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驢》優秀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黔之驢》優秀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黔之驢》優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懂得無所畏懼、敢于而且善于斗爭,就一定能戰勝貌似強大的東西的深刻道理。
2、翻譯文言文;學習本文心理和動作的細致描寫;理解本文內容和寓意。
3、積累一些文言詞匯,掌握“龐然大物”“黔驢技窮”等成語。
教學重難點:
1、 積累文言詞匯,掌握“龐然大物”、“黔驢技窮”等成語。
2、 學習細致逼真的心理、動作描寫,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 當素未謀過面的一只驢和一只老虎見面了,他們之間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寫的一篇寓言故事。
2、 哪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柳宗元?(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教師補充小結)
二、 分析新課
1、 朗讀課文。(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散讀課文,注意手中的筆,也應該動起來。)
師:哪位同學來朗讀一遍課文?(生讀)
師:讀得很流利,請坐。其他同學在聽的過程中有沒有覺得他讀的有不足的地方?
(糾正)其他同學還有沒有?
師:注意“載”,讀四聲。
生:表示年的時候才讀三聲,表示運輸時讀四聲。
生:“踉”,左形右聲,跳躍的意思。
師:剛才大家聽得很仔細,那我們在預習的過程中有沒有一些些字、詞容易讀錯的或有些句子容易讀錯破句的?來提醒一下大家,你認為字、詞、句在讀得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生:慭,字形很難。我們可以這樣來記:狗來了心里很害怕,所以是小心謹慎的樣子。
生:黔,要注意右邊沒有點,這點很重要,也需要大家注意,黔的意思是貴州。
師:好,我們已經把要注意的一些字詞熟悉了一下,那現在應該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吧,我們一起來把這篇課文正確流暢地朗讀一遍。
師:沒有錯誤,很好,很流暢。現在要做的是聽錄音,聽準字音。
(聽錄音,并跟著小聲讀)
2、 師:現在要做的是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一遍,將給同桌聽,一會兒請同學講給大家 聽。 (3分鐘)在過程中結合注釋或工具書。
(生小聲翻譯,交流)
師:我們派一名代表,用自己的話把這篇寓言解釋一下。
(生譯)
師:他應該說比較完整地把故事給我們講了一遍,我們發現,其實這個故事字數不多,但是短短的一百多個字,我們卻可以看到這個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是非常精彩的、生動的,應該說不愧是大文學柳宗元寫的。我們請同學上來演一演
師:在聽得過程中,我們發現老虎前前后后變化時很明顯的,一開始,看到驢時時——(害怕的)課文里面的詞是——甚恐(板書),后來呢——大喜(板書)
3、 再讀
師:我們剛才讀的很正確,但現在我們再讀,但跟剛才不一樣,這次能否通過讀把驢的性格特點,老虎的性格特點讀出來,至于怎么讀,就看你們的理解能力了。好,等一會我們同樣請一名代表來切磋交流一下。
(生自讀)
師:請一個同學來朗讀一下。
師:聽得同學,覺得他讀得好的句子是哪句?或者說你覺得他讀的還有什么欠佳的地方,需要加強的地方?
生:我覺得要讀出老虎的狠,在讀吃驢的時候
師:那你能不能讀一讀。
(生讀)
師:好,讀得更有力了。你覺得那兩個字能突出老虎狠的特點/
生:斷、盡
師:對。這兩個動詞最能體現。(板書)
師:剛才講到老虎害怕驢,那還有沒有哪里可以看出老虎很害怕的?
生:慭慭遠遁,往來視之,終不敢搏
師:這里有個字很能看出老虎害怕,不敢看?
生:窺
(板書)
師:把窺換成看、觀察行嗎?為什么?
(生答)
生:這里面有2個過程,往來視之,又近其身。
師:他考慮的很周到。剛才在讀“技止此耳”時,大家讀的狠好,我們來稍微揣測一下,當時老虎心理師怎樣的?
生:高興、得意、竊喜……
師:原來害怕,現在知道他沒有什么技能,就“恍然大悟”。原來以為是龐然大物,可就只有一鳴、一蹄,用完就沒有技能了。這就是所謂的黔驢之技,所以現在我們用這個詞語來形容僅有一點點本事,如果一點本事都沒有了就是黔驢技窮。(板書成語)
師:綜合板書來看,驢落虎口,兇狠聰明的老虎、外強中干的驢,我們結合注意點,把特點讀出來。
(全班一起讀課文)
師:你覺得驢能避免悲慘的結局嗎?
