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教案【精品】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喜歡的詩句。
2.理解兩首詩的內容,明白兩首詩中描寫的狐貍的不同之處。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感情朗讀,在讀中感悟,交流體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的不同情感,提高我們對事物的認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詩的內容。
突破方法:反復朗讀,比較感悟。
難點:體會作者的不同情感,提高我們對同一事物可以從不同角度去認識的能力。
突破方法:在比較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探究交流。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關于狐貍的'相關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在你們的心目中,狐貍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交流對狐貍的印象,或講述有關狐貍的故事)
2.看來你們對狐貍的看法有些片面,今天我們來學習兩首關于狐貍的詩,你的看法一定會有變化的。
3.出示課題《詩二首》。
二、初讀感知
1.自讀《詩二首》,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準節奏,感知詩的主要內容。
2.小組交流。
3.班內匯報。
(1)指名朗讀,學生評議,教師指導。
(2)感知詩的內容。
《狐貍的清白》中的狐貍是虛偽、貪婪、奸詐的。
《可愛的狐貍》中的狐貍是聰明、樂于助人、拼搏不息的。
三、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1.學生自讀、思考:《狐貍的清白》中,你從哪此詩句中感知到狐貍的虛偽、貪婪、奸詐?《可愛的狐貍》中,你從哪此詩句中感知到狐貍的可愛?
2.學生自讀,在書上圈點批注。
3.小組討論。
4.班內匯報。
(1)《狐貍的清白》通過土撥鼠的詢問、狐貍的自述、土撥鼠的回擊,辛辣地諷刺了一只自陳清白的狐貍。
狐貍自陳“冤枉”,“犧牲了安寧的健康”、別人“造謠中傷”、自己“清白”,一只虛偽、奸詐的狐貍鮮活地暴露在我們的面前。
土撥鼠說“……你滿嘴里都是雞毛。”這是最好的見證,揭穿狐貍虛偽、貪婪、奸詐的真面目。
《可愛的狐貍》圍繞“可愛”展開,通過詩人為小狐貍鳴冤昭雪,歌頌了一位聰明、樂于助人、拼搏不息的小狐貍。
從偏見誤解入手,然后將誤解一一解除,來表現小狐貍的可愛。
“指責你騙取烏鴉的奶酪……誰讓它喜歡奉迎貪圖小便宜?”來歌頌小狐貍的聰明。
“你在農家偷過雞……那些危害人類的東西”表現小狐貍的樂于助人。
“你在白天奮力捕鼠……為生存你拼搏不息”表現小狐貍的拼搏不息。
5.有感情地朗讀,感悟作者的感情。
6.學生再讀兩首詩,思考:同寫狐貍,作者的感情不同:一個贊美,一個批判、揭露。我們有何看法,受到什么啟示呢?
(1)自讀、感悟。
(2)交流探討。
作者不同的感情來自作者不同的觀察、不同角度的認識,因而讓我們對同一事物可從不同低度去觀察認識,這樣才能真正地認識、了解事物。
四、課堂小結
學生自己總結這節課的收獲。
六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整理字詞、歸納結構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一)字:積攢z ǎn 儼然y ǎn 凜然l ǐn 咄咄d u ō齜z ī 戳c h u ō 鑲嵌x i ān g 依*y ǐ偃y ān 哧溜c h ī l i ū 水漬z ì 霎時s h à 掖y ē
(二)多音字s āi 塞到y à 軋制l ūn 掄起塞s è 堵塞軋z h á 軋鋼掄s à i 邊塞g á 軋帳l ú n 掄動
(三)詞積攢:一點一點地積存。儼然:形容很像。凜然:嚴厲、嚴肅。咄咄逼人:形容說話傷害人,令人難受。艷羨:羨慕。橫刀立馬:形容非常英武。張牙舞爪:形容野獸的兇相,多用比喻人的兇惡樣子。霎時:形容短時間。克制:克服。
二、學生讀課文(教師指導正音)
三、初步感知
(一)課文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回憶性的文章大體結構一般是“總----分----總”,據此文章分為三部分。
1、(1)童年過年的魅力,引起下文(設置懸念)
2、(3—17)寫我買花臉,演花臉及因演花臉惹禍和遭懲罰(設置鋪墊)
3、(18)總結對于孩子來說過年的魅力更深一層的.緣故,照應開頭。(一線貫穿)
(二)、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概括總結)作者敘述了自己在一年過年時候得到花臉并因此闖禍的經過,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美好生活的懷念。
(三)、總結全文收獲
四、作業:
1、整理筆記
2、作訓練題
教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研讀探討、總結收獲
教學過程:
一、課文圍繞“花臉”共寫了幾件事?(學生總結歸納)
(一)繪花臉(2)——為下文作鋪墊(最喜歡)
1、寫花臉抓住了特征描寫(形、色、眉、眼、頭、胡須、對比)
2、語言描寫:①“我”:喜歡、渴望又膽怯的心理
(二)買花臉(3--4)(體現童真童趣)
②小伙計:可看出小伙計的精明強干(維妙維肖,符合人物身份)
③舅舅:慈愛,理解一顆童心神氣的表演
(三)演花臉(5-17)表演惹禍惹禍后懲罰
二、學生討論、總結收獲
1、思想上
2、寫作上
三、學習了本文后聯想自己的童年生活,回想一下在你的思想海洋中有沒有幾朵晶瑩美麗的小浪花,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一想、說一說,并提煉出其中的積極意義。
四、把以上的敘述用精彩的筆墨寫成一篇回憶自己童年生活經歷的文章。注意用上今天的寫作收獲。
五、作業:
1、整理筆記
2、做練習鞏固
六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大衛愛國、勇敢和機智的英雄形象。
3.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4.幫助學生會認“跋、軸、賦、稅、脯、唬”6個字,學會“銅、卵、脯、賦、稅”5個字。掌握“銅盔、鵝卵石、賦稅、胸脯”等詞語。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文章的有關情節和重點詞句,體會大衛熱愛祖國、聰明機智和正直勇敢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抓住細節,品析感悟,體會人物的品質。
【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脯”字讀“pú”,不要讀成“pǔ”;“卵”字的聲母是邊音“l”,不要讀成鼻音“n”。
“脯”字不要少寫右上角的“丶”;“卵”字要與“卯”區別,共有7筆,第4筆是“丿”,不是“丨”。
(二)理解感悟
