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司馬光救友》、《矛盾》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司馬光救友》、《矛盾》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司馬光救友》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一、自主學會本課生字。
二、理解句子意思,能用自己的話把故事講一講。
三、能聯系實際,說說學習課文后的體會。
四、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句子意思,能用自己的話把故事講一講。
教學難點
從司馬光救友的故事中學習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肯動腦筋的品質。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激情導入
簡單介紹文言文的知識。板書課題 29.古文兩篇
板書“司馬光救友”,讓學生說說看了課題你會想些什么? 出示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一、準確、通順、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理解課文的意思,了解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三、背誦課文。
第一關:朗讀課文關
闖關提示:
一、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3分鐘可以嗎?)
學生自主學習,學習后學生讀書,相互評價,老師相機指導。
二、語速適中,停頓恰當。(2分鐘)
司馬光救友
元《宋史》 光/生七歲,與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老師范讀,指名讀,教師相機指導朗讀,生齊讀。
第二關:理解文意關
闖關寶典:
一、先自己借助注釋、工具書或圖文對照等方式理解課文的意思,然后小組合作交流,不懂的問題組長做好記錄。
(5分鐘可以嗎?)
老師提醒學生注意按要求,先怎么,然后怎么,注意組長的作用。 對剛才的學習你還有疑問嗎?交流,生問生答,教師相機點撥。 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經過是什么?結果是什么?生回答,生板書。 帶著你的理解再讀一遍古文,提醒注意根據故事的情節,選擇恰當的語氣、語速。教師再次相機指導朗讀。
二、展開想象,在小組內講講這個故事。注意加上動作和表
情。(3分鐘后各小組派代表講一講。)
提醒不要受書上的文字限制。
帶著你的理解再讀課文,讀出古文的韻味。
通過這個故事你認為司馬光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你也在場你會怎么做?(急中生智)
第三關:背誦課文關
過關要求:
正確流利的背誦課文。
(提示:可以自由背,同桌比賽背,小組合作背等)
(4分鐘后比比誰最棒!)
指名背誦,齊誦。
表揚學生,送一首兒歌《司馬光砸缸》給他們。
出示:文言文的學習方法
一、先認認真真讀課文,多讀幾遍,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
二、再對照注釋,試著讀懂每一句話。
三、然后用自己的話說說全文的意思。
四、最后說說自己讀了以后的感受。
小結:
同學們,文言文的學習一點也不難,大家很容易就完成任務了。 今后大家可以自由的去遨游文言文的海洋,去擷取一朵又一朵中國傳統文化美麗的浪花。
課堂檢測
1、按原文填空。
光生七歲, ,一兒登甕, , ,光持石擊甕破之, ,兒得活。
2、司馬光小時候遇事 、 、 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3、在事態危急的時刻,猛然想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可用成語 ( )來概括。
作業
一、背誦并默寫這篇古文。
二、任選一個完成:
(一)發揮你的想象把這個故事寫成400字左右的一篇文章。
(二)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弟弟妹妹或長輩聽,然后寫一篇日記。
板書設計:
29.古文兩篇
司馬光救友
元 《宋史》
起因:與群兒戲于庭
經過: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
眾皆棄去 沉著、冷靜,肯動腦筋
光持石擊甕破之
結果:水迸,兒得活
《司馬光救友》教學反思
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用逆向思維方法探索古代有司馬光幼年砸缸破水救小孩的故事,他為什么能取得成功,或者說司馬光聰明在何處呢?就在于他的思維方法獨特,即緊緊抓住了使水離開人這個問題的中心,用石頭破缸。
如果學生有逆向思維的能力,采取這種形式來分析問題,就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恰當路徑,或許會創造出更新更好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本質就逐步縮小,利用逆向思維來分析將是很有效的。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解題能力,有必要逐步在教學中向學生灌輸這種逆向思維的思想方法。
教學本課還采用了比較的方法。具體步驟是:
一、分組討論。你認為救小朋友可以采用哪些辦法?
