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六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教案范文(精選14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新課標六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教案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課標六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教案 篇1
知識與能力
1、掌握“膚、怠、穗、憋、搓”5個會認字和“肌、膚、懶、穗、喉、耕、橘、褐、禍、挽、甸”11個會寫字,積累“肌肉、皮膚、稻穗、勉強、白喉、耕種、橘子、褐色、挽救、禍事、沉甸甸”等詞語。
2、指導學生默讀課文,把握課文。
3、理解稻草人的形象。
過程與方法
1、以學生為主體,自主拼讀生字詞,老師檢查并指正;
2、聽錄音,整體感悟文章,理清文章脈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稻草人的優秀品質,喚起學生對文中老太太的同情。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掌握生字、詞,學會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展現人物的性格,介紹事件的背景,表現人物的生活遭遇;
2、學習人物動作、心理、外貌描寫的真實性和合理性;
3、學習作者的表現方式。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刻畫的稻草人是個怎樣的人物。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師:(指名讀第一單元《導讀》),你能說一說《導讀》告訴我們什么了嗎?誰能說一說,咱們都學過哪些童話故事?(生:《神筆馬良》、《小紅帽》、《白雪公主》……)
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新的童話故事《稻草人》。
二、新授
(一)板書課題,簡介作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1。指定三位學生朗讀課文。播放wav音頻朗讀。比較學生朗讀和wav音頻的不同之處,同時指導朗讀方法。
注意以下生字詞語,尤其是畫線的字。(幻燈片展示)
肌肉、皮膚、稻穗、勉強、白喉、耕種、橘子、褐色、挽救、禍事、沉甸甸
在練習本上邊讀邊寫一寫生字詞。
(三)再讀課文,思考。
1、文中哪些描寫與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和的?
2、課文為什么把稻草人與牛、狗進行對比?
(四)學生分別讀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動、動作描寫的句子,體會。
1、外貌描寫表現了什么?
2、文章有幾次心理活動描寫?每次表現了稻草人怎樣的心情?(高興、焦急、痛心)
3、文章中幾次直接描寫老太太?分別是從那幾個方面寫的?各表現了老太太怎樣的心情?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以快樂的心情的反襯結局的悲慘,以樂寫痛,則痛更甚)
(五)品讀句子,理解思想情感。
1、給課文分段。
(1)介紹稻草人的外貌,看看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普通,善良,堅守職責的好人)
(2)用一句話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3)稻草人為主人做了哪些努力?有效嗎?用一個成語概括這種情況(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現了作者什么的感情?(同情勞動人民卻又無力改變現狀的悲哀)
2、學生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動可以分兩層?如何分?(回顧主人的悲慘經歷,為主人即將得到的豐收感到由衷的高興。這一處伏筆的作用是什么?)
(1)學生談一談讀了本段的感受;
(2)齊讀本段;
(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體會情感;(她的臉上滿是皺紋,倒像個風干的橘子,那里會露出笑容來呢!)(這一句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慘,將來又會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
3、點名讀第四、五自然段。
(1)文中的動作描寫實際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寫成稻草人的自覺行為有什么好處?(體現作者的同情與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2)找出本段中的動作和心理活動描寫,作上記號;
(3)作記號之處表現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詞語概括(無比驚恐、著急)
4、學生通讀1---5自然段;質疑問難。
三、練習
(一)看拼音,寫詞語。
jī ròu pí fū dào suì miǎnqiǎng
( ) ( ) ( )( )
bái hóu gēng zhòng hè sè
( )( ) ( )
wǎn jiù huò shì chén diàn diàn
( ) ( )( )
(二)改寫句子。
她以前哪里笑過啊?(改為陳述句)
課后小結
文章通過對稻草人外貌、心理、動作的描寫,刻畫了一個普通、善良、堅守職責的好人形象。
新課標六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教案 篇2
一、課文內容分析
本單元口語交際主題是“演講”。從學生的相關經歷引發交際話題,再從演講的形式與內容、演講稿、演講的表現力三方面讓學生學習演講方法,提升演講水平。
第一部分,課文以兩個泡泡照顧到學生的不同經歷,既能引發一部分有過類似經歷同學的表達欲望,分享自身體會,也為沒有演講經驗的同學樹立了信心。
第二部分創設班級演講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領域中選擇最感興趣的內容確定話題。同時,以“學習的快樂”、?遠離垃圾食品,關注身體健康”兩個題目為例,讓學生學習在題目中將演講的主題與內容具體化。第三部分則從觀點、材料、感染力為學生提供了寫作思路,引導學生關注演講稿的說服力。第四部分則用小貼士的形式,為學生提供了語氣語調、停頓、重復、動作這類演講技巧,旨在增強學生演講的情感感染力。
二、學情分析
對于小學生來說,生活中經常會遇到演講,主題班會、升旗儀式、班級競選都需要演講。回顧學生在以往口語交際中所得,學生已經有了講清楚、講生動的語言表達基礎,但在真實的演講中,學生不僅存在表達觀點時單純講道理、缺乏有力證明的情況,也有觀點不清、邏輯性不強的現象,同時也更多關注老師的肯定,與聽眾互動不足。而教材的編排中針對這些都給出了建議,因此,本課的提升點在于學習就適當的話題提出自身觀點,并圍繞其選擇有說服力的材料,練習如何演講。
三、教學目標
1、能理解什么是演講,并圍繞話題擬定演講題目,根據一定的要求寫好演講稿。
2、用適當的語氣,語調進行演講,態度大方。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就適當的話題提出自己明確的觀點,并圍繞其選擇有說服力的材料,表達有條理。
五、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教師:搜集優秀演講視頻以及演講稿。
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搜集相關資料。
(一)激發興趣,引出“演講”
1、分享經歷,說說自己認為什么是演講。在我們的學校生活中,經常會見到“演講”,比如每周的國旗下講話、班級的競選演講等活動,你是否參加過呢?說說當時的感受。
2、指名進行分享。
3、教師小結:就像大家說的,演講就是在公開場合發表講話。一次好的演講,不僅要有好的演講稿,還得具備一些演講技巧。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怎么寫演講稿,做一次演講。
【設計意圖】通過分享親身經歷,一方面使有過經驗的同學講出體會、收獲,另一方面使沒有演講經驗的同學受到啟發,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二)創設情境,學習擬題
1、選擇話題,擬定題目。
班里要進行一次演講活動,有科學、讀書、鍛煉身體、健康飲食幾個話題,你對哪一個更感興趣?說說你在這一話題有什么經歷?結合你的感受和認識為演講確定一個題目。
2、對比范例,修改題目。
(1)指名說題目,教師記錄。
(2)對比“讀書的快樂”、“遠離垃圾食品,關注身體健康”,說說感受。預設:看到“讀書的快樂”這個題目,我就知道這篇演講以“快樂”為主,而“遠離垃圾食品,關注身體健康”這個題目既有演講的目的,也有做法。兩個題目都能迅速讓我們知道演講者的觀點。
(3)教師總結。
因此,一個好的演講題目能夠讓聽眾對于演講內容一目了然,既要觀點明確,也要描述完整,體驗意圖。
(4)修改題目。
【設計意圖】從學生感興趣的領域選擇演講話題,并分享自己的相關經歷,使得演講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從而讓他們有表達的欲望。另一方面,通過對比課本范例,學生知道了題目的作用,并且能夠仿照,對自己的題目進行修改,學習在題目中表達出表達核心觀點。
(三)明確寫法,試寫演講稿
演講的題目確定了,接下來就要關注演講稿了。一篇好的演講稿可以把演講者的觀點與情感傳遞給聽眾,讓他們產生共鳴,甚至認同。那什么樣的演講稿才是好的,怎樣寫一篇好的演講稿?