生:不能,他沒有真本事
生:老虎很聰明,知道試探驢。
生:知己知彼。
師:很好,這是一則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過故事來說明一定的道理或者批評諷刺一些行為。那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生自主發言)
師:如果想要避免被吃掉怎么辦?
生:再學點本領
生:逃跑
師:小結。主要是要有真才實學,才能立足于社會,這也是老師送給你們的話。
三、 奇思妙想編故事
柳先生害驢不淺,自從《黔之驢》之后,驢的名聲一敗涂地,驢成了蠢笨的代名詞,咱們來為驢翻案。讓驢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戰勝老虎。題目可以使《黔驢新編》《川之驢》
四、 作業
1、 收集跟動物有關的成語或寓言,為單元活動做準備。
2、 做文言重要字詞的積累,不懂得地方標出,下節課一起來釋疑。
板書:
恐 窺 駭 ——龐然大物
鳴、蹄 ︱ ——黔驢之技、黔驢技窮
︱
喜 斷 盡
教學反思:
通過引、讀、演、思、品五個環節來完成本課,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力。
1、 引 引導學生回憶柳宗元的舊知識。
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有關柳宗元的介紹
2、讀 自讀、點讀、評論、修正
多種方式的讀,同桌翻譯 ,同學糾正
3、演 根據文意現場表演
師生共同概括老虎驢的特點
4、思 老虎吃掉驢的過程,心理變化
啟示
5、品 精彩片段,老虎心理、動作
小結:以作者為線索,連接課堂內外新舊知識,形成知識網絡,通過小組討論弄懂意思。再由老師點評強調,可以調動學生的主題意識,讓學生既在合作中學習了,又能強化基礎知識,加深自己的理解。通過表演讓大家更形象的理解文意,也快樂得學習了。拓展延伸里讓同學們自己編故事發揮創造力。總之,盡量做到讓古文不古,讓課堂快樂。
《黔之驢》優秀教案 篇2
一、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黔之驢》選自語文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是第六單元第24課。
教課書的課文,是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吸納世界文化精華,精心挑選出來的。根據《課程標準》中要求初中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的要求,以及本單元文言文所表現的重視德行、保持正直操守的價值取向,我確定了本文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1)理解本文的內容即老虎懼驢、識驢、戲弄驢、吃掉驢的過程和本文啟示人們應該認識事物本質、克服對未知事物畏懼的心理,從而駕御并征服客觀事物,掌握真本領,真才干的重要的寓意
(2)積累掌握一些文言詞匯,如:蔽、窺、稍、慭慭然、狎、跳踉等,翻譯文言文
2、過程和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 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所以我讓學生在朗讀、自由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結合注釋看課文,自己試譯課文,使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在試譯課文的過程中,體現了學生自主性學習。若有不懂的句子,小組討論,學生之間共同合作解決,體現了學生合作性學習。最后由學生歸納寓意,即讀----譯---- 質疑----討論----總結 。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根據《課程標準》中“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因此我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定為:要認識事物的本質;使學生認識到掌握真本領、真才干的重要。在賞析完課文之后,我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品味寓意。(從驢的角度、從老虎的角度分別談談你受到的啟示是什么?)讓學生暢談,從中體會本文寓意。比如從老虎的角度談給我們的啟示是:做事要謹慎,要知已知彼,了解對方。因為文中有這樣的語句:“蔽林間窺之。”“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從驢的角度談,根據驢“一鳴”“啼之”,最后被老虎“斷其喉、盡其肉”這一點,從而啟發我們掌握真本領、真才干的重要。
4、重點、難點
重點:(1)積累掌握一些文言詞匯,學會翻譯文言文。
(2)理解本文的內容和寓意
難點:(1)學習本文對心理和動作的細致描寫的方法
(2)理解“龐然大物”“黔驢技窮”這兩個成語
(三)學生分析
我校生源與其他學校相比處于弱勢,學生的文化層次、綜合素質相對來說較低。學生課前預習情況不完全理想。學生自覺性學習意識淡泊。而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指導,將采用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合作學習法。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后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并在課文賞析后讓學生歸納寓意。從而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能學到知識,又能提高能力,同時還會受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感染熏陶。
(四)設計理念
根據《課標》中“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這一要求,因此在課文賞析完之后我設計這樣一道題:“驢能否避免自己的悲劇?為什么?”讓學生縱觀全文,針對課文內容談談自己的看法和心得。通過討 論,讓學生充分把握寓意,從而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二、課堂實錄
(一)導入
1、 導言:一頭貌似強大的驢為什么被老虎“斷其喉、盡其肉”呢?這節課我們學習一篇寓言《黔之驢》,共同體會其中的寓意。
2、作家、作品簡介
本文選自《柳河東集》。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河東人,世稱柳河東。與韓愈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一生留下600多篇作品,包括詩、文兩部分,文的成就大于詩。他的寓言多用來諷刺、抨擊當時社會的丑惡現實,推陳出新。善用各種動物擬人化的藝術形象以寄寓哲理或表達政治見解。
(二)正課
1、朗讀課文
師:,哪位同學來朗讀一遍課文?