二、學生匯報小組討論情況。有的說可以用抽水機把水抽干;有的說可以用梯子讓小朋友爬上來;有的說跑去喊大人;有的說一起用力把水缸掀倒;有的說用繩子把小朋友拉上來??(這些學生的匯報都是常用的辦法,有可能危及落水孩子的生命。而司馬光采用逆向思維的方法,迅速用石頭砸缸。)
三、這些辦法中,你認為誰的辦法最好?同學們一致認為司馬光的辦法最好。這樣同學們對司馬光機智聰明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從而,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司馬光救友》教學設計 2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3、能聯系實際,說說學習課文的體會。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文言文《司馬光救友》。請認真看老師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二、出示目標
師:請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3、能聯系實際,說說學習課文的體會。
師:明確學習目標的請舉手。
要完成學習目標,得靠大家努力,大家有信心嗎?
三、初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認真聽老師讀課文,并把不會認的字注上音節。然后自己練習讀課文。2分鐘后,我們比一比誰能成為小老師。
1、師范讀,生認真聽。
2、生自由讀課文(要求:字音讀準確,句子讀流利,還要比一比誰的坐姿最端正。)
3、指名讀,生糾錯、點評。
4、師板書易錯字,生齊讀易錯字。
5、帶著同學們的建議再自由讀課文。
6、齊讀課文。
四、理解課文內容(自學指導1)
師:大家真了不起,這么難讀的文言文你們都讀得這么棒,那老師還要考一考你們,看看能不能完成下面的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逐字逐句看書,結合注釋、聯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書理解課文內容。遇到不會的地方用“”標出,可以問同學,也可以問老師。
(3分鐘后比一比誰能完成檢測題)
1、生開始自學。
2、指名說不理解的地方。(指名解疑,如果都回答不出來,由老師解疑并板書)
3、檢測
師,現在老師可要檢查剛才學的知識,比一比看誰回答得又快有準。
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群兒:戲:于:
登:甕:跌:
沒:皆:棄:
持:擊:迸:
指名回答
師:看來這個太簡單了,難不住我們班的同學,下面來個難一點的檢測題。
說一說下面詩句的意思
光生七年,與群兒戲于庭
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
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
水迸,兒得活
指名回答
4、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再讀課文,思考:
1、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些詞語或句子感受到的?
2、假如你當時也在場,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2分鐘后比一比誰說得最好)
(1)生開始學習
(2)匯報學習結果(師根據匯報板書)
五、有感情朗讀課文
師: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肯動腦筋真是讓我們佩服。請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嘗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去體會司馬光的沉著冷靜、肯動腦筋。2分鐘后比一比誰讀得最有感情。
1、生自由練讀。
2、指名讀,同學糾錯、點評
3、出示劃分好節奏的課文,生齊讀
司馬光救友
元《宋史》
光生七年,與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六、背誦課文
師: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聽出了你們對司馬光的.佩服。雖然全文只有短短的35個字,卻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的故事,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所在。想背這篇文章嗎?
1、生自由練習背誦
2、指名背誦
3、總結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不僅體會到了文言文的魅力,還要向司馬光學習,做一個遇事沉著冷靜、肯動腦經的人。
七、作業
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同桌或朋友聽一聽。
《司馬光救友》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課文中的兩個故事。
4.能聯系實際,說說學習課文的體會。
教學準備
1.教師:課件。
2.學生:搜集有關司馬光的資料。
教材簡析
本課安排了兩篇淺顯的文言文:一篇是《司馬光救友》,另一篇是《矛盾》,都是孩子們很熟悉的故事。
《司馬光救友》通過司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贊頌了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肯動腦筋的品質;《矛盾》通過一個既賣矛又賣盾的.人自相矛盾的語言,諷刺了生活中的這種現象,告誡人們說話做事不要前后矛盾。這兩則文言文,篇幅短小精悍,內容淺顯易懂,敘述形象生動,寓意深刻。
