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人教版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人教版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語文教案 1
一、導入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神秘的禮物,是一段視頻,想知道內容嗎?認真觀看,看后用一個詞來形容你眼中的大海。(美麗、蔚藍、寬闊)從古到今無論是詩人還是畫家都曾用自己的筆來描摹過大海,但有一個和你們年齡相仿的小女孩,她叫周深,她用一首極其富有想象力的詩歌表達了她對大海的獨特感受,你們想讀嗎?好這一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跟隨他的腳步去讀海。板書課題,請大家讀讀這兩個字,讀出自己的滋味,自己的感受。
二、讀文
1、好,這首小詩不長,生字也不多,老師相信你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把它讀正確、讀流利,哪個字讀不準把它標上拼音;哪里讀不通順,請多讀幾遍。
2、指名讀
誰來讀讀,大家來聽,傾聽是良好的習慣。他讀得怎么樣,誰來評價一下。老師要給你豎起大拇指,才讀過一遍就讀正確,我們就像這個同學那樣讀準確。他讀得怎么樣,看著他的眼睛說,因為你讀得好,給別人留下了好的印象,才得到好的評價。
3、分節讀
這首詩歌一共有4個小節,我們分節再來讀一讀,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讀完你發現前三個小節有什么特點?用了相同的句式,都分別寫出了大海的什么特點?板書(藍、寬、清)不僅寫出了特點,最有趣的就是小詩人獨特的想象力,她都想到了什么?貼(海浪海風礁石等)選節讀
這三個小節,你喜歡哪個小節就讀哪個小節,讀出大海的特點。自由練讀。喜歡第一小節的同學誰想讀讀。
第一節“神秘”
1.先問學生生活中什么讓你感覺神秘?
2.教師:向剛才這位同學說的這樣,.....這就是神秘,讓人捉摸不透。
3.那么,藍的讓我感到神秘,該怎樣讀呢?誰來試一試?
4.大家評一評,他剛才有沒有讀出神秘的感覺?
5.教師根據學生的評價指導朗讀:讀神秘,應該讀的輕一點。你看他眉頭一皺,用他的表情讀出了這種神秘感。看來,我們在讀詩歌時,不僅通過聲音,還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傳達你的情感。
6.教師可以范讀。
7.讓我們一起把第一節詩讀一遍。(給出藍的那段)蔚藍的海浪拍打著沙灘,潔白的海鷗在海面上翱翔,勾畫出一副多美麗的海景圖啊,想象著這幅畫面再來讀讀。
神秘的秘還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個生字呢,指導寫“秘”強調筆順,從左往右寫。
第二節“寬闊”
你讀得他讀出海的寬闊了嗎?究竟有多寬?用一個成語形容“無邊無際、一望無垠”除了天空稱得上無邊無際的就是海,老師希望你們的胸懷也像海一樣寬,男生讀,女生讀。如果沙灘身上帶著字,就讓海風讀寫。在沙灘上你們最愛玩什么?撿貝殼、堆沙煲、踩腳印)沙灘是孩子們的樂園,這就是美麗的沙灘(圖片)帶這你們對沙灘的美好向往讀這小節。灘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個生字,因為和水有關,所以是三點水旁,右面是難,筆畫較多,書寫時要注意結構,寫得緊湊些。
第三節“清”
老師特別喜歡第三節,我想讀一讀行嗎?請同學閉上眼睛,邊聽邊想,在清澈的海水下面你都看到了什么?誰想向老師這樣讀一讀,能不能通過你的朗讀把水的清讀出來。這小節中也有一個生字“礁”你怎么記住它?
焦:物體經火燒變成黑黃色并發硬2焦急,表示著急的成語,和石頭有關,加石字旁,礁石是離水面很近的石頭。在第二板塊我們學習了瞧,蕉,他們都是形聲字。
第四小節
小詩人不僅抓住了大海的特點,還把與海有關的事物想象成能像人一樣讀寫,真是充滿童趣,那怪詩人說大海是一本書,板畫書。在你們的眼里,大海是什么呢?你們的.想象力很豐富,你的語言真美。都說詩歌是最美的語言,我們看著前面這本書就能把這首詩背下來了,試試。
多美的語言啊,如果配上音樂就給動聽了,誰想讀?(配樂讀)
三、拓展:
老師這里還有幾首美麗的詩歌,你們想讀嗎?
海水
海水海水我問你:
你為什么這么藍?
海水笑著來回答:
我的懷里抱著天。
海水海水我問你:
你為什么這么咸?
海水笑著來回答:
因為漁人流了汗。
海上的風
海上的風是花神,她一來,就綻開萬朵浪花……
海上的風是琴師,她一來,就奏出萬種歌聲……
海上的風是大力士,他一來,就送走萬片漁帆……
海上的風是獅子,它一吼,就掀起波浪滔天……
老師這里還有一篇我班的同學寫的一首小詩,你們想讀讀嗎?《讀夏》
三年級語文教案 2
教學目標:
1.讀課文,讀懂“愛心項鏈”的含義。
2.教育學生要樂于幫助有困難的人,做富有愛心的人。
3.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理解愛心項鏈的含義,并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本單元的內容以真情、關愛、善良為主題,通過《真情的回報》、《那只松鼠》、《美麗的橋》的學習,學生感受到了真情的美好,懂得了付出真誠才能收獲真摯的感情,再理解本課的“愛心傳遞”比較容易。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自學、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使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文本之間充分交流、感悟。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激發興趣,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項鏈呢?(課件出示“項鏈”,項鏈就是把珠子等裝飾品連成一串)那誰知道愛心是什么呢?(課件出示“愛心”,愛心就是去幫助別人、關愛別人。....)把“愛心”和“項鏈”連起來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愛心項鏈》。
板書課題《愛心項鏈》
二、初讀課文,自學感知
師:看了課題后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嗎?
生1:什么是愛心項鏈?
生2:誰做了愛心項鏈?
生3:作者想告訴我們什么?
生4:..... (學生提的問題歸納為三個,簡單的寫在黑板上)
師:請大家帶著剛才提出的問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課件出示讀課文的要求)在讀的時候注意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同時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生自由讀課文)學生讀課文
自主學習,同桌交流互助
1、檢查詞語,掃清障礙出示(本課需要認識的字詞)
A、同桌互相識字,比賽讀
B、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
2、了解大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這些詞語你們都讀準了,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引導學生從故事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來概括)
師:能不能根據課文內容完成下面的填空呢?
( )在先后得到了( )和( )的幫助,懂得了( )。
3、答疑解惑,解決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不同感悟和不同想法)
第一個問題:愛心項鏈就是用愛心去幫助別人,去做善事,把所有人用愛心做的善事連在一起就是愛心項鏈。第二個問題:中年人、克雷斯、青年人和許許多多有愛心的人第三個問題:作者希望這種愛能傳遞下去,讓更多的人去幫助有困難的人。
(三)感悟愛心師:不知同學們在讀課文的時候注意到沒有,克雷斯先后兩次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都聽到了相同的這句話,齊讀(出示句子:“我不要求回報,但我要你給我一個承諾——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你也盡力去幫助他。”)
師:那他都是在什么情況下聽到這句話的?聽后又有什么感受呢?接下來請同學們深入讀課文,想一想,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一下感受。學生小組內交流后全班匯報。
過渡:是啊,做了好事,不求回報,最后別人又以愛心回報他,怎能不叫人感到欣慰?
