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通用23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培養孩子們觀察的興趣,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2、讓學生寫下觀察中新的發現,或是觀察中發生的.事。
3、讓學生了解觀察日記的寫法,也試著寫觀察日記。
4、練習修改習作。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孩子觀察的興趣,讓孩子養成留心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把自己平時觀察中新的發現,或是觀察中發生的事具體、生動地寫下來。
教學過程
作文講評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老師在批改習作過程中,發出了我班不少同學“獨具慧眼”,觀察到了別人不易發現的新奇有趣的地方。你們想不想也“一睹為快”?
二、選擇典型,師生點評
1、出示幾類優秀習作的題目供學生選擇:看到這些題目上,你想了解哪一篇習作?
2、讓被選中習作的作者說說為什么要寫,是怎樣寫的?并電腦出示習作(放大)讀一讀。其他同學可以評價好在哪里?
3、再出示,同一事物,不同觀察,描寫角度的習作進行對比,或同一內容描寫,精力與細致的習作對比。說說哪一篇寫得好,為什么?應如何修改?
4、就學生習作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放大,師生共同修改。
三、繼續修改,逐步完稿
【學法指導】能根據同學的評議,自我修改文稿,然后同桌修改,也可小組修改。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詞語,以及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學習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4)理解課文內容,能根據上下文理解“若隱若現、齊頭并進、漫天卷地”等重點詞語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拼讀、練習、組詞等達到掌握本課生字與新詞的目的。
(2)通過多讀、有感情朗讀,達到熟讀課文的目的。
(3)通過邊讀書邊想象畫面,聯系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
(4)通過學習,學會按“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后”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教學,了解錢塘江大潮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覺大自然之壯美。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之時”的描寫。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從中學習怎樣積累材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文章的內容給課文分段,并能簡單說說段落大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現實生活中或從電影、電影中可能看到過海潮,但是,你們看到過江潮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觀看江潮的課文《觀潮》。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教師提醒學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提出要求:輕聲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邊讀邊想象“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的景象,嘗試給課文分段。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三、學習生字、新詞
1、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
2、讀準生字字音,認清字形,同桌合作識字。
3、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教師針對學生容易讀錯和認錯的字作適當指導。
4、認讀詞語,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義。
四、檢查交流。
1、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哪部分是寫潮來前的景象?哪部分寫潮過后的景象?
3、因此,我們可以把課文分成幾段?為什么這樣分?
五、朗讀課文
1、輪讀
2、自由練讀
3、同桌互讀
六、小結
1.初讀課文,說說本課主要在寫什么?
2.教師指出需要注意的重點字詞及拼音。
七、布置作業
A類:抄寫本課生字詞,預習并劃出文中的比喻句。
B類:抄寫本課生字詞,并從中挑選4個詞語進行造句。
C類:抄寫本課生字詞,從課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詞并整理在筆記本上。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文章內容,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總結全文,指導學生帶著理解朗讀全文。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作者一開篇,就點出了對錢塘江大潮的評價。作者是怎樣說的?
2.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描繪這“天下奇觀”的?
二、講讀課文。
(一)讀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問: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觀哪兒的潮?
2、這一段是從哪些方面來寫錢塘江大潮的?
(二)講讀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思考:人們是在什么地方觀看錢塘江大潮的?江潮還沒來,作者看到了什么?
2、默讀第二段,思考:潮來前江面是什么樣子的?人們的心情怎么樣?并動手畫句子。
3、指名讀句子。
4、“人山人海”說明什么?“等著、盼著”說明人們心情怎樣?
(三)講讀第三、四段。
1、學生自學。
2、交流討論。
(1)課文是怎樣描寫江潮聲音的?想象一下悶雷什么時候響起來?江潮到近前時,聲音是怎樣的?
(2)指導朗讀。
(3)師生評議,加深理解。
(4)指名讀描寫江潮形狀的句子。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條白線”?理解
詞語“橫貫”。“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這句話把江潮比作什么?兩丈多高有多高?“那浪潮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這句話把江潮比作什么?“浩浩蕩蕩”說明什么?
(5)指導朗讀。
(四)講讀第五段。
1、大潮來的時候是這樣的,潮過后是什么樣子的?齊讀最后一段,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一句講了什么?
2、自主品讀“潮去后”的“奇”。
(1)讀了之后,你覺得更“奇”的體現在哪些情景里,哪個詞語里?
(2)適時點撥感悟:“漫天卷地、風號浪吼”等詞義及其景象。
(3)“恢復”一詞能去掉嗎?為什么?(引發學生聯系前文)
3、交流討論。
三、總結全文
1、概括全文中心思想。
2、錢塘江大潮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四、布置作業
A類:完成練習題,并完成小練筆:學校旁的小溪。
B類:完成練習題,并把文中的比喻句抄入“采集本”。
C類:完成練習題,并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聲形
潮來前
悶雷滾動一條白線
觀潮潮來時越來越響橫貫江面
山崩地裂白色城墻
潮過后風號浪吼漫天卷地
恢復平靜水漲船高
盛贊錢塘潮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領略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注意積累材料的習慣。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有關”潮來時”的描寫。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錄像機、鵬博士教學軟件、液晶投影儀、大屏幕、錄像帶、多媒體電子教室。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觀潮》。(齊讀課題)教師提問課文寫的是什么潮呢?(板書:錢塘江潮)
教師介紹:錢塘江是浙江省最長的一條河流,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板書:天下奇觀)(解釋“觀潮”與“天下奇觀”中的“觀”有什么不同)。
(二)匯報交流
1.請同學們談一談通過預習對這”天下奇觀”有何初步的了解?
2.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看課本,說說預習時你是怎樣給課文分段的?能說出為什么要這樣分嗎?(板書:潮來前潮來時 潮過后)
(三)放錄像(潮來時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觀”的壯麗與雄奇。
1.過渡:錢塘江大潮氣勢非凡,那奔騰咆哮的壯麗圖景讓人驚心動魄。難怪每年的農歷八月十八日,在海寧縣鹽官鎮的海塘大堤上匯集了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他們爭先恐后地早早趕到,盼望一度錢塘江大潮的風采。同學們,你們見過那種景象嗎?想不想親眼看一看?老師這里有一段錄像,請同學們戴上耳機,看看畫面,聽聽聲音,來初步感受一下這“天下奇觀”。
2.學生談看錄像后的感受。
第二課時
(四)理解課文內容
過渡:剛才我們在錄像上看到的景象書上也有,同學們看看是哪一段?(學生通過看書找出是3、4自然段)
1.學生自讀3、4自然段。劃出能寫出潮來時氣勢的.語句,把不明白的問題用問號標出,對特別喜歡的句子就努力讀精彩些。
2.學生質疑。(根據學生的提問隨即板書關鍵詞語)
(1)教師通過視聽教學幫助學生解疑。
課件出示:①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a.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
b.怎么會出現“一條白線”?看到白線人們怎樣沸騰的,學學看,就這種場面可以用文中的哪個詞來形容?
c.齊讀這句話,讀出那種沸騰的場面。
②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
a.怎么會形成“白色城墻”呢? 因為大潮由遠而近,遠看像白線的白浪越變越大,越漲越高,看上去就像一道白色城墻。)
3.交流學生喜歡的句子。(根據學生的交流隨即通過大屏幕展示寫潮水的句子,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重點語句,想象錄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讀等手段加深理解體驗大潮的奇特。)
課件出示:
①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a.潮來時是什么樣的聲音?誰能學學看?
b.就這種聲音作者用什么詞來形容的?
②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a.師:看到白線拉長變粗,潮水很快地占滿江面,迅速向我們奔涌而來,那氣勢越來越雄偉,你的心情也會隨之越來越激動,誰能讀出這種感覺來?
b.指讀。
c.男女同學比賽讀。
③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a.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了什么?如果這句話換成“浪潮越來越近,氣勢越來越雄偉,聲音越來越大。”你覺得怎么樣?
b.如果換成原來的內容,又覺得怎樣?怎樣才能讀出那種氣勢來?
c.指讀、師讀、齊讀
4.教師小結:作者把大潮到來時的氣勢寫得多形象,正如預習提示中所說的,把大潮寫得有聲有色,雄偉壯觀,使人如臨其境。(板書:有聲有色、雄偉壯觀)
5.學生將3、4自然段連起來,有感情得邊讀邊想象,再次體會潮來時的雄偉氣勢。
6.學生通過訪問教師計算機,調做“根據課文內容填空”。(教師在網上查看學生練習情況)
7.調一學生的練習作示范,投影到屏幕集體訂正。
(1)作者按什么順序寫潮水變化的?(教師指屏幕啟發學生說出由遠而近)(板書:遠 近)
(2)師小結:作者隨著時間的推移、位置的變化,按由遠及近的順序寫潮水變化,使我們仿佛站在錢塘江畔,聽到聲音越來越大,看到潮水越來越近,浪頭越來越高,使我們感受到大潮滾滾而來,奔騰咆哮的非凡氣勢。我們為在祖國大地上有如此壯觀的景象而自豪、而驕傲。
(3)讓學生帶著無限贊嘆之情大聲朗讀這段話
課件出示:根據課文內容填空一段話)。
(4)師生接讀(教師說括號中的詞,學生接讀余下的內容)
(5)小結: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潮來時”一段,通過學習了解到錢塘江大潮來勢兇猛,氣勢非凡,那么“潮來前”、“潮過后”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8.學生自學余下的幾段。
(五)學生質疑。
(六)學生通過網上查閱,自己解疑。
(七)學生通過網上訪問教師計算機。調作鵬博士軟件中《觀潮》一課的練習,據自己情況自由選擇,自我檢測(教師網上查看,個別輔導)。
(八)課堂總結。
(九)放錄像(讓學生整體領略“天下奇觀”的非凡氣勢)
(十)布置作業。
附:板書設計: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結合閱讀體驗,梳理學到的提問策略,以及運用提問策略進行閱讀的好處,知道在閱讀中要自覺運用提問策略。【語文要素】
2.借助形聲字的特點,認識“駐、鈔”等12個生字。
3.能體會每組兩個句子在表達上的不同效果。
4.能體會自問自答的表達效果。
5.朗讀、背誦有關提問的名句。
[教學重難點]
1.能結合閱讀體驗,梳理學到的提問策略,以及運用提問策略進行閱讀的好處,知道在閱讀中要自覺運用提問策略。
2.能體會每組兩個句子在表達上的不同效果;體會自問自答的表達效果,積累有關提問的名句。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結合閱讀體驗,梳理學到的提問策略,以及運用提問策略進行閱讀的好處,知道在閱讀中要自覺運用提問策略。(重點)
2.借助形聲字的特點,認識“駐、鈔”等12個生字。
一、交流平臺
1.談話導入:在本單元的學習中,你有沒有遇到不懂的問題,應該怎樣解決呢?
