人為三才,夫子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多少五谷、人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搖頭說:“我還真的不知道”。項橐得意道:“我來告訴你,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兩根眉毛。”
項橐再問:“請教什么水沒有魚?什么火沒有煙?什么樹沒有葉?什么花沒有枝?”孔子答道:“江河湖海,水中都有魚;柴草燈燭,是火就有煙;沒有葉不成樹,沒有枝又哪里有花呢?”項橐聽后晃著腦袋說:“不對,是井水沒魚,螢火沒煙,枯樹沒葉,雪花沒枝。”
項橐又問:“什么山上無石?什么車子無輪?什么牛無犢?什么馬無駒?什么男人沒有妻子?什么女人沒有丈夫?孔子逗他道:“啊呀,我還是不知道。”項橐又道:“土山無石,轎車無輪,泥牛無犢兒,木馬無駒兒,神仙無妻,仙女無夫”。
孔子心中實在是敬佩這個七歲的孩子,于是向項橐行禮,繞城而過。這就是后世傳說的“項橐三難孔夫子”的故事。
歷確有孔子向項橐請教有關音樂問題的記述,“三難”則純屬傳說故事。山東紀城碑廓鎮東北八公里處有一山,名叫躲子山,傳說項橐就是在此山避難時遇害的。
項橐三難孔子的故事盛傳之后,各國諸侯都派人打探項橐的住處,以便為我所用。為避禍項橐就藏到山里,但被吳國、齊國的武士發現了。兩國武士為爭奪項橐打斗起來,吳人看劫持不成就將項橐刺死了,其時項橐年僅十二歲。
摘自:劉宏毅《<三字經>講記》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研讀課文,培養學生研究、交流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我”與車主的對話,倡導個性化朗讀。
3、懂得“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好。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圖片出示“錢”。錢有什么作用?(學生說話交流)
2、在學習、生活上,錢的作用的確很大,但是什么東西比金錢更重要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等我們學習課文以后,大家就明白了。揭題(板書課題)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懸念式的導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鼓勵性的語言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為后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二、插圖質疑,學生第一次與文本對話
1、插圖出示,看這幅圖,你想知道些什么?(學生自由表述)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一環節的設計,巧妙地利用插圖,注意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
2、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注意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3、交流反饋: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初讀課文,而不是教師一味地灌輸,這樣學生不但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新詞,、讀懂故事,而且還培養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感悟品味,學生第二次與文本對話
導入:讀到這里,你有什么新問題產生了嗎?(學生回答,進行取舍)
[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思想的余地,體現教師引領者、組織者的地位。充分讓學生參與交流、討論,創設一種自主、合作、互動的教學氛圍。]
問題一:為什么會發生交通事故?
重點推敲:句1:天很黑,又有霧,盡管有路燈,還是看不清。(天氣原因)
句2: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車主違章停車的'原因)
句3:快到家時,汽車剛從快車道進入慢車道……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歸心似箭,車速過快的原因)
問題二:為什么要留紙條?
重點推敲:句1:雖然這輛……但它畢竟是停著的,事故的責任應該在我。
句2:我環顧四周,不見一人,便在路燈下寫了一張紙條,壓在這輛車的雨刷下。
問題三:紙條上會寫些什么?
1、討論,各抒已見,這張留言條該怎么寫。
2、悟出作者為什么不寫事故原因。(表現了“我”不怨天,不尤人,敢于承擔責任的可貴精神。)
[重在自主感悟,鼓勵自由表達,學生在品讀中有了自己的看法,對他們個性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四、情境再現,學生第三次與文本對話 導入:我給他留了紙條,他會給我來電話嗎?紅色小汽車的主人是否會讓我承擔這一筆損失呢?再次自由讀課文,他們是怎么對話的?應該怎么讀?
1、自由讀他們的對話,想想你認為該怎么讀?你讀懂了什么?
2、分角色朗讀——學生點評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這一環節為學生提供了這個機會,讓學生相互之間點評,又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和體驗,讓學生受到了情感熏陶。]
3、情境再現——模擬通話(可以自由發揮)
如果你是紅色小汽車的主人你會給他打電話嗎?兩個學生模擬通話,情境再現。演后評議。
[先讓學生品讀文中的對話,然后讓他們在此基礎上進行表演(模擬通話),在表演時,以文本內容為基礎,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發揮。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為學生的知識內化和情感升華創設一個空間,也為學生的語言實踐提供一個條件,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
五、再讀再悟,想像練筆
1、導入:作者為什么后悔,如果是你,你會有這樣的感受嗎?
2、如果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相遇了,他們又將會怎樣說,怎樣做?展開想像,把它寫下來,相互交流。
[啟發學生進行發散思維,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暢想,很好地做到讀寫結合。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創新精神。]
六、課內外鏈接
1、交流:你對“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有什么新的認識?除了誠實和信任,你認為還有什么也比金錢更重要?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對課時目標3的檢查,是為學生創設交流機會,使學生獲得成就感,使學生的思想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凈化,個性得到張揚。使課堂教學充溢著人文魅力。]
2、找一找,在我們身邊,哪些小朋友在誠實、信任等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或者做得不夠好的,請你舉例說說,并且談談自己的看法。
[語文的綜合性學習其中一點是:結合語文學習,觀察社會,觀察生活,發現學習與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這是一篇思想性很強的文章。誠實和信任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種美,類似這種美還有很多,如寬容、友愛、互助等等。也許,學生已經做了,只是覺得這很平常,其實這就是美,只是他們沒有發現罷了。通過學習課文以后,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園,走進多元復雜的生活,去反思他們的生活,讓學生回歸到自己的實際生活。讓他們舉例說說在現實生活中哪些同學這方面做得好,哪些同學做得不夠好,并談談自己的看法。讓他們學會在生活中發現美,在生活中創造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這也是這課的情感目標的最終歸宿。]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自學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描寫父親言行的詞句,從內容體會思想。
3、通過對課文的感悟,體會父親堅毅、自信和勤勞的品格。
【教學重點】
抓住描寫父親言行的詞句,深入理解。
【教學難點】
通過對描寫父親言行詞句的理解,體會課文內容所要表達的思想。
【教學方法】
反復朗讀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讀中感悟,讀中理解,然后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深化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教學準備】
多媒體電腦、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文插圖)看圖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就在這一片荒涼的山坡上,居然有“一塊碧綠的翡翠”,這就是父親的菜園。(板書)荒山上怎么會有這樣的菜園呢?讀完課文,大家就會明白了。
二、自學課文,整體感知
1、父親是在什么情況下決定開墾菜園的?他又是怎樣開墾菜園的?