1.要加強朗讀實踐,注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理解故事內容,體會人物特點。如課文第2自然段描寫大衛一邊彈琴,一邊唱歌的情景,適合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可讓學生邊讀邊想象描繪的景象,從而體會大衛的生活是多么快樂,他對生活多么熱愛。再如課文第二部分描寫大衛向掃羅王請求應戰的語句,讓學生邊讀邊體會大衛愛國、勇敢的精神和迫不及待的心情。大衛和歌利亞對話的語句,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在讀中體會歌利亞目中無人、狂妄自大,以及大衛針鋒相對、英勇無畏的人物特點。
2.本文刻畫了大衛這個少年英雄形象。教學時,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有關情節和重點詞句,體會大衛熱愛祖國、聰明機智和正直勇敢的特點,另一方面還要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本文作者通過描寫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來刻畫人物,人物特點鮮明,形象生動。表現大衛熱愛生活,作者描寫了他的神態、外貌和動作。為表現大衛愛國、勇敢的特點,作者描寫了他與掃羅王以及歌利亞的`對話。大衛請求應戰言辭懇切,充滿自信;還擊歌利亞針鋒相對,鏗鏘有力。作者還細致描寫了大衛交戰前、交戰時的一些行動,使得大衛這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真實感人。另外,作者還描寫了歌利亞這個人物的外貌、語言和動作,讓人體會到他狂妄至極。在學生閱讀課文時,既要引導他們理解課文內容,又要注意引導學生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3.課后第2題“你喜歡大衛嗎?結合課文內容說說理由”,應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較全面的理解后進行。重點是引導學生緊密結合課文內容說說理由,通過交流,使學生對課文的內涵理解得更具體、更深刻,情感體驗更真切。
(三)語言積累
1.課后第1題要求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應讓學生自主選擇背誦內容,可以是幾個句子,也可以是一個或幾個段落。背誦前,可讓學生相互交流交流,說說自己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或段落。
2.課文中有些成語或常用詞語,如“長途跋涉、氣勢洶洶、武藝超群、萬夫不當之勇、瑟瑟發抖、大驚失色、乘勝追擊、精明能干”等,可讓學生在隨文理解了意思后讀讀記記,以豐富語言積累。
(四)教學時間
本課可安排2—3課時。
六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⒈讓學生了解兩首詞的-要內容。
⒉能有感情地朗讀者兩首詞。
情感態度:
⒈體會到由于詞人所處的時代、經歷的遭遇、當時的心境等等不同,詞所表達出來的情感就有很大的不同。
⒉感悟兩位作者在詞中所賦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過程方法:
通過對比閱讀,體會毛澤東和陸游在詞中所表達的不同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了解詞的-要內容,并通過對比閱讀,體會毛澤東和陸游在詞中所表達的不同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感悟兩位作者在詞中所賦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毛澤東寫的一首詞:《卜算子詠梅》。(板書)
介紹毛澤東創作詞的背景
1961年12月,毛澤東在廣州-持中共中央會議。當時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國際上的反華勢力也十分猖獗,我國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卜算子”,是詞牌名;詠梅才是這首詞的題目。詠:這里有贊美的意思。
〖揭示課題,很干脆。解題也利落。“詠”,是古詩詞的一種題材,不都是贊美的意思。〗
二、讀一讀
1、初讀感知:
(1)讀著這首詞,你有什么感覺?你感到是振奮激動,還是哀愁無奈?從詞中你聽到是哀嘆還是笑聲?你從中看到的生機熱烈,還是衰敗冷清?(要求用這樣的句式回答:“讀著這首詞,我感覺到……我仿佛看到……我仿佛聽到……”)
(2)齊讀:要求讀正確、流利。
2、精讀感悟
(1)再讀詞文,理解下面的內容。
問題:①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1、2兩句詞的意思。
明確:嚴寒的冬天,漫天飛雪。但是,在毛澤東的眼里,冬天即將過去,春天快要到了。
②“已是懸崖百丈冰”,是什么意思?“花枝俏”,是什么意思?學生交流后,板書:“花枝俏”。“俏”,是什么意思?梅花開得怎么樣?請你用恰當的詞語,形容梅花的“俏麗”。
③梅花,在寒冷的冬天開放。但是等到山花爛漫的春天來了,她卻怎么樣了?想象“山花爛漫”的情景。梅花在“叢中笑”,又是怎樣的情景?梅花笑了,為什么?
明確并板書:百丈冰——花枝俏——堅強、勇敢
不爭春——只報春——無私、高尚
山花開——叢中笑——豪邁、謙虛
3、賞析方法歸納
一首好的.詩詞就是一曲曼妙的音樂,值得我們細細去品評,細細去欣賞,下面我給大家提供一個平臺,讓大家七嘴八舌評詩詞,可以從個別的字上,也可以從某個句子上,也可以從整首詞上去賞析。
三、學習詞的內容
1、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歌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廣闊的想象空
間,不信請看這一句:“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讀著這句話,你腦海里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提示:冰天雪地、懸崖峭壁、百花凋零、寒風陣陣、大雪紛飛,梅花傲霜斗雪,綻放枝頭……
2、“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梅花在冰雪之中向人們報告著春天的信息,
如她是怎么向人們報告的呢?春天終于來了,這時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怎樣的畫面呢?
提示:百花盛開、異彩紛呈、滿山遍野、萬紫千紅
3、這時梅花的心情怎樣?這是一種怎樣的笑?
提示:她和百花在一起,這是自豪的笑,欣慰的笑,爽朗的笑
四、比一比,想一想
1、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陸游的《卜算子詠梅》。
介紹陸游的背景:
乾道二年,陸游因“力說張浚用兵”,受到了賣國派的打擊,被罷免了隆興通判的官職。在山陰寂寞地度過了四年,便開始了西行萬里的遠游。作品里那在黃昏孤獨綻放的梅花,默默地經受著風雨的打擊,正是陸游遭遇不幸后凄苦心境的寫照。既有孤芳自賞、顧影自憐的傷感,也表現了受到挫折而不屈節的品質。
2、請大家想一想,陸游詞中所寫的梅花是怎么樣的?
明確:“獨自愁”“香如故”
3、引導比較。想一想,毛澤東在詞中所贊美的“梅花”與陸游詞中的“梅花”有什么不一樣?