4、師質疑,感受愛心的傳遞。
師:學到這兒,老師有個問題想問問大家,克雷斯居然在六年后聽到了這句相同的話,你想想可能發生過什么樣的事呢?那這六年中又會發生什么事,六年后才有可能聽到這句話?(想象:在以后的日子里,許許多多的人又幫助了更多的人,每當更多的人要對他們表示感謝時,他們總會把這句話告訴給那些人。)過渡:正象同學們所說的(出示:在以后的日子里,克雷斯幫助過許許多多的人,每當人們要對他表示感謝時,他總會把那中年人要他承諾的話告訴給他們。)
師:因為,在別人急需幫助的時候幫一把,只是舉手之勞而已,所以中年人會說——在得到了別人的幫助后,又怎能不去幫助別人不去兌現承諾呢呢,所以克雷斯他也會說——當克雷斯再次遇到困難時,青年人伸出了援手,他也這樣說——
師:多么樸實的話語,多么溫暖人心的話語,中年人把愛心和這句話送給了克雷斯,克雷斯又送給了許許多多的人,最后這句話又回到了克雷斯這里,這其中又有多少人在奉獻著愛心,傳播著這句話,才組成這串世界上最珍貴的愛心項鏈。這就是愛心的'傳遞。
同學們,學到這兒,我相信你們已經解決了課前的疑問,什么是愛心項鏈呢?僅僅有愛心行嗎?僅僅只做善事行嗎?那我們要怎樣做呢?對了,這愛心需要你的傳遞,我的傳遞,他的傳遞,只有這樣這串愛心項鏈才會越穿越長,這愛心會遍布世界的各個角落。
三、拓展閱讀,體會愛心。(附:《一杯牛奶》稿)
師: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另一個愛心故事《一杯牛奶》,讓我們一起去細細品味這根愛的珠鏈上那感人的一幕。請同學們拿出你手中的閱讀材料自主閱讀,看看你從中又讀懂了什么?動筆畫一畫文中最感動你的句子,并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一會兒我們交流。
學生自由讀文后匯報(鼓勵學生感悟不同的句子)
師:同學們,杯子里裝的僅僅只是牛奶嗎?還裝著什么?
師:姑娘當年為小男孩奉獻愛心的時候,從沒想過要回報,而今天卻得以真情的回報,這就是愛心的傳遞。
四、感情升華
課件出示(音樂)世界上最溫暖、最令人感動、最美好的一個字眼就是“愛”。愛是什么?愛是對他人的同情、關注和給予;愛是充滿人情味的社會溫情。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文中的中年人、克雷斯、青年人那樣,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滿懷愛心的去幫助他們,那么這個世界就會充滿愛,這種美德就會代代相傳,成為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
請同學們舉起書,用心的讀最后一段,用心的讀給自己聽,用心的讀給身邊的人聽,用心的讀給所有人聽。生齊讀最后一段。出示課件,最后一段,(愛心是無價的,他不需要回報,但卻可以心心相印。如果說每一件善事都是一顆珍珠的話,那么我們的愛心就是一根金線。用金線把珍珠穿在一起,就成了世界上最珍貴的愛心項鏈。)
三年級語文教案 3
教學目標
1、能聯系上下文體會重點句的意思。
2、默讀課文,體會“我”和老人互相關愛之心,懂得對人要有真誠的愛。
教學重點:體會“我”對老人的關愛之心和老人的博愛之心。
教學難點:聯系語境體會結尾句“我恍然大悟,原以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理解“施主”,直奔重點進行質疑。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9課。(板書:施主)什么是施主?昨天我們已經查字典了,誰來說說?(出示:字典中的解釋是:和尚或道士稱施舍財物給佛寺或道觀的人。)聯系課文內容,說一說本文中施主是什么意思?(出示:本文中指施舍財物給需要幫助的人,這樣的人稱為施主。)課文中都誰是施主?(我老人)
2、(板書:真正的施主)大家讀課題。我們已經讀課文了,文中真正的施主是誰?你是從課文中哪里知道的?打開書給大家讀一讀。(指名讀)
3、(出示課件)
“我恍然大悟,原以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1)讀讀這段話,一邊讀一邊想你有什么問題嗎?
(2)生質疑,整理問題:
恍然大悟?原以為?
想不到?
二.細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解疑,體會“我”對老人的關愛和老人的博愛之心。
過渡:我們真會讀書,根據這段話提出這些有價值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老是讀這段話行不行?對,提出問題后,我們應到全文中去找答案。現在我們帶著這些問題默讀課文,把你找到的答案在書上用曲線畫一畫,畫完了再讀一讀。
(一)深入理解2和3自然段。(體會我是施主)
師:為什么說自己是施主?你是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
1、(出示課件):
我想,在我們家鄉,一個雞蛋賣4角5分錢。我看到她很可憐,便定了5角錢一個,暗中提高了5分錢。國家不正在提倡“扶貧”嗎?我暗下決心,作為一項“扶貧”工程堅持下去,做一個小施主吧!
(1)看這段話作者用引號給我們重點強調了一個詞語“扶貧”,你理解這個詞嗎?(生說)
(2)小結:“貧”是什么意思?(貧窮)“扶”呢?(扶助,幫助)我們解釋詞語的時候,把這兩個字的`意思連起來就是這個詞語的意思了。說說吧“扶貧”什么意思?
2、(出示課件):
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老人實在可憐,便單方面決定每個雞蛋再加5分錢,一個雞蛋5角5分。
(1)面對我的再次提價,老人是什么表現?(指名讀)
“僵持”是什么意思?好,現在誰跟我合作,也像文中我和老太太那樣“僵持”一下?(師生對話)引導:我是老太太,你怎么做?……我們都不肯退一步,這就叫?(“僵持”)我們互不相讓這就叫?(“僵持”)
(2)輕聲讀讀這兩段話,想一想我為什么要單方面兩次提高價錢?(1、老人可憐2、扶貧)
3、你從哪看出來的?
(出示課件):
賣雞蛋的是個身體單薄、沒兒沒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養的幾只雞生活。
(1)是這句嗎?孩子們都來讀讀這句話,看看這是個怎樣的老太太?
(2)讀讀這兩個句子,說說有什么不同,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出示課件):
賣雞蛋的是個身體單薄、沒兒沒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養的幾只雞生活。
賣雞蛋的是個老太太,靠自己養的雞生活。
引導學生:(出示紅字:身體單薄、沒兒沒女)你體會到什么?把你感受到地讀出來。(指名讀)關于這兩句話的理解,誰還有補充?(出示紅字:就幾只)“就靠自己養的幾只雞生活”你體會到什么?讀出來。(指名讀)
帶著你的體會讀讀這句話。(指名讀)
4、就為這樣一個可憐貧窮的老人,我愿意多花一些錢去買雞蛋。現在你明白我為什么說自己是施主嗎?
5、現在然我們輕聲地讀讀課文1——3自然段,體會一下我是怎么當施主的。
(二)深入理解4自然段。(體會老人是施主。)
過渡:可是為什么又說老人是真正的施主呢?她是怎么當施主的?誰找到了?(指名讀)
1、(出示課件):
老人說:“我不是因為這個價低。這些雞蛋是要賣給學校的那位老師的,人家那么遠到我們這偏僻的山村里教書,又那么瘦。我盼望他胖起來,在這個小學里長期待下去。孩子們需要他。”
(1)小販那么高的價,老太太為什么不肯買,非要低價賣給我呢?讀讀這段話想一想。
(2)(出示:盼望)換成“希望”行不行?
引導:“盼望”和“希望”都有希望的意思,但是“盼望”是身后而急切的希望。
(3)老人盼望的是什么?(指名說給你7分)老人盼望我胖起來,還有更深的意思?(指名說)老太太為的是?
(4)引申理解:村里這么多孩子,有沒有老太太的?現在你想說什么?(引導學生說)
(5)誰能帶著你的感受讀讀這段話。(指名讀)
(6)帶著我們的感受自由讀讀這段話。
(三)深入理解重點段5自然段。
1、聽到老人和小販的這一番談話,我恍然大悟,讀,(出示課件)
“我恍然大悟,原以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2、其實,一直以來,我覺得自己都在幫助老人,向老人施舍。直到聽到老人和小販的談話,才知道從一開始,老人就在幫助我。就在向我施舍。而且她不僅施舍給我一個人,他還施舍給村里的孩子們,比起我來,她是那么了不起,所以說,她老人家,才是真正的施主呀!大家讀這段話。
3、現在這些問題你們都明白了嗎?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你們學會了一個新本領,通過聯系上下文解決問題。
四、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續寫結尾。
1、孩子們,知道嗎?后來村子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這件事了,猜猜他們會說什么?做什么?
