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奇妙的克隆》精品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鱗片、脊椎、兩棲”等詞的讀音、字形、詞義;理解“繁衍、相安無事”的詞義,并學會運用。
2.了解有關克隆的科學知識。
能力目標
1.整體感知文意,根據閱讀要求訓練學生篩選信息,概括內容要點,逐步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并理解這樣安排的好處。
3.理解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德育目標
體會學習科學家們嚴謹、求實、鍥而不舍的態度和精神,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全面看待科學技術的發展,實現科學精神和人文關懷的統一。
教學重點
1.了解有關克隆的知識和克隆研究的動態。
2.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把握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3.揣摩語言,體會說明文的科學性。
教學難點
1.理清“克隆鯽魚出世前后”的說明順序,理解這樣安排的原因。
2.對文章結尾一段話的理解。
教學方法
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自讀。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解決閱讀中的疑難問題。最后設置自由問答環節,給喜歡鉆研的同學一個空間,由興趣引領他們在科學的道路上前行。
教具準備
教學圖片、實物投影儀、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篩選重要信息,整體把握文意;理清說明順序、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的條理性、科學性。揣摩語言,體會科學家們嚴謹求實,鍥而不舍的科學態度。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我國多家媒體近日轉載了國外媒體報道的一條驚人消息:一群受邪教組織操縱的科學狂人,正在美國內華達州大漠深處進行著一項克隆人的秘密實驗。他們根據英國科學家創造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同樣原理,從一個今年2月份夭折的10個月大的美國女嬰身上提取細胞制造克隆人。(選自2000.11《文匯報》)消息披露后,克隆技術及其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再次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今天,讓我們走進《奇妙的克隆世界》,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這一問題。(板書文題)
設計(二)
《西游記》里的孫悟空有一個絕招令人拍案叫絕:他與妖魔作戰一旦吃緊,便從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來參加戰斗。這當然是神話,但是今天的科學卻能實現類似的“奇跡”,這就是“奇妙的克隆”。克隆何以能如此神通廣大?還是聽聽遺傳學家的解釋吧。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自讀。
多媒體顯示:
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囊 胚胎 蟾蜍 脊椎 兩棲
2.解釋下列詞語,并用詞造句。
繁衍
相安無事
3.克隆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4.“克隆鯽魚出世前后”和“克隆綿羊‘多利’”分別為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克隆羊的誕生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轟動”?
5.課文從哪些方面寫了克隆技術造福于人類?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計時閱讀,然后小組組長代表本組發言進行全班交流。教師作總結發言,以歷時最短、概括較準確的小組為優勝組。
明確:1.náng pēi tāi chán chú jǐ zhuī qī
2.繁衍(yǎn):逐漸增多或增廣。
相安無事:相處沒有沖突。
3.克隆是無性繁殖的新興生物技術。
4.“克隆鯽魚出世前后”勾勒了克隆技術的發展脈絡,為我們介紹了中外科學家所進行的克隆實驗及實驗進展情況,突出了中國科學家在克隆實驗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貢獻。
“克隆綿羊‘多利’”較為詳細地描述了“多利”的誕生過程,并揭示了克隆羊的成功的重大意義和巨大反響。
克隆羊的誕生在世界引起了轟動,主要原因是它標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進展和重大突破,“這個結果證明:動物體中執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態的所謂高度分化的細胞與受精卵一樣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在能力。也就是說,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一樣,也具有全能性。”這一突破意味著它既可以造福于人類,也可能危害于人類。
5.課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寫克隆技術造福于人類。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來挽救珍稀動物;第三,克隆對于人類疾病的防治、壽命的延長具有重要意義。
三、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分析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的條理性和科學性
學生精讀課文,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閱讀。
多媒體顯示:
1.文章四個部分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能調換順序嗎?
