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教案【精】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語文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齒”、“枚”等13個生字,會寫“仍”、“使”等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朗讀中感受創造的意義,激發在生活總的用心思考,不斷實踐,勇于發明創造的情感。
二、課前準備:
1、本課的11個正字詞,13個帶拼音的生字,13個不帶拼音的生字;
2、有關郵票、小刀、紙。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師:很高興又跟小朋友們一起上課了,相信小朋友們一定很喜歡和老師一起上課吧,老師希望這節課我們能合作的更好,共同學習新的知識,大家有信心嗎?
生:有
師:很好,現在請大家看上面的投影。(師出示“黑便士”的郵票)
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生:郵票
師:對,這是郵票,是一張世界上最早的郵票。(板書:郵票)
同學們看,這張郵票的圖案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側面像,面值1便士,所以呢,又叫“黑便士”。現在看下面的這張郵票,它是現在常用的郵。老師請小朋友們比較這兩枚郵票的`四周有什么不同?
生:現在的郵票有小孔
師:恩,你們看的真仔細,那你們誰能說說看這些小孔象什么呢?
生:齒孔
師:對,這就叫做:齒孔。(板書:齒孔)
請大家跟著老師讀:齒孔。(生跟讀)
師:大家別看這小小郵票的齒孔,它的發明還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補上課題:的故事)
請大家一起讀課題。
生讀課題
2、初讀生字,認字詞,寫生字
師:讀了這個課題,你們想到了什么?
生1:郵票齒孔是故事是個怎么樣的故事
生2:郵票齒孔是怎么樣發明的......
師:恩,小朋友想知道的真多,那么下面就請大家翻到第62頁輕聲細讀課文,看看有這個故事有趣嗎?遇到生字寶寶,借助拼音朋友把生字連成詞多讀幾遍,要把生字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
(學生自瀆,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1》學習生字
師:停,小朋友們讀得可真認真,課文中的生字寶寶都認識了嗎?現在我們一起來認識這篇課文的生字寶寶。哪位小朋友愿意當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讀一讀生字詞?你愿意讀哪個就讀哪個!
生當小老師帶讀
師:小老師讀的真不錯,還有誰要讀嗎?(再指名一位學生讀)
師:恩,你還要棒!現在你看,拼音朋友沒了,你還會讀嗎?愿意開小火車讀嗎?火車火車往哪開呀......
生讀
師:小朋友們讀的都不錯,現在只剩下生字了,請你們結合書本相互讀給同桌聽,有錯的地方相幫忙改正。等會請幾個小朋友們顯示一下你的認字本領。
生相互讀生字
師:停,(點名)請你認一下老師出示的生字,并幫他們找個除書本上的朋友之外的朋友,行嗎?其他的小朋友在書本上找到相應的生字,劃上線!
生1;生2;
師:恩,你認得可真準啊。那誰能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老師指示--裁和撕)
生:......
師:恩,裁字是跟衣服有關系的,所以下面有個衣字,撕是用手的,所以它是提手旁的。
現在我們來做個看看,聽聽,的游戲好嗎?看老師示范,看誰能說的有快又準!
(師動作:拿刀,裁紙,撕紙)
師:一個城市的名字,英國的首都(生:倫敦)
三年級語文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三個生詞,理解課文內容。
2.引導學生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修這條路的人必須有一顆高尚的心”這句話的含義
課時安排:
一個課時
法律指南:
自學自悟,討論交流。
教學過程
第一,第一次讀課文,了解內容
1.老師:在我的家鄉,我看到人們為了生火或帶到市場上,不顧有關規定,盲目上山砍樹。小時候,一片森林消失了,山上只剩下光禿禿的泥土。我心里很難過。一位蘇聯教育家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2.揭示主題:路邊的橡樹
3.學生和老師第一次一起讀課文,讀他們需要知道的新單詞。
4.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第二,探究文本,了解真相。
1.分組把課文再讀一遍,通讀通順。
2.你能讀懂哪一段自然文字?先說出來,然后通過大聲朗讀來表達自己的理解。
3.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4.討論:建筑平面圖可以修改嗎?
5.課文的哪些部分最打動你?
6.你是否認同「筑路人有一顆深邃的心」的說法?為什么?
7.你覺得還有哪些人有一顆高尚的心?
8.學生閱讀最后兩段自然短文。
9.老師:現在你們就是開車路過這里的人。你已經看到了路邊和這里的路上高大的橡樹。你怎麼說?
第三,課堂總結,遷移升華。
1.你從筑路工人的實踐中學到了什么?
2.如果你去老師的家鄉或者第十課的'小村莊,面對不受控制的伐木工人,你會對他們說什么?
3.你能給人們一些好的建議嗎?
初三下冊語文“路邊的橡樹”教案(2)教學目標
1.從修路人的行動中得到教育,培養愛護花草樹木、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2.認識本課的三個新單詞。理解“平、布什、延長、楔”等詞。
3.讀單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課文的精神值得稱贊。
教學過程
一、板書:路邊的橡樹。
1.看到這個話題,你想知道什么?這棵橡樹什么樣?跟我們有什么關系?大家是怎么對待的?作者寫這棵橡樹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是誰?他是什么樣的人?等一下。)
2.聽老師簡單介紹一下作者的情況。
蘇姆林斯基是前蘇聯40多年來著名的、有影響的教育實踐家和理論家。十七歲初中畢業后,他成為一名農村小學教師,從二十五歲開始成為一所農村中學的校長。直到他五十二歲去世,他從未離開學校的實際工作。在短暫的一生中,這個有心人立志改革教育,投身科研,寫了40多本書,600多篇論文,理論自成體系。
轉場:這樣偉大的教育家寫出了《路旁的橡樹》。內容是什么?
第二,打開書,自由朗讀課文,讀出正確的讀音,不明白的單詞和意思在字典里查。
理解單詞僅供參考。
平坦:沒有高低起伏(尤其是地形)。
灌木:小的叢生木本植物。
未來:現在之后的時間;未來。
延伸:延伸;拉伸。
哨兵:對站崗士兵的總稱。
重:重量大;深程度。
楔子:插在木頭裂縫中的一塊木頭。這里指的是一塊可以打入地下的木頭。
指責:批評和指責。
瀝青:黑色膠狀有機化合物與天然產物的混合物,也可通過分餾石油或煤焦油獲得。用于鋪路,以及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等。俗稱瀝青。
不謀而合:不經事先協商就在意見或行動上達成一致。
第三,默讀課文,思考。
1.為什么這條筆直的路在一個地方彎成了馬蹄形?
2.人們欽佩筑路工人有一顆高尚的心是什么意思?用“-”號畫出你不懂的句子。
第四,分組學習,交流以上兩個問題,同學之間互相解決不懂的問題。
5.課堂交流可以總結如下。
1.因為工程師和筑路工人看到路邊那棵粗壯挺拔的橡樹,就為它感到可惜。他們認為這棵橡樹非同尋常,應該受到保護。于是他們修改了修路方案,既要修路,又要保住這棵可愛的橡樹。所以應該是一條筆直寬闊的路,但是中間出現了馬蹄形。由此可見,工程師和筑路工人的環保意識是很強的。
2.開車經過這里的人可以根據彎曲的道路和路邊的樹木判斷修路人為了保護樹而彎曲了道路。他們體會到了修路人的高尚用心,為樹讓路。
動詞指導帶著感情讀課文。
7.說說你學完這篇課文后的想法。
三年級語文教案3
一、激趣導入
1、師:(拿出放大的蟋蟀)認識這小東西嗎?叫什么?
生:蟋蟀。
師: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
生:蛐蛐。
放大的小東西——蟋蟀不僅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蟋蟀,而且激起平時就喜歡小昆蟲的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蟋蟀”兩字怎么寫,老師忘了,誰幫老師一下?接下,學生說字形,老師板書“蟋蟀”,全班學生在手心上寫一遍。教師大智若愚,讓學生幫助老師說字形,調動學習積極性,全班學生在手心上寫一遍,讓學生牢記“蟋蟀”字形。
2、師:小家伙雖小,但人緣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戶曉,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領?(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書:“蟋蟀的住宅”。
把蟋蟀人性化為小東西、小家伙,為整節課的教學奠定基調。
二、初讀課丈,了解蟋蟀住宅的樣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幾層樓?小東西的住宅是什么樣的?讀課文,用“——”畫出有關句子。
由“住宅”一詞的慣性思維,激起學生了解蟋蟀住宅的興趣,直奔文章中心。
2、討論后老師在黑板上畫出蟋蟀的住宅。
在課題的右邊畫出蟋蟀的住宅,直觀、形象。
三、變換角色,再讀課文
1、師: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個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師:你認識王老師的住宅嗎?(多問幾個學生)
生:不認識。
師:(驚訝、不認識)王老師住的樓房100多平方米,二層樓,比它好多了。可我的房子竟沒這小家伙的有名,我心里真不服氣。今天就聘請我們全班學生做“住宅評判委員會的委員”,來評一評,誰的住宅有名,好不好?
生:好。
通過與老師住宅的對比,很自然地就使全班同學轉換為評委這一角色。
2、要做好評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家伙的住宅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點?請各評委了解一下。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我想了解一下各評委的水平。
分段讀課文(讓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每人找一個小老師幫助糾正讀音。
生生之間的互幫互助,營造出一種個性化的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
四、再讀課文,找出生詞,討論
1、再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生詞,寫在黑板上。
2、討論詞義。聯系課文,學生理解哪個詞的詞義就請他講哪個詞,老師重點指導學習“隨遇而安”(1)隨遇而安,從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隨便找個地方就安頓下來)
(2)課文中誰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的?誰不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的?