2、出示提示:
3、學生寫(5分)
4、展示評價(3人)
五、板書設計
19、真正的施主
老人
我孩子
三年級語文教案 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情感。
3、讓學生明白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應該互相尊重。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世界各國的資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課前布置學生收集關于世界人種的相關資料,如文字介紹,圖片等,豐富學生認知。
(二)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請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資料。
2、播放錄象(出示圖片),豐富學生感知。
3、同學們,我們的世界豐富多彩,在我們這個廣闊的地球上生活著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們,例如,我們中國人就是黃皮膚、黑眼睛的黃種人,還有白皮膚、藍眼睛的白種人,卷曲黑發、黑眼睛的黑種人??盡管膚色不同,可我們象兄弟姐妹一樣生活在地球這個大家庭中。有一位美國詩人就寫了這樣一首詩——最美的花束。
4、指名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三)自學課文
1、要求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標畫出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認識,有疑問的地方可以做標記。
2、檢查自學情況:請五名同學分節讀課文,引導學生評價是否讀得正確、流利。板書生字:漆、冠。
除了說“漆黑的.頭發”,還能說漆黑的什么?引導學生用漆黑說句子。 “冠”是一個多音字,你知道嗎?學生給它注音組詞。
3、同桌合作朗讀課文,注意互相評價。
4、男女生合作讀課文,男生朗讀一、二節,女生朗讀三、四節,第五節齊讀。
5、學生自由大聲地讀詩歌。
(四)理解課文
1、讀了課文,你知道或讀懂了什么?
2、一、二節告訴我們什么?引導學生觀察他們的眼睛。(三、四節教法一樣。)
3、引導學生說一說:你覺得最美的花束是什么?為什么把孩子們比作漂亮的花朵?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五節。
4、引導學習語文天地中的讀一讀、填一填,會用________和________一樣________。說一句話:
5、老師提出要求,學生在讀詩歌。
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拓展延伸
在這廣大的世界上,世界各國的孩子都是“最美的花束”。我們都是平等的。孩子們,我們班有來自不同地方的學生,你們能談談自己平時如何與同學相處的嗎?
(六)作業:
回家讀兒歌、并且練習背誦,把課文中好詞好句多讀幾遍明白怎樣用。
三年級語文教案 5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和發現的能力。
2.搜集相對的詞語引導學生在積累和運用中學習語言。
3.以“秋天”為主題展開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在積累和運用中學習語言。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
a、語言引述:同學們,這一段時間我們欣賞了五彩繽紛的秋色,聆聽了美妙的秋天的聲音,感受到秋雨帶給我們的歡樂,也體驗到在秋陽中放飛風箏的樂趣。在這美麗的秋天里,你們快樂嗎?讓我們進行一次快樂的展示會,把所有的快樂與大家分享,好嗎?
b、師生共同制訂快樂展示會的規則:
◇把事情過程說清楚。
◇講的時候要有感情,把心中的快樂表現出來,使聽的人受到感染。
2.快樂展示。
a、展示自己在秋天里所拍的照片或親手所畫的圖畫,可以張貼在教室四周墻上,全班學生一起觀看、欣賞。
b、分組介紹:
c、課堂展示:
◇各小組代表參與課堂展示,可用實物投影的方式展示照片或圖畫,有感情地講解。
◇ 評選最佳展示員。
總結:你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 進行我的發現、讀讀背背的教學。
3、 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和積累能力。
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積累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 我的發現
教師引趣:漢語的構詞方式非常奇妙。這堂課我們來了解一下有關顏色的詞語,看看從中能發現什么。
教師可先將“黃色”和“綠色”這兩組詞語卡片貼在黑板上,并把學生分成男女兩組,各讀一組詞語,看誰先有所發現。
學生交流發現:“黃色”一組詞語是由“事物+顏色”這種構詞方式組成;“綠色”一組詞語是在“綠”字前加上表示顏色深淺的詞語。再讓學生按這兩個特點分別組詞,豐富詞匯。
讓學生讀“紅色”與“蘭色”兩組詞語,說說這兩組詞語在構詞上分別有什么特點。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說“黃、紅、綠、藍”顏色的詞,看哪一組說的詞最多。
二、 讀讀背背
教師引述:我國的語言文字非常豐富,有時候人們常常把那些意思相近或者意思相反的詞語成對的用在詩文中,用來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我們先來看看語文園地里的對子歌。
采用多種方式朗讀這兩段文字,激發學生興趣。
引導學生發現哪些詞語是相對的。
讓學生再讀讀這兩段文字,并說說讀后產生了怎樣的感受。
試著背背對子歌。
三、 總結:有什么收獲?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進行我會填、趣味語文的教學。
3養學生的發現能力和積累能力。
教學重難點: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我會填
口頭填空“匆匆地( )”“快活地( )”。通過交流,激發興趣,開啟思路。
各人在書上填寫。
讀讀各人填寫的詞語。適當組織評議。
二、趣味語文
繞口令比賽。
教師:下面我們進行一次繞口令比賽,要求是看誰的口令繞的最準、最快。
給學生一定的自讀時間,讓學生讀準、讀熟并背出。
在小組里先進行比試,選出一至兩名最佳選手。
各組選手進行比賽。
評比后授獎
三、拓展活動:
鼓勵學生課余搜集繞口令,在下一次比賽中再大顯身手。
三年級語文教案 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6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了解“如獲至寶”“顧此失彼”等12個詞語的意思,積累詞語。
2、過程與方法:通過充分讀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說一說,讀一讀中學習詞語,感受幽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欣賞漫畫中感受幽默帶來的愉悅和輕松,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
教學重點:
學習字詞,培養學生的.幽默感。
教學準備:
卜勞恩的其他漫畫。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讀圖識字,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激發學生的想向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卜勞恩嗎?踏實德國的大漫畫家,大的作品從50年前問世到今天,一直是德國人民喜聞樂見的佳品,在德國家喻戶曉,這些作品的吸引力也絕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退。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他的幾幅漫畫,好嗎?
二、看漫畫、感受幽默
1、看漫畫,把你讀懂的內容講出來,說一說自己的感受。與同學交流。
2、讀詞識字。
(1)幻燈片出示詞語,反復讀,讀音、認形。
指名讀詞語——認讀生字——強調字形的寫法
(2)了解詞義,師生,生生互動
3、為漫畫配合適詞語。
可以恰當的引用,鼓勵學生說出其他的詞語。
三、再讀詞語、反復練習
開火車練習讀詞語。
四、作業設計
1、認識12個成語。
2、搜集卜勞恩的漫畫欣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鞏固字詞,積累語言,拓展閱讀,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欣賞了漫畫家的漫畫,我們還積累了很多詞語,現在老師考考大家,看誰認得多。
幻燈片出示詞語開火車讀,指名讀。
二、擴詞識記
1、組內擴詞,交流匯報。
2、學習多音字。
3、指導書寫。
三、擴展閱讀,積累名言
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卜勞恩的漫畫,請學生慢慢欣賞。把喜歡的名言超在練習本上。
四、作業設計:
1、正確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2、續畫《書癡》。
三年級語文教案 7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愛護國徽、愿用自己的行動為國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3、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了解“我”在平時的生活中怎樣愛護國徽,又怎樣用自己的行動使國徽更美麗。
2、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難點:
聯系自己,說說在生活中如何做能使國徽更美麗。
教具準備:
1、國徽的圖片
2、硬幣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課前,教師引導學生充分預習課文,鼓勵他們查閱有關國徽的資料,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二、引發興趣,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國徽
2、出示國徽插圖。(認識國徽的樣子)
3、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硬幣,指導學生觀察:硬幣背面印著什么?
4、師:你還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國徽?
(課標強調,要盡量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擴展學生的思維空間,限度地發揮師生雙方的互動性。)
三、自主識字,初讀感知。
1、同桌互讀,互相幫助,把讀不準、不認識的字消滅掉。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a、齊認讀生字卡片。
b、開火車讀,試著讀出后組詞或練習說話。
c、利用學具,進行識字游戲。
(由于學生已經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因而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自主性學習。)
3、默讀課文后,講講自己讀懂了什么?