2.文章第一部分為了說明“克隆是什么”,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3.文章第二部分“克隆鯽魚出世前后”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4.第三部分“克隆綿羊多利”介紹多利的誕生過程,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
學生思考,自主作答,如有不妥之處,另選幾位同學作補充或糾正。
明確:1.文章先寫克隆的含義,接著寫克隆實驗,再寫克隆的發展,最后寫克隆對人類的造福和對克隆的理性思考。全文采用了邏輯順序說明事理,逐層深入,步步推進。
2.作者為了說明“克隆是什么”,運用了三種說明方法:舉例子、作解釋和引用。舉例子:列舉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們比較熟悉的例子來說明,把艱深的科學知識說得簡明易懂。作解釋:對克隆一詞進行溯源并作出解釋。引用:引入《西游記》中孫悟空拔一根猴毛變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動說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3.文章第二部分采用了時間順序。小標題“克隆鯽魚出世前后”顯示這一部分是按時間順序安排的,這樣便于勾勒克隆技術發展的脈絡。
4.文章第三部分“克隆綿羊‘多利’”是按時間順序安排材料的。文中有標志性詞語可供分析,如“‘多利’綿羊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先給……與此同時……手術完成后……然后……到去年七月……‘換核卵’一步一步發展的結果,因此是‘克隆羊’”。
教師對學生交流的情況作評價,對不當之處應予以糾正。
教師提示:關于第二部分的說明順序,應考慮如下一些內容:第一節有兩條線索,一條是從中國的“克隆試驗”寫到外國的“克隆試驗”,一條是寫“克隆試驗”從魚類、兩棲類再到哺乳類。以此來看,關于“時間順序”的判斷是不準確的。
那么,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呢?第一條線索突出反映了我國科學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貢獻。第二條線索體現了科學研究是一個不斷求索探究的過程,體現了科學家們的追求精神,同時也為下文寫“克隆綿羊‘多利’”的誕生提供了科學基礎,做好行文的鋪墊。
四、揣摩語言,體會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舍的科學態度
同學們,在科學的道路上是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科海泛游靠的是淵博的科學知識,精湛的科學技術、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堅持不懈、永不言敗的科學精神。請從課文中找出能表現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舍的態度與精神的句子,仔細體會。
生1:“用鯽魚囊胚期的細胞進行人工培養,經過385天59代連續傳代培養后,用直徑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顯微鏡下從培養細胞中吸出細胞核。”
生2:“在189個這種換核卵細胞中,只有兩個孵化出了魚苗,而最終只有一條幼魚渡過難關,經過80多天培養后長成8厘米長的鯽魚。”
生3:“經幾百次灰、黑、白這樣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終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生4:“經過247次失敗之后,他們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綿羊。?
……
選兩位同學談體會。
五、學生自由問答、質疑、釋疑
學生爭論的焦點在于文章最后一段。文章寫道:“有關‘克隆人’的討論提醒人們,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科技越發展,對社會的滲透越廣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許多有關的倫理、道德和法律等問題。”
這段話該如何理解呢?教師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1.科學是一把雙刃劍,既可造福人類,也可殃及人類,而且科學造福人類和殃及人類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長,如核的發現和利用;
2.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從自然界逼近了人類本身,越來越深刻地觸及人類的倫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類心靈,如克隆人問題;
3.科學發展也會引發人類道德倫理觀的變革和更新。如何確立并完善現代社會倫理道德價值觀,使之既能導正科學技術的發展,又能適應科技的進步,理性而德性運用科學之劍,使之為人類造福,這將是現代社會必須探討和面對的問題。
學生各抒己見。
教師可以提示學生課后查找資料,完善自己的觀點看法。
六、布置作業
1.課后閱讀有關克隆的文章或上網查詢相關資料,并進行整理。