2、勾畫出描寫父親言行的詞句,想想從這些詞句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小組合作研討,深入理解課文
1、組內交流自學收獲,組長負責歸納整理本組成員的疑點、難點。
2、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成果:
討論問題:
⑴ 引導學生注意理解文中一個打比方的句子“沒有了新鮮的蔬菜,對一個普通的農家來說,就像嬰兒斷了奶”。體會菜園對我們一家的重要性。此外還要明確當時的實際情況:“在我們這里要找一塊可以當菜園的地,是相當困難的。”
⑵ 著重引導學生抓住文中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結合上下文進行理解、從中體會父親在開墾菜園的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勞動,感受父親身上表現出來的那種堅毅、自信、勤勞的品格。
四、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深入領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
(出示課文插圖)
望著荒涼的山坡上那“一片碧綠的翡翠”,你此時心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學生可能只從“父親真偉大”“我真佩服父親”“父親的精神值得我學習”等表面認識來談。教師可引導學生抓住父親開墾菜園的過程最令自己感動的地方,從內心真實地感受父親身上的那種堅毅、自信和勤勞的品格。更深一步地懂得: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肯付出辛苦,遇到困難、挫折不氣餒,永遠保持自信,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五、以本文為例,學生自己總結一下“從內容體會思想”的讀書方法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布置作業】
運用“從內容體會思想”的讀書方法,閱讀一篇寫人或記事的文章,抓住文中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反復讀一讀,想一想表達了怎樣的思想。
【板書設計】
28* 父親的菜園
堅毅
荒涼的山坡 沒有氣餒 一塊碧綠的翡翠
信心十足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5
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是第一次見面。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趙,是哈爾濱市平房區工農小學的語文老師。你們叫我什么?
生:趙老師。
師:聽說你們都很聰明,我想考你們一個問題,回答時思路要盡量開闊一點:我們現在在哪里?
生:學校的禮堂里。
師:(搖頭)思路不夠開闊。
生:在黑龍江省。
生:在中國。
生:在地球上。
師:是呀,我們在黑龍江省、在中國、也在地球上。請全體起立,跺一跺腳:我們的腳下是什么?
生:地球。
師:(板書:地球)我們一起叫一聲:地球。
生;(齊)地球——
師:地球聽到了沒有呀,怎么沒有反應?讓我們再一次深情的呼喚:地球,你好!假如地球聽到了,她會熱烈地鼓掌的。開始!
生(一起,深情地)地球——你好——
(學生身后響起聽課教師們的熱烈掌聲)
師:地球聽到了我們的呼喚。好,我們現在開始上課。
正式上課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乘坐中國自行設計和制造的“神舟號”宇宙飛船到太空去旅行。請大家閉上眼睛,我們的飛船馬上就要升空了。好,飛船已經升到了太空,請睜開眼,觀看太空美麗的景色。
(播放太空行星運行的錄象,地球逐漸清晰,最后定格)
師: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有個美麗的星球,它是人類的家園,它是太陽和月亮的朋友,同學們,看到了嗎,那是什么,你還想叫地球什么?
生:我想把它叫家園。
生:我想把它叫搖籃。
師:請用一句話,夸一夸我們的地球。
生:地球,你真美呀!
生:地球,你好偉大!我喜歡你!
師:請同學們迅速地瀏覽課文的第一段,看看課文里是怎樣贊美地球的。
生:“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師:請充滿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地球的文章(師板書:只有一個地球)同學們,齊讀課題。看老師手勢,再讀課題(分別強調“一個”和“地球”)
師:通過課前預習,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地球是宇宙中的一葉扁舟。
生:地球很美麗。
生:原來很美,但經過人類的破壞,傷痕累累?
師:你們有什么問題也可以提出來。
生:為什么把地球叫“一葉扁舟”?
師:還記得學過的《江上漁者》嗎?(師生同背)
生:我想知道地球給我們提供了哪些資源?
生:我想知道宇航員為什么會發出這樣的感嘆?
……
師:看來,大家都想了解宇航員為什么會發出這樣的感嘆,那我們就先來解決這個問題,也許通過讀課文,解決了這個問題,那其他的這些問題會迎刃而解了。大家同意我的意見嗎?那大家就自由學習吧!
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
師:我發現同學們特別會學習,這邊同學討論得很認真。
師:同學們現在一定大有收獲,我們來交流交流。
生:(抓住晶瑩透亮來想像地球的美麗)
師:抓住詞語來理解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能讀給我們聽聽嗎?(生讀)
生:地球上紗衣是很美的,因為我媽媽穿上紗衣很美。
師:通過讀來表現一下。
(指名讀句子)
師引讀——
師:說起地球的美,還有哪些句子?
生朗讀: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
(指名再讀這個句子)
師:她讀得怎么樣,大家來評一評。
生:我認為“壯觀美麗”應該讀得重一點。(那你來讀一讀)
師:聽了你們的讀,老師也禁不住想試一試了,能給我一個機會嗎?
(師范讀)(生齊讀)
課件出示這句話所在的自然段,大家齊讀。
師:大家讀得真好,這么好的句子大家想不想把它背下來,試試吧!
(生試背)
師:能背的同學閉上眼睛,邊背邊想象一下。其實,背誦就是在體會語言,積累語言。
試背課文。
師:剛才,我們體會到了地球的可愛,還有從哪里也能感受呢?
生:地球很慷慨。
(師板書“慷慨”,并邊寫邊指導寫法)
師:知道慷慨的意思嗎?剛才有位同學提出地球媽媽為我們提供了哪些資源?但是課文里并沒有很詳細地寫出來,我們還有什么辦法呢?
生:通過網上查資料。
生:通過查十萬個為什么?大家小組交流課前準備的資料
再指名交流(略)
師:其實,地球就是一個寶庫,它毫無保留,無私地提供著各種資源,哺育著我們人類。然而,我們人類又是怎樣對待我們的.地球母親的呢?
(出示錄像:濃煙,伐木,焚燒,亂倒垃圾,隨時意排放大鏡,獵生物)
師:看了這些,你想說什么?
生:看到那么好的樹被砍伐了很難受。
生:我覺得第每個畫面都讓人難受,(泣不成聲)
生:看到一股股黑煙,污染藍色的天空,很心痛。
生:我看到河水都被污染了很心痛。
生:我看到了斧頭砍在樹上,就像看到地球媽媽的筋脈上。
(同學們都受感染)
師:看到這些,我們不禁想起了宇航員說的那句話:“地球太可愛了,也太容易破碎了”
(板書易碎)
師:課文中寫了嗎?再讀讀這一個自然段,大家還能想到什么?
生:裝修,做家具,使森林受到破壞。
生:我看到了我周圍的人都把舊電池亂扔,污染水資源。
生:我看到人們買菜用塑料袋裝,環境受到污染。
生:大氣污染,臭氧層空洞。
師:那你們怎樣看待這些事呢?
生:我覺得人類很殘忍,不計后果,恩將仇報——
填空:
地球,這位---------,這個---------,是那些–------- ------------,地球還是無私的,它慷慨地提供了人類生活所需要的---------------,但是,因為人們------------------------------------------,不但---------------,還需要--------------------,面對------------------------的母親,我們------------------,我們---------------------。
課件填空,大家齊說。
師:所以,宇航員不禁感嘆:地球太可愛了,也太容易破碎了!