學生可以從這些方面回答:
a、拾到錢要交給老師。
b、錢幣臟了要擦洗干凈。
c、要幫助別人,小弟弟不小心摔倒了要主動把他扶起來。
d、當我主動把小弟弟扶起來時,我看見警察叔叔甜甜的'微笑,把他帽子上的國徽映照的更美麗。
e、國徽和太陽在一起,照耀著我,也照耀著祖國遼闊的大地。
(通過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預測和診斷出學生已經了解了哪些知識。以便調整下一步的教學策略。)
4、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5、展示讀,共同評價。
6、老師讀,學生提建議,做評價。
(《語言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教師要敢于放手,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讀,在讀得連貫、順暢上下功夫,讓學生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強體驗與領悟。)
四、細讀課文,促進感知。
1、自由讀課文。
2、師:你還想知道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把它們寫在問題卡上。
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問題
a、國徽圖案里有什么?我們在哪里可以看見國徽?
b、我們做什么可以使國徽更美麗?
c、為什么國徽和太陽在一起,照耀著我,也照耀著祖國遼闊的大地?
d、為什么當我把小弟弟扶起來,我看見警察叔叔會露出甜甜的微笑,把他帽子上的國徽映照的更美麗?
e、為什么要把錢幣擦洗干凈?
3、討論解決不明白之處。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及時記下閱讀中的問題,認真思考,是一種值得培養的閱讀習慣,也便于教師了解學生還想知道哪些,及時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以學生為中心,師生共攜手確定教學目標,也為教師下一步要采取的教學策略提供了依據。)
五、訓練口語能力。
聯系自己,說說在生活中如何做能使國徽更美麗。
六、提出希望,進行思想教育。
七、拓展練習:
(一)完成下列活動之一即可:
1、個人:讀讀你喜歡的詩句。
畫畫你喜歡的情節。
2、同桌之間:背誦這首詩。
3、四人活動: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4、自由組合:根據課文內容再試著寫幾句詩,可添加在課文中的任何地方。
(二)把這首詩背給爸爸、媽媽聽。
(拓展練習活動有層次,針對不同程度、不同愛好的學生學習及提高并注意了家校聯系。)
教學反思:
《國徽》是一首瑯瑯上口的敘事兒童詩,充滿情趣,從學生身邊的`小事出發,用敘述的手法描繪了三個畫面,寫出了小朋友對國徽的熱愛和崇敬。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本節課的設計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路,注意為學生提供“讀”的機會,讓學生在讀中去感悟、去學習。
一、重視字詞教學。
首先,注意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然后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的意思。例如“閃爍”“遼闊”,然后借助生活實際讓學生想象什么很遼闊,什么在閃爍?
二、“讀”是語文教學的生命線。
朗讀應貫穿教學的全過程。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以讀為本”,既是傳統語文教學的“回歸”,又是把準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和基本理念的體現。《國徽》這篇課文,從學生身邊的小事出發,引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這節課我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為主導,以多種方法地讀(自由讀、小組讀、男生讀、女生讀、師生合讀)為憑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去感受和體會文章的愛國情感。
三、語文和生活是緊密相連。
語文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是課程改革的一大特點。在教學中,我抓住詩歌中小男孩做的小事引導學生聯系到自己,讓學生說一說“怎樣做才能為國徽添光彩?”讓學生置身于實際生活中,知道也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達對國徽、對祖國的熱愛,使學生覺得語文和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從而培養他們愛語文學語文的熱情。
四、積極為學生搭建交流的平臺。
整個教學過程,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參與、教師積極引導的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先說自己平時是怎樣為國徽增光的,然后把自己講的寫下來,最后讀給同桌聽,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讓學生感受成就與成功,尋找分享與快樂的感覺。
五、重視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習慣。
學生通過主動收集資料,就可以知道“國徽”是一個國家的標志和象征,它和國旗一樣,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尊嚴。
教學始終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雖然我注意了評價方式的多樣化,但是我的評價語言還不夠生動,為了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快樂,還需加倍努力。
三年級語文教案 8
教學目標:
1、了解海底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2、通過第3、4段的教學,進行句與句之間聯系的訓練。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朗誦課文,背誦課文第3段。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理解3、4段中的句與句之間聯系。
教學難點:
了解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建設綠色的家園是我們的美好愿望。但是,正如我們所看到的,許多地方都被污染了:高高的煙囪把大量的有毒氣體排放到了天空中;許多工廠把污水直接排放到了河里、海里,污染了我們的水源……可是這些卻絲毫沒有影響到大海深處。正如書上說的: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現在,科學家正在研究如何開發利用海底資源,這一節課就讓我們深入的學習一下課文,看看大海深處到底是怎樣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
二、讀課文
1、生分讀課文(2生順讀)
2、老師指點、小結
三、教學第2、3自然段
(一)齊讀第1段
師:誰能告訴老師,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從課本上找出一句話來)生: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師:說得對!讓我們先來看一下,課本上是怎樣寫景色奇異的。
(二)學習第2、3段
1、生自讀第2段
2、師:這一段有幾句話?(4句)對!一起來看一下。
師:海浪這么大,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波濤澎湃)哪位同學能夠形容一下,怎樣才算波濤澎湃?(可讓學生用手勢表演)
3、師:你看海面上波濤澎湃,海底卻怎樣?(出示投影:海底依然寧靜。)(齊讀,指導語氣,強調重讀)
師:誰能夠用一個詞來代替“依然”,保持句子意思不變?
師:為什么呢?(出示投影:的風浪也只能影響到海面以下幾十米深。)(齊讀,指導語氣,強調重讀和上一句連起來說一遍。)
4、如果你是潛水員,潛到海底會怎么樣呢?(投影:演示附表)(越往下越暗,500米以下就全黑了……)
師:在這里你發現了什么?(點點光亮)板書師:500米以下就全黑了,照理什么光亮也沒有,這里卻有許多光點,哪位同學起來讀一下這個句子,看看哪個字應該重讀。(生讀,師指點:這里的“卻”表示意思的轉折。)
師:那點點光亮像什么?(閃爍星星)(投影:點點光亮像閃爍星星)這是一個什么句子?(比喻句)師:哪位同學能仿照上面的句子說一句話?
5、再讀第2段(齊讀)
6、師:海底是寧靜的,但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的)(投影:海底是寧靜的,但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的`。齊讀。)師:“是否”是什么意思?誰能夠用一個詞來代替“是否”,保持句子意思不變?師:下面請同學們自己朗讀一下課文第3段,回答這個問題。
7、師: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個句子。(讀)像這樣的句子,一問一答就叫做設問句。(再讀。南邊兩排讀問句,北邊兩排讀答句,讀完后換讀)
8、師:也就是說,海底是------有聲音的。(板書)那么,你知道聲音是從哪里來的嗎?(小組討論)
師:海底聲音是從哪里來的?生:海底的動物常常在一起竊竊私語。師:說得對!誰能說一說“竊竊私語”是什么意思?誰能表演一下?
師:那么都有些什么聲音呢?(投影: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生讀)
師:后面一個省略號表示還有。說明海底動物發出的聲音是多種多樣的。師:那位同學能夠仿照上面的句子說一句話?
(三)小結
1、請同學們再回頭讀一下2、3自然段,看看主要講了什么?
2、剛才這兩段,合起來講了------景色奇異
板書設計:
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海底世界
三年級語文教案 9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詞和課文第一自然段。
2、研讀課文2—4自然段,圖文結合理解“茂密、五光十色、熱情好客、陰房”等詞語的意思,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能真切感受到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3、激發學生對葡萄溝的向往和對維吾爾族人民的喜愛之情,領略葡萄溝的風土人情。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葡萄溝好在什么地方;
教學難點:
知道葡萄溝好在什么地方;理解葡萄的特點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葡萄溝》這一課的生字新詞,老師考考你們是不是都掌握了。
【出示:新疆、吐魯番、葡萄溝、蜜桃、梯田、維吾爾族、足夠、碉堡;生字標紅色】開小火車認讀,有錯隨機訂正,齊讀。
2、【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
師: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葡萄溝出產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十月份還有人們最喜愛吃的——(葡萄)。(生讀)師:啊,葡萄溝的水果真——多,【板書:水果多】我們一起再來美美地讀讀第一自然段。課文中有一句話夸葡萄溝,誰能一下子找到它?【板書: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師:那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去葡萄溝看看,葡萄溝除了盛產水果,還好在哪兒?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梯田圖片】
師:葡萄溝到了,快看看葡萄種在哪兒?(山坡的梯田上)瞧,這種山坡上像階梯一樣的農田就是梯田。那我們趕快登上山坡,用你們的慧眼仔細瞧瞧美麗的葡萄溝。請小朋友們自己輕聲讀讀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地方吸引了你,讓你覺得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生輕聲讀)
2、交流匯報(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
①“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
【出示圖片】從圖片上來看,什么叫茂密?(茂盛繁密)
你從句子中哪些地方看出枝葉長得很茂密?(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想象一下,在烈日炎炎的夏季,當你來到葡萄溝,來到這茂密的枝葉搭起的一個個綠色的涼棚下,你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呢?(涼快,涼爽,舒服,舒暢)
那請你帶著這種舒暢的心情來讀一讀這句話。(指名讀)
我們一起來舒服地讀一讀。(齊讀)
小結:葡萄溝的風景美,真是個——好地方。【板書:風景美】
②“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
你從哪些詞感受到了葡萄的`美?