1、出示要點,講解格式。
我們先看看演講稿的基本格式,一般有三個部分:
(1)開頭:對聽眾使用適當的稱呼,如“親愛的同學們”、“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
(2)正文:表述觀點并且圍繞觀點使用具體的材料進行說明。
(3)結尾:用簡潔有力的話點明主題,發出號召。
2、提供支架,試寫講稿。
對于演講稿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正文這一部分。那怎樣才能讓你的演講稿具有說服力呢?
(1)師生交流總結:觀點明確,列舉事例,引用名言、故事等。(相機板書)
(2)列出提綱,為觀點選例證。
(3)小組分享,交流評價。具有說服力的演講稿不僅要有明確的觀點,還有用具體的材料來支撐自己的觀點,請你借助以下提綱,梳理自己課前搜集的材料。小組四人互相分享,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同學的演講提綱進行評價,提出建議:
①觀點鮮明嗎?
②例子支持觀點嗎?
③例子的順序是否合適?
(4)根據建議試寫演講稿,教師相機指導。
【設計意圖】借助提綱,學生能夠明確寫作思路。小組交流意在讓學生聚焦到最有代表性的材料并思考演講稿的條理性,再加上老師的個性化指導,學生寫出一篇好的演講稿有了充足的保障。
(四)開展演講比賽,評價總結
1、了解演講技巧,感受演講的表現力。
(1)出示“小貼士”。
演講,最重要的還是“講”。剛才大家已經有了初步的演講稿,要把它“講好”,老師再給大家送上兩點小秘籍:演講時語氣、語調適當,姿態大方;演講時可利用停頓、重復或者輔以動作強調要點,增強表現力。
(2)欣賞經典視頻,感受演講者的表現力。
這兩點秘籍如何應用,我們可以通過一段精彩的視頻來看看。(學生觀看之后,分享在視頻中看到的演講者是如何用語氣、語調、動作來增強表現力。)
3、個人練習,教師相機指導。
4、小組演講,交流、推薦。
(1)小組規模:小組人數以?6?人為宜。
(2)分組依據:建議根據話題相關性進行分組。
(3)小組依次演講,互相提出建議。記著咱們的演講秘籍,和自己組內的同學輪流演講,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在演講之后為演講者提出修改建議。
(4)教師小結,每組推選一人參加班級演講比賽。
教師總結點:對學生的演講熱情進行肯定;圍繞小組交流中反饋出的主要問題進行再次強調指導。大家進行得如火如荼,現在我們根據剛才的演講情況,每個小組推選出一人參加最后班級的演講比賽。
5、師生共同制定評價標準。
選手已經確定好了,那我們該從哪些方面進行評比呢?(學生發言,教師歸納,總結歸納出評分標準,并進行補充。課上可以出示提前準備好的下表,也可以當堂生成。)
內容
聲音響亮,語調適當;
姿態大方,適時加入動作
表情豐富,和聽眾有眼神交流;
使用事例、名言,具有說服力。
6、小組代表依次演講,評選?“最佳演說家”。
我們先請幾位演講者依次進行演講,每位同學有一枚大拇指貼紙,演講結束之后,可以把它貼在你心中的“最佳演說家”身上。(評選結果揭曉,老師隨機邀請兩位投票同學說說投票理由)
7、教師總結。
感謝同學們的精彩展示與點評!今天這節課我們對于演講稿、演講技巧進行了了解,并進行了眼睛比賽。時間有限,我們不能聽到更多同學的精彩演講,希望大家在課后再把自己的演講稿進行修改,并練習演講,我們有機會再進行一次演講比賽,期待大家踴躍參加。
【設計意圖】借助優秀演講范例學習演講技巧,在個人練習中應用實踐,在小組演講中進行展示,也在小組同學的建議中修改糾正,從而使自己內化演講技巧。班級共同制定演講評價標準,以及最后的班級展示是對學生演講熱情的再一次激發,也是對演講稿、演講技巧的又一次深化。
新課標六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童話的特點。
2、學習擬人的修辭方法。
3、積累有關語句。
能力目標
設計幾種花的發言。
情感目標
培養謙虛的品質。
教學重點:
了解童話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習擬人的修辭方法。
教學準備:
郭沫若的《山茶花》
一、揭示課題,質疑導讀
媒體出示問題
1、板題、齊讀。
2、讀了課題,你會產生哪些疑問?
3、歸納出示問題。
(1)文章出現的幾種花各有什么特點?
(2)讀了課文,你受到哪些啟示?
4、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1)讀題
(2)質疑問難
培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習慣
二、自主學習、深入理解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
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不添字,不漏字。
2、交流讀書情況。
(1)通過讀書,你了解到什么?
(2)你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內容?
(3)課文的主題是什么?
3、自由讀課文。
4、交流讀書情況。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研讀體悟,合作探究
相應出示媒體
1、在上面的問題中自由選擇一個或兩個,反復讀課文,自我揣摩,自我感悟。
2、合作學習。
相互交流,充分發表意見。
3、分組匯報。
4、積累語句,指導感情朗讀。
(1)“若按嚴格的花時來說,她們……”
(2)“白丁香正在半開……”
(3)“一個小男孩飛跑過來……采摘著野生的二月蘭”
(4)“月兒行到中天……都有點不好意思。”
5、分角色朗讀對話,體會不同花的個性特點。
6、自由選擇,自己體會。
7、合作學習,解決難題。
8、交流句子。
9、分角色朗讀,同時,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四、通讀全文,了解特點
媒體出示特點
1、自由讀全文,思考。
這篇童話有什么特點?
2、討論交流。
3、自由讀全文。
4、交流。
幫助學生了解課文特點。
五、延伸拓展,積累運用
1、如果馬蹄蓮、天堂鳥等花也加入這場討論,他們會說什么?請設計它們的發言。
2、閱讀郭沫若的《山茶花》,為山茶花在花兒比美大會上寫一份發言稿。
3、交流花兒的發言。
4、課外完成。
培養學生說話和寫作能力。
新課標六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回憶課文主題,讀懂故事。
2、感悟哲理,真正做到啟心靈之智,示行為之范。
設計理念:
1、體現“以鏈接內容為起點,拓展學生視野,使課堂向課外延伸,閱讀與表達相結合”的教學思想。依據“感知——理解——積累——運用”的教學程序,指導學生進行學習。
2、從實際出發,引導學生從文本走向生活,體現小學語文“閱讀引路——鏈接拓展”式閱讀教學,彰顯教材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梳理本單元所學課文。
1、每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分別是什么?
2、每篇課文中主要告訴我們哪些人生的道理?
