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一枚金幣》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一枚金幣》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四年級語文《一枚金幣》教案1
(一)激情談話,趣味引入
1、不管大人還是小孩,人人都喜歡錢。千百年來,金錢一直是人們最熱衷議論的話題之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是中國的古訓,“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是現代人的說法,“有錢能使鬼推磨”是另一部分人的人生哲學。你還知道哪些有關金錢的名言呢?你能說說錢能做什么嗎?
2、大家都知道父母最愛自己的孩子,可是有一位父親卻打算將所以的財產送與別人,而決不留給自己的兒子,這是為何?欲知詳情,請看課文《一枚金幣》。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音,把課文讀通讀順,了解課文大致內容。
2、黙看課文:一邊讀一邊想,這篇課文中有幾個角色?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1)說出具體事情:(兒子花錢如流水、懶惰――父親要兒子掙一枚金幣――母親放縱兒子來欺騙老人,兩次被識破――勸兒子自己去掙金幣――兒子自己掙來的金幣被父親第三次扔進火里,兒子連忙從火里把金幣抓出來――父親相信這枚金幣是兒子掙來的)
(2)用關聯詞把這幾件事串聯起來說:(因為兒子花錢如流水,懶惰,所以父親要他自己掙一枚金幣。因為母親溺愛、放縱兒子欺騙老人,兩次被識破,所以母親勸兒子去掙金幣。因為兒子見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金幣被扔進火爐里受不了,所以父親相信這枚金幣是兒子掙來的。)
(三)合作學習,小組交流
1、兒子一共交給父親幾枚金幣呢?(三枚)。父親是怎樣對待兒子交給他的這三枚金幣的?(把它扔進火里。)父親為什么要這樣做?(因為父親認為這金幣不是兒子自己掙來的。
2、在文章中,父親與兒子有幾場對話?三場,請你把它們找出來并讀一讀。
3、在這三場對話中,父親與兒子的神態、心情有什么變化呢?學生分組展開討論并填表。
次數老人的動作、語言、心情兒子的動作、神態、心情
第一次接過扔進,不是你掙來的,傷心失望走開,笑了,冷漠自私
第二次接過扔進,不是你掙來的,痛恨失望走開,笑了,冷漠自私
第三次接過扔進,是你掙來的錢,相信滿意抓出大叫,受不了憤怒
4、前兩次父親扔掉兒子的金幣,兒子只是笑笑而已,為什么第三次金幣被父親扔掉兒子就“受不了”?(因為是兒子辛辛苦苦掙來的。)哪些句子體現了兒子掙錢的辛苦?當辛苦掙來的錢被父親扔掉后,兒子是怎樣的心情?(傷心與氣憤)那么,我們應該怎樣讀兒子的話呢?指導朗讀。
5、課文中有幾處“受不了”?分別是誰“受不了”?兒子“受不了”是因為辛苦掙來的`錢被父親扔掉,那么,父親為什么“受不了”呢?是呀,父親因為兒子不愿掙錢,只會花錢,是個無用的人,因此非常失望痛苦,你能讀出父親的這種心情嗎?指導朗讀。
6、父親與兒子的這三場對話,有哪些相似之處,又有哪些不同之處呢?父親與兒子的情感又有哪些變化呢?請同學分角色朗讀這三場對話。你覺得他們讀得好嗎?好在哪里?不足之處又在哪里?
(四)探究學習、師生互動
快速瀏覽課文:
1、老人想讓兒子明白什么道理?(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假如你是這個兒子,你會怎樣做?假如你是這個父親,你又會怎樣做?
3、你覺得老人、兒子、母親是怎樣的人?你想對他們說什么?
4、引導學生感悟課文的寫作特點,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理清文章思路。
小學四年級語文《一枚金幣》教案2
一、導入
1.童話是智慧老人送給孩子的禮物,你們喜歡一枚金幣嗎?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故事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下面我們一起重溫故事。
2.放課件、師范讀。
3.請孩子們說說故事講了件什么事?