A)五光十色
五光十色描寫了葡萄的什么美麗?(顏色)
那這兒的葡萄都有些什么顏色呢?(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出示圖片】這么多的顏色,真美!那你還知道哪些詞可以形容顏色多?(五顏六色,五彩繽紛)
我如果把課文中的“五光十色”換成“五顏六色”好嗎?為什么?(不好,五光十色不僅寫出了顏色多,還寫出了葡萄富有光澤,非常美麗。)
原來這兩個詞還是有不同之處的。那我請小朋友們來選一選,填一填。
【填空練習(配圖):五光十色五顏六色
1、春天,公園里百花盛開,( ),真是美麗極了!
2、果園里的果子成熟了,有紫色的葡萄,金黃的橘子,紅色的蘋果,( ),十分美麗!】誰能來美美地讀一讀這五光十色的葡萄?(指名讀)
B)一大串一大串
從這個詞你讀出了葡萄的什么特點?(數量多)
【圖片對比“一串”“一大串”“一大串一大串”】
葡萄溝的葡萄真多呀,誰來讀一讀?(指名讀)
小結:這葡萄串兒這么大,數量這么多,顏色這么美,而且水靈靈的,真是美麗極了!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一讀。(齊讀)
葡萄溝的葡萄又多又美,真是個——好地方。【板書:葡萄多、美】
③“要是這時候你到葡萄溝去,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準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
是什么讓你覺得葡萄溝真好?(老鄉熱情好客)
自己試著讀讀這句話。(生自由讀)
你從哪些詞讀出了老鄉的熱情?(“準會”:你能給“準會”換個詞嗎?“吃個夠”:怎樣叫“吃個夠”?)
你看課文中的這張插圖,維吾爾族老鄉把各種水果都拿出來招待遠方的客人,葡萄一大盤一大盤地捧出來,讓你吃個夠。真是——熱情好客。
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感受一下老鄉的熱情吧!(生齊讀)
小結:葡萄溝有這么熱情好客的老鄉,不僅景美,人也美,真是個——好地方。【板書:老
鄉熱情好客】
小結:葡萄溝真是個令人流連忘返的好地方,讓我們一起來回味下,美美地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生齊讀)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師:為了使我們一年四季隨時都能吃到鮮美、甘甜的葡萄,維吾爾族老鄉不僅把收下來的葡萄運到城里,還運到陰房制成了葡萄干。這不,熱情好客的老鄉還要帶我們去陰房看看呢!
【出示第三自然段】
2、陰房是什么樣的呢?【出示圖片】它跟平時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樣?課文是怎么寫的?(陰房修在山坡上,樣子很像碉堡,四壁留著許多小孔,里面釘著許多木架子。)看圖解說
3、這葡萄干在陰房里到底是怎么制成的呢?找到課文中的句子來說一說。(成串的葡萄掛在架子上,利用流動的熱空氣,把水分蒸發掉,就成了葡萄干。)
【出示圖片】
師:人們把葡萄掛在陰房的架子上,利用四面小孔里流動的熱空氣,蒸發掉葡萄中的水分,就制成了葡萄干。現在誰能自己來說說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葡萄干的制作方法。(齊讀句子)
4、在這陰房里制作的葡萄干有什么特點呢?(顏色鮮,味道甜,非常有名)【出示圖片】讀到這里,看到這些圖片,你們心里有什么感受?(學生交流)
那就把你們美好的想法、愿望都通過朗讀來表達出來吧。(齊讀句子)
5、小結:葡萄溝生產的葡萄干非常有名,真是個——好地方。【板書:葡萄干有名】
四、總結全文
1、師:葡萄溝是個好地方,那是因為——(指板書:水果多,風景美,葡萄多、美,老鄉熱情好客,葡萄干有名)。
所以,凡是去過葡萄溝的人,都會由衷地發出贊嘆:(指板書: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讓我們也從心底里發出贊嘆。(齊讀: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機動】2、你喜歡葡萄溝這個好地方嗎?讓我們一起來夸夸葡萄溝吧!(齊讀全文)
五、練習
師:剛才我發現小朋友們都學得很認真,那我們就來比一比,看看課堂上講的內容你們是不是都學會了。請小朋友們翻開《語文課堂作業本》第15頁,完成第4、5兩題。(課件出示,交流訂正)
三年級語文教案 10
學習目標:
1、認識“麻、癥”等10個生字,會寫“愿、姿”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掌聲、文靜、愿意”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精讀課文第一段。
導學流程:
一、解讀課題,導入新課
1、今天,有這么多老師到我們班來聽課,你會用什么方式來表示對他們的歡迎?
(學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
2、板書課題:掌聲(學生齊讀課題。)
3、聲能傳情,讀課題也要有講究,怎么讀,就能讓大家感受到掌聲的熱情?(生讀得更熱情整齊些了。)
4、你在什么時候得到過別人的掌聲?(學生自由說。)
5、在別人送給你掌聲時,你謝過人家嗎?(大部分同學沒有)帶上你心中的那份謝意,讓我們滿懷深情地把課題再讀一遍。
設計意圖:重視提取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儲備,感受掌聲的作用。語文不用概念說話,它是感性的。
二、讀準詞句,整體感知
1、請大家認真讀課文,邊讀邊圈畫出生字新詞,并借助拼音讀準它。在這篇課文中有些詞是很容易讀錯的,請留意一下。(學生自由通讀課文。)
2、出示本課詞語,在字音方面,你認為哪幾個詞是最容易讀錯的,給大家提個醒。交流:
(1)落[lào]下:反復正音,直到讀準。
(2)麻[má]痹[bì]癥[zhèng]:字音讀得準,但感覺不夠準,(指著麻痹癥的偏旁)這是什么?(病字框),是啊,這是一種由病毒侵入脊髓引起的急性的傳染病,嚴重時導致殘疾甚至癱瘓。有病了身體就不舒服了,那該怎么讀啊?(生皺著小眉頭讀。)
3、同桌互讀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的,由同桌打上。
4、鼓勵學生自告奮勇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在讀的過程中老師相機指導。
5、請大家再次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不容易,我把讀正確、讀流利當作
“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舍得花時間逐詞、逐句、逐段地讀,必要時教師還要作示范。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互聽互讀是對話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話也包括“你讀我讀”,在互讀互聽中夯實基礎,這一環節的設計為后面的``精讀課文打基礎。
三、走進文本,對話交流
1、英子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默讀課文,圈畫出描寫英子外貌及性格特點的詞句。
2、交流自學成果,抓住重點詞句加以體會,隨機交流以下句子:
(1)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文靜是什么意思?你從“默默地”這個詞體會到了什么?
(2)因為她得過小兒麻痹癥,腿腳落下了殘疾,不愿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①學習生字:‘姿、勢’老師范寫,學生也認認真真地寫一遍。
②英子的走路姿勢是什么樣子的?聯系下文的“一搖一晃”來理解“殘疾”一詞。
③體驗說話:英子走路“一搖一晃”,她不能像我們一樣。
④她是多么難受啊,帶自己的感受讀好這句話。
(3)上課前,她早早地來到教室,下課后,她又總是最后一個離開。
①用心讀讀這句話,想一想英子為什么要這樣做?從“早早地、總是、最后一個”這三個詞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②是啊,我們帶著一種感動,感受到了英子的不幸,體會到了她的孤單和自卑。現在你會用一種怎樣的心情來讀好第一段話呢?試一試!