2.交流閱讀體驗,梳理提問策略。引導學生結合本單元的學習,交流學到的提問策略,教師相機幫助學生梳理。
預設:
(1)從《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一課學到了既可以針對課文局部提問,也可以針對課文整體提問。
(2)從《夜間飛行的秘密》一課學到了可以從內容、寫法、獲得的啟示等角度提問。
(3)通過學習《呼風喚雨的世紀》,明白了要提出對理解課文有幫助的問題。
3.總結運用提問策略閱讀的好處。
(1)指名學生匯報自身的閱讀體驗,交流運用提問策略進行閱讀的好處。
(2)讀一讀課文中學習小伙伴的話,總結好處。教師相機激勵學生在閱讀中養成敢于提問、主動提問的好習慣。
4.引導學生提出、交流運用提問策略存在的問題。
預設:針對寫法提出可能存在的問題。
教師把針對《夜間飛行的秘密》的寫法提出的問題匯集起來,讓學生讀一讀課文,再讀一讀這些問題,幫助學生加深感受。
二、識字加油站
1.學生自由讀讀每一組漢字,讀準字音。
2.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
(1)第一部分由六組讀音相同的形近字組成。每組漢字的左邊為較熟悉的字,右邊為生字;第二部分由三個漢字組成,每組的兩個生字偏旁相同,讀音和字義不同。
(2)利用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規律說說自己的發現。
①第一部分生字的學習,引導學生先根據形旁猜漢字的'意思,再根據意思組成詞語,最后查工具書驗證。“駐”和“鈔”的形旁表義,馬字旁結合古代的交通工具來理解,金字旁結合古代的錢幣來理解。
②第二部分的學習,引導學生先說說形旁所表示的意義,再嘗試通過組詞來理解,最后查工具書驗證。如,“賬”字,學生可以通過回憶較熟悉的字“財、貨”等,猜測含有貝字旁的字與金錢有關。然后嘗試著組詞“賬本、還賬”。最后查工具書驗證。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體會每組兩個句子在表達上的不同效果。(重點)
2.能體會自問自答的表達效果。(重點)
3.朗讀、背誦有關提問的名句。(難點)
一、詞句段運用
(一)反復
1.學生朗讀兩組句子,說說每組中兩個句子表達的主要意思是否一樣。
2.學生交流每組中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預設:
(1)第一組中的第一句反復運用“沒有”,在句中出現四次。第二句中只有一個“沒有”;
(2)第二組中的第一句反復使用“叫”,第二句沒有反復使用。
3.學生反復對比所讀的句子,說說每組中的兩個句子帶給自己的感受有何不同。
預設:
(1)第一組中的第一句更能凸顯那時候什么也沒有,十分落后。
(2)第二組中的第一句更能凸顯那條狗十分愛叫。
4.引導學生嘗試表達。如,讓學生照樣子改寫“車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水和人煙”。
(二)自問自答
1.學生自由讀句子,讀后交流三個句子的特點。
2.出示非自問自答的句子:
(1)人類呼風喚雨。
(2)人類靠現代科學技術呼風喚雨。
(3)竺可楨去北海公園是為了觀察物候,作科學研究的。
3.引導學生進行比較,體會自問自答表示強調的效果。
4.讓學生在學過的課文里找出自問自答的句子,并讀一讀,加深體會。
如,《走月亮》中的“從果園那邊飄來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還是紫葡萄?都有。”
組織學生仿寫句子,進一步體會自問自答的表達效果。
二、日積月累
1.學生借助拼音把句子讀正確。
2.學生自由說說這些句子的大致意思,教師根據學生的理解進行補充講解。
(1)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喜歡問問題就會變得知識淵博,自以為是、不接受別人的意見就會變得狹隘。
(2)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要廣泛地學習,詳細地探究,謹慎地思考,明白地分辨,切實地履行。
(3)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不學習就不會有所成就,不提問就不會獲得知識。
(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人不是生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呢?
3.學生熟讀、背誦。
4.學生選擇最喜歡的名句抄寫在卡片上,把卡片放在自己經常能看到的地方,激勵自己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
[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二主要突出質疑這一主題,“交流平臺”告訴我們“問”的方法,“日積月累”告訴我們“問”的好處。從“交流平臺”中的質疑方法到關于質疑的名言、問句仿寫,都體現了疑問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我讓學生從本單元的主題入手,從整體上樹立起質疑意識,注重方法的交流與領會,自己仿寫問句,再到借名人名言重申質疑的重要性,遵循了由理論到實踐的學習過程,講練結合,促進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學習采訪方式,學會追問問題。
2、能根據問題回答問題。
3、進一步學習接待及采訪的禮貌。
教學設計:
一、復習遷移,學會提問
1、聽說你的××學得很好,今天特來向你學習,想請你談談經驗,好嗎?
2、特別是哪一點最重點呢?你體會最深呢?
3、你能具體說說嗎?
4、你感到今后還要怎樣做呢?
二、兩人對話:
1、示范(一)提問
甲:聽說你作文寫得很好,今天特來向你學習,想請你談談經驗,好嗎?
乙:我認為要寫好作文,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是認真上好作文課,老師進行作文指導時要聽得認真,還要多思考。其次,做好作文后要化時間修改補充。另外,平時要多看課外書,特別是作文書。這樣,對自己的作文水平才會有提高。
(二)追問
甲:請你介紹一下如何積累作文材料的?
乙:我平時注意觀察、關心周圍的'人與事,并寫好觀察日記,這樣就不怕沒有材料寫了。
甲:你認為學習語文與寫好作文有什么關系?
乙:讀是寫的基礎,學習語文是寫好作文的保證。作文也是語文學習的一個內容。所以在寫好作文必須認真學好語文,從名家名篇中吸取精華,獲取寫作的方法和途徑。
甲:你說得很好,對我深受啟發。謝謝。
2、討論方法:學生交流,教師總結:采訪時可以先向人家提出問題,提的問題要簡潔、明了,被采訪人回答你的問題后你還可以追問。問完后要表示道謝,也可以自己作一些評價后再道謝。
①開頭:好的,經驗談不上,只能說是體會。我認為學好××主要要抓住以下幾點:1、2、3、4、5、
②重點:特別是有一次,我
③結尾:我就說到這兒,有不當之處請指正。
四、表演說。
1、小組練習,大組匯報。
2、師生評議,評選最佳采訪。
五、作業:回去后對某個同學進行一次采訪。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學習本課的生字生詞.
◆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介紹的五種新型玻璃的特點、作用及介紹各種玻璃時運用的說明方法.
◆想象自己將要創造設計的新型玻璃,說清楚這種玻璃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揭示課題,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能說說日常生活中玻璃有什么作用嗎?
◆教師板書課題點明“新型”.“新型”是什么意思?
◆“新型玻璃”是什么意思?看到這個題目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教師抓住學生的質疑,進一步啟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學習課文后我們就明白了.
自學生字.讀順課文
◆讀課文,在文中畫出生字、新詞及不理解的詞.
◆不認識的字可在小組解決,也可查字典解決,注意要讀準字音.
◆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難寫的生字.
◆鞏固練習,教師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檢查學生生字掌握的情況.
認識生字后再讀一遍課文.看看哪些詞語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畫出來,提出來和同學們討論.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情況,再根據講讀課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點詞語,請同學們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來理解.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是否正確、流利,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學生讀書思考: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幾種新型玻璃?用筆畫下來.(夾絲網防盜玻璃;夾絲玻璃;變色玻璃;吸熱玻璃;吃音玻璃.)
布置作業,練讀課文
◆書寫本課的生字、生詞.
◆自己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重點講讀,體會寫法
◆老師導語引入:“夜深了,從一座陳列珍貴字畫的博物館里,突然傳來了急促的報警聲.警察馬上趕來,抓住了一個劃破玻璃企圖盜竊展品的犯罪嫌疑人.同學們,你們知道是誰報的警嗎?”請大家快速閱讀課文第l自然段,從中找答案.
◆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觸它就發出報警聲呢?自由讀第1自然段.想一想,夾絲網防盜玻璃有什么特點?它有什么作用?用課文中的相關語句說說你的理解.
◆學生匯報,在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歸納.引導學生理解“夾絲網防盜玻璃”的'特點和作用的關系.(這種特殊的玻璃在里面夾了一層極細的金屬絲網,由于金屬絲網和電源相接通,同時又和自動報警器相接通,才使得它有自動報警防盜的作用.由此可見,“夾絲網防盜
玻璃”的作用是由它的特點決定的.)
◆在學生理解了“夾絲網防盜玻璃”的特點和作用的基礎上,繼續引導學生思考:“夾絲網防盜玻璃”有什么用途?指導朗讀句子.(“博物館可以采用,銀行可以采用,珠寶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圖紙、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諺思考:這句話中用了幾個“可以”說明了什么?(說明了這種玻璃的用途廣泛.你能結合生活實際想一想,用上“……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說一句話嗎?)
利用表格.自主學習
◆除了:“夾絲網防盜玻璃”外,作者還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新型玻璃呢?我們來開個新型玻璃展銷會吧!請各個廠家把自己玻璃的特點和作用向大家介紹清楚,以便大家購買.分組讀書討論,布置要求:讀課文,畫特點,想作用,填表格.
哪個廠家先來介紹自己生產的新型玻璃,注意說清楚這種玻璃的特點和作用.學生發言,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藕斷絲連”的意思?變色玻璃是怎樣隨著陽光的強弱調節室內光線的?
板書,小結各種玻璃的特點和作用.這些新型玻璃在現代化的建筑中,發揮著多么重要的作用呀!
◆思考討論:作者在介紹各種玻璃時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先用分類說明法將新型玻璃分成哪幾種;介紹每種玻璃時,又采用描述說明法.)
課外延伸,鼓勵創新
同學們,通過作者的介紹,我們了解到,在現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起著重要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們將會創造出更多的奇跡.你想設計出什么樣的新型玻璃呢?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能借助批讀語,讀懂課文內容,從中了解白鯨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鯨”字導入,激發興趣
孩子們,看,認識這種動物嗎?師板書“鯨”,并強調學生觀察老師的板書。強調它是后鼻韻,糾正讀音。
你了解“鯨”這種動物嗎?給我們介紹介紹吧。
學生自由展示搜集的資料。
過渡:今天,我們一道走近“鯨”這個大家族中的“白鯨”,仔細地觀察觀察它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借助批注,自讀課文。
2、說說課文圍繞“白鯨”介紹了哪些內容。
三、引導自讀,合作探究
1、學習第一段。
借助批注,朗讀第一段,談出自己感受。
2、學習第二至四段。
(1)自讀二至四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重點學習,借助旁批,自讀自悟。
①第二段。
A、讀讀,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從哪里知道的。
請學生朗讀課文,談自己的體會。引導體會省略號表示的意思。補充想象鯨還可能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在讀書中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能夠聆聽白鯨的歌喉,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B、讀課文,質疑。
一邊讀,一邊想:你對白鯨的口技表演有什么想法?
