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林海》優秀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林海》優秀教學設計(通用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林海》優秀教學設計 1
教材分析:
《林海》這篇課文選自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內蒙風光》一文,在選入本冊書的時候有所改動。這篇課文是一篇散文,全文共有6個自然段,介紹了大興安嶺的景色和作者的聯想,表達了作者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這篇散文是按照作者的游覽順序來寫的。首先,作者在第1自然段中用“親切與舒服”明確了自己剛剛進入大興安嶺的感受。接著,作者用4個自然段,從嶺、林、花三個方面具體講了自己看到的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最后,作者講的是在這美麗景色中所產生的聯想。作者運用多種修辭方法,展開聯想,記敘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情感濃烈,文筆優美,句句是景,步步有情。具體而真實地表達了作者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7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4.了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感受作者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大興安嶺嶺、林、花的特點, 體會作者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課時分配:
兩課時
教學準備:
大興安嶺的圖片資料、文字資料、音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寫作順序
一、欣賞圖片,激發學習興趣
同學們到過大興安嶺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大興安嶺,去感受大興安嶺的美。
1、投影儀播放圖片
2、談談你看過的感受吧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老舍的《林海》,去感受老舍筆下的大興安嶺的獨特美。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1、自己讀課文,不認識的生字借助書后生字表讀準
2、指名讀課文,檢查斷句及字音情況
3、再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都寫了什么內容
4、試著給課文分段,并在小組內交流
5、全班交流
分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寫作者初到大興安嶺所產生的親切、舒服的感受。
第二段(第2、3、4、5自然段)從嶺、林、花三個方面依次描寫了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
第三段(第6 自然段)作者在大興安嶺上的聯想。
三、再讀課文,說說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描寫林海的
四、指導寫字
“蝴”字屬左右結構,三個部分所占比例大體相當,書寫時要注意。
書寫“峻、樺”要仔細觀察它們在虛宮格中的具體位置。
“廈”是廠字框,要注意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細致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一、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欣賞了大興安嶺的圖片,感受到大興安嶺的`美,這節課讓我們走進文字中去,通過我們的朗讀來體會作者對大興安嶺喜愛,感受語言文字的美。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老舍先生親眼目睹了大興安嶺,并且進到原始森林里邊去,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你能了解他此時的感受怎么樣嗎,請你自己讀讀課文的第一段,來談談你的感受。(親切與舒服)
練讀第一段
三、學習課文第二段
(一)這一段分別寫了大興安嶺的哪些景物?(嶺、林、花)
(二)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老舍先生對大興安嶺的喜愛?自己讀讀課文的第二段,畫出相關的句子,請你講一講。
(三)匯報交流并在讀中體會大興安嶺的美和作者的喜愛之情(學生自主學習交流)
重點語句:
1、每條嶺都是那么溫柔,自山腳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樹木,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
①聯系“孤峰突起,盛氣凌人”,理解秦嶺的險峻峭拔與大興安嶺的“溫柔”
②指導朗讀,讀出作者對嶺的喜愛(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要讀得輕快一些)
③體會擬人化的用詞方式的好處
④總結“嶺”的特點:多,溫柔
2、多少種綠顏色呀: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恐怕只有畫家才能描出這么多的綠顏色來呢!
①林的特點:綠得難以形容
②朗讀指導:讀出贊美之情
3、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上的浪花嗎?
①句子比較:“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就像海邊上的浪花。”
②朗讀體會反問句的表達方式語氣更強烈
③體會比喻的形象生動“銀裙”指什么,為什么比作 “浪花”
④林的特點:美麗多姿
4、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
小結:這句話把大興安嶺看作一個很會打扮自己的美麗的姑娘。充分表達了作者的喜愛、贊美。
5、完整朗讀2到5自然段
6、總結:作者從大興安嶺的嶺多、溫柔,林的顏色多美麗多姿,花多等幾方面來描寫大興安嶺,為我們展開了一副精美的圖畫。這部分描寫能調換一下順序嗎?
(不能,嶺、林、花的描寫是從遠到近,從整體到部分來寫的)
四、學習最后一段
美麗的大興安嶺不僅美麗多姿,更為祖國建設提供了許多良材,請大家一起讀讀課文的最后一段。
五、總結全文寫作特點:結構上是總分總結構,寫作順序上從遠到近,從整體到部分。修辭方法上運用了比喻、擬人的寫法。
板書設計: 林海
總:親切舒服
嶺 多 溫柔
分: 林綠得難以形容 美麗多姿
花 多 叫不出名
總:越看越可愛
小學語文《林海》優秀教學設計 2
一、導入
1、出示“花海”、“人海”,這兩個詞形容什么的呢?那你能猜猜“林海”是什么意思嗎?
2、師:今天老師帶你們一同去看看老舍先生筆下那莽莽蒼蒼的林海是怎樣的?
3、出示課題《林海》(板書)
打開課文152頁。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題中的“林”指的是什么地方的“林”?課文寫的是“林”,為什么要加個“海”字?
有個別難認的字可以參照黑板上的提示(釀造椽柱高不可攀盛氣凌人)
2、瀏覽課文,思考:作者描寫了大興安嶺哪幾個方面的景物?(嶺、林、花、木、人)
三、精讀課文,欣賞大興安嶺的美
1、你最喜歡大興安嶺的什么景物,找到相關片段仔細讀一讀,并說說你從哪句話讀出了它的美?
2、生反饋:你覺得哪里最美,哪句話讓你覺得寫得最美?師相機引導
重點引導:
(一)、“嶺”
①這里的嶺的確很多,橫著的,順著的,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可是沒有一條使人想起“云橫秦嶺”那種險句。
A、你從這句話中讀出了什么?(大興安嶺很溫柔。)
B、我想把這句話改一改,你們幫我看看好不好?
ppt:這里的嶺的確很多,橫著的,順著的,高的,矮的,長的,短的,可是沒有一條使人想起“云橫秦嶺”那種險句。
C、你能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句話嗎?
②多少條嶺啊,在疾馳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看都看不完,看也看不厭。
A、你從這句話中讀出了什么?
B、重點理解“看了幾個鐘頭,看都看不完,看也看不厭。”(大興安嶺面積很大,各條嶺各具形態。)
C、你能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句話嗎?
③多少種綠的顏色呀: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恐怕只有畫家才能夠描繪出這么多的綠顏色來呢!
