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識天氣中學七年級語文教案
【導學目標】
1、 理解、積累“峰巒、預兆、輕盈、均勻、崩塌、彌漫、征兆、一霎間、千姿萬態、變化無常”等詞語。
2、 能說出云和天氣的關系;能識別云,預測天氣的陰晴雨雪。
3、 復習鞏固比喻的修辭手法,體味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
4 、識記一些關于天氣方面的諺語,增加生活常識。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現象的興趣和習慣。
【重點難點】
① 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寫作思路,
②體會運用比喻的妙處。
【媒體使用】
【教學過程】
一、預習領先一步
1、走進作者
朱泳燚,1940年出生于上海,1960年夏畢業于江蘇教育學院中文系。
2. 背景助讀
千百年來,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根據云的形狀、來向、移速、厚薄、顏色等的變化,總結了豐富的“看云識天氣”的經驗,并將這些經驗編成諺語。
3、給加點的字注音。
朱泳燚(yì) 峰巒(luán) 一霎(shà)間 一剎(chà)那 一瞬(shùn)間
點綴(zhuì) 綾紗(líng) 彌漫(mí) 暈(yūn)頭轉向 月暈(yùn)
4、結合語境,理解加點詞的意思。
峰巒:山峰和山巒。巒,小而尖的山,或連綿的山。 一霎間:一會兒,形容時間極短。
預兆:事情顯露 出來的跡象。 輕盈:文中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動作、體態一樣輕巧優美。
彌漫:(煙塵、霧氣、水等)充滿、布滿。征兆:即將出現的跡象。崩塌:崩裂而倒塌。
5、簡要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并結合文章內容解釋文題中的“看”和“識”各是什么意思?
明確:本文主要是介紹如何通過觀察天上的云來預測、識別可能出現的天氣。“看”是觀察;“識”是預測、識別。
二、課堂小試身手
問題一、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主要介紹云和天氣的關系。切合文題揭示云和天氣關系的語詞是什么?它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招牌”運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喻指云是天氣變化的標志,準確而形象地說明看云和識天氣的關系。
問題二、第1段的概述在語言運用上的顯著特點是形象生動的比喻的運用,試具體分析其作用。
第1段用一連串的比喻把云的萬千姿態描繪得非常生動形象,充分激發了讀者的想像,作者首先說明云的“姿態萬千”:有的“像羽毛”,說明它輕飄,有的“像魚鱗”,說明它排列整齊;有的“像羊群”,狀其形態,有的“像一張大棉絮”,狀其質感;“像峰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狀其勢。這一系列恰當的比喻,鮮明而具體,形象而生動,給人深刻的印象。最后一句是全段的中心句,“招牌”一詞比喻貼切,耐人尋味。總之,比喻的運用不僅使要說明的`事物更加生動形象,而且使整 篇文章富有文采,能激發人們閱讀的興趣。
問題三、有關云和天氣的關系,文章是從哪兩個方 面說明的,找出標出說明角度變化的語句。
第6段的中心句“我們還可以根據云上的光彩現象,推測天氣的情況”標示 說明角度的變化。
文章從云的形態、云的光彩兩個方面介紹云和天氣的關系。
問題四、本文主要介紹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們各有怎樣的特征?分別預示怎樣的天氣?請設計幾個表格來說明。
晴天云彩簡表
名稱 | 形態變化 | 位置 | 厚度 | 天氣征兆 |
卷云 | 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 | 最高 | 最薄 | 象征晴朗 |
卷積云 | 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粼波 | 很高 | 很薄 | 無雨、雪 |
積云 | 像棉花團,上午出現,傍晚漸漸消散 | 兩千米左右 | 較薄 | 陽光溫和 |
高積云 | 像草原上潔白的羊群,成群的扁球狀排列 | 兩千米左右 | 較薄 | 天晴 |
雨雪冰雹云層變化簡表
名稱 | 形狀變化過程 | 位置 | 天氣征兆 |
卷層云 | 卷云聚集著,仿佛蒙上白色的綢幕,卷云慢慢向前推進 | 高 | 晴轉陰 |
高層云 | 卷層云越來越低,越來越厚,像毛玻璃遮著太陽 | 低 | 將下雨雪 |
雨層云 | 高層云變得更低更厚,暗灰色云塊布滿天空 | 更低 | 雨雪連綿 |
積雨云 | 積云迅速形成高大的云山,烏云密布 | 更低 | 雷雨冰雹 |
云彩識天氣簡表
光名 | 產生和分布情況 | 色彩 | 天氣征兆 |
暈 | 產生在卷層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圍 | 里紅外紫 | 日暈三更雨 月暈午時風 |
華 | 日華和月華大多出現在高積云的邊緣 | 里紫外紅 | 華環小到大晴 華環大到小陰雨 |
虹 | 雨過天晴,太陽對面的云幕上 | 彩色圓弧 | 東虹轟隆西虹雨 |
霞 | 出現在早、晚,太陽照紅云層 | 云層變紅 | 朝霞不出門 晚霞行千里 |
問題五、根據你表格的內容,請用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看云識天氣”的基本經驗,說說這句話在全文結構中的作用。
明確:“經驗告訴我們:天空的薄云,往往是……”;是過渡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問題六、全文總體可分幾大部分( 同時概括各部分的大意),說說這幾部分之間是什么結構?
明確:全文可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段,總括云和天氣的關系;第二部分2——6段,詳細分述如何通過觀察天上的云來預測、識別可能出現的天氣;第三部分7段,總結看云識天氣的目的和意義。總分總
問題七、說明文語言的基本要求就是“準確、科學”。體味下列句中加點詞,思考 句后問題:
1、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什么樣的天氣。(“天氣”可 否換成“氣候”?)
明確:不可以,因為“氣候”是指在較大范圍、較長時間里的氣象情況,而文中所指的是小范圍、短時間內的天氣情況,因此只能用“天氣”,這體現 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2、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可否將“往往”和“常常”刪掉?)
明確:“往往”和“常常”是指一般情況,并不完全如此,如果刪除,就顯得太絕對了,不符合客觀實際,這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三、習題訓練鞏固
1.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說明方法或修辭手法。
(1)在太陽和月亮的周圍,有時會出現一種美麗的七彩光圈,里層是紅色的,外層是紫色的。這種光圈叫做暈。( )
(2)最后,云壓得更低,變得更厚,太陽和月亮都躲藏了起來,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塊密密層層地布滿了。( )
(3)華環由小變大,天氣將趨向晴好;華環由大變小,天氣可能轉為陰雨。( )
(4)所以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的說法。( )
(5)那最輕盈、 站得最高的層,叫卷云……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鱗波,這就成了卷積云……還有一種像棉花似的白云,叫積云……在晴天,我們還會偶見一種高積云。( )
4.如果將下面一段描寫天氣的語言改成天氣預報的語言形式,請用恰當的語言表述。
清晨,天上飄著片片白云,中午,天空漸漸聚集起了層層陰云,到了下午,便下起了濛濛細雨。輕風拂面,使人略感涼意。
參考答案:
1.(1)常常 (2)往往 ( 3)有時 (4)一定
(5)推測。(這些詞語或修飾或限制,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2.②①⑥⑤③⑦④
3.(1)下定義 (2)擬人 (3)分類別 (4)引用 (5)擬人 分類別 作詮釋
4.天氣:晴轉多云,午后有小雨,風力1~2級。
四、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