生:( 舉手)
師:(叫一名女生朗讀)
師:讀的很好,很流利。
師:哪位男同學再讀一讀。
生:(有許多男生舉手)
師:(點名)你來讀。
師:(生讀完,師糾正字音)“載”字讀四聲zài,不讀zǎi。當表示“年”時讀zǎi,如“三年五載”。“一年半載”。而表示交通運輸時讀zài.如“裝載”。
師:下面大家聽一遍課文錄音,要聽準字音,注意朗讀節奏。(教師放錄音)
生:(靜靜地聽)
師:下面給大家時間,出聲自由朗讀課文,熟讀課文。
生:(自己出聲自由朗讀)
2、譯
師:讀完課文后,請大家結合注釋自己試譯課文。你們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問。在試譯的基礎上,還譯不準的句子,小組內可以互相合作互譯。
生:(看書,結合注釋和工具書《詞語手冊》自己翻譯課文)
師:(巡視)。
生:(開始小組內互譯課文。)
師:好了,現在誰能翻譯課文
生:(紛紛舉手)
師:你來翻譯第一段。
生:譯(略)
師:翻譯很準,誰來翻譯第二段。
生:譯第二段(略)
師:(糾正)“技止此耳”譯成“技能或本領不過如此罷了。”
3、質疑、討論
師:下面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課件)(背景是一片森林,前景是一只動態的老虎),討論以下問題:你能分別找出課文中描寫老虎心理活動及動作的詞句來嗎?
生:(學生看書,之后舉手)心理活動的有:“虎大駭。”“以為且噬已也”。“以為神”
師:嗯,這是心理活動,表示動作的呢?
生:“蔽林間窺之”
師:對,還有嗎?誰能補充。
生:“稍出近之”“跳踉大闞”
師:好。能說說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寫驢的嗎?
生:叫聲。
師:根據是什么?從哪一句可以看出來?
生:“驢一鳴”。
師:答得很好。除此以外,還有嗎?誰來補充?好,你來說。
生:還有動作。如“驢大怒,啼之”。
師:好,看大屏幕。(出示課件)(flash,驢的后腿踢虎)
師:不錯,這是它的本領。除了這兩點以外,還有嗎?
生:(在思考)
師:(提示)大家別忘了,開篇第一段,作者是怎樣描寫驢的外表的?
生:(思考)哦,“龐然大物”
師:對,那這是從哪方面來寫的呢?
生:是體形。
師:體形?應該說是“形體”。
師:就是說作者從聲音、動作、形體三個方面來寫驢的。
師:虎開始為什么害怕驢?
生:因為虎見到驢形體大,是個“龐然大物”。把它“以為神”,當作神奇的東西。
師:虎后來為什么能吃掉驢?
生:因為虎通過多次觀察,知道驢的本領只不過會叫,會踢,所以能吃掉驢。
師:嗯,老虎知道驢的本領只會“鳴”和“蹄”,“技止此耳”,沒有什么別的能耐,才吃掉它。
師: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虎能做到“知已知彼,―――
生:“百戰不殆”。
師:好,我們看一下屏幕,老虎吃掉驢的過程。(出示課件)(虎跳過去,咬住驢的喉嚨,吃掉它的肉。)
師:也就是文中所描述的,虎“跳――――
生:(齊答)“跳踉大闞,斷其喉、盡其肉”。
師:很好。看來我們今后再做什么事的時候,一定要熟悉對方或這種事物,才能了解它,從而戰勝它(他)。
師:現在請大家想一想:驢能否避免自己的悲劇?為什么?