(樹的種類很多)
(二)“林”
①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
A、從這句中,你讀出了什么?樹是怎么樣個美法?(銀白色,青色相結合)
B、景物如畫,已經很美了,作者寫得更美,你再來讀讀這句。欣賞比喻的手法。
C、朗讀指導
(三)、“花”
①我是愛花之人,到這里卻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兒來。
(我這么愛花卻還是叫不出這些花地名字,可見這里花地種類是非常多的。)
②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
A、作者筆下的興安嶺簡直是位曼妙的少女啊!誰能用自己的話來夸夸她?續說:在我們眼前仿佛出現了一位美麗的姑娘,她……
B、是啊,多美啊!老舍用了寥寥數語就把靜態的大興安嶺寫活了。
(四)與人密切相關
山林中已有不少的市鎮,給興安嶺增添了新的景色,增添了愉快的勞動歌聲。
(這是一種有生活氣息的美,是一種親切的、舒服的美。)
四、總結:
大興安嶺的美不僅僅限于這種自然的美感,她的美并不空洞,她的美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叫人心中感到親切,舒服!難怪作者游覽大興安嶺時就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1、(出示ppt第一段文字)齊讀
“我總以為走進大興安嶺奇峰怪石高不可攀。這回有機會看到它,并且走進原始森林,腳踩在積得幾尺厚的松針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才證實這個悅耳的名字是那樣親切與舒服。”
2、師:同學們想去林海旅游嗎?現在,教你一個絕招:自己先把課文最美的兩個自然段背下來,然后,在父母面前把林海心情地贊美一番,打動他們的心,爭取讓爸爸媽媽明年暑假帶你到興安嶺的原始森林,去踩踩那里的松針,摸摸那里的古木……
小學語文《林海》優秀教學設計 3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學習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目標
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并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入新課
1、我們學習過《美麗的小興安嶺》,在我國的內蒙古高原東部,還有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叫大興安嶺。那里群嶺起伏,森林茂盛,生長著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副其實的林海。
板書:林海
2、釋題:課題中的“林”指的是什么地方的“林”?“林海”又是什么意思?
3、出示幻燈,簡介大興安嶺。
大興安嶺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的東北部和黑龍江省的西北部,呈東北──西南走向,海拔1100~1400米,它的森林以落葉松、紅松、白樺為主。
二、初讀課文,學習課文的生字
1、自讀課文,劃出生字及生詞。
2、讀準生字詞,同桌互查。
廈:shà ,不能讀成 chà ,也不能讀成 xià。
釀:niàng, 不能讀成 liàng。
3、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4、記憶字形,了解字義:
⑴ 分析字形結構。
⑵ 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孤峰突起:單獨的一個山峰高高地聳立著。
盛氣凌人:形容驕傲蠻橫,氣勢逼人。
目之所及:眼睛能看到的地方。
千山一碧:許許多多山峰都是碧綠的顏色。
興國安邦:國家興盛安定。
悅耳:好聽。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結構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用簡潔的語言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⑴ 初入大興安嶺覺得名字悅耳。
⑵ 嶺的樣子。
⑶ 嶺的顏色綠得難以形容。
⑷ 林就像大海一樣。
⑸ 花多而美。
⑹ 木材用途廣泛。
⑺ 作者看到大興安嶺的林場后的感受。
3、默讀課文,試著給課文分段:
⑴ 試著說出分段依據(按照不同的內容分段)
⑵ 分段并歸納段意: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作者剛進入原始森林時的感受。
第二段:(第二至第六自然段)從嶺、林、花三個方面介紹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
第三段:(第七自然段)參觀林場時的見聞和感受。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通過理解重點詞句,了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
2、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并體會作者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1、自由讀課文。
2、思考: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說說你最喜歡本文中哪一部分內容?為什么?
二、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作者來到大興安嶺有什么感覺?這個感受是怎樣來的?(感到大興安嶺的名字是那樣的親切與舒服,這一感受是眼見腳踩手摸等深入林中觀察的`結果)
2、指導感情朗讀,要讀出親切舒服之感。
3、這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總述)
三、重點講讀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思考這段主要寫了什么?(嶺的特點)
2、自讀后小組討論,大興安嶺的“嶺”、“林”、“花”各有什么特點。
3、討論、交流:
“嶺”的主要特點是“溫柔”。“溫柔”原指性情柔和,平順。本課指山勢平緩,輪廓柔和,這個特點是通過與秦嶺比較得出的。“云橫秦嶺”意思是云在秦嶺的半山腰,寫出了秦嶺的突兀險峻。而大興安嶺“每條嶺都是那么溫柔”,“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大興安嶺的“嶺”還有一個特點是多。“在疾馳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既看不完,也看不厭”。“看不厭”一是因為“嶺”各具形態,二是因為“自山腳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樹木”,看著這樣的“嶺”,心里一定感到親切、舒服。
“林”的主要特點是樹多成海。“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綠的”,“群嶺起伏是林海的波浪”,“落葉松”,“白樺”。但從“深的、淺的、明的、暗的”可以知道樹的種類多。看到這么多樹,心中一定感到親切與舒服。
4、學習本段中的修辭方法,先由學生總結,教師可作適當點撥。思考: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不用這些修辭方法可不可以?
5、老師范讀,指導朗讀。
(大興安嶺真是太美了,誰能帶著感情讀一讀這段?)
6、自由讀課文,從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展開想象。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如:作者這樣描寫,在我們眼前仿佛出現了一位美麗的姑娘,她們上穿翠綠的衣衫,下穿白色裙子,腳穿多彩的繡花鞋。顏色搭配多么協調,多么漂亮,多么有生氣。)
7、小結:大興安嶺的嶺溫柔,林美麗,花鮮艷,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字里行間洋溢著喜愛與贊美之情,讓我們懷著對大興安嶺的喜愛與贊美,再讀這段課文。
四、講讀第三段
1、自讀第三段,思考:
⑴ 為什么到了林場,“我”這種親切之感更加深厚了?
⑵ 如何理解興安嶺“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2、討論、交流:
⑴ 因為在林場看到“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表現在山林中已經有了不少市鎮,人們在愉快地勞動,一是伐木、栽樹,一是進行科學研究,使林海得到了綜合利用。人們的生產、生活同興安嶺息息相關,所以親切之感更加深厚。
⑵ 興安嶺的“興”有“興盛”、“興旺”之意,“安”有“安定”的意思。這是從字面上說,更重要的是,國家的興盛安定興安嶺也有一份貢獻,所以說興安嶺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3、為什么說它的美與建設結為一體?
