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筏子》教學設計
黃河是我們的第二條“母親河”,它孕育了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它一瀉千里的磅礴氣勢鑄就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黃河的主人們,更是以他們的勤勞、勇敢、智慧和機智,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光耀千秋,流芳萬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筏子》教學設計,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相關欄目!
預習積累:
1.朗讀課文,了解有關筏子的知識。
2.搜集有關黃河的知識、古詩詞。
相關課程標準:
1.在誦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
2.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脈絡,學習作者全方位運用襯托和對比手法的作用。
2.學習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智的品質,培養勇于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智慧。
評價任務:
1.跳讀課文,找出并體會運用襯托和對比的句段。
2.理解以艄公為代表的“黃河的主人”們的勤勞勇敢的精神品質。
教學過程:
一、走近黃河,了解筏子:
1.欣賞《黃河頌》視頻歌曲,感受黃河洶涌澎湃的氣勢。
導入: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當代作家袁鷹的散文《筏子》,看黃河的主人們是怎樣利用羊皮筏子戰勝自然,造福一方的。
交流有關黃河的古詩詞、圖片、視頻、地圖等,了解黃河:
黃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9.5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大長河。它發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北麓的卡日曲,呈“幾”字形。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最后流入渤海。由于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及沿岸流域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之一,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劉禹錫《浪淘沙》)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其一》)
寄泣須寄黃河泉,此中怨聲流徹天(孟郊《聞夜啼贈劉正元》)
2.交流有關羊皮筏子的圖片、視頻,了解筏子的制作過程:
猜一猜:“竄死一只羊,剝下一張皮,捂掉一身毛,涮上一層油,曝曬一個月,吹上一口氣,綁成一排排,可賽洋軍艦,漂它幾十年,逍遙似神仙。”——謎底:羊皮筏子。
筏子是水中的一種簡單的原始的交通工具。分為木筏,竹筏,皮筏。筏子制造方便,航行平穩,裝載面積大,至今還用在內河運輸和捕魚等。羊皮筏子的制法是,將21-23根2-4公分粗的圓柳棍用繩扎成約兩米寬、三米長,隔成許多小格子的長方形框架,再把十四個充氣的羊皮排列整齊,一并拴牢于架上,渡河時將羊皮一面置于水中。擺渡時皮筏順流而下,返回時,則由筏客扛于肩頭,步行至上游。古語說:“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
3.了解作者和背景:
袁鷹,原名田復春,又名田鐘洛,1924年生,江蘇淮安人。現當代著名作家。曾在中學任教。1945年底到上海《世界晨報》任記者,1947年初編輯上海《聯合晚報》文藝副刊。其間寫了很多反映青年學生生活的小說、散文和詩。上海解放后,任《解放日報》記者,1952年調北京《人民日報》工作,曾任文藝部主任,《人民文學》編委,《散文世界》主編等。著有散文集《第一個火花》《風帆》《留春集》《京華小品》《袁鷹散文選》《秋水》等。袁鷹散文作品善以抒情、議論的`手法和排句、疊句的形式,渲染氣氛,點化主題,詩意濃郁。
這篇散文寫于1961年,正是我們國家的“困難時期”,即“三年自然災害”。在文中作者強調“勇敢和智慧,鎮定和機智”,是有針對性的。
4.展示并解讀學習目標:理清文章脈絡,學習作者全方位運用襯托和對比手法的作用。學習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智的品質,培養勇于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智慧。
二、朗讀課文,感受筏子:
1.范讀:感悟黃河之美和筏子之巧。
2.朗讀:對比體會黃河之洶涌和筏子之輕快。
3.賞讀:感受作者對艄公等“黃河的主人”們的贊美之情。
4.析讀:領悟襯托和對比手法的作用。
5.書寫積累以下生字詞,完成《語文助學》“學習測評”第1-3題。
筏(fá)子 膽驚心悸(jì) 吞噬(shì) 湍(tuān)急 艄(shāo)公瀏(líu)覽
一瀉千里 萬馬奔騰 濁浪排空 風平浪靜 乘風破浪 提心吊膽
目不轉睛 馬不停蹄 驚濤駭浪 化險為夷(yí) 如履(lǚ)平地
三、跳讀課文,欣賞筏子:
分小組合作探究:課文哪些地方運用了對比、襯托手法,具體有什么作用?