學生思考并交流,教師適當點撥。
展示課件
(1)做人也須像梅花那樣,品性高潔,不媚俗,不唯上,永葆自己內心的清靜純潔。——《卜算子·詠梅》
(2)陷入絕境時要沉著冷靜、機智果斷。——《跳水》
(3)以“清貧”生活為樂,無論革命事業處于何等困境,始終堅持信念,不彷徨、不動搖、不退縮的崇高氣節。——《清貧》
(4)“吃得下飯,睡得著覺,笑得出來。”看似簡單的愿望,但要想真正達成,也需要長時間的心性修養。——《兒子的采訪》
(5)“人生的擔子不管有多重,咬緊牙,挺住!”——《挑柴》
二、閱讀本次鏈接的三篇文章,用“感言”的形式表達對三篇文章的理解和得到的啟示。
展示課件
學生交流,教師點撥(課件展示):
1、《聽的藝術》:做每一件事都有一個路徑。
2、《方法》:聽話不要聽一半,
更不要把自己的意思強加到說話人的頭上去。
3、《愛的詮釋》:愛的智慧的詮釋就是應“需”而為。
在該環節教學中,教師既要指導學生讀懂古詩,也要注意每篇文章最后的起“點睛”作用的話,并由此進行思考,談感受,寫“感言”。
三、拓展延伸,鏈接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細微的事件給人啟迪、耐人尋味。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們要注意觀察,細心體會,真心感悟,隨時記錄。
展示課件
學生可以自己談一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以及從中得到的啟示。
新課標六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次習作的內容是寫“我的拿手好戲”。在習作中能搜集整理自己平日里最擅長的事,結合記敘、抒情等表達方式,表達真情實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鼓勵學生運用“列提綱”的方式打好習作的腹稿,有層次地寫好一篇習作。同時,通過具體的動作描寫、神態描寫等寫出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獨到的感受,增強寫作自信心。
教學目標
1.鼓勵學生整理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2.結合“列提綱”例式,學會運用“列提綱”或“思維導圖”等方式打好習作的腹稿,并組織語言有序地表達。(重點)
3.在習作中,引導學生將記敘與抒情的表達方式相結合,讓文章更豐滿,更生動。(重點)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課件。
學生準備:列表格:寫出自己比較擅長做的事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激趣:同學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有屬于自己的優點,請你想一想,生活中你最擅長做的事情是什么?
預設:
(1)我最擅長跳舞,尤其是拉丁舞。
(2)我的拿手好戲當然是炒菜了,我得到了爸爸媽媽的認可。
2.小結:是啊,像這樣擅長的事就是我們的拿手好戲,一起和同伴交流分享啊!
3.導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寫一寫“我的拿手好戲”。(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的談話,引導學生了解“拿手好戲”就是自己最擅長做的事情,從而激發學生對習作的興趣和愿望,幫助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二、學列提綱,做好鋪墊
1.過渡:老師聽說所有的同學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戲,可是你的拿手好戲是怎樣練成的呢?我想一定會有很有趣的故事吧!請同學們圍繞這樣的幾個問題來想一想,說一說。
(1)你的拿手好戲是什么?
(2)你是怎樣練成的呢?
(3)先寫什么?后寫什么?
(4)哪些內容作為重點部分寫得詳細些,哪些內容可以寫得簡略一些?
2.學生圍繞問題交流,并及時反饋。
3.小結:是的,大家說得特別好,可是習作也是需要技巧的喲!怎么才能把自己說的內容,寫得有序、有層次呢?我們不妨來列一列習作的提綱。(出示習作提綱)
點明拿手好戲是挑西瓜。
點明拿手好戲是
挑西瓜。
我用“
我用“看、聽、拍”三招,自信地挑了兩個大西瓜。
簡單介紹:是怎樣練成挑西瓜的拿手好戲的。
《三招挑西瓜》
《三招挑西瓜》
具體寫:周末和同學郊游時挑西瓜、吃西瓜的趣事。第一個西瓜很好,得到同學的夸贊,我很得意。
具體寫:周末和同學郊游時挑西瓜、吃西瓜的趣事。
第一個西瓜很好,得到同學的夸贊,我很得意。
第二個西瓜沒熟,我很尷尬
第二個西瓜沒熟,我很尷尬——拿手好戲演砸啦!
4.導問:通過這樣的提綱,你發現了什么?
預設:
(1)將習作中要寫的內容分成三部分,這樣才會有順序。
(2)還要將詳寫、略寫的部分想好,做到心中有數。
(3)這樣就可以圍繞中心來寫習作了,這真是好辦法。
5.總結:這樣就可以將習作每個部分要寫什么理順清楚了,習作切不可急于動筆,要根據習作要求,思考習作中心,快速寫下提綱,再用流暢的語言組織成一篇文章,同時學會運用一些習作技巧,這樣寫出來的習作會很棒的!請同學們來寫一寫自己的習作提綱,比一比誰寫得好!
6.討論:誰的提綱更有操作性?為習作做好鋪墊。
設計意圖:借助“提綱”例子,引導學生發現習作前列提綱的好處,并試著寫好提綱,為寫好一篇習作做好鋪墊。學生通過發現列提綱的好處,自主學習,提高了語文能力,同時學會了有序地表達。
三、關注細節,潤色好文
1.過渡:寫好了提綱還不夠,重要的是如何用自己的語言將習作寫清楚,做到詳略得當?我們來看一篇例文,請你來說一說,這篇習作例文寫得怎么樣?好在哪里?
我的拿手好戲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拿手好戲,每個人的拿手好戲都非常具有特色。我的拿手好戲是——炸排條!
炸排條可是個技術活,你可別以為很簡單。我炸排條是從爺爺那兒學來的。幾乎每隔三個星期,爺爺都會炸排條給我吃。剛出爐的排條外焦里嫩,特別美味!這讓我每周都想吃,可是爺爺又不是每周都有空,所以我就向爺爺請教了炸排條的做法及注意事項。我要自己動手炸排條!
首先準備材料。炸排條的材料其實特別簡單,只需要排條和油。排條分豬肉的和雞肉的。我選了雞肉排條,因為我想做出KFC的感覺。材料準備好后,我開工了。我戴上圍裙,卷起袖子,神氣十足,就像酒店里的大主廚!
首先往鍋里倒入足夠的油,這油要足夠多,我還特地用了量杯,小心翼翼地量好后才倒入鍋中。然后開火,熱油鍋。我謹慎地把手靠近油鍋,試試油溫,等聽見鍋中的油“滋啦滋啦”地響時,我便急忙地用剛洗好的筷子夾住一根排條往油鍋里放。“噼里啪啦”,鍋里像燃放起來的爆竹,油花四濺。我閃躲不及,手上被濺起的熱油燙到了,可疼可疼了!我趕忙逃開,驚慌失措地向爺爺求助。沒想到,爺爺不慌不忙的,拿起鍋蓋把鍋子蓋上,再把火關掉。油花濺不出來了,我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
正當我想繼續炸時,爺爺一把抓住了我的手,心疼地說:“你看你,油之所以濺出來,都是因為你沒有把筷子上的水弄干。要不還是我來吧!”但是我并沒有把筷子交給爺爺,我一定要學會自己親手炸排條。爺爺還是放心不下,站在一旁看我炸。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不灰心,找來干抹布,把筷子上的水分擦干。把盛排條的空盤子里的水分也擦干,放在一旁備用。我把需要的工具和材料重新仔細檢查了一遍后,確定沒有什么問題了,就按照剛才的步驟,又開始炸排條了。我重新開火,等油溫差不多了,把生排條放進油鍋。排條放進油鍋的那一刻,我急忙轉身跑開了。過了幾秒我回到鍋前,看了看,那根排條炸的顏色已經變黃了。我又等了一會兒,等排條的顏色變得金黃時,把它撈出鍋。一個排條做成了,我開心極了!接著,我又按照同樣的方法炸了許多根排條。不一會兒所有排條都炸好了。我把炸好的排條精心擺盤,非常得意地端上了桌!
一下子,排條的香味彌漫了整個餐廳。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圍了過來。我讓他們快嘗嘗,評價一下。他們嘗了之后,都向我豎起了大拇指。我高興極了!我自己也夾起一根排條,輕輕咬了一口,外皮酥脆,內里滑嫩,太好吃了!從此以后,我一有時間,就自己炸排條。我的技術也越來越好。有時候家里來了客人,爸爸媽媽還會請我炸排條來招待呢!看到客人們吃完后贊不絕口的樣子,我的心里得意極了!