師:不要等資源枯竭,我們現在就移居別的星球,怎么樣?
生:我覺得我們不應該離開這個美麗的星球。
生:我們現在還沒有找到能適應人類生活的星球。
……
師:既然這樣,那我們應該怎樣做?
生:我們應該保護地球。
生:我們應該擦去地球母親的眼淚。
師:我們要愛護地球,因為我們——(生讀課題)
師:我們對地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保護地球,珍愛生命,是我們的共同信念。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這樣想。下面我們先閱讀兩條網上的消息。
布什拋棄《東京議定書》
布什總統于去年3月,宣布美國退出《東京議定書》。布什稱這個協議,一旦付諸實施,將令美國喪失幾百萬個工作機會,美國經濟將會受到影響。《東京議定書》要求世界40多個主要工業國家,在10年之內,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減少到1990年的水平。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化國家,每天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工業廢氣。
布什不參加“拯救地球”會議
今年9月,世界各國首腦在南非召開“拯救地球”會議,為人類的前途和地球的命運,共商大計。美國總統布什拒絕出席這次會議,引起代表們的一致質疑。一名代表說:“全世界都要求采取實質性的措施拯救地球,消除貧困,作為全世界首富和唯一的超級大國,總統不來參加會議,卻去休假,真是世界上最糟糕的總統。”
師:讀完這兩條消息,你有什么想法?你的心情這樣?(學生紛紛舉手)先不講,請你們做一個表情,通過這個表情,要讓我知道你們的真實感受。
(學生做出各種表情)
師:有的是氣憤的神情;有的是一副思考的樣子;有的很激動;還有的顯得特別不解……現在請你們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
生:布什,你真是一個很糟糕的總統!
生:布什你太自私了。
生:美國的這個總統應該馬上下臺。
生:布什,你一個大國的總統怎么會這樣呢?
師:魯迅說過:辱罵和恐嚇絕不是戰斗。我們要想辦法讓布什轉變態度,改變注意。假如布什就在我們面前,我想請同學們來勸他。請你先寫好勸說稿。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到課文里找說服布什的理由,還可以將課外書中學到的有關知識運用進去。要注意勸說的方法,勸說的技巧,勸說的態度。
(生寫勸說稿,教師巡回指導)
師:(模仿布什的口氣)我是美國的現任總統布什,我的信念是:美國的利業高于一切。聽說有幾個中國的小朋友對我的環保政策有意見,我想聽聽他們的意見。不過我很忙,得抓緊時間。
生1:布什總統,你太不應該了……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夠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理解文中“冰激凌也很感動,也流著白色的眼淚”這句話的意思,體會文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真摯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并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冰激凌也很感動,也流著白色的眼淚”這句話的意思,體會文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真摯情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認讀1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文中“冰激凌也很感動,也流著白色的眼淚”這句話的意思,體會文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真摯情感。
4.初步了解我國西部貧困山區人民生活的窮困和教育的落后,產生關注我國西部發展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充分自讀,了解課文內容: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說說主要內容。師提示:主人公是誰?他去哪干什么,那時,他發現了什么?于是,他做了什么?結果怎么樣?
3、朋友去哪干什么,那幾個自然段說了這個內容?
指名讀,你在預習時遇到了什么問題?
4.課件出示地圖:介紹“甘肅西部地區”、介紹“青年志愿者協會”。
中國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英文名Chinese Young Volunteers Associasion,簡稱CYVA)成立于1994年12月5日,是由志愿從事社會公益事業與社會保障事業的各界青年組成的.全國性社會團體,本協會通過組織和指導全國青年志愿服務活動,為社會提供志愿服務,經常組織志愿者到西部山區支援當地教育。
二、討論、學習、理解課文
1.“朋友為什么會產生知難而退的想法?”
2.青年教師心里不平靜。
(1)當他了解到學生連冰激凌都沒有見過時,他的心情怎樣?會想些什么?
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2)看到孩子們歡呼雀躍的時候,他的心情怎樣?又會想些什么?
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課件出示:反映我國西部地區貧窮落后現狀的音像資料。
(3)讀到同學們寫的作文時,青年教師心情又是怎樣的?他會想些什么?
學生討論:為什么說“冰激凌也很感動,也流著白色的眼淚?”
冰激凌是不會被感動的,更不會流下白色的眼淚(因為青年教師走過了相當長的一段路,冰激凌已經開始融化了)。這句話的意思是:老師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同學們,大家流下了激動的眼淚;在同學們看來,就連冰激凌好像也被老師的行為感動得流淚了。這句話表面是寫冰激凌,實際上還是在寫同學們被老師買冰激凌的事情感動了。
3.冰激凌一事使青年教師改變了想法。猜猜他現在會怎么想?
學生盡情發揮想像。
課件出示音像資料:我國現在的西部大開發計劃、“春蕾計劃”、“母親水窖”工程等。
三、總結課文,暢談體會
讀了課文,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引導學生關注我國西部貧困地區人民的生活及經濟的發展。
四、拓展
師:讓我們再來看一看老師收集到的有關西部貧困地區的情況吧。(課件出示圖片)
問:看了這些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布置作業:
給那里的孩子寫寫你想說的話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一、通過文白對照,讓學生掌握《精衛填海》的文言大意。
二、了解文言文和白話文的不同特點。
三.懂得故事背后蘊涵的精神。
教學流程
一、課件展示精衛填海圖,激趣導入
1、展示圖片“精衛填海”,觀察“精衛”的樣子:花腦袋、白嘴殼、紅腳爪,有點像烏鴉。
2、它是誰?回憶讀過的“精衛填海”故事。
二、出示《山海經》中文言文片段,文白對照,學習神話
1、出示《山海經》中文言文故事片段《精衛填海》,教師在音樂聲中誦讀故事。
2、學生跟師學讀文言文《精衛填海》,注意句讀,讀出味道。
3、借助注釋或組詞語,初步理解文意。
三、閱讀白話文《精衛填海》,文白對照,走進故事
1、小組成員開火車輪讀故事,掃除生字障礙。
2、小組展示朗讀情況,進一步感受故事情節。
3、進行文白對照,深入理解故事內容,感受人物形象。
(1)在白話文旁將對應的'文言文內容寫上,注意整潔、美觀、有一定速度。
(2)同桌互查文白對照情況。
(3)集體交流文白對照情況。(一生讀文言文內容,一生對應朗讀白話文內容)
四、再入文本,體會神話人物精神品質
再次瀏覽白話文故事,討論交流:
1、精衛為什么要填平大海?
2、精衛能否填平大海?(可擬題辯論:你贊同精衛的做法嗎?為什么?)
3、從精衛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寧死不屈,斗志昂揚、堅持不懈、矢志不渝)
4、遇到困難時你會如何對待?