由學生自己找生詞,討論生詞,真正調動了學生主體的學習積極性,體現了教育以人為本的思想。“隨遇而安”是本課中學生最難懂的成語,教師的指導體現了主導的作用。
第二課時
一、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
1、師:各位住宅評判委員會的委員們,你們辛苦了。經過上一節課的工作,你們大致了解了小家伙的住宅。它的住宅有什么特點?請各評委再讀課文用“——”畫下有關句子。王老師記性不太好,麻煩各位把每一特點用一個詞概括出來。
一句“工作辛苦”讓學生很快進入角色。
2、學生自由讀課文,找特點并概括。
住宅特點是本文重點,通過學生的自學找特點,畫句子,并用一個詞概括,從而突破文章重點。
3、請學生板書自己概括出來的蟋蟀住宅的特點。
突破常規,讓學生板書,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4、討論、比較住宅特點。
生:小蟋蟀住宅朝著陽光。(向陽)
師:我的住宅大門朝南,只要天上有太陽,家里就有陽光。
生:小蟋蟀的住宅隱藏在青草叢中。(隱蔽)
師:王老師的住宅不用隱蔽。
師:小家伙真不簡單,一個小洞也有這么多名堂,但是我的住宅里有電燈、電話、有線電視、太陽能熱水器……它有嗎?誰的住宅好?
生:老師的住宅好。
通過比較,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
二、了解蟋蟀是怎么建房的
1、師:我的住宅比它好,為什么沒它有名?
(引導學生再讀課文)
2、讀后再比。
生:蟋蟀建房子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
師:我建住宅得請瓦工、木工、電工、水工等等,一個人干不了。
生:蟋蟀不斷修整住宅。
師:王老師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學習。
通過比較,使學生認識到建筑專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長年累月不斷整修,認真、辛勤的勞動換來的。
三、再換角色,指導說話
1、師:現在你不是住宅評判委員會的委員,而是建筑專家蟋蟀工程師,現在在“昆蟲聯合國總部召開”“國際建筑經驗交流大會”。下面請蟋蟀工程師介紹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特點等。
2、學生準備后,發言。
了解了蟋蟀及其住宅特點再換角色,學生感到新鮮而又不陌生,交流發言,讓學生把課本上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四、深入了解,認識蟋蟀
1、看資料。(看課前發下去的有關蟋蟀的圖片,資料)
2、談體會。
看了圖片、資料,你懂得了哪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識?
將學習拓展到教材之外,擴大了學生視野。
五、看文章,做作業
1、讀《秋蟲音樂會》(有關蟋蟀的童話)。
2、作業(以下兩題選做一題)。
(1)以《我的住宅》為題介紹蟋蟀的住宅特點,以及如何建造的等。
(2)用以下小動物編個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螞蟻、蜜蜂、蟋蟀、蝗蟲、螢火蟲、蝴蝶、螳螂、蜈蚣。
作業設計新穎,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附:板書說明:
打破常規,由師生共同完成,課題左邊貼上放大的蟋蟀,課題右邊畫上蟋蟀的住宅,下邊是由學生歸納的住宅特點,整個板書設計美觀、簡潔、重點突出。
生:老師的住宅好。
通過比較,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
六、了解蟋蟀是怎么建房的
1、師:我的住宅比它好,為什么沒它有名?
(引導學生再讀課文)
2、讀后再比。
生:蟋蟀建房子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
師:我建住宅得請瓦工、木工、電工、水工等等,一個人干不了。
生:蟋蟀不斷修整住宅。
師:王老師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學習。
通過比較,使學生認識到建筑專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長年累月不斷整修,認真、辛勤的勞動換來的。
七、再換角色,指導說話
1、師:現在你不是住宅評判委員會的委員,而是建筑專家蟋蟀工程師,現在在“昆蟲聯合國總部召開”“國際建筑經驗交流大會”。下面請蟋蟀工程師介紹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特點等。
2、學生準備后,發言。
了解了蟋蟀及其住宅特點再換角色,學生感到新鮮而又不陌生,交流發言,讓學生把課本上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八、深入了解,認識蟋蟀
1、看資料。(看課前發下去的有關蟋蟀的圖片,資料)
2、談體會。
看了圖片、資料,你懂得了哪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識?
將學習拓展到教材之外,擴大了學生視野。
九、看文章,做作業
1、讀《秋蟲音樂會》(有關蟋蟀的童話)。
2、作業(以下兩題選做一題)。
(1)以《我的住宅》為題介紹蟋蟀的住宅特點,以及如何建造的等。
(2)用以下小動物編個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螞蟻、蜜蜂、蟋蟀、蝗蟲、螢火蟲、蝴蝶、螳螂、蜈蚣。
作業設計新穎,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附:板書說明:
打破常規,由師生共同完成,課題左邊貼上放大的蟋蟀,課題右邊畫上蟋蟀的住宅,下邊是由學生歸納的住宅特點,整個板書設計美觀、簡潔、重點突出。
三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識“懸、遐、奧”等8個生字,會寫“幕、臨、懸”等14個字,正確讀寫。
2、朗讀課文,通過討論初步認識月球及其未解之謎。
3、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月球表面及能表現出月色皎潔、清幽的圖片,樂曲《春江花月夜》。
2、有關月球奧秘的圖文資料。
3、學生收集的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名句。
4、媒體資源:教學演示課件《月球之謎》。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激發閱讀興趣
1、導語:
茫茫太空,有著不可計數的星球。上一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太陽,今天,我們要走近地球的近鄰──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潔、環境清幽的圖片)同學們,古往今來,人們仰望天上的一輪明月,總會激起無窮的疑問。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就曾問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今天,我們面對著這散發著冷冷清輝的明月,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她嗎?
及時肯定鼓勵,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
3、嫦娥奔月、吳剛伐桂都是民間傳說。人們多想登上月球,去解開心中的疑問。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兩名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發現了更多的月球之謎
(板書課題)。
4、點擊課件主頁中的登月圖片,觀看人類登上月球相關視頻。
二、聽范讀,整體感知課文,然后再自讀
1、提出自讀要求:
⑴畫出生字新詞,練習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讀正確、讀流利。
⑵畫出課文中列舉的月球上有哪些難解之謎。
⑶就你最感興趣的一個不解之謎,結合上節課搜集的資料和小練筆,在空白處寫一寫自己的猜想。
2、組內交流:
⑴小組長設計形式,檢查組內同學的生字、生詞認讀情況和課文朗讀情況。
⑵組內同學交流所畫出的月球之謎。
⑶討論大家都比較感興趣的關于月球之謎的猜想。
3、全班交流:
⑴各組選派代表或組員接讀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讀的正確、熟練程度,其他小組注意對生字詞的正音。
⑵你在閱讀中發現了哪些月球之謎?
①有條理地說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謎,如,月球是從哪兒來的?它跟地球一樣嗎?月球上的塵土有殺菌的本領嗎?為什么不同植物種進月球塵土里生長得不一樣?月球的年齡比地球大嗎?等等。
②鼓勵學生依據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疑問。如,月球上為什么會有那樣奇異的景色?月球上的環形山是怎樣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沒有任何生命嗎?宇航員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4、合作學習,探究問題:
⑴對某一未解之謎感興趣的同學結為一組,大家共同猜想謎底。
⑵據老師提供的“資料袋”展開討論,組內成員分工,將討論結果記錄下來。
(教師提供的資料,供參考)
①課后“資料袋”。
②月球起源之謎:
目前,人類關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種假說:月球被捕獲說,地月同源說和地球分裂說。到目前為止,三種假說都沒有取得強有力的證據,因此產生了第四種假說──“月球──宇宙飛船”說。
③月球年齡之謎:
根據從月球帶回的巖石標本,可以測定月球的年齡。經分析發現,與地球上90%年齡最大的巖石相比,月球巖石99%年齡更長。1973年,世界月球研討會上曾測定一塊月球巖石年齡為53億歲,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巖石是37億歲。有些科學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際空間形成了。
④兩位宇航員在登上月球后,馬上開始了緊張的工作:
他們檢查了登月器的著陸情況,一切正常;他們拿出鐵鍬,采集了月壤和月巖的樣品;他們從登月艙中取出一塊紀念碑,把它豎立在月球上,紀念碑上刻著地球東半球和西半球的圖像,上面還刻著:
1969年7月,太陽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類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跡,我們代表全人類,來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然后,又在月球表面安裝了電視攝像機;又安裝了一臺太陽風測定裝置,用來檢測宇宙射線;還安裝了用來精確測定月球和地球間距離的激光儀,測定月震的月震儀。他們又取出美國星條旗,神色莊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這些工作完成后,他們舒了一口氣,跟美國總統尼克松進行了月亮和地球間的第一次通話。
⑤21~22世紀,人類將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將利用太陽能取暖,利用月球上發現的水生產蔬菜、糧食,建立各種生活設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務是開采氮-3,并運回地球,利用這一熱能源發電,供應全球所需電能。人類還將開發地球人拜訪月球村的旅游業。
⑥從“阿波羅”8號開始,10號、11號、16號、17號都曾目擊或拍攝過月面不明飛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國的“月球軌道環形器”2號就發現,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狀建筑物,隨后,蘇聯的宇宙飛船也發現了這些建筑。
⑦月球表面照片和課文插圖。
3、舉行月球奧秘發布會:
⑴各小組選派代表有感情朗讀本小組感興趣的月球之謎,力爭通過朗讀激起同學們強烈的好奇心。
⑵派中心發言人有條理地說清本組對月球之謎的猜想。
⑶聽了其他小組的發言,你們對月球又產生了哪些疑問?