因為學生是初次接觸文言文,教學前,應讓孩子們知道: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悠久的民族文化,有傳統的民族美德,有浩如煙海的文化藝術瑰寶。古代的很多東西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記載下來的。學習一點淺顯的文言文,可以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教學時,教師還要教會學生學習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先認認真真讀課文,多讀幾遍,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再對照注解,試著讀懂每一句話,然后用自己的話說說全文的意思,最后說說自己讀了以后的感受。
建議本課教學1~2課時。
解讀與提示
一、司馬光救友
1.詞語解釋。
戲:游戲。于:在。甕:一種盛東西的陶器,腹部較大,這里指陶制大水缸。沒():淹沒,沉下去。皆:都。棄:放棄,扔掉。持:拿。擊:打,敲打。迸:向外濺出或噴射。
2.重點內容提示。
“與群兒戲于庭”中的“戲于庭”與現在的表述方式有明顯的區別,要引導學生體會;“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通過其他小孩和司馬光行為的對比,突出了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肯動腦筋的品質。
3.全文大意。
司馬光七歲時,與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游戲,一個孩子爬到水缸上去玩,一不小心失足掉進缸中淹著了,其他的小孩子都嚇得跑了,只有司馬光拿著石頭把水缸砸破,水流出來了,小孩得救了。
《矛盾》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認識“戳”,理解“夸口”、“啞口無言”并造句。
2、讀懂課文,感悟寓意。
3、通過說、問、演、寫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通過以前的學習,我們已經學會了許多成語。今天,我來考一考大家,看誰的成語積累最豐富。
2、成語積累練習,男女分組搶答:含有數字“一、二、三……十、百、千、萬”的成語。
3、在你所學過的成語中,你覺得哪一個成語最好玩,最有意思?說一說。
4、看來大家掌握的成語真多。現在,我們就來學習一個來自寓言故事中的成語故事,叫《自相矛盾》。板書課題,齊讀。
二、學習課文。
1、課文中有一個生字比較難寫,請大家看老師板書:戳chuo。指導讀準音,認清形。(第一聲,左上羽的變形,左下住多一橫,右邊是它的部首戈。)誰來用它組詞?戳穿,戳破。動作演示“戳穿”。
2、那么,《自相矛盾》中,是什么戳什么呢?請大家先來看一段視頻。放動畫。
3、打開書,自由朗讀,然后檢查,正音。
4、我發現有一個詞,在那個楚國人說話前兩次出現,那就是“夸口”。板書。指導讀楚國人的話,理解并造句。他兩次分別夸什么的呢?指名答。(板書矛:天下第一。盾:舉世無雙。)
5、這個楚國人這樣叫賣他的矛和盾,你聽出了什么?聽出矛盾來啦。指名說。
6、是啊,旁觀的人也聽出來了,有個人聽不下去了,問了楚國人一個問題:用你的矛戳你的盾,會怎么樣呢?幻燈出示句子:那個楚國人張口結舌,回答不出來了。指導讀出感情。
7、“張口結舌”是什么意思?用換詞法理解并造句。那個楚國人____,回答不出來了。(啞口無言,目瞪口呆,理屈詞窮,無話可說……)
8、出示思考題:
a、這位楚國人這時候會怎樣想、又怎樣做呢?
b、你還想對這位楚國人說些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揭示寓意,幻燈出示,齊讀。(比喻言語、行動前后互相對立,不能自圓其說,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也就是說,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誠信,因為誠信是做人的根本。
三、拓展練筆
1、小練筆:在生活中,自相矛盾的故事其實太多、太多。你遇到過這樣的事例嗎?結合自己的體驗,寫一篇小練筆:讀《自相矛盾》有感寫完后,老師進行評點。
2、作業:
自學另外兩則寓言。
生字詞各寫兩遍。
《矛盾》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文章中有關詞語的意思。
3、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這則成語故事包含的意思。
4、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
1、同學們,在我們幾年的學習中已經知道了很多的寓言故事,能說幾個故事的名字嗎?
2、那你能說說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
3、今天我們就再學習一篇則新的寓言故事,指讀課題:自相矛盾。
二、提出要求、自讀課文
1、打開課本,提出自學要求
a、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b、想想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c、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檢查自學效果
a、請同學讀書,其他同學評價。
b、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c、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三、扣詞、精讀課文
“張口結舌”的教學
在同學質疑過程中扣住“張口結舌”,問:什么叫張口結舌?課文中講了誰張口結舌?他為什么會張口結舌? “夸口”的教學
通過張口結舌的教學引出兩次夸口的內容?
a、他夸口之下說了什么話?b、那你能讀好夸口的語氣嗎?c、引導學生用“隨你……都……”說幾句話。d、這兩句話一起說出來你會想些什么呢?
四、聯系生活、揭示文章意思
1、同學們,現在你知道那個人為什么“張口結舌”了吧?(指名回答)
2、在生活中你有過這樣的經歷或者聽說過這樣的事例嗎?
