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畫楊桃》教案「匯編」
三年級下冊《畫楊桃》教案一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叮囑、哈哈大笑、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相似、受用”等詞語。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段。
3?能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知道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所不同。
4?繼續練習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思想教育:
知道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所不同。
教學重點、難點:
1.聯系上下文,體會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講的道理。
2.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之間的聯系,體會把一段話寫清楚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題質疑導入: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例:(1)誰畫楊桃?(2)怎樣畫楊桃?(3)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事?(4)作者為什么要寫畫楊桃這件事?
(二)學生按要求自學生字、詞。
(三)檢查自學。
(四)理解詞義。
1.查字典理解詞義。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五)自讀課文,初步了解內容。
1.指名讀課文,初步了解內容,知道本文寫的是“我”在圖畫課上將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引得同學們大笑。老師仔細觀察后,肯定了我畫的內容是對的,并講明了道理。
2.讓學生自讀課文,標畫出文中不理解的詞句,提出質疑。
(六)作業。
1.寫詞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讀題導入。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用一句話把題目的意思說完整。
例:
(1)“我”在圖畫課上畫楊桃。
(2)“我”在圖畫課上畫楊桃,把它畫成了五角形。
(3)“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形,得到老師的肯定。
3.提問引入:
“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形,惹得同學們大笑,老師沒有批評,反而肯定了“我”畫的是對的,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仔細閱讀課文,弄清其中的奧妙。
(二)抓住重點,理解內容。
1.指名讓三位同學分三部分朗讀課文。
(1)第1自然段為第一部分。
(2)第2至倒數第2自然段為第二部分。
(3)最后一自然段為第三部分。
2.投影出示句子:
“這位老師的話同我父親講的是那么相似,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1)什么是教誨?什么叫受用?
(2)老師講的是什么話?父親講的又是什么話?
(3)指名回答后,引導提問:為什么老師和父親教誨使“我”一生受用呢?
3.指名讀第1自然段。
(1)出示句子:
“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2)這是誰在什么時候對“我”說的話?
(這句話是父親在“我”讀小學四年級初學畫畫時,經常叮囑“我”的話。)
(3)經常“叮囑”是什么意思?
(“叮囑”是再三囑咐的意思。經常叮囑說明父親不止一次地這樣教導“我”。)
(4)指名讀句子。
(5)“想當然”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畫走了樣?”
(“想當然”是憑主觀想象,認為事情應該是這樣。“畫走了樣”是指畫出來的圖形和原來的實物不一樣。”)
(6)父親為什么告訴“我”不要“想當然”?
(父親告訴“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否則就會把東西“畫走了樣”,失去了原物的本來面目。)
(7)讓學生說說自己理解父親這番話的意思。
4.讓學生自讀第二部分。邊讀邊想圖畫課上“我”畫的楊桃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會畫成這個樣子?
(1)讓學生依照課文內容回答。
(圖畫課上“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個五個角的什么東西。“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2)出示句子:
“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
(3)指名讀句子后,討論:為什么圖畫課上作者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呢?
(因為“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講桌上那兩個楊桃的一端正對著“我”。所以“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樣子。)
(4)作者為什么沒有按照他平時看到的楊桃的樣子畫?
讓學生聯系上文父親的叮囑,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從小父親就教育“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所以“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5)看了“我”的畫,同學們有什么反映?老師又是怎么做?怎么說的?
同學們哈哈大笑,老師先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后讓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觀察,最后和顏悅色地講明道理。
(6)老師是怎么說的?指讀這段話。
(7)讓學生想一想這段話共有幾句?
(8)讓五位同學分別讀句子,說句意。
(9)讓學生默讀這段話用“‖”號給這段話分層。
(10)討論:這段話可以分為幾層?(分兩層)
第一層(1~2句):用具體事例說明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
第二層(3~4句):教育學生不要譏笑別人,要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
(11)這兩層之間是什么關系?(因果關系)
(12)老師的這段話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不要隨便譏笑或否定別人,要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分析問題,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5.老師在這樣做,這樣說的時候表情有什么變化?
讓學生從文中找出描寫老師神態的詞語。
審視 嚴肅 和顏悅色
什么是審視?老師審視之后表情為什么變得嚴肅了?
(審視是仔細周密地查看,說明老師看得很認真。看后他發現“我”明明畫得很準確,但別人卻說“不像”。這種現象引起了他的深思,所以他的神情變得嚴肅了。經過“半晌”認真思考,老師和顏悅色地對學生進行了教育。)
(三)回顧全文,聯系實際。
談話引導: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作者一生受用,你讀了這篇文章后受到哪些教育?讓學生聯系實際談收獲。
(四)總結全文。
(五)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父親 教誨 叮囑
28 畫楊桃 審視
老師 啟發 嚴肅 我一生受用
和言悅色
相信
三年級下冊《畫楊桃》教案二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有不同的結果的道理。
一、導入
1、看,這就是楊桃,你了解它嗎?通過觀察你知道了什么?快看看書后的資料袋里還有介紹呢。
2、像這樣的詞語組合,前面一個是表示動作的詞,后面一個是表示事物名稱的`,你還能說幾個嗎?