激發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熱情。
C、朗讀課文。
將自己的體會用朗讀表現出來,一邊讀,一邊想象白鯨展示口技的場面。
②第三段。
A、自由讀第三段,為白鯨的表演取個名字。并引導學生聯系課文說說自己所取的名字的理由,幫助理解課文,指導讀好課文。
(身材秀、雜技表演、玩具總動員……)
B、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體會,白鯨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或者白鯨有怎樣的特點?
C、自由讀課文,讀出自己的體會。
③第四段。
A、自由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談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B、通過理解“煥然一新”,并結合學生搜集的資料體會白鯨愛干凈的特點。
C、指導朗讀。
四、品讀全文,體會本文運用擬人化手法介紹白鯨的好處
整體感知,品讀全文。
引導學生聯系課文體會:用擬人化的手法介紹動物,會使文章更加生動,有趣,給讀者身臨其境之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文中找出這樣的例子。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紉、殊、韌、緯、梭、艱、唐、辛、杰、碌”10個生字,認讀5個字;個多音字的讀音;會讀和理解“縫紉、特殊、韌性、顧名思義”等詞語;了解課文的內容及作者描寫的方法。
2、結合課文學習和感受作者的細致觀察和有序描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歸納、概括。
3、通過質疑解疑、合作學習、展開想像等方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縫紉鳥高超的筑巢本領及永不放棄、堅韌不拔的精神,感受作者對縫紉鳥的贊賞之情。
教學難點:
能夠結合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的細致觀察和有序描寫。
教學課時: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要帶你們認識兩位新朋友,第一位(出示課件圖片)就是這位和藹可親的名叫瑪拉沁夫的蒙古族作家,他的小說在國內多次獲獎,作品也被翻譯成英、法、德等十幾種文字流傳海內外。有一次,他去位于非洲南部的坦桑尼亞首都訪問,住在遠離市區的一個幽靜的飯店里。這個飯店正好坐落在印度洋海岸上,沒多久,有一種鳥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板書:“我”),因此他也為我們帶來了第二位朋友(板書:縫紉鳥)它是誰?(生:看板書讀名字,多讀一遍,掌握“縫紉”的讀音)
2、看到名字,你知道了什么?(了解“縫紉”的意思)
3、(出示課件圖片及文字,理解“顧名思義”)縫紉鳥顧名思義就是有縫紉技能的鳥,你現在最想了解它什么?
4、(板書:怎樣筑巢?巢穴樣子?)那就讓我們隨著作者的描寫進一步地去了解這位朋(教學意圖:能夠結合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的細致觀察和有序描寫”是本文的教學難點之一,因此,前面對作者的介紹和了解,以及抓住“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這句話,為下面體會寫法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打開書,自由讀課文,結合生字表、認讀表讀準字音,讀通語句,再拿不準的問老師,讀不好的句子可以多讀幾遍。檢查詞語讀音、幫助理解部分詞語。出示課件:(藍色字再體會詞義)
2、指名讀詞,理解部分詞語。
3、(一句一句出示句子)誰來讀讀,注意紅字的讀音。不是用泥糊成的。一點也不比人類的雙手差。風雨交加,海潮猛漲。沒有散解或變形。
4、縫紉鳥引起作者的極大興趣,于是他多次去觀察縫紉鳥(板書:關注),請你快速瀏覽課文,看看作者通過多次觀察,分別目睹了哪些情景?(出示課件:填空練習)特殊韌性穿梭艱巨唐突辛勤杰作忙碌不可思議相依而居經緯交織前功盡棄晴空如洗
5、默讀課文,思考問題,說一說。
(教學意圖:字詞教學,抓住難讀、容易讀錯,以及不容易理解的去學習、去考察,突出了重點,有些詞語可結合教學目的在下面的學習環節中體會。整體感知使學生知道,因為感興趣,所以關注,所以去多次觀察,看到了不同的情景,加深對作者善于觀察的體會。)
三、細讀課文,深入學習
(一)結合黑板的問題解疑,了解縫紉鳥編織巢穴的過程和巢穴的樣子。
1、(師指板書)先讓我們幫助提出問題的同學找到答案,請你默讀課文,先用()畫下來,再讀再體會。
2、小組內交流自己知道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3、學習筑巢過程。
(1)出示課件:它們從印度洋南岸的草叢中銜來一根根兩三尺長的嫩草,用自己的尖嘴,先是把草打成幾道圓圈,而后用人類織布的原理,有經有緯地開始把長長的嫩草左右穿梭。
(2)誰來讀一讀?
(3)縫紉鳥的“針”是什么?(嘴)
(4)同桌之間按照“先—再—然后”的順序說說縫紉鳥是怎樣用嘴編織的?(銜草—打圈—穿梭)
(5)全班交流。
(6)從縫紉鳥的編織過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體會縫紉鳥的靈巧)
(7)出示課件:從哪看出來的?你能替作者夸夸它嗎?把同桌當成縫紉鳥再夸夸它。(同桌交流,表達自己的情感)
4、了解巢穴的精致、結實。
(1)出示課件:看上去它們那尖嘴的靈巧程度,一點也不比人類的雙手差。這種鳥的巢穴,是由它們自己用一根根韌性很強的嫩草,巧妙得不可思議地編織而成的。文章通過作者的多次觀察,目睹了縫紉鳥(的情景。
(2)讀一讀,想想縫紉鳥編織出來的巢穴是什么樣子的.呢?(精致、結實)
(3)(出示巢穴tu片)看圖片再體會體會到什么?
(4)出示課件:學到這兒,你覺得縫紉鳥是怎樣的鳥?(板書:本領高超)(教學意圖:這個環節通過學生自己質疑解疑,自己找答案自學體會,在小組內交流等方式提高了自身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通過夸夸縫紉鳥,把同桌當成縫紉鳥夸一夸,把老師當成縫紉鳥夸一夸這種轉換角色的方式,巧妙地指導了學生的朗讀,也進一步使學生體會到了作者對縫紉鳥的贊賞之情。)
(二)結合語句體會作者的惋惜之情。
有的同學說縫紉鳥聰明,但它的智力還遠沒有發達到能夠把它的杰作牢固地編結在樹枝上。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過后,那些精致的巢穴被無情地打落在地,你是什么心情?(指作者的心情如何?還從哪看出作者認為是極為可惜的?結合“前功盡棄”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
(三)結合語句體會縫紉鳥不會放棄。
1、縫紉鳥的勞動是前功盡棄了,但是它真的會放棄嗎?
2、(出示課件)對比讀我相信(想)縫紉鳥是不會就此罷休的。它們一定(會)再去銜草,重新編織可愛的窩—依然那樣精致,那樣結實。
3、哪些詞更能體現縫紉鳥的不放棄?有語氣地讀出好的那一句。(教學意圖:文章的第六自然段,是文章的點睛之筆,把“編織巢穴”和“修補巢穴”巧妙地連接起來,并暗示著縫紉鳥那種不罷休的精神,以此句為線索展開,再體會縫紉鳥工作的艱巨以及不停歇,繼續修補,縫紉鳥的精神就會凸現出來,使學生體會得更加深刻。)
(四)學習縫紉鳥勞動的“艱巨”,體會不罷休的精神。
1、作者為什么如此堅信縫紉鳥不會罷休?讓我們隨同作者再去看看縫紉鳥編巢的過程。它特別像我們小時候用秫秸皮編織的蟈蟈籠子。經緯交織,左右相連,十分結實,即使從大樹上掉了下來,也一點都沒有散解或變形。那草窩簡直就是一個精致的藝術品!它們遇到了什么困難嗎?(帶領學生再讀第二自然段)
2、指名讀,找到的答案,(出示課件)但那勞作是相當艱巨的。它們雙腳的爪子,首先要緊緊抓住樹枝以保護自己,惟一能勞動的就是他們那只尖嘴。
3、抓住重點詞體會勞作的艱巨,從“艱巨、惟一”中體會它的不罷休。
4、還從哪看出是艱巨的?(出示課件)(抓住“兩三天”“不停歇”“才能”,再出示巢穴tu片,抓住“經緯交織”體會編織的復雜和不易。)
5、任務這樣艱巨,它們退縮了嗎?
6、(再出示第六自然段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五)學習第七自然段,進一步體會縫紉鳥的精神。
1、風雨過后的清晨,陽光燦爛,晴空如洗,讓我們再去看看縫紉鳥吧。(出示課件)請同學們讀一讀這時陽光燦爛,晴空如洗。我抬頭望去,只見縫紉鳥有的又開始編織新的草窩,有的在修補被風雨損壞的巢穴,有的飛來,有的飛去,總而言之,他們是那樣地忙碌、勤勞而又歡樂
2、它們在干什么?事實證明了什么?
3、在忙碌中,它們是怎樣的?面對這么艱巨的勞動,它們卻很快樂,你體會到了什么?
4、喜歡的站起來有感情地配樂朗讀。(師讀到“只見”,生接著讀)
5、(出示課件)結合對課文的理解,結合想象試著填空。
6、不罷休,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呀?(師板書:堅韌不拔)
7、讓我們去贊美它吧。(有感情配樂朗讀:師生對讀、生齊讀)(教學意圖:這一階段的教學是前面教學的升華,在體會艱巨的程度下再體會快樂,更加深了學生對縫紉鳥堅韌不拔精神的了解,帶著這種深刻的體會,學生就能夠把自己體會到的順利地填入空中,而朗讀是學生對縫紉鳥倍加贊賞的抒發方式,音樂的配合增加了感染力。)
四、總結(結合板書)
1、通過學習你了解縫紉鳥這位朋友了嗎?了解到哪些?說說。
2、體會作者的情感。(師板書:贊賞)
3、此時此刻,你最想對這位朋友說些什么呢?
