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次北固山下》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次北固山下》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次北固山下》教案 1
教學三維目標
1.掌握詩歌的內容并背誦全詩。
2.品位詩歌意境,領悟詩歌主題。
3.感受中國詩歌的思鄉旋律。
教學重難點
重點:
頸聯中所包含的哲理意義。
難點:
本詩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古時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故園之思,因此鄉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這首詩就是寫鄉愁的,且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一聯而聞名于天下。
(二)初讀課文
預習與交流
1.借助課下注釋或工具書解釋下列各詞的意思。
次:停留,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風正:風順。懸:掛。殘夜:夜將盡未盡。
2.作者簡介
王灣,生卒年不詳,洛陽(今屬河南)人。唐代詩人。先天元年(712)中了進士,官洛陽尉。早有文名,往來吳、楚間,不得歸家,故有此作。其詩流傳不多。
3.背景鏈接
《次北固山下》是王灣在先天年間或開元初年游歷江南時所作,格調壯美,意境開闊,預示了盛唐詩歌健康發展的前景。據說,宰相張說曾親自將這首詩題寫于政事堂。
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北。
(三)精讀
(一) 詩歌朗讀
1.自由朗讀詩歌,采取各種形式把詩歌讀通讀順,注意讀準字音、節奏。
【交流點撥】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2.結合注釋解讀詩意。
【交流點撥】在青山之外旅行,在綠水之中行舟。潮水漲滿時,兩岸之間水面顯得更寬闊。順風行船一帆高掛。
夜將盡未盡的時候,一輪紅日從海上升起。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思念故鄉的家書要傳到哪里呢,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陽。
(二) 整體感知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思考下列問題。
1.詩的四聯各寫了什么內容?四聯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交流點撥】
首聯:點題。“青山”指北固山。詩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鎮江后,還要乘驛車到別處,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頷聯:寫船上所見景色。“平”“闊”“正”“懸”四字用得好:“潮平”,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勢。“潮平”句,又是為頸聯中“江春”句作鋪墊。
頸聯:既寫景又點明了時令。“殘夜”指夜將盡而未盡之際。殘夜而東方海日已升,舊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時間過得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
尾聯:詩人離家日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新年來到,正是家人團聚之時,而自己旅途他鄉,久不得歸,見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來給他傳遞家書了。全詩陳陳相因,渾然一體。
2.哪些詩句直接表達了思鄉之情?
【交流點撥】尾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直接表達了思鄉之情。全詩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思愁緒。
(四)研讀。
深層探究
1.探究想象“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怎樣的情景。
【交流點撥】“闊”是“潮平”的結果。春潮涌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的人視野也因之開闊。此句寫得恢弘闊大。“風正一帆懸”愈見精彩。“懸”是端端直直高掛著的樣子。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懸”,而“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容。可見寫景極為傳神。
2.“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歷來是千古傳誦的名句,你認為該如何理解呢?
【交流點撥】作者從煉字著眼,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道理:海日生于殘夜,將驅盡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現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鼓舞力量。
(五)小結。
通過我們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這首詩主要描繪了詩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時所見到青山綠水、潮平岸闊等江南景象,但時近春節,頭頂大雁,發出了“鄉書何處達”的感嘆;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并流露出詩人鄉愁鄉思的真摯情懷。也表達了詩人思念故鄉,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布置作業
熟讀并背誦詩歌
《次北固山下》教案 2
教學目標:
1.掌握詩歌的內容并背誦全詩。
2.品味詩歌意境,領悟詩歌主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視頻《鄉愁》)
鄉愁作為人類普遍的一種情結,是詩歌創作歷久常新的主題,故國故鄉故園,人之所戀,古今一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唐代詩人王灣的《次北固山下》,用心聆聽他的思鄉心曲。
二、初讀明節奏
回顧一下之前關于詩歌所學過的知識,近體詩包括絕句和律詩,《次北固山下》這首詩屬于?(明確:律詩)。律詩的一二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再來看一看每句詩的.字數,具體細分,它屬于?(明確:五言律詩)五言律詩的停頓,可以是2/3,也可2/1/2,還可2/2/1,當然一首詩歌也可同時采用這3種停頓。請看大屏幕!