五、讀古文,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1、這個故事和這么多的事例確實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其實早在2200多年前《自相矛盾》這個故事就已經流傳開了,它是我國法家學說的杰出代表韓非子所作,想去讀讀2200多年以前韓非子的《自相矛盾》嗎?
2、出示古文《自相矛盾》學生自讀。
3、指名學生讀,教師范讀學生根據課文說說古文大概的意思。
4、小結:同學們我們剛剛分別讀了現在《自相矛盾》和2200多年前的《自相矛盾》你們發現了什么嗎?
六、小結
同學們,在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長河中,還有很多像《自相矛盾》一樣流傳了幾千年的寓言故事,我們可以利用課外的時間去讀一讀,不光可以拓寬我們的視野,也會使我們在今后的人生的道路上走的一帆風順!
七、作業(略)
八、板書設計:
自相矛盾
夸口
張口結舌
夸口
《矛盾》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十一個生字新詞,認讀四個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了解寓言故事內容,感悟語言包含的道理
4、演一演這則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內容
2、難點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導入:
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長桿的一端裝有青銅或鐵制的槍頭;盾,盾牌,用來防護身體、遮擋刀矛槍箭。用來比喻語言、行動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觸。(自相矛盾)同學們!請你根據這段話的意思用一個詞語概括。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板書:自相矛盾)誰知到什么是寓言?(生說,如說的不對,可以在學完這則寓言后告訴老師答案)
一、自讀課文
這則寓言共有五句話,第一句話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在叫賣矛和盾。第二、三句講他夸口的情形,兩個“不論……都”是他的話陷入了前后矛盾、不能自圓其說的尷尬境地。4、5句講的是,當別人問他:他卻啞口無言了
二、進一步理解課文
解釋自相矛盾,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長桿的一段裝有青銅或鐵質的槍頭:盾,盾牌,用來訪呼聲體、遮擋矛槍箭。自相矛盾,比喻語言、行動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觸。
三、演一演,加深記憶
四、明道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說話、辦事必須實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過其實,否則,就會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來相容諷喻說話、做事相互抵觸,互不相容的現象。
《矛盾》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養學生學習成語,積累成語的興趣。初步按觸文言文,能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
4、培養學生學習成語故事的興趣,發展學生想象思維能力及模仿寫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體會成語故事的寓意
教學準備:
課件自相矛盾
教學時間 :
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積累成語,揭示課題。
成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簡單的幾個字濃縮了深刻的道理。其中還有一些有趣的故事。你能說幾個以自開頭的成語嗎?(幻燈片)
1、同學們,大家說了這么多“自”字開頭的.成語,老師今天也給大家帶來了許多這樣的成語。
(幻燈片展示:有關“自”的成語20個。)
自給自足 自覺自愿 自力更生 自告奮勇 自強不息 自食其力 自愧不如
自由自在 自知之明 自不量力 自欺欺人 自暴自棄 自鳴得意 自以為是
自我陶醉 自相殘殺 自高自大 自作聰明 自吹自擂 自相矛盾
2、齊讀成語。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自相矛盾”這則成語。
板書課題:自相矛盾
二、初讀《自相矛盾》,了解課文
1、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幻燈片)
2、同桌互讀,把每個句子讀通順。(幻燈片)
3、出示:楚國 賣 矛 盾 戳穿(幻燈片)
夸口 銳利 堅固 張口結舌
對這些字的記憶和運用你有什么好方法或建議。
4、試一試: ( )盾 ( ) 矛 銳利的( )(幻燈片)
5、誰能說一說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么?(古代一個賣矛與盾的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問他:拿你的矛戳你的盾會怎么樣?那人啞口無言。)
三、理解課文內容:
(一)、品讀夸口話,理解矛盾之緣由
1、齊讀全文
2、師:推銷自己的產品,要盡可能展示產品的優點,本文商人賣什么產品?他是怎么推銷的?
理解“夸口”
板書:我的矛 我的盾
什么盾 什么矛
戳得穿 戳不穿
3、師:你了解矛和盾嗎?(幻燈片)結合圖簡介矛與盾,在戰爭中,它們有什么作用?(矛:長矛,古代用于攻擊對手的的盾;盾:盾牌,古代用于擋住別人矛的進攻。)
4、你這個小商人是怎樣宣傳他的矛與盾的呢?(抽生讀)
5、小組竟讀:
(1)你覺得他的話有問題嗎?