一只鳥要花兩三天時間不停歇的勞動,才能給自己編織成一個能讓它自己和情侶相依而居的窩。當縫紉鳥勞作艱巨時,它們不會罷休。當巢穴被風雨打落時,它們也不會罷休。當遇到任何困難時,它們都不會罷休。
五、作業
再讀課文,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掌握本單元中多音字的正確讀音,并能根據拼音寫出已學的漢字。
2、復習掌握本單元所學的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復習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進一步培養正確使用漢字的能力。
4、復習掌握本單元《詞語表》中的詞語,能寫出部分詞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能按要求正確搭配詞語和將詞語分類。
5、復習鞏固對句子的認識,會把不完整的句子補充完整和把句子寫具體。
6、復習學過的各種句式,初步認識比喻句和學會改寫反問句。
7、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
1、理解句、段、篇之間的關系,概括段意和主要內容。
2、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和自己的作文。
教學難點:
能圍繞中心,具體地敘述一件事。
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總課時)
主題“觀察和發現方面的趣事”
第1課
《觀潮》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蒙、霧、昂、貫”的寫法,注意多音字的讀音:薄,號,度、稱了解課文大意:課文寫的是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的景象,描寫了大潮由遠到近、奔騰而去的全過程,寫出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
“奇觀”指的是什么?你從課文哪些詞句感受到了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
2、第3、4自然段重點朗讀,要求背誦的。是從遠到近的順序寫的,先聞其聲,再觀其形,思其序。
大潮來之前,錢塘江將面很平靜,觀潮的人們急切地昂首東望。大潮終于來了,開始只是一條白線;近些,只見白浪翻滾;浪潮越來越近,氣勢磅礴,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兩丈有多高,從中你感受到什么?潮頭很高,范圍很寬,感受到潮水來勢洶涌澎湃。
3、找出課文中寫得具體形象的句子。
《教參》P3.4
4、造句:依舊、猶如、好象
第二課時(總課時)
第3課《鳥的天堂》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茫,規律”的寫法。
多音字:樂、干、數、泊、應、盛。區分“陸續、繼續”感知全文大意:課文記敘了他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群鳥活動的景象。第一次經過時,只看到生長茂盛的大榕樹,卻不見一只鳥的影兒,產生了“鳥的天堂”沒有一只鳥兒的想法。第二次再去時,見到了鳥飛鳥鳴的熱鬧景象。見《教參》P14
課文第7、8、12自然段要求背誦
2、鳥的`天堂,為什么有的加了引號,有的沒有加呢?
“鳥的天堂”指的是天馬河上的一株榕樹。
鳥的天堂指的是鳥兒生活在那株榕樹上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樣。
3、“枝干的樹木不可計數”的原因是什么?(枝上又生根……)
4、課后第3題,見《教參》P15
5、課堂第5題照樣子寫句子,意思不變。
課堂第7題讀一讀寫一寫。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0
一、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課程標準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七冊第6課《爬山虎的腳》
教學目標:
1、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了解爬山虎的交的特點。
2、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寫的方法。
3、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興趣。
德育目標:
通過體會作者對事物觀察的仔細培養學生做事認真的態度。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詞語,了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
教學難點:
通過理解動詞,了解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教學方法:
研究發現式教學法、演示法、操作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動畫
二、課前準備
1、在課前教師要有這樣的思想準備:這節課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研究發現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并體會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
2、準備多媒體課件。
3、學生準備彩筆、紙。
三、導引目標與內容
師:這節語文課我們學習第6課《爬山虎的腳》。我們通過預習課文知道了這是一篇寫植物的文章,誰見過爬山虎這種植物?給大家介紹一下它的樣子。(學生根據自己的見聞簡單介紹)
師:說的不錯,假期時,老師去了南山路在沿途看到住戶的房子上、公路大橋的墻上、山壁上,到處是一片片綠綠的爬山虎,就像一匹匹綠色的綢緞一樣,老師告訴你們,它小的時候,也只是一根小莖,有了充足的水分,適合的溫度,它就爬呀爬呀,爬的滿墻都是,這是什么原因呢?那么我們就在課文中去看看葉圣陶老先生是怎樣解開這個迷的。
四、提出目標點撥指導
師:請同學們把書輕輕打開到6課,自由讀課文看看你讀懂了爬山虎的哪些特點?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邊讀邊作上記號,開始吧!(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指導)
五、學生研究發現
師:現在請仔細結合課文內容在小組里說說你讀懂了什么,不懂的問題請小組同學幫助你解決,如果在小組內不能解決年在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解決,好不好?(學生研究討論)
六、合作成功
師:剛才同學們都學的很認真,討論的也很激烈。現在請各小組匯報學習情況,先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從哪看出來的'?注意抓住重點詞來說。
學生匯報第一自然段的收獲,包括:(1)爬山虎生長在墻上。(2)“滿是”看出長得很多、很茂盛。(3)“占了一大片”看出生長的快。(4)爬山虎的生長離不開墻等等。
師:這部分還有問題嗎?
那好,同學們的學習效率真高,收獲也很大,我們就按這種方法繼續匯報。
(學生匯報1、葉子雜成長中的變化。2、葉子的顏色、形狀分布情況。3、理解“漾起波紋”這句話體會作者用比喻寫出葉子的好看。)
指導朗讀。
師:請一名同學帶有感情地朗讀大家看畫面。(多媒體:葉子隨風浮動的畫面)
這部分描寫你還有問題嗎?
(生沒有后繼續匯報爬山虎的腳的特點抓住:“腳長在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生出六、七根枝狀的細絲,像蝸牛的觸角,”及“顏色是嫩紅色的”來理解爬山虎腳的樣子。)
師:好!現在請大家拿出筆畫一畫爬山虎的腳,你怎樣理解的就怎樣畫,誰愿意到前面來畫?(一生板演)
(大家評議腳的位置對不對)
出示多媒體畫面,誰愿意說說爬山虎的腳是什么樣子的?(學生邊看畫面邊說爬山虎的腳樣子)
師:你除了讀懂了腳還讀懂了什么?(生繼續匯報爬山虎是怎樣爬墻的)
師:出示課件請同學門看這一自然段把表示爬山虎爬墻的動詞畫出來。
(生邊讀邊畫)
師:說說看,(動詞有:觸、巴、拉、貼、爬教師點出)
誰能理解一下這些詞?(就是說爬山虎的腳剛觸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變成小圓片巴住墻,把莖相上拉一把,讓它緊緊地挨著墻。)指名幾個同學說。
師:現在我們來一起做個游戲,把你們的手當做爬山虎的腳,手掌當做小圓片,在桌子上試著做一做爬山虎爬墻的動作。誰愿意到黑板來演示一下。
(請一名同學來邊演示邊說)
師:這部分還有一句話你讀懂了嗎?說說看。
(“仔細看那些細小的腳,就會想起它像蛟龍的爪子”這是說,爬山虎的腳……有力量,像蛟龍的爪子一牢牢巴住墻。)
師:剛才大家共同研究的這部分你還有什么問題嗎?如果沒有了請大家繼續匯報。
(學生抓住重點詞,體會“墻”對于爬山虎的重要)
這說明爬山虎離不開墻,穩重還有哪些地方提到爬山虎與墻的關系密切?(第一自然段)像作者這樣開頭寫,結尾也寫的方法叫做首尾呼應。這篇課文大家讀懂了嗎?還有什么問題嗎?
七、小結與反思
師:老師想問問大家你認為這篇文章哪個片段描寫的最精彩?為什么?
(學生各抒己見)
師:現在就帶著感情把你喜歡的段落美讀給同學聽,并試著背下來。
總結:這篇課文作者圍繞爬山虎的腳這一事物展開描寫,這一片段不僅使我們了解了有關爬山虎的腳的知識,而且好象親眼看到了那滿墻的爬山虎,是怎樣巴住墻,一腳一腳向上爬的,我們同學在今后的文章中也要學習作者這樣的寫作方法,通過細致的觀察,能圍繞一個意思寫好一個片段。
下面,把這節課你學到的知識概括性的寫在紙上,討論把一下板書寫完。
(學生把爬山虎的葉子及爬墻動詞填上)
八、研究性作業四年級語文《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
下面老師給大家留個作業,請你回家仔細觀察一種植物,抓住植物的特點,圍繞莖呀、葉呀、花呀、或者是果實等寫一個片段。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培養想象力,激發寫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教學難點:
掌握詩歌的特點,激發寫詩興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讀
音頻導入
1.師問:你們知道徐志摩嗎?如果知道,那你們能說出他的一兩個代表作嗎?
課件出示徐志摩的圖片,
師:對,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篇文章。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感受一下徐志摩的寫作特點。
課件播放音頻。
2.認識作者
?徐志摩: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是一位在中國文壇上曾經活躍一時并有一定影響的作家。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徐志摩的一首兒童詩《花牛歌》。
揭示課題:《花牛歌》
二、字詞揭秘
我會寫
(1)課件出示羅。
師:羅字在書寫時注意偏旁罒在書寫時要寫得扁一些,不能超過整個字的三分之一。羅字是上下結構,偏旁是上面的罒,可以組詞星羅,張羅,我們用張羅造個句,班里的什么事都是班長張羅。
(2)課件出示眠
師:眠在書寫時注意目作為偏旁時要寫得窄一些。眠是左右結構,部首是目,可以組詞睡眠,休眠,例句,一個人要保證一天最少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3)課件出示霸
師:霸上面的雨字作偏旁時,注意第二筆不是豎,而是撇,第三筆的橫折勾變成橫折,而且折要寫得短一些。霸是上下結構,部首是上面的雨,可以組詞霸占,霸主,例句,地主依仗權勢霸占了很多老百姓的土地。
(4)課件出示占
師:占的部首卜在占字中時第二筆不是點,而是橫。占是獨體結構的字,部首是卜,例句,占領市場必先占領消費者的心靈。
三、課文精講
1.學習前兩節
課件出示:花牛在草地里坐,
壓扁了一穗剪秋蘿。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個天。
師解釋:剪秋蘿:別名大花剪秋羅,多年生草本,暗紅色,呈流蘇狀。喜陽,涼爽,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產于我國。
霸占:憑借權勢強行占有。
2.學習后兩節
師解釋:西山:指太陽從西邊落下。
師問:詩中都寫了花牛在干什么?
引導學生朗讀描寫花牛動作的幾個句子,同時課件出示
師解釋:每節第一行都以文字相近的詩句起首,用簡單明朗、輕快活潑、一詠三嘆的詩句形式,將草氈從中的花牛行動景象巧妙生動地展示,表達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崇。
3.問題一:詩人是怎樣表達自己美好心愿的?
引導學生先找出詩中的句子,然后分析。
師小結:“花牛在草地里做夢,太陽偷渡了西山的青峰。”通過花牛的夢來表達自己對童年的回憶,同時“西山的青峰”表達了作者的美好心愿是自由。
問題二:讀了這首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同桌討論,舉手回答
師小結:花牛在草地里睡覺的童趣。
四、課堂小結
《花牛歌》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同學舉手自由發言,師點評
師小結: 這首詩歌讓我們體會到了童年時的樂趣。詩歌優美的意境和和豐富的想象,讓我們在詩的世界里享受著生活的樂趣。
五、課堂練習
1.根據課文回答問題。
(1)《花牛歌》中花牛在草地上做什么了
(2)“霸占”在詩中怎么解釋?