(這時候學生的想象思維、邏輯思維充分被調動起來,大家紛紛暢所欲言,各抒已見)。
生::驢能避免自己的悲劇。因為驢起初叫喊時,把老虎嚇跑了,如果它這時候趁機逃走,就不會被老虎吃掉。
生:驢不能避免自己的悲劇。因為它沒有什么真本領,只會踢,當老虎看清了它的真本事之后,就把它吃掉了。
生:我認為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驢能避免自己的悲劇,一種是驢不能避免自己的悲劇。
師:嗯。有兩種可能。好,請你說說這兩種可能的原因。
生:第一種可能,如果驢掌握了真本領,有真才實學,那么它就不會被老虎吃掉。第二種可能,老虎反復觀察驢,已摸清了驢的底細,知道它只會踢,沒有什么其它的本事,所以“斷其喉、盡其肉”。
師:第一個角度,是從驢的角度談的,第二個角度,則是從老虎的角度談的,很好。誰還能說說。
生:我認為驢不能避免自己的悲劇。因為老虎知道躲在樹林子里觀察驢,而驢卻不知道觀察老虎,就在那等的,所以被老虎吃掉。
生:它不能做到知已知彼,虎非常了解對方,而它卻不了解老虎,因此被老虎吃掉 。
生:驢對老虎不感興趣。驢是吃草動物,不是吃肉動物。所以它不會吃掉虎,只能被老虎吃掉。
生:“好事者”如果不把驢運到貴州,把它運到別的地方,那它就不會被老虎吃掉。
生:這不怨驢,而怨那個人。
生:那不能這么說,動物不就是被人運來運去嗎,那也不能動物給人運走吧。
師:我們考慮的是驢能否避免自己的悲劇,無非有兩種可能,或者能避免,或者不能避免。不論哪一種可能,只要能說明你的理由即可。但有一點,我們應該知道,驢之所以最終被老虎吃掉,是因為它沒有什么真本事。所以,我希望每一位同學都應該掌握真本領,有真才實學,才能在將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4、總結寓意
師:寓言往往通過一定的故事,講明一個道理,寓含諷喻勸戒的意義。它常用動植物或非生物作為主人公,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那么這篇寓言借驢和虎這兩個動物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
師:(出示課件)從以下幾個角度歸納寓意:
從驢的角度你得到的啟示是什么?
從虎的角度你得到的啟示是什么?
從其它的角度你得到的啟示是什么?
生:(討論)從驢的角度談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應該掌握文化知識,有了真知識、真本領,才能使自己有立足之地。
生:從驢的角度談給我們的啟示是:我認為應該謙虛。如果驢不在虎的面前叫、不“鳴”,那它也不會被老虎吃掉。
生:從老虎的角度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應該多觀察,多了解對方的情況,才能使自己處于有利地位,才能做到“知已知彼,百戰不殆”。
生:從老虎的角度給我們的啟示是:我認為做事要謹慎 。
師:嗯,應謹慎。從哪能看出來呢?
生:起初虎不了解驢的時候,它“蔽林間窺之”,躲在樹林子里偷看,當驢一鳴,給老虎嚇跑之后,它又回來繼續觀察,如“稍出近之”,“近出前后,終不敢搏”。
師:嗯,老虎不貌然出擊,不輕易出手,辦事很小心謹慎。
生:老虎認準一個目標,就不放棄,始終堅持。
師:你的依據是什么?
生:它被驢的叫聲嚇跑之后,又回來繼續觀察,找機會下手,直到吃掉驢。
師:(笑),虎不達目的不罷休。嗯,很好,有自己的見解。
師:虎沒有被驢的叫聲嚇倒,沒有被驢的表面現象所迷惑,我們應該認識事物的本質,同時也應該掌握真本領。通過這篇寓言的學習,我們應明確意識到:“真才實學”這四個字的重要。我希望同學們今后也要成為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
三、教學反思
這節課主要依據《課程標準》中的要求來設計的。既有成功之處,也有不足的地方。下面就這節課談談我的想法。
這節課主要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品味寓意,進而來把握寓意。學生分別從老虎的角度、驢的角度、其它角度品味寓意。比如從老虎的角度談給我們的啟示是:做事要謹慎,要知已知彼。從驢的角度談,根據課文中驢“一 鳴”“啼之”,從而給我們的啟示是掌握真本領、真才干的'重要。通過學生討論,使學生掌握本文寓意,從而受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啟發和教育。
另外,為了擴展學生的思維,我設計了一道這樣題:“驢能否避免自己的悲劇?為什么?”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想了很多的原因。這時他們的邏輯思維充分被調動起來,大家眾說紛紜,暢所欲言,課堂氣氛也很活躍。 通過學生的討論使學生掌握本文寓意,尤其通過驢被老虎“斷其喉、盡其肉”這一點,更能啟發和教育我們要有真才實學。
但這節課也有不足的地方。一方面,在討論本文寓意時,沒有給學生充分討論的時間,教師給了一定的提示。另一方面,文言文應該熟讀、多讀,而這節課給學生朗讀的時間不夠,學生朗讀的時間教師應該給予充分的保證。
《黔之驢》優秀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并了解文章的大意。
2、說說本文的寓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講一則笑話。笑話中的雞媽媽通過自己的聰明戰勝了貓,保護了自己的孩子。現在有這樣一頭驢,它要比雞媽媽的體形龐大得多,可是卻沒有雞媽媽那么聰明,它的結局怎么樣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瞧瞧。(板書課題)
二、出示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并了解文章的大意。
2、說說本文的寓意。
三、目標的實施:
1、范讀課文,讓學生注意不會讀的字的讀音。
2、自由朗讀。
3、齊讀。
4、自由朗讀課文,弄懂文章的大意。(前后左右四同學一組,共同完成。)
5、檢測。
6、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虎剛剛見到驢時,表現怎樣?
