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對死后捐獻器官、幫助他人而感到高興和驕傲;
2、對死后器官捐獻的行為產生敬佩之情,從而改變傳統的看法;
3、學生能夠領悟有一定內涵的語句的含義,培養其有感情地朗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對死后捐獻器官、幫助他人而感到高興和驕傲。
教學難點:
抓住父親的語言來理解一家人對死后器官捐獻的行為看法的轉變。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做關于角膜活器官捐獻的社會調查
教學過程:
1、器官捐獻,這是一個社會關注的問題,結合這個問題大家在課下進行了調查,你周圍的人對此有什么看法?誰來談一談
學生說調查結果,并著重分析不愿意捐獻的原因
2、這種“身體發膚,受之與父母”“入土為安”的傳統思想,琳達也有,她也不愿意捐獻母親的角膜,課文哪兒表現了她的這種心情?
學生找出“我驚呆了——完整的離去”后談體會
指導朗讀:
你能夠讀出琳達強烈的痛苦和難以接受嗎?
3、琳達一開始極力的反對,他的看法改變了嗎?能夠簡單地說說嗎?
學生回答:強烈反對捐獻母親的角膜→遵從遺愿捐獻父親的角膜→主動捐獻女兒琳達的角膜
4、是什么促使她發生了這樣的轉變呢?你能從文章中找出依據嗎?采取你喜歡的讀書方式,邊讀邊劃
5、全班交流
(1)從父親的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你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的死亡之軀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復,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你能夠聯系上下文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生回答:身體比任何金錢、地位等都更重要,因為一旦給予了他人,自己將不再有了;對人來說死亡就是走向終結,然而生命卻能夠在別人身上得到延續,使他們能夠重獲新生,更多地為社會作出貢獻,成為溫迪活的紀念,并分享她的美麗
指導朗讀:多么無私的奉獻精神啊,你們自己也讀一讀。
僅僅4年的時間就能夠坦然接受并且身體力行,多么令人欽佩呀,能讀出他們的無怨無悔嗎?指名讀
(2)還有什么地方還有什么地方表達了父親的這一觀點?
“如果一個盲童能夠借助我們的.幫助重見光明,并像你女兒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有多美妙!想想看,另一對父母如果看到他們的女兒也像溫迪一樣,將會多么高興。當你們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們將會多么自豪!”
(盲童重見光明的快樂,盲人家庭的快樂,捐獻者家人的自豪)
(盲童恢復視力后,將會更加珍惜生活,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指導朗讀:那個盲童將多么快樂,多么幸福,帶給人么多少美好的憧憬啊,能讀出你的感受嗎?越來越多的人的到了歡樂,那我們怎么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呢?加入讀
女兒溫迪的話充分印章了琳達的父親的話,她也愿意捐獻自己的角膜
在那一刻,“我”領悟到父親所遺留的遠非一幅角膜,而是(生接答)
請你自己來讀讀這句話,談一談你的理解。
生回答:溫迪為外公的行為而感到驕傲,為外公的精神而感動,這么小也為別人著想。
指導朗讀:你能讀出之中驕傲嗎?
6、祖孫兩代人對角膜捐獻的支持,使得琳達在失去了可愛的小溫迪后主動捐獻了女兒的角膜,她再也看不到女兒那栩栩如生的畫兒,但她卻仿佛看到了(生接最后一自然段)
你又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人已去世,精神永存)
指導朗讀:是呀,可愛的金發的小溫迪無時無刻不活在每一個人心中,她手中的畫筆——
7、我們了解了琳達一家人的故事,你有了什么新的體會嗎?
生回答:角膜捐獻真是太重要了,人們應該覺悟,主動捐獻角膜;一家人很無私,它們的生命在別人身上得到了延續,獲得了永生……
永生的僅僅是他們的角膜嗎?
生回答:不是,是他們為別人著想,無私奉獻的精神
8、但是在我們當中也有人非常積極的捐獻角膜,你們還想知道有誰嗎?你們知道白雪蓮是誰嗎?他是一名人民教師。
9、我在想,怎樣才能夠讓更多的人都了解角膜及其它器官捐獻的重要意義,讓大家都能夠自覺投入到捐獻者的行列中,即口頭上支持,又付之于行動呢?你們能想個好辦法嗎?