三年級語文教案5
一、單元學習要點
1。引導學生在不同學科內容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
2。注重體驗與思索,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3。樹立環保意識,培養學生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
4。培養學生利用網絡、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的能力。
二、教學設想
本單元以人與自然環境為主題,五篇課文都是科學文藝作品,以不同題材,從不同角度,表達人們對生存環境的憂患與思考。
《敬畏自然》從宏觀上議論人與自然的關系。采用激趣法,讓學生理解本文題材特點,側重議論的表達方式,學習反問修辭方法。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說明羅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來人為的悲劇。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的各個環節,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課前預習,提出并整理發現的問題;動手查找資料;帶著問題和資料走進教室;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中提高學生對的解讀能力;透視的寫作軌跡,深入理解作品傳達的強烈的憂患意識;
《旅鼠之謎》用記敘、主要是對話的方式講述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旅鼠繁殖能力之強堪稱動物世界之最,每當繁殖高峰,就會出現奇怪的自殺行為,或招引天敵,或死亡大遷移。教學本文,讓學生明白:介紹知識的也可以不拘一格。應該努力創新,應該考慮怎樣講效果更好,怎樣才能吸引讀者,讓人喜歡。
《大雁歸來》抒發對大雁的喜愛之情。教學本文,讓學生品讀抒情的語言,體會濃郁的抒情色彩;了解大雁的生活習性,著重體會作者對大雁的喜愛之情。
《喂──出來》是一篇科幻小說。理解本文現實與想象的關系,樹立環保意識;理解想象奇特的藝術美;中兩處照應題目的“喂——出來”的作用。
三、教學建議
1。本單元閱讀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培養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關懷,了解科學文藝作品的特點。
2。五篇科學文藝作品的共同特點是蘊涵豐富,因此,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不但要注意理解詞句、把握文意、概括要點,而且要注意探究內容,感受作品,從而培養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要使學生懂得,不掌握自然規律,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缺乏人文關懷,盲目的短期行為必將造成公害,毀壞自己的家園。
3。科學文藝作品的體裁是多樣的。本單元有散文、有報告文學、有科幻小說。《敬畏自然》《旅鼠之謎》《大雁歸來》三篇散文也各不相同,有側重議論的,有側重說明的,有側重抒情的。教學時,既要把握其科學的內容與文學的形式相結合的共同特點,又要引導學生了解各種體裁的不同特點。
4。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圖書館查閱與課文有關的資料;同時教師盡可能提供相關背景資料,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努力將課內延伸到課外,培養學生的閱讀、思考的習慣。
四、自主學習思路探究和拓展遷移設計
《敬畏自然》
1。“敬畏自然”的含義是什么?“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極無為的口號?
提示:在探究這個問題時,宜分解成幾個問題:其一,“敬重自然”意味著應該怎樣對待自然?其二,“畏懼自然”是不是意味無所作為?其三,為什么應該“畏懼自然”?你認為應該怎樣正確對待自然?
“敬畏”,從字面上說,是又敬重又畏懼。敬重的含義比較容易理解。課文說:“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實在是相形見絀”,大自然的智慧“深邃、高超”,“宇宙是一個碩大無比的、永恒的生命”。這些話都充滿敬重的意味。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認識自然的偉大,充分認識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義,自然界的奧秘是無窮無盡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類的生成,實在太神奇了,承認人類自身也是自然的一個組成部分,人類的智慧、人類的創造是無法與大自然相比的。
畏懼這層意思有其特定的含義,現代人之“敬畏自然”,與原始人對大自然的畏懼是不同的。敬畏之畏,可以從“愛護自然”一語中探得它的含義。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創造物,破壞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懲罰。大自然的處罰是無情的,是令人畏懼的,人類應該調整自己與自然的關系。人類不應該與大自然對立起來,自然界不是人類征服的對象,而是與人類平等的生命,人類應該與自然求得和諧的發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過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從而使人類的生存更為美好。
2。作者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為什么說“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類自己
提示:人們常常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宣稱要征服自然,這種觀點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極端往往違背自然規律,破壞自然,導致自然界的懲罰。只有認識自然的偉大,愛護自然,人類才能求得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們自己”,是因為人類與自然本來就是一體的,盡管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愛護自然,就是愛護人類生存的家園,就是敬畏和愛護我們自己。
3。句意理解
⑴人類為自己取得的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
提示:掉入陷阱,就是危機。這句話的意思是,人類開采煤炭、石油、天然氣以及其他各種礦物,留下了無數礦坑,也就破壞了地貌和地層結構,釀成嚴重后果,危及人類自身。
⑵以宇宙之所以創造智慧生物是為了進行自我認識,為了欣賞她自己壯麗無比的美。
提示:這句話的意思是,宇宙創造了人類這種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長出了大腦,有了自我認識的工具,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即是宇宙對自己的認識。這句話是把宇宙擬人化,把人類的出現,說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創造。
⑶人類并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弟兄。
提示:宇宙的一切,包括人類,都是宇宙生命的構成部分,人類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種種存在形式,所以它們與我們是平等的生命,是我們的弟兄。
4。本文多處運用反問句來為增色,試從課文中找出幾個反問句,并把它們變換成一般陳述句,比較一下兩種句式的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提示:反問句的作用是加強語氣,激發讀者的思考,發人深省。
5。長期以來,人類宣稱自己是“萬物之靈”,這篇課文的作者卻提出人類“只是大自然機體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與人類平等的生命。對這個問題,你有什么看法,根據是什么?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成小組,搜集資料,并出一期“人與宇宙之謎”的專刊。
提示:本題旨在培養獨立思考精神,培養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鼓勵學生與作者平等對話。學生不僅要發表看法,而且應盡量說出根據來。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搜集資料,根據事實來思考問題,形成自己的看法。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
1。精讀課文,找出撼人心靈、富有表現力的句子,揣摩體會其作用。
提示:⑴從詞語、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說明方法等方面來品讀。⑵同學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談談讀后的感受。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補充,然后再全班交流。
從根本上說,羅布泊從美麗的仙湖變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驚的。從寫法上探究,對比、擬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強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靈的力量。
先看對比手法。作者對比羅布泊的今昔,讓人知道羅布泊并非從來如此,原來昔日這里曾是美麗的仙湖和繁華的綠洲。作者將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鮮明而具體的描寫,顯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勢的跌宕,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再看擬人手法。作者將胡楊林擬人化:“那奇形怪狀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軀,似在表明胡楊在生命最后時刻的掙扎與痛苦,又像在向誰伸出求救之手!”賦予胡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蕩,為自己盲目破壞生態環境而痛惜不已。作者又將羅布泊擬人化:“站在羅布泊邊緣,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滄海桑田的痕跡,你會感到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與無奈。”這里同樣賦予羅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
再看排比手法。例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連用四個“盲目”,遺憾之情、譴責之情大大強化。又如篇末三個“救救”,呼吁之聲,振聾發聵。
再看直接抒情。例如:“此時此刻,我們停止了說笑,那一片巨大的黃色沙地深深地刺痛著我們的心,使我們個個心情沉重。”這樣的抒情讓人共鳴,讓讀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識到破壞生態環境的嚴重后果,覺悟到只有保護環境才能保護人類自己
的字里行間充滿了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作者運用了抒情的表達方式,對比、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列數據等說明方法,使具有震撼人心力量。
2.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深層原因是什么?為什么人們會制造悲劇,自討苦吃?
提示:這個問題要抓住重點片段(“問題出在近30多年……渾然一體”),探究深層含義,從中獲得啟發。
最值得注意的是“盲目”二字:“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排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終于將塔里木河抽干了……”“盲目”,就是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只圖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頭腦里根本沒有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盲目,就是目光狹小,只圖本地區利益,不顧整體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規律,不懂生態平衡,不懂上游將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就會干涸,羅布泊就會干涸,周邊生態環境就會嚴重惡化,乃至荒漠化。
當年“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擴大耕地,開采礦藏,也是開發,問題是當年的開發沒有考慮水資源,簡單的以為塔里木河有的是水,顧了上游不顧下游。
從羅布泊消失的深層原因中應該吸取的教訓是:開發要克服盲目性,認識自然規律,認識生態平衡,謀求發展必須抓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
3。討論:假如你是當年xq建設兵團司令,你怎么規劃塔里木河流域的開發?然后交流各自看法。
提示:“事后諸葛亮”語帶貶意,但是前車之覆,后車之鑒,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歷史教訓必須總結,吸取。通過這個環節,讓學生暢所欲言,通過充分的假想,可以促進學生的閱讀理解,深入領會課文。
4。拓展延伸:
假如你就是羅布泊或者是羅布泊上的'最后一株草,最后一朵小花,最后一棵樹,最后一滴水,最后一條小溪……你將代表你失去的同伴向人們訴說些什么呢?
提示:運用擬人、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列數據等說明方法,抒情等表達方式。
《旅鼠之謎》
1。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提示:第一大奧秘是,旅鼠繁殖能力驚人;第二大奧秘是,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節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種種怪現象,好像想方設法要自殺似的;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數百萬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
2。這是一篇很別致的科學小品,它的寫法能不能叫做“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作者為什么采用這種寫法?這種寫法有什么好處?