設計意圖:在這一教學環節中,通過引導學生仔細揣摩重點詞句,引領學生深入走進文本,讀悟文字背后的聲音,讓學生在讀讀說說中與文本對話、與英子對話,真切地感受、體驗英子的.內心世界。
四、指導書寫,布置作業
1、仔細觀察本課的生字,想想哪些筆畫特別需要提醒。
2、重點探討“烈、著”這2個上下結構的字的寫法,范寫。
3、學生練習書寫生字,及時展示學生寫的字,并及時進行指導、評價。
教學反思:
《掌聲》寫的是一位原本內心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同學們鼓勵與愛的掌聲中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這樣一篇感人致深的愛的課文給了我們一次出色的愛的教育機會。為此,我設計了一堂情意交融,開放、扎實而有效的語文課,讓愛的掌聲響起在課堂的每個角落。
教學這課時,我運用對比法進行教學。
1、讓學生初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劃出描寫英子心理活動的句子。
2、讀課文第一段,英子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3、讀第四自然段,這時的英子給你又留下什么印象?英子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4、同學們為什么要給英子掌聲,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掌聲有什么不同?
課堂中我圍繞上面幾個問題要學生反復讀課文,理解英子的心理變化。讓學生明白掌聲對英子的影響。從而明白: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我們既要珍惜別人的掌聲,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三年級語文教案 11
教學目標:
1.理解詞語“竊竊私語”的意思,抓住中心句子,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物產豐富,激發熱愛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興趣。
2.能了解作者把海底動物種類多、活動方式有趣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抓住中心詞“各種各樣的聲音”、“各有各的活動特點”、“差異很大”等具體展開分析,配以多媒體感知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2.模仿文中句式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說話,想象海底其它的各種聲音
教學難點:
掌握課文內容的同時,學習文章圍繞事物主要特點,通過幾個典型方面進行說明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走進“海底世界”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海底世界。齊讀課題
2.這是一篇說明文,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說說海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嗎?(師:你找對了,這句話其實也是課文的中心句,它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3.的確,海底是一個——板書: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二、精讀感悟,暢游“海底世界”
1.自由朗讀課文2—5自然段,想一想:課文從哪幾方面講述了海底的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
2.匯報并板書:動物植物礦物
(一)抓住“聲音”說“趣”
1.默讀2、3小節,想想這兩小節分別介紹了海底動物的什么?(板書:聲音活動)
2.課文中是怎樣描寫海底動物聲音的?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畫出有關句子。出示句子,齊讀。
點紅: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嚕……
(1)作者把海底的聲音寫得多么形象啊!請你仔細讀讀這句話,你發現了什么?
比喻:海底有的聲音像——,有的聲音像——,采用了形象的比喻手法。
排比:這些短句結構相同,字數相等,采用排比手法。
(2)“嗡嗡、啾啾、汪汪”,這些都是描寫動物聲音的詞語,叫擬聲詞。細細地讀讀,你會發現,這些聲音一個比一個響。看來,作者在寫作的時候,還是挺有講究的'呢!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評價:多么有趣的聲音啊!誰再來讀?
(3)海底是不是只有這幾種聲音呢?你怎么知道?(省略號)你有一雙慧眼!
海底還能聽到哪些聲音?誰能仿照課文的句式說一說?
出示句式:“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聽音器,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4)海底動物的聲音真奇妙,不同的動物發出的聲音不同,即使是同一種動物在不同的時候發出的聲音也不同。引讀:它們吃東西的時候發出——,行進的時候——,遇到危險的時候——。
(5)其實,這些聲音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是聽不到的,需要用上特制的——水中聽音器。而且這些聲音聽起來低低的、輕輕的,動物們就像是在——竊竊私語
A老師想看看什么樣才是竊竊私語,你能和同桌表演一下嗎?
B剛才老師俯下身子,努力地想聽清你們在說些什么,可是我并沒有聽清,你們剛才的樣子就是——竊竊私語。
C那你能用“竊竊私語”來說一句話嗎?
(6)現在讓我們再來感受海底動物竊竊私語的聲音,齊讀“如果你用上……”
點紅“:”從這個冒號你讀出了什么?(引出下文,后面的內容都是圍繞前面的這句話來寫的,在寫法上采用了先總述后分述)師生分讀。
(二)抓住“活動”讀“趣”
海底動物的聲音如此奇特,活動更是各有特點。
出示要求
1.快速瀏覽第三小節,想想這一小節采用了什么構段方式?用“ ”劃出中心句。
2.這一小節介紹了哪幾種動物?用“﹏”畫出它們的名字。它們各有什么活動特點?
“海參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4米。”
(1)你覺得海參爬得怎么樣?從哪讀出來?
(2)知道“四米”是多長嗎?我們的黑板差不多4米長,這么短的距離,海參卻要爬行整整——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就是一節課加兩個下課時間。看來,它爬行的速度——可真慢呀!誰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3)“每小時”、“四米”,作者采用(板書:列數字)的說明方法,讓我們感受到了海參的爬行速度真是慢呀!(指名讀)還有誰也喜歡海參的,那你也來讀一讀。(指名讀)
(4)出示比較句子:你讀出了什么?
師:簡單的一個“只”字就能讓我們感受到海參爬行速度之慢。讓我們通過朗讀把它的活動特點表達出來。(齊讀)
“梭子魚每小時能游幾十千米,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的火車還要快。”
(1)如果要你來讀這句話,你覺得要讀好哪些詞?
(2)“每小時”、“幾十千米”,作者不僅采用了列數字的方法,還通過和我們平時見過的普通火車(板書:作比較),讓我們感受到梭子魚的速度之快!(指名讀)
(3)“還要”:看似簡單的一個字或是一個詞語,在語言表達上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誰來讀好?
(4)梭子魚真是大海中的游泳健將呀!(齊讀)
烏賊和章魚能突然向前方噴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1)像我們平時見過的劃船和游泳都是靠反推力來前進的。
(2)烏賊和章魚利用水的反推力后退,這樣的活動方式很是奇特。齊讀。
有些貝類自己不動,但能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
(1)“巴”是什么意思?(緊緊地貼在輪船上)這些貝類可真會享受!指名讀。
(2)貝類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旅行,多么愜意啊!我們一起來讀!
還有些深水魚,它們自身就有發光器官,游動起來像閃爍的星星。
(1)這是一句什么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板書:打比方
這句話,作者采用打比方的手法描寫深水魚。讀讀這個比喻句
(2)在一片漆黑的深海里,有許多帶有發光器的深水魚在悠閑自在地游動著,就好象黑夜中那閃爍的星星。多么形象的比喻啊!齊讀。
3.讓我們再來通過朗讀分享這些動物們有趣的活動特點!(齊讀第三自然段)
4.這一小節,先總寫海底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特點,再舉了5個例子,(板書:舉例子)分別敘述,這樣的構段方式就叫——總分。總寫的這句話就叫——中心句。
(三)抓住“差異”賞“趣”
剛才我們通過海底動物的聲音和活動領略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現在就讓我們從海底的(植物和礦物)去領略海底的物產豐富。
植物
(1)出示第4小節:這一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作者又是從哪兩方面來寫海底植物差異大的?(色彩、形態)男女生分讀句子。
(2)海底的植物真是形態各異呀!作者同樣采用舉例子的手法,例舉了一個海藻,小的我們的肉眼看不到,只能(借助……),大的(長達……)像這樣的海藻就有(八千多種)。
(3)出示比較句:你讀出了什么?
師:說明文的語言就應該這樣,科學、準確。一字之差卻表達了完全不同的意思。
(4)海底植物形態各異,向我們呈現出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畫面。齊讀。
礦物
除了植物,作者還向我們簡單介紹了海底的礦物。讓我們一起讀一讀。
三、總結升華,探究“海底世界”。
1.這篇課文從海底的動物、植物和礦物來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出示: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齊讀。
這也是發自我們內心的贊美:再讀!
