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童趣》兩個課時詳細教案
學習目標
①準確劃分語音停頓,節奏分明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②理解只有善于觀察,善于聯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③學習積累重點詞語。
教學重點
①反復朗讀,領會課文大意。
②初步了解古文與現代文的異同詞,掌握學習古文的規律。
③理解怎樣借助觀察、想像,獲得生活樂趣。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反復朗讀,正確停頓,疏通文意。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用創造情境的方式導入。
引用古詩文中有關兒童的描寫,(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引發學生的聯想。
介紹學習文言文的意義和方法
1、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體,特點是簡潔、典雅。文言文來源于古代漢語口語,現代漢語也來源于古代漢語口語,二者同源而異流,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為主,不同為次,所以不難學,我們要有學好的信心。
2、學文言是為了繼承祖國的文化,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歷史上的許多事情;文言文中的許多詞匯、語匯依然保存在現代漢語中,學文言文可以豐富我們的語言倉庫。
3、學好文言文的關鍵在于培養語感。培養語感方法有三要:一要熟讀背誦課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習慣;二要自己用心領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為一體,見言而知意;三要主動積累詞匯、語匯,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達工具。這三條密切相關,缺一不可。
誦讀
要指導學生誦讀。可從劃分停頓入手。由于學生在小學時習慣于用一字一頓的讀法(有利于認清字形和讀準字音),無妨先用個別句子示例,使學生知道現在的讀法跟以前有所不同。如:
能/張目對日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
(例句中,/表示明顯的停頓,表示極短的停頓)
劃分停頓的目的是理清句意的層次,層次清則句意易明。
第一遍,教師范讀;第二遍,教師領讀,教師讀一句,學生讀一句(為使學生正確地掌握停頓)第三遍,教師大聲讀,學生小聲跟讀;第四遍,學生齊讀。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藐(miǎo),項為之強(jiāng),鶴唳(lì),怡(yí)然,凹凸(āo tū),為壑(hè),癩(lài)蝦蟆
掌握規律
文言文中單音詞占大多數,現代文中雙音詞占大多數,只要我們聯系上下文,把單音詞變成雙音詞,就可以了;有的詞,可用同義詞解釋,不大好變的詞語,就是你要特別加深印象記住的。教師按照上述方法試講一兩句。重在講清方法。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疏通文意
用老師所教給的方法,根據課下注釋疏通文意,并將不懂之處圈畫出來。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解決自己未能解決的問題。
全班討論交流,解決小組未能解決的問題
教師啟發學生,設小臺階,讓學生自己解決未解決的問題,領會課文大意。參閱注釋理解文意。注意理解下面加點詞的.意思。
①項為之強(脖子、頸項)②果如鶴唳云端(果真)
③以叢草為林(樹林)④興正濃(興趣)
⑤方出神(正)⑥驅之別院(趕、驅逐)
⑦明察秋毫:連極細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現視力極佳。
⑧怡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
⑨龐然大物:形容極大極大的動物。
⑩夏蚊成雷:蚊群發出雷鳴般的叫聲。
學生再讀課文,解決以下問題
①文章圍繞什么來回憶了三件趣事?
②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三件趣事。
③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樣得到的?
學生自主討論明確:
a.文章圍繞物外之趣回憶了三件趣事。
b.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鶴,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怡然稱快。第二件是把土墻凸凹、花和花臺邊小草叢雜處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癩蛤蟆看做龐然大物拔山倒樹,又寫了如何懲罰癩蛤蟆,表現了兒時的天真之情。
c.樂趣只有通過仔細地觀察,豐富的想像,才會得到。
完成課時練習
教師小結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卻又與物有關,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觀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學生快速自由朗讀課之后,再快速齊讀
限時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導入
齊讀課文,男女生比賽、背誦課文。怎樣才能獲得物外之趣呢?
分析第1自然段
明察、細察是兩個關鍵詞語,意思是觀察敏銳、仔細。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物外之趣。
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觀察的本領。
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觀察的習慣。
時有物外之趣觀察的收獲。
分析第2、3、4段,只是明察 細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明確除明察、細察之外,還要有豐富的想像,才能真正獲得物外之趣。
學生思考:下列三件趣事,你最喜歡那一個?背誦并用自己的話形象地敘述。
討論回答:作者是怎樣想像的?
討論明確: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擬作群鶴舞空,自得其樂;再把蚊子留在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怡然稱快。
第二件趣事:以叢草為林蟲蟻為獸凸者為丘凹者為壑,從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趣事:把癩蛤蟆看做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盡吞二蟲,以及如何懲罰癩蛤蟆。
三件趣事可否調換位置,為什么?
討論明確不可以。因為三件趣事的寫作的順序是由室內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擬作群鶴,到把草木、蟲蚊、土墻凸凹處擬作林、獸、丘、壑,再由癩蛤蟆與小蟲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體驗反思
找出文中描寫動作的語句
明確:捉蛤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討論]
問題l:癩蛤蟆已捉在手,又打了幾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樣的鞭子?癩蛤蟆竟沒有死,是為什么?
[明確]鞭子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小枝條。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癩蛤蟆,說明他心中是熱愛小動物的(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問題2:讀了此文,你得到了那些啟示?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討論明確:
熱愛動物,熱愛自然,要善于觀察,觀察要敏銳,加之豐富的想像,就能成為一個富有情趣的人。
問題3:說說你童年中有趣的事,善于從聯想中發現事物的美妙。
集體背誦課文,背誦時想像出三幅畫面,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
完成課時練習
作業:擬幾條熱愛草坪、熱愛動物的標語。如:
小草也會疼的,請勿踏之;小草正在生長,請勿打擾;勸君莫打報春鳥,子在巢中盼母歸。
附:板書設計
自然景物 思維方式 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聯想和想象 群鶴舞空 怡然稱快 草叢、蟲蚊、土礫 森林、野獸、丘壑 怡然自得 癩蛤蟆 龐然大物 大快人心(鞭打、驅趕)
【初中文言文《童趣》兩個課時詳細教案】相關文章:
童趣初中語文課文《童趣》教案04-17
童趣的文言文翻譯02-19
童趣文言文的翻譯01-17
童趣文言文賞析01-15
童趣第一課時教案04-12
童趣文言文翻譯及賞析02-06
童趣文言文對應翻譯02-07
童趣文言文翻譯原文02-18
《童趣》文言文閱讀理解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