2.比一比,組詞語。
占()眠() 溜()
古( )眼() 榴( )
板書設計:
花牛歌
在草地里坐
在草地里眠
在草地里走
在草地里做夢
教學反思:
徐志摩的這首詩,是來源于童年的'秘密經歷的詩。它有兒童看世界的趣味和生動,活潑和自然,同時詩歌的詞語又不失典雅,韻律也很講究。對于詩歌來說,韻律尤其重要,對于兒童詩來說,也是如此。以兒童為主要受眾的詩,即便它所傳達的意思并不能被兒童所完全理解,但它的韻律卻能被兒童準確地捕捉。
《花牛歌》全詩四節,每一節的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詩句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夢”,用簡單明了,輕快活潑,一詠三嘆的詩句形式,將草氈叢中的花牛,行動的景象巧妙生動地展現,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崇。
所以在授課時多注重學生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
人類的一些發明創造都來源于自然界,科學家從自然界中動物的活動獲得了有益的啟示,從而發明了一些東西。《人類的“老師”》課文中具體介紹了發明飛機的曲折過程。發明飛機才100年,但在這之前,人們想都不敢想。科學家們從鳥飛翔的現象得到啟示,發明了飛機,又從蜻蜓翅膀上的厚斑找到了防止事故發生的方法,因而造出性能優良的新式飛機,提高了飛機的飛行質量。課文還介紹了人們從鯨的形體受到啟示,改進了船體的設計,大大提高了輪船的航行速度。用手握雞蛋,發現雞蛋不易碎受到啟發,建筑師設計出了“薄殼結構”的建筑。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瀆課文,弄懂三個主要例子中人類從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啟發,解決了什么問題,培養自己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弄懂三個主要的例子中人類從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啟發,解決了什么問題,培養自己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學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有關仿生學的課文,在學課文之前一定要讓學生提前預習,對于一些不明白的詞語或專用術語進行了解,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構想:
本文第三、四、五自然段是文章的主要部分。教師要從整體出發,緊扣重點語句,挖掘課文內涵。
教具準備:
課件、詞語卡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學生學習過程:
一、揭題激趣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讀題。
2、激趣讀了課題,你想了解什么?(人類的老師是誰?它們為什么是人類的老師?)
過渡:那就請大家帶著好奇心去讀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要求:
①拼讀生字3遍,記住字形。讀詞語2遍,準備聽寫。
②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③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努力讀出感情;準備提出自己覺得難以讀好的詞語、句子,向老師、同學請教。
④準備交流初讀收獲、疑問。
2、指名4人上黑板聽寫詞語,其他同學寫在自備本上。
3、指名讀詞語,齊讀。
4、提出難以讀好的詞語、句子,教師適當指導。
(1)30年以后,由于飛機速度的不斷提高,經常發生機翼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現象,造成機毀人亡的慘禍。(給“劇烈”換個詞語,說說“機毀人亡”的意思)
(2)從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輪船,雖然頭是尖尖的,但總是開不快。而有圓圓的大頭的鯨,卻常常輕而易舉地超過海輪。(理解“輕而易舉“)
(3)薄薄的雞蛋殼之所以能承受這么大的壓力,是因為它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地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倒裝的因果句式,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
5、同學們剛才讀得真熱鬧,誰愿意來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讀。指名分節讀課文,或開火車讀課文。讀完一節,評一節;正音、指導停頓;個別句子領讀、齊讀。
6、交流初讀收獲與疑問。
三、理清課文條理
1、課文哪些自然段講了“人類的‘老師’是誰”這個問題“?
指名朗讀1、2自然段。
概括:自然界種種生物是人類的老師(板書)
2、為什么說生物是人類的老師?課文哪些自然段回答了這個問題?
指名朗讀3、4、5、6自然段。
在學生朗讀每節后,做總結,并板書:
飛機設計?輪船設計?建筑設計?汽車設計?坦克設計
3、集體朗讀課文最后一段,這是一個感嘆句,是作者通過這些具體例子說明后,發出的由衷的感嘆。(與文章的'開頭聯系起來,體會首尾呼應的特點)
4、把課文分成三個部分。體會課文總分總的結構。
四、概括課文段落大意
1、課文第二部分舉了“飛機設計、輪船設計、建筑設計、汽車設計、坦克設計”等六方面的例子。比較一下,這六個例子在寫法上有什么區別?(教師講解兩種寫法:具體介紹、簡單列舉)
2、課文中還有屬于簡單列舉的例子嗎?(出示課文第一句)
3、把課文的三、四、五段濃縮成一句話(即簡單列舉)
提示學生可以采用兩種句式:
(1)科學家從……得到啟示,發明了……
(2)人們模仿……(制造)出了……
五、指導生字書寫。
1、自由記憶生字字形。
2、交流記住字形的方法。
3、指導書寫難寫字、易錯字:
4、學生描紅。
作業設計:
書寫生字;
讀課文,至少2遍,爭取讀出感情(并試背、試默寫)。
板書設計:
人類的“老師”
破碎教訓慘禍均勻
機翼堅固輕而易舉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人類的“老師”是誰呢?
2、那么課文哪些自然段具體說明了自然界里有許多生物是人類的老師的呢?
3、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有關的自然段。(學生回答)
二、學習第三段
1、同學們,這三個例子寫得很具體很有趣,下面請你們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或者說最喜歡的一個認真讀一讀,注意要一邊讀一邊想,爭取把每句話讀懂。
2、誰先來說說,你最感興趣的是哪個例子?
_第三自然段
(1)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能選用下面兩個句式中的一句把這一段的主要內容說清楚嗎?
(2)卡片:科學家從____得到啟示,發明了____。人們模仿____造出了____。
(3)結合學生回答,板書:飛機設計。
(4)人類為什么要想發明飛機?人類是怎樣發明飛機的?
(5)出示:人類自古就想像鳥兒一樣飛上藍天。科學家認真研究了鳥類飛行的原理,終于在1903年發明了飛機。
(6)指讀句子。
(7)是啊,人類有了夢想,就積極地向自然學習,尋求解決的方法,最后終于發明了飛機。為科技進步作出的貢獻。可見鳥兒就是人類的——(讀題)
(8)30年以后,人類在飛機上遇到了什么難題,又是怎么向動物學習尋求解決的方法的呢?(學生回答)
(9)投影蜻蜓的圖片:教師解釋,原來,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塊比周圍略重一些的厚斑點,這就是防止翅膀顫抖的關鍵所在。所以,人類從蜻蜓身上找到了防止機翼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方法,避免了機毀人亡的慘禍,可見蜻蜓是(指課題)——人類的“老師”。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說:要是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10)出示:要是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11)指導朗讀,讀出惋惜、感嘆的語氣。
(12)現在,飛機設計師吸取了這一教訓,又注意研究了蒼蠅、蚊子、蜜蜂等的飛行特點,又為科技進步作出了哪些貢獻?(學生回答)所以說蒼蠅、蚊子等昆蟲是人類的——‘老師’。
(13)第三自然段詳細介紹了人類認真研究鳥類飛行的原理發明了飛機并從蜻蜓等昆蟲身上得到啟發,不斷提高飛機的性能,為科技進步作出的貢獻。我們人類從1903年到現在起,只花了短短的百余年時間,就研制出了許多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新式飛機,其實都是從大自然中得到的啟示啊!
(14)小結:課文第三段從人類遇到了難題,到向鳥兒、蜻蜓等昆蟲學習,最后找到解決的方法,寫得非常具體生動。這樣的寫作方法就是——(板書:具體介紹)
(15)現在,讓我們來仔細體會這樣描寫的好處吧!一起讀。
三、學習四-六段
1、剛才我們認真研讀了課文第三段,收獲真大!下面請同學們繼續交流自己感興趣的例子。
_第四段
(1)你對這一段中的什么感興趣?(引導學生說好:我對人類模仿……)
(2)老師這兒有一段動畫,可惜是沒有聲音的,老師想請你看著圖畫來介紹你所感興趣的這個例子,行嗎?(出示圖片)
(3)你們覺得他介紹的怎么樣?(評議)
(4)是什么促使人類要向鯨學習呢?科學家從鯨的外形中得到了什么啟發呢?
(5)可見鯨是人類的——(讀題)
(6)喜歡這個例子的同學一起來讀讀。
(7)現在,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一段的主要內容呢?(先在下面小聲說,再指名說)(板書:輪船設計)
_第五段
2、讓學生說說為什么對第五段感興趣?
(1)做一個實驗:請學生和家長代表上臺捏雞蛋。(三個人)
(2)為什么小小的雞蛋這么難捏碎呢?
出示句子:薄薄的雞蛋殼之所以能承受這么大的壓力,是因為它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地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
(3)這是一句因果倒裝句,你們能“因為…所以…”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原來這就是雞蛋殼所擁有的薄殼結構的特點啊。(出示詞語:薄殼結構?讀好!)
(4)從這種“薄殼結構”特點中,建筑師受到了什么啟發?
(5)出示圖片:看,這就是人民大會堂、北京火車站,正因為采用了這種“薄殼結構”,這些建筑風格是既堅固又美觀,還大大節約了建筑材料。其它采用“薄殼結構”的建筑還有許多。(圖片欣賞,教師稍作講解)
(6)下面我們拿好書一起把第五自然段來讀一讀,記住人類從蛋殼中獲得的啟發,進行建筑設計的例子。(板書:建筑設計)
3、人類以生物為師的例子就只是這三個嗎?你們還知道哪些?(引導學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說說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1)出示第六段,一起讀讀。
(2)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一段同上面三段的寫法有什么不同?
(3)對呀!人類模仿的生物還有很多很多,作者不可能一一詳細介紹,這里只用一句話就帶過去了,這樣的寫作方法就是——板書:簡單列舉
4、難怪作者最后要發出這樣的感嘆——(出示句子)
(1)指讀句子。引導讀出感嘆的語氣。
(2)齊讀。你們覺得這個自然段跟課文題目和第一、第二自然段有什么聯系嗎?
(3)學生自讀課題和一二兩節,討論交流,體會前后呼應的寫法。
四、總結全文,深化感情
1、學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么感想呢?想干什么?
2、看來大家對……發生了興趣,為了讓大家得到更多關于……的知識,老師送幾個網站給大家,相信會給你們帶來更多的收獲。(投影網站)
作業設計:
課外自己尋找并閱讀介紹人類向生物學習的兒童科普讀物。搜集有關人類以生物為“老師”的文字或圖片資料,下節課交流。
板書設計:
人類的“老師”
飛機設計
輪船設計具體介紹
建筑設計
汽車設計
坦克設計簡單列舉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3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秋天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4.能用一些優美詞語來描繪自己觀察到的秋天。
二、養成教育訓練點:
抓住文中抒情這條線索,讓學生通過朗讀、想象,去感知語言之美,感悟秋意之美。
三、教學重點
1.能從字里行間體會到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2.初步領略詩歌簡潔的語言中的意蘊,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說一段話。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并能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稍帶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初步理清詩歌的條理,并學習第一小節。
二、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激情導入
1、板書課題:秋天
2、看到這兩個字,你想到了些什么詞語?