(2)虎發現驢有幾樣本領?它為什么敢接近驢呢??
(3)驢的結局如何?
(4)你如何來評價驢和老虎?
(5)你覺得本文有什么寓意?
學生讀并且思考討論。
評價
7、提問:本文給你什么樣的啟示?(思考幾分鐘?)
8、老虎在吃了驢這個龐大的動物之后,它的名聲大震,不多久,它便成為了百獸之王。可是,它逐漸地驕傲起來了,根本不把其他的動物放在眼里,而且到處欺負弱小的動物。動物們敢怒不敢言就在這時,又有一位好事者運來來了一頭驢,這頭驢從其他動物的嘴里得知了前一頭驢的遭遇后,它決定為他們驢子家族洗刷恥辱。大家想知道結果怎么樣嗎?那好,請大家發揮你們的想象,用你們的聰明才智來將這個故事繼續講下去吧!(分組)
四、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黔之驢,從而我們應該明白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習好本領,如果光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的話,那我們也就只會像那頭驢一樣。如果我們能夠學好本領,遇到事情多動腦筋,相信再大的困難我們都能夠克服。老師祝愿大家能夠好好學習,打好基礎,為有一個美好的明天的努力奮斗。
板書:
黔之驢
教學目標
1.學習細致逼真的心理、動作描寫,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討論來理解本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教學重難點
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點,理解課文所講道理是教學的重點;積累一些文言詞匯,是本文的難點。
教學準備
小黑板或課件。
設計思路
本篇文字較簡練,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讀懂課文。指導學生理解本文的寓意,要讓學生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就要予以肯定。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導人: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些成語,它們中有不少來源于我國的古代寓言故事。如,成語“黔驢技窮”就是其中一例,它來源于我國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驢》。而要正確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我們就必須先來一起學習這篇寓言,看它講的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2.作者介紹。
(1)讓學生站起來介紹。
(2)明確:(出示幻燈片1,也可以用小黑板代替。)
本文選自《柳河東集》。作者柳宗元(773—891),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人,世稱柳河東。與韓愈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積極參加王叔文為首的革新派被貶官永州、柳州。在十幾年的貶謫生活中,他有機會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覽了一些山水名勝,寫下了不少著名的詩文。這階段雖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學上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自主學習
師:下面自學課文,注意以下問題:(出示幻燈片2。)
1.認真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默讀,可以同桌輪讀,要選用你最喜歡的方式,注意朗讀節奏、重音。
2.畫出并掌握課文中的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詞、句、段落。
3.串譯全文,解答疑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求:能結合課文注釋翻譯全文;合上書本后能準確、生動地講述故事。
4.課文寫虎從畏驢到食驢的過程可分為幾個層次?各層次中表現虎的j心理的詞語分別有哪些?它們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5.課文描寫虎的動作時用了哪些詞語?分別刻畫了虎的什么心態?
6.黔驢之技有哪些?
7.理解故事的寓意。
8.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及你認為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三、合作學習
1.先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疑難問題。
2.在班上討論研究小組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
四、反饋交流
1.給加點字注音。(出示幻燈片3。)
黔好事者窺愁然駭遁噬搏狎不勝跳踉
要求:讓一學生起來讀,如果有讀不正確的,找其他同學起來糾正。
2.串譯全文,解答疑難文言詞語的含義。
明確:(教師適時對學生進行指導。)
要求學生能結合課文注釋翻譯全文,合上書本后能準確、生動地講述故事。
3.課文寫虎從畏驢到食驢的過程可分為幾個層次?各層次中表現虎的心理的詞語分別有哪些?它們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可分為六個層次。各層次中表現虎的心理的語句分別是“以為神”“莫相.知”“以為且噬己也”“覺無異能者”“終不敢搏”“技止此耳”等。這些語句生動逼真地描繪了虎對驢的認識的全過程,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且使其波瀾起伏,引人人勝。
4.課文描寫虎的動作時用了哪些詞語?分別刻畫了虎的什么心態?