次/北固山下
王灣
(首聯)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頷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尾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先聽老師朗讀。
請按照白板上的停頓,自由朗讀詩歌。要求:讀準字音,把握詩歌的朗讀節奏。
生自由朗讀詩歌
全班齊讀。
三、誦讀悟詩情
“次北固山下”,結合課下注釋,從詩題上能獲得哪些信息?
明確:次,旅途中暫時停宿;北固山下,在今江蘇鎮江北,三面臨長江。詩人王灣乘船停留在江蘇鎮江北。
師:不錯。王灣是洛陽人,一生中,“嘗往來吳楚間”,經鎮江到江南一帶去時,詩人一路行來,當舟次北固山下時,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觸發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這一千古名篇。下面再讀全詩,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聯?你讀出了什么畫面或感情?你認為這一聯應該怎樣讀?
學生自由讀,交流展示
全班齊讀本詩。
生個人展示朗讀。
四、合作探究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歷來得到人們的好評,請選一個角度,作簡要賞析。
提示:可從修辭手法和哲理兩方面進行賞析
一二組從修辭手法進行賞析,三四組從哲理方面進行賞析
五、拓展延伸
每個日落的黃昏,每個月圓的夜晚,每陣歌樓的雨點,每陣西風里段雁的叫聲,都會牽動游子的離愁別緒,都會勾起對故鄉的眷戀。古時候通訊、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思鄉之情。許多詩人將這種思鄉的感情傾瀉于筆端,留下了許許多多流傳千古的佳句。同學們還記得哪些關于思鄉的詩句?
同學們,如果有一天,你離開了溫馨摯愛的家園,離開了年邁慈祥的雙親,成為了漂泊的游子。這時,你會說鄉愁是什么呢?
鄉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業布置
1.將本詩改寫成一段話。
2.請同學們課下閱讀其他思鄉詩。
《次北固山下》教案 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詩歌,領會詩歌大意,體會詩歌寄寓的濃濃思鄉之情;
2.賞析詩歌中的景物描寫,學會描繪詩歌所展現的畫面;領悟“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所蘊含的哲理。
3.培養學生對故鄉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朗讀詩歌,疏通詩意、領會作者的思鄉情感。
難點:賞析詩歌中的景物描寫,學會描繪詩歌所展現的畫面。
教學過程
一、創境導入
鄉愁是中國文學作品中一個永恒的主題。也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們詠頌不盡的話題,無論是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牽掛,還是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惆悵,或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期盼……無論是詩詞還是曲賦,都閃耀著無盡的光芒。
今天讓我們走進經典詩文《次北固山下》,去感受作者王灣的濃濃鄉情。
二、知識補充——知人論世
1.律詩形式 :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七言句,簡稱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8句;每首中間兩聯必須用對偶(頷聯、頸聯)。
2.王灣:唐代詩人,生卒年不詳,洛陽人。其詩流傳不多。他的詩格調壯美,意境開闊,預示了盛唐詩歌健康發展的前景。代表作《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終南山》。
3.寫作背景:(解題)次北固山下——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臨江,形勢險要,號稱“天下第一江山”。作者家住洛陽旅于江南,在這座山下停泊,被這里開闊秀麗的景色所吸引,寫下了這首詩。古時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故園之思,因此鄉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
三、朗讀詩歌——讀詩味
1.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把握節奏,初步感知詩歌大意
2.請同學們集體朗讀,畫出韻腳,把握詩歌的重音和情感。思考該用什么情感和語氣來讀這首詩?