(2)為了突出矛的銳利,盾的堅固,他把矛與盾與誰比?
(3)一般人買矛與盾都是成對購買,用來防守別人的矛與盾
(幻燈片)他知道商品要打廣告才能賣出去,他聰明,但他夸_________________,他不明智,所以,當有人圍觀的人問他________________,那個楚國人____________,那個人的表現是?這是什么描寫?
出示: 那個楚國人____________,回答不出來了。
(4)你認為,這個商人錯在哪里?
(夸大事實,前后抵觸,考慮不周)
(5)這個人的矛銳利,盾堅固,如此好的商品不賣出去,實在可惜,讓我們來幫幫他修改廣告詞。
小組討論一下
7、通過學習課文和他們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
說話、做事不能相互抵觸,要前后一致。(說話辦事必須實事求是,前后一致。)
你身上有過自相矛盾的現象嗎?如果有會有怎樣的后果?你應該怎么辦?
四、初識古文,激發興趣。
1、我們知道有些成語是出自古代的寓言和歷史書籍,今天我們學習的一則成語就出自于古代思想家韓非子寫的一本書里。
韓非子簡介
韓非,先秦時期韓國公子,是我國 先秦時期著名政治理論家,卓越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子:古代對有學識男子尊稱。
讓我們來看看原文是怎樣寫的: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2、練讀原文
3、對比讀現代文。
4、看著原文復述課文。
五、教師總結。
《矛盾》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自相矛盾》選自《韓非子·難一》是一篇精讀課文,同時也是一篇寓言故事,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現,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藝術創造。在先秦諸子百家著作中,經常采用寓言闡明道理,本節課一方面希望學生能讀懂寓言故事的內容,感悟語言的寓意,同時希望能為以后的古文學習打下基礎。
學情分析
1.學生情況分析:對于文言文,學生雖然不是第一次接觸,但是學習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2.學生認知發展分析:我希望通過注釋、插圖及故事表演讓學生理解故事的內容。
3.學生認知障礙點:因為文言文在教學及生活中都較少出現,學生認知起來也較為困難,如何讓學生把課文讀通、讀懂、讀出其中的寓意是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學會“吾、弗、夫”3個會認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會寫“矛、盾”等4個會寫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著背誦課文。
3.憑借課文中具體的注釋,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
4.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重難點
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明白其中道理,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激發興趣
1.通過播放廣告視頻,讓學生發現問題,從而引出生活中的例子,引出課題,并板書課題(指導書寫:矛的筆畫是,橫撇、點、橫勾、豎鉤、撇。盾的部首是“廠”)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提出讀書要求:自由朗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難度的句子多讀幾遍。
2.講解生字詞。
3.指名讀,教師指導正音。
4.聽范讀,劃分節奏。
5.全班齊讀,再次感受文言文魅力。
三、小組合作,深入探究
1.回顧學習文言文方法。
2.自由朗讀課文。
3.出示小組合作要求。
4.小組討論答疑。
5.分別指導朗讀(讀出夸耀的語氣)。
6.分角色對話,試著背誦。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學習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說話不顧事實,事實夸大到絕對的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尷尬境地的人。告訴我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
2.推薦閱讀《韓非子》
板書設計
自相矛盾
(莫能陷)盾←矛(無不陷)
實事求是
《矛盾》教學設計6
一、教學內容
北京市21世紀教材第五冊 26 寓言二則 自相矛盾
二、教學目標
1、學習《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詞,理解“夸口”、“啞口無言”的含義。
2、讀懂寓言故事的內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了解中國古代寓言的特點,滲透學寓言的方法。
4、通過說、問、演等活動,使學生在了解寓意的基礎上受到教育。
三、教學重、難點:
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從中受到教育。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猜畫謎,激發學生學寓言的興趣。
2、引導學生通過發現,了解什么叫“寓言”,滲透學寓言的方法。
(二)初讀課文《自相矛盾》,學習生字詞。
1、請學生自己讀故事,注意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
2、同桌同學互讀課文,在互幫互助中,把故事讀通順。
3、指名讀文,進行反饋。
4、學習生字詞。
(1)讀詞:矛、盾、銳利、堅固、拿、賣、啞口無言
①演示象形字“盾”的演變過程,幫助學生記憶生字,讓學生感到學漢字非常有趣,并指導書寫這個字。
②讓學生把“矛、盾”兩個字和“銳利、堅固”連起來說說,進行詞語搭配的訓練,鼓勵學生求異表達。
③用上“矛、盾、銳利、堅固、拿、賣”這些生字詞,圍繞課文內容說一、兩句話,進行連詞成句的句子訓練。
④通過選擇,讓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啞口無言”的含義。
(三)再讀課文,指導學生讀懂故事的內容。
1、請一個人讀故事,其他同學說說他是用什么語氣來讀那個人叫賣的兩句話的。