2.請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此的看法,可以編述故事,也可以發表議論,500字左右。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一、關于組織一次以“克隆是福音還是惡兆”為題的辯論會的設想
教師須預先指導學生利用圖書館或網絡查詢有關資料,對這門科學(克隆)和由此涉及的道德問題有所了解、認識。引導學生從以下兩個方面給予特別的關注。
1.進一步認識科學發展與倫理道德的關系,深入思考如何運用科技之劍,讓科技不僅造福于人類,同時也能提高人類的道德水平,為實現科學精神和人文關懷的統一打下初步的思想基礎。
2.科技的發展,在改善我們生活質量的同時,也會引發一系列價值觀包括倫理道德觀的重整和轉變,因而不能固守傳統不放,應有所完善和提升。
教師提示學生,在辯論中要做到態度誠懇,語言得體,闡述觀點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不要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要有自己的心得,哪怕這一點心得還比較幼稚,但是也不能過于偏激,走極端。
這里提供兩則參考資料:
1.克隆是福音
“克隆人”技術能使千千萬萬不孕癥患者實現做父母的愿望;能使那些痛失骨肉的親人重溫天倫之樂;能為許許多多不治之癥找到新的治療方案;能創造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社會效益……總之,簡直就是科學界、醫療界、全人類的新曙光。
2.克隆是惡兆
“克隆人”的出現將對現有社會的家庭結構、倫理體系造成巨大沖擊;會成為恐怖主義分子犯罪的工具;制造大量基因結構完全相同的“克隆人”可能誘發新型疾病的.廣泛傳播;就目前技術而言,無法保證“克隆”的安全性,可能出現流產、早產、死胎、畸形等不良結果等等。目前對克隆人的問題,反對的聲音一直是主流。
二、寫作活動設計
在與同學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就“我看克隆”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500字左右,要求觀點明確,材料充實,條理清楚。
三、開放性探究
讀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題目。
克隆技術
①“克隆”一詞是英語詞clone或cloning的音譯。我國以前曾將其譯為“無性生殖”或“無性繁殖”。什么意思呢?“無性”,當然就是沒有陰陽結合的過程,而是由同一個“祖先細胞”通過分裂方式繁殖而形成純細胞系。這個細胞系中每個細胞由于基因(遺傳信息)彼此是相同的,從而決定了每個細胞由基因所控制的性狀(例如細胞的個頭性狀)是彼此相同的。由于上一代和下一代的遺傳信息是一致的,所以可以簡單地說,克隆是生命的全息復制。
②在動物方面一直采用卵細胞、受精卵細胞以及胚胎細胞來進行克隆,直至英國科學家維爾穆特博士采用羊的體細胞克隆成功。他培育成功的綿羊的細胞核來自一頭成年綿羊身上的乳腺細胞,這比胚胎細胞克隆更進了一大步。因為乳腺細胞作為一種體細胞已失去全能性,克隆羊的科學意義正在于此。
③克隆技術的應用十分廣泛。首先,它是種植業和畜牧業中選育遺傳性質穩定的優質品種的理想手段。
④其次,克隆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具有十分誘人的前景。目前,美國、瑞士等國已經能夠利用克隆技術培植的人體皮膚進行植皮手術。不久前,有一位美國婦女在一次煤氣爐意外爆炸中受傷,75%的身體被嚴重燒傷。醫生從她的身上取下一小塊未損壞的皮膚,送到一家生化科技公司。一個月后,該公司利用先進的克隆技術培植出了一大塊健康的皮膚,使患者迅速地痊愈了。這一新成就避免了異體植皮可能出現的排異反應,給病人帶來了福音。科學家預言,在不久的將來,他們還將借助克隆技術“制造”出人的乳房、耳朵、軟骨、肝臟,甚至心臟、動脈等組織和器官,供應醫院臨床使用。
⑤再次,克隆技術還可用來大量繁殖許多有價值的基因。例如,在基因工程操作中,科學家們為了讓細菌等微生物“生產”出名貴的藥品(如治療糖尿病的胰島素、有希望使侏儒癥患者重新長高的生長激素和能抗多種病毒感染的干擾素等),分別將一些相應的人體基因轉移到不同的微生物細胞中,再設法使這些微生物細胞大量繁殖。與此同時,人體基因數目也隨著微生物的繁殖而增加。在人體基因被大量“克隆”時,微生物大量地“生產”出人們所需要的名貴藥品。
1.請用原文回答“克隆是生命的全息復制”的理由。
2.第②段“克隆羊的科學意義正在于此”中的“此”具體指代什么?
3.第④⑤段中,加粗的兩個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分別是
制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克隆技術廣泛應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領域。
參考答案:
1.上一代和下一代的遺傳信息是一致的。
2.克隆羊是用一種作為體細胞已失去全能性的乳腺細胞克隆成功的,這比胚胎細胞克隆更進了一步。(意思對即可)
3.培植 繁殖
4.種植業 畜牧業 醫學 基因工程
【七年級下冊《奇妙的克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七年級下冊《奇妙的克隆》教學設計04-17
《奇妙的克隆》教學設計09-01
《奇妙的克隆》教學設計「原創」03-08
《奇妙的克隆》教學設計及后記06-08
《奇妙的克隆》人教版教學設計12-25
《奇妙的克隆》教學設計人教版12-25
人教版課文《奇妙的克隆》教學設計12-10
《奇妙的克隆》教案設計12-10
初二上冊《奇妙的克隆》教學設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