炸排條是我的拿手好戲,我很慶幸我一開始學的時候沒有放棄,才學會了這樣的拿手好戲!所以世界上沒有做不成的事,只要堅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2.學生匯報。
預設:(1)點明了拿手好戲是炸排條。
(2)炸排條的過程重點寫,通過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習作變得很生動。
(3)寫出了自己的收獲,表達出了自己的高興的心情。
3.總結:是啊,借助提綱來寫,寫清楚了內容,通過描寫動作與心情的變化,又豐富了習作的內容,這樣習作才能越寫越好!
設計意圖:結合例文,引導學生自己發現習作是否達到了本次習作的要求。這樣的評價與發現,就是習得作文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同時,例文也給學生的習作起到了很棒的示范作用。
四、小試牛刀,修改成文
1.學生自己寫習作,關注本次習作的要求。
2.寫完后讀一讀,看看是否通順,重點部分是不是寫具體了。再改一改,然后把自己修改滿意的習作在小組內交流,征求別人的意見。
3.引導學生組內推薦優秀的習作,并說明理由。
4.引導學生再次修改。
5.謄寫習作。
新課標六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學習積累生字新詞“抗屬,良民證,驗訖,呆板,戳記,忌諱”
2、了解照片的來歷和用途,感受勞動人民痛恨侵略,渴望幸福與自由的思想感情及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
3、學習用簡潔的對話來開展情節、刻畫人物性格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距保定七十公里處有一個享譽全國的5A級旅游景區。這里碧波蕩漾,水天一色,簇簇荷葉隨波蕩漾,密密的蘆葦隨風搖曳。美麗的白洋淀孕育了一個如荷花般清新美麗的文學流派這就是“荷花淀派”,而她的代表人物就是生于此長于此文壇巨匠孫犁先生。今天我們就跟隨孫犁先生的美文《相片》,走進六十多年前的白洋淀,了解那時的事。認識那里的人。
二、看標題,猜內容(提前預想,提高興趣)
三、自讀課文完成下列任務:
1、勾畫生字新詞,利用工具書和上下文理解其意義,并整理在積累本上。
2、概括回答本文的主要人物及其事件
3、說說本文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力求從文中找出依據)補充資料:
四、探究相片,品味人物
1、從文中找出有關相片的信息:相片的來歷,相片中的人是誰 怎樣的神態 照相時的心情照相時的情形,相片的最初用途,相片的反映了什么?相片的最后用途是什么,這表現了人物怎樣的思想與性格。
2、讀了課文我們只知道青年婦女要“我”代信件,卻不知最終怎樣寫的,請你為她代出來。(注意書信的格式細致問候,追憶往事,表達心愿,殷切鼓勵)(寫作基于閱讀,從閱讀延伸開去,把寫信作為教學的最終落腳點,及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能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
五、賞析語言 學習寫法
引:本文情節的展開、人物的刻畫都運用的是什么描寫呢?
探究語言描寫的方法
1、人物語言有什么特點?(句式長短上,所選取的語言的表現力上)
2、“某某說”的位置
3、對“說”的修飾語
六、歸納總結
1、本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生字新詞
2、你思想上有什么收獲
3、你學到哪些寫作方法
七、檢測題
1、解釋:驗訖 注音 哆嗦 忌諱 看拼音寫漢字chuō記( )
2、本文主要的事件是什么?用一兩句話來概括。
3、遠房嫂子為什么要將良民證上的照片寄給前方打仗的丈夫?
4、本文描寫人物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倒數第二段抬高聲音說能不能去掉,為什么?
教學反思
《相片》敘述了一位農村婦女給戰士給戰火中的丈夫寄相片,寫信的事,借以表達老百姓對戰爭的痛恨,對幸福和自由的渴望與追求。
在授課進我以“文中是怎樣的一張相片?這張相片的來歷是怎樣的?那封信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青年婦女為什么要在信中夾寄這樣一張相片?”為中心話題。學生通過多種方式閱讀進行批注,然后同桌,小組進行討論總結做出引導,師生共同感悟課文,教學中我認為有以下幾點不足:
1、文章中中年婦女簡潔的畫語來刻畫人物性格時,年輕婦女說話時的神態的變化,同“笑著說”,“嘻嘻地笑了”到“鄭生地說”,理到“抬高聲音說”的變化,如果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去讀,就更能體會到中年婦女的崇高形象得以完美的體現。在這一點上,沒有把握好。
2、應該抓住青年婦女“高聲說”,進行朗讀指導,“為什么中年婦女要高聲音的說”從而讓學生體會青年婦女激勵丈夫在前方勇敢殺敵,可以看出中年婦女是多么痛恨戰爭,對幸福和自由的渴望與追求。我在這段教學中學生朗讀不到位,以至于學生感悟不深刻,東一句西一句,說不到正點上,如果讓學生再小組讀,互讀,細讀,就會更好了。
新課標六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感受威尼斯水城之美。
3、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來寫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運用語言的準確性。
4、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語和句子。
重點難點:
欣賞課文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方法:
品讀欣賞。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快樂讀書屋五威尼斯
(齊讀課題)
師:課前老師已經布置同學們查找有關威尼斯的資料,誰愿意來匯報一下。
生匯報
師:看來同學們查找的資料還真不少,現在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一起走進課文去感受威尼斯獨特的魅力。
師:請同學們帶著閱讀提示自由讀課文,想一想威尼斯這座城市它有哪些特點?給人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威尼斯這座城市的特點就是它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水城
生:給人的突出印象就是水多、橋多、船多。(板書:水多、橋多、船多)
師:下面請大家瀏覽課文,看看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介紹威尼斯的?
生:介紹了威尼斯的水多、橋多、船多的特點
生:介紹了威尼斯的教堂和廣場
生:還介紹了威尼斯的面食尤為突出
板書:水多橋多船多
教堂廣場
面食突出
師:這類寫景文章,學習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抓住課文中優美的詞句來反復朗讀,細細品味,并把自己的獨特感悟寫下來,這樣,才是真正地閱讀了。下面就請同學們自學課文,思考:威尼斯的哪些美麗風光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把你最喜歡的地方畫出來,有感情地讀一讀,并把自己的體會記錄在旁邊。
學生匯報
生:我最喜歡這句話(出示:所謂水多,是因為它不光城外是水,連城內也被無數的大小水道所分割。在這座城市,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路有多少,水道就有多少。座座樓房瀕水,家家庭院臨水,門前就見水,窗下漾著水,墻根就泡在水中。各式各樣的建筑,不管高的矮的,都像從水里長出來的一樣。)從這句話中我感受到了水很多。
生:這句話寫出了水多的特點。
生:在這句話中突出了威尼斯水多的特點。
生:這句寫出了威尼斯的水很美。
師:你能帶著這種美美的心情來讀一讀這句話嗎?
生讀
師:威尼斯不愧是一座水城啊,你看(生接讀:座座樓房瀕水,家家庭院臨水,門前就見水,窗下漾著水,墻根就泡在水中。各式各樣的建筑,不管高的矮的,都像從水里長出來的一樣
生:威尼斯的橋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所謂橋多,是因為在城中數不清的大小水道上,架設了數不清的橋。從兩個數不清就可以看出橋的數量很多。
師:你說的很好,能夠抓住關鍵詞來體會語言。
生:威尼斯的橋不但數量多,而且形狀也多,(那些橋有月牙形和半圓形的,有平直、高大、寬闊的,有窄小得幾步就能走過去的,當然也有走上百步才能過去的。)從這句話中我讀懂了威尼斯的橋也很美。
師:你能讀一讀這句話嗎?