提示:可以這樣探究,先用記敘的要素來衡量。記敘的要素應該具備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局。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人物:“我”和丹尼斯·馬洛拉斯先生;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經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的行為的奇特發表他的感想。
記敘的要素完完整整,可見是地地道道的記敘文體。可是這篇記敘文很特殊,它所敘述的故事跟一般記敘文敘述生活故事不一樣,講的全是關于旅鼠的知識。
這篇“記敘文”還有一個特點,通篇幾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對話,而且丹尼斯的話大段大段的,講的都是旅鼠的奧秘。這樣看來,說這篇是“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生動有趣地介紹知識的科學小品”是不錯的。從文體上可以說,是說明文和記敘文雜交品種,或者叫做跨文體的文體。
可見,介紹知識的也可以不拘一格,應該努力創新,應該考慮怎樣講效果更好,怎樣才能吸引讀者,讓人喜歡
3。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想一想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從課文中可以獲得哪些啟示?
提示:可以提供下列材料:美國科普作家、未來學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到公元20xx年,全球人口將超過60億……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每過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0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00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
篇末寫丹尼斯說的話:“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人口問題,是全球第一號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我們還可以從課文中得到這樣一些啟示:
第一,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是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科學研究當然不能沒有功利目的,但是功利目的不能太狹隘。對于旅鼠,自有一批動物學家和動物行為專家懷著極大的興趣孜孜不倦地研究,他們離開繁華的城市和溫馨的家庭,來到邊遠極地,醉心于觀察和研究。
第二,科學研究過程要不斷調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研究的失敗,說明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需要調整,只有創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解開大自然之謎。
第三,自然界本身具有調節機制,一旦打破生態平衡,就出現向新的平衡轉化的新趨勢。
第四,從自然界的調節中人類應該覺悟,人類也要注意自我調節,以求和諧發展。
4.讀整篇課文,真像讀有趣的故事一樣,叫人越讀越起勁,本文在謀篇布局上有什么特點?
提示:敘事文學講究波瀾,講究高潮,仔細揣摩課文的謀篇布局,可以發現,這篇科學小品也講究波瀾,講究高潮,而且講究結局的有趣和雋永,所以我們會越讀越有興趣。
旅鼠的三大奧秘言之有序,超強的繁殖能力是前提,其他兩大奧秘雖然至今還是一團謎,但總與繁殖有關。三大奧秘一個比一個更神秘莫測,第二大奧秘、第三大奧秘都是自殺行為,但是第三大奧秘比第二大奧秘更神秘。所以這樣的總體結構有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效果。
再說對話的詳略,丹尼斯講述前兩個奧秘之后,寫“我”的反應都比較少,對于第一大奧秘,我由懷疑而計算,由驚訝而感嘆,對于第二大奧秘,“我卻怎么也笑不出來,陷入了迷惘的深思”,氣氛與前不同,行文顯出波瀾。講了第三大奧秘之后,寫了反復的談論,“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發問,談興前所未有,如同敘事文學作品的高潮,一問一答之間,實際上也是反復制造懸念,反復解開懸念,最后卻又是“一大難解之謎”,讓讀者也“陷入了迷惘的深思”。篇末,又有丹尼斯發人深思的感慨和讓人始而驚嚇繼而發笑的舉止,又莊又諧。通篇寓知識于敘事之中,知識性與趣味性結合,讓人既長知識又有興味。
5。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寫一段文字,說明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及其原因。
提示:本題意在遷移應用,讀寫結合。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研究自然。這種讀寫結合的練筆又可以引導學生揣摩課文寫法,研究怎樣寫出一個“奇”字,讓讀者真正感覺奇妙。
《大雁歸來》
1。理解作者對大雁傾注的感情。
⑴作者為什么喜歡歸來的大雁,以欣賞的目光注視大雁飛臨沼澤時的種種動作,為大雁棲息農場而驕傲?
⑵作者為什么喜歡傾聽大雁的鳴聲,而且他把它們的鳴聲稱之為辯論、議論、集會、發言?
⑶作者為什么對大雁對動物有這樣的感情?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懷有怎樣的理念?
提示:課文中有“愛鳥者”這個概念,作者稱自己為“愛鳥者”,一個“愛”字貫穿全文,抓住這個“愛”字就容易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作者多用擬人手法描寫大雁,這種寫法不單純是一種修辭手法的運用,而且表達了作者對大雁的喜愛之情。作者對大雁是那樣有感情,他喜歡觀察它們,研究它們,知之愈多,愛之愈深。因此,大雁在作者心目中,像人類一樣具有靈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作者心目中,大雁具有聯合的觀念,可謂全球一體化,正是人類所不及的。作者心目中,大雁的遷徙活動是富有詩意的,它們對人類有益無損,大雁歸來的鳴叫,簡直是帶有野性的詩歌。總而言之,作者認為,大雁是人類的伙伴,動物使地球充滿生機,充滿詩意,充滿樂趣;人類應該珍愛有益無損的動物,和諧共處,不應該憑借自己的優勢而去傷害它們。
2。利奧波德這位倫理學家周末就到農場度假,他用心觀察研究大雁,這樣多情地感受大雁,這樣的情懷應該怎樣理解?
提示:倫理,本是處理人與人相互關系所應遵循的道理和準則,作者由人間的倫理推及人與自然關系。在他的觀念中,人是自然的組成部分,人與自然的其他部分也應該平等地和諧共處。作者發現,大雁這種生靈,與人類有許多相似之處,它們也有家庭結構,也有親情,人類雖為萬物之靈,但不應該自私地傷害它們。況且大雁有不少為人類所不及的品性,它們向來有聯合的觀念,它們對人類是有益無損的。人類回歸自然,可以從自然中獲得無窮樂趣。現代化固然為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福利,但是自然界自有無可替代的情趣,在享受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人們越來越向往自然,到自然中去,與動物為伴,這是一種回歸自然的趨勢。
3。仔細體會下面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⑴一只燕子的來臨說明不了春天,但當一群大雁沖破了三月暖流的霧靄時,春天就來到了。
⑵一觸到水,我們剛到的客人就叫起來,它們濺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⑶在這種每年一度的遷徙中,整個大陸所獲得的是從三月的天空灑下來的一首有益無損的帶著野性的詩歌。
提示:
⑴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給人們帶來了春天的生機,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悅。
⑵歸來的大雁讓香蒲乃至萬物擺脫了冬日的嚴寒,香蒲乃至萬物從此迎來春天,欣欣向榮,生動形象。
⑶春分后大雁回歸,它離開了食品豐足、冬季溫暖的南方,最后來到陽光充足、夏季僻靜的北極,生育小雁。遷徙中的大雁,它的鳴叫,是帶著野性的詩歌,給整個大陸帶來詩意。作者覺得大雁是非常可愛的動物,大雁是人類的朋友,他喜歡大雁。
4。回顧學過的詩歌,積累有關寫“大雁”的詩句。
提示:
1。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王維《使至塞上》)
2。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3。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4。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
5。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毛主席《憶秦娥婁山關》)
《喂——出來》
(一)課文內容理解
1。這個故事真實嗎?這樣的洞真的存在嗎?
提示:是虛構—幻想。
2。這篇小說圍繞什么話題來寫?有什么意義?
提示:環保話題。意義略,言之有理即可。
3。這個洞真的是無底的嗎?
提示:表面無底,其實未必。正如我們的地球,表面上無邊無際,實際上是有限的。地球已經不堪重負了。
4。小說為什么以“喂——出來”為題?
提示:表明“無底洞”已經溢滿,地球已經十分擁擠。希望引起人們的警覺和重視。
5。小說中的“洞”比喻什么?
提示:人類生存的地球。
6。小說中兩處寫“喂——出來”,分別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處照應文題,同時為下文鋪墊,引發下文的情節。
第二處照應文題和前文,同時啟發讀者領悟其中蘊涵的哲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時候一到,結果就出來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的。
7。小說中寫了幾類人?這些人有何共同點?你覺得生活中有這樣的人嗎?
提示:為了名利而忙碌的各類人。
8。作者想要說明的道理是什么?
提示:人類一切破壞環境的舉動,到頭來都將危害人類自己。不去積極治理環境污染,總有一天人們將會遭到滅頂之災。
(二)問題探究
1。作者怎樣展開想像?可以通過畫“情節鏈”,來揣摩作者的想像活動。
2.探究想像與現實的關系。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的耳聞目睹,人們是怎樣處理生活垃圾和廢氣、廢水、廢渣的?再問一個“為什么”:人們為什么這樣處理垃圾與三廢?由此悟出人們的幻想,人們把江河湖海天空大氣看成了無底洞。這篇科幻小說用幻想的無底洞諷刺了人們的幻想。
(三)拓展延伸
1。以前你對垃圾是怎樣處理的?學了這篇小說后,你又有哪些新的想法、新的做法?
2。你身邊有哪些城市垃圾?你知道它們是怎樣處理的嗎?
3。除了垃圾以外,還有什么會污染我們的環境?對此,你有什么建議?
4。續寫《小石頭飛出之后——————》
提示:想一想,在小說結尾,那奇怪的叫聲和小石頭從哪里來?掉下那塊石頭之后,還可能會發生什么?