因為大興安嶺不僅有美麗的風光,而更主要的是為祖國的建設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其它資源,與國家的建設結為一體,與人民的生活密切聯系在一起,所以美得并不空洞。
4、指名感情朗讀。
5、作者是怎樣表達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的?個人思考后討論交流。
作者結合對大興安嶺“嶺”、“林”、“花”的描寫,邊寫景邊抒情;借看“嶺”“林”“花”產生的聯想,抒發感情;參觀林場,看到林區的發展,看到人們愉快的勞動,幸福的生活,對興安嶺愛之更深,在敘述中抒發喜愛之情。
五、總結、擴展
1、根據板書,要求學生簡要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怎樣寫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這篇課文是抒情散文,是作家老舍游歷大興安嶺后寫的,文章圍繞大興安嶺這個悅耳的名字,敘述了這個原始森林的景色,并展開聯想,抒發作者喜悅、歌頌之情。課文中的三個“親切與舒服”貫穿全篇,構成整體,中心突出、前后呼應,本文不僅記敘了作者所觀察到的景物,而且在觀察的基礎上展開豐富聯想,抒發了感情。
3、綜合訓練,發展技能。
⑴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 運用“中心突破法”抓住“親切舒服”重點理解作者第一次感到“親切舒服”時主要寫些什么?文中是怎樣體現出作者這感情的?
⑶ 采用“舉一反三法”讓學生用學習作者第一次感受的段落的方法學習第二、三次的段落。
六、布置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仿照本文寫法,寫一處景物。
小學語文《林海》優秀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學會9個生字新詞。
2、抓住環境特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段落。
4、了解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理解作者的聯想,從而體會到祖國山河的壯麗及林海對“興國安邦”的意義。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從而體會到祖國山河的壯麗及林海對“興國安邦”的意義。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的,又是怎樣表達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學情分析】
學生對大興安嶺的名字不會陌生,因為已經學過了美麗的小興安嶺,從小安嶺引入到大興安嶺,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定會很高漲。還有學生已經學習過很多寫景的文章,也寫過寫景的習作,掌握了一些習作方法,這樣有助于學生往深層次探索學習。
【教學方法】
以自主學習為起點,以探究學習和接受學習的結合為重點,啟發學生正確的體驗,從而獲得知識。
【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具有審美性的特點。遵循這一特點,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讓學生在展開想象中入情、在體會感知中悟情、在誦讀中升情。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在課前查閱大興安嶺的資料,知道有哪些樹種和礦產資源。下載一些圖片、文字,為豐富課堂做準備。課件的制作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檢查預習,學會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
一、導入新課。
1、我們學習過老舍先生寫的哪些文章呢?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老舍先生的文章《林海》。我們來看看在這篇課文里老舍先生是怎樣為我們描繪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的,怎樣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二、檢查預習情況。
1、練習正確地讀課文。
⑴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⑵指名讀課文,隨時糾錯。
2、檢查字、詞的掌握情況。
⑴“云橫秦嶺”是什么意思?(形容云在山頭飄浮,說明秦嶺很高。)
⑵“孤峰突起,盛氣凌人”在課文中的意思應該怎么理解?(在課文中是形容山峰一個個聳立著,像傲慢的人一樣氣勢逼人。)
⑶ “俏麗”怎么講?作者在這里為什么用“俏麗”而不用美麗?(“俏麗”是俊俏美麗。作者寫“俏麗的白樺”,不僅寫白樺的美麗,更突出它的俊俏,即把白樺比作青松的“銀裙”
⑷什么是“珊瑚珠”?(海里的珊瑚蟲,分泌的骨骼聚集而成。有的形狀像珠,也有的像樹枝等,顏色有紅、白、黑色。)
⑸“興國安邦”是什么意思?(“興”,興盛;“安”,安定;“邦”,國。“興國安邦”就是國家興盛安定。把興安嶺和國家的興盛安定聯系起來,就更加感到親切、舒服了。)
三、理清課文內容,疏通課文脈絡。
1、再次讀課文,并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描寫了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贊美了森林中的木材對祖國建設起了巨大的作用,作者非常喜歡大興安嶺。)
2、默讀課文,按照參觀大興安嶺的順序給課文分段。)并說說各段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我初入大興安嶺的'印象。“腳落在千年萬年積累的幾尺厚的松針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才證實這個悅耳的名字是那樣親切與舒服。
第二段(2—7) 細致描寫了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由此展開聯想。
也可以有不同的分法。比如按照不同的內容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講作者剛進入大興安嶺原始森林時的感受。
第二段(第2至第5自然段):從嶺、林、花三個方面講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
第三段(第6、7自然段):講參觀林場時的見聞感受。
四、梳理學生的問題,走進文本。
五、布置作業,同時指導“椽木”“釀酒”的書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了解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理解作者的聯想,從而體會到祖國山河的壯麗及林海對“興國安邦”的意義。
一、談話導入,在期待中進入文本
1、齊讀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3課____齊讀課題)
2、導入談話 :經過初讀課文,我們知道本文是介紹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老舍先生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大興安嶺的景物,表達了自己對大興安嶺深深的愛,字里行間充滿著真情實感!作者是怎樣介紹大興安嶺的?請翻開課文。
二、朗讀課文,在體會中讀懂文本。
(一) 根據要求快速閱讀全文。
1、作者來到大興安嶺后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覺?
2、課文幾次講到“親切、舒服”?用“——”劃出這些句子。
(二) 以作者感情變化為線索,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先看第一次,齊讀第一段。
(1)引導學生抓住“高不可攀”“奇峰怪石”“腳落在”“手摸到”這些詞語來談。
(2)分析:作者寫原來以為大興安嶺奇峰怪石“高不可攀”,現在身臨其境,改變了原來的看法。一般來講,和自己距離近的事物,往往會給人以親切、舒服的感覺,而“高不可攀”則不會產生這樣的感覺,只會讓人敬仰,不會讓人親切。正是因為作者“腳踩”、“手摸”后,才感到那樣親切與舒服。)
(3)帶著自己的理解讀第一段。
作者第二次感到親切、舒服又是在什么情況下感到?
