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無處不在》教案精選兩篇
《恐龍無處不在》教案之一
【教材分析】
《恐龍無處不在》是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一篇自讀課文。語文課程標準關于第四學段的閱讀教學要求學生:“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這是一篇通過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來證明“板塊構造”學說的科普論文,它的突出特點是以論證為主,綜合運用不同領域的科學知識,見解新穎。如果讓學生把握了課文的內容,可以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探索欲望和創新意識。通過反復自讀,學生可以品味這篇短文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語言特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積累詞語,掌握“遺骸、褶皺、劫難、追溯”等詞的讀音;理解“劫難、致密、追溯、天衣無縫”等詞的詞義,并學會運用;了解“板塊構造”、“泛大陸”、“漂移說”等科學概念。
2.過程與方法目標:把握文章的說明對象,了解科技說明文的特點及本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地說明事物的邏輯順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理解“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的科學觀點。增強學生的科學意識,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問題的科學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把握短文內容,明確說明對象,理清寫作思路。
2、理解:“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的科學觀點。
【教學方法】
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自讀。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解決閱讀中的疑難問題。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眼光閱讀分析說明文的寫作思路,是一種較好的學習方法。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字詞障礙
2、教師準備: 教學圖片、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一)導語:多媒體展示大陸漂移圖示的同時,介紹“大陸漂移假說”產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因病躺在床上。當他把目光移到墻上那張已看過千百遍的世界地圖上時,突然產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為什么地圖上南美洲巴西亞馬孫河口突出的一塊大陸,同非洲喀麥隆海岸凹陷進去的部分,形狀竟會如此相似?為什么沿北美洲的東海岸到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帶,與歐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陸,竟會如此吻合呢?難道這幾塊大陸原來曾連在一起,后來才分離開來的嗎?
魏格納被這個奇妙的想法激動得幾天沒有睡好覺。他把地圖上所有的陸塊都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它們的海岸線都能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來,他經過多方面的研究、求證,大膽地提出了轟動世界科學的著名學說——大陸漂移假說。
那么“恐龍無處不有”與大陸漂移假說有什么關系呢?
(二)作者簡介 (多媒體顯示)
(三)學生齊讀教學目標
(四)檢查預習。
(多媒體出示)給加點字注音并解釋:
遺骸( ):遺留下來的骨骸。
蟾蜍( )( ):一種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俗稱癩蛤蟆。
褶皺( ):由于地殼運動,巖層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彎曲。
追溯( ):逆流而上,向江河發源地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
天衣無縫:神話傳說中,仙女穿的仙衣,不用針線制作,沒有縫兒。比喻事物沒有一點破綻。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研討以下問題:(多媒體出示討論一、討論二)
討論一:課文標題是《恐龍無處不在》,那么它的說明對象是否就是恐龍呢?給出三個選項:恐龍,大陸漂移學說,恐龍無處不在。
明確:大陸漂移學說。
討論二:課文說明的對象涉及哪兩個學科?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從中我們可以明白一個什么道理?
提示:生物學(恐龍的滅絕)—一地質學(板塊構造理論),道理正如課文第一段所說:“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作者主要采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來說明白己的觀點,行文嚴謹。本文的準確性與條理性已經看出來了。
三、精讀課文,研讀賞析
請同學快速閱讀一遍課文,討論:
(1)這篇短文說明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按什么順序說明的?
(3)作者如何得出結論的?
明確:
(1)通過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來證明“板塊構造”學說。
(2)作者在這里采用的是邏輯順序,重在說明事理,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解剖,既嚴謹,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3)作者首先發現問題: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恐龍并不適應南極的氣候——它們是如何超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然后進行假設推理: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提出大陸板塊構造理論——推斷“泛大陸”形成時,所有陸地都處在熱帶和溫帶環境中,適合恐龍生活——進一步推斷“泛大陸”后來又分裂成四部分——于是每一塊大陸都攜帶著自己的恐龍而去。最后得出結論:“恐龍無處不在”是支持“板塊構造理論”的新的有力證據。
四、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1.阿西莫夫素以駕馭語言和概念的能力強著稱。速讀課文,試結合上下文,說說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里的下列補充說明文字有何作用。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
用人們常見的青蛙和蟾蜍來舉例,體現了科普作品語言淺顯易懂的特點。
(2)“如果看一張地圖,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么天衣無縫。”
通過看地圖證明南美與非洲的相離,更使人信服,補充說明了大陸漂移學說的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證據。
2.課文中多處使用了設問句,這樣既將中心內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讀者感到非常親切,如面對面交流。 請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1)“恐龍如何能在南極地區生存呢?”——引出恐龍如何到另一個大陸的問題。
(2)“恐龍不可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生存,那么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引出板塊構造理論。
3.采用多種說明方法進行說明,引人入勝。
(1)舉例子,說明具體真切易懂。
為了說明不僅南極大陸有恐龍化石這一說法,列舉“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說明恐龍確實遍布于世界各地;列舉“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的事實,說明南極不止只有恐龍化石,還有別的。
(2)作比較,鮮明具體地說明,使讀者一目了然。
將南極的`恐龍的命運與其他大陸的恐龍進行比較。“這些生物的命運比其他同類要悲慘得多,因為板塊把它們向南攜帶到了極地。”
(3)打比方,使得語言既生動又明白如話。
如“位于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說明了南極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極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又如:“板塊背上馱著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非常形象可感。
(4)列數字,給人以科學依據充分的印象,準確而具體,令人信服。
“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發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的。這個泛大陸存在了數百萬年后,又開始顯示出破裂的跡象”;大約在2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
五、拓展延伸
討論一:以本文為例,說說科學家們在科學研究中發揮了哪些創造性的思維。
提示:聯想、想象。由南極恐龍化石聯想到恐龍的遷移,由生物界的恐龍遷移想象到地質界的板塊漂移,使問題的研究一步步地深入。科學假設、推理。發現問題后,根據已有的理論進行大膽的設想(這一問題的答案是:是大陸的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的遷移),然后進行科學地推理(“板塊會將所有的大陸匯聚在一起”,“稱為‘泛大陸”’,“當板塊繼續運動時,大陸又重新被分開”),進而證實所提出的假設。
多角度思考問題。對于同一個問題——南極為什么會出現恐龍化石,從生物學和地質學多方面進行思考,把各學科豐富的專業知識融合在一起,在開闊的視野中綜合思考問題,于是在科學研究中出現了新的境界。
討論二:由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式,我們能得到哪些啟示?
