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級語文《春》教案
《春》是初中的經典課文,那么應該怎么設計教學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初中一年級語文《春》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教學設想
突出“細”“美”的特點。初進中學的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時常比較粗疏,課文中的細筆細繪可作為范例,給學生以啟發。對文中的形象美、語言美、結構美、情味美,學生由于年齡小,不注意體會,適當地點撥、引導,使他們受到美的熏陶。
教師示范,重點講讀一兩段,幫助學生理解描寫的對象,描寫的順序,描寫的方法,描寫的語言,在這個基礎上,指導學生獨立分析,鍛煉分析能力。
課內閱讀與課外反饋相結合,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啟發想象力。
一、引用名言,導入課文,激發愛美的情懷。
法國雕塑家羅丹曾這樣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它不同于巧奪天工的工藝美,也不同于繞梁三日的音樂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種美的綜合。尤其是我們祖國壯麗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方,展現出不同的風姿。
二、指導自學課文,梳理全文結構。
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仿佛展現出陽光明媚、東風蕩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許多文人描繪春天,歌頌春天。朱自清先生的《春》就寫了許多美麗的景物——山、水、草、樹、花、鳥、風、雨等等。同學們把課文仔細讀一遍,要求:
1.讀不準的字查字典,弄清字音、字形、字義。
2.把你認為寫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畫出來,體會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
3.文中從迎接春天寫到春天的美麗景色,再寫到歌頌春天。讀后分分看,哪幾節寫什么。
4提出自己閱讀中不能解決的問題。
討論,交流,明確:
水漲(zhng)剿(cho)應和
迷藏)醞釀(yunng)暈(yu)
第1節迎接春天。(第一段)
第2至7節描繪春天。(第二段)
第8至10節歌頌春天。(第三段)
三、講讀示范,引導學生領會用詞的準確、生動和抓住景物特征細致描繪的特點。
1.有同學說文章開頭“迎春”寫得很精彩。確實如此。“盼望著,盼望著”,兩個詞疊用,不僅能生動地表達出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而且把讀者的心“吊”起來,引起共鳴。
“近”用得十分準確,告訴我們春天還未來到。即使動態助詞,用得也報考究。學生輕聲讀一段,體會四個動態助詞的作用。兩個“著”,兩個“了”,給我們以非常柔和、親切的感覺。
2.從第2節開始,作者用彩筆描繪春景了,描繪得那么形象,那么優美。同學們朗讀第2.3、4節,要求讀順暢,讀后:
①按順序說明描寫的對象。
②說說描寫的角度與方法。
③哪些詞用得很有表現力?
同學們交流后,教師講述:
春終于盼來了,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作者先用一句話對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繪,然后再依次描繪春山、春水、春天的太陽、春草、春樹、春花。
描繪得細。如春草的圖景,寫它旺盛的生命力——“鉆”,對它的色彩——“綠綠的”,寫它的質感——“嫩嫩的”、“軟綿綿的”,寫它的覆蓋面——“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寫人在草地上游玩的快樂,寫風的助興。這樣細筆細繪,具體形象,使人有親目所睹和身歷其境之感。
描繪得立體。如春花的圖景,先寫樹上的繁花似錦,次寫樹中的昆蟲喧鬧,再寫樹下遍地的野花;寫眼前的.花兒爭春,又寫想象中樹上結的果實;寫花的色彩,又寫花的甜味;明寫野花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暗寫風與太陽。這樣動靜結合、色味結合、虛實結合、高低結合、明暗結合的描寫,就繪出一幅色彩鮮艷、春意盎然的立體感很強的春花圖,使人仿佛置身于春花爛漫的美景之中。
描繪方法多樣。用擬人的手法,如“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生動地刻畫出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的景象,又如“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形象地寫出了桃花、杏花、梨花爭春的熱鬧場景。寓花樹。萬物以人的表情、動作、感情,生機更為盎然。用比喻的手法,如“像火”、“像霞”、“像雪”、“像眼睛”、“像星星”,具體生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為鮮明。