3.請同學們聽教師配樂示范示范朗讀,再次感受詩歌情感和意蘊。
4.齊讀詩歌,讀出詩味。
四、細讀詩歌——會詩意
請同學們結合重難點詞語的意思,用自己的語言疏通詩歌大意。
課件出示:
①客路:指驛道,是旅客來往所走的道路。
②潮平:江水上漲與岸齊平,但風平浪靜——春潮初升。③風正:指順風,且風力不大,所以帆是懸掛之形。
④闊:江面廣闊,視野開闊。
(明確:我路過蒼蒼的北固山下,船兒泛著湛藍的江水向前。春潮正漲兩岸江面顯得更開闊,順風行船,船帆兒端端正正地高懸著。一輪紅日已經沖破殘夜從海上升起,舊年尚未逝去,江邊已有春風的信息。寄去的`家書不知寄到哪里?請歸去的大雁把信帶到洛陽吧。
五、品讀揣摩——賞詩句
1.從首聯中的“客路”“行舟”你讀出了什么信息?作者到達目的地了嗎?
師:作者乘著一葉扁舟在綠水中前進,他要駛向青山,而思緒已飄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詩人為什么要寫他的道路還在青山之外呢?
提示: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師:途中天氣如何?你從哪些詩句中知道的?
提示:和風吹拂,春意融融。
2.結合課文插圖,發揮想象,說說頷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以“我乘著小船,放眼望去…”開頭說話,想象船行的圖景。
教師示例:春潮漲滿,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堤岸相平,我的視線也因之開闊。順風中平穩而快速行駛的船上,一張船帆高高直直地懸掛著……平原開闊,大江直流,風平浪靜,多么愜意!我對前路充滿了期待!——寫景極為傳神,此為船上所見景色,表現詩人寬闊胸襟。(強調中考考點)
3.頸聯中的“殘夜”“舊年”各代表了什么時令?有什么共同特點?這聯詩句蘊含了什么哲理?
殘夜——夜未過將過 舊年——殘冬臘月(它們都代表舊事物)
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哲理: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對偶)在這種晝夜更替,新舊年相接的時候,也道出流年似水、歲月暗換的人生感悟。
(教師補充作者經歷,讓學生深入體會作者情感:王灣是在唐玄宗在位初年就考中了進士,五六年后才得到了一個小官滎陽主薄。又過了五六年,才得到別人的推薦得以進入首都去編撰書籍,然后才得到了洛陽令這個官職。王灣雖然“文翰早著”,但長期也得不到提拔,《全唐詩》中也僅留下十首詩。早年間,他曾經長期在風景秀麗的吳楚一帶游玩,但秀麗的風景,并不能沖散對家鄉的思念,故鄉成為了他流浪旅途中心中的溫暖。或許,正是因為有這種溫暖,才讓他寫出“海日生殘夜”這樣的詩句。)
4.面對這樣一番景色,引發了詩人怎樣的心情和感觸?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學生試讀這兩句,教師進行點評。)
師:為何重讀“何處”?
生:因為他在海上,四顧茫茫,都不知道家在何方。越不知道就離家越遠,離家越遠就越思念家鄉。
師:你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一下詩句的意思嗎?
生:四顧茫茫,我的家鄉,你在哪里啊?我的家書該送往何方?歸去的大雁啊,請你把我這封信送到洛陽邊上我的家吧
師:萬家相聚日,獨我飄零時,那是一種怎樣的孤獨?一字字,一行行,看似無理,字字情深!讓我們深情地讀一讀最后兩句。(學生再讀,讀出情感。)
大雁是古詩詞中的一種意象“鴻雁傳書”——直抒胸臆,抒發了濃濃的思親思鄉之情。(教師補充“鴻雁傳書”的典故:傳說西漢名臣蘇武被匈奴扣押于北海多年,后漢使者說皇帝在上林苑射雁見到雁足縛有蘇武的書信。此處詩人指雁可歸去,但自己無法歸去。雖不知鄉書能否傳到故鄉,但依然希望大雁可將自己的思念帶回。)
六、拓展延伸、對比閱讀
《次北固山下》與李白《渡荊門送別》兩首詩在所寫景物、抒發情感方面有何異同?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游覽。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山隨著平坦廣闊的原野的出現逐漸消失,江水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中奔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飛來的明鏡,云層締構城外幻出海市蜃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不遠萬里來送我東行的小舟。
相同:同為思鄉之情,描寫同為江上所見之景。
不同:《次》直接抒情,《渡》借故鄉之水間接委婉抒情。
七、小結
《次北固山下》千古流傳,寓情于景,景中含理,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將取代舊的事物,還有他深深的思鄉之情也深深地打動了我們,學完這首詩,也許我們會更深刻地感受鄉愁,熱愛自己的故鄉!