2.這節課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只是大海的滄海一粟。如果你還想更多地了解和探索海底世界的奧秘。最后,老師給大家推薦兩本書《海底兩萬里》、《海神的傳說》。相信你對海洋有更多的了解,得到更多的收獲!
三年級語文教案 12
教材說明:
這篇精讀課文,是一篇回憶性的記敘文。作者具體記敘了他家解放前養蠶的過程,用飽含深情的筆墨,著重表現了母親養蠶的辛勞,歌頌了母親為子女奉獻一切的美德。
課文一共有9個自然段,按照兩條線索安排材料。
教學要求:
1、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母親養蠶的辛苦,學習母親無私奉獻的美德。
2、 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抓住重點詞語句子,聯系上下文體會意思,交流感受。
3、 指導學生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會認指定的字。
4、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完成課后“思考練習”。
教學重點:
了解養春蠶的過程和母親養蠶的辛苦。
教學準備:
(1) 課文朗讀錄音。
(2) 搜集有關蠶的資料。
教學方法:
朗讀法 自學法 講讀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自學生字詞;初步知道課文的主要內容。
一. 導課。
我們是農村的孩子,應該見過蠶了吧,你了解蠶的生長過程嗎?你自己養過蠶嗎?見別人養過蠶嗎?養蠶容易嗎?今天我們要學習老一代文學家巴金寫的《春蠶》,從中不僅能知道蠶的生長過程,更能體會母親養蠶的`辛苦,體會到母親對孩子那種無私的愛。
二.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解決字詞。
1、 生自讀課文,要求邊讀邊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努力讀通課文。
2、 同桌互讀,正音。
3、 出示本課的生字新詞,讓學生認讀,再次正音。
4、 生再次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同時畫出不理解的詞,讀后注意聯系上下文以及字典解決。
5、 指名分段讀,思考本文講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6、 集體交流:(1)本課中詞語的意思。(2)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 再讀課,質疑問難。
邊讀邊畫邊批,畫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寫出你的問題,你的理解。
小組交流自己的問題,合作解決。
集體交流,并把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寫到黑板上,以便下節有重點地去學習。
四. 作業 。
1、 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正確規范地抄寫本課中你認為好的詞及那些較難寫的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線索,弄清喂養春蠶的過程;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母親的辛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 讀課文,理清線索。
1.自由讀課文,填寫下表。
蠶的生長過程 母親干什么,怎么做
蠶卵
極小極小的蠶兒 摘桑葉 擦干 剪成細絲
半寸來長 換大匾 喂整片桑葉
越來越大 分匾 打掃蠶室 深夜添桑葉
快“上山”了 一夜兩次 添桑葉 清理蠶沙
“上山”了 捉蠶“上山” 摘繭子
2.師巡回指導
3、填好后同桌先交流。
4、指名上黑板上填,集體交流。
二.抓重點詞句,體會母親的辛苦。
1、自讀課文,畫出表現母親辛苦的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詞句的意思,在旁邊寫出你的理解。
2、讀后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特別強調如下 的詞“照例”“每到這時候”“就靠”“每天清晨”“每天深夜”“總要”“常常看見”“總看見”。
三.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師范讀,初步領悟。
2、生自由練讀,選擇你最受感動的地方,試有感情地讀下來。
3、讀后評議,再讀。
4、各小組內比賽讀,選出讀得特別好的進行全班比賽。
四.作業 。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了解母親為自己做了些什么,自己應該怎么做去回報母親,把它寫到日記上。
板書設計:
春蠶
蠶的生長過程 母親干什么,怎么做
蠶卵
極小極小的蠶兒 摘桑葉 擦干 剪成細絲
半寸來長 換大匾 喂整片桑葉
越來越大 分匾 打掃蠶室 深夜添桑葉
快“上山”了 一夜兩次 添桑葉 清理蠶沙
“上山”了 捉蠶“上山” 摘繭子
辛苦無無私奉獻
三年級語文教案 13
教學目的:
1.能抓住重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并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寫具體的。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那個自然段。
3.了解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產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課文的第二部分(特別是2、3、4自然段),了解海底世界奇異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
教學難點:
是第4自然段,找出重點句,并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寫具體的。
教學模式:
1.主體模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輔助模式:課后練習1、2、3。
教學用具:
電腦課件。
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是為四年級學生所設計。海底世界對于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因此,要讓學生確實領悟到海底世界的神奇美麗,除引導學生認真讀懂課文以外,還應該盡量為學生創造直觀條件,使學生真正領悟到海底世界的美。
教學策略及教法:
為了促進教學目標的全面實現,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考慮學生的實際特點,可采用談話、激趣、演示、活動、練習朗讀、背誦等方式交叉學習課文。
1.充分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優勢,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海底世界,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所以對于海底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制作課件,通過計算機所具有的聲、光、色、形等功能,幫助學生進入一個海底世界,請學生感受到其中的美麗與神奇,為學生理解課文,打下生動形象的表象基礎。從而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并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簡化課堂提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生通過初讀課文,可以了解到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于是,我就設計“從哪可以看出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從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課文。
3.充分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情的.語言的美。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要充分引導學生朗讀、背誦,請學生感悟到語言中的優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大海、海底的畫面。)
我們賴以生存的大海有70。8%的面積被海水覆蓋著,大海是生命的搖籃,有時波濤澎湃,有時風平浪靜。你可知道,大海深處時怎樣的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潛入海底,去探索那海底世界。(出示課題:海底世界。)生動形象,絢麗多彩的畫面,優美的優美的音樂,老師充滿深情的導言,一下吸引住學生,把學生帶到一個神秘的海底世界。
(二)整體感知課文
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想:海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指名分自然段朗讀,其他同學思考。讀完后指名發言。師板書:景色奇異,物產豐富。過渡: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底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呢?
(三)細讀課文
1.學習第2自然段:按照下面的方法學習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從哪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1)默讀,用“——”畫出有關句子。
(2)結合所畫的句子談出自己的體會。
(3)有感情地練習朗讀。學生自學,師行間巡視。指名匯報補充朗讀體會。(出示深水中閃爍的星星畫面。)再次朗讀體會。深水中的閃爍畫面,對學生來說非常神奇,展示給學生這個畫面,學生會感到十分驚訝。過渡:寧靜的海底是否沒有一點聲音呢?
2.學習第3自然段
(1)兩個人對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對方讀的和你的理解一樣不一樣?注意讀的時候聲音要小一點,不要打攏其他組的同學。
(2)指名朗讀,根據你對這個自然段的理解,談談他讀的怎么樣?(重點體會竊竊私語)
(3)師生合作朗讀課文,師讀,學生模擬各種聲音。讀完以后追問:感覺怎么樣?
(4)激發想象:你能想象一下還有哪些聲音嗎?按照書上的句式有感情地說一說:有的像()一樣()。過渡:沒想到動物們還能用語言交流呢!焦老師還知道鯨群能象合唱隊一樣唱歌呢。還可以從哪看出海底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呢?
3.學習第4自然段
(1)按照第二自然段的方法來學習第四自然段。
(2)指名匯報,師板書。海參請一名學生走一走4米的距離,大家對比一下。
(3)放其它幾種動物的活動方式課件。烏賊和章魚的活動方式,很有趣。展示給學生的實景畫面,讓學生看到它們活動的方式,學生同樣興味盎然。
(4)這幾句話是圍繞哪句話寫的?各有各的活動方法爬行游反推力巴
(5)老師讀第一句,再請四位同學每人讀一種動物的活動方式,讀完請學生說說老師讀的和同學們讀的句子有什么關系。
(6)試背這個自然段。指一名同學背。
(7)你還搜集了海底的動物有哪些活動方式,能給大家用簡短的句子有感情地說一說嗎?
4.還可以從哪看出海底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呢?指名分別讀第5、6自然段。
5.小結:(放課件)正象同學們讀的那樣,海底有山,有峽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植物的色彩多種多樣。各種.種樣的動物說也說不完,數也數不清。看到這些,你們想說些什么?一起讀最后一個自然段。伴著這優美的音樂和動人的畫面,再有感情地讀讀課文。景色優美的海底世界,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更令人感受到海底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學生此時朗讀更會有深刻的感受。
(四)放海水污染的課件
現在,大海受到了嚴重的污染,海底世界遭到了破壞,此時,你又有什么想法呢?