生出主意:寫傳單、加大宣傳力度、寫倡議書……
10、如何來寫一份感人至深的倡議書呢,我們下節課來學習,希望通過我們的倡議書,讓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獻者的行列中來,讓更多的殘疾人和家庭充滿幸福和快樂!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濃郁、流連、小徑、流暢、引導、悄然、靈性、經歷、瞬間、撲閃、概念、狐線、飛翔、權利、繽紛、花繁葉茂、多姿多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涵的道理。
4.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熱愛生命,珍惜生命。教學重點
深入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準備
投影儀配樂帶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這一課的生字詞,首先我們來做個聽寫練習,檢測同學們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聽寫本課詞語,同桌互評互改師簡要做點評)
師:在上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還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誰來回顧一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生:課文講的是一個叫安靜的盲童在春天的早晨穿梭在花叢中。
師:她在花叢中干什么呢?
生:安靜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慢慢伸出雙手,悄然攏住了一只蝴蝶。小女孩臉上充滿著喜悅,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走了,小女孩仰起頭來張望。
[評析]
課前復習中設計的聽寫詞語這一環節,看似俗套,但卻能使學生更好地扎實基礎,使語文教學中的雙基訓練得到很好地落實。同時,讓學生回顧課文的主要內容也體現了中年級語文教學中的“能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這一重點。
二、品析詞句,深入理解課文。
師:看來大家已經初步讀懂了課文內容,如果對文章再進行仔細的研讀,你會發現這篇課文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詞句,讀時令人感到言盡而意無窮。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找出這樣的詞句,并想辦法深入理解,然后與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
(要求學生默讀課文,圈點批注、認真感悟,合作交流。)
[評析]
學習中要求學生讀讀、想想、畫畫、批批、注注,有利于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師:誰來說說,你認為哪些詞句的含義很深刻,為什么?
師:我認為這句話的含義深刻,我讀給大家聽。(讀: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我認為一個正常人想要抓住一只蝴蝶都是非常不簡單的,而安靜是個盲童,她什么也看不見,卻抓住了。這里的“竟然”表示出了特別意外,出人意料。“奇跡”一詞就形容了這件事太不可思議了。
師: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奇跡呢?
生:這說明安靜身上有一股“神奇的靈性”。
師:神奇的靈性會是什么呢?聯系課文前面的內容想想看。
生1:我想可能就是小女孩身上所具有的特殊的神奇的力量。
生2: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連,在花叢中穿梭,她就象一位花仙子,蝴蝶很喜歡她,把她當作朋友。
師:是呀,與其說是蝴蝶被安靜攏住,不如說是蝴蝶被安靜神奇的靈性所吸引,心甘情愿地落入她的掌心。看來,采用聯系前文來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是個好辦法。
生:我認為第5自然段有一句話的意思也很深刻。(讀:我仿佛看見了她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我一直認為盲人什么也看不見,他們眼前應該是一片黑暗,內心世界怎么會多姿多
彩呢?反復讀了課文后,我聯系上下文中安靜的一系列動作,我感到她的內心世界一定是很豐富的,
師:你說的很好。世界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還有一種內在的視覺,那可能是更真實的,那就是用心去看這個世界。這是著名的盲人女作家海倫·凱勒曾經說過的一句話。還有哪些含義深刻的句子呢?
生1:我認為第6自然段的這句話含義深刻。(讀: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
生2:〈這一學生剛讀完,另一學生著急地站起來搶說〉老師,我認為“張望”一詞用錯了,她是盲人,看不見的,應該說是想象。
師:這個同學提的問題很好,是否作者用錯了詞語呢?我們可以就此在小組里發表一下自己的不同見解。(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后舉手回答。)
生1:我也認為“張望”這個詞用錯了。“張望”是形容有視覺的人,而安靜是盲人,用在她身上不合適,如果換成想象會更符合實際情況。
生2:我認為“張望”一詞用的特別好。初讀這句話時,我也感覺“張望”一詞表述不夠準確,但仔細想想,我又感覺這個詞用得非常準確。蝴蝶飛走了,但它是怎樣飛的,飛向何方,這些內容安靜都是一無所知的,她多么想親眼看到啊,所以她才會仰頭張望。“張望”更能表現出安靜心中的一種渴望。
(其它學生心悅誠服地點點頭)
師:看來你已經走進了安靜的內心世界,你體會的真好,讓我們帶著這種體會一起來讀讀這一段話吧。(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6自然段。)
[評析]
針對“張望”一詞是否用錯這個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展開討論,學生自由表述自己的看法,在不斷的“議論”中,產生思維碰撞,閃現思想火花,交流各自的看法。這一方式體現了人本主義的教學思想,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積極性。
生:我認為最后一段中“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這句話含義深刻。
師:請談談你的體會。
生:這是作者從安靜身上得到的啟發。作者感受到了這位盲童對春天、對生活的熱愛。希望我們大家都要熱愛生活,熱愛生命。
(投影出示這句話,引導齊讀這句話。)
師:是啊,這是作者由眼前這動人的一幕所抒發的人生感悟,也是作者寫這篇文章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大家能不能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呢?
