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初一下冊(七年級下冊)語文:《國寶-大熊貓》教學教案
【教學設計A】
創意說明:一方面要讓學生了解大熊貓的特點和習性及其它成為國寶的原因;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鼓勵學生開展“如何來保護我們的國寶——大熊貓”專題研究,讓他們在研究過程中,自覺地提高動物保護意識。
教學目的:
1.認識大熊貓的特點和習性及其它成為國寶的原因;
2.了解大熊貓的生存現狀并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3.學習形象生動的說明方法。
教學步驟:
一、從標題入手,初步了解文章所寫中心。引導學生看課文標題,引發學生思考:本文用“國寶——大熊貓”作為標題,你覺得有什么含義?其中的破折號起什么作用呢?
明確:本文是一篇介紹珍稀動物大熊貓的科普說明文。課文標題中的“大熊貓”,表明了文章說明的對象,“國寶”一詞點明了說明的重點。先說“國寶”,再用表示解釋說明的破折號引出被稱為國寶的對象“大熊貓”,起著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突出大熊貓的珍貴;二是引起讀者的注意:這國寶究竟是什么?
二、朗讀課文,讀準下列字詞的讀音。
嬉(xī)戲憨(hān)態可掬(jū)瀕(bīn)危璀璨(cuǐcàn)
邛崍(qiónglái)浩瀚(hàn)棲(qī)息孤僻(pì)
分娩(miǎn)翌(yì)日繁衍(yǎn)
三、整體感知,研讀課文
1.熟讀課文之后,如果讓你來介紹大熊貓,你會從哪些方面來介紹?(可鼓勵學生用第一人稱的方式,上臺介紹大熊貓)
明確:外形特點:可愛
生長環境:人煙稀少、泉水豐富、竹類眾多
生活習性:喜愛食竹、食量很大、性情孤僻、愛獨處
活動范圍:隨季節交替而改變活動范圍
繁殖情況:繁殖力低,大多每胎產一仔
2.作者生動傳神地描寫了大熊貓的舉止神態,突出了它可愛、機警的特點。其中你最喜歡哪些語句?為什么?(根據學情,可引導學生學習本文生動的說明方法:引用、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詮釋等,以及擬人、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不必過細分析。)
3.小組討論:文章是如何來說明大熊貓的可愛和珍貴的?
明確:
4.結合課文以及你所了解的有關情況,請你談一談大熊貓的生存現狀?
(大熊貓生活現狀:學生可根據有關資料,圍繞大熊貓瀕臨滅絕,闡述自己的觀點。)
四、以“如何來保護我們的國寶——大熊貓”為主題,展開專題研究。
1.將課前收集的有關資料進行整理、歸納。
2.以小組為單位,確定研究子課題。
3.分工合作,擬定研究方案,并組織實施。
4.交流、匯報。
(不斷鼓勵學生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此部分可在課余完成,達到學科整合的目的。)
五、布置作業:
根據你現有的知識及參考有關資料,寫一篇保護大熊貓的倡議書。
【教學設計B】
創意說明:對于面臨瀕危的大熊貓,現在雖然受到了世界人民的關注,但是環境的破壞和森林的砍伐嚴重影響著大熊貓的生存質量。通過學習本文,我們應當了解和關注大熊貓的生存現狀,同時還應當鼓勵學生為保護這一古老的物種獻計獻策。
教學步驟:
1.查閱工具書,能夠順暢地熟讀課文。
2.熟讀課文,自主設計表格、提綱等概括大熊貓的外形、分布、生活環境、習性、繁殖、現狀等知識。
3.收集有關大熊貓的資料,對課文做補充。比一比:哪一組又多又詳細。
4.課后查找我國13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聯系課文,用簡要的文字說說建立保護區的意義。
5.為保護大熊貓這一古老的物種獻計獻策,開展一次“救救大熊貓”的主題策劃活動。
【教學設計C】
創意說明:借助辯論這種形式,提高學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和思辯能力,激發他們關注大熊貓的命運,關注大自然,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學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教學步驟:
1.對于面臨瀕危的大熊貓,人類可以采取哪些方式來拯救它們呢?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人類是否可以通過克隆技術拯救大熊貓這一物種?中國是否還能繼續把大熊貓作為“和平大使”贈送出國?對此,你還有什么問題想提呢?(鼓勵學生質疑,多角度思考問題)
2.根據以上所提問題(既可以是老師提的問題,也可以是學生自己提的問題),確定一個辯題。
3.自主選擇正反方,分工合作收集資料,為辯論充分準備。