明確:在陸游的詞中,梅花在“獨自愁”“香如故”,而毛澤東詞中是“花技俏”。
4、同學們,毛澤東是在讀了陸游的詞,才寫“卜算子詠梅”這首詞的。毛澤東在自己詞的前面,有一句說明的話: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要求:學生說說“反其意”的意思。
〖讓學生進行比較性閱讀后,再討論“反其意”的意思,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歸納,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法。〗
5、大家來談談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引導學生體會陸詞很悲傷、壓抑,而毛詞卻充滿樂觀、積極的態度。不必比較兩首詞的高下。)
五、小結:
毛澤東和陸游寫的詞,都是“詠梅”。但是由于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經歷不同,性格不同,對梅花的認識也不一樣。可知,不同時代,人們賦予了梅花的不同的品質,但不變的是人們梅花的喜愛和對真善美的追求,愿梅花開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開放。讓我們在這段激昂歡快的樂曲聲中再次朗讀毛詞《卜算子·詠梅》
六、布置作業:
背誦并默寫
七、板書設計:
百丈冰——花枝俏——堅強、勇敢
毛詞不爭春——只報春——無私、高尚樂觀、積極
山花開——叢中笑——豪邁、謙虛
陸詞“獨自愁”悲傷、壓抑
“香如故”
六年級語文教案5
一、教學要求: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合平時的學習生活,使學生懂得勤學生好問、不懂就問的道理,引導他們逐步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合平時搜集資料的意義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資料的方法,并逐步養成習慣。
二、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勤于收集資料的常用方法;知道處處皆學問,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問題,都應虛心向人請教,爭取弄懂弄通。激發學生收集資料的興趣,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合平時的學習生活,使學生懂得勤學生好問、
不懂就問的道理,引導他們逐步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合平時搜集資料的意義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
資料的方法,并逐步養成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人,使學生明白收集資料的重要性
1、老師這里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同學們:
(1)老師打算寫一篇關于張家港歷史文化的文章。請問同學們,老師現在需要做些什么
準備?
(2)老師的一個朋友要參加“愛護家園,保護環境”的辯論會,她該提前做些什么準備?(收
集有關資料等)2、引導學生談談收集資料的重要性。
3、老師小結:收集資料可以拓展我們的知識面,增強記憶,為學習和生活提供便利,
因此我們應當養成勤于收集資料的好習慣。
二、指導觀察,適當講解,讓學生掌握收集資料的方法
1、指導觀察第1頁的圖。(1)上面一幅圖的女同學在哪兒?在干什么?(2)圓形圖上的女同
學在干什么?態度怎樣?(3)下面一幅圖上的男同學在做什么?
2、指導觀察第2頁上的圖片。
(1)第2頁上面的圖中,同學們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覺得他們的態度怎樣?是從哪兒看出來
的?
(2)認真觀察第2頁下面的圖,然后,清你說說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收集資料。(可以通過
看報刊、網絡、參觀展覽、采訪和訪問來收集資料)除了這些,你認為還可以通過什么方式
來收集資料呢?(小組討論,交流)
3、講授收集資料常用的方法。
第3頁上面的四幅圖,都是同學們收集資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資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
(1)做摘抄筆記。把你認為有價值的、有意義的'、感興趣的文字摘抄下來,可以把它們
分門別類地摘抄。為了便于查閱,分類不要雜亂。(2)制作資料卡片。這樣有利于資料分類。
(3)拍照片。把一些不能持續的畫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4)編輯剪報。把收集到的
各方面的資料,以制成小報的形式來積累。
三、引導觀察第3頁下面的一幅圖,學生暢談學習收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勤于收集資料的常用方法;知道處處皆學問,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問題,都
應虛心向人請教,爭取弄懂弄通。2.激發學生收集資料的興趣,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觀摩收集的資料,激發學生收集資料的興趣。
1、展示優秀的收集資料的作品,讓學生仔細觀摩。
2、教師告訴同學們,這些都是收集資料的主人優秀的學習成果。
3、學生展開討論:我們從現在開始,應該怎么做?
二、引導學生嘗試收集資料。
1、分發課外閱讀材料,每個學生一份。
2、學生閱讀材料,收集資料。
要求:
(1)認真閱讀材料。
(2)用上常用的四種收集資料的方法。
3、教師巡視指導,多作點撥。
4、學生小組交流所收集的資料,相互取長補短。
5、展示同學們收集資料的成果。
三、教師小結學生收集資料的情況,重在鼓勵,希望同學們貴在堅持,養成勤于收集資
料的習慣
指導看第4頁上的圖,讓學生感知“不懂就問”的重要性
1、齊讀“不懂就問”。
2、指導學生先按從上到下,再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觀察。
(1)第1幅圖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2)第2幅圖是在哪里?從哪里看出來?圖上有哪些人?分別在干什么?
(3)第3、4幅圖表現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他們正在干什么?
(4)看第5頁左上方的一幅圖,這是在哪里?兩名同學正在干什么?老師呢?
(5)看第5頁右上方的一幅圖,這幾名同學在哪里?他們在干什么?
(6)最后兩幅圖表現的是哪里?同學在干什么?老師又分矧在做什么?
四、組織討論,使學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問”
1、看完第4、5頁的8幅圖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問題、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膽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問,不管是在學校,在家里,在展覽廳,走廊上,
在教室里,在校園里,還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問老師,問家長,問解說員,問本班同學,問其他班同學??一句話,問所
有懂的人。
(4)可以問課本上的問題,也可以問報刊上的問題,還可以卜觀察到的所有書本外的
其他問題。
(5)留心處處皆學問。
2、假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問,或者不懂裝懂,結果會怎樣?
3、我們今后應該怎么辦?
五、發出號召,希望學生早日養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
1、我們愛你啊,中國
一、教學要求: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生字,理解生詞。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
誦詩句,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生字,理解生詞。
3、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欣賞歌曲《我愛你中國》,說說歌曲的內容。
2、今天我們學習一首歌唱祖國的詩歌,揭題,范讀。說一說詩中展示了祖國的哪些可愛之
處。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畫出生字組成的詞和不理解的詞。
2、檢查自讀情況。
3、默讀全詩,想想課文講述了祖國的哪些可愛之處,邊讀邊畫出重點詞句。
小結:
幅員遼闊山河壯麗特產豐富文化燦爛民族偉大奮發開拓
4、從詩句內容和表現形式看,課文可分為幾個部分?討論,小結:
第一段(第1節)
第二段(第2—6節)
第三段(第7節)
5、朗讀全詩,初步體味祖國的可愛。
三、學習第一段
1、齊讀。理解:“碧波”、“群星閃爍”、“銀裝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1)這一段是從哪兩個角度寫祖國幅員遼闊的?
2)“啊,我們愛你,中國!”這句詩
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四、指導寫字
1、鞏固生字的讀音。
2、在寫這些字的時候,應注意什么?自己小聲說一說。
3、你想提醒同學寫哪個字時要注意什么?