3、(課件出示)最后一自然段,齊讀。
4、老師和父親都是怎么說的?快速默讀課文,把它做上記號。分別指名2生讀。
5、快速默讀這兩段,思考父親和老師的話哪里相似?(看到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誰能否用八個字概括?(指名,板書:是什么樣, 畫什么樣)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2自然段
(1)文中的“我”是否也這樣做呢?那里可以看出來?(第2自然段)
(2)父親告訴“我”“是什么樣,畫什么樣”,而我看到的楊桃是什么樣子的?自己讀讀第2自然段。(圖片+文字,指畫)“我看到的……東西。”
(3)當我看到楊桃和我平時看到的完全不像,我是怎么做的?快速默讀第2自然段,找出最重要的八個字。(指名,板書: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2、學習3—自然段5
(1)我遵照著父親的叮囑“是什么樣,畫什么樣”,“認認真真,老老實實”地畫,可是(引讀:當我把這幅畫交出去的時候,……卻哈哈大笑起來。)
(2)他們在笑什么?
(3)這是一種什么語氣的笑?(嘲笑的語氣)
3、學習6—17自然段
(1)這時老師是怎么做的?(第6自然段)什么叫“審視”?
(2)讀6—17自然段老師和同學的對話,這里有兩組對話,看看自己能否讀好?
(3)看看它們的字,你有什么發現嗎?(字一樣,標點不一樣)它們所表達的意思一樣嗎?不管一樣還是不一樣,你們再自己先好好讀讀6—17自然段,特別注意老師的態度變化,讀了以后你肯定會有發現的,讀好了以后也可以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4)練習朗讀對話:
a、現在我來看看你們讀懂課文了沒有,我來當老師,你們當學生,讀第一組對話。
b、這時老師的神情發生了什么變化?(變嚴肅了)為什么變嚴肅了?
c、老師半晌才說話,這半晌時間里老師在想什么?(指名回答)是啊!我畫楊桃畫成了五角星是因為角度不同,不同的角度看楊桃樣子也是不一樣的。(視頻演示楊桃)
d、于是,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請一個同學讀第一個坐下的的同學的話,我還是當老師,看看他讀懂課文了沒有。(指名)你讀的時候心理在想什么?(不應該……)
這個同學懂了,那下一個呢?(指名讀)他也懂了,你呢?(指名讀)那全班呢?(齊讀)
4、這時老師的態度變得和顏悅色了,你們再去讀讀老師的話,看看你又讀懂了什么?(看的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一樣)
三、延伸
(1)你們平時在上美術課畫畫的時候有沒有這樣的體驗呢?
(2)這時,我想到了一首詩《題西林壁》,詩人寫廬山,就寫到了從不同角度看,廬山的樣子就不一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6、老師的話不僅對他的學生,對你們,對我也很重要,讓我們把這番教誨記在腦子里吧!
教學反思:
整篇課文的內容安排得很緊密,整堂課內容設計的比較豐富,整篇課文已經體會了大半,但是沒有寫字的時間了。總結原因是:1、提高了課堂的節奏,朗讀的指導更有效,沒有利用反復讀來練習,而是在體會了課文的基礎上讓孩子們再進行朗讀,這樣既可以幫助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可以節省課文朗讀的時間,可以做到事半功倍。2、因為忘記讓孩子預習課文了,所以在字詞的朗讀上,很多孩子都出現了問題,如:叮囑、半晌、教誨。所以要提高課堂的效率所以課前的工作一定要做好。
整節課孩子們的課堂參與很不平均,從老師和學生兩方面來分析,我覺得自己在調節上情緒比較飽滿,能夠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熱情,但是在對待一些比較容易分心的同學缺少一種理性的提醒,在對學生進一步的深層次的引導上,也缺少一種比較激勵性的語言。可能一句話換種順序說出來,就能得到不一樣的效果,所以在教學語言上還要再做到精益求精。這幾天,淳淳和陳璇被我鼓動的差不多了,但是我的鼓動對于一小部分孩子很有作用,但是還沒有形成輻射面,不能讓更多的孩子動起來,所以這樣的工作比較單一,而且比較費力。
【三年級下冊《畫楊桃》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下冊《畫楊桃》教案匯編03-25
三年級下冊《畫楊桃》教案設計03-22
畫楊桃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2-12
三年級下冊《畫楊桃》課文03-18
三年級下冊《畫楊桃》優質課教案03-21
三年級下冊《畫楊桃》優質課教案03-21
三年級下冊《畫楊桃》優質課教案03-21
畫楊桃三年級教案10-18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畫楊桃》說課稿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