(秋高氣爽秋風紅葉秋水長天秋風蕭瑟秋蟲啾鳴秋實累累秋桂飄香霜葉知秋秋雨綿綿秋風習習楓林盡染落葉蕭蕭秋山如洗一葉知秋春華秋實秋菊傲霜秋風落葉)
3、教師適當講解上面詞語的意思。
4、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樣的呢?你能用幾句話來描繪一下嗎?當然你也可以選用上面的詞語。
5、有一位山東作家,他叫王宜振。他是中國作家協會的會員。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主要創作兒童詩歌,也寫童話和兒童故事的。出版有兒歌集《搖籃里的歌》,兒童詩集《秋風娃娃》《獻給中學生的一束詩》《獻給少男少女的詩》。我們來看看在這位大孩子的眼中,秋天是怎樣的。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學生自讀圈畫(具體要求:①讀通、讀順句子,讀準字音。②畫出不理解的地方。③選擇一到兩個詞語,聯系上下文說說它的意思。)
2、檢查預習:
2.檢查自讀情況
①指名學生朗讀詩歌。為詩歌標出小節。(主要檢查讀通、讀順、讀準確的目標達成度)
②你能選擇一個詞語來說說它的意思嗎?注意:老師不是叫你當詞典的傳聲筒,老師要看你是否真懂了。
3、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可以包括詞語、句子等各種問題)
4、老師要提出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問題,來看看同學讀了這么幾遍書后有些什么收獲。這個問題是:你覺得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內容?在教師的提示下學生完成。
(介紹了秋天的迷人景色和豐收景象。)
5、那么,這首詩主要寫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田野里、小路旁、果園里)
6、秋天,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園里,你能看到什么?那么作者又看到了些什么?(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第一次板書:稻穗 向日葵 野菊花 蘋果 葡萄 玉米 高粱……
第二次板書:(金黃的)稻穗 (成熟的)向日葵 (五彩繽紛的)野菊花 (漲紅了臉的)蘋果(紫色的)葡萄(舉著紅纓的)玉米 (紅著臉的)高粱……
(三)、語言對比初步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1、老師現在有一種沖動——我也想當詩人,寫一些兒童詩奉獻給你們。不信,你們聽:(老師根據板書,說——秋天到了,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園里,我能看到金黃的稻穗……)你們覺得怎樣?
2、引導學生和課文對比,談談自己的感受。(也可抓住其中一種景物做對比)
3、教師小結:課文采用擬人化的手法,語言優美生動,很有情趣,也飽含深情。語言是用來表情達意的。否則一個個文字也就失去了生命。
4、學習第一小節:
①指名朗讀第一小節
②我剛剛說過,一首好的詩歌,它的語言是有生命的。我們來看看,這一段中,你認為哪個字使這整個一段內容充滿著生命力?
③引導學生交流
④教師小結:秋天到了,紅紅的蘋果,紫紅的葡萄,舉著紅纓的玉米,紅著臉兒的高粱——這些能不讓太陽更紅更嬌嗎?桂花、菊花盛開,空氣中到處彌漫著醉人的花香,俗話說“桂子花開,十里飄香”,這一切能不讓空氣更甜嗎?
因此,第一段中的“更紅更嬌”、“更甜更好”這兩個詞就用活了,寫出了秋天的與眾不同。
5、細細地讀,細細的品味,你會發現這首詩中有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是這樣的。課后自己可以去試著找找,明天我們課上交流。
(四)布置作業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預習思考:細細地讀,慢慢地品,選擇一到兩處地方,品出些味道,然后做些記錄。
3、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從字里行間體會到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2、初步領略詩歌簡潔的語言中的意蘊,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說一段話。
3、能背誦課文。
二、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積淀情感
1、昨天我們學習了《秋天》,知道了這首詩描寫了秋天田野里、小路旁、果園里的美麗景色和豐收景象。我們也知道了語言其實是有生命的。今天我們就來細細地品這位兒童作家寫給我們讀的詩歌,看看他的語言到底是不是有鮮活的生命,在這首詩歌的字里行間又蘊含著怎樣的情感。
2、指名一位學生朗讀課文。
3、教師:這位同學的朗讀讓我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生命和活力,我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秋景圖。我相信同學們昨天在自學時也肯定有很多想法。
4、那么我們也首先用聲音來告訴我你們的理解——集體朗讀全文。
(二)、品詞析句感受秋景之美
1、秋天一到,秋風習習,那么秋風到過哪些地方呢?他們在那兒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詩一樣的語言來說一說嗎?
板示:秋風來到________________,在那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啊,她所到之處都留下了秋的足跡。你能舉例說一說嗎?
板示:秋風飄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隨機發現學生講述中出現的好詞好句,加以點評。
3、教師小結:看來同學們也可以當詩人,因為你們也有讓語言充滿生命與活力的本領。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課文,用你詩人一樣的眼光,來欣賞這首詩的某一句話,或某一個段落。然后將自己欣賞所得和大家做一次交流。今天我們就評出幾個“鑒賞專家”。
4、學生默讀詩歌,做發言準備,教師巡視了解學情,相機指導。
5、引導學生交流
★“打滾”、“奔跑”寫出了秋風的調皮可愛,從中體會到作者對秋風的喜愛,對秋天的喜愛。
★“抓一把……香氣……輕輕涂掉”寫出了秋風的調皮、可愛,體會到夏秋之交空氣的清香,也可以看出作者對秋天的喜愛。
★“嚷著”、“舉著”、“穿紅襖”、“披紫袍”、“紅著臉”把原本靜止的畫面寫活了,這就是動詞的作用。這些句子也讓我們產生了對這些景物的喜愛之情。似乎這些植物也有了性格。這就是擬人的作用。我們讀著讀著,很容易在內心油然而生一種情感——秋天,我愛死你了。
6、學生選擇其中任意一段練習感情朗讀。
7、指名學生分小節(第二、三、四、五小節)朗讀。
(四)深入理解課文意蘊
1、面對著這樣美麗的秋景,詩人的內心又涌出怎樣的想法呢?我們來看詩歌的第六小節。
2、指名朗讀。
3、你是怎么理解這兩句話的?
①“柔韌的梳子”、“井井有條”——許多植物的果實成熟了,高低錯落,顏色分明,讓人賞心悅目,顯得井井有條。
②“發亮的汗珠”、“閃耀”——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里,人們在田野上辛勤勞動,灑下勤勞的汗水,然而內心卻是喜悅的,他們收獲的不僅僅是成熟的果實,更是一種希望。這句話也暗含著: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獲累累碩果。
4、教師小結:你們看,詩人就是詩人,他們的詩句中往往是“話中有話”。所以我們又是在讀詩歌的時候也要學會讀“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5、老師又要考考大家了,你認為詩歌的最后一個小節,作者又蘊含了怎樣的“言外之意”呢?
(“黃葉”是秋天的象征,因為作者喜愛秋天的美麗景色,喜愛秋天的豐收景象,她想讓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駐人間,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陰,他也希望能透過這片枯黃的樹葉來勾起對秋天的美好回憶。通過“珍藏”、“黃葉”來表達了世人對秋天的贊美和依戀之情。)
6、練習讀好最后一個小節。
7、練習感情朗讀全文,嘗試背誦部分內容。(配樂《秋日的私語》)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選擇詩中所描繪的一種景象,以“走進秋天”為題寫一段話。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字。
2、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借助注釋理解詩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長短、應取長補短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借助注釋理解詩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長短、應取長補短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在冬天,同學們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場雪了。謝老師帶了一些圖片讓大家一飽眼福。(課件)人們把雪稱為報春使者。
2、在冬天,我們總要說到一種植物,它就是梅花。(課件)所以人們也把梅稱為報春使者。
3、那么雪和梅爭著報春,誰更美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宋代詩人盧梅坡的一首《雪梅》。
二、學詩
1、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指名讀詩。讀古詩,講究的是抑揚頓挫,誰能有節奏的讀一讀。
2、作者在詩里想告訴我們什么呢?我們來理解詩意。注釋是我們的好幫手。指名讀注釋。結合注釋,和同桌交流,說說詩意。
反饋。相機指導。
學習古詩,注釋是我們的好幫手。指名讀注釋。結合注釋,說說詩意。不理解的做上記號,和同桌交流。
反饋。你還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相機指導。
重點指導:“降”,認輸“擱”,放下“遜”,遜色、差一點。
一、二句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爭春,彼此各不相讓,誰也不肯認輸,連詩人要評論它們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擱下筆來好好地想一想,煞費一番心思了。
三、四句意思:梅花在顏色的潔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氣味的芳香上,卻要輸給梅花一段了。
板書:雪白梅香(板書:各有長短)顏色潔白是雪的`長處,是梅花的短處;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長處,卻是雪的短處。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不服輸的語氣;詩人為難的語氣;各有長短的語氣)
3、雪和梅爭春,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沒有梅花,就不能映襯出雪的潔白無瑕;沒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顯出梅花不畏風霜,吐露芬芳的高貴品格。怎樣才能更完美呢?(板書:取長補短)
4、讓我們一起踏雪尋梅,看看雪與梅互相映襯的美景吧!(課件)引出主題:只有取長補短,既有晶瑩潔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動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報春使者。
5、這首詩寫雪與梅的古詩不僅向我們展示了雪與梅互相映襯的美景,還告訴我們應該取長補短的道理。這首詩的后兩句就成了書中十二單元語文天地向我們推薦的經典名句。讓我們來記住它吧!背詩。
三、拓展
這首詩的作者盧梅坡在寫完詩后大發感慨,又寫了一首《雪梅》,算是對前一首的補充與解釋。一起來看看。(課件)
四、作業:
課后收集描寫雪與梅的古詩。
板書:雪梅
白香
各有長短取長補短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自主認識10個會認字,練習寫好8個會寫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好詞好句。
2.朗讀課文,感受民間故事情節曲折生動的特點。
3.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說給別人聽,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感受故事情節的曲折生動,并能復述故事。
教學準備
各種品種的竹子的圖片,小黑板。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出示圖片,讓學生欣賞各種品種的竹子,問:你們知道斑竹有何來歷嗎?