三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與月球相關的未解之謎。
2、培養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現出月色皎潔、清幽的圖片。
2、樂曲《春江花月夜》。
3、學生收集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名句及有關月球奧秘的圖文資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CAI出示圖片)師: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看到這幅場景,你想說些什么?你想到了哪些有關古詩、故事、或者想提一些什么問題呢?(學生發言)
CAI出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么美好的遐想。
師:同學們,你們也被這皎潔的月光勾起了無限的遐想了嗎?(是的)那么我們來美美的讀一讀這句話,好嗎?(學生朗讀CAI出示的這句話。)
師:古往今來,人們仰望天上的一輪明月,總會激起無窮的疑問!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兩名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相機點擊宇航員首次登月的圖片)發現了更多的月球之謎。
師:今天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來探索——月球之謎。(板書課題)
二、CAI出示自讀要求。
師:請同學們根據屏幕出示的自讀要求,自由的讀一讀課文。
屏幕上出示了哪些自讀要求?請一個同學來大聲地讀出來。(指生讀)
1、劃出課文中列舉的月球上有哪些難解之謎。
2、就你最感興趣的一個不解之謎,結合課余搜集的資料,在空白處寫一寫自己的猜想。(老師相機發表,學生填寫表格)
我最感興趣的謎,我的猜想。
三、 組內交流:
師:剛才同學們都頗有興趣的研究了自己最感興趣的月球之謎,接下來請你和組內同學交流交流你劃出的月球之謎,把你感興趣的謎先讀給同學聽,再說說你的猜想。
四、 全班交流:
師:同學們說得真起勁兒,想不想讓全班同學都知道你的猜想?(想)現在就給你機會,誰來說說你在課文中發現了哪些月球之謎?(指名答)
A、 師:誰能按順序說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謎?[ 指生答 ](CAI相機點擊出示:月球是從哪來的?上面有些什么東西?它跟地球一樣嗎?月球上的塵土也有殺菌的'本領嗎?為什么不同植物種進月球塵土里生長的不一樣?月球的年齡比地球大嗎?月球的火山活動比地球早?)
B、 師:作者在課文中提出了對月球的疑問,那你有沒有什么不同的問題呢?
(鼓勵學生依據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疑問。如:月球上為什么會有那些奇異的景色?月球上的環型山是怎樣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沒有生命嗎?宇航員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 合作學習、探究問題:
師:老師這有幾塊牌子,上面分別寫了不同的月球之謎,你對哪一項謎感興趣,就請你到哪一組來!大家共同來猜想謎底。同學們可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展開討論,組員分工將討論結果記錄下來。開始行動吧!(學生們紛紛自由活動)
我們感興趣的月球之謎,我們對月球之謎的猜想。
師:告訴同學們一個好消息,咱們校園里要舉行一次月球奧秘發布會,(CAI出示“月球奧秘發布會”)愿意參加嗎?(愿意)那可要通過嚴格的選拔哦!對自己有信心嗎?(有)那我們馬上進入第一關!
A、 第一關:請各小組選派代表有感情朗讀你們小組感興趣的月球之謎。(指生讀)
B、 第二關:請小組的中心發言人有條理的說清本組對月球之謎的猜想。
C、 第三關:聽了其他小組的發言,你們對月球又產生了哪些疑問?(學生各抒己見)
師:同學們已通過了層層選拔,恭喜大家,歡迎你們一同去參加校園月球奧秘發布會,高興嗎?(高興)
六、 實踐拓展:
人類雖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沒全部揭開她神秘的面紗,月球上的無窮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同學們想通過什么方式來進一步了解月球呢?(上網查閱有關資料、到圖書館查找有關書籍)那同學們趕緊行動起來,去探索月球的更多奧秘吧!
三年級語文教案7
寫作思路:
1.審閱題目:我們周圍有許多美麗的景物,如花香四溢的花園、碩果累累的果園,遼闊無垠的田野,波光粼粼的小河……讓我們心馳神往,讓我們流連忘返。請同學們從這些美景中選擇一處介紹給大家吧!
2.選定內容:
例如選取“操場后面的小花園真美……”這個內容。也可以選取一些你認為你想寫的地方的美景。
3.表達方式:
“這兒真美”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所以在選定“操場后面的小花園真美……”這個內容時,選擇的表達方式是描寫,并在描寫的基礎上適當的`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4.表現手法:
(1)抓住特點,大膽想象,景中有物,物有生情;
(2)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多種表現手法。
(3)采取首尾呼應的手法。
5.結構順序:
本文按照季節的順序進行描寫。首先在文章開頭寫出“操場后面的小花園真美”這一總起段,然后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介紹花園四季特點,最后再與開頭相呼應,總結花園美麗。
下水文:
操場后面的小花園真美
①我們學校操場后面有一個小花園,這個小花園可真美!
春天來了,②沉睡了很久的小花園睜開了朦朧的睡眼,花兒的枝條抽出嫩綠的芽兒。迎春花不愧為報春的使者,一朵朵黃色的小花在枝頭綻放,③像一只只黃色的小哨子,吹來了春天,為校園增添了無限生機。
夏天是個生機勃勃的季節,小花園里蔥蔥蘢蘢。④月季花開了。紅的像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成群結隊的蜜蜂和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嚶嚶地呼朋喚友般唱著歌。我們在花園邊賞花,邊玩耍,真是其樂無窮啊!
秋天是個萬物凋零的季節,可是小花園里卻依然充滿了花的芬芳。園丁爺爺親手培植的各種各樣的菊花競相開放。大的像團團彩球,小的像盞盞精巧的花燈。我們從這些怒放的菊花中看到了生命的頑強。
冬天,小花園也安靜下來了。花兒都被皚皚的大雪蓋住了,準備在來年綻放得更加美麗。
我愛我們學校操場后面的小花園,它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帶來了美麗。
①抒情的表達方式,表達了對小花園的贊美之情。
②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小花園當作人來寫,表現了對花園的喜愛和期許。
③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迎春花的樣子。
④既是排比句,又是擬人句,表現月季花的種類和顏色多。
⑤短文的開頭和結尾相互照應。
我也能照樣子寫一處景物。
三年級語文教案8
明確目標:
1、認讀2個生字。能夠借助注釋、字典理解古文重點字詞的意思,能說出古文的意思。
2、理解古文蘊含的教育意義,懂得學習應該誠實、有興趣、善質疑。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解析思路預設過程:
一、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二、精讀內容
三、回歸整體體會道理配樂朗讀
一、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師配樂范讀,學生自由學讀。
3、師生同讀。
4、展示朗讀。
二、精讀內容體會道理
(一)感受學習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
板書: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學生質疑,依疑導學。
2、理解意思,體會道理。
3、角色朗讀,積累知識。
(二)感受學習要有濃厚的興趣
出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運用學法自學
2、匯報、質疑。
3、討論:為什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整合前兩句,體會聯系。
5、角色朗讀。
(三)感受唐彪的.論學習之教誨
出示: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
1、依法自主學習。
2、互相說說意思。
3、小結內容。
4、指導朗讀。
三、回歸整體配樂朗讀
1、師:通過學習你有何收獲?你知道該如何學習嗎?
2、配樂朗讀。
指名誦讀。(古箏曲)
全體誦讀。(配樂)
3、師小結
半部《論語》平天下,讀《論語》不同之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希望同學們能多讀,善思,勤學,把我國古典文學發揚光大。
板書設計:
27、古人論學習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應誠實
(知道) (聰明)
知好樂有興趣
疑悟善提問
布置作業:
必做:
1、背誦課文。
2、把你搜集到的關于學習的名言警句,摘錄在積累本上。
選做:
寫一寫學習的收獲或體會。
三年級語文教案9
1、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的景色,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按一定的順序、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3、學會本科生字、新詞,運用圖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段,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的景色。教學難點: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教具學具:教學掛圖、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默讀“導讀”部分,了解本組教材的內容和要求。
二、指導學生看圖
1、出示“燕子”圖讓學生說說燕子的形狀。
2、出示插圖,看圖并引導敘述圖意。
①按由近到遠的順序觀察春天的景色。
②觀察近處空中的燕子。
③觀察遠處落在電線上的燕子。
四、檢查預習:
1、默讀課文,說說燕子是什么樣子的',燕子飛行時有什么特點。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五、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1、理解第一自然段
(1)、默讀思考:用不同符號分別劃出描寫燕子的外形特點和燕子的性情特點的句子。
(2)、討論解答。
(3)、練習背誦。
2、理解第二自然段
(1)看圖說說春天的特征
春天的柳樹有什么特點
理解“聚攏”、“像趕集似的”,體會寫法。
想想“光彩奪目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2)理解“生機”和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感情朗讀,想象畫面。
練習背誦
3、圖文對照理解3-4自然段
出示畫面
①、理解第3自然段
觀察飛行中的燕子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想象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
看圖說說燕子飛行時的特點。
②、理解第4自然段
觀察落在電線上的燕子,讀讀第自然段。
抓住重點詞語深入理解課文“五線譜”、“音符”各指什么?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指名讀比喻句,體會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③、練習背誦
六、作業: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后記:
1、學生對燕子外形描寫接受較快。
2、對課文學習感情濃厚,掌握了描寫燕子外形的詞語。
三年級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自讀自悟,了解課文大意。
2.從“真正的上帝是人們的愛心”中知道愛心會讓一切變得更美好。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大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手拿一枚硬幣。(你知道一元硬幣能干什么嗎?)
2.可是有一個小男孩,他拿著一元錢,卻做了一件令人不可思議的事。
3.板書課題:26、購買上帝的男孩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脈
1.他究竟買到了上帝嗎?故事是怎樣的呢?