五、作業拓展,深化認識
1、續編故事:《小精衛填海》。
2、將故事編成課本劇。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能自主識字,讀準字音“澠、荊、卿”,并能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理解“負荊請罪、能耐、聲色俱厲”等詞語。
2、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是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3個小故事組成,并能領悟3個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
3、品讀重點語句,感受藺相如在澠池之會中的智勇雙全及面對廉頗挑釁時的寬闊胸襟;感受廉頗知錯就改的勇氣;體會兩人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愛國之心。
教學過程:
一、由簡介《史記》引入,了解課文由三個故事組成,體會三者間的關系。理解“負荊請罪”的含義,了解廉頗、藺相如的身份。
1、文學有部偉大著作《史記》,其中有一篇《廉頗.藺相如列傳》。就是今天學習的課文——《將相和》。
2、“將”指誰?“相”指誰?(廉頗、藺相如)。(板書)
3、“藺”字怎么寫,還記得嗎?
4、這篇課文由三個獨立的小故事組成,一個是《完璧歸趙》,一個是《澠池會見》,一個是《負荊請罪》。(板書)
5、通過對《完璧歸趙》的復習,初步了解藺相如的品質。
(1)在三年級學過《完璧歸趙》,你們一定對藺相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一個詞形容。
板書:有勇有謀
6、(讀準“澠”mian)澠池是地名,在秦國境內。
7、結合圖片從字面上理解“負荊請罪”的意思,了解兩人的身份。
(1)今天我們要學一個新的成語。(負荊請罪)
“荊”是后鼻音,誰能讀準?(jing)指名讀。齊讀。
(2)出示圖片:這幅圖畫的就是“負荊請罪”的內容,你能借助圖說說“負荊請罪”的意思嗎?
(3)指圖:圖上的這位赤身背著帶刺的枝條的人是趙國的將軍廉頗,他是一員武將。他出生入死,為趙國立下了赫赫戰功,真可謂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一位英勇善戰的將軍。(板書:英勇善戰)
(4)加上人名、身份說說“負荊請罪”的意思。 (大將軍廉頗背著帶刺的荊條向宰相藺相如請罪。)
二、初讀課文,梳理脈絡,了解三個故事之間的關系。
1、讀課文思考:這三個故事之間有什么關系?
(1)、廉頗負荊請罪的原因是什么?讀讀課文,找出相關的句子。
出示:
出示:藺相如又立了功,趙王封他做上卿,職位超過了廉頗。(“卿”qing正音)
(2)、引讀:引起他們不和的原因是——藺相如完璧歸趙立了功,趙王封他做了上大夫。在澠池會上——藺相如又立了功,趙王封他做上卿,職位超過了廉頗。
3、師歸納小結:前兩個故事是失和的原因,第三個故事講敘了言和的過程。
三、品讀重點語句,感受藺相如在澠池之會中的智勇雙全及面對廉頗挑釁時的寬闊胸襟;感受廉頗知錯就改的勇氣;體會兩人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愛國之心。
(一)從廉頗的語言著手,了解廉頗不服氣的原因及他的性格特點。
1、結合屏幕上的兩句句子說說將相不和的原因。 (不服氣)
2、課文如何把廉頗的不服氣表現出來的?找到相關句子。出示第10節。
這段話是通過語言寫出了廉頗的不服氣。讀一讀,思考廉頗講了幾句話,表達了幾層意思?在書上作分層記號。(三層)
(1)指名交流。
(2)引讀:他先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再說——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最后說——我碰見他,非得叫他下不了臺!
3、再讀,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三層意思。
(1)第一層的意思是:廉頗認為自己功勞大。
2從句中哪些詞中看出他功勞大?
理解“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這就是“戰功赫赫”)
2這句夸贊的話出自他自己的口中,你讀一讀,讀出什么味道?
2出示詞卡:居功自傲(自認為有功勞而感到驕傲)
(2)他認為藺相如沒能耐。 (換詞:沒本領)
(3)廉頗要讓藺相如下不了臺。
板書:為難
(4)誰能連起來把廉頗這段話的意思說給別人聽?
4、請你再讀讀這段話,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個怎樣的人物?(豪爽耿直、居功自傲)
小結:課文就是通過語言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男生齊讀。
(二)學習《澠池之會》,抓住語言來表現人物的特點。通過品讀描寫藺相如的語言,體會他勇敢機智、不畏強暴的精神。
1、面對他的挑釁,藺相如怎么做?找到課文中的有關句子讀一讀。
(1)出示:這話傳到藺相如耳朵里,他就請病假不上朝。
(2)課文又寫了有一次藺相如路上偶遇廉頗的做法——指名交流
出示: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就趕緊叫車夫往回趕。
2、你們發現藺相如怎么做?板書:避讓
3、藺相如是不是真的就像廉頗所說的僅僅靠一張嘴,沒什么能耐?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藺相如并不僅僅靠一張嘴,他是有能耐的。劃出重點語句,寫出感受。
4、澠池會上,秦王仗著自己國勢強盛想占趙王的便宜,羞辱趙王。讀一讀澠池之會的內容,說說面對什么情況,藺相如怎么說。
(1)秦王讓趙王為他鼓瑟并叫人記錄下來,藺相如說——
出示:
“聽說大王善為秦聲,請為趙王擊缶。”
出示:瑟、缶的圖片
你們看,瑟是一種彈弦樂器,而缶是一種瓦器,用以盛酒漿。
(2)秦王勃然變色,不去理他。藺相如忽的站了起來,聲色俱厲地說——
出示:“你我現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應,我跟你拼了!”
(出示詞卡:聲色俱厲)解釋:說話時的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再讀。
5、這就是藺相如在澠池之會的表現。從藺相如的語言中,你認為藺相如到底有沒有能耐?他的能耐表現在哪里?同桌交流。
2有智慧。(和秦王針鋒相對,讓秦王擊缶,使他在言語間占不了便宜。)
2有勇氣。(藺相如雖然沒有在戰場上與敵人刀光劍影地相拼,但是憑著智慧和勇氣,與敵人斗智斗勇,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捍衛趙國的尊嚴,怎么說沒能耐呢?)
小結:綜上所述,藺相如靠的并不是一張嘴,而是靠著聰明才智、機智勇敢和不畏強暴的精神維護了國家的尊嚴。如果藺相如就在你面前,你一定會發自內心的對他說:——(你真有能耐!)
(三)繼續學習“負荊請罪”這個故事,通過品讀描寫藺相如和廉頗的關鍵語句,體會藺相如顧大局,識大體的可貴品質和政治遠見,同時感受廉頗勇于改過的精神。
1、這么有能耐的藺相如是怎樣對待廉頗的為難的?師引讀:廉頗要為難藺相如的話傳到藺相如的耳朵里,他——;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就——。藺相如對廉頗的挑釁是——避讓。(生答)
師;藺相如為什么避讓廉頗?是真的怕他?默讀課文,藺相如是怎么說的?
出示: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呀!”