2、有層次的指導學生用夸口的語氣讀一讀這兩句話,并體會其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3、分角色讀故事,然后說說自己對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
4、默讀課文,說說自己為什么這樣看這個人。
(四)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圖示幫助學生理解、分析,通過文本對話,揭示寓意。
一個人拿矛和盾的圖
自相矛盾
我的矛 我的盾
銳利 堅固
什么盾 什么矛
戳得穿 戳不穿
(五)通過表演,深化對寓意的理解。
1、創設情景,指導學生分角色全員參與表演。
2、有層次的幫助學生深入的理解寓意,讓學生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自己受到教育。
(六)延伸練習。
1、鼓勵學生根據本課內容提出問題,用“寓言百寶箱”激發學生學習中國古代寓言的興趣。
2、根據學生的興趣,老師做重點知識的講解。同時,把知識卡送給學生鼓勵學生課后自學。
課后評析:
在崇文區教研室老師的支持幫助下,這節課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著實動了一番腦筋,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們在課上收獲頗豐,課堂上,許多教學環節都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
(一)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在教與學方式的轉變上有所嘗試。
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正確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系,是每個老師都在研究探討的問題。在本節課教學設計中的以下幾個環節體現得很充分:
在這套教材中,“寓言”是第一次出現在課題中。什么是“寓言”,老師沒有生硬的灌輸給學生,而是借助電腦的幫助,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寓”里藏著道理,“言”是用言語講述的故事。
在朗讀指導中,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感悟,鼓勵孩子進行個性化朗讀。不管他突出強調哪一個詞語來體現夸口,老師都給予肯定。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進行多角度的評價,在評價中加深對句子內容的理解,在評價中增加孩子的自信。
為了幫助學生深化對寓意的理解,教師設計了表演這一環節。表演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選角色。而老師呢,與學生是平等的,也參與到學生的表演當中順勢而導,導在點子上,導在關鍵處,使表演不是對課文內容的機械重復,而是有延伸、有升華。
(二)充分開發、利用教材,注重語文三維目標的訓練。
語文課就要上出語文課的味道來。訓練的味道要弄,育人的意識要強,學習的過程與方法也要體現。
例如:在導入環節,老師不光是告訴學生什么是寓言,還交待了學習寓言的方法,并把這一方法滲透在整節課的教學之中。
在生字學習中,盡可能的擴大學生學習的信息量。“盾”字的演變過程,展示了漢字造字的魅力,讓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趣味性。“把詞語連起來說一說,連詞成句,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這些設計既體現了語文基本能力訓練,又滲透了學習方法的'指導。
為了突破難點,老師將這個人夸口叫賣的兩句話以結構圖的方式出現,引導孩子抓住這兩句話中的質問點進行文本對話。師生合作的學習方式降低了學生表達的難度,有效的幫助學生將零散的思維進行梳理,為寓意的理解搭設了橋梁。
寓言百寶箱,更是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課內外知識有機結合的同時,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的品質,讓學生感受祖國文化的源遠流長。
(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多種功能,為教與學服務。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信息技術的多種功能都得到了體現。猜謎導入、課文動畫、“盾”字的演變過程,都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文本對話和寓言百寶箱兩個環節,媒體的交互功能又為學生的學習搭設了平臺。
在理解“啞口無言”的含義和“寓言百寶箱”兩個教學環節,老師充分利用學易這套設備的反饋功能,使學生能夠全員參與教學。同時,它的統計功能又可以使教師掌握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總之,上述教學設計體現了教育新理念,較好的達到了教學目標,使課堂真正成為了孩子自主學習的天地。
《矛盾》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吾,弗”等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夫”,會寫矛、盾等4個字。
2、能力目標:
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②能聯系上下文,猜測“譽”“弗”“立”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話講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③能說出“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懂得說話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說出“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
難點:用自己的話講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寓言故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凝聚了中華民族最寶貴的人文化精髓。你都積累了哪些寓言故事?請同學們根據圖片猜寓言故事。你能告訴我,寓言故事有哪些特點嗎?