4、用鋼筆描紅,臨寫。
五、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誦讀活動,并在讀悟的基礎上,
各抒己見,談自己對祖國的感情,從而既準確把握作者強烈的愛國之情,又激發他們熱愛偉
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朗讀全詩,說說你知道了祖國有哪些可愛的地方。
二、學習第二段
1、學習第2小節。
1)朗讀并理解詞語:清奇俊秀濃妝淡抹
飄渺波瀾壯闊
2)讀了這幾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用自己的朗讀表現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觀。
4)除了詩里寫的,你還知道祖國有哪些美麗風景?說一說。
5)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6)小結學法:
朗讀詩句,理解詞語。展開想象,再現畫面。聯系積累,豐富畫面。
感情朗讀,練習背誦。2、用同樣的方法自學第3—6節,再交流討論,教師適當指導補充。
第3節:介紹祖國名產。著重理解:醇美光潔絢麗巧奪天工
第4節: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風物。結合圖或錄像簡介:傣家竹樓、布達拉宮、吐魯番、戈壁
灘。理解詞語“巍峨”。
第5節:古老燦爛的文化,改革開放的成就。結合圖片介紹戰國編鐘。理解:“新歌”指什
么?“滾滾春潮”、“希望之火”又各是什么意思?
第6節:偉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博大的胸懷、恢弘的氣魄”
反映了中華民族怎樣的精神?(剛強不屈、純潔高尚、胸襟博大、氣魄恢弘)舉例說說從哪
些地方可以看出中華民族的這些偉大精神。
3、朗讀第2—6節,進一步體會祖國的迷人可愛。練習背誦。
三、學習第三段
1、朗讀第7節,說說“驕傲、自豪”是針對什么說的,“奮發、開拓”又是針對什么說的?
2、理解“我們愛你啊,中國”在全詩中的作用。(總結全詩、呼應開頭、深化主題)
3、齊讀,表現出豪邁之氣及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的堅定決心。
四、朗讀、背誦全詩
五、作業
1、朗讀并背誦課文。
2、利用班會時間,把自己游覽過的某個地方,知(來自::小學蘇教版六年級語文教案)道的某地特產、古老的歷史文物等,向同學
們說說,共同感受一下祖國的地大物博、歷史悠久,以進一步激發愛國之情。
附板書:
1我們愛你啊,中國
山河無比壯麗
“我們愛你,中國”(幅員遼闊)物產聞名世界“我
們愛你,中國”文化古老燦爛
民族風物迷人(奮發開拓)民族精神偉大
教學之中,結合教學內容,適時對學生滲透人文精神的熏陶與教育,猶如在學生與教學內容
之間架起一座心靈之橋,會使他們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2、鄭成功
一、教學要求:
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簡要復述課文。
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讀懂課文內容,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臺灣的歷史功績,激發
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讀懂課文內容,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臺灣的歷史功績,激發
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簡要復述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揭題。在我們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涌現出了許多愛國將領、仁人志士、民族英雄。今
天,我們將要學習的課文是介紹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板書課題:鄭成功)2.聽說過鄭成功
嗎?學生交流。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輕聲讀課文,思考《鄭成功》一文向我們介紹了他的那些事跡呢?
2、檢查生字詞。⑴讀準字音。殘酷奴役慷慨激昂允許鐵甲艦街頭巷尾融洽酋長
⑵注意字型。指導寫“街頭巷尾”的“巷”,“融洽”的“融”。
⑶指名讀課文。⑷概括課文重要內容。
想一想,這一課主要寫了什么?
課文主要記敘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建設海軍,打敗荷蘭侵略者,收復臺灣,大
力發展生產,建設臺灣的歷史事件。
⑸根據提示理清文章脈絡。
初讀了課文,你能說說鄭成功的主要功業是什么嗎?(一是收復臺灣,二是建設臺灣)
那么課文哪些自然段分別寫了這兩件事情。(課文第四至六自然段寫了鄭成功收復臺灣
的經過,第七至八自然段寫了鄭成功是怎么建設臺灣的。)
三、學習課文第1-3小節。
1、指名讀,思考:第1-3小節主要寫什么?(臺灣人民痛恨侵略者,鄭成功決心要收復
祖國的寶島臺灣。)
2、默讀,思考:那些詞句寫出了臺灣人民對侵略者的痛恨?那些詞句寫出了鄭成功決心
要收復祖國的寶島臺灣。(強占、殘酷地奴役、恨透了、慷慨激昂絕不允許)
六年級語文教案6
六年級語文第五單元教材是以“初識魯迅”為專題編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魯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寫魯迅的,這樣就使得魯迅這一人物形象顯得更加真實、豐滿、生動。《少年閏土》是一篇經典課文,生動刻畫了一個活潑可愛、聰明能干的農村少年形象;周曄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通過自己的真情回憶,展現了魯迅的音容笑貌,讀來使人歷歷在目。阿累的《一面》,文中的對話和外貌描寫十分傳神,字里行間傾注著對魯迅先生的愛戴之情。三篇文章之后,教材安排了臧克家的詩歌《有的人》。四篇課文都是引導學生潛心研讀、感受人物形象的極好范本。
到11月20號結束了這四篇課文的學習,屈指一算,這四篇課文共用了九個課時。因為魯迅先生是上個世紀的偉人,現在的孩子在讀這些文章的時候難度很大。他揮著如椽大筆,投身喚醒民眾、解放民眾,爭取科學、民主、獨立的革命大潮中;他畢其一生,不斷對專制社會以及附庸其上的文化禮教的黑暗進行毫不妥協的批判;他堅持社會正義的立場,為受到損害、屈辱的弱勢群眾伸張正義,他就是魯迅。魯迅是誰——“他就是祥林嫂、閏土、孔乙己以至阿Q這些被壓迫者的同情者和代言人,是一位永遠站在平民視角,為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大聲疾呼的平民作家。”作為一個中國人,作為新世紀的少年,我們有太多的理由需要走近魯迅先生。回顧引導學生們學習的過程,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收獲:
一、借助文本初識魯迅
這四篇課文,學生通過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摘錄課文中描寫魯迅的句子,可以想象到魯迅先生的.面孔、寸發、胡須、長衫、煙嘴等,再通過學習外貌描寫的方法,體會人物性格品質等方法,對魯迅先生從外型上和性格上有了感性認識。另外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聯系背景,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通過帶問題的探究性閱讀,通過互文的補照,了解魯迅的生平,知道當時他生活的環境,學生知道了這些事情,理解文中那含義深刻的句子就簡單多了,對魯迅的了解也多了。這樣在頭腦中也有了魯迅先生的畫像。
二、走出文本初識魯迅
在學習《少年閏土》這篇文章時,學生從文本中得到的信息僅僅局限在魯迅刻畫了一個活潑可愛、聰明能干的農村少年形象,而魯迅在《故鄉》這篇小說里紀念他的故鄉,但其實那故鄉沒有什么可紀念,結果是過去的夢幻為現實的陽光所沖破,只剩下了悲哀。但此外也有希望,希望后輩有他們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原文結末云:“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是很好的格言,也說得很好,沒有尼采式的那么深刻,但是深遠得多了。所以,如果教學僅僅局限于這里也是斷章取義,所以,為了讓學生對魯迅精神有更多的了解,課文結束時,我給他們推薦了《故鄉》這篇小說的其他片段,回故鄉、離故鄉。利用雙休日,把自己這段時間搜集的魯迅的資料,做成一份魯迅專題的手抄報,這樣達到對魯迅的全面了解。
六年級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課前復習
復習好輕松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猜謎激趣:
看不到,摸不著;花兒見它點頭;小草見它彎腰。(板書:風)
2、風看不到,摸不著,容易畫下來嗎?今天我們就來畫畫風。(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識字
瞧,老師帶來了3位小朋友,他們是畫風的能手,你認識他們嗎?