(五)作業
為了保護美麗的海底世界,請同不們設計一份環保方案,為我們保護海洋環境出一份力。
三年級語文教案 14
一、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4、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善于提出不同見解的科學態度,查找有關資料驗證蜻蜓餓極時會吃自己的尾巴。
二、教學時間:
兩教時
三、教學準備:
1、認真朗讀課文,不理解的詞語圈圈劃劃,借助詞典理解。
2、了解陶行知的其人其事。
3、理解蜻蜓的有關知識(特點、習性等)
四、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展示畫面,激趣引出課題
1、展示蜻蜓飛舞的畫面,師導入
2、師:同學們,這些忙忙碌碌的小精靈是誰呢?(板書:蜻蜓)請你用一個詞形容一下這些小蜻蜓。(可愛的,美麗的)你們喜歡嗎?對呀,有個孩子叫翠貞,她就抓到了這樣一只小蜻蜓,喜愛極了,愛不釋手,但最后卻把小蜻蜓放了。(板書:放飛蜻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一起走入課文。
3、揭示課題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學思考: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語劃劃圈圈。
(2)文中 共有幾個自然段,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語陶行知 慈愛 七嘴八舌 搶著說 蒼蠅 蚊子 饑餓 結構 復雜 翠貞 田埂 孑孓 掌握 平衡 撫摸保持 入神 成千上萬 一撅一撅
(2)指名學生讀,正音前鼻音:貞 蚊 后鼻音:埂 衡 蠅 搶翹舌音:舌 多種形式練讀、鞏固
(3)質疑,有哪些詞你不理解,討論后交流孑孓---蚊子的幼蟲。一撅一撅---一翹一翹的(動作演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爭著發表自己意見。陶行知---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請了解的學生說說,教師小結)。
(4)工有11個自然段
(5)講述老一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見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勢利導和孩子們(談蜻蜓),使他們懂得蜻蜓是人類的朋友,并(放蜻蜓)的故事。
(6)按“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的'順序寫(板書)
三、學習課文第一、三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陶行知見到了怎樣的情景?(“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區別“一個”和“一群”
2、齊讀第一段
3、指名讀第三段思考:這群孩子捉了幾只蜻蜓?這只蜻蜓當時在誰的手里?只有翠貞一個孩子同意放飛蜻蜓嗎?(“紛紛”一詞可以看出,是所有的孩子都同意 放飛蜻蜓。) “放了它,放了它”,連喊了兩次,表現出了孩子怎樣的心情?(趕快放飛蜻蜓,迫不及待地心情)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四、激起懸念師:翠貞他們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迫不及待(指板書的課題)蜻蜓“放飛”掉(彩色粉筆加著重號)?陶行知究竟是怎樣和孩子們談蜻蜓的呢?我們將在下節課繼續討論。
四、復習生字,指導書寫
1、容易寫錯的字:(想一想,用哪些好辦法記住它)蚊 蠅(“蟲”字旁,皆屬昆蟲)餓(因為缺食,用“饣”字旁)槍 搶(比較后記憶,搶時要用手)夏 復(比較后記憶)舌(中間一橫在橫中線)慈(字要寫得緊湊,兩個“幺”字靠攏)
2、完成習字冊
五、課后作業:繼續認真朗讀課文
第二教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知
1、出示詞語(多種形式朗讀,鞏固)陶行知 慈愛 七嘴八舌 搶著說 蒼蠅 蚊子 饑餓 結構 復雜 翠貞 田埂 孑孓 掌握 平衡 撫摸保持 入神 成千上萬 一撅一撅2、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脈絡(結合板書)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
3、談話導入,學習新課陶行知究竟是怎樣和孩子們談蜻蜓的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的第二段。
二、學習第二段自主研究性學習(以小組學習的形式開展)
(一)自由朗讀第二段
(二)討論:★孩子們為什么樂意放飛蜻蜓?陶行知怎樣和孩子們談蜻蜓的?(怎么說,怎么做,找到句子讀一讀,理解)
1、他停下腳步,慈愛地撫摸著翠貞的小辮子問:“翠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嗎?”(談話的態度和藹可親,做一做動作,指導朗讀并體會)
2、陶先生說拉著孩子們坐在田埂上,說:“還是翠貞說得對。蒼蠅、蚊子、水利的孑孓,它都吃。你們說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先生不拿架子,尊重孩子。“拉著孩子們坐在田埂上”,表揚翠貞說得對,征求意見。)
3、陶行知從翠貞手里取過蜻蜓,高高舉起,小心地翻過去,介紹蜻蜓的身體構造,用商量的口吻說:“把蜻蜓放了,好不好?”(先生富有耐心,講究民主,仔細講解)★孩子們聽了陶行知先生的談話,對蜻蜓了解了嗎?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知道蜻蜓是益蟲,會吃掉蒼蠅、蚊子、孑孓等害蟲。了解了蜻蜓的身體構造,尾巴能保持平衡、調整方向、饑餓的時候吃掉自己的尾巴,尾巴回再生。眼睛是復眼,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練讀孩子們說的話,學生交流,教師作適當補充)
(三)討論后交流
(四)教師小結
(五)分角色朗讀第二段三、理解深入,再次朗讀第三段
1、師:陶行知先生的一番話,孩子們樂意把蜻蜓放飛嗎?
2、引讀第三段,孩子們入神地聽著……(自己加上動作)
3、想象說話:孩子們目送著蜻蜓展翅飛翔,回怎么說?小蜻蜓又會說什么呢?(自由交流)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演一演這個故事
五、總結全文
六、課外作業
1、完成練習冊
2、把你了解帶的蜻蜓的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
3、蜻蜓餓極時會吃自己的尾巴,查閱相關資料驗證。
三年級語文教案 15
教學目標
1.學習寓言《南轅北轍》,了解故事內容。
2.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在了解寓言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寓意,生動表演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師:誰能說說你都學過那些寓言故事?(指名回答)
生1:我知道的有《揠苗助長》、《守株待兔》。
生2:我知道的有《亡羊補牢》、《掩耳盜鈴》《愚公移山》。
生3:我知道的有《自相矛盾》、《畫蛇添足》、《南轅北轍》。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南轅北轍》這則寓言故事(板書課題),看看其中蘊含有什么樣的道理。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為了檢查學生的課前參與情況,讓學生有展示自我的機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初讀故事《南轅北轍》。
要求:1.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用自己的話說說你對“南轅北轍”這個詞的理解。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并能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三. 檢查初讀情況。
1. 指名讀課文,集體正音。
2. 師:誰能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一個人想到楚國去,楚國在南邊,他卻往北走,朋友提醒他走錯了,他卻滿不在乎。
3.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對“南轅北轍”這個詞的理解?
生:一個人想到楚國去,楚國在南邊,他卻往北走。
師:轅:古代車馬前面的兩根車杠。轍:車輪走過之后,路面壓成的痕跡。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為了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
四. 分角色讀文。
1. 同桌分角色讀,教師巡視指導。
2. 集體分角色讀。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對課文的.理解能力】
五. 表演課文內容。
1. 學生準備。
2. 指名展示表演。(三名學生上臺表演,一名演去楚國的'人,一名演他的朋友,另外一名演車夫。)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和對課文的理解能力。】
六. 拓展。
1. 師:學習了這則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生1:我們不能向去楚國的人學習。
生2:我們應該聽別人的勸告。
生3;行動和目的要一致。
師:行動和目的相反,即背道而馳,是永遠也達不到目的的。
2. 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談類似的事情。(同桌交流)
3. 師:我們今后應該怎么做?
生:行動和目的要一致。
師:行動和目的要一致,才能達到目的。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把語文教學和實際生活相結合,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讓學生知道學有所用,激發學生學語文的興趣。】
【三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語文經典教案01-07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語文園地八04-09
三年級語文教案:《語文園地三》04-09
語文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通用05-01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語文園地二》06-13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教案06-06
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七教案11-18
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八》教案01-29
三年級語文閱讀教案10-27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