《次北固山下》教案 4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準確誦讀并背誦古詩《次北固山下》,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和意境。
2.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討論、分析等方法,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詩歌中的情感與畫面,學習詩歌鑒賞的基本技巧。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珍惜時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以及對家鄉和遠方親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的意象與意境,感受詩人的情感。
學習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提高文學鑒賞能力。
教學難點:
深入理解詩歌中蘊含的哲理與情感,體會“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的深刻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包含詩歌原文、配樂朗誦、相關圖片等)
學生預習材料(詩歌背景介紹、作者簡介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約5分鐘)
情境創設:播放一段描繪江南山水風光的視頻或圖片,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所描繪的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導入語:同學們,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唐代詩人王灣的《次北固山下》,感受詩人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體會那份對家鄉的深深思念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約3分鐘)
簡要介紹王灣的生平事跡及詩歌創作特點。
講解詩歌的創作背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情感基礎。
三、初讀詩歌,整體感知(約10分鐘)
1. 自由朗讀:學生自由朗讀詩歌,注意字音、節奏。
2. 配樂朗誦:播放配樂朗誦,引導學生感受詩歌的節奏美、韻律美。
3. 整體感知:提問學生,初步談談對詩歌的整體印象和感受。
四、精讀詩歌,深入賞析(約20分鐘)
1. 詩句解析:
分句講解,引導學生理解每句詩的意思,注意關鍵詞的解析。
特別關注“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的`旅途景象,“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壯闊景象,以及“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的哲理與情感。
2. 意象與意境:
分析詩歌中的意象(如青山、綠水、潮平、風正、海日、江春等),探討它們如何共同構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引導學生體會詩歌的意境,感受詩人內心的情感波動。
3. 情感與哲理:
探討詩歌中蘊含的情感(如思鄉之情、對自然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等)。
分析“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所蘊含的哲理,即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未來充滿希望。
五、拓展延伸(約5分鐘)
比較閱讀:引導學生對比閱讀其他描寫旅途或思鄉之情的詩歌,如李白的《靜夜思》,進一步加深對詩歌主題的理解。
創意表達: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創作一首短詩或一段文字,表達自己對家鄉或旅途的感受。
六、總結回顧(約2分鐘)
回顧本課所學內容,強調詩歌鑒賞的方法與技巧。
鼓勵學生多讀多寫,培養自己的文學素養。
七、作業布置(約1分鐘)
背誦并默寫《次北固山下》。
嘗試創作一首關于自然或思鄉之情的短詩,下節課分享。
《次北固山下》教案 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正確朗讀并背誦《次北固山下》,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和意境。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教師引導等方式,分析詩歌中的意象、情感及藝術特色,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詩人王灣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體會其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及對新生活的樂觀向往,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中的意象及其所營造的意境。
分析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深入體會詩歌中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所蘊含的哲理與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包含詩歌原文、背景介紹、相關圖片、音頻朗讀等)。
學生預習《次北固山下》,嘗試理解詩歌大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情境創設:播放一段關于長江沿岸風光的視頻或圖片,引導學生想象自己正乘船沿江而下,感受旅途中的風景與心情變化。
引入課題:介紹詩人王灣及其創作背景,簡要說明《次北固山下》是詩人在旅途中經過北固山時所作,引出本課學習內容。
二、初讀感知
朗讀指導:播放詩歌的音頻朗讀,要求學生注意字音、節奏和停頓,然后學生自由朗讀,嘗試讀出詩歌的韻律美。
整體感知:請學生用自己的話簡述詩歌大意,教師適時補充,幫助學生理清詩歌的基本內容。