生1:安靜雖然是個盲童,但她用自己的心靈來觸摸春天,感受世界,她是多么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啊!從她的身上,我體會到:無論你是否擁有健康的身體,健全的體魄,都有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權利,都應該得到人們的尊重。
生2:生活中有許多人一生經歷磨難,像張海迪等,她們身殘志堅,頑強生活,勇敢地向厄運挑戰,創造出了許多業績和奇跡。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比他們要幸運的多,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的生活,珍愛生命。
師:大家體會的都很好。下面讓我們再來大聲朗讀這句話。(齊讀這句話)
[評析]
薩特說: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課堂中教師沒有用自己的分析和理解代替學生的思維,而是為學生搭建了一種民主,和諧的學習平臺。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作出個性化的反應,使學生在閱讀中并不是消極的接受,索取意義,而是積極主動的發現,建構意義,甚至創造意義。重視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自己學會了閱讀。
三、讀背說寫,積累語言。
師:走進了安靜的心靈世界后,我們會發現她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感受了春天的氣息,觸摸了春天的脈搏,捕捉了春天的影蹤。在這個清香裊裊的早晨,作者也觸摸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春天。課文的語言那么美,展示的畫面是那樣的生動,讓我們一起再來有感情地讀讀課文吧。(全體配樂朗讀課文)
師:大家可以把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熟讀成誦,摘抄優美生動的語言到積累本上。(學生自由讀背,摘抄優美詞句。)
[評析]
語言是文學作品的主要表現形式。這篇課文中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有著很強的表現力,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仔細品味,余味無窮。學習中,老師在指導了學生反復誦讀、評析的過程中,激發了美感,感受了語言的魅力。精彩的內容讓學生做到了熟讀成誦,摘抄了優美的詞句,為學生運用語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體現了中年級的教學中“積累語言”是一大重點的教學目標。
四.拓展延伸,閱讀課后《閱讀鏈接》。
師:每個人都有生活的權利,只要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就一定能創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春天,編織出屬于自己的五彩斑斕的世界。美國著名女作家海倫·凱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雖然雙眼失明,雙耳失聰,但他卻用勤奮和堅忍不拔的精神緊緊地扼住了命運的喉嚨。她一生出版專著14部,尤其是她在《大西洋月刊》上發表的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以極其真實、自然的筆觸記錄了自己輝煌而又平凡的一生,給后人留下了一份寶貴的精神遺產,成為激勵著人們不懈奮斗的經典作品。課后的《閱讀鏈接》中的一段文字就節選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大家讀一讀吧。
(學生閱讀)
師:學習完這篇課文,讀完這段海倫·凱勒的故事作品,你最想說的是什么呢?你們想做點什么呢?
生1:我感到文中的這些盲人雖然眼睛失明,但他們心靈的窗戶沒有關閉。
生2:我感到這些盲人在用自己全部的身心來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
生3:這些雙目失明的人真可憐,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這種勁頭深深地打動了我,我也要向他們一樣更加地去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我還想去幫助身邊那些盲人朋友,幫助他們更多地去了解他們所無法看到的一切。
生4:我想搜集像海倫·凱勒、張海迪等名人身殘志堅的故事,將他們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讓大家都來熱愛生命。
生5:我要更多地搜集一些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資料,辦一期“熱愛生命”的墻報。師:大家的想法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1-24
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03-31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教案03-08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八》教案04-29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七教案05-11
誰有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2-08
四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02-17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將心比心》11-14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8-03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