1、課件出示三個小朋友的頭像,請小老師領讀他們的.名字。
2、號召學生和他們三個做朋友,與他們三個打招呼,作簡要的自我介紹。
例如,宋濤、陳丹、趙小藝,你們好!我叫×××,很想和你們做朋友。
3、你怎么可以這么快速的記住他們的名字?
4、生匯報記字方法。
4、想知道在這三位小朋友筆下,風,是怎樣畫出來的嗎?
三、自讀自悟。
1、默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找出答案。畫完后,同位交流,看劃對了沒有。
2、全班交流。
3、隨學生回答出示有關句子:同時指導朗讀,讀準字音。賽讀、評一評。
4、三位小朋友畫風的情景是很有趣的,我們一起來走進課文,感受一下畫風的趣味。
全班朗讀課文。
畫風真好玩,大家也想畫吧,讓我們先通過生字關,順利過關,我們也去畫風。
四、指導寫字
說說怎么計我會寫的字。
想得妙,記得巧,看誰寫得好。
1、不要多筆畫:“丹”字只有一點。“烏”字中間沒有點,加迠就成了“鳥”字。“絲”字上邊的兩絞絲沒有點。
2、 不要少筆畫:“忽”字下面的三點,不能少。
3、結構。“顯”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長。“忽、絲”二字上長下短。“桿、眨、濤”左窄右寬“桿”左高右低,“眨、濤”左短右長。“藝”字草字頭的橫宜略長,下面的“乙”字“折筆”應盡量向左邊斜,“彎”應寫平,“鉤”直上。
4、生練寫生字。
六年級語文教案8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中“馳騁、尷尬、虛擬”等幾個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介紹的京劇表演的特點及運用的說明方法。
3.體會京劇的藝術特色。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京劇嗎?說一說你喜歡的京劇名段吧。
2.教師板書課題點明“趣談”。“趣談”是什么意思?
3.“京劇趣談”是什么意思?看到這個題目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教師抓住學生的質疑,進一步啟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學習課文后我們就明白了。
二、自學生字,讀順課文。
1.讀課文,在文中畫出新詞及不理解的詞。不理解的詞可在小組內解決,也可查字典解決。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詞語。
2.鞏固練習,教師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檢查學生理解詞語的情況。
3.再讀一遍課文。看看還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畫出來,提出來和同學們討論。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情況,再根據講讀課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點詞語,請同學們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來理解。
4.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是否正確、流利,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學生讀書思考: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京劇的哪幾種藝術特色?
(一是利用虛擬的道具能表演得具有神韻,二是奇特的亮相表演能帶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
四、重點講讀,體會寫法。
1.老師導語引入:作為戲曲表演,要在舞臺上展示各種生活場景。但是,舞臺的空間總是有限的,要表現騎馬的一個場景,應該怎樣來實現呢?
請同學們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回答這個問題。
2.用虛擬的馬鞭來表現騎馬,成功嗎?
學生匯報,教師點撥指導:演員用馬鞭來表演騎馬很成功。主要表現在:
(1)騎馬人特定和優美的姿態能鮮明地表現出來。
(2)馬鞭拿在手里,演員可以很自由地做出各種動作,表示出各種意義。
3.京劇中有些虛擬的道具一樣是可感覺可使用的,為了說明這個事實,作者舉出了哪兩個例子?請同學們讀課文的第2、3自然段,然后回答。
五、出示要求,自主學習。
1.出示學習要求:自讀《亮相》一部分課文,看看作者講出了京劇的什么藝術特色。想象自己是一位解說員,要向外賓們介紹京劇的這種藝術特色,想一想,你準備從哪些方面按什么順序介紹呢?
2.提示學生注意講出以下兩點:
(1)雙方交戰正激烈時,演員的動作忽然停止。此時無聲勝有聲。
(2)雙方交戰,一方敗陣逃走,另一方不去追,反而在原地耍“雜技”,凸顯人物英雄氣概。
3.學生當解說員,模擬場景,練習解說。
4.思考討論:作者在介紹各種京劇藝術特色時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六年級語文教案9
教學要求:
1.練習結合語言環境為帶點的詞找反義詞。
2.理解并熟記12條成語。
3.讀背李清照的詞《如夢令》.