三、精讀分析
意象分析:
引導學生找出詩歌中的關鍵意象,如“青山”、“綠水”、“潮平”、“風正”、“海日”、“江春”等。
分析這些意象如何共同構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以及它們各自所承載的情感或象征意義。
情感探究:
深入探討“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所表達的旅途之感。
分析“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中蘊含的.開闊胸襟與樂觀精神。
重點解讀“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的哲理與情感,引導學生理解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自然規律,以及詩人對新生活的向往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藝術特色:
引導學生欣賞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體會詩人如何運用精煉的語言描繪出豐富的畫面和深刻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
比較閱讀:選取一兩首與《次北固山下》主題相似或表現手法相近的詩歌,進行比較閱讀,拓寬學生的視野。
創意表達:鼓勵學生以“我眼中的北固山下”為題,寫一篇短文或繪制一幅畫,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和感受。
五、總結回顧
課堂總結:回顧本課所學內容,強調詩歌中的意象、情感及藝術特色。
情感升華:引導學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新事物取代舊事物”的經歷或感受,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六、作業布置
背誦并默寫《次北固山下》。
完成一篇關于《次北固山下》的讀后感,要求結合個人經歷或感受進行闡述。
《次北固山下》教案 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并背誦古詩《次北固山下》,理解詩中關鍵詞句的含義,掌握詩歌的基本內容和意境。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分析詩歌的意象、情感及表現手法,培養學生鑒賞古詩詞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王灣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感受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及對家鄉、未來的深切思念之情,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詩歌內容,把握詩歌意境,體會詩人情感。
難點:分析詩歌中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義,以及如何通過景物描寫傳達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包含詩歌原文、配樂朗誦、相關圖片或視頻)
學生預習材料(包括作者簡介、詩歌背景知識)
分組學習卡片(用于小組討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約5分鐘)
情境創設:播放一段關于北固山風光的視頻或展示幾幅北固山的圖片,引導學生進入詩歌的情境,提問:“如果你站在這樣的美景前,會有什么樣的感受?今天,我們就跟隨唐代詩人王灣的腳步,走進他的《次北固山下》,看看他在這里留下了怎樣的詩篇。”
二、初讀感知(約10分鐘)
自由朗讀:學生自由朗讀詩歌,注意字音、節奏。
指名朗讀:請幾位學生朗讀,師生共同點評,注意情感投入和節奏把握。
配樂朗誦:播放配樂朗誦,讓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和情感美。
三、精讀解析(約20分鐘)
分組學習: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分配詩歌的一聯或幾句,要求找出關鍵詞句,討論其含義及所營造的意境。
匯報交流:各小組派代表匯報學習成果,教師適時引導,補充講解。重點分析“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壯闊景象,“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的哲理意味及蘊含的樂觀精神。
意象分析:引導學生分析詩歌中的自然意象(如潮、岸、風、帆、日、夜、江、春)如何與詩人的情感相結合,形成獨特的意境。
四、情感升華(約10分鐘)
情感探討:討論詩人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哪些情感?是如何通過景物描寫來傳達的?
情感共鳴: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或想象,談談對“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這兩句詩的理解,感受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五、拓展延伸(約5分鐘)
比較閱讀:簡要介紹其他描寫自然景色或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詞,如李白的《靜夜思》,鼓勵學生課后閱讀并比較它們與王灣《次北固山下》的異同。
創意寫作:讓學生嘗試以“我眼中的北固山”為題,寫一篇短文或詩歌,表達自己對自然美景的感受或想象。
六、總結回顧(約5分鐘)
課堂總結:回顧本課所學,強調詩歌內容、意境、情感及表現手法的重要性。
布置作業:背誦并默寫《次北固山下》,完成一篇關于本課學習心得的短文。
【《次北固山下》教案】相關文章:
《次北固山下》原文及翻譯07-04
次北固山下古詩的賞析08-15
王灣《次北固山下》賞析09-15
《次北固山下》原文及其翻譯10-10
次北固山下古詩原文及賞析最新11-27
王灣《次北固山下》譯文及鑒賞11-08
《次北固山下》教學設計(通用8篇)09-26
初中文言文《次北固山下》鑒賞08-17
王灣《次北固山下》歷年中考閱讀訓練及答案06-13
幼兒園中班下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