4、從這里你們讀懂了什么?藺相如為了趙國的利益,才這樣委屈自己,這就叫——板書:顧全大局
5、出示: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那里。他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地位,不顧國家利益,真是不應該。
“不應該”什么?(為了地位,不顧國家利益。)
6、引讀。
師:廉頗知道自己不顧國家利益,覺得自己真是罪人,——(讀)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親自來到藺相如門上。可見他能——板書:知錯就改,(請罪態度相當誠懇)藺相如見廉頗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熱情”一詞可見他不計前嫌)從此以后,——兩人結為知己,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7、想象說話:如果當時圍觀的百姓看到了這動人的一幕,他們會說些什么?這件事傳到趙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們可能會說些什么?廉頗的屬下或藺相如的屬下看到大將軍廉頗負荊請罪,又有何感想?今天的你看到了這動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人相處的點點滴滴,又想說什么?請你任意選擇一個角色說一說。自由準備──同桌互說──指名說。
8、同學們,一位功勛卓著,叱咤風云的老將軍,他能夠脫下戰袍,露著脊背,赤著腳,背上荊條,跪在相府門前認錯,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氣魄啊!所以,有句俗語叫:宰相肚里能撐船,將軍背上能插荊。
9、從《負荊請罪》這個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啟發?(不能只顧個人利益,要以國家利益為重。)
10、說說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四、總結。
板書:
將相和
完璧歸趙
澠池之會(英勇善戰)廉頗藺相如(有勇有謀)
為難知錯就改避讓顧全大局
負荊請罪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了解詩的意境,感受詩人的愛國情懷。
2.體會語文學習的快樂,掌握感悟古詩的方法。
3.會寫1個字。
4.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教學建議
(一)教學準備
1.查找有關詩人王昌齡的資料。
2.收集和閱讀其他的邊塞詩。
(二)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在朗讀背誦的基礎上理解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愛國情懷,并且通過課后的練習使學生掌握感悟古詩的幾種方法,從中感受學習的快樂。具體建議如下:
1.朗讀指導
教師范讀,學生體驗詩的語感和情感。
學生自由朗讀,感知詩的內容,做到熟讀成誦。
教師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指導其讀出節奏和韻味。
2.理解感悟古詩。
古詩教學要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去體會詩的意境。可安排下列內容:
(1)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體會詩意。
結合注釋、查字典或利用其他工具書,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以及其在表達思想感情中的作用。詩中“秦時明月”“漢時關”不是專指秦漢時期的明月和山關,而是用來說明自秦漢以來,邊關戰爭一直在無休止地發生。這樣一來,“萬里長征人未還”就不只是當代的人們,而是自秦漢以來世世代代的人們共同的悲劇,可見戰爭是無情的,帶給人們無盡的苦難。“但”是“只要”的意思。“飛將”指
漢代名將李廣,由于他英勇善戰,威震龍城,被匈奴稱為“漢之飛將軍”。這里
是化用典故,指揚威北方邊關的名將。后兩句詩抒發了作者的心中的感慨和希望:
如果有李廣那樣英勇善戰的飛將軍駐守邊關,絕對不會讓敵騎越過陰山。
(2)體會意境。
在學生理解了詩意之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理解本詩的深遠意境。“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中的“明月”和“關”兩個詞,正是有關邊塞的樂府詩里很常見的詞語。但在這兩個詞之前加了“秦”和“漢”兩個時間性的'限定詞,這樣從千年以前、萬里之外下筆,自然形成一種雄渾蒼茫的獨特意境,借用前代評詩慣用的詞語來說,就是“發興高遠”,使讀者把眼前明月下的邊關同秦代筑關備胡,漢代在關內外與胡人發生一系列戰爭的悠久歷史自然聯系起來。這句詩聲調高昂,氣勢雄渾,也足以統攝全篇。
3.閱讀教學
(1)整體感知詩的內容。結合書后注釋,熟讀課文后,小組同學討論感知大意。
(2)結合注釋,學生自主理解詩的意思;根據詩句,理解詩的意境,并進一步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查找王昌齡其他的邊塞詩,討論研究他的詩作風格和愛國情懷。
4.活動提示
(1)“把古詩改編成小故事”。這道題是要學生在深入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想象,把古詩改編成一個小故事。目的是要促進學生對詩的內容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
(2)“看畫面寫詩句,再講一講這幾幅畫”。這道題有兩個要求:一是要根據自己對畫面內容的理解,寫上相關的詩句;二是講一講這幾幅畫。這道題是想通過一條從詩到畫再從畫到文的訓練途徑培養學生閱讀、聯想、表達的綜合能力。教學時,教師可用書上的原題引發話題,也可根據班級學生的不同情況設計其他形式組織教學。
(3)“古詩的感悟”。這一活動的設計主要是向學生提供幾種感悟古詩的途徑與方法:①上網查找資料;②反復誦讀進行感悟;③利用插圖進行感悟;④利用課文中的注釋進行感悟;⑤查閱辭典。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如果飛將軍李廣今天依然在世,就絕不會讓胡人的兵馬越過陰山。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漢朝的將士們把勝利的旗幟插滿了陰山,將士們決心保衛邊關,全殲敵人,連敵
人的一匹馬都不讓活著回去。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將士們在大漠黃沙中身經百戰,盔甲都已經磨穿了。可是他們報國的斗志依然不減,發誓不攻破樓蘭,不殲滅敵人決不回還。
(4)“積累”。這道題主要是引導學生去認識、了解更多的邊塞詩。選入的是唐代詩人盧綸的《塞下曲》。這是一首充滿戰斗生活氣息的詩,描寫了守邊的將士黑夜追擊敵軍的情景:侵犯邊疆的敵軍趁著黑夜沒有月光,偷偷逃跑,驚飛起大雁,將軍一聲令下,戰士們個個斗志昂揚,騎上戰馬,刀出鞘,箭上弦,此時此刻,大雪彌漫,剎那間飛雪將弓箭和大刀全都覆蓋上了。
課文中的注釋很多,學生可能還不習慣閱讀注釋,要教給學生充分利用注釋,用“代入法”學習古詩,讓學生結合書后的注釋、利用工具書去自學古代詩詞。
5.課時安排:建議2課時。
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教學中,學生對于后兩句詩的歷史性意義理解上會有些困難。為什么如果李廣將軍健在,絕不會讓匈奴兵馬越過陰山呢?這就要求教師對當時的歷史背景,對詩人所處時代守邊將領的無能加以介紹、講解,來體會詩人借古諷今的寫法以及詩人關心國家安危的愛國情懷。
相關資料
王昌齡(約698—約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唐代的詩人。他中進士后授汜水尉,后中博學宏詞科,官校書郎,出為江寧令,晚年被貶為龍標(今湖南黔陽縣)尉。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他的詩以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成就,當時被稱為“詩家夫子王江寧”,享有盛譽,現存詩一百八十首。
龍城:為匈奴祭天之處,故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鄂爾渾河西側的和碩柴達木湖附近;或解釋為盧龍城,在今河北喜峰口附近,為漢代右北平郡所在地。《史記?李將軍列傳》說:“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
不敢入右北平。”后一解釋較合理。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10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寫了不少作文了,每依次都有內容的要求。有的同學說,要是自己想寫什么就寫什么,那該多好!今天,就請同學們自由習作,寫自己最想寫的內容。
二、讀習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寫什么。
三、小組交流,你最想寫什么?準備怎么寫?