生:篇幅短小,通過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
像這樣富含哲理,充滿思辨的寓言故事還有很多,我們今天就要來一起學習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去感受古人充滿智慧的思辨哲學。
你們認識這兩種兵器嗎?它們分別有什么特點和作用呢?
生:矛鋒利,用以攻擊;盾堅固,用以防御。
師:矛的作用是攻擊,盾的`作用是防御,它們的作用完全相反。請同學們互相交流對課文題目的理解,并用自己的話說說:“自相矛盾”的意思。
生:比喻一個人說話、行動前后抵觸,不一致
師:這篇文言文選自哪里?
生:《韓非子·難一》
師: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生:借助注釋。
師:看來借助注釋有利于我們學懂文言文,你還能想到什么方法?
聯系上下文,借助插圖,反復朗讀…現在就讓我們先來讀讀這篇文言文,大家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請你來讀一讀,這幾句怎么讀呢?
閱讀古詩文最具風雅,且文言文語言精煉,朗讀很注重韻味和節奏,請婷老師范讀,同學們邊聽邊劃分節奏。
師:你們劃分正確嗎?現在我請同學們互相讀給同桌聽,請同桌注意聽,看他讀得對不對。來,請你讀一讀。除了讀通句子外,我們還要學會把握文意現在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再讀課文,并說說對課文大意的理解。
讓我們穿越時空,來到楚國的集市。話說這楚國集市可謂人來人往,只見那商人吆喝聲聲高,行人熙攘好物挑,好一番熱鬧景象。同學們,讓我們聚焦這邊,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你怎么理解這句話?商販是怎么夸耀自己的矛和盾的?為什么商販要這樣夸耀自己的矛和盾呢?誰愿意扮演這位商販,嘗試把自己的矛和盾推銷出去?楚人的這番吆喝吸引了你們的圍觀,見其稱盾之堅無敵,又聞其夸矛之利第一,你們中最善于思考,最具智慧的誰不禁問道?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我們班善于思考的孩子有這么多!聽了楚人的夸贊,你有什么疑惑?:“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思考了楚人的這一番話,經過推敲,你會問道:“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此情此景,你的眼神告訴我你有話要說,可見你一定是個思維縝密的孩子,所以你不禁問道:“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來,你來理解。假如盾被矛刺破,那么…,如果盾沒被矛刺破,那么…這一問,讓這位賣矛和盾的楚人作何反應呢?:其人弗能應也。
好一個弗能應也,再看看文中插圖,我們仿佛看到了這位叫賣者此時此刻大的尷尬和窘態,你最想用哪個成語來形容他呢??啞口無言、目瞪口呆、無言以對、無地自容、面紅耳赤、張口結舌……現在,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嗎?所以這篇文言文告訴我們什么道理?(說話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相信同學們的生活中也遇到過這樣自相矛盾的事,請同學們看屏幕:上課鈴響了,全班同學基本上全部到齊了…自相矛盾在哪兒?所以,我們說話做事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否則就不能自圓其說。面對此情此景,作者也和我們一樣,不禁發出這樣的議論,: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看來作者也認為:我們說話做事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
請你也試著講述這個故事。想象當時叫賣的場景,楚人與圍觀者的神態語言,動作。把故事講得更吸引人。
學習了文言文,我們還要嘗試背誦,來,同學們,我們試著通過圖片提示挑戰背誦。這樣的寓言故事還有很多,比如:韓非子里記載的濫竽充數,鄭人買履等,課下一定要多看看,學故事,明道理哦!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設計連貫,學生回答問題積極,安排講故事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能力。不過,上課時還應落實字詞教學,提高效果。
【《司馬光救友》、《矛盾》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司馬光救友文言文翻譯11-29
司馬光教學設計07-12
《司馬光》教學設計06-17
《司馬光》教學設計06-05
《愛迪生救媽媽》教學設計04-14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01-16
《司馬光》教學設計[集合]04-06
《司馬光》教學設計優秀06-12
《司馬光》教學設計[熱門]07-12
司馬光教學設計[集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