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手指》教案分析
導讀:《手指》重點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什么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的。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精彩教案,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學習目標:
1、借助詞典、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
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學習重、難點:
重點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什么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的。
難點是領悟其中的道理。
學習準備:
1、預習課文,查字典理解字詞。
2、閱讀描寫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幾篇。
課時:建議一課時,也可根據學情劃分學習內容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航:
課文導讀
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會帶給我們啟示,像前文的“我”至今還常常想起的頂碗少年,還有那一棵棵優雅自在,顯示著勃勃生機的桃花心木。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對于他們的存在,我們常常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些普通的事物也會帶給我們耐人尋味的啟示的。比如我們每個人手上的五根手指,它們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呢?
我們首先要總結一下前幾課的學習方法,特別是在預習《頂碗少年》一課時,又習得了哪些方法,有效的方法,要繼續使用;那些耗時多,效果差的方法,要毫不吝惜地舍棄。這樣才能有良好的學習效果啊!
基礎達標
1、讀準字音,選擇正確的畫√
血要流出來了,叫他拼命按住。 (xiě xuè)
穢物,毒物,烈物,他接觸的機會最多。 (chǔ chù)
他永遠不受外物沖撞,所以曲線優美,處處顯示著養尊處優。 (chǔ chù)
小指的用處則更渺小。 (miáo miǎo)
能力薄弱也無過于他們了。 (bó báo)
有如上的差異卻無愛憎在其中。 (zēng zèng)
2、用課文里表示動作的詞語填空。
( )脂粉 ( )藥末 ( )戒指
( )耳朵 ( )鼻涕 ( )筆桿
3、我知道作者寫了五個手指這樣的特點
4、我讀了這篇文章,有很多啟示,我要寫一寫
我的疑惑:我有疑惑要與老師、同學共同探討:
疑惑:
疑惑:
二、拓展閱讀
手和腦的故事
手正在欣賞一件自己精心制作的杰作,又高興又驕傲地說:“我確實是萬能,如果沒有我,怎能制造出這樣精美的東西,人類哪里有美滿的生活呢?”手洋洋得意,越說越興奮,大有目空一切的氣概。
大腦聽了很不服氣,于是大聲地說:“你這么自大,太過分了。其實,你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不是我在動腦筋,你哪有這樣的成就?你不過是依從我的命令行事罷了。”手立即加以反駁:“胡說!你只憑空想,不做一事。哪里比得上我一天到晚都埋頭苦干,制造出無數有用的東西!”
他們因為吵了嘴,便誰也不理睬誰。大腦每天在計劃怎樣改良機械,怎樣設計精密的儀器,希望用來代替人力,減輕人類的辛苦,卻始終無法實現。而手呢,也只是習慣性整天忙忙碌碌地工作。但是做出來的東西,完全缺乏良好的性能。至于什么緣故,總是弄不清楚。
眼睛看見他們互不相讓,真是又氣又急,便對他們說:“你們這樣相持下去,終究不是辦法,必須互相配合才對。大腦想出來的計劃,手從實際生活中,證明這個想法是否正確,從而獲得寶貴的經驗。手的勞動依靠大腦的幫助,才能進步;大腦的思想,得到手所提供的經驗,也就更靈活,更精明了。這樣,大家才能夠收到相輔相成的效果,人類的社會才能夠不斷地進步。”
聽了眼睛的忠告,手和腦都覺悟過來。從此,大家和好如初,一同合作了。
1、請用一句話概括出它們爭吵的原因?
2、什么叫“覺悟”?手和腦覺悟到了什么?
四、作業及活動設計
生活中有過許許多多的“第一次”,就像一個個腳印,印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讓我們難以忘懷,給我們深刻的啟示,選一件印象深刻的“第一次”,認真回憶事情的經過,為口語交際做準備。
五、相關鏈接
1、豐子愷(1898—1975)原名豐潤、豐仁,浙江崇德縣石門灣(今桐鄉縣石門鎮)人。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子愷近代散文集》等十余種,畫集《子愷漫畫》《繪畫魯迅小說》等多種,另有學術論著和翻譯作品多部,對我國的藝術教育作出了巨大貢獻。
2、豐子愷散文一篇 楊柳(節選)
因為我的畫中多楊柳,就有人說我喜歡楊柳;因為有人說我喜歡楊柳,我似覺自己真與楊柳有緣。但我也曾問心,為什么喜歡楊柳?到底與楊柳樹有什么深緣?其答案了不可得。
原來這完全是偶然的:昔年我住在白馬湖上,看見人們在湖邊種柳,我向他們討了一小株,種在寓屋的墻角里。因此給這屋取名為“小楊柳屋”,因此常取見慣的.楊柳為畫材,因此就有人說我喜歡楊柳,因此我自己似覺與楊柳有緣。假如當時人們在湖邊種荊棘,也許我會給屋取名為“小荊棘屋”,而專畫荊棘,成為與荊棘有緣,亦未可知。天下事往往如此。
但假如我存心要和楊柳結緣,就不說上面的話,而可以附會種種的理由上去。或者說我愛它的鵝黃嫩綠,或者說我愛它的如醉如舞,或者說我愛它像小蠻的腰,或者說我愛它是陶淵明的宅邊所種,或者還可引援“客舍青青”的詩,“樹猶如此”的話,以及“王恭之貌”“張緒之神”等種種古典來,作為自己愛柳的理由。即使要找三百個冠冕堂皇、高雅深刻的理由,也是很容易的。天下事又往往如此。
也許我曾經對人說過“我愛楊柳”的話。但這話也是隨緣的。仿佛我偶然買一雙黑襪穿在腳上,逢人問我“為什么穿黑襪”時,就對他說“我喜歡穿黑襪”一樣。實際,我向來對于花木無所愛好;即有之,亦無所執著。這是因為我生長窮鄉,只見桑麻、禾黍、煙片、棉花、小麥、大豆,不曾親近過萬花如繡的園林。只在幾本舊書里看見過“紫薇”“紅杏”“芍藥”“牡丹”等美麗的名稱,但難得親近這等名稱的所有者。并非完全沒有見過,只因見時它們往往使我失望,不相信這便是曾對紫薇郎的紫薇花,曾使尚書出名的紅杏,曾傍美人醉臥的芍藥,或者象征富貴的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