2.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通過預習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檢查朗讀課文的情況并請同學進行評議。
3.出示小黑板,檢查字詞認讀情況。
(1)指名學生認。
(2)開火車認。
(3)齊讀。
陡巖楠竹賠償求婚
親戚拴牢小鹿出嫁
4.指導寫字。注意指導寫好“禍”“筍”,不要加筆畫、丟筆畫。“灣”字指導好各部分占位。
三、再讀課文,復述故事。
1.小組合作,把課文讀通,讀準,有感情地讀。
2.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3.復述故事。
(1)方法指導。
A.交代清楚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
B.把握故事的主要情節,抓住體現故事內容的`關鍵詞。
C.盡量用自己的話。
(2)聽課文錄音。
(3)復述故事,師生點評。
四、作業。
1.抄寫本課生字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
性命 舍不得 禍事 拴牢
竹筍 水灣 天女下凡 一株樹
2.復述故事。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
思考:課文中出現了哪些人物,這些人物具有怎樣的品質?你是從哪些句段知道的?畫一畫,讀一讀。
2.討論交流,教師適時點拔和引導。
(1)說一說斑竹姑娘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結合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信誓旦旦辜負窘得發白
……心像針刺一樣……
(3)有感情地朗讀相關句段。
三、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現人物形象。
你喜歡文中的誰?為什么?你準備怎么展現他的形象呢?可以與學習同伴合作。(或朗讀,或繪畫,或表演,或描述等)
四、拓展延伸,創編故事。
松樹總是四季常青,這背后有一個怎樣的傳奇故事呢?學生創編。
五、作業。
1.給家人講一講這個美好的傳說。
2.推薦閱讀《湘妃竹》。
3.完成故事創編。
板書設計:
斑竹姑娘
美麗善良聰明
幫助 懲罰
朗巴 媽媽 土司的兒子及他的兩個朋友
勤勞 善良 愚蠢 懶惰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字、詞語。
2.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了解古詩的大意,領悟古詩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難點
借助注釋理解詩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長短,應取長補短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在冬天,同學們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場雪了。老師帶了一些圖片讓大家一飽眼福。(課件出示:人們把雪稱為報春使者)
2.在冬天,我們總要提到一種植物,它就是梅花。(課件出示:人們也把梅稱為報春使者)
3.那么雪和梅爭著報春,誰更美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雪梅》。
二、學習古詩
1.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作者在詩里想告訴我們什么呢?我們來理解詩意。指名讀注釋。結合注釋,和同桌交流,說說詩意。
(1)一、二句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爭春,彼此各不相讓,誰也不肯認輸,連詩人要評論它們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擱下筆來好好地想一想,煞費一番心思了。
(2)三、四句的意思:梅花在顏色的潔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氣味的芳香上,卻要輸給梅花一段了。
(3)顏色潔白是雪的長處,是梅花的短處;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長處,卻是雪的短處。(板書:各有長短)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不服輸的語氣;詩人為難的語氣;各有長短的語氣)
3.雪和梅爭春,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沒有梅花,就不能映襯出雪的潔白無瑕;沒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顯出梅花不畏風霜,吐露芬芳的高貴品格。怎樣才能更完美呢?(板書:取長補短)
4.讓我們一起踏雪尋梅,看看雪與梅互相映襯的美景吧!(課件引出主題)只有取長補短,既有晶瑩潔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動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報春使者。
5.這首詩寫雪與梅的古詩不僅向我們展示了雪與梅互相映襯的美景,還告訴我們應該取長補短的.道理。讓我們來背一背古詩。
三、拓展延伸
1.這首詩的作者在寫完詩后大發感慨,又寫了一首《雪梅》,算是對前一首的補充與解釋。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雪梅(二)》)
2.課后收集描寫雪與梅的古詩。
板書設計:
雪梅
白____香
各有長短
取長補短
教學反思:
四年級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程度有很大差異,很多同學認為知道了每個字或詞的意思,就是讀懂了古詩詞了。對此,我有必要進行一定的引導,主要是引導學生對古詩詞有更深的理解,而不是讓學生僅僅停留在孤立字詞的理解上,停留在呆板的表面意思上。課文后面提供的注釋,可以起一定的輔助作用,可引導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借助注釋,自己試著理解詩歌的意思。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1、認讀9個生字。
2、能復述課文。復述時能用上“迷惑不解”、“恍然大悟”、“猝不及防”、“以逸待勞”、“落花流水”等詞語。
3、能從課內容和課外資料中了解孫臏是我國古代軍事家,是一個善于運用計謀戰勝敵人的人。
4、結合課外資料、聯系上下文理解,了解孫臏是一個善于運用智謀的人。
5、了解,懂得智慧的力量,了解我國悠久歷史文化。
教學重點:
能復述課文。復述時能用上“迷惑不解”、“恍然大悟”、“猝不及防”、“以逸待勞”、“落花流水”等詞語。
教學難點:
能從課內容和課外資料中了解孫臏是我國古代軍事家,是一個善于運用計謀戰勝敵人的人。
查閱資料:
教學、成語故事等
教、學具準備:
課件(圍魏救趙動畫)
板書設計
圍魏救趙
孫臏智慧勝利
龐涓莽撞失敗
教學過程:
一、課件導入:
播放課件:《圍魏救趙》
師:孩子們,你們覺得這個故事怎么樣?(精彩)其實這個故事還能告訴我們一個非常深刻的道理哪!想了解一下嗎?那就請走進我們今天的24課《圍魏救趙》,齊讀課題。
師板書課題:圍魏救趙
二、整體感知、排除疑難:
三、指導復述:
1、師:下面請你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生讀課文。
2、文章中還有許多我們不了解的'朋友呢?你想認識它們嗎?
課件出示詞語:
龐涓田忌孫臏邯鄲軍械救援防御猝不及防
以逸待勞迷惑不解恍然大悟浩浩蕩蕩慌慌張張
撤離日夜兼程勝仗
3、搶讀,誰認識這個詞語就送給誰。
4、看來你們是大獲豐收啊!那把你們戰利品帶到文中再讀課文,邊讀邊畫一畫文中的成語,并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匯報文章的主要內容。
師隨機指導:孩子一個故事要有起因,經過和結果。你能說清楚嗎?
1、起因是什么呢?用你自己的話說一說。
2、經過又是什么樣的呢?要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你能說得更動人!
3、結果又是什么樣呢?
4、孩子們你同意嗎?你能勇敢地說一說你的想法嗎?
5、現在要難為你一下了!你能在你講的故事中用上這些詞語嗎?
課件出示:“迷惑不解”、“恍然大悟”、“猝不及防”、“以逸待勞”、“落花流水”
6、小組相互說一說,選出本組內最優秀的選手參加全班的展示,并評選小小故事家。
四、結合課外資料,理解:
故事中你最喜歡哪個人物,為什么?
五、布置作業:
1、搜集有關資料!把故事將給身邊的朋友。
2、搜集相關資料,更多地了解孫臏。
3、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用上“迷惑不解”、“恍然大悟”、“猝不及防”、“以逸待勞”、“落花流水”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8
認知目標:
1、理解課文中踉踉蹌蹌、遲緩等詞語的意思,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朗讀課文,想想華林到底把戲演砸了沒有。
3、通過上網,了解戲劇知識。
能力目標:
1、通過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2、通過合作學習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激發學生富有同情心,善待有困難的人。
分層目標:
ABC三類學生在各目標方面要求有所降低。
學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案學生活動
一、認知沖突:
1、板書課題:10、意外的臺詞讀課題
2、學生質疑:
(1)什么是臺詞?
(2)意外的臺詞是什么?
(3)為什么說是意外的臺詞?
二、主體探究:
1、提出小組自學要求:
(1)讀通課文,理解詞語。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解決剛才提出的簡單的問題。
(4)圈出華林在演出時神情表現的詞語,
從這些詞語,你明白了什么?小組合作自學、討論解決
(5)有的人覺得華林把戲演砸了,有的人認為比較簡單的問題。
華林演得最好。你是怎么認為的?
2、交流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
(2)交流詞語意思:獨幕劇、遲緩、懈怠、客棧、踉踉蹌蹌
(3)根據填空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A、B類學生回答華林是個,新年快到了,他在班級準備的一個獨幕劇里扮演,他排練時。新年到了,他在演出時說:
(4)說說:課文里意外的臺詞是指什么?C類學生回答
3、圈出華林在演出時神情表現的詞語,A、B類學生先回答:
討論:從這些詞語,你看出什么?華林善良,富有同情心,
(1)交流圈出的詞語。善待有困難的人。
(2)品讀課文,指導讀。
(3)說說看法。
4、齊讀課文最后一節,討論:有的人覺得華林把戲小組討論、交流演砸了,有的人認為華林演得最好。你是怎么認為的'?
三、實踐運用:
1、選詞填空:
嚴格嚴厲嚴肅
爸爸的臉突然()起來,我們都不敢出聲了。學生先比較這三個詞的華老師對我們的要求很()。意思后再填空。
小孩子不可以說謊。媽媽()地批評我。
2、從下面的詞語中挑選一個造句。
大吃一驚。學生在組內
(大吃一驚什么意思?誰在什么情況下會大吃一驚)自選一句造句踉踉蹌蹌。(誰在什么時候什么場合會出現踉踉蹌蹌的樣子?)
四、拓展延伸:
有關戲劇等知識,你可以從這些網址查看資料:老師也已經從這些網上找到了課本劇、相聲等。小組準備、交流。
這里有個有趣的相聲《猜字謎》三段,根據自己的愛好,挑一段讀讀。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1.讀課文,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2.學生邊讀邊想,分析討論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進而明白獲得幸福生活的真正途經。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教學難點:
分析討論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一、導課
聽寫本課生字詞。 復述故事。
二、新授
(一)細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
1.自主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圍繞這枚希望戒指出現了哪幾個人物?他們各具有什么特點?你比較喜歡誰?不喜歡誰?為什么?
(2)畫出相關語句,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指名學生匯報,在匯報中老師適時
(1)研讀描寫農夫的語句。
A 沒有使用希望戒指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為什么?(農夫具有勤勞、本分的品質,他是靠勤勞致富的。)
B 假如農夫聽了妻子的建議,動用希望戒指, 他會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嗎?(農夫不光勤勞本分,更有堅定的信念,長遠的'眼光。)
C 指導讀:農夫:“不,如果我們辛勤耕作一年,我們就可以再買一英畝土地。”(用堅定的語氣讀出農夫的自信。)
(2)研讀描寫珠寶商的語句、珠寶商是一個怎樣的人?假如他沒有被砸死,他會過上幸福的生活嗎?(珠寶商具有貪婪本性,輕而易舉、不勞而獲得到的幸福是短暫的,它會腐蝕人,墮落人,最終毀滅人。)
B 指導讀,珠寶商:“我要一百萬枚金幣!”(讀 他貪婪、霸道的語氣。)
(3)研讀描寫農夫妻子的語句。
A 么看農夫的妻子?(希望利用“希望戒指”解決眼著急需解決的問題,眼光相對農夫而言比較短淺,但不貪婪。)
B 指導讀:農夫的妻子:“現在,讓戒指給我們帶來一頭牛和一匹馬吧!”(讀出妻子猶豫不決的心理)
(二)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自由組合,自選角色表演讀課文。
(1)指導學生把握故事中不同人物形象的語氣,展開想象,補充情節,補充語言。
(2)在小組內表演。
(3)指名表演、評議。
三、練習
1.讀了這個故事,你體會到了什么?