四、全班交流
教師小結:引導學生從內容和體裁兩方面體會習作的自由。如內容,可以寫人,可以寫事,也可以寫景;可以寫事實,也可以寫虛擬、想象中的事。體裁傷害,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話、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詩歌。
五、自主習作
學生試寫,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個別指導。
寫完以后仔細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評價作文
1、自我評價:
輕聲讀自己的作文,把自己認為寫得較好的'段落做上標記,并在旁邊寫一寫自己認為這一段比較好的理由是什么。
2、與小組內同學互換習作,找一找對方寫得好的段落做上標記,并寫幾句評語;找到對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標記,并幫助對方修改。
3、對照自己的評價與同學的評價,再次修改后在小組內朗讀欣賞,每組推選出一篇完整習作和一個優美片段,參加全班交流。
4、要求全班同學根據“內容具體、語句通順,人物描寫能夠表現人物特點等” 標準給上臺讀作文的同學作出評價。
5、教師總結評價,主要是關注全班普遍出現的問題或現象給與針對性地指導。
七、謄抄習作。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11
《花的勇氣》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向我們展示了三幅畫面:沒有花的綠地,藏在草下的花,花的原野。作者的情感態度貫穿在三個畫面之中,最終讓我們感悟到生命的意味是——勇氣。
針對略讀課文的學習方向,我大膽取舍,決定抓大放小,主要抓住兩個畫面(藏在草下的花,花的`原野)展開,讓學生抓住關鍵的語句來朗讀,談感受,體會作者的內心。當孩子們的感悟達不到深度時,我適時點撥,由物及人,讓他們列舉身邊的事例,從閃光的事跡中感受生命的真諦是勇氣。本節課最大的一個亮點在于激發了孩子們閱讀原作的興趣。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我在設計時,將原作貫穿課堂始終。從原作導課,先把孩子們引入到一片明媚的春光中,感受玫瑰花的靈性,感受作者精妙的文字產生的吸引力。在課堂上,又引導孩子們抓住關鍵的詞語,如:“改天換地”、“拔地而起”等,再配以優美的圖片,通過結合與對比,讓孩子們體會如此美好的景致作者竟是用了如此有氣魄的詞語來描寫,欣賞之余更讓人驚嘆。在結課時,又不失時機鏈接原作,激勵孩子們走出課堂,閱讀原作中另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畫面,感受不同的文字帶給我們的不同感觸。課下,我在深思,什么是語文課?最質樸的語文課是讓孩子們走進文本,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從而親近作者原作,拓展閱讀空間,真正實現從文本中走出來,用文字去創作。這何嘗不是語文課的最高境界呢?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能在閱讀中獨立認識本課生字,能聯系內容,理解“功臣”、“禍首”、“糟蹋”、“大量繁殖”等詞在文中的意思。
能力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簡要概括在凱巴伯森林里發生的事。
2、理解“槍聲打破了大森林的寧靜”的真正含義,并嘗試用“因為所以”說一說狼對保護森林和鹿群作出的貢獻。
情感目標:
初步懂得自然界中的“食物鏈”維系著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人們不能違反自然規律,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
教學重點:
1、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簡要概括在凱巴伯森林里發生的事。
2、 嘗試用“因為所以”說一說狼對保護森林和鹿群作出的貢獻。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進行比較,深入研究,懂得事物間存在著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關系,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媒體出示鹿的圖片,請學生說說對鹿的印象。( )的鹿
媒體出示:活潑而美麗
指導朗讀。(讀出小鹿的快樂)
2、 媒體出示狼的.圖片,請學生說說對狼的印象。 ( )的狼
媒體出示:貪婪而兇殘
指導朗讀。(語速放慢,讀出人們對狼的憎恨。)
3、 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狼和鹿的課文。
板書:39 狼和鹿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下列詞語:
shòu dī zāo tà chén màn yán
狩獵 提防 糟 蹋 功臣 蔓 延
(一)、感受森林變化
1、 媒體出示森林圖片
師:瞧,這就是文中狼和鹿曾經生活過的凱巴伯森林。看了圖片,誰來說說凱巴伯森林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 課文中是如何描寫凱巴伯森林的?請同學們輕聲地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把描寫森林的句子用直線畫下來。
3、 出示:
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小鳥在枝頭歌唱,活潑而美麗的鹿在林間嬉戲。
文中用了一個詞來形容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那就是——(生機勃勃)
師引讀:那里的森林——;小鳥——;活潑而美麗的鹿——;一片——。
4、 指導朗讀(配樂):(讀出森林的美,動物的快樂。)
師:可是過了20多年,這片森林又怎樣了呢?
5、 媒體出示現在森林圖片:
出示句子:
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6、 師生配合讀(配樂):
整個森林像——;綠色在——;枯黃在——;鹿最多時有——;現在一下子就死去——;到1942年只剩下——;前后一共死去了——。
文中“消退”和“蔓延”是一對——(反義詞),用在這里說明什么?
你想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現在的景象?
7、 讓我們拿起課本,一起把這兩句話讀一讀,感受一下凱巴勃森林在這20多年里的變化。
(男女生分讀,前一句語速快,后一句語速放慢。)
質疑:看著森林前后不同的畫面,你們有什么疑惑嗎?
