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標識》教學設計與反思「兩篇」
《城市的標識》教學設計與反思【1】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在教學中,以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主線,倡導多讀的教學模式,新課標明確指出三種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都是以讀為前提,以讀為中介,以讀為紐帶,以讀為歸宿的。讓學生在多讀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的深理解和體驗,使其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教學目標:
1、學會并理解本課的部分字詞。
2、理清課文的思路,能運用修辭手法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3、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以心去愛護我們城市的樹,從而使我們增強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反復地閱讀課文,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模仿作者的寫作手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同學們紅領巾佩帶的很整齊,那么你們知道紅領巾的標識是什么嗎?(紅領巾)咱們知道紅領巾是少先隊員的標識,那么你們知道哪些物體可以作為城市的標識呢?(大樓、公園、樹……)今天咱們就學習一篇新的課文。
2、出示課題,板書課題,齊讀:城市的標識
3、指出“識”是多音字,解題:什么是標識?所謂標識, 是指用來辨認識別事物的標志。課前,你了解了哪些事物可以作為城市的標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指名朗讀課文
2、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擄掠 霓虹燈 遒勁 蔚為壯觀 婀娜
挺拔蒼勁 堅韌 忠心耿耿 蕓蕓眾生
3、結合課文句子,理解一些詞語:
遒勁:雄健有力。形容樹枝。 饋贈:贈送。
蕓蕓眾生:指一大群無知無識的人。
川流不息:象河水那樣流個不停。比 喻來往的人或車輛,船只很多。
4、理清課文思路:出示課文的三部分內容。
全文層次清晰,共分三個部分:
(1-5)第一部分:寫出了城市的雷同。
(6-15)第二部分:寫出了樹是城市的標識。
(16-17)第三部分:寫出了為什么把樹作為城市的標識。
三、精度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第一部分,畫出文中讓你感觸最深的句子, 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體會句子:文中對城市的雷同之處的描寫有哪些? 學生找找有關的句子來回答。
3、教師歸納雷同的地方出示出來:
(1)高聳的大廈和大樓。
(2)滿街的霓虹燈和高架的立交橋。
(3)街上川流不息的轎車。
(4)滿街的現代服飾和商品。
4、讓學生劃出含有“多保胎”、 “連體人”的句子,體會其句子,并說出“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教師適時點撥)。
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還有哪些物體可以作為城市的標識呢?快速閱讀課文的第二部分,想一想作者所指的城市的標識是什么?(樹)
1、(出示問題)說一說文中列舉了哪些樹標識著哪些城市? 找出句子并讀一讀。
2、師歸納并出示一下內容:
香樟樹 杭州
法國梧桐 南京 上海
榕樹 福州 廣州
椰樹 海口
油松 長春
圓冠榆 新疆喀
國槐 北京
3、出示一些樹的圖片讓學生欣賞。
學習第三部分內容并出示最后三段文字。
1、體會文章最后三段的語言,作者給予城市的樹怎樣的贊美?
2、小組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1)作者為什么用大量筆墨描寫城市雷同?(鋪墊,為下文從正面寫城市的標識——樹,做好了準備)
(2)文中連用了三個只剩下了樹,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作者在本文中把樹當做一座城市的標識,其作用是表達對現代化城市樹木的珍愛,提醒和號召人們要自覺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使之與人和諧共存,共同發展。
我們知道了樹是城市的標識,自然界還給予我們一些花作為城市的標識咱們來一起欣賞一下,出示花的圖片。
四、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