(虎初見驢時,“蔽”“窺”勾畫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驢一鳴,虎大駭,遠遁”,“駭”“遁”進一步刻畫了虎的恐懼心理。接下來“稍出近之”“往來視之”“近出前后”直至“蕩倚沖冒”而激怒驢,寫虎一再試探,處處可見虎竹生性走膽和工于心計。最后“跳踉大口闞”“斷其喉”“盡其肉”“乃去”等語句,句式短促,節奏鮮明,寫出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滿的情態。)
5.黔驢之技有哪些?
明確:(一“嗚”一“啼”。這兩個詞生動傳神地寫出驢在“龐然”的形體掩蓋下的平庸本領。)
6.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并把喜歡的原因同位交流。(同位交流后,再找部分學生在全班交流。)
7.重點研討課文第2自然段。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出示幻燈片4。)
①本段文字通過心理、動作等描寫刻畫了老虎的形象,請聯系具體語句分析老虎的形象。
②聯系全文,理解本文的寓意。
(2)小組代表交流發言。
明確:
(①根據具體語言加以分析,允許有不同的觀點,只要理由充足即可。
②本文寓意深刻,具有鮮明的針對性、現實性。本文意在諷刺那些無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聯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調整的是當時統治集團中官高位顯、仗勢欺人而又無才無德、外強中干的上層人物。但我們也可以從驢被虎吃掉的角度,或從虎吃掉驢這一相反的角度,來理解本文寓意:貌似強大的東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定能戰而勝之。)
注意:引導學生談自己的觀點。
《黔之驢》優秀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理解語言的深廣含義
2、通過標注對老虎的動作和心理的描寫、對驢的形象分析,從而得出一定的寓意。
一、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對黔之驢進行了翻譯,這節課,我們一起走入驢和虎,去了解一下他們的形象。
二、復習檢測
1、你還記得嗎?(解釋字詞)
船:名詞作狀語,用船。 則:卻。 以為神:把它當作神,把…當作
稍出近之:漸漸出來接近它? 慭慭然:小心謹慎的樣子。
以為且噬己也:認為
句子:
(1)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
老虎看見它,(原來)是個巨大的動物,把它當作神。
(2)稍近益狎,蕩倚沖冒。
(老虎)漸漸又靠近(驢子),態度更加親近而不莊重,碰撞它,靠近它,沖擊它,冒犯它。
(3)驢不勝怒,蹄之。
驢子禁不住發起怒來,用蹄子踢老虎。
(4)因跳踉大?,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于是老虎一下跳躍過去,大聲怒吼,咬斷了驢子的喉嚨,吃光它的肉,才離開。
三、研讀課文
1、 講故事:
師:你能在翻譯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理解,把它當做故事講出來么?
2、 形象分析:
(1)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畫出描寫驢的句子。
龐然大物(外形)、驢一鳴(叫聲)、蹄之(動作)
師:那么,如此一個龐然大物,最終的結果是什么?
生:斷其喉,盡其肉
師:那我們來思考一下,外表如此強大的驢為什么還會有這樣的下場?
沒有什么特殊的本領;沒有老虎的本領大;無異能
師:這篇寓言中的驢代表了哪一類形象?
生:徒有外表實則虛弱無能,外強中干
師:從驢的角度來看,本文揭示了一個怎樣的寓意?
生:徒有其表,無真本領是行不通的。
(2) 我們再來找一找文中描寫虎的動作、心理的句子,畫出來。
動作: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遠遁;往來視之;又近出前后,蕩倚沖冒;斷其喉,盡其肉
心理:慭慭然,莫相知;虎大駭,以為且噬己也;覺無異能;虎因喜
師:那么虎對驢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懼驢——識驢——吃驢
師:老虎為什么可以把驢吃掉?
生:認識了驢不過是外表強悍,實則內里虛弱。
師:這里虎代表了哪一類形象?
生:本身本領強大;善于觀察;有勇有謀,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師:我們從老虎取得勝利中可以得出一個怎樣的啟示?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老虎的行為:剛開始“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非常小心謹慎,又近出前后,蕩倚沖冒,終于了解了驢子,最后吃了驢子。
從害怕驢,到一步步認識驢,最后把驢吃掉,可以得出哪些啟示?