提示: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可以讓大家聯系自己的學習實際和生活實際來談。
六、課堂總結
1、 學生談收獲
2、 教師結束語:科學家能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中產生聯想,經過懷疑、推測、研究、論證之后有新的發現。同學們要從中受到啟發,善于多角度思考問題,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七、布置作業:搜集有關資料,或看有關科幻影片,了解一下恐龍的世界。
八、板書設計
恐龍無處不在
阿西莫夫
發現問題
找出答案 邏輯
得出結論
【課后反思】
《恐龍無處不在》 教案之二
■激趣導入
大家看過《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吧,一定會被那奇特的想像和栩栩如生的畫面所震
撼。那么你們知道恐龍這個世界上最龐大的動物,為什么卻在6 500萬年前滅絕了呢?
恐龍的化石會告訴我們一些什么秘密呢?請看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說家阿
西莫夫是怎樣為我們揭開謎底的。(板書課題及作者)
■整體感知
學生閱讀,檢查預習。
遺骸(hai2):遺留下來的骨骸。
蟾蜍(chan2chu2):一種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俗稱癩蛤蟆。
褶皺(zhe3zhou4):由于地殼運動,巖層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彎曲。
追溯(su4):逆流而上,向江河發源地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
天衣無縫:神話傳說中,仙女穿的仙衣,不用針線制作,沒有縫兒。比喻事物沒有一
討論:課文標題是《恐龍無處不在》,那么它的說明對象是否就是恐龍呢?
明確:作者談恐龍的滅絕,談到恐龍化石無處不在,是為了證明另一項科學理論——
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
研讀探究
請同學快速閱讀一遍課文。(小組討論)
問題提得不正確
這篇短文說明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按什么順序說明的?作者如何得出結論的?
課文的說明內容涉及到哪兩個學科?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阿西莫夫素以駕馭語言和概念的能力強著稱。你能找出語言表達平實而又生動的句子嗎?
明確:
發現問題:南極發現恐龍——恐龍并不適應南極氣候——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
個大陸上去的呢?
找出答案: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提出大陸板塊構造理論——
“泛大陸,,形成時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溫帶環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不同地區舒適地生活——后來“泛大陸’’又分裂成四部分一所以每一塊大陸都攜帶著自己的恐龍而去。
得出結論:“恐龍無處不在’’是支持“板塊構造理論”的新的有力證據。作者在這里采用的是邏輯順序,重在說明事理,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解剖,既嚴謹,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恐龍的滅絕)生物學——(板塊構造理論)地質學,道理正如課文第一段所說:“在一個
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作者主要采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來說
明白己的觀點,行文嚴謹。本文的準確性與條理性已經看出來了。
a.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里的補充說明文字:
◆“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用人們常見的青蛙和蟾蜍來舉例,體現了科普作品語言淺顯易懂的特點。
◆“如果看一張地圖,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么天衣無縫。”通過看地圖證明南美與非洲的相離,更使人信服,補充說明了大陸漂移學說的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證據。
b.課文中多處使用了設問句。這樣既將中心內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讀者感到非常親切,
如面對面交流。
◆“恐龍如何能在南極地區生存呢?”引出恐龍如何到另一個大陸的問題。
◆“恐龍不可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生存,那么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引出板塊構造理論。
c.采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語言既生動形象又明白如話。
加.“位于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說明了南極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極洲在地球中的位置。
又如:“板塊背上馱著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非常形象可感。
■拓展延伸
說說學了本文之后的啟示。
明確: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結合具體的實例說說對“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的理解。
【《恐龍無處不在》教案】相關文章:
《恐龍無處不在》教案設計11-17
《恐龍無處不在》讀后感04-10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恐龍無處不在》教案11-11
《恐龍的滅絕》教案11-25
八年級上冊《恐龍無處不在》的語文教案04-22
《遙遠的恐龍世界》教案12-21
《飛向藍天的恐龍》優秀教案10-06
幼兒園恐龍教案02-23
《飛向藍天的恐龍》教案設計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