生讀
生:白顏色的橋居多,間有灰色、暗褐色或黑色的,襯上渠道中微微蕩漾的綠水,真像一幅精美的水彩畫。從這句話中我感受到了橋的顏色也很多,很美。
生:所謂船多,是因為水道上到處帆檣林立,各式各樣的船讓人目不暇(xiá)接。在這句話中我從到處、各式各樣、目不暇接這幾個詞語中知道了威尼斯的船很多。
生:威尼斯最負勝名、巍峨宏偉的建筑是圣。馬可教堂。教堂前是一片開闊的廣場,廣場上有成千上萬的灰鴿在地上覓食,或在人們的頭頂翻飛。有時,鴿子會輕輕落到行人的肩上、手臂上親昵(nì),給人一種非常祥和友好的感覺。這段話讓我從中感受到了圣。馬可教堂的巍峨宏偉,很有名氣。
師: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小資料(出示:圣馬。可教堂由于其中埋葬了耶穌門徒圣馬可而得名。圣馬。可是圣經《馬可福音》的作者,被威尼斯人奉為護城神,其坐騎是獅子,當威尼斯擺脫拜占庭的控制,成為一個城市共和國后,元老院決定圣。馬可為城市的新守護神,以代替狄奧多爾,所以威尼斯的城徽是一只巨大的獅子抱著福音書。圣馬可教堂不僅僅是一座教堂而已,它是一座非常優秀的建筑,同時也是一座收藏豐富藝術品的寶庫。它融合了東、西方的建筑特色。)
師:圣馬可教堂是威尼斯的代表建筑,堪稱建筑藝術的典范。
生:從這段中寫的鴿子給人一種祥和的感覺。
生:這也體現了威尼斯的另一種文明,人與動物的和諧。
師:你的感受真實。
師:威尼斯的那些風光還給你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生:威尼斯商店里吃的東西很多,而面食尤為突出。光是面條的花樣就有很多種:有空心粉,也有實心粉;有長條的、圈狀的、貝殼狀的,也有水果形、蝴蝶形、小魚形的,五花八門。傳說,這些面食的做法是馬可。波羅從中國學去的,也有人說是他把意大利的面食文化介紹到了中國。不管怎么說,普遍吃面食是中國和意大利兩個國家的共同特征。從這段話中讓我們了解意大利面的花樣很多,形狀很好看。
生:這段也把意大利和中國緊密地聯系了起來,體現了兩個國家的友好。
師:你能用一句話或一個詞語概括威尼斯的美嗎?
生:威尼斯真不愧是一座夢幻之都啊!
生:威尼斯的景色太美了。
生:……
師:是啊,威尼斯的景色真是太獨特了、太美了。(板書:風光獨特)
師:同學們,作者是怎樣把威尼斯這座水城的特點具體形象地描繪出來的呢?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生:作者運用了先概括后具體的方法來描寫威尼斯的
生:圍繞一句話把景物特點寫具體。
生:這樣的描寫使文章結構嚴謹,層次清晰
師:我們在寫這類文章的時候,也要運用這種寫作方法。
師:同學們,威尼斯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也有很多的特點,作者為什么只寫了這三方面內容呢?
生:作者選取了最有代表性的三方面來寫的。
生:因為這幾方面最能突出威尼斯的特點。
師:這樣才能突出景物的特點,這也是我們在寫作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師:同學們,作者巧妙的構思,精美的語句,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這座名副其實的水城,你愿意把你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嗎?
生讀句子
師:從你們精彩的朗讀中,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了威尼斯的美。
師:如果讓你把威尼斯水城介紹給你的家人或朋友,你想怎么介紹?
生介紹
師:聽了你們精彩介紹,使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師:作者在介紹威尼斯水多、橋多、船多的時候,對于船的方面介紹的比較少,只是略寫,這也提醒我們在寫作時要有詳有略。詳略得當。
師:你們想了解威尼斯的船嗎?
生:想
師: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篇有關威尼斯的短文,請同學們用到本課的學習方法來學習這篇閱讀。(威尼斯的小艇)
生匯報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游覽了威尼斯這座被藍天、碧水和白帆包裹的美麗城市,欣賞到了它獨特的風光,威尼斯不愧是一顆鑲嵌在意大利東北部的明珠,一座夢幻之都啊!老師給你們布置一個小練筆運用我們本節課學到的寫作方法寫一處風光
新課標六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同義詞辨析
2、語言、神態描寫
3、分角色朗讀
教學重點:
語言、神態描寫
教學難點:
朗讀的表情與語調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童話、寓言、神話的世界里,作者常常賦予動物、植物、甚至是其它事物以人的感情,勇敢的蚊子雖然打敗了獅子,卻死在了蜘蛛的網里,那個英雄的石像也因為驕傲而受到了小石塊的不滿,今天,我們將去一個花園里,看看花園的花兒們在晚上談些什么?作者又通過花兒們的談話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三、朗讀課文要求
1、勾畫詞語
2、一邊朗讀一邊劃出哪些寫花的神態、語氣的語句
3、一邊讀一邊想象花園里花兒們在談話的情景
四、跳讀全文,討論
1、文章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2、文中寫了哪些花在交談?
3、這些花都是在春天開的嗎?為什么作者能把它們寫在一起?[明確]在既非真實,也非虛妄的園中
4、花兒們談話的主題是什么?他們為什么要談呢?[明確]比美論貴,覺得自己十分重要,自己正是這美好的世界中最美好的。
5、列表比較各種花說話的語氣和神態?
6、每種花都在自已說自己美嗎?他們之間有什么不同?
五、朗讀結尾四段
1、小男孩為什么不采這些花,而要采二月蘭呢?二月蘭有什么特點?小男孩采花的目的是什么?小男孩為什么送二月蘭給老師?二者有何相似之處?[明確]默默地盡自己微薄的力量,給世界加上點滴的歡樂。
2、花兒們為什么沉默了,他們在想些什么?為什么有點不好意思?[明確]他們都在反思自己的思想,為自己的自大虛榮感到害羞。
3、如果他們不為自己感到害羞的話,補寫兩句話應該怎么寫?
六、總結
1、作者寫花兒們在月光下比美論貴的用意是什么?[明確]暴露了一引起人自我炫耀、驕傲自大的靈魂。對二月蘭的默默奉獻起反襯作用。
2、作者通過這個童話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
七、活動設計
1、分角色朗讀:《花的話》
2、辯析近義詞
八、布置作業任選一題
1、以“我最喜愛的一種花”寫一篇練筆,要求介紹出這種花的特點和你喜愛的原因。
2、假如以公園里的一個池塘為環境,請確立一個中心,寫一則池塘里的動植物們圍繞一個主題談話的情景。
新課標六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詞的基本含義。
2、學習用簡潔的對話來展開情節、刻畫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依據“由預習而提問——由提問而入文——隨精讀而深化”的教學程序,指導學生進行學習。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受以青年婦女為代表的老百姓對戰爭的痛恨和對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
教學重難點
課文中提到的“相片”的主要內容和代表意義,感受以青年婦女為代表的老百姓對戰爭的痛恨和對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題辨析,背景滲透。
由“相片”做引線,展示抗戰時期的一組圖片,包括敵人封鎖中的村鎮、炮火轟炸后的城市、遭受屠殺的民眾、抗擊敵人的戰士、支援抗戰的民眾等。
學生談觀感。
生:抗日戰爭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二、檢查預習效果,了解學情。整體感知課文,交流質疑。
1、初讀課文,學生思考并交流:用上“我、年輕婦女、信、相片”說出本課的主要內容。
生:一位年輕婦女讓我給她的丈夫寫一封信,信中加了一張小小的照片。
2、小組交流預習中的問題,通過合作學習解決淺層次問題。歸納出不能自學解決的問題,全班交流問題,相機歸納。
師:有幾個小組談到了:崇高的心意的怎樣的?這三個小組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一個。
1)崇高的心意是怎樣的?為什么只有這種崇高的心意與戰士的英雄氣概相當?