生1:不要貌似強大的東西所嚇到,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定能獲得勝利。
生2:想要取得勝利還必須善于觀察,充分了解敵人。
生3:要做一個有勇有謀的人
四、作業
五、小結
師:通過《黔之驢》的故事,我們明白了想要取得一定的成功就必須有勇有謀,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做一個有智慧的人。這節就課就學到這里,同學們,下課。
六、教學反思
1、“講故事”這一環節設置,沒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只從表面講故事,而不能挖掘寓言的內涵。
《黔之驢》優秀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能從不同的角度,展開想象講述文中的故事。
2.能結合文中語句,從不同角度說出這則寓言的深刻含義,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點。
3.能辨證地分析“黔驢技窮”的原因。
學習過程:
一、小試身手:
1、課堂檢測學生上節課知識掌握情況。
(一)詞語解釋
1.船載以入(用船)
2.稍出近之(靠近,接近)
3.蹄之(用蹄子踢)
4.盡其肉(吃盡)
(二)一詞多義
1蹄之(代詞,代老虎)
2.計之(代詞,這件事情)
3.然往來視之(然而,可是)
4.龐然大物(……的樣子)
5.以為且噬己也(認為)
6.以為神(把……當作)
二、故事時間:
導入:自從柳宗元寫了《黔之驢》之后,千百年來,人們對驢心存偏見,驢的名聲一敗涂地。成語“黔驢技窮”往往用來比喻僅有的一點伎倆也用完了。驢家族里的一只小驢聽說后非常生氣。今天,它來到這兒想聽一聽它祖先的故事。
請同學從下面三個不同的身份中,選擇其中的一個來講故事。
A、我就是文中的那頭驢子
B、我就是文中的那頭老虎
C、我就是文中的那個好事者
“最佳故事獎”評選標準:
(1)能根據所選擇的身份準確地講述故事。
(2)故事中體現了一定的想像力。
(3)講故事的語氣、語調和表情有感染力。
2、學生按要求活動。
3、全班交流,學生點評。
三、寓意探索:
1、教師要求:作為人類的一員,你能向這只小驢解釋這則寓言的寓意嗎?請結合文章中相關語句進行講解。
2、學生按要求活動。
3、全班交流。
4、教師: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常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
黔驢:龐然大物,卻只有“一鳴”,“蹄之”兩種防身之技,是一個虛有其表、實際無能的事物。
老虎:在沒有弄清對方底細之前,存有成懼心理;它謹慎小心,善于觀察,反復試探,在摸清驢子的底細以后,反應迅速,行動靈活,大膽果斷地攻擊對方要害,立即致敵于死命,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形象。
作者只不過借驢的形象,通過寓言這種形式(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諷刺了那些徒有外表、實質虛弱無能的人。
從驢的角度分析:
不能做只有外表,而沒有實際本領的人;
要學會變通,主動適應環境
從老虎的角度分析:
貌似強大的東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定能戰勝它。
要耐心、仔細地觀察,才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從虎驢之爭的角度分析:
要正確估計對手的實力,知己知彼才能獲得勝利。
從好事者的角度分析:
做事情前要調查研究,不能盲目,以免造成悲劇。
四、冤案
1、教師導入:背上“黔驢技窮”的罵名到底公平不公平?如果公平,請同學們說出公平的原因。如果是冤案,請同學們找出根據為這個冤案平反。
2、學生思考后,發言
3、學生互評
4、教師點評:
導致“黔驢技窮”的主要原因:
(1)是驢子自身的實力相對弱小,不能與虎抗衡;
(2)是好事者工作盲目,不負責任,使驢子“至則無可用”,且又放之山下,將驢命視同兒戲;
(3)是放置驢子的環境不行,這是造成驢入虎口的最主要原因。
五、課后學習:寓言新編:——《新編黔之驢》
聽了同學們的爭論,小驢非常高興,它了解了自己的家族與人類的密不可分的關系。它想請我們為驢家族重新創作一個寓言故事《新編黔之驢》表現 “黔驢技高”、“黔驢技強”或“黔驢技多”, 或者來一個奇思妙想,讓這頭黔之驢利用自己的聰明智慧戰勝獸中之王老虎。從而使“黔驢技窮”成為過去,逐漸被人們淡忘。
《黔之驢》優秀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流利地朗讀文章,結合注釋,能口譯全文。
2.學習細致逼真的心理、動作描寫。
3.理解放事的深刻寓意。
教學步驟:
一、從成語入手,導人新課。