(二)、初步了解變化的原因
1、 請兩位同學讀2、3、小節。
交流發生變化的原因。
(預設:學生此時的理解是粗淺的,他們會比較簡單回答是因為人們捕殺狼。)
2、 根據學生的回答,師適時點撥:
人們為什么殺狼?殺了狼鹿怎樣?鹿大量繁殖造成什么結果?(森林被糟蹋)
3、 理解:糟蹋
鹿原來幾只?現在幾只?這就是——(毀滅)
隨機板書:人捕殺狼,鹿大量繁殖,糟踏森林,毀滅自己。
(三)、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師:誰能看著板書,把這些詞連起來完整地說一說凱巴伯森林發生變化的原因。
1、自己說。
2、抽生說。
三、細讀課文,深入探究
(一)、狼的變化
師引讀:當地居民恨透了狼;他們——;在青煙裊裊的槍口下,狼——;凱巴伯森林從此成了——。
(二)、鹿的變化
1、 想象一下,鹿群在這片森林里是怎樣生活的,用上這些詞說說。
出示練習: 提防、嬉戲、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沒有了狼,從此凱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國: 。
2、 理解:大量繁殖
鹿從原來的大約4000只,猛增到現在的100000只,是原來的25倍,這就是——(大量繁殖)。
3、 鹿的大量繁殖會造成什么后果呢?我們繼續讀課文。
師生配合讀第三小節:
隨著鹿群的大量繁殖——灌木吃完了,吃——;小樹吃完了,吃——;于是整個森林——,僅僅兩個冬天,——;到1942年——,這真是——(慘不忍睹、觸目驚心),這真是——(人們人們做夢都不會想到的)。
(三)、深悟明理
師:人們做夢也沒有想到鹿群會毀滅,更沒有想到的是什么?請默讀最后一小節,用曲線劃出相關句子。
1、交流。
2、出示: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板書并理解:功臣 禍首
3、理解雙引號的作用:
在人們的心中,狼貪婪而兇殘,而它在這里居然成了功臣,活潑而美麗的鹿卻成了禍首,這是人們想不到的,它們在這里有了特殊的含義,所以加上了雙引號。
板書:在這兩個詞語上加上雙引號
4、 練習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狼對森林和鹿群有怎樣的功勞。
方案1:放手讓學生說,難度較大。
方案2:出示句式,讓學生補全內容:
因為狼吃掉了一些鹿,所以 。
因為鹿群發展得不是太快,所以 。
因為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所以 。
(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方案)
4、師引讀:
狼本性雖然是貪婪而兇殘的,可是它是保護森林的功臣,這是因為——。
狼本性雖然是貪婪而兇殘的,可是它是保護鹿群的功臣,這是因為——。
人們刻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就會——。
5、理解“槍聲打破了大自然的寧靜”的含義。
師:動物和環境和諧相處,這就是生態平衡,而人們殺了狼,就打破了食物鏈,破壞了生態平衡。所以造成凱巴伯森林林毀鹿亡的真正禍首是——(人)。
6、想像說話:
當地人在100多年前,好心做了壞事,面對這樣的結果,他們會怎么想呢?
現在還有什么辦法使凱巴伯森林恢復往日的生機呢?
四、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師:相信經過人們的努力,凱巴伯森林一定會恢復往日的生機,你瞧,那里的樹木——;小鳥——;活潑而美麗的鹿——。我們只有了解大自然的規律,才能保護大自然,才能使大自然生機勃勃。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1、收集身邊破壞生態平衡的事例。
2、思考怎樣恢復這些已經失衡的生態環境。
3、把說的付諸于行動,從自己做起,保護生態環境。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1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4、正確、規范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出示本課時學習目標
二、檢查讀書(20分鐘)
1、教師范讀課文。
2、各小組讀書5分鐘準備賽讀。
師:各小組準備5分鐘,看誰能像老師那樣讀書。等會各小組要進行讀書比賽,看哪個小組讀得好。
3、展示:小組之間比賽讀書,力爭人人正確、流利(一般讓5、6號讀)
4、認識字詞:拿出學案,讀學案上的字詞。小組比賽讀詞語。
悶熱曠地附近纖弱雷聲大作大雨如注
5、再讀書。
師:這次相信同學們會讀得更好!
自己讀。小組之間比賽讀。互相挑戰。學生要互相評價。
三、寫字
1、仔細觀察紅字
2、教師范寫2——3個。
老師要在田字格里寫。要分析起筆、頓筆,間架結構。
既:要注意左右兩遍等寬。
痛:要注意病字框的寫法。
除了既要注意左右兩遍等寬,“孫、挑、該、統”要注意左窄右寬,左邊的偏旁不能超過字的三分之一寬度。
學生描紅。注意要描的像,描完再在田字格里臨寫。
3、再臨寫兩遍
4、教師檢測
5、學生互改:1號改2、3、6號
2號改4、1、5號
老師給寫錯的糾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且講講這個故事。
2、感悟薩沙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從中接受教育,養成良好道德行為。
3、寫小練筆。
教學過程:
一、讀懂課文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我不是最弱小的》(齊讀課題)
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讀課文,感悟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
1、體會薩沙的美好品質。
(1)教師參與欣賞句子。(板書:薩沙說)
出示課文最后一句:“現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說說這句話的實際意思。(板書:我不是最弱小的)
(2)猜猜看:老師為什么欣賞這個句子?
A從這句話的意思看,薩沙人小志氣高,不想當最弱小的,他能保護弱小者。
B抓句子中的“現在”引導學習第7自然段薩沙用自己的行動保護了比他更弱小的野薔薇。抓“朝著……掀起……蓋在……”引導體會、朗讀。
薩沙的態度很堅決,毫不猶豫地掀起雨衣蓋在正受風雨摧殘的嬌嫩纖弱的薔薇花上,他用自己所做的證明——我不是最弱小的。(板書:做)
C我們能不能從薩沙所說的、做的來推想他是怎么想的呢?引導學生朗讀第3、5自然段中薩沙的語言,從中體會薩沙根本沒把自己看作是最弱小的。
D薩沙所想的、做的、說的都證明了他不是最弱小的,所以他說——“現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
抓“該……不是……吧”指導讀好這個句子。
(3)假如你是媽媽的話你會怎么說?
師小結:細細讀來,我們從這個句子中讀出了一個要強、心地善良、懂得保護弱小者的好孩子。你們說,這是不是個值得欣賞的句子?當然欣賞也得有方法,抓住關鍵的詞語聯系前文細細欣賞,你的收獲會更大。
2、體會薩沙家人的美好品質,表達內心感受。
(1)看圖,聽風雨聲,說說圖上情景。
(2)(插圖上疊映人物)請認真觀察,滂沱大雨中,爸爸、媽媽、托利亞他們的表情動作各是怎樣,再讀讀想想書上有關語句,你是否感受到了些什么?
讓學生分別說說爸爸媽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理解“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這句話的意思,懂得這是每個公民應有的人道主義精神。
猜想假如媽媽把雨衣披在了托利亞身上,她會怎么做?
(3)此時此刻,你是否想對薩沙,對媽媽說些什么,或是想對自己說些什么?
(4)看來“我不是最弱小的”不僅僅是薩沙所說的做的,也是我們的心聲,一起自信地說:“我不是最弱小的”,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
三、小練筆
同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后,你們想對薩沙說些什么?你還想到了什么?寫一寫。
板書設計:
我不是最弱小的
薩沙(說、做、想)
媽媽
爸爸每個人都要保護
托利亞比自己弱小的人。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主要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找出表達課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喜愛音樂的情趣。
教學重點:
讓學生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教學難點:
讓學生感受維也納的音樂氛圍,培養學生的音樂情趣。
教學準備:
1、學生收集有關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施特勞斯資料。
2、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今天給同學們帶來一首好聽的古典音樂,大家想不想一聽為快?(播放《藍色多瑙河》)
介紹音樂:這首音樂叫《藍色多瑙河》,是由奧地利音樂家約翰施特勞斯所創作的一首華爾茲圓舞曲,旋律優美動聽。波光粼粼的.多瑙河就流淌在奧地利首都,被稱為音樂之都的維也納。(板書:音樂之都維也納)學生齊讀課題。
二、自主學習,初讀感知
讓我們在美妙的音樂聲中走進維也納,通過文字來感受這音樂之都的魅力。
1、請大家默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課件出示生詞歐洲生涯裝飾金碧輝煌草坪優雅博物館街頭巷尾摻和鏤花梁柱阿爾卑斯山北麓華爾茲圓舞曲(指名讀,齊讀。)
2、思考為什么稱維也納為“音樂之都”?在文中找出幾句重點語句來進行簡單地概括(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音樂搖籃音樂裝飾音樂生活音樂圣殿)過渡:你們真是學習的有心人,從課本上獲取這么多資料。維也納為什么會被稱為音樂之都呢?下面我們來研究一下吧!
