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復習教案設計
通過復習,鞏固語文基礎知識:生字詞、作家作品、名言名句、文言文字詞的識記等。以下是為大家分享的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復習教案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歡迎瀏覽!
復習目標:
一、鞏固語文基礎知識:生字詞、作家作品、名言名句、文言文字詞的識記等。
二、提高現代文、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三、能熟練地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
四、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
復習重點:
提高語文應試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積累能力。
復習方法:
學生在自主中與同學合作地完成。
一、掌握一些生字詞
《風箏》
伶仃:孤獨,沒有依靠;瘦弱。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點綴:加以襯托或裝飾,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肅殺:形容秋冬天氣寒冷,草木枯落。訣別:多指不再見面的離別,分別。笑柄:可以拿來取筆的資料。塵封:擱置已久,被塵土蓋滿。
什物:泛指家庭日常應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的用品。驚惶:驚慌。
虐殺:虐待人而致死。寬恕:寬容饒恕。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的樣子。苦心孤詣:費盡心思鉆研或經營。孤詣,別人所達不到的。
《憶讀書》
懸念:持念,惦記。若有所失:好像失去了什么。
無聊:這里是精神無所寄托的意思。人情世故:指為人處世的道理。
消遣:用自己感到愉快的事來消磨時間。索然無味:沒有一點趣味。
無病而呻:沒有病卻發現痛苦的聲音。這里比喻文藝作品沒有真情實感而矯揉造作。風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學作品里描寫自然景物的四種對象,后來比喻堆砌詞藻、內容空泛的行文。自已: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山中避雨》
趨之如歸:很快地走過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樣。趨,小步急走。寂寥:寂靜空曠。怨天尤人:埋怨天,責怪人,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觀條件。尤,責怪。嘈雜:聲音雜亂,喧鬧。
冗長:(文章、講話等)廢話多,拉得很長。這里是持續不斷的意思。
工尺: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各個音的總稱。望洋興嘆:比喻做事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樣子。興,發出。陶冶:燒制陶器和冶煉金屬。比喻給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響。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樂以教和:音樂是用來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諧相處的。
《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
煞費苦心:費盡心機。
滑稽:(語言、動作)引人發笑。
猝不及防: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防備。惡作劇:指戲弄人的、使人難堪的行動。六神無主:形容十分驚慌或著急,沒有主意。俗不可耐:趣味低下,令人無法忍受。奸笑:陰險的笑。
心血來潮:形容突然產生某種念頭。
言簡意賅:言語簡單而意思概括。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乳臭未干:奶腥氣還沒有去掉。指人年幼或年幼無知。盛氣凌人:傲慢的氣勢逼人。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談。
趾高氣揚:高高舉步,神氣十足。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
大動肝火:大發脾氣。
二、知道一點文學常識
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和翻譯家和新文學運動的奠基人。原名周樹人、《吶喊》、《墳》、《熱風》、《彷徨》、《野草》、《朝花夕拾》
冰心(1900~1999),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長樂,生于福州,幼年時代就廣泛接觸了中國古典小說和譯作。有詩集《繁星》和《春水》等。
豐子愷,浙江省崇德縣石門灣(今江蘇省桐鄉縣石門鎮)人,號稱“中國漫畫之父”。
馬克·吐溫,美國作家。本名塞謬爾·朗赫恩·克萊門斯。馬克·吐溫是其筆名。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長篇小說《鍍金時代》(1874,與華納合寫)、代表作長篇小說《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1886)及《傻瓜威爾遜》(1893)等,則以深沉、辛辣的筆調諷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國的投機、拜金狂熱,及暗無天日的社會現實與慘無人道的種族歧視。
三、課文內容梳理
《風箏》第一部分(1、2),比較北京和故鄉放風箏的時令,引出回憶。
第二部分(3、4),“我”回憶小時候在故鄉故意弄壞了小兄弟的風箏的事情。
第三部分(5~11),到了中年,“我”才意識到自己弄壞小兄弟的風箏非常不應該,于是心中充滿懺悔,但當面道歉時才發現他已忘卻,“我”心情更加沉重。
第四部分(12),看著眼前北京的風箏,“我”的心情十分悲哀沉重。
《憶讀書》全文為總——分——總結構,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讀書好。這一部分寫了四個方面的內容。
⑴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發人的各種感情,讓人獲得多種美的享受。
⑵能擴大知識面。
⑶對寫作有幫助。
⑷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養。
第二部分:多讀書。涉獵古今中外。
第三部分:讀好書。要會比較挑選。
《山中避雨》第一段:記敘山中避雨于小茶店。
第二段:記敘心情的轉變:由掃興而感趣味。
第三段:記敘茶博士的琴聲難以解悶而向他借琴。
第四段:記敘作者學琴經過及琴聲使苦雨荒山活躍起來。
第五段:抒發自己的體悟作結。
課文按作者所記內容的因果聯系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寫“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的具體內容。
⑴撰寫希金斯投河的報道。
⑵撰文嘲笑兩位知名人士。
⑶給新來的外鄉人的詩增寫腳注。
第二部分:寫“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的巨大反響。
⑴展示了作者的文學才華。
⑵使報紙銷量大增。
⑶使周圍的人對作者刮目相看。
四、積累一批優美的語句或一些含義深刻的語句
1. “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這句話應當怎樣理解?