(1)齊讀第二段最后的句子。
是的,大興安嶺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 使作者心中感到親切、舒服。大興安嶺這么美麗,它的景物有什么特點?
(2)讀課文第二段,想想大興安嶺有什么景物?說說這些景物的特點。用“~~”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3)提問:這一段分別寫了大興安嶺的哪些景物?(嶺、林、花)
A、 “嶺”有什么特點?(多而溫柔)
作者是怎樣寫的?出示下面的句子
“這里的嶺的確很多,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橫著的,順著的可是沒有一條嶺使人想起‘云橫秦嶺’那種險句。”
在去掉句中的“點”字后的比較朗讀中,體悟這里的“嶺”是溫柔的;在與秦嶺的對比中,突出“嶺”的溫柔。
“多少條嶺啊……也看不厭。”體會作者對大興安嶺愛得多深!帶著贊美的語氣朗讀課文。
B、嶺上的“林”又有什么特點?(大而美)從哪感受到這里的林大而美?你畫了哪個句子,與大家一起分享。
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出示下面的句子。
多少種綠顏色呀: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恐怕只有畫家才能夠寫下這么多的綠顏色來呢!
出示
在你的眼前展現出一幅怎樣的畫面呢?把你感受到的讀出來。
看,“海”邊上不是還泛著白色的浪花嗎?那是些俏麗的白樺,樹干是銀白色的。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像海邊上的浪花嗎?
分析:海指什么?(落葉松的海洋。)
白色的浪花又指什么?(俏麗的白樺。)
采用個別、小組、集體等形式指導學生朗讀。
小結: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句子,把群嶺起伏寫成海的波浪,把大片的落葉松寫成海洋,把白樺寫成海邊的浪花,我們讀后對大興安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樣感到親切、舒服。
C、林中的“花”又有什么特點?讀、議句子。
分析:林中的“花”的特點——多 (到處都是);
種類多(叫不出花的名兒)野花為大興安嶺增添了色彩,詩意。請看句子。
大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青松做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
(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方式來寫?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讓學生讀句子、討論、理解。
D、小結:這句話把大興安嶺看作一個很會打扮自己的美麗的姑娘。充分表達了作者的喜愛、贊美的感情。
(4)把描寫“花”這一段有感情朗讀一次。
小結:作者把大興安嶺的嶺,嶺上的林,林中的花聯系在一起作具體描繪,構成了一個立體畫面,使大興安嶺更加美麗,可愛。面對美麗的大興安嶺,作者聯想到什么?
(聯想到與建設結為一體)
興安嶺的可愛,就在于它美得并不空洞。它的千山一碧,萬古長青,又恰好與廣廈、良材聯系起來。于是,它的美麗就與建設結為一體,叫人心中感到親切、舒服。
(1)“空洞”什么意思?(沒有內容)
(2)從哪里體現了大興安嶺美得不空洞? 讓學生聯系上文理解。
小結:這段作者先介紹了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再寫了作者的聯想。說明大興安嶺不僅美麗,還與祖國建設處處都要用到木材聯系起來,所以感到它越看越可愛,心中感到親切,舒服。
(3)自由朗讀第二段,一邊讀一邊想象。
(4)練習背誦并理清段與段之間的關系。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________。的確是________,群嶺起伏是________________。多少種綠色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綠得難以形容。恐怕只有畫家才能描出這么多的綠顏色來呢!
興安嶺上千般寶,第一應夸________ 是的,這里是落葉松的________。看,海邊上不是還泛著白色的浪花嗎?那是些________,樹干是________。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________, 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
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多少省市用過這里的木材呀,大至________、________,小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恰好與廣廈、良材聯系在一起。所以,興安嶺越看越可愛!它的美麗與________,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________、________。
作者第三次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親切、舒服之感?
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們感到親切、舒服呢?我不曉得當初為什么管它叫做興安嶺,由今天看來, 它 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出示下面的句子。
“興國安邦”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由今天看來,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讓學生個別回答這一問題。
分析: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使我們感到親切舒服。山養人,人育林,經過人們的辛勤勞動,大興安嶺的景色越來越美,它們對人們的貢獻也越來越大。
齊讀這一段。
小結:我們從作者的聯想中知道了大興安嶺不僅景色美,而且對祖國的建設真的起著使國家興旺安定的作用,我們同樣感到親切、舒服。
三、總結全文。
1、帶著喜悅的感情自由朗讀課文。
2、這篇課文在寫法上有哪些獨到之處呢?
3、總結談話
這篇課文圍繞“大興安嶺”這個悅耳的名字,抓住景物的特點,使作者產生親切、舒服之感。通過豐富的想象,抒發了作者對大興安嶺、對祖國無比熱愛的感情。當你們長大后爭取去看看,親身感受大興安嶺的美麗和可愛。
小學語文《林海》優秀教學設計 5
一、創情導課
1.請同學們用幾個詞來描述一下所見海的樣子。課件展示一海的景象
生:波瀾壯闊,一望無際;
生:洶涌澎湃,潮起潮落;
生:波浪濤天,浪花飛濺;
……
2.師述: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林海》,我想請一位同學到前面來把課題寫出來,請同學們推薦寫字最好的同學到前面來寫。如果其他同學愿意寫可以跟著這位同學進行書空。(板書課題——林海)
二、學習課文
(一)小組交流,匯報預習情況。
課件展示:(1)課文幾次講到“親切、舒服”?分別找出相關句段,用~~標出來,認真讀一讀。
(2)作者從哪些方面寫了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
小組一: 讀了這篇文章,我學到了很多的好詞、好句,如: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還知道了作者寫了大興安嶺的嶺、樹林的顏色以及樹下的花,還有作者自己的感受;……
小組二:讀了這篇文章,我知道了課文中講到了三次”親切、舒服”第一次是在課文的第一段,第二次是在……第三次是在課文的最后一段;作者主要從嶺、林、花這三個方面來寫的……
……
(二) 以作者感情變化為線索,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1.作者第一次講到親切、舒服。
師:哪位同學讀一讀第一次作者感到親切、舒服的句子?
生讀第一段。
師:我總以為大興安嶺奇峰怪石……這個“總”說明了什么?
生:“總”的意思——總是,一直。
師:作者為什么會有“親切、舒服”的感覺呢?