師:有一個組提到了良民證,它代表了什么,人民為什么如此恨它,要焚燒它?另一個組的問題和這個問題是相似的。歸納:
2)良民證代表了什么?人們為什么焚燒它?
師:有一個組提到為什么要給他們寄這樣一張相片?為什么以相片為題?
還有一個問題,為什么信封信紙用起來是如此不方便,而又非用不可?
最后一個問題,為什么要非要用這張相片?
師:問題提出來了,要解決問題還要靠——
生:讀書解決。
三、品讀課文,具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本情感。
1、以“這是一張xxx的相片”為話題,“說話要有理有據”為發展語言的具體要求,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的內容,并抓住重點句段,相機進行朗讀的指導。
本環節教學主要注意點:
(1)要求學生給出一個概括性的結論,并“有理有據”地依托文本談出個性化的見解。
(2)抓住“良民證”“驗訖”等重點詞語,引導學生充分聯系時代背景,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抓住重點的語段進行朗讀練習,通過資料補充、邊讀邊想等方式,指導學生把文本“讀明白”。
預設點:
多半是她們剪鞋樣或是糊窗戶剩下來的紙,親手折疊、裁剪成的。可是她們看的非常珍貴,非叫我使這個寫不可。
師:請同學們先想想:這是一封什么信?為什么要用特別的信封信紙,還要加上一張特別的相片,表達特別的心意。
師:哪里寫出了信封信紙的特別?
生:在第一段。
生讀。
師:還有哪里?
生:第二段也有。
生讀。
師:第一段中的抗屬是什么?
生:抗日戰士的家屬。
師:哪一句具體寫了信封信紙?
生:多半是她們剪鞋樣或是糊窗戶剩下來的紙,親手折疊、裁剪成的。可是她們看的非常珍貴,非叫我使這個寫不可。
師:為什么非用這個寫不可?
不用這種紙行不行?再讀讀第二自然段。
生讀
師:為什么用這個不可啊?
生:是因為她們看的非常珍貴,非叫我使這個寫不可。
師:這個問題明白了?只有用這樣的信封信紙才能表達他們的心意。
預設點:
驗訖
我看了看照片,又望了望她,為什么這樣一個活潑好笑的人,照出相來,竟這么呆板陰沉!我說:“這相片照的不像!
那是敵人在的時候照的,心里害怕得不行,哪里還顧得笑!那時候,幾千幾萬的人都照了相,在那些相片里揀不出一個有笑模樣的來!
她這是從敵人的“良民證”上撕下來的相片。敵人敗退了,老百姓焚燒了代表一個艱難時代的“良民證”,為了忌諱,撕下了自己的照片。
師:那天,我的一個遠房的嫂子來讓我寫信。除了這樣的信紙信紙以外,還有一張小小的相片,這張相片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同學們認真讀讀3至5自然段,勾畫出相關的句子。
生默讀。
師:有的同學邊勾畫邊在重點的地方加了標記。有的同學還邊勾畫邊做了批注。我們交流一下:
生:我勾的第3自然段這。
師:請你讀一讀。
生讀,師:同學們,“訖”是什么意思?
生:訖就是說結束終了。
師:“驗訖”呢?
生:檢驗結束了
師:誰檢驗結束了?
生:敵人檢驗結束了
師:戳記是什么意思?
生:印章。
師:他們是怎樣檢驗照片的呢?請一位同學讀一讀。
生讀。
師:還有勾其他句子的?
生讀:“我看了看照片,又望了望她,為什么這樣一個活潑好笑的人,照出相來,竟這么呆板陰沉!我說:“這相片照的不像!”
師:難怪我說這照片不像,比現在還老。從這里你還讀出了什么?
生:我覺得眼前的這個女人本來挺年輕,可她寧愿給自己的丈夫看自己老些的樣子,就是因為她想讓丈夫看看她被戰爭折磨的樣子,鼓勵他能堅決地勇敢地去打仗,把敵人都打退嘍,以后才能過更好的生活。
師:還有哪里寫出了人物的表情?
生:第六自然段
師:請你讀一讀。
生讀:那是敵人在的時候照的,心里害怕得不行,哪里還顧得笑!那時候,幾千幾萬的人都照了相,在那些相片里揀不出一個有笑模樣的來!
師:敵人在的時候,不是只有這一張相片啊,幾千幾萬人在照相啊,但卻揀不出一個有笑容的,誰再來讀一讀。
生讀,
師:是啊,所有的人都哭喪著一張臉啊,這相片是怎樣照出來的?
生:照相的時候,敵人拿著刺刀在身后。
師:讀讀這段好嗎?
生讀。
師:不照行不行?再來讀一讀
生:不行
師:讀讀這段
生讀。
師:想象敵人拿著槍刺逼著的情景,自己再來讀讀這段。
生讀。
師:同學們,拿槍刺逼著照的相片用在了何處呢?你找到了嗎?
哪段寫了?
生讀:這是從敵人的“良民證”上撕下來的相片。敵人敗退了,老百姓焚燒了代表一個艱難時代的.“良民證”,為了忌諱,撕下了自己的照片。
師:良民證是什么,有了解的嗎?
生談自己的看法
師:如果不帶良民證會怎樣?
生:在抗日戰爭時期,良民證是一種進出的證件,像身份證。
師:不是身份證,還有補充嗎?
生:這是一個良好居民的證明
師:誰發的?
生:日本人。
師:日本人定義什么樣的人是良民?
生:不反抗日本人,不心懷不軌的人。
師:心懷不軌是貶義詞,不能用到這里。
出示良民證的圖片:我們看看日本人頒發的良民證。
看圖片。
師:良民證沒有什么特別,可是姿勢有特別的地方。 這是什么姿勢?
生:舉手投降的姿勢,
師:難怪文章的良民證加了引號,也難怪老百姓把良民證統統都燒了。再讀讀這段
生:自由讀
師:知道良民證代表了什么了嗎,這個問題我們解決了,到底是一張什么樣的照片知道了嗎?
師總結照片的樣子
2、圍繞“為什么寄這樣的一張相片”這一問題展開思考,引導學生理解“相片”的代表意義,體會那位年輕婦女的思想情感,也體會作者的情感。
本環節教學應注意:
(1)繼續強化“說話要有理有據”的要求,引導學生既概括性地談出相關的結論,又依托文本進行說明。
(2)注意文中體現人物情感的重點詞語和段落,相機進行朗讀指導,讀中悟情。
預設點:
“就給他寄這個去!”她鄭重地說,“叫他看一看,有敵人在,我們在家里受的什么苦,是什么樣子!你看這里!”
她走過來指著相片角上的一點白光:“這是敵人的刺刀,我們哆哩哆嗦在那里照相,他們站在后面拿槍刺逼著哩!”
叫他看看這個!”她退回身去,又抬高聲音說,“叫他堅決勇敢地打仗,保護著老百姓,打退敵人的進攻,那樣受苦受難的日子,再也不要來了!讓自由幸福的生活永遠過下去吧!”