教學重點:
理解并熟記12條成語。
教學難點:
練習結合語言環境為帶點的詞找反義詞。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默讀題目。
(2)討論每小題中加點的詞各有哪些反義詞。
(3)聯系語言環境,思考這里帶點的詞的反義詞該填什么。
3.練習。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在書上填寫。
4.反饋。
(1)分別指名學生匯報作業的完成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組織討論。
(2)讓學生說一說這三句話的意思。
(3)反復讀讀填好的句子,當堂背下來。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12條成語。
(2)指名讀、齊讀。
(3)說說這12條成語可以分成幾類。(前五排的10個成語可以分成描寫建筑物和描寫自然景觀兩大類,“舉世聞名”、“蓋世無雙”都是贊美事物有名或最好的)
(4)理解12條成語的意思。
雕梁畫棟:指用彩畫裝飾的梁棟,形容建筑物富麗堂皇。
富麗堂皇:形容建筑物宏偉美麗。
鱗次櫛比:像魚鱗和梳子齒那樣排列著。櫛,梳篦的總稱。比,排列。
別有洞天:另有一種境界。形容風景引人人勝。
古色古香:形容器物、陳設或藝術品等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
蓋世無雙:當代第一,獨一無二。
3.練習。
(1)學生大聲自由練讀。
(2)同桌練習背誦。
三、教學第六題
1.審題。
2.指導。
(1)讓學生自己讀讀《如夢令》,把句子讀通順。
(2)啟發討論“如夢令”是什么。詞中描寫了哪些景物?(“如夢令”是宋代杰出女詞人李清照寫的一首詞的'詞名,詞中寫的是在溪亭一帶游賞活動的美好回憶。詞中描寫了溪亭、藕花、鷗鷺即水鳥等景物)
(3)教師范讀。
朗讀停頓參考: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人/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4)學生自由輕聲試讀,邊讀邊想想詞的大意。
(5)讓學生嘗試著說說詞的大致內容,教師結合重點詞語作適當點撥。
(“溪亭”點明游賞、飲宴的地點;“日暮”點明時間;“興”指興致;“誤’‘指錯;”爭渡“指急速行駛;”灘“指河湖邊淤積成的平地或水中的沙洲)
(詞的大意是:詞人在溪亭飲宴以后,已經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來了。直到興致完了,天已經黑了,才調轉船頭回去,結果方向錯了,船行到了藕花深處。因急于找到正確的路徑而急速行駛,把棲息在沙洲上的水鳥驚得撲棱棱全都飛起)
3.練習。
(1)學生自己練習朗讀。
(2)學生練習背誦。
六年級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結合重點句子理解文章主旨。
第1學時
一、淺層意思把握
1.我看了九龍泉烈士紀念碑,什么現象觸動了我的心靈?對我心靈上產生了什么樣的觸動?
2.作者對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最初認識是:
后來的認識是:
二、深層意思探究
1.“這一層,看起來容易,確實不易讀出來的最基本的東西”中的“最基本的東西”一詞,它指什么?
2.作者為什么說“南泥灣的九龍泉紀念碑,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一條極好的注釋”?
3.“每看見人民英雄紀念碑,心中便升騰起一股悲壯感和使命感”中“悲壯感”、“使命感”各指什么?
第2學時
三、局部語句推敲
1.品析“瞻仰者絡繹不絕,如凝滯的河水緩緩流淌;我比他們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塊石頭”的表達作用。
2.“它使我怦然心動,剎那間,昨天,今天,明天,一齊在心頭涌現。”中“昨天”、“今天”、“明天”各指什么?
四、思維檢測
1.第(13)段“這一層,看起來淺顯,但的確不易讀出它的最基本的`東西”一句中“最基本的東西”指的是()
A.比森林還遼闊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
B.把烈士的名字復活為血肉之軀,XX廣場是站不下的。
C.紀念碑背后讓人讀不懂的東西。
D.為了締造我們的幸福生活,這么多的英雄兒女竟都倒在血泊里。
2.在課文中快速勾畫能突出“人很多”這個意思的4個片段。
3.判斷下列說法是否合乎作者意思,簡要說明理由。
讀懂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后,作者感到XX廣場的那個環繞著浮雕的高大建筑,不是一個美麗的裝飾。
五、寫作借鑒
從波瀾(過程或情節)、細節(具體化、形象化的描寫)、深度(議論句或主旨句)的角度觀察文章,揣摩自身記敘文寫作與佳作名篇的差別,明確努力方向。
六、語言積累
1.找出句間關系最緊密的段落。說明句子之間關系。背誦。
2.找出最有文采的語句。說明文采體現在什么地方。背誦。
六年級語文教案11
快樂讀書吧
教學目標:
了解課外閱讀的基本途徑,體會課外閱讀的樂趣。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好一項課外閱讀成果展示,如,講一個故事,背一首兒歌,展示認識的一個字。2.準備“故事大王”“兒歌大王”等榮譽卡片。3.做好家庭親子閱讀調查。教學過程:
經典誦讀《贈汪倫》
一、聊聊“我”的課余生活
師生談話,交流平時在家里做的事。
二、“我”這樣和爸爸媽媽一起讀
1.出示情境圖一,讀懂圖畫和文字的內容。(1)引導學生說說圖上畫著誰,在干什么。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說說從哪些地方看出讀故事書很有意思。2.請經常和家人一起閱讀的小朋友說說自己課外閱讀情況。(1)爸爸媽媽每天都陪你讀書嗎?(2)你們一般在什么時候一起讀書?(3)爸爸媽媽陪你讀書,你的心情怎么樣?(4)你和爸爸媽媽一起讀了哪些書?從書中,你知道了哪些知識、哪些有趣的事?通過情境圖走進班級學生真實的生活,再通過“采訪”的.形式,交流親子閱讀帶來的快樂與收獲,有效地激發學生閱讀的愿望。
三、交流讀書的好處
1.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讀書有什么好處。學生展示閱讀的收獲,根據學生的表現,適時肯定和鼓勵,頒發“故事大王”“兒歌大王”等榮譽卡片。
2.出示情境圖二,觀察圖畫,聽老師朗讀文字,明白情境圖的意思。小結:讀很多書,會講很多故事,成為“故事大王”,就能交到很多朋友了!本環節立足學生真實的生活,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閱讀收獲,體驗閱讀的成就。
四、交流書從哪里來
1.出示情境圖三,討論圖中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2.引導學生討論,書還可以從哪里來。
3.鼓勵孩子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去書店、圖書館等地方讀書、買書、借書。通過討論和交流,得出更多的找書途徑,幫助孩子解決書籍來源問題。
五、交流學習拼音的作用
1.交流課外閱讀過程中,遇到過什么煩惱。
2.出示情境圖四,看圖,說說學習小伙伴們的好辦法是什么。示范讀“學了拼音,我就可以讀更多的書了”。
3.學生自由說說,馬上要學拼音了,自己將準備怎么做。
本環節的設計,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熱情,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好心理準備。
六、討論如何建立班級“快樂讀書吧”
1.怎樣讓班級里也有一個“快樂讀書吧”呢?讀書吧里的書從哪里來? 2.怎樣運用“快樂讀書吧”里的書來閱讀呢?本環節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真正投入到閱讀中去。
六年級語文教案12
一、開門見山,進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動物的文章。(板書:金色的腳印)齊讀課題。
2、這篇課文的作者叫(椋xx)。大家對作者有什么了解嗎?(學生匯報)
3、師補充:他是一位專門寫動物的作家,他寫了很多有名的關于動物的文章。那么,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文章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前預習了課文,知道這篇文章的主要寫的角色有幾個嗎?(板書:角色老狐貍小狐貍正太郎)
2、(出示閱讀提示)“閱讀提示”對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
快速閱讀課文,思考①老狐貍為了救小狐貍都做了些什么?②狐貍一家和正太郎的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③交流讀后的感受。
3、圍繞學習提示,快速閱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老狐貍為了救小狐貍都做了寫什么事情?同桌交流,取幾個小標題。
4、匯報初讀情況。
(1)兩名同學上臺板演。
(2)師小結:大家寫的是不是都是這幾件事情呢?老狐貍為了救小狐貍做了這幾件事情。(指著學生的板書一一說)
(3)試著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師提示概括的技巧)
(4)師小結學習這樣的長課文的方法。
三、討論交流,細細品讀
1.老師范讀第一自然段,隨機出示第二自然段。
⑴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問:從這一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從這段話中的哪些詞語可以感受到的?