生:作者在心中的樣子與來后看到的樣子不一樣,所以有這樣的感覺;
生:因為這兒腳踩在幾尺厚的松針,手摸到的是古木,感覺到非常的親切、舒服;
生:這是作者親身來到林海后的第一感覺;
……
師:是呀,作者原以為這兒會奇峰怪石,高不可攀,結果來到后腳踩厚厚的松針,手模高大的古木,所以改變了原來的看法,由此感到親切、舒服,這是作者的真情實感啊!
2.作者第二次感到親切、舒服。
指一生讀第二次的句子。
師:“它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美的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親切、舒服。”是的',大興安嶺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使作者心中感到親切、舒服。作者寫了大興安嶺哪些美麗的景物?
生:作者寫了大興安嶺的嶺、樹林、樹林中的花。(板書:嶺、林、花)
A、 “嶺”的特點(多、溫柔)
學生默讀嶺的段落,小組討論大興安嶺嶺的特點。
小組匯報討論情況:
生:大興安嶺的嶺非常多,樣子也不一樣。(板書:多)
師:你是從課文哪些詞句中知道大興安嶺的嶺多?
生1:“這里的嶺的確很多,橫著的,順著的,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從這里,我看出大興安嶺有高地不同,形態各異,非常多的嶺,:
生2:“多少條嶺呀,在疾駛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既看不完,也看不厭。”從這兒也可以看出這兒的嶺很多。
師:這兒的嶺的確很多,請同學們比較一下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看能從中體會到什么?
課件展示(讓學生比較這兩個句子的不同,從而休味出嶺的溫柔):
這里的嶺的確很多,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可是沒有一條嶺使人想起“云橫秦嶺”那種險峻
這里的嶺的確很多,高的,矮的,長的,短的……可是沒有一條嶺使人想起“云橫秦嶺”那種險峻
生:第一個句子里有“點”,第二個句子里沒有,讓人感覺高的、矮的山坡度不大,長的不是特別長,短的不是非常短,感覺非常的溫柔。
生:這兒的嶺不象別處的嶺一樣孤峰突起,盛氣凌人,更不象“云橫秦嶺”。而是特別的溫柔。(板書:溫柔)
師:你能不能給大家讀一讀,讀出山的溫柔?生讀
師:是呀,這兒的嶺真有特點,同學們能用筆畫出大興安嶺與秦嶺的簡筆畫,并談一談畫的理由嗎?
生畫。
教師選一部分作品用實物展臺展示并讓學生談為什么給秦嶺的山頂畫上一些云,從而引導認識“云橫秦嶺”的意思。
師:“多少條嶺啊,在疾駛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既看不完,也看不厭。”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生:體會到了作者非常喜愛大興安嶺,因為看也看不“厭”。
師:是呀,不光是作者非常喜愛,老師也愛上這又多又溫柔的嶺了,下面請同學們帶著喜愛贊美的語氣讀一讀這句話。
生帶著喜愛、贊美的語氣讀課文。
師:大興安嶺的嶺是那么的多,那么的溫柔,那它的林與花又有什么特點呢?
B、嶺上 “林”、“花” 的特點。(林的特點:多、綠。花的特點:種類多)
(1)四人小組互相討論學習,暢談感受:
課件展示1:
①“林”與林中的“花”又有什么特點?
② “大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連樹之間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松影下開著各種小花,招來各色的小蝴蝶——它們親熱地落在客人的身上。”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各小組根據自己喜歡的部分進行創造性的匯報,教師進行適時點撥。(板書:多、綠 種類多)
A.我們組最感興趣的是林,這兒的林是那么的多,那么的綠,而且綠的顏色各異,我們畫了一幅畫。看,這就是一望無際的林海,群嶺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廣闊的落葉松邊沿上是銀白色樹干的白樺,正像大海翻滾的浪花,站在林海中使人感到“親切”、“舒服”。所以作者非常喜愛這兒,把這兒寫的這么的美: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連樹之間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松影下開著各種小花,招來各色的小蝴蝶——它們親熱地落在客人的身上。
課件2:學生在談到林的情況時,展示課本中的圖或取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
B.我們組最感興趣的是花。這兒的花品種多,顏色鮮,蝴蝶的到來,使這兒靜中有動,格外美,加上蝴蝶的斑斕色彩,真可謂“錦上添花”。我們想通過配樂朗讀,讓大家體會一下花的特點。放音樂進行配樂朗讀
……
(3)小組進行朗讀,其余學生進行想象美麗的畫面。
(4)假如你身臨其境,想說點什么?
學生1:這兒真是太美了,美麗的大興安嶺,我真想終生擁有你,天天置身其中,享受天倫之樂!
學生2:啊,美麗的大興安嶺,那把自己裝伴的如此美麗,我真有點羨慕!
……
師:作者把大興安嶺的嶺,嶺上的林,林中的花聯系在一起作具體描繪,構成了一個立體畫面,使大興安嶺更加美麗,可愛。面對美麗的大興安嶺,作者聯想到與建設結為一體。作者說:它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美得并不空洞,誰能說一說“空洞”是什么意思(讓學生聯系上文理解談大興安嶺美得不空洞)?是呀,作者先介紹了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再寫了自己的聯想。說明大興安嶺不僅美麗,還與祖國建設處處都要用到木材聯系起來,所以感到它越看越可愛,心中感到親切,舒服。
3.作者第三次感到親切、舒服又是在什么情況下感到的?
指一生讀該段落。
師: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
生:因為作者在林場看到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人們不僅伐木取材,而且造林護苗,使林海萬古長青。
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師:我們伐木取材,也造林護苗,使大興安嶺萬古長青,而且可以綜合利用。大興安嶺,我們真離不開你呀。
師: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背誦,積累語言。
三.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搜集大興安嶺的有關圖片、文章。
2.把優美的句子抄在《積詞本》上。課件
小學語文《林海》優秀教學設計 6
教學要求
1. 掌握生字詞。
2.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描繪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領略原始森林的風光,體會作者的情感。
3. 了解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討論、體會其好處。
4. 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描繪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領略原始森林的風光。
教學難點
了解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討論、體會其好處。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1.知識目標:掌握生字詞。
2.能力目標:自己嘗試著讀懂1、2自然段。
3.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繪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的?領略原始森林的.風光,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森林錄像、生字卡片、地圖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板書:林海。
2. 講一講“林海”的意思。(森林像大海一樣)
3. 教師啟發:這是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引導學生知道本體、喻體、比喻詞分別是森林、大海、像。
4. 教師強化:讓學生課后通過自己查閱資料知道什么是比喻句。
5. 拓展思維,大家講幾個含有比喻關系的詞語。
()海()海 ( )海
(燈)(火)(書)(云)(人)(花)(星)……
6.教師肯定:好,大家三言兩語就把我們的生活說的波瀾壯闊,現在我們走進老舍先生寫的茫茫林海去看一看,看完告訴老師你獲得了怎樣的印象?