2.如果請你去和課文中的角色交談,你準備和誰說些什么?
四、總結
只有靠勤勞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盲目依靠外力而不付出實際行動會弄巧成掘,適得其反,造成嚴重后果。
五、作業
1.朗讀課文。
2.閱讀相關的故事《漁夫和金魚》。
3.續編故事或改寫課文。
板書設計:
希望戒指
(想不勞而獲)
珠寶商 被金幣砸死
希望戒指
農 夫 過上幸福生活
(靠辛勤勞動)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20
一、教學目標
1.能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畫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體會作者的生動描寫,體會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形象。
2.積累對聯知識。
3.圍繞自己瀏覽過或了解的一處自然景觀,寫一篇習作。 【過程與方法】 通過試做,師生交流總結來完成學習任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口頭表達的能力,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交際能力。
2.通過趣味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1.教學“我的發現”,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的習慣。
四、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指導完成口語交際的內容。
二、導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我們的祖國山水秀麗,美麗的自然風光無處不在。遠在天邊的天山草原、圣潔的雪山、湛藍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綠無垠的草原是那樣令人神往;而近在身邊的沙灘、海浪、陽光、礁石也同樣讓人留戀忘返……美就在我們的身邊,需要我們有一雙尋找美,善于觀察的'眼睛。這幾天大家一直在搜尋美麗的自然景觀,這節課就把你們發現的美景展示給大家吧!
(二)交流步驟
1.啟發談話。教師啟發學生回顧平時的生活活動,喚起對某一景物的回憶。例如,在放學路上,在公園里,在家里的庭院里,你有沒有發現奇特的花草樹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觀,下雨時的天象……這些你都觀察過嗎?哪些景物給你留下深刻印象?外出旅游時,看到過什么奇特的景象?通過師生無拘無束的對話,為口語交際創設寬松的環境,鼓勵學生把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觀介紹給同學。
2.學生個人準備。 根據教師提出的要求,學生靜心回憶,有哪些景物讓人感到驚奇,并思考怎樣和同學交流。說清楚事物的特點,給大家帶來驚喜的感覺。
3.小組內交流。組織小組成員輪流介紹,互相啟發,相互提問,互相評價,推薦說得好的同學到班上交流。
4.指名試說,教師點評。根據各小組推薦,先讓學生上臺試說,然后教師根據發言情況作出點評。如,景物的特點說清楚了沒有,說的內容是否給大家新奇的感覺,還有哪些內容需要補充得更具體。
5.全班交流。要求聽的學生能提出問題,或對說的內容作補充;說的學生能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形成生生互動的良好氛圍。老師根據同學們的匯報交流,進行總結,并適時給予鼓勵表揚。
(三)延伸拓展
1.希望同學們把今天交流的情況講給父母聽。
2.辦一期自然奇觀手抄報展。
(四)課堂小結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發現美的眼睛,讓我們去欣賞那一幅幅瑰麗壯美的圖畫,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吧。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2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弋、翱”等。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讀課文,了解機器人的幾大功能。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機器人的神奇,使學生感受到科學的無限魅力。
3、學習課文總分寫法,能用總分方法復述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1、熟讀課文,了解機器人的幾大功能。
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機器人的神奇,使學生感受到科學的無限魅力。
教學難點:
學習課文總分寫法,能用總分方法復述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多媒體學生課前搜集有關機器人的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揭示課題
1.同學們知道機器人嗎?你知道有哪些機器人?
2.它們有什么作用?
3、出示課題:神奇的'機器人(出示機器人圖片)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初步了解機器人的功能
1、出示自學建議: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思考: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機器人的功能的?請你用簡練的話來概括一下。
2、交流、反饋。
1)出示詞語:
先驅 游弋 大顯身手 跡象 灌溉 披星戴月
廣闊 浩瀚 能歌善舞 翱翔 馳騁 才華橫溢
2)指名讀
3)初步了解詞義,可查字典,可找近義詞等多種方法。
4)齊讀詞語
5)那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機器人的功能的?
出示板書:
茫茫宇宙 浩瀚的海洋 工礦 農村 社會
三.細讀課文,深入了解
1、輕聲朗讀課文,文中介紹了哪些機器人,分別神奇在什么地方?
交流。
指名5人分別讀2、3、4、5、6節,其他同學齊讀1、7 節
2、機器人有好幾方面的功能,怪不得被人們譽為:——“千里眼、順風耳、飛毛腿、鐵胳膊”。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嗎?
3、結合課文來進一步體會機器人的神奇
1)學生從太空組、海洋組、工礦組、農村組、社會組中任選一組,自由讀文2—6中任一節。
2)說一說或填一填(根據課文內容)
a機器人是人類航天活動的先驅:
b在浩瀚的海洋,機器人()寶藏、()油龍、()黑匣,成為人類開發海洋的生力軍。(說說所填的詞用得好不好,為什么)
c機器人在工礦有著極為廣闊的用武之地:
d在農村,機器人()樹木、()田地、()水果、()莊稼……成為第一代“鐵農民”。(說說所填的詞用得好不好,為什么)
e機器人走向社會,加入人群:
四、知識能力的遷移
機器人的功能可真多,假如機器人走進我們的校園,它會做什么事呢?請你想象一下。
板書設計:
宇宙
海洋
12 神奇的機器人 工礦
農村
社會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22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2、3自然段;背誦2自然段。
2、能用“價廉物美”造句。
3、感受小鎮的恬靜和熱鬧,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體驗導入:
1、上一堂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小鎮的早晨》,(出示課題)你覺得這課文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復習第一自然段
2、看來同學們很會品味文章,那么這節課咱們就細細的品位一下小鎮的早晨。
二、品讀第二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由地輕聲讀課文,想想小鎮的早晨的第一大特點是什么?找到這句話。“恬靜”是什么意思?改成“安靜”、“寧靜”行嗎?為什么?咱們一起來把這句話讀一讀。
“找恬靜”從哪些句子體會到。
2、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做準備。
3、指名讀,學生評。(師適時出示學生所朗讀的句子,并對關鍵詞語、句子進行點撥,出示的句子順序可以隨學生的回答而改變)
a、學生讀,師出示:淡淡的霞光下,寬寬的河面閃爍著片片銀鱗;河水靜得透明,猶如一條碧綠的帶子,靜靜地穿過小鎮。
(銀鱗指什么,在怎樣的情況下出現?)
b、學生讀,師出示:沿街的河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船,一只緊挨著一只。一些油光發亮的烏蓬船翹起尖尖的`船頭,顯得格外醒目。(從這些句子能看出什么?)
c、學生讀,師出示:兩座拱形石橋遙遙相對,座落在小鎮兩頭,不時有一葉葉小舟從半 月形的橋洞中悄悄鉆出來,又在河上輕輕飄過。
(“飄”換成“駛”,哪個好,好在哪里)
4、 朗讀:讓我們邊讀邊想象,感受一下小鎮早晨的恬靜美麗吧!(自由讀課文,并試著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背下來)
5、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遍,有能力的可以背一背!
學習方法:1、抓重點詞;理解 2、找重點句;體會 3、讀出感受
三、研讀第三自然段
請同學們學著剛才的朗讀方法試著去處理第三段。(學生自由讀后進行小組合作——互相指導朗讀。)
1、抓住了哪個重點詞?也是小鎮的早晨的第二大特點,那就是——熱鬧,這似乎有點矛盾?默讀第三自然段,想想是不是作者搞錯了?
理解重點:
①路不寬,人很多,你會不由自主地隨著擁擠的人流向前走去。(理解“不由自主”,為什么“不由自主”能看出熱鬧?)
②沿街擺滿了各種土特產:………大白鵝……
③……甜甜地訴說……價廉物美。 (理解“價廉物美”)
說話練習:農民是怎樣訴說的,也學學農民訴說一番。
同桌一起說,一人當買主,一人當賣主。
5、齊讀這一段。
6、 仔細觀察2、3小節,他們在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總分)
7、你能不能學著作者的這種方法去嘗試著寫一段話?
可以寫陶莊的早晨,村子的傍晚……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23
教學目標
1.采用多種識字方法自主認識本課的6個生字(含1個多音字),練習寫好8個漢字。
2.學習課文,了解海浪花變成鏡子后的見聞和感受,能復述故事,能仿照課文進行續寫。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通過讀文,了解海浪花變成鏡子后的奇遇,理解為什么海浪花期盼再當一次鏡子。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預習并作好書面記錄。
教學時數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板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教師出示下列詞語,游戲檢測認字情況。
蹦蹦跳跳瞧一瞧丑陋野蠻驕橫焦急
2.強調多音字“橫”的兩種讀音,針對易錯的字集體想辦法識記。
3.檢查讀文。
①指名分段讀文,要求做到“四不”。
②評議讀文情況并正音。
③同桌兩人相互檢測讀文。
三、感知全文。
1.齊讀全文。
2.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3.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練習寫字。
漲慣柔聞
1.學生觀察字形,談發現。
2.觀察田字格中的這幾個字,與同桌交流如何寫好這幾個字。
3.教師重點指導寫:“慣、柔”。
4.學生練寫,評議。
五、作業:
1.練習寫好本課中其他的字。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認讀生字、組詞、擴句。
2.練寫品字結構的`字(“晶”)。
二、再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
你喜歡這朵海浪花嗎?為什么?邊讀邊畫記有關句段,還可在旁邊寫上批注。
2.匯報交流。
①隨著學生的匯報,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相關的句段(帶著驚喜之情)。
②交流批注。
③賽讀。
3.說一說:海浪花變成鏡子后,他是怎樣照出女孩的美麗,男孩的健壯和螃蟹的善良的?
4.引讀全文,體會感情。
5.同桌合作朗讀。
6.討論:海浪花為什么期盼著有一天還能留在海灘上,當一次明亮的鏡子?
三、續編故事。
海浪花的愿望實現了嗎?這一次他來到海灘又有什么奇遇呢?請你編一個故事。
四、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摘抄課文中的好詞好句。
3.續編故事,題目自擬。
第三課時
一、聽寫詞語:
漲潮習慣亮晶晶粗大
見聞焦急溫柔企盼
二、總結全文。
1.同桌兩人朗讀或背誦自己喜歡的句段。
2.說一說:學習了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收獲?
三、仿例續寫。
(見《語文樂園三》的“仿例續寫”。
四、指導完成練習冊。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語文上冊的教案08-26
語文四年級上冊的教案12-03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1-27
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11-16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4-25
四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二教案06-09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長城》06-09
四年級語文備課教案上冊01-03
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11-07
四年級語文上冊《頤和園》教案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