師:她為什么把這張照片寄給遠方打仗的丈夫?她是怎么說的?趕緊看看書上的話吧。
生:這個婦女是這樣說的:“就給他寄這個去!”她鄭重地說,“叫他看一看,有敵人在,我們在家里受的什么苦,是什么樣子!你看這里!” 她走過來指著相片角上的一點白光:“這是敵人的刺刀,我們哆哩哆嗦在那里照相,他們站在后面拿槍刺逼著哩!”
師:聽出來了,我們在家里受的苦可是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呀。她鄭重地說,誰讀一讀
生:讀“叫他看一看,有敵人在,我們在家里受的什么苦,是什么樣子!你看這里!”
師:除了這段,還有哪段表達了青年婦女的心意?
生:第十一自然段
師:請你讀一讀。
生讀十一自然段
師:真是發自內心的呼喊哪。
這位婦女剛剛介紹照片的時候還是笑嘻嘻的,后來變得莊重起來,現在又抬高了聲音,誰再來讀一讀?
生:叫他看看這個!”她退回身去,又抬高聲音說,“叫他堅決勇敢地打仗,保護著老百姓,打退敵人的進攻,那樣受苦受難的日子,再也不要來了!讓自由幸福的生活永遠過下去吧!”
師:知道青年婦女為什么要寄這樣一張相片了嗎?
青年婦女的心意到底是什么樣的,誰來讀一讀。
生讀:“叫他堅決勇敢地打仗,保護著老百姓,打退敵人的進攻,那樣受苦受難的日子,再也不要來了!讓自由幸福的生活永遠過下去吧!”
師:這照片師千千萬萬照片中的一張,這心意也是幾千幾萬老百姓的心意啊,“叫她看看這個,她退回身去,又抬高了聲音說——
生:叫他堅決勇敢地打仗,保護著老百姓,打退敵人的進攻,那樣受苦受難的日子,再也不要來了!讓自由幸福的生活永遠過下去吧!”
師:我們已經知道為什么要寄這樣的相片,那為什么以相片為題呢?你來說一說。
生:她是想激勵她在前線打仗的丈夫,相片代表了她們的心意,所以用相片作為文章的題目。
師:用什么激勵?
生:用相片……(略)
生:我認為主要是將從良民證上撕下來的相片,而且更要表達了激勵前方的戰士們的心意
還代表了那個艱難的時代。
所以以相片為題。
師:這張相片表達了青年婦女崇高的心意,為什么說這和英雄氣概相當?
生:這種英雄氣概就是不怕日本人的進攻,保護老百姓。
師:這是一種怎樣的心意,同學們想一想,青年婦女是在積極鼓勵丈夫,前方的戰士積極得打仗,保護著人民的生活,所以,我覺得——
生:只有這種崇高的心意,才能和那為人民的戰士的英雄氣概相當。
師:請大家再讀一次。
讀:我覺得只有這種崇高的心意,才能和那為人民的戰士的英雄氣概相當。
四、設身處地,入情入境。布置第二課時學習任務。
1、讓學生入情入境地思考:這位年輕婦女會在信中對她的丈夫說些什么?引導學生從追憶往事、表達心愿、殷切鼓勵、細致問候等角度思考。
2、布置作業,為第二課時教學做準備。
(1)推薦閱讀孫犁的《荷花淀》、《采蒲臺的葦》等文章。
(2)閱讀有關抗日題材的作品,或采訪年長的人士,了解抗日戰爭時期,處于敵占區的老百姓的生活情況。
(3)回憶信件的格式,了解家信的特點,有條件的可以找一封家信讀讀。
第二課時
一、回味全文,延展情感。
1、學生誦讀全文,再次感受本課語言的魅力,感受文章深沉的情感。
2、讀后交流:用年輕婦女的口吻來簡要復述這件事。
二、交流資料,準備“寫信”。
檢查第一課時作業完成的情況,組織學生從三個方面進行交流:
1、交流抗戰時期敵占區老百姓的生活情況。
2、交流信件的基本知識,了解家信的特點。
3、進一步進行想象練習,說說這封信中可能會談到什么。
三、寫書信,交流評改。
1、學生寫書信,教師個別指導。
新課標六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丘”、“渲”等7個生字,會寫“毯”、“陳”等9個生字。會寫“草原、線條、柔美”等22個詞語。
2、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并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讀出自己的感受。背誦第1自然段。
3、體會漢蒙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中再現課文所描寫的生活情景,并理解課文內容。
2難點:抓住“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體會景色美以及蒙漢兩族人民的深情厚誼,并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準備:
1、準備具有濃郁的蒙古族特色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最好蒙語演唱)。
2、草原風光和民族風情的圖片。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教師導入:你去過草原嗎?談談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到的贊美草原的詩句、歌曲等。
2、播放歌曲《天堂》,將學生帶入草原高遠、遼闊的草原。
教師相機出示相關詞語: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3、導入新課。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就是對茫茫大草原的贊美!今天,我們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進內蒙古大草原,領略那兒美麗的風光,感受那兒獨特的民族風情,體會蒙古族人的熱情好客。(板書:1、草原)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提出讀書要求: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并借助詞典等學習工具書理解。
2、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1)檢查生字讀音。
小丘(qiū)渲染(xuàn)迂回(yū)蒙古包(měng)
襟飄帶舞(jīn)鄂溫克(è)
(2)指導易混淆的字。
“襟”是左右結構,左邊是“衤”,與衣服有關,表示衣服胸前的部分。
“澀”是左右結構,右邊下面是“止”,不能寫成“上”。
“裳”下面是“衣”,與衣服有關。
“微”:中間部分不能少一橫。
(3)理解較難的詞語。
①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么走都可以。
“灑脫”的意思是:瀟灑自然,不拘束。這個詞語反映了草原的廣闊無邊。
②理解“襟飄帶舞”一詞的意思,可以出示蒙古族鮮艷的服裝來分析,意思是:衣襟和裙帶隨風舞動。
③“翠色欲流”一詞可以從難字入手理解,比如“欲”在這里表示“將要”的意思,“翠色欲流”就是綠得太濃了,將要流下來,寫出了草原的綠,是充滿生命力的。
④鄂溫克:我國少數民族之一,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的東北部。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學生朗讀課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讀要大聲、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頓、要流利。
(2)用自己的話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理清課文記敘順序,討論分段。
(1)這篇是一片訪問記。何謂訪問記,就是記錄自己訪問的過程。訪問記是按照什么順序記敘的呢?(地點轉換的順序)
(2)訪問的地點究竟是如何變化的?
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別草原
(3)按照地點變化歸納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初入草原,感到草原的景色美麗迷人。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接近公社,蒙古族人民來到很遠的地方歡迎遠客。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蒙古包外,大家互相握手,非常熱情。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在蒙古包里,蒙古族人熱情款待我們,并與我們進行了聯歡。
第五部分(第五自然段):我們與蒙古族人在大草原上依依不舍地告別。
3、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抓住主要意思,要運用關鍵詞語加以概括,不要啰嗦。)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檢查詞語的理解情況。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大家一定會知道那個富有詩意的結尾吧!齊聲說: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3、導入新課。
“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詩意的結尾不僅點出草原的美——“天涯碧草”,還點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蒙漢情深”,接下來請走進草原,感受草原的美麗。
二、再讀課文,感受美麗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草原的美麗表現在哪些地方?畫出有關的句子。
教師根據學生畫的句子相機進行指導。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
①一邊朗讀語句,一邊展開豐富想象。
指導學生想象:在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你看到了什么呢?你聽到了什么呢?你想到了什么呢?
②出示大草原的圖片,引導學生想象。
(2)你們的想象真的很有趣,此刻,作者又有怎樣的感受呢?