7.觀看森林圖片。
8.講印象:美麗、廣闊、壯美……
9.出示地圖,認知大興安嶺在黑龍江省.
二、學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讀、認讀。
凌(líng)云盛氣凌人醞釀(niàng) 釀造 大廈(shà)砍伐(fá) 綜(zōng)合
三、 學習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讀課文,了解課文哪幾自然段具體寫了林海的美麗景色?
2. 哪一自然段寫“我對大自然的印象”?
學生10分鐘自學后反饋匯報,教師歸納。
3. 課文第一自然段寫大興安嶺給人的印象是親切、舒服。
4. 課文第2—7自然段寫大興安嶺的嶺、林、花。
四、 學習第一自然段。
1. 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 找出兩個詞語來歸納第一自然段的內容。(親切、舒服)
3. 指導朗讀。(注意用親切的口氣讀)
五、 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導入:大興安嶺為什么給人親切、舒服的感覺呢?
2.讀第二自然段,了解這個“嶺”是怎樣的親切、舒服?
3.自由讀書,討論后匯報。(教師引導)
(1)大興安嶺的“嶺”跟秦嶺的“嶺”可大不一樣。
教師引導:這是采用了什么寫法?(對比)
(2)讀句子后教師引導:不一樣體現在哪?讀一讀
(3)讀一讀,想一想各用一個詞語歸納秦嶺與大興安嶺的特點。 秦嶺(險峻)大興安嶺(溫柔)
(4)該用怎樣的口氣讀
個別讀、小組讀、全班讀
注意點:a.輕聲讀法,例如橫著的,順著的……
b.兒化讀法,例如高點兒的,矮點兒的……
(5)大家讀得這么好,說明對大興安嶺很了解,現在根據課文畫一畫秦嶺和大興安嶺。(圖略)
(6)畫的挺像的,現在老師手中有三張卡片,想貼在畫上,該怎么貼才能最恰當地理解詞語的意思。
云橫秦嶺 孤峰突起 盛氣凌人
(7)全部貼在秦嶺這一幅圖上。(提在圖片的適當位置)
(8)講詞、句。
1云橫秦嶺:橫,盤旋,漂浮。云朵飄在山腰,形容山高。 ○
2孤峰突起:一座山峰高聳入云。 ○
3:盛氣凌人:傲慢地氣勢逼人的樣子。 ○
(9)看了兩幅圖,讀了課文,此時大家的心中對大興安嶺勇氣了怎樣的感覺呢?
(親切、舒服、溫柔,像母親一樣……)
(10)教師肯定并引導:一草一木皆溫柔,一筆一劃寫出深情,作家要表達什么樣的情感?(熱愛大興安嶺)
(11)對,請大家把這份熱愛讀出來。
六、總結
大興安嶺有著它獨特的美,明天我們再繼續去認識它的美麗。
六、 作業。
1. 抄寫詞語。
2. 背誦第二自然段。
小學語文《林海》優秀教學設計 7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學習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林海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并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入新課。
1、我們學習過《美麗的小興安嶺》,在我國的內蒙古高原東部,還有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叫大興安嶺。那里群嶺起伏,森林茂盛,生長著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副其實的林海。板書:林海
2、釋題:課題中的林指的是什么地方的林?林海又是什么意思?
3、出示幻燈,簡介大興安嶺。
大興安嶺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的東北部和黑龍江省的西北部,呈東北--西南走向,海拔1100-1400米,它的森林以落葉松、紅松、白樺為主。
二、初讀課文,/學習課文的生字。
1、自讀課文,劃出生字及生詞。
2、讀準生字詞,同桌互查。
3、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4、記憶字形,了解字義。
(1)分析字形結構。
(2)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孤峰突起:單獨的一個山峰高高地聳立著。
盛氣凌人:形容驕傲蠻橫,氣勢逼人。
目之所及:眼睛能看到的地方。
千山一碧:許許多多山峰都是碧綠的顏色。
興國安邦:國家興盛安定。
悅耳:好聽。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結構。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用簡潔的語言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1)初入大興安嶺覺得名字悅耳。
(2)嶺的樣子。
(3)嶺的顏色綠得難以形容。
(4)林就像大海一樣。
(5)花多而美。
(6)木材用途廣泛。
(7)作者看到大興安嶺的林場后的感受。
3、默讀課文,試著給課文分段。
試著說出分段依據(按照不同的內容分段)
小學語文《林海》優秀教學設計 8
《林海》是小學語文十一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它細致描寫了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由此展開聯想,贊美它對祖國的建設的巨大作用和祖國山河的壯麗,抒發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我按照新的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實踐”的學習方式,努力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合作探究和實踐中獲得啟迪,我采用了“問題導向型”的教學模式進行《林海》一課的教學:
一、出示問題
首先出示學生預習中經過我篩選學生所提的問題。
1、課文描寫大興安嶺,為何以《林海》為題?
2、作者進入興安嶺,為何就覺得親切、舒服?
