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第八冊《笛聲》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自主識字,重點理解“嘹亮、悠揚、激越”、“啼囀、喧噪、啁啾”、“莫逆之交”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欣賞、積累描寫笛聲的語句。
3、概括課文內容,理解聶耳對音樂的向往,體會師徒之間的一段音樂情愫,一份莫逆之交。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欣賞、積累描寫笛聲的語句。
學生準備:
熟讀課文,搜集關于聶耳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樂曲導入,簡介聶耳。
1、欣賞樂曲,知道笛子是中國的民樂,板書課題。
2、用學過的詞語來表達這笛聲帶給自己的感受。
3、出示聶耳簡介,默讀了解,簡要說說感受。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讀課文,自學新詞,思考:圍繞“笛聲”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引出課文首尾,比較閱讀,理清脈絡。
(1)讀了開頭和結尾,你發現了什么?
(2)同樣的語言,表達的內容一樣嗎?
3、交流,概括板書。
三、品讀笛聲,欣賞積累。
1、再讀課文,劃出直接描寫笛聲的句子,欣賞朗讀。
2、品讀句1
當天邊被夕陽染成胭脂色的時候,嘹亮、悠揚、激越的笛聲在靜靜的甬道街蕩漾著,慢慢地消失在街道盡頭。
(1)在讀中體會“嘹亮、悠揚、激越”這3個詞語的意思。
(2)個別讀,齊讀。
(3)引讀:在靜靜的甬道街蕩漾的笛聲是那樣的……是那樣的……是那樣的……,聽著聽著,聶守信不由得出神了。
板書:出神聽
3、品讀句2
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愛的一支笛子呵!簡直就是一只有靈性的小鳥,一支能唱歌的小鳥。它時而像在無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囀;時而仿佛在春天的林木深處喧噪;時而又變為群鳥的啁啾……
(1)聆聽笛聲,理解“啼囀、喧噪、啁啾”的不同含義。
(2)指導朗讀。
(3)引讀積累。
在聶耳聽來,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愛的一支笛子呵!……
四、理解“渴慕”,品悟“莫逆之交”。
1、填空提示,理解“渴慕”。
于是在木工間門口,就會出現一個小小的臉龐,在那滿臉渴慕的神情中,在那一雙聰穎發亮的眼睛里,我們似乎感受到聶耳 。
2、聯系上下文,將描寫笛聲的語句串讀品味。
3、理解“茫然若有所失”,積累近義詞。(茫然若失、若有所失)
4、引導概括,梳理文脈,板書歸納。
板書:渴望學
學會吹
5、再讀課文,根據提示,想象補白。
達標:在小小的木工間里,老木匠忙得滿頭大汗,聶耳 。老木匠拿起笛子輕輕地吹,聶耳 ,老木匠耐心地教,聶耳 ,于是 。
提高:(什么時候),靜靜的甬道街蕩漾著 的笛聲,那笛聲
在小小的木工間里,(老木匠和小聶耳會做些什么或說些什么),于是
。
6、理解“莫逆之交”,板書歸納。
7、讀中悟情。
小結:在共同的勞動中,他們成為了知己,在共同的志趣中,他們成為了知音,這就是一位人民音樂家成長的故事。
五、總結課文、作業布置。
1、摘錄、積累描寫“傍晚時分”的語句。
2、搜集資料,進一步認識到聶耳是當之無愧的“人民音樂家”。
板書設計:
人民音樂家
聶守信
出神聽
渴望學 笛聲 莫逆之交
學會吹
老木匠
教學效果反饋:
我以課文很有特點的.開頭與結尾導入,要求學生對前后字面完全相同的句子在內容表達上的區別進行辨析。然后指名學生分節朗讀課文2—8節,并讓學生嘗試簡要概括課文內容,這樣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在接下去的課堂主要環節中,我帶領學生先走進老木匠的笛聲,通過對描寫笛聲語句的朗讀、思考,以及對笛聲錄音的欣賞和鳥叫聲的模擬表演等多種學習形式,學生真切感受到老木匠笛聲的優美、動聽、婉轉和神奇的魅力。然后我又帶領學生走進聶守信的心聲,反復品讀聶守信聽了老木匠笛聲后神情和心理活動變化的句子,感受聶守信學笛的渴慕之心和對音樂的熱愛。最后,再引導學生想象聶守信向老木匠拜師學笛的對話,并且讓兩組同桌進行即興表演,實現從語言積累到語言運用的轉化。
縱觀整節課,盡管給學生品讀的時間較充裕,也通過媒體、想象等多種手段,創設了一個美好的學習氛圍,但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時空還較少。
【滬教版第八冊《笛聲》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滬教版《唐老鴨新傳》教案設計04-15
滬教版語文《共同的秘密》教案設計04-29
滬教版五下《人生開關》教案設計03-15
滬教版四下《父親的謎語》教案設計03-15
滬教版九下《出師表》教案設計03-18
滬教版第六冊《獨果》教案設計03-15
滬教版《人生開關》優秀教案04-15
冀教版第八冊《海市蜃樓》教案設計03-30
滬教版三下《26、蝙蝠和雷達》教案設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