2.請同學結合拼音自讀課文,用自身喜歡的符號勾畫生字。
3.抽生讀課文,其余同學進行評價。
4.了解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精讀課文
1.解決問題一:小男孩為什么要去購買上帝?(同學找出第2段)
(1)同學自由讀第2段。
(2)出示句子:A:一個小男孩捏著1元硬幣,沿著商店一家一家地詢問:“請問您這兒有上帝賣嗎?”
B:一個小男孩捏著1元硬幣,沿街詢問:“請問您這兒有上帝賣嗎?”
(同學讀句子比較,從加點詞語體會到邦迪此時的心情怎樣?還可以從哪些句子看出來?)
(3)老人的眼圈濕潤了,你能說說為什么嗎?
2.解決問題二:他購買到上帝了嗎?
(1)同學自由讀3、4段。邦迪買到了上帝,十分高興。此時,文中哪些詞語寫出了他的心情?勾畫出來,如:喜出望外、興沖沖、開心。
(2)朗讀1、2、3、4段,再次體會邦迪前后感情的變化。
(3)談談這位老人給你的印象?小聲讀5、6段。
3.解決問題三:是誰挽救了叔叔的生命呢?(齊讀7段)
小組討論,自由發言:
是醫生,采用最先進的.醫療技術,治好了叔叔的傷;
是小男孩,不辭勞苦為叔叔購買“上帝”;
是老人,受了小邦迪的感染,伸出援手,付出一大筆醫藥費;
所以,俺們說不是上帝,是醫生,是邦迪,是老人的愛心挽救了叔叔的生命。
5.聯系生活實際,理解“真正的上帝是人們的愛心”這句話。
四、拓展延伸
收集體現人們愛心的故事,講一講。
三年級語文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讀讀認認”,認識“肩、臂、瞠”等7個字。
(2)利用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識字并理解字義,學會在學習中觀察發現。
(3)學習在生活中積累諺語。
(4)通過閱讀或其他途徑,了解更多科學發明和發現的故事。
(5)樂于觀察,參與口語交際活動,并樂意把觀察到的寫下來。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動手、動手、進行交際、識記。
(2)通過查找資料,擴大知識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大膽交流的興趣與信心。
(2)做一個生活、知識的多面手。
二、教學重點:
進行口語交際,并能將看到的事物寫成日記。
三、教學難點:
通過查找資料和課外閱讀,擴大知識面,培養學生大膽交流、主動學習的興趣。
四、課前準備:
①學生課外搜集形聲字并制成字卡,準備一兩個科學發明和發現的故事。
五、教學課時:
四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①創設情境。
a、改變座位排列方式和教室環境,營造一個舉行觀察發布會的氛圍。
b、教師宣布觀察發布會的有關規則。
以小組與小組對抗賽的方式進行。
一比選手發布的觀察發現過程有沒有說清楚。
二比選手發布時的語言、儀態是否自然大方。
三比選手回答其他組的提問是否從容應對。
②在組內先發布自己在生活中的觀察發現。
組內其他學生針對發布的情況提出疑惑要求解答。
③推選代表,向全班發布觀察中的發現。
④評選最佳發布員,并交流從這些同學的觀察與發布上學到了什么。
⑤比照自己的觀察和發布,想想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一下。可以再說給同桌聽聽,也可以再組織一下語言用日記的形式寫下來。
第二課時
習作
交流日記
①教師引述:你把觀察到的事物寫進日記里了嗎?讓我們先交流一下各自的日記。
②學生可自由組合讀給朋友聽聽。
③由好朋友推薦寫得好的讀給大家聽。
評議日記
①教師引導:聽了幾位同學的日記,你們覺得哪些同學寫得特別有趣?②組織學生評說。
③指名寫得好的學生介紹自己寫日記時的`想法和過程。
再寫日記
①當堂寫一則觀察日記或修改以前寫的觀察日記。
②寫完后讀給同學聽聽,看看自己有沒有把觀察的過程和觀察中的發現說清楚。請同學提提意見,再修改一下。
第三課時
我的發現
1、出示四組詞語,學生認讀。讀給同伴聽,互相檢查。
2、仔細觀察每組帶點的字,看看自己發現了什么?
3、交流觀察后的發現,并說說形聲字的特點。
4、拓展練習:展示自己課外搜集的形聲字卡片。
讀讀背背
1、學生自由朗讀兒歌要求讀準字音,讀得通順、流利。
2、分小組練習背誦。
3、說說讀了這首兒歌知道了什么。
第四課時
讀讀認認
1、出示“讀讀認認”中的六個詞語,學生認讀。
2、教師出示生字卡片,用“開火車”的方式指名認讀,檢測識字效果。
寬帶網
1、組織競講故事活動。
a、教師可先宣布競講要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b、競講活動可先在小組內進行,選出優勝者,然后在班內再角逐。
c、師生共同評選出優勝者,并讓優勝者介紹經驗。
2、開展推薦讀物活動。
介紹自己讀過的講科學發明或發現的圖書,向同學推薦并互相借閱。
三年級語文教案12
【學習目標】
1.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激活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2.發揮想象編寫故事,創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3.引導學生通過習作例文,領悟寫假設類想象作文的方法。
4.通過想象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并表達出自己的一個美好心愿。
5.引導學生如何想象,并把想象的內容具體、清楚地表達出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及口語表達能力。
【學習重點】
1.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
2.引導學生將豐富的想象清楚地表達出來。
【學前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環節】
第一課時
(交流平臺初試身手習作例文)
一、交流平臺。
1.大膽的想象創造出了現實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讀這樣的文章特別有意思。本單元都是這樣充滿奇異想象的文章,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本單元的課文。
(1)《小真的長頭發》里有著短頭發的小真憑借著自己的奇特想象,勾畫著自己美妙能干的長頭發。在小真的想象中,她的長頭發可以做什么呢?(釣魚,能拉牛,能裹在身上做戶外的棉被,還能幫助媽媽晾衣服;抹上洗頭發的香波就是個大大的冰激凌,躺在河流里頭發就像隨波蕩漾的海帶……)
(2)如果你也有像小真那樣的長長的頭發,你會用它去做什么呢?(學生大膽暢想)
(3)《我變成了一棵樹》一文中大膽想象自己變成了一棵樹,你認為有什么奇特之處?
(4)如果你變成了一棵樹,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2.看來,在想象的世界里沒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大膽想象可以實現美好的愿望,擁有奇異的經歷。
二、初試身手。
(一)在紙上按出自己的手指印,再把它畫成想象中的事物,看誰的想法最新奇。
1.引導想象。
(1)教師投影展示作品,引導學生感悟畫中的奇思妙想。
(2)伸出我們的手,先在紙上按下自己的手指印,你想用你的手指印畫什么呢?看誰想得新奇,畫得漂亮。(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2.展示評價。評價要點:
(1)誰想象得最奇妙?誰的畫顏色最漂亮?
(2)說說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師總結:通過這節課,老師發現你們的想象力都特別豐富,畫出了這么漂亮的畫。希望你們能用自己的雙手去學習更多的本領,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二)選一個開頭,展開想象,大家接龍編故事。
1.課件出示課本第66頁的兩段開頭。
2.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
(1)分別介紹故事中的人物,猜想情節。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什么地方?它們要去干什么?第二個故事的主人公是誰?他看到了什么?
(2)瞌睡蟲們紛紛飛出洞口,去尋找自己的朋友,它們會找到哪些朋友?會做些什么呢?小牧童除了看見樹是顛倒的,還會看見什么?他會有怎樣有趣的經歷?
3.續編故事。
(1)引導續編多種故事結尾。
(2)分組討論:把故事創編完整。
(3)分組交流,教師巡視傾聽。
4.個別講述,同伴補充。
根據學生的講述,教師進行歸納梳理。
5.自主評價,提升續編故事的`經驗。
(1)根據要求對學生的講述進行評價。
(2)“故事大王擂臺賽”:每組派一名選手參加比賽,其余學生當評委,評選出冠軍。
三、習作例文。
(一)《一支鉛筆的夢想》
1.創設情境,引入文章。
(1)同學們,我們每天寫字都離不開什么?(學生自由交流)
(2)鉛筆人人都有,可是你知道嗎?有一只老憋在抽屜里的鉛筆有自己的夢想,大家想知道它的夢想是什么嗎?
2.初讀例文,整體感知。
(1)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詞圈出來,小組內學一學。
(2)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一只老憋在抽屜里的鉛筆的五個夢想)
(2)鉛筆的夢想分別是什么呢?
4.總結,體會想象的神奇。
5.展開想象,續寫鉛筆的夢想。
(1)鉛筆還有哪些夢想呢?仿照課文說一說。
(2)全班交流。
(3)評選出想象力最豐富、想象得最新穎的同學。
(二)《尾巴它有一只貓》
1.激趣導入。
有一條尾巴,它很自豪地說:“我擁有一只貓!”聽了這句話,你是不是覺得很奇怪?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走進例文,了解內容。
(1)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再讀課文,你有什么疑問?
(3)齊讀第7自然段,誰來說一說尾巴的想法。
小結:像這樣反著去想象,尾巴就能有一只貓了。真有意思!
3.展開想象,說一說。
除了“尾巴它有一只貓”,你還能想到什么新鮮有趣的說法?
第二課時
(習作:奇妙的想象)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我們剛剛學的兩篇課文都充滿了作者的奇思妙想。它們奇在哪里?又妙在何處呢?請同學們選擇一篇課文,用一兩句話說說它的奇妙之處。
二、引發想象,創編故事。
1.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發生,一切都變得那么奇妙。下面這些題目一定會激發你無窮的遐想。
(1)出示題目。
《最好玩的國王》:想象國王怎樣好玩?他做了什么事讓人覺得好玩?