3、怎樣理解興安嶺“地確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解決這三個問題就基本可以使學生了解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出示問題后,由該問題的提出者來讀。這樣可以鼓勵這些問題的提出者今后在學習中繼續認真思考,養成動腦的習慣;同時促進其他同學也能像他們一樣在預習中能提高自學效果,提出有意義、有深度的問題,讓同學們根據他們的問題學習課文。
二、解決問題
首先進入第一個問題。(為何以《林海》為題)。問題提出后,全班只有兩個同學舉手要解答,說明多數學生并不能解答此問題。這完全在我意料之中,因為還沒有學習課文所以不可能進行解答。這時我引導學生進入后面兩個問題,只有解決后兩個問題,學生把握住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后,才能感悟作者以“林海”為題的意圖。
解決第二個問題(為何興安嶺給作者以親切舒服的感覺)。
學生通過自讀課文找到作者抓住嶺、林、花三方面來描寫興安嶺的'景色的。在處理這三個內容的時候我采用了教、扶、放的教學層次,使學生把握住嶺、林、花的特點,以此來體會作者為何會有親切、舒服之感。在學習“林”這部分的時候,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把握林的特點。這部分學完以后,給學生放興安嶺的錄像,同時鼓勵學生為錄像作解說,在這一實踐活動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課堂氣氛活躍。
解決第三個問題,采用小組合作,共同探究“興安嶺由興國安邦的意義”。
第二、三個問題解決了,學生再回到第一個問題就不難回答了。
三、提出問題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經過對課文的理解感悟又提出了新的問題。例如:這里是落葉松的海洋,和“海”邊上不是還有些別的浪花嗎?“海洋”為什么沒有引號而“海”邊上的海要加上引號。此問題我在備課時并沒有考慮到,學生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學生進行過認真思考,同時解決這個問題對體會作者的情感很有幫助,問題提得有價值,我鼓勵提問題的同學。
整個學習過程就是解決學生所提問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再解決問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得到實現。
另外,對于此課教學自認為有幾處處理的較恰當:
一、教學時我比較注意學生的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有所思有所悟。
二、教學時抓住本課語言文字的魅力。例:學習“嶺”這部分時,讓學生體會嶺溫柔的特點時,讓學生品讀“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學生在讀中體會出“點”在這里所起的作用。
三、充分利用電教媒體。真實的錄像給學生直觀的感知;嶺、林、花的圖片烘托了教學氣氛;優美的旋律激發了學生的情感。
此課教學的不足之處:
一、不充分
在學生體會嶺林花的特點時體會的不夠充分。
二、不清楚
在我讓學生給錄像配音時,我的用意表達的不清楚,造成學生言不對圖的現象。
三、不細致
給學生準備的錄像事先沒有編輯篩選,錄像有些畫面重復,耽誤教學的時間。在今后的教學中會克服這些毛病,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更好的服務于學生。
課后感想:
這是一次校內公開課,自己千方百計想把它上好。但又有所顧慮,因為一貫采“問題導向”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經常會有學生提出問題,有些問題真的是自己在備課中沒有考慮的,甚至當時不能給學生解答。如果作課時也出現這種問題我該如何應付?我把自己的顧慮告訴了教學主任,征求她的意見,沒想到王主任對我的教學模式很支持,即使出現解決不了的問題也要敢于面對。此時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反正有領導在后面“撐腰”還怕什么。不過通過這件事卻使我在教學中悟出點什么,不論是教還是學都應該純粹的,不應左右于形勢,應求之于真諦。
課后我征求了主任與聽課老師們的意見,令我深受感動,她們在給我鼓勵的同時都給我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對我今后的教學有很大幫助。所以由衷地感謝學校為青年教師提供這樣的鍛煉機會,感謝眾多老師給我的支持與鼓勵。
小學語文《林海》優秀教學設計 9
一、教學目的
依據六年級兒童特點和教材特色。我把《林海》的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確定為學習課文2—5自然段,指導學生深入學習課文,討論課后作業第3題。因此,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認知目標:學習課文2—5自然段。
2)、情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感悟課文語言生動細膩之美。
3)、技能目標:認識有關句子句式特點和表達作用,懂得根據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并討論。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有關句子句式特點和表達作用,懂得根據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并討論。
2)、難點:啟發學生感悟課文語言生動細膩之美。
三
、教學過程
1、課件演示
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林海”畫面,導入:請學生談談,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后,林海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自由讀,找出自己喜歡的片段
(1)請學生帶著愛美的心,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尋找課文寫得最美的小片段。學生找,教師也找,要求師生之間比比誰找的小片段最美。
(2)請幾位學生互讀自己以為最美的小片段。
(3)教師朗讀自己認為最美的小片段,擺出與學生比試比試的姿態。
3、自讀自悟
(1)教師抓住學生不服氣的心理提出要求:認真品讀小片段品讀時要參考提示,展開創造性想象。
品讀提示:自由選擇一個小片段,參考以下提示品讀欣賞:
A、你欣賞的小片段描寫了大興安嶺的`什么美?
B、這個小片段的關鍵詞是什么?他們分別讓你想像,品味到了哪些美好的景象?
C、應該怎樣創造性地朗讀才能把自己品味到的美表達出來?
(2)學生仔細品讀
4、小組討論
教師輔導學生根據課文描寫嶺、林、花的三個小片段進行小組討論發言,引導他們敢于提出自己的問題和想法,敢于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
每個小片段的引導程序如下:
(1)學生發言談到哪個片段,就靈活地出示這個片段的內容。
(2)引導學生回答:這個小片段寫了大興安嶺的什么美?你認為這段中哪個句子你最喜歡,可以換一種說法嗎?或者你有什么問題想問。
(3)激勵品讀相同片段的同學發表自己的意見。
(4)指導學生個體和群體感情朗讀各自品讀的片段,深入體會作者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全面欣賞大興安嶺和課文語言文字與意境的美。
(5)進行激勵性評價。
5、創造美
再次出示課件,激勵學生在“詩”、“畫”等形式中選用自己最喜歡的一種來贊美大興安嶺。“詩”指創作,朗誦簡短的詩文;“畫”指創作簡筆畫并當眾展示解說。
(1)學生進行創作,教師指導。
(2)鼓勵學生展示,并引導大家欣賞得意之作,培養學生欣賞的眼光。
(3)進行激勵評價,小結。
五、板書設計:(抓住重點詞語,引導學生加以概括歸納,有利于概括能力和布局謀篇的能力)
林
海
嶺——多
溫柔
景物特點
林——像海
花——多
美
小學語文《林海》優秀教學設計 10
教學設計思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有活力的。”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努力遵循“媒體組合教學設計整體優化”的原則,設計以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為基礎,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學習資源,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設計思想:
“語言美感教育”是語感教學的最高目標。《林海》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因素,文章中生動雋永的語言令人遐想的畫面意境,給學生一次次心靈的撞擊,以此為切入口引導學生在欣賞、誦讀、品味中去感知美、理解美、體驗美。從而誘發學生的審美情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豐富其想象力,激發其靈感與頓悟,使學生實現創造能力的突變與飛躍,從而形成健康的審美心理,高尚的審美觀。