描寫的語言優美,極富表現力。選詞準確精當。如“山朗潤起來了”的“朗潤”準確地描繪出春天山景的特點,明朗、潤澤的樣子。出示月歷上山景的彩色圖片。看外語課發的《lookandsay)里第140幅“hill”這幅畫,體會作者遣詞的功力。又如“花下成于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的“鬧”,小草的“鉆”,野花的“眨呀眨”,能繪聲繪態,刻畫出勃勃生氣。語言的音韻也很注意,如短句的運用,三個“起來了”的連用,有節奏感,讀起來上口。
綜上所述,要把現實生活的春移到筆下,使義中真正洋溢著在的氣息是很不容易的。從這三段中我們就可領悟到不少寫作的奧妙。請同學們朗誦、熟讀,咀嚼一下剛才講述的要點。
四。學生獨立分析,開展評論。
《春》這篇散文廣泛地寫春景,剛剛欣賞了春草圖、春花圖,下面的春風圖、春雨圖、春天人活動的圖景,請同學們自己賞析。賞析時注意:弄清描寫的順序、角度、方法、語言,重點分析寫得精彩的一兩個句子,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后,點撥一二。如:
“吹面不寒楊柳風”引自僧人志南的《絕句》,全詩為:“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落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引詩句繪春風的柔和。
由風的“撫摸”,引出泥土的氣息,引出草味花香,引出鳥的呼朋引伴,引出輕風流水的聲音,引出牧童短笛的噴亮聲。重點描繪聲音,烏鳴聲、輕風流水聲、短笛曉亮聲應和著,譜寫了一首非常動聽的春天交響樂,和諧優美,此起彼落。
抓住“細”和“密”表現春雨的特征。寫雨的形態后,寫雨中景色——雨中屋、雨中樹。雨中草、雨中人。雨中景是靜的,但靜中又有動,筆筆緊扣春天。“綠得發亮”、“青得通你的眼”,把樹木、小草經春雨沐浴后的鮮艷色彩描繪得十分逼真。“逼”,把“青”直送到你的眼前。
寫人,寥寥幾筆,寫出地域、情態、思想,著重在人的思想。“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在老老小小身上都注滿了活力,應該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好。
五、齊讀第2至7節,思考回答:
1.作者繪春景按照怎樣的順序?
2.繪景中滲透了怎樣的感情?
討論后明確:
繪景先總寫,后分寫;分寫時由遠而近,由大而小。圍繞“春”寫各種景物,采用模式結構的方法把各幅圖景組合成篇,猶如長卷,把一幅幅彩色工筆畫逐步展示在人們眼前。
作者繪春天優美之景,抒贊美春天之情,充滿詩情與畫意。
六、朗讀第三段,要求學生說明:
1.這一段的主要內容。
2.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3.這樣結尾與描寫景物時所表露的感情有何聯系?
這部分是歌頌春天。三個比喻有聯系有區別,使春意越來越濃。先喻為小娃娃,強調一個“新”字;再喻為小姑娘,突出一個“美”字;最后喻為健壯的青年,突出一個“力”字。從不同角度寫,寫春的成長,領著我們向果實累累的豐收季節走去。
繪春時充滿喜悅與贊美之情,為頌春作了鋪墊。歌頌著天是贊美春天感情的必然發展。前后的感情是一致的、呼應的。
七。熟讀全文,體會文中像小河里的水流淌一樣的詞句是怎樣有層次地從筆端流淌出來的。
八、尋找春天,展開想象。
春天本無形、無聲,是“空靈”之物,描寫出春天的形象很不容易。而朱自清先生卻把春寫活了,寫得有形、有色。有聲。有情,充滿詩情畫意。這是由于:作者對春天元比熱愛,觀察景物十分精細,運用語言的功夫很深。這些都是我們急需學習的。
現在我們也帶著對春天的熱愛去校園里尋覓春天。看校園秋色,想象著天的美景,口頭描述春草、春花、春風、春雨的景象。要求:
分小組進行,互問互答。
指實景,口頭描述春景。仔細觀察,盡量運用文中的詞句。
對反饋的情況開展評論。
九、仿寫。
仔細觀察秋天是色,用細筆細描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寫一篇短文,題目是《秋天二小
景》。
【初中一年級語文《春》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春》04-05
《春》一年級語文教案03-31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春與夏教案04-03
初中語文《春》說課稿范文04-27
一年級語文春姐姐課文教案04-04
春的新課標語文教案03-31
初一語文《春》教案10-08
語文教案贊春的散文03-31
一年級語文《春到梅花山》教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