《一本有魔法的書》:讀了這本書,會有什么神奇的事情發生呢?
《小樹的心思》:小樹有什么心思呢?它想干什么呢?
《躲在草叢里的星星》:這顆星星為什么會躲在草叢里?它有什么奇妙之旅?
《手罷工啦》:人們仰賴其吃飯、寫字、畫畫、玩游戲的手罷工啦,這是怎么啦?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
《滾來滾去的小土豆》:小土豆會滾到哪里呢?又有什么奇妙的旅程呢?
《假如人類可以冬眠》:假如人類可以冬眠,會對人類有什么好處呢?
(2)選一個題目編一個想象故事。小組交流自己編寫的故事。
2.學生選一個題目寫一個想象故事,也可以寫其他的想象故事。
(1)舉例文,悟寫法。回顧本單元兩篇文章以及習作例文,品析課文想象的精妙之處,說說他們是怎樣展開奇思妙想的?
(2)自主選擇題材,自擬題目。同學們可以根據上面的提示或自己的想象,自主選擇一種題材,再把自己的感受寫具體、寫生動。
(3)想象情節,講給同桌聽。
三、作業。
學生完成習作。
第三課時習作講評
(習作評議)
一、相互傳閱,學會把故事寫得新穎、有趣。
1.學生互相傳閱習作。
2.指名反饋:你讀了哪些同學的習作?你覺得誰編寫的故事最新穎、最有趣?簡單說一說故事情節。
3.教師出示情節新穎、有趣的習作,全班一起欣賞。
4.教師:同學們,這些故事的情節都是比較新穎、有趣的,充滿了奇思妙想,你們知道它們有趣在什么地方嗎?(指名反饋,同學間可以互相補充)
5.小結:要想讓你的故事充滿奇思妙想,同學們在創編故事情節時要注意故事情節的起伏,最關鍵的是避免編出來的故事與人雷同,這是本次習作中不少同學出現的問題。所以,誰的想象最奇特,誰的故事才新穎、有趣。
二、欣賞佳作,學會讓表達更有趣。
1.師:要想創編的故事新穎、有趣,除了故事情節外,還得用有趣的語言使故事新穎、有趣。
2.教師朗讀佳作,學生傾聽。
3.指名反饋:哪些語句表達生動、有趣?(學生評議)
4.小結:想讓你的語言生動有趣,就要抓住主人公的動作、神態、語言等進行細致的描繪,將主人公的性格特點一一展現出來。
三、小組合作,修改習作。
1.小組成員相互讀作文,提出修改意見:
(1)情節應該怎樣修改會更新穎、有趣?
(2)語言要怎樣表達才更好?
2.根據同學的建議,修改習作。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要想讓你的習作充滿奇思妙想,需要我們展開豐富、大膽的想象,并通過自己的語言,注入你的思想感情,要喜他們之所喜,悲他們之所悲,讓筆下的主人公鮮活起來。
五、作業。
修改習作,謄寫習作。
三年級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激發學生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自主學習、自學法、朗讀法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錄音帶
教學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談話導入
1。播放秋天下雨時的情景的課件。
2。引發情感:大家喜歡這秋天的雨嗎?就讓我們來讀一讀這文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聽課文錄音,初步感受優美的文字。
2。出示課文卡片,認讀詞語,糾正字音。
3。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4。把你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學習小組的同學聽,互相正音。
三、質疑
1。提出不理解的詞語,互相補充說明。
2。讀詞。
四、練習寫字
1。學習寫生字,交流學習方法。在寫字時,你有什么話要提醒大家嗎?
2。練習寫生字。
3。抄寫詞語表中的生字。
五。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背誦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3。激發學生對秋雨的喜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1。師引述:金秋時節是豐收的季節,秋天踏著輕盈的腳步洋洋灑灑地來到我們中間。她不僅有著繽紛的色彩,還有著奇妙的聲音,不信,你們聽。
2。播放課件。(課文內容)
3。交流:秋天的雨聲令人遐想。聽到這雨聲,你有什么感受嗎?請用一句話來說一說。
4。師:是啊,就如小朋友們所說的
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帶給小朋友們的是一首歡樂的歌。現在讓我們打開課文一齊欣賞這詩意的文章——秋天的雨。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聽課文錄音,完成填空題。
秋天的雨,是一把。
秋天的雨,有一盒。
秋天的雨,藏著。
秋天的雨,吹起。
2。指名口頭回答。
3。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自然段,讀一讀,還可以進行背誦,然后對你同桌說說你喜歡這段的原因。
三。學生匯報,老師相機教學。
1。教學第二自然段。
(1)。學生匯報。
(2)。教師引導:課文描寫梨香香的、菠蘿甜甜的,還有什么味道嗎?
(3)指導朗讀。
3。教學第四自然段。
A。學生匯報。
B。教師引導:如果你是秋雨,你準備給小動物帶去什么?
C。教師:小動物們聽到你們的話了嗎?它們在干什么?
D。指名學生朗讀。
4。教學第五自然段。
A。教師:秋天的雨帶給我們什么呢?請全班同學讀第五自然段。
B。齊讀第五自然段。
四。拓展活動
1。教師引述:同學們,看完這課文,你們喜歡秋天嗎?形成子,你最想干什么呢?是畫一幅畫呢?還是寫一首秋天的詩?
2。學生自由組合,動手創作。
五。布置作業
1。背誦喜歡的段落。
2。繼續完成繪畫或詩歌。
板書:
一把鑰匙
一盒顏料豐收的歌
11。秋天的雨藏著氣味歡樂的歌
吹起喇叭
三年級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9個生字,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地運用。
2.能運用已學的方法說出第3自然段的大意。
3.能摘抄文中寫得細致生動的語句。
過程與方法:
1.注重學生的發展,從學生的需要出發,積極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教學中加強朗讀指導,以讀促悟,以悟促情。
3.閱讀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小蝦的樣子和各種有趣的活動,體會作者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小蝦的樣子和各種有趣的活動,體會作者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能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小蝦的有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了解到同學們都特別喜歡小動物,你能不能把你喜歡的小動物介紹給大家呢?(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
今天我也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小動物——小蝦,你們想了解小蝦嗎?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讓我們一起看看書中是如何介紹這位新朋友的。
設計意圖:
從學生喜歡的小動物展開談話,激發學生閱讀本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1.自由讀文,并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
2.檢測生字詞。(老師在文中選詞,學生讀……)
3.老師出示課文中的新生字和新詞語,檢查學生對詞語或句子的掌握情況。
出示詞語:
水缸空隙掀開末端一副鉗子搏斗
較大腹部
出示句子:
(1)夏天,積了大半缸雨水。從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陽光,灑落在水面上,像許多大大小小的圓鏡。
(2)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動動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蝦,它們會立即向別的安靜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氣似的,不停地舞動著前面那雙細長的腿,腿末端那副鉗子一張一張的,胡須也一翹一翹地擺動著,連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3)有一天,我從缸里捉起幾只較大的蝦,發現它們的腹部藏著許多圓圓的卵。
4.讀了課文,你覺得小蝦給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板書:有趣)
默讀課文,作者還重點向大家介紹了小蝦的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樣子)
三、學習小蝦的樣子。
1.小蝦究竟長什么樣呢?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第2自然段,用橫線畫出描寫小蝦樣子的句子。
2.學生匯報、朗讀自己畫的句子。
3.出示小蝦的圖片(學生欣賞),再次朗讀相關句子。
4.討論得出:作者之所以能把小蝦的樣子描寫得這樣到位,是因為作者仔細地觀察了小蝦,另外還運用了一定的聯想,如:有的通體透明,像玻璃似的。還有一個原因是作者很喜歡小蝦。我們寫作文的時候也要這樣做。
5.作者那么喜歡小蝦,同學們喜歡嗎?朗讀描寫小蝦樣子的句子,讀出自己喜歡的感情。
四、學習小蝦的有趣。
1.出示自學指導。
(1)找一找,第3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畫出來。
(2)找出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和同桌談談體會。
2.交流。
(1)第3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出示:缸里的小蝦十分有趣。
(2)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蝦的有趣?
出示:它們有的獨自蕩來蕩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緊貼住缸壁。
預設:小蝦們自由自在,做著有趣的活動。
出示: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動動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蝦,它們會立即向別的安靜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氣似的,不停地舞動著前面那雙細長的腿,腿末端那副鉗子一張一張的,胡須也一翹一翹地擺動著,連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預設:生氣的樣子可愛有趣。
你覺得這句話中哪些詞用得好?
“一張一張、一翹一翹、一突一突”這幾個詞形象地寫出了小蝦的可愛。
出示:小蝦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時還會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預設:小蝦打架的樣子有趣。
3.作者是如何把小蝦生氣的樣子寫得栩栩如生的?(先概括后具體,抓住表示動作的詞,再次體現了作者觀察得仔細。板書:觀察仔細)
4.作者不怕麻煩地從小溪里撿回一些石塊,采了一些金魚草,讓小蝦更有家的感覺,由此可見,作者是多么喜愛小蝦啊!在作者的精心照顧下,小蝦很快繁殖了后代,缸里的小蝦多起來了,帶給作者的快樂也將會更多!