歸納參考如下:
1.第1段,以膽驚心悸反襯黃河之大、快、深、急、險。
2.第2段,以水車之大正襯黃河之大,以水車之緩緩反襯黃河之滾滾。
3.第3-5段,以筏子之小、輕反襯黃河之大、之洶涌湍急。用小小的浪頭吞噬筏子,既正襯了黃河的兇險,又反襯了征服自然的人們的勇敢。筏子的出場是在滾滾黃河的遠大背景下慢慢拉近鏡頭,通過設置懸念,引人注意,最后定格在放大特寫鏡頭下而躍入讀者眼簾的,寫法獨具匠心,結構巧妙,當學之。“一,二,三,四,五,六”一句,生動傳神地刻畫了岸上人逐個點數筏子上的人數時的驚嘆、感佩之情,朗讀時注意停頓和抑揚。
4.第6段,風平浪靜的小艇和乘風破浪的輕騎屬于對比反襯寫法,也是側面描寫艄公高超的撐篙技術。
5.第7段,筏子體積小與載人載物多屬于對比手法,也襯托出黃河之深,側面寫出艄公撐篙的安全與沉穩。
6.第8段,岸上看的人的提心吊膽與皮筏上的乘客的從容談笑形成對比,側面表現艄公高超的技藝。沉著而目不轉睛地撐篙、小心地注視水勢、大膽地破浪前行,則是正面描寫艄公的沉著老練和勇敢。
7.第9段,乘坐筏子須小心和大膽,用“緊貼著腳的就是深不見底的黃水,如果沒有足夠的勇氣,是連眼睛也不敢睜一睜的”襯托要大膽,用“如果只憑沖勁,天不怕地不怕,就隨便往羊皮筏上一蹲,那也會出大亂子”襯托要小心,暗示著要征服自然就要有意志、毅力和細心。用“馬不停蹄,順溜直下,像一支箭似的直射向雁灘”再一次正面描寫了筏子的輕快,映襯出艄公嫻熟高超的撐篙技術。
四、誦讀課文,贊美艄公:
朗讀10-11自然段。
1.找出對比的句子:小小的筏子、一根不粗不細的篙子,與幾個乘客的安全、面前險惡的黃河風浪形成對比,工具簡單,主要靠人的力量和智慧戰勝險惡風浪,襯托出艄公的技藝高超,確實值得景仰和贊頌。
2.誦讀中心句,體會對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智、富有經驗和判斷力的贊美之情,黃河的驚濤駭浪與艄公的化險為夷、如履平地形成對比,贊美了包括艄公、乘客在內的“黃河的主人”們的勇敢和智慧。歌頌了征服自然、戰勝困難的勞動人民,激勵人們征服自然,創造祖國美好未來。
“雁灘近了,近了”反復句寫出了筏子在激流之上輕快奔跑的動態美,擬人化了的筏子更顯安詳美。
3.交流學習啟示:只有大膽鎮靜與小心智慧相結合,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4.比較探究:從選材、主題、表達方式等方面比較《長江》《筏子》的異同。
《長江》一文中,長江是祖國的象征,利用長江繁忙的現代化的建設和運輸景象,通過抒情議論,來贊美祖國的新時代、新生活。
《筏子》里的黃河只是敘事的地點、人物活動的背景,選取“筏子”這一原始簡單的交通工具作為描寫對象,通過敘述、描寫,來贊美艄公等“黃河的主人”,贊美征服自然、戰勝困難的人們,激勵人們創造美好未來。
五、達標訓練
完成《語文助學》“學習測評”第4-9題。
【七年級語文下冊《筏子》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筏子》教學設計04-17
七年級語文《筏子》教學設計04-02
七年級下冊語文《口技》教學設計03-26
七年級語文下冊《紙船》教學設計12-27
七年級下冊語文《狼》教學設計11-24
七年級語文下冊春風教學設計04-12
七年級語文下冊《馬》的教學設計04-10
七年級語文下冊《社戲》教學設計04-22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范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