三、拓展交流,感受魅力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并要求找出這段的中心句
1、中心句:“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搖籃”本來指什么?文中的音樂的搖籃指的是什么呢?(發源地)你從“搖籃”這個詞語,看出維也納和歐洲古典音樂有什么樣的關系?(歐洲古典音樂誕生在維也納這個地方,在這個地方得到了發展、進步。)小結:許多音樂家在維也納生活,在維也納創作出了許多震撼人心的音樂作品。是維也納這座美麗的城市孕育了他們的音樂生涯,造就了歐洲的古典音樂。過渡:維也納給了那些音樂家以豐富的靈感,讓他們創作出無數流芳百世的作品。同時,維也納又以這些偉大的音樂家為自己的驕傲。
2、看,老師這里搜集了一些資料呢!出示“貝多芬、海頓、莫扎特、施特勞斯、舒伯特”相關資料。學生觀看并作簡單介紹。看完后,有什么想說的呢?(維也納真不愧是音樂的搖籃,真不愧是音樂之都啊!)
3、在音樂中齊讀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1、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誰再來讀讀這句話?有疑問嗎?是呀,裝飾一般用物質材料,可是維也納這座城市的裝飾材料卻是音樂。音樂果真可以用來裝飾城市嗎?還是這里的“音樂”有所特指?(學生從文中找出答案)
2、師小結:通過學習,我們欣賞到了維也納這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的獨特風光。
3、生齊讀第三小節
學習第四自然段
1、師范讀。
2、學生齊讀中心句(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師:從“離不開”這三個字,你體會到了什么?維也納人熱愛音樂到了如癡如醉的程度。(板書:如癡如醉)
3、小結:音樂已離不開維也納,維也納人更是一天也離不開音樂。音樂回蕩在維也納每一個角落,音樂回蕩在維也納人的心中。生齊讀第四自然段。要求在不同的場景中讀出不同的感受。過渡:維也納到處回蕩著優美的旋律。在大街上、在家里,我們都能欣賞音樂,但是最適合欣賞的地方則是歌劇院和音樂廳了。
學生自學5、6、7段,然后交流學習收獲
1、國家歌劇院世界歌劇中心、美觀大方、規模宏大、色彩和諧、藝術品
2、金色大廳流光溢彩、金碧輝煌
3、播放課件,欣賞國家歌劇院和金色大廳小結:維也納是一個音樂圣地,每一位音樂家都向往那里,每一位音樂家都以在那里舉辦音樂會為自己的目標;每一位愛好音樂的人都以到那里欣賞而感到自豪。讓我們帶著榮幸,帶著向往之情齊讀這一段。(學生齊讀最后一段)
4、聽賞歌曲《好日子》。
四、回歸整體,反饋成果。
今天,我們做了一次音樂的文化之旅,從四個方面感受到了維也納這音樂之都所展現出的無窮魅力。同學們能把你的感受用一句話寫下來嗎?
(動手操作,發表學習感受。)小結:同學們,你們發表的是學習的感受,也是美好的愿望。這節課大家都表現出了極大的學習熱情,最后讓我們在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的優美旋律中結束這堂課。下課。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含有一個多音字“差”)和新詞,認讀7個字含一個多字糊。
2.學生能夠結合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的細致觀察和有序描寫。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4。積累詞語。在艱巨”顧名思義”和前功盡棄”三個詞語中選擇兩個造句。
5。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對縫紉鳥的贊賞之情。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對縫紉鳥的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
能夠結合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的細致觀察和有序描寫。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含1個多一字差)和新詞,認讀7個字(含1個多音字糊”)
2、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的學習。
今天我們學習29課《縫紉鳥》,齊讀課文。看到課文你會想到什么?
注意縫紉的寫法
二、檢查預習。
1、誰能看著生字表組詞讀生字。
處理:差”和糊”兩個多音字
2、師對韌和紉進行指導和點撥
3、 12個生字中有幾個是左右結構的字?寫一寫要注意左右之間的避讓關系。
4、注意梭”字的寫法。
5、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正確。
6、兩人一組互相讀課文,注意互相幫助。
7、指名課文。師注意點撥。
三、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怎么想就怎說。(課文繼續了我在坦桑尼亞觀察縫紉鳥編織巢穴。修補巢穴。
四、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默讀課文,提出來。
五、作業:
1、生字組詞。寫在田格本上。
2、完成課后作業4題。
3、查閱有關縫紉鳥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結合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的細致觀察和有序描寫。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對縫紉鳥的贊賞之情。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對縫紉鳥的贊賞之情。
教學難點:能夠結合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的細致觀察和有序描寫。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作者從字里行間表達了對縫紉鳥的喜愛之情,我們也走進縫紉鳥,欣賞欣賞它美麗的身姿,體會體會它勤勞的品質。
二、輕聲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幾次寫“我”觀察縫紉鳥,“我”觀察到的情況有什么不同。把幾次觀察的情況畫出來。
三、匯報學習結果。
(一)“我”第一次觀察,看到了什么?在學生說的基礎上出示:
它們從印度洋沿岸的草叢中銜來一根根兩三尺長的嫩草,用自己的尖嘴,先是把草打成幾道圓圈,而后用人類織布的原理,有經有緯地開始把長長的嫩草左右穿梭。看上去它們那尖嘴的'靈巧程度,一點也不比人類的雙手差。但那勞作是相當艱巨的。它們雙腳的爪子,首先要緊緊抓住樹枝以保護自己,惟一能勞動的就是它們那只尖嘴。一只鳥要花兩三天時間不停歇的勞動,才能給自己編織成一個能讓它自己和情侶相依而居的窩。
1、你能不能把縫紉鳥編鳥籠的過程加上幾個順序詞?加上后自己讀一讀,你知道了什么?
它們先從印度洋沿岸的草叢中銜來一根根兩三尺長的嫩草,接著用自己的尖嘴,把草打成幾道圓圈,而后用人類織布的原理,有經有緯地開始把長長的嫩草左右穿梭。看上去它們那尖嘴的靈巧程度,一點也不比人類的雙手差。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案04-10
小學四年級語文《貓》教案11-07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9-29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8-03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09-02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案:《太陽》10-07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11-06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4-22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教案04-15
語文小學四年級教案優秀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