設計意圖:
通過研讀描寫小蝦的樣子和有趣的句子,體會作者觀察得細致,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與小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五、感情提升。
1.如果我們都像作者一樣愛護小蝦、愛護我們身邊的小動物,那么我們的世界就會()。(學生自由談)
2.出示一些人與動物友好相處的圖片以及許多可愛的小生靈的圖片,讓學生體會到,這些動物不管是強大的還是弱小的,它們都有生存的權利和生命的尊嚴,只要我們用實際行動去好好愛護它們,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六、布置作業。
1.在生活中認真觀察一種你喜歡的小動物,了解它的樣子及其生活習性。
2.練習用你的筆把你觀察到的內容寫下來,用上本節課學到的寫作方法。
七、了解本課的學習方法。
1.了解課文第3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寫作方法。
2.欣賞句子,體會優美詞語,學會觀察某種事物。
三年級語文教案15
【主題】
詩意語文主張以價值引領為靈魂,以文化傳承為血脈,以精神訴求為旋律,以生命喚醒為光華,以感性復活為情懷,以個性高揚為風采,以智慧觀照為神韻,以心靈對話為境域,主張將生命融于語文教育,將語文教育融于生活,讓語文教育成為生命的詩意存在。筆者認為,這一“詩意”緣于“情意”,因為語文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情感對于一個人的認知操作活動具有調節功能,所以只有充滿“情意”的語文課堂,才有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詩意”棲息。
【背景】
隨著以王崧舟為代表的“詩意語文”教學流派的興起,詩意課堂成為了眾多教師的追尋目標。前不久,筆者以詩意語文的教學理念,執教了《掌聲》。對于詩意語文,沉靜后有了些許感悟。
【情境描述】
一、詩意語文:以感性復活為情懷
師:大家覺得是什么力量改變了英子?
生:掌聲。
師:我也同意,可我還有些納悶。難道僅僅是掌聲改變了英子嗎?藏在掌聲背后的究竟是什么?請同學們再讀讀第3自然段,并用”“劃出直接描寫掌聲的句子。找到了嗎?誰來讀一讀。
生1: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在掌聲里,我們看到,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
生2:故事講完了,教室里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聲里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師:同學們真會讀書,我們先來看看第一次掌聲。誰再來讀一讀?其他同學想思考:“那一刻”指的是哪一刻?(學生理解不到位,教師配樂旁白,讓學生閉眼想象。)就在四十多雙眼睛的注視下,英子低著頭,眼圈紅紅的,她一搖一晃地,一瘸一拐地,艱難地朝講臺前挪動。頃刻間,整個教室顯得異常安靜,我們似乎可以聽到英子急促的心跳。這不足十米長的教室,此刻對英子來講,好象比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還要長。怎么走也走不到頭,一秒過去了,兩秒過去了,五秒……十秒……四十秒……終于,英子終于站定了……你看到了嗎?看到什么了?
生1:我看到英子走的很艱難;
生2:我看到英子臉紅紅的,快哭出來了;
生3:我看到英子很害怕的樣子;
……
師:“那一刻”英子的心情怎樣?此時,她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1:很緊張;
生2:忐忑不安;
生3:此時,她最需要鼓勵;
……
師導讀:
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女生接著讀)──“教室里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男生接著讀)──“教室里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勵的那一刻,(大家一起讀)──“教室里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
[評析:詩意語文,不是知識的堆砌物,因為它不用概念和命題說話。案例中教師用形象作詞,用感情譜曲,將“那一刻”演繹成形象鮮明的畫面,讓學生用自己的感受、視像、想象、直覺等,去感受詞語的氣息,去觸摸詞語的膚溫,去聆聽詞語的聲音,去掂量詞語的重量,去把握詞語的脈動和心跳。]
二、詩意語文:以心靈對話為境域
師: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想在這掌聲中對英子說些什么呢?
生1:我想對英子說:“英子,你別害怕,我們大家支持你!”
生2:我會對英子說:“英子,我相信你一定能講的很好!”
生3:我會對英子說:“英子,你是我們的同學,勇敢地去講吧!”
……
師:聽到同學們的鼓勵(板書:鼓勵),英子又會想些什么呢?
生1:原來同學并沒有笑話我,而且還鼓勵我,我一定要把故事講好!
生2:沒想到同學們非但沒取笑我,反而這么支持我,我一定不能辜負他們。
……
師:英子并沒有辜負同學們的期望,她以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把“故事講完了,教室里又(學生接了下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師:第一次的掌聲背后是鼓勵,這一次的掌聲背后又是什么?
生:稱贊(板書)
師:你想怎么稱贊英子?
生1:英子,你故事講的真好!
生2:英子,你普通話真好聽!
生3:英子,我們要向你學習。
……
師:是呀,故事講完了,面對同學們再一次給予的掌聲,英子也有太多太多的話要說,千言萬語在英子的喉嚨哽咽著,她覺得再多的語言也不足以表達她內心的感激,于是,她向大家(生接著讀)──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聲里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師:此時的“一搖一晃”的和剛走上講臺時“一搖一晃”的還一樣嗎?
生:不一樣,剛走上講臺時的英子很自卑,現在自信了。
師:掌聲喚醒了英子的自信,掌聲鼓起了英子的勇氣,掌聲使英子和同學們的心緊緊連在了一起,聽,故事講完了,(學生接著讀)──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聲里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師:讀得真好,這掌聲表達了同學們對英子的愛,對殘疾人的.愛,(板書:愛)讓我們在這濃濃的愛意中,把感動表現在臉上,溶進聲音里,齊讀第3自然段。
[評析:水本無華,相蕩而生漣漪;石本無火,相激而發靈光。執教過程中,教師營造了一種安全、自由、和諧、欣賞的課堂氛圍、課堂文化,使學生和作者的心靈交融,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的生命互動。]
三、詩意語文:將語文教育融于生活
師:學到這里,你覺得這掌聲除了是“掌聲”還是什么?
生:關心、愛護、尊重、表揚、夸獎……
師:掌聲是鼓勵,是夸獎,是尊重,是關愛!多一份掌聲,多一份愛;多一份愛的鼓勵,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你覺得在我們班里,在我們的學校,在社會上,還有誰需要掌聲?
生1:我想把掌聲送給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希望他們不要泄氣,只要努力,成績一定會很好的。
生2:我想把掌聲送給所有的殘疾人,你們雖然身體殘疾,但是只要有自信,同樣可以成功的。
生3:我想把掌聲送給老師,我們有時不聽話,你不生氣,還是一樣的喜歡我們,教我們,您辛苦了!
……
師:謝謝同學們,謝謝你們的掌聲。課后,請把你的掌聲,鼓勵的話語,美好的祝愿都寫在愛心卡片上吧。在班級里,在學校中,在社會上,處處需要掌聲,時時需要愛,讓我們一起把愛的歌聲帶回家,把感激的微笑留下!讓我們的生活中時時響起掌聲,處處充滿歌聲!(播放mTV《歌聲與微笑》)
[評析:生活是智慧的源泉,更是詩意的源泉。案例中教師能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將說話寫話不露痕跡地滲透在閱讀教學中,成為學生表達的需要。]
【分析與討論】
縱觀整個課堂,之所以能夠美如“詩”,學生之所以能夠“詩意”的棲息,我想,關鍵緣于一個“情”字。這點,可從以下幾方面見證:
一、以形象思維激情。生動具體的形象總是容易震撼人的情感世界,特別對兒童來說更是如此。因為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雖然不及成人,但形象思維能力卻不比成人遜色。教材中許多文章都是作者人生經驗、智慧和感情的結晶,只要我們用心去解讀,就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感動。但學生受知識和閱歷的限制,難以深悟。這就要求教師將文中感人的信息調動出來,內化成自己充沛的激情,然后釀化成強大的感染力,去感動學生,使學生通過感悟,形成自己的知識和感情。帶著這種知識和感情,學生再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這也就是語文教學的本質過程。本課例中,教師利用配樂旁白、學生想象的形式,將第一次掌聲響起時的情景,再現為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畫面,學生有了真切的感受,情感被充分激發,對掌聲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最后又以一曲《歌聲與微笑》的mTV,把學生的情感推向顛峰。
二、以靈活引讀喚情。引讀法,將情融于讀在本課中得到了創新的生發,成為課堂情感升溫的有效手段。本案例中教師以不同的引述,引發學生反復讀“教室里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的中心小節。那些情感未被喚醒的學生也逐漸地隨著旋律的回轉,隨之盤旋上升,調整到審美的、優雅的、極富震撼力的狀態中。
三、以品味語言煽情。人文性無疑是語文學科的重要特點,但人文并不等于語文,語文的人文性還得體現在“學語習文”的基礎上。本案例老師的“煽情術”,好就好在能滲透于品賞語言中:“英子走下講臺時的“一搖一晃”和剛走上講臺時“一搖一晃”的還一樣嗎?”這一小小的細節卻突顯了濃濃的語文味。
四、以生活體驗煉情。對英子掌聲前后變化的深切感受,離不開學生的主體發現,離不開對英子同學美麗心靈的發掘,這個過程是與學生的自身體驗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比如:“‘那一刻’英子的心情怎樣?她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想在這掌聲中對英子說些什么呢?”“你想怎么稱贊英子呢?”……這些發現、發掘的過程,都注重觸發學生的生活體驗,引發情感的升華。
【三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園地二三年級語文教案02-04
小學語文三年級語文《鉆石》教案03-23
三年級語文:《語文樂園二》教案03-31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語文樂園》03-31
語文趙州橋三年級語文教案02-20
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五》教案02-21
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的教案02-07
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28
語文天地八三年級語文教案02-28
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