4.開展辯論。
5.寫一篇辯后感,談談自己對“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的看法。
6.課后可根據資料,仿照生物書體系,編寫一篇生物課文:介紹大熊貓的知識。
【資料整合平臺】
草原上的邏輯
非洲蓋蒂草原上生長著一種味道甘冽的草。這種甜草至今沒有絕跡,不是氣候挽救了它們,也不是缺羊少牛。草原東部生活著四十多萬只高大的牛頭羚,一種集羊的善啃和牛的海量為一體的食草動物。按食量計算,這四十萬只牛頭羚足以在一個月內將塞倫蓋蒂東部、西部或任何一部分草原啃禿。不用擔心的是牛頭羚們從來就沒停下腳步仔細品嘗過草的味道,它們只是匆匆地將草的枝葉撈上幾大口就倉惶而過,因為他們身后追趕著獵豹、獅子、老虎和土狼。
牛頭羚個頭龐大,力量驚人,行動迅捷。但它們卻時刻遭受著其他食肉者的威脅。猛獸襲擊時它們從不團結起來抵御,它們只會驚惶奔逃,將弱小者甩在隊伍的尾部。當弱小的同類被捕后,所有的牛頭羚都會駐下腳步,長喘一口氣,就在猛獸的旁邊啃起草來,因為它們知道一只同類被殺,就會換來片刻的安寧,而猛獸也似乎與它們達成了這種默契,有一只供食了,就不再驚擾其他。面對險境,即使母牛頭羚也不會挺身而出保護自己的親生骨肉。
猛獸捕食的都是弱小的牛頭羚,弱小者遭淘汰,會不會使牛頭羚進化成一種過于強大的動物呢?而事實上強大者暴亡。強大者擔當著對未知環境不斷探索的重任,始終奔跑在隊伍的前列,還要為爭奪配偶權而決斗,體力消耗大,面對更多的是挑戰和危險。牛頭羚中壽命最長的是中等強壯者,牛頭羚始終沒有進化成草原之王。
按照人類直線進化的邏輯,力量最大、速度最快、能力最強者占盡先機,應顯王者氣象。塞倫蓋蒂草原上力量最大的屬獅,速度最快的屬豹,捕殺能力最強的屬虎。按說獅應當是當之無愧的百獸之王,但獅跑不過獵豹;獵豹是陸地上跑得最快的動物,卻時常遭受虎的襲擊;虎的速度比獅快,力量比豹大,但在塞倫蓋蒂,虎已基本絕跡。
不單虎,豹和獅都瀕臨滅絕。這些傲視異類堪稱王者的猛獸是如何從草原上減少的呢?人們不斷變換角度猜測:虎能力太強,它們無需團結與合作,連戀愛、交配的機會都省略了,****和生殖能力嚴重退化。獵豹跑得太快,為了衛冕陸上速度冠軍的稱號,保持流線的體型和過于輕巧的體態,它必須少吃多餐,這樣就得不斷地捕食,連續三次捕食無獲就難免餓死之虞,五次捕空就只能聽天由命了。雄獅時常殺死自己的子女,它太要強了,容不得“長江后浪推前浪”。當然,這些還遠不是問題的全部和最終的答案。
無論是獵豹、獅還是虎,它們的口中之食常被一種叫非洲土狼的犬科動物生生搶去。非洲土狼個頭不大,形態猥瑣,面貌丑陋,體型距流線理論相去甚遠;口太小了,這使它的咬合面積和力量又受到較大限制;爪子適應于刨土,但不大適應于格斗和攀爬。無論從哪個角度比較,土狼都遠不是獵豹、獅、虎的對手,但在塞倫蓋蒂草原上,土狼的確能夠從它們口中奪食,而且時常以獵豹天敵的身份出現。土狼與獵豹爭戰,往往是挑起者。土狼滋擾獵豹,獵豹奮起追討,土狼拔腿就逃;獵豹停下歇息,土狼再行滋擾,如此你追我擾,你追我逃,個把鐘頭后,獵豹就累得大氣長喘。這時,兩只前后夾擊的土狼就能置獵豹于死地。
土狼們更多地依賴其他猛獸坐享其成,還偏嗜腐食,它沒有進化到超群出眾規模生存的地步;它們常“兄弟反目”,自相殘殺。草原上的土狼是打洞穴居的,而塞倫蓋蒂的雨是突然來臨的,洪水通常瞬間暴漲,每個雨季的到來,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土狼會因為來不及鉆出洞穴而淹死。這種死亡解釋偶然得令人起疑,但千萬年來土狼的確一直這樣死著。土狼到底沒有成為塞倫蓋蒂草原上最龐大的動物群體。
草原上有王嗎?我只看見那些實際生存過、生存著的動物、植物和一切生命。
(《散文》2002年第1期)(有刪改)
閱讀思考:
1.文章寫了許多動物“瀕臨滅絕”的自身原因,稱“這些還遠不是問題的全部和最終的答案”,根據你所了解的知識,說說還有沒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2.根據文章有關內容,概括說出土狼沒有成為草原之王的原因。
3.讀了文章以后,你覺得誰應該是草原之王?塞倫蓋蒂草原是否一定有必要出現草原之王?請談談你的看法。
【初一下冊七年級下冊語文:《國寶-大熊貓》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初一語文下冊《國寶—大熊貓》教學設計04-06
七年級語文下冊國寶大熊貓教案02-03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國寶—大熊貓》教學反思04-06
七年級下冊《國寶—大熊貓》同步練習03-30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09-24
蘇教版語文《國寶—大熊貓》教學反思05-04
初一語文下冊《馬》教案11-27
七年級下冊語文《貓》教學教案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