這里所說的“春天”,有特定的含義,是小時候的故鄉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風箏的春天,現在,在北京,看見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由風箏而聯想到故鄉風箏時節的春天氣息,所以覺得這春天“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因而“久經逝去的春天”與“在這天空中蕩漾了”不相矛盾。
2. 作者說:“有生以來,沒有嘗過今日般音樂的趣味。”這句話如何理解?@
$@ 這次作者是在山中小茶店的雨窗下拉琴,環境與往日截然不同,有一種天然之美。人物除作者和兩個女孩外,都是山村中的年輕人,大家素不相識,是琴聲、歌聲把大家結合在一起,有一種和諧之美。大家的歌唱都是發自內心,感情十分真摯,有一種真摯之美。大家一起歌唱,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氣氛熱烈,把苦雨荒山鬧得十分溫暖,有一種氛圍之美。以上種種趣味之中,最主要是作者感受到這次拉琴與歌唱,十分自然真摯,是音樂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大家相處得如此和諧,這就是音樂的魅力。這是作者以往沒有體會過的。所以作者說,有生以來,沒有嘗過今日般音樂的滋味。
五、理解各篇文章的主題
《風箏》本文回憶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發了自己懺悔自責的思想感情。也表示了對封建的教育思想的倫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惡痛疾,并啟發人們思考,從而有所覺悟。
《憶讀書》課文圍繞“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展開,其中“讀書好”是全文的重點,可從四個方面來看:⑴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種感情,讓人獲得多種美的享受。⑵讀書能擴大知識面。⑶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⑷讀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養。
《山中避雨》本文記敘了作者在西湖山中避雨的經歷和感觸,告訴我們音樂的感染力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彼此相處更加和諧。
《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本文通過撰文諷刺希金斯投河、嘲笑兩位知名人士以及挖苦一個新來外鄉人這三件事,敘述了作者的第一次文學嘗試。它們發表在報紙的同一期上,不僅展示了作者的文學才華,而且使這一期的報紙銷量大增,使得周圍的人不能不對作者刮目相看。
六、學習一種妙想
《風箏》文章開頭兩段與結尾一段都是總寫的段落,在結構上起到什么作用?在內容上作用相同嗎?
文章開頭兩段與結尾一段都是總寫,起到了前后呼應,使結構完整的作用。
從內容上看,開頭由北京的春天寫起,寫了北京春天中“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引起對故鄉的“風箏時節”的回憶,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同時奠定了懷念的感情基調。結尾一段是對風箏事件的總結,有總結全文的作用。與此同時,字里行間里表明了自己深深的自責。
《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
本文敘事詳略得當。
叔叔外出,讓“我”編一期周報,“我”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是諷刺和《漢尼巴爾周報》對立的一家報紙編輯希金斯,這件事寫得很詳細,文章標題、插圖內容及“我”當時的心理狀態,都有交你。第二件事情,是撰文諷刺兩位名人,概述,一筆帶過。第三件事是諷刺新來的外鄉人——一個雇工裁縫,起因、經過,甚至原文都寫出來了。三件事情,兩詳一略,疏密有致,重點突出。“我”的這次嘗試,產生了很大反響,文章一一道來,使我們從而面了解到作者語言的諷刺力量,讀來妙趣橫生。
七、重溫一個閱讀語段
(1)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2)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倘聽到沙沙的風輪聲,仰頭便能看見一個淡墨色的蟹風箏或嫩藍色的蜈蚣風箏。還有寂寞的瓦片風箏,沒有風輪,又放得很低,伶仃地顯出憔悴可憐模樣。但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發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們的天上的點綴相照應,打成一片春日的溫和。我現在在哪里呢?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3)但我是向來不愛放風箏的,不但不愛,并且嫌惡他,因為我以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時大概十歲內外罷,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歡風箏,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他只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至于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筍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他的這些,在我看來都是笑柄,可鄙的。
(4)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見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后園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堆積雜物的小屋去,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現了他。他向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大方凳旁靠著一個胡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要完工了。我在破獲秘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折斷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完全的勝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里。后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
1.概括這段選文的內容。
2.用橫線畫出選文第(1)(2)段中景物描寫的語句,說說它們的作用是什么?
3.選文第(2)段中的加點詞語“蕩漾”用得好不好?為什么?
4.選文第(3)段的畫線句作者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表現了弟弟怎樣的感情?
5.你說弟弟知道哥哥討厭風箏嗎?為什么他還要做風箏呢?
6.選文第(4)段中,加點詞“傲然走出”寫出“我”當時怎樣的心理?
7.想像一下,絕望地站在小屋里的弟弟,想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參考答案1.由冬天在北京看到放風箏,回憶起小時候在故鄉故意弄壞了小兄弟風箏的事情。2.第(1)段環境描寫渲染肅殺氣氛,奠定感情基調。第(2)段寫故鄉放風箏時春天的溫和,與嚴冬的肅殺形成鮮明的對比,引出對往事的回憶。3.“蕩漾”用得好。因為這里的春天指小時候故鄉的天空中飛蕩風箏的春天,現在看到冬天北京天空的風箏,就聯想到故鄉春天的氣息,充滿了整個世界,所以用蕩漾。4.神態、動作,表現弟弟的天真活潑和對風箏的喜愛之情。5. 知道。因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6.寫出“我”當時以破獲秘密為滿足,以弄壞小兄弟風箏為勝利的驕傲心理。7. 略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復習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復習課件03-11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復習課件03-11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復習教案04-23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復習試題03-19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復習教案04-24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03-31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03-31
七年級上語文第一單元復習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