教材分析:
《林海》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語言質樸而優美,生動地描寫大興安嶺的嶺、林、花的特點以及由這些景物產生的聯想,充分表達了作者對大興安嶺由衷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文章景色美、語言美,教學在學生理解、想象的基礎上進行感情誦讀,從而去讀感悟美、表現美,進一步感受祖國山河的美。 教學目標:
1、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引導學生深入、全面地欣賞林海的美,使他們受到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教育。培養學生學習的民主意識、競爭意識、參與意識、合作意識。
2、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在多媒體課件的幫助下,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習的意識。
3、全面、深入地感知、理解、欣賞林海的美,初步掌握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4、引導學生運用自讀勾劃、獨立品味、討論匯報、感情朗讀、背誦積累、詩文創作等方法全面、深入地學習課文。
5、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的想象和辯論;激勵學生贊美林海;培養學生不唯書、不唯師、不唯上,敢于向權威挑戰的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深入、全面地欣賞林海的美,培養學生的語感,引導學生在知識、思想、語言等方面進行積累。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領會興安嶺與祖國建設的關系;為什么說興安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教學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投影大興安嶺廣袤優美的景色,以及課文優美片段的文字。 教學過程:
一、感受美:
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北上去黑龍江省的大興安嶺,聽說那里有美麗的風景,讓我們與老舍爺爺同行,開始我們的興安之旅!坐在疾駛的火車上。
(出示投影:大大興安嶺的嶺、林、花的美麗景色。絢麗的色彩,動感的畫面,輕揚的音樂,讓學生們看得目不轉睛,聽得神情專注,整個身心完全融入到此情此景之中,而忘記了這是在課堂中,覺得自己已經走進優美的原始森林,給學生對林海的初步感受。)
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誰來說?板書:美
二、尋找美
1、師: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請同學們帶著愛美的心,去品位課文中你認為寫得最美最精彩的小片段。一會告訴同學們你欣賞的小片段描寫了大興安嶺的什么是美的?應該怎樣朗讀才能把自己品味到的美表達出來?認真品味。你們品,我也品。一會看看到底誰找的是最美的誰匯報的是最精彩的!生:仔細品讀。 師:誰找的小片段最美?生:讀一讀。
2、教師輔助、引導學生根據課文描寫嶺、林、花、木的四個小片段進行辯論發言。每個小片段的引導程序大體如下。
(1)根據學生發言,靈活地出示文字小片段。
師:這個小片段寫了大興安嶺的什么是美的?
(2)啟發同學補充。師:還有誰品味了這個小片段的?談談自己的意見,好嗎?
(3)過渡、激勵。在各個小片段的討論學習過程中,教師靈活地指導全體學生
通過感情朗讀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全面欣賞林海的美。
三、品味美
注:嶺、林、花、木四個小片段的出示是隨著學生的匯報靈活出現的,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順學而導。
1、嶺的教學
生:朗讀。
(出示投影:這里的嶺的確很多,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橫著的,順著的,可是沒有一條嶺使人想起“云橫秦嶺”那種險句。)
(1)“云橫秦嶺”什么樣子啊!感受到了嗎?
(出示投影:“云橫秦嶺”圖片,把抽象的說明講解轉化為多種感官的參與,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與秦嶺的對比中,顯示出秦嶺的突兀險峻,突出“嶺”的溫柔,通過進一步朗讀體會。)
(2)老師在去掉句中的“點”字后的比較朗讀中,體悟這里的“嶺”是溫柔。 (出示投影:配樂的溫柔的嶺的圖片,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嶺的溫柔。通過多種媒體的參與,使學生在課堂上躍躍欲試,主體“自求”的愿望非常強烈,從而實現了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使學生感知到了課堂是快樂的、優美的。)
問:那么你能把自己品味到的溫柔之美讀出來嗎?還有誰體會到了嶺的溫柔之美?先自由讀體會,然后找人朗讀。
(3)齊讀體會。
2、林的教學
(1)、生:朗讀
(出示投影: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綠的,的確是林海。群嶺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種綠顏色呀: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恐怕只有畫家才能夠寫下這么多的綠顏色來呢!)
師:“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綠的。”是怎樣一幅令人陶醉的畫面呢? 生:一望無際 浩瀚無邊 蒼翠碧綠的林的海洋;
生:到處都是樹木,很遼闊,很美麗的畫面。
師:這時微風一吹,你腦海中又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生:微風一吹,碧波蕩漾、起伏不斷、連綿不絕、真美啊!
師:如果給這幅美麗的畫面配以動聽的聲音,你認為應是怎樣的一種聲音? 生:我聽到了松濤“嘩——嘩——嘩”如波濤拍擊巖石的.聲音;時而柔緩,像小溪流過的聲音。
師:誰來感受這如詩如畫的色彩斑斕的綠。
生:朗讀體會。
師:有聲有色多美的一幅畫啊!現在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全體起立,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們抬頭向四周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座座嶺,還有山嶺上的森林;我看到了千山一碧的山嶺。 (出示投影:一幅林海的林的圖片,給學生一個感象,感知滿眼的綠。) 師:請踮起腳尖,伸長脖子,使勁地往前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還是森林、碧綠的、一望無際。
(出示投影:又一幅更廣袤林海的林的圖片,給學生一個更深的一個視覺沖擊,再次感知滿眼的色彩斑斕的綠,讓學生展開的想象翅膀,有利于領略文章內容,正確理解其意。)
師:是啊,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綠的此時你心中的感受是什么?不要求的把感受說出來,而要你把這種感受讀出來。
生:朗讀。
小結: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看見了,看見了那浩瀚無邊蒼翠碧綠的原始森林。
(2)、生:朗讀
(出示投影:那是些俏麗的白樺,樹干是銀白色的。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像海邊上的浪花嗎?)
生:朗讀評價,領略興安嶺的浩瀚。
生:朗讀體會。
(出示投影:
1、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像海邊上的浪花嗎?
2、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就像海邊上的浪花。陳述句和反問句的比較感知作者對大興安嶺的熱愛之情。)
生:這兩句話有什么區別?
生:再次朗讀體會。
【小學語文《林海》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優秀】小學語文優秀教學設計09-12
小學語文優秀教學設計03-02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優秀05-17
[優秀]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7-05
小學語文《彩色的夢》優秀教學設計02-23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范文優秀09-16
小學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5篇)03-20
小學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5篇03-19
小學語文優秀教學設計2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