⑵師小結:這些疊詞給我們營造了一種凄涼、孤獨的環境,這是一種什么描寫?(板書:環境)就是這種環境描寫,表現出了小狐貍當時的孤獨無助、凄涼。
⑶生齊讀第二自然段,把那種孤獨、凄涼的感覺讀出來。
2.從老狐貍為了救小狐貍做的四件事情中,選擇其中一件細細品讀。
要求:邊讀邊做批注,說說自己從這段文字中感悟到了什么?
⑴學生匯報:我選擇的是……,我從這里感悟到……
⑵老師指導品讀,如:從哪些詞語中,能給你特別的感受。(四個場景一一品讀)
從“做窩”這件事情的引導學習中,點出對比的手法的運用。(板書:對比)
⑶品讀后,引導修改小標題。(如:舍命引狗冒險做窩……)
⑷師小結取小標題的技巧:簡潔、能夠表現出老狐貍當時的一種情感。
3.體會、品讀人與動物的情感。
⑴承上啟下:這四件事情深深地打動了正太郎,也打動了我們。除了這四件事情,課文中還有哪些事情讓我們特別感動的呢?
⑵學生交流、匯報;老師引導品讀關鍵詞句。(如:正太郎給老狐貍送食物、老狐貍救正太郎)
4.總結老狐貍、小狐貍、正太郎之間的關系,完成板書。
5.品讀課文的最后3個自然段。
⑴學生齊讀這3個自然段中的前兩段,思考:事情到這里,應該結束了,狐貍一家團聚了,很喜慶的場面,但是課文最后還留了一段,為什么?
⑵齊讀“迎著耀眼的朝陽,狐貍們的腳印閃著金色的光芒,一直延伸到密林深處。”
問:讀了這段話給你一個怎樣的感受呢?
⑶出示第二自然段,師生對比朗讀。
從對比朗讀中,你感受到什么呢?你覺得這樣一段話在這里有沒有必要加呢?
⑷師小結:這里的金色光芒象征了狐貍一家又開始了幸福快樂的生活,也象征了人類與動物的和諧相處,這是一種象征手法。(板書:象征)
同時,這個“金色的光芒”又和課文題目“金色的`腳印”相呼應,又起到點題的作用。(板書:呼應點題)
⑸再品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迎著耀眼的朝陽,狐貍們的腳印閃著金色的光芒,一直延伸到密林深處。”
四、總結中心思想,領悟學習方法。
⑴“金色的腳印”表面意思是陽光照耀下,印在雪地上狐貍的腳印。深層次看,“金色”一般用來形容那些十分珍貴、有意義或值得紀念的東西,在這里指狐貍一家得到人們的關心而團聚,又開始了它們美好的生活;這腳印,不僅包含著狐貍一家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以及它們對人類的友善,也包含著人類對它們生命的珍重與愛護。
⑵學習方法:我們學習這樣的文章,可以重點抓住文中有些什么角色?主要的事件有哪些?文中的環境跟角色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以及對比、象征、呼應等手法的運用,那樣有利于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課文。
五、作業:課外練筆(二選一)
①你與小動物之間最能體現真情的一個片段;
②課文情節生動,有不少的地方都給我們留下了無限遐想的空間,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小練筆。如:正太郎在去牧場的路上從懸崖上摔了下去,失去了知覺,他是怎樣被救的呢?正太郎與小狐貍一家分別的情景一定十分感人,能把它寫具體嗎?
六年級語文教案13
教學任務:
1、學習本課2個生字,正確讀寫“蒸融 徘徊、旋轉 挪移”等詞語。
2、帶著自己的理解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品味字里行間流露的感情,在讀中學習作者的語言表達方式。
3、體會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無奈惋惜和不虛度此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時間
教學過程:
一、 揭題導入,檢查自習
1、 揭題
(1)、 板書課題:匆匆(提示不要匆匆忙忙的寫漏掉了一點)
(2)、 圍繞文題談話,這篇課文講的是什么在匆匆?
2、 了解作者:
(1)學生交流收集到的作者信息
(2)介紹作者(出示課件)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真傾聽配樂誦讀,要求:邊聽邊記,邊聽邊思考,凡是書上你認為時間匆匆而逝的地方做上記號,可以把自己的體會寫在旁邊。
2、課文主要將什么內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 出示詞語:“蒸融 徘徊、旋轉 挪移”
句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
2、 自己讀一遍。
3、 指名讀
4、 有不同想法嗎?
5、 (特別指出:旋轉的轉,改變方向的時候讀
6、 zhuǎn。讀zhuàn而圍著一點,可以組成什么詞?)
7、 “徘徊”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提示理解詞語的方法:猜詞法、查字典等)
8、 “蒸”書寫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示范書寫)學生練寫,注意姿勢。
9、 指名屏幕上的讀句子。糾正全班齊讀。
10、 “確乎”可以換成哪個詞?(提示用換詞的方法也可以理解詞語的意思。)
四、再讀課文,領悟情感。
1、 想一想;文中哪些語句寫出時光匆匆一去不復返呢?
2、 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令你深受啟發的句子,找到這樣的句子反復讀一讀,可以把你的體會寫在旁邊。
3、 指名談談自己的感受。
小結:同學們非常了不起,能從課文中看出這么多道道來,而且也聽出了散文的特點。能讓你感受到的時光匆匆而逝的`句子遍布全文。這就是散文非常明顯的特點------形散神聚。
五、品讀句段,讀中悟情
1、以第一段為例,指導讀書方法。(出示句段: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思想。)
(1)第一段誰讀懂了什么?