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會經常遇到一些成語,它們中有不少來源于我國古代寓言故事。成語“黔驢技窮”就是其中一例,它來源于我國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驢》。而要正確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我們就必須先來一起學習這篇寓言,看它講的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二、范讀課文(或聽課文朗讀錄音)后正音。
要求:聽準字音;基本了解故事大意。
三、串譯全文,師生共同解答疑難文言詞語的含義。
要求:能結合課文注釋翻譯全文;合上書本后能準確、生動地講述故事。
強調以下內容:
1.課后練習三所列的詞語要—一落實,讓學生熟悉古今詞義的變化。
2.歸納幾個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①以為
以為且噬己也認為
以為神把(它)當作
②之
黔之驢的,結構助詞。
放之山下
虎見之
蔽林間窺之
稍出近之
它,代詞,代驢。
③然
龐然大物也
愁愁然
都是形容詞詞尾,解釋為“……的樣子”。
3.提醒學生注意兩個句子的翻譯。
①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船,這里是用船的意思。名詞充當狀語。現代漢語中除時間名詞外,名詞一般不能充當狀語。)
②驢不勝怒,蹄之。(蹄,踢。這里作動詞用。)
四、學生朗讀基本成誦后重點討論下邊問題。
方法:先獨立思考,再互相討論。教師可巡回指導。理解每個問題,均應結合課文相關語句。
1.課文寫虎從畏驢到食驢的過程可分為幾個層次?各層次中表現虎的心理的詞語分別有哪些?它們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結合課后練習一)
明確:可分為六個層次。各層次中表現虎的心理的語句分別是“以為神”、“覺無異能者”、“莫相知”、“終不敢搏”、“以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等。這些語句生動逼真地描繪了虎對驢的認識的全過程,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且使其波瀾起伏,引人入勝。
2.課文描寫虎的動作用了哪些詞語?分別刻畫了虎的什么心態?
明確:虎初見驢時,“蔽”“窺”勾畫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驢一鳴,虎大駭,遠遁”,“駭”“遁”進一步刻畫了虎的恐懼心理。接下來“稍出近之”、“往來視之”、“近出前后”直至“蕩倚沖冒”而激怒驢,寫虎一再試探,處處可見虎的生性大膽和工于心計。最后“跳踉大閉”、“斷其喉”、“盡其肉”、“乃去”等語句,句式短促,節奏鮮明,寫出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滿的情態。
3.黔驢之技有哪些?
明確:“鳴”一“蹄”。這兩個詞生動傳神地寫出驢在“龐然”的形體掩蓋下的平庸技藝。
4.師生共同討論,概括驢、虎兩個寓言形象的特點。
黔驢:龐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裝腔作勢,借以駭人,是一個虛有其表、實際無能的動物。
老虎:在沒有弄清對方底細之前,存有恐懼心理;它反應迅速,行動靈活,謹慎小心,善于觀察,反復試探,在摸清驢子的底細以后,大膽果斷地攻擊對方要害,立即致敵于死命,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形象。
5.故事的寓意在哪里?
明確:本文寓意深刻,具有鮮明的針對性、現實性。本文意在諷刺那些無能而又肆意逞能的人;聯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諷刺的是當時統治集團中官高位顯、仗勢欺人而又無才無德、外強中干的上層人物。但我們也可以不從驢被虎吃掉的角度,而從虎吃掉驢這一相反的角度,來理解本文寓意:貌似強大的東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定能戰而勝之。
五、齊讀、齊誦課文。
六、布置課外作業。
1.一場驢虎之爭以驢死虎口而宣告結束,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憂,虎家族正在為它們的英雄召開慶功會,驢家族卻在沉痛哀悼他們的不幸同伴,請你代表虎家族寫一份賀詞,代表驢家族寫一份悼詞。
2.柳宗元在這則寓言中塑造了一個不光彩的“蠢驢”形象,其實驢也很無辜,請你改編《黔之驢》,為驢平反,重塑驢的形象。
【《黔之驢》優秀教案(精選6篇)】相關文章:
《黔之驢》教學設計?匯總04-29
九年級語文復習教案黔之驢01-05
《黔之驢》閱讀習題及答案03-25
古文《黔之驢》教學反思新編05-06
文言文賞析:《黔之驢》03-27
《黔之驢》閱讀練習題03-11
《黔之驢》優質教學案例03-11
七年級語文《黔之驢》教案03-28
文言文《黔之驢》學案設計05-12
《黔之驢》說課稿(蘇教版七下)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