二、學習課文
1.剛才,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了這個故事。那么,兒子一共交給父親幾枚金幣呢?三枚。
父親是怎樣對待兒子交給他的這三枚金幣的?(把它扔進火里。)
父親為什么要這樣做?(因為父親認為這金幣不是兒子自己掙來的。)
2.在文章中,父親與兒子有幾場對話?三場,請你把它們找出來并讀一讀。
3.在這三場對話中,父親與兒子的神態與心情有什么變化呢?請學生分組展開討論。
4.前兩次父親扔掉兒子的金幣,兒子只是笑笑而已,為什么第三次金幣被父親扔掉兒子就“受不了”?(因為是兒子辛辛苦苦掙來的。)哪些句子體現了兒子掙錢的辛苦?當辛苦掙來的錢被父親扔掉后,兒子是怎樣的心情?(傷心與氣憤)那么,我們應該怎樣讀兒子的話呢?指導朗讀。
5.課文中有幾處“受不了”?分別是誰“受不了”?兒子“受不了”是因為辛苦掙來的錢被父親扔掉,那么,父親為什么“受不了”呢?是呀,父親因為兒子不愿掙錢,只會花錢,是個無用的人,因此非常失望痛苦,你能讀出父親的這種心情嗎?指導朗讀。
三、深化中心
討論:那請你們想想許多年以后,父親去世了,兒子靠自己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來到父親墳前,會對父親說些什么心理話。
四、總結
希望同學們做一個熱愛勞動的孩子,同時也做一個珍惜他人勞動成果的孩子。
小學四年級語文《一枚金幣》教案3
一、導入
二、理解課文
1.課件出示生字詞,鞏固認讀。
2.自主閱讀
3.再次閱讀,先讀3自然段,思考并回答問題:老人的兒子是什么樣子?他的父親是什么樣子?(目的讓學生抓住文中正面和側面形容老人和兒子的詞語,進行對比,突出兒子的品質——花錢如流水、懶惰、懶鬼)
4.小組討論,合作學習。在文中快速找出媽媽說的三段話,想一想有什么變化?她為什么這么做?
5.小組討論,組間交流。
6.老師繼續提問:為什么第二次母親不讓兒子真的去干活掙錢?(目的讓學生理解母親愛子心切,而且母親和兒子開始都沒有理解老人的用心,從而突出并激發學生思考老人這么做的真正目的)
7.小組討論,從文中找出,父親在三次接到兒子的金幣時的反應。回答問題:“為什么第二次、第三次的反應和第一次一樣?說一說你們小組是怎么理解的老人的行為的?
8.小組討論,組間交流
9.讓學生從文中找出,兒子面對父親的行為,相應的三次反應是什么。(抓住前兩次的“笑”)然后提問:“兒子為什么兩次都笑了?”(讓學生意識到他在父親面前,內心感到不好意思)重點放在第三次“受不了”時人物的心情上。讓學生閱讀倒數3、4自然段,找同學模仿當時兒子說話的口氣,體會當時的心情。老師可以在一旁作閱讀指導,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10.課件出示一表格,表示三場對話中,父親、母親和兒子的態度,用文中或自己的詞語概括出來。學生思考,一起填表。
11.教師總結:文中對話極多,父親、母親與兒子的三場對話,環境不一樣,人物的情緒也不一樣,只有理解了人物的心理與感情,才能讀出這種變化。通過分析課文,同學們已經有了較深的理解,現在讓我們再分角色讀一遍,看看是否能比之前幾次讀的更有味道,更能表達人物情感。
12.分角色閱讀
三、總結
老師提問: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同學們學到了些什么?或是讀完這篇課文,對你有什么啟發?
【小學四年級語文《一枚金幣》教案】相關文章:
《一枚金幣》四年級語文教案04-25
四年級語文《一枚金幣》評課稿12-21
四年級上冊《一枚金幣》評課稿12-20
語文小學四年級教案08-12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案11-24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教案08-14
語文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落花生》教案05-19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教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