(2)引導學生品讀句子,抓關鍵詞語,交流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3)師生互動,讀議結合。帶著體會有感情的朗讀文段。
(4)回顧、總結品讀的方法,鼓勵學生在后面的學習過程中遷移運用。
3、 遷移運用,自主閱讀
(1)學生默讀2—5自然段,選擇自己感受最深或者特別喜歡的句子細讀并批注。
(2)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讀中體會感情,讀中感受作者的語言魅力。
(3)朗讀句段。
六、總結收獲,布置作業
1、總結本課學習收獲
今天學得非常出色,也給老師帶來很多啟發,我們更感慨時光流逝,讓我們共同珍惜時光,珍惜生命。
2、提出問題,為進一步研讀做準備。
3、布置課后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句子或段落。
(2)收集關于珍惜時間的詩文、名言、警句。
(3)選擇下面的一個內容寫一寫。
l 按照課后的第三題要求寫幾句話。
l 寫一段話表達自己對時間的感受。
六年級語文教案14
一、 導入
同學們,我們山東被成為“孔孟之鄉”,你知道“孔”指的是誰嗎?
孔子名丘,山東曲阜人,春秋時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孔子教過的弟子有三千多人,其中賢者七十二人,可謂學識淵博,可他也曾被難住過,想不想知道是誰,用什么問題把他難住了?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九課中的第二則文言文,來讓我們齊讀課題。
二、 出示目標
本節課,我們需要完成以下幾個目標:(出示課件)
1、 能流利、正確誦讀文言文
2、 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3、 了解一些有關太陽的基本知識,激發認識自然,了解自然的興趣。
三、 文學常識
請同學們看一下注釋16,本文選自?(出示課件)
《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列子》相傳是周朝列御寇所著的論集。全書基本思想屬于道家一派,宣揚順應自然,消極無為的哲學。一直為后人珍視。
四、 初讀課文(出示課件)
1、 下面請同學們按照課本上標注的讀音和屏幕上畫出的節奏,試著將課文度通順,讀流利。(出示課件)
2、 哪位同學起來把課文讀一遍?(2人)
3、 下面請同學們跟老師讀一遍。(出示課件)
4、 按照老師的節奏,讓我們全班齊讀課文。
五、 再讀課文
1、 我們都知道,文言文生澀難懂,下面請同學們試著對照注釋,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將課文翻譯成現代漢語。(師巡回)
2、 好,下面我們就來檢驗一下同學們的學習成果。(出示課件)解詞:“辯”是什么意思?“故”呢?
誰來完整地翻譯這一句話?(2—3人)“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的意思是:全班一起說。
(出示第二句課件,翻譯第二句話。方法照上)
(出示第三句課件,翻譯第三句話。方法照上)
(出示第四句課件,翻譯第四句話。方法照上)
3、好,下面請同桌兩人采用一人讀課文,一人翻譯的辦法,將課文再翻譯一遍。
六、分析課文
1、在本文中,學問淵博的孔子被誰用什么問題難住了呢?
2、小兒1的觀點是(出示課件)(用原文回答)(指導朗讀)
小兒2的觀點是(出示課件)(用原文回答)(指導朗讀)
3、 他們的理由是分別是什么?(出示課件)他們陳述理由的結尾用了什么修辭?這種修辭有什么好處,你能把這種語氣讀出來嗎?
4、 正是由于兩個小兒的理由都很充分,所以,孔子也“不能決也”你猜孔子會怎么說?
5、 如果讓你把文章分成三層,你會怎么分?
六、 小結
七、 在《兩小兒辯日》這篇文章中,兩個小兒圍繞著太陽在初出時和日中時那個距離我們近的問題展開了討論,小兒1認為早晨的太陽“如車蓋”,中午的太陽“如盤盂”,按照“距離近的物體大,距離遠的`物體小”的原則,早晨的太陽距離我們近,中午的太陽距離我們遠;小兒2認為早晨的太陽“蒼蒼涼涼”,中午的太陽“如探湯”,按照“遠涼近熱”的原則,早晨的太陽距離我們遠,中午的太陽距離我們近, 從而難住了孔子。
八、 通過本文的學習,我們從兩個小兒身上學到了什么?那么,我們又從孔子身上學到了什么呢?
九、 這個問題難住了孔子,你能不能幫助孔子回答他們。
十、 同學們文言文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她語言簡潔,含義深刻,很值得大家去學習去研究,最后,就讓我們在俞伯牙的《高山流水》中,有感情地把課文再齊讀兩遍。
十一、 布置作業
1、 處理課后習題
2、 背誦課文。
六年級語文教案15
一、教學目標:
1、學習“酷熱、鋪天蓋地、美不勝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和田維吾爾族的民俗特點,感受維吾爾族人豁達樂觀的民族精神。
3、積累語言,學習文章準確的說明和生動的描述相結合的特點,領悟表達方法。
二、教學重點:
了解和田維吾爾族的民俗特點,感受維吾爾族人豁達樂觀的民族精神。
三、教學難點:
積累語言,學習文章準確的說明和生動的描述相結合的特點,領悟表達方法。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準備:
歌曲《我們新疆好地方》。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欣賞歌曲《我們新疆好地方》,看了視頻,說說有什么感受。
新疆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維吾爾族人能歌善舞、熱情、漂亮等。
2、對維吾爾族除了我們所知道的這些,還有著許多饒有趣味的`風俗。今天,我們就走進和田的維吾爾。(板書課題)
3、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和田,簡單介紹和田?課件出示
和田:位于新疆的最南端,古稱于闐(tián),意思為“產玉石的地方”,是新疆維吾爾人最為集中的一個地方,也是古絲綢之路的重鎮。和田以產玉、絲、地毯名揚中外,是著名的“玉石之鄉”“絲綢之鄉”“地毯之都”以及“瓜果之鄉”。著名的和田玉就產自這里。現在我們就走進和田的維吾爾。
(二)整體感知,合作交流。
學生通讀課文,小組討論。課件出示。
1、通過課文,說一說你了解到了維吾爾族哪些風俗習慣。課件出示。
【六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六年級教案11-11
六年級語文授課教案11-08
六年級語文匆匆教案11-01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1-07
六年級語文教案01-26
六年級語文《匆匆》教案02-03
六年級語文復習教案01-09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01
六年級語文教案11-17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