相機出示語句:這種境界,即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有時候都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①“這種境界”是指什么?指作者看到的美麗、一望無邊的大草原。
②在這種境界里,作者為什么要驚嘆,為什么想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呢?
因為草原太美了,美得讓他感到很驚嘆,美得讓他內心舒暢起來,很想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用一首詩表達出來。
③如果作者寫“一首奇麗的小詩”,會寫些什么呢?
學生大膽想象,觸景生情,盡情表達。
總結學習方法:
1、認真閱讀句子,理解意思。
2、聯系上下文進行想象。
3、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可以是對內容的補白,可以是好詞佳句的批注,還可以是感情的深入體會……
2、梳理關鍵詞,準備背誦第一自然段。
天可愛空氣清鮮天空明朗
小丘羊群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
這種境界驚嘆舒服久立四望低吟小詩
三、再讀課文,感受熱情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草原的熱情表現在哪些地方呢?畫出有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車跟著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①這段話描寫了一個什么場景?(迎接客人)
②這個場景讓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來的真快,表現了草原人民迎接遠方的客人急切心情。
“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為什么用“彩虹”來比喻?(一是因為穿著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蒙古族人的一種熱情。)
“立刻撥轉馬頭,歡呼著,飛馳著,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想象當時車與馬相遇的情景,說說如果你在場,你會有什么感受呢?請發揮想象。
(會情不自禁地說:“哇!這場面好盛大呀!好熱情呀!分明是迎接貴客才這樣做的!看來蒙古族人就是熱情好客,雖然我們不是一個民族,但生活在社會主義大家庭里,就親如一家人呀!”)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讀出蒙古族人的熱情好客。
(2)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
①讀句子,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看到了蒙古族人臉上喜笑顏開,個個很興奮,握手又握手。聽到了蒙古族人的話主要意思是“民族團結互助”,還不時傳來人們的歡聲笑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讀出作者的欣喜與興奮。
(3)這時候,鄂溫克姑娘戴著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點羞澀,來給客人們唱民歌。我們同行的歌手也趕緊唱起來,歌聲似乎比什么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①理解“會心的微笑”里包含著什么?(說明我們與蒙古族人民都很開心,大家親如一家人,都懂得民族團結互助的道理。)
②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讀出蒙漢兩族人民的激動與開心。
3、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四、回顧課文,感受深情的草原。
1、出示“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齊聲朗讀。
2、說說你的理解。
(1)從字詞入手,理解“何忍別”、“話斜陽”的意思。
怎么忍心分別呢;對著快要落山的夕陽訴說。
(2)由“天涯碧草”展開想象,看到了怎樣的大草原呢?
一碧千里、一望無邊的綠色、翠綠欲滴的大草原
(3)緊扣“蒙漢情深”發揮想象,說一說,寫一寫。
“蒙漢情深”表現在,表現在,還表現在……
(蒙古族人的遠迎、蒙古族人與我們的熱烈交談、蒙古族人與我們的依依惜別)
3、發揮想象,將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站在茫茫的大草原上,面對著漸漸西落的太陽,作者會說:
(多么美麗的大草原啊!多么盛情的蒙古族人啊,他們的熱情款待象征著蒙漢兩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五、作業。
1、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2、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
板書設計
1、草原
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別草原
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教學反思:
1、出示草原的圖片,播放草原的民歌,更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閱讀語言文字中展開豐富的想象,并感受草原的美。
2、通過反復朗讀,引導學生在畫面中感受蒙古族人的熱情與好客,體會“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含義,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形成“民族大團結”的新理念。
新課標六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讀課文,結合課文注釋積累本文中的生字詞和優美語句。
2、查閱威尼斯的有關資料,了解威尼斯。
能力目標
欣賞課文優美的語言,學習并恰當使用修辭手法。
情感目標
了解威尼斯奇特、瑰麗的風光和文化藝術,感受威尼斯的美。
教學重、難點:
欣賞課文優美的語言,學習并恰當使用修辭手法。
教學方法:
品讀欣賞。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導入新課,板書課題材,齊讀課題。
2、讀準字音,認識生字,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
3、整體感知課文,談談威尼斯這座城市留給你怎樣的印象,并提出不懂的問題。在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后,應給學生提供充足的交流時間,交流各自的學習所得,質疑問難。
二、朗讀、感受威尼斯的美
下面讓我們跟從……同學的朗讀,走進威尼斯,一起領略馬信德筆下的藍藍的威尼斯的美麗風光。
(舉手點名朗讀,要求其余學生邊聽邊體會文章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的哪些美麗風光)
1、朗讀(配樂:蕭邦小夜曲)
2、圖片插入跟蹤展示
三、討論、體會威尼斯的美
文章向我們展示了威尼斯的哪些美麗風光?你最喜歡哪一處?為什么?(有選擇性的將學生所談及的景觀放映出來)
——水都美、建筑美、秋色美
——學生自由談論,可結合所查閱到的有關威尼斯的資料進行擴展。
師:威尼斯是聞名世界的旅游勝地。文章通過精心的選材,從
不同方位視角,用一副副色彩明快的畫面,把威尼斯的迷人風采——水都美、建筑美、秋色美展現出來,使人們如親臨其境,陶醉其中,享受無窮。藍天碧海、典雅繁華、和諧幸福,美麗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一起構成了藍藍的威尼斯。
四、品味語言
美的威尼斯需要美的語言來描繪,課文中有許多比喻句,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請找出這些比喻句,細細體會。(找出的同時,教師指點領會文章的語言字詞美,如“瑰寶”)
威尼斯如此的美——和諧、美麗、幸福,文章又以優美的語言為它披上一件藍藍的云裳,更顯其獨特魅力,令人心馳神往。(作者善于運用語言,我們的同學相比也不遜色……)
五、學習遷移
(同學們,藍藍的威尼斯美,我們的新海口美不美?我們有藍藍的天、藍藍的海、潔白的沙灘、碧綠的揶樹、新鮮的空氣、熱情好客的市民,美麗和諧的建筑、以生態為指標的建設思路……我們海口也是“藍藍”的)
(放映海口景觀宣傳圖片)
亞熱帶濱海城市—海口如此的美,必然會吸引眾多愛美并且懂得欣賞美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請你當當熱情的小導游
活動:“請你當當小導游”
主題:《藍藍的海口》
要求:選擇海口一處景觀(圖片),以生動的語言并恰當運用比
喻等修辭手法向“游客們”進行介紹。
工具:多媒體
六、回放海口景觀,再次感受海口的美。
七、布置小練習。
水多橋多船多
板書設計:
威尼斯圣·馬可教堂廣場風光獨特
飲食文化—面食為主
新課標六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學會24個生字,綠線內的15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漂泊”、“銷聲匿跡”兩個詞造句。
2、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注意文章總分結構的構段方式。
3、通過對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的了解,懂得去保護野生動物。
4、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課文中提到“八國聯定入侵,麋鹿慘遭厄運”對學生講,事件的時間比較久遠,可以充分地搜集這方面的資料來理解“八國聯軍”入侵不僅對中國人民來說是種災難,對麋鹿來說,也是一種厄運。
2、課文中形象生動地引用歷史知識,要讓學生在讀書中進一步體會。
教學用具:
掛圖,小黑板
教學用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誰能說說我國有哪些珍貴的野生動物?
(2)今天,老師又帶來了一種稀有的野生動物--麋鹿,讓我們一起認識它。(板書課題)
2、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①畫出生字,邊讀課文邊認,注意讀準字音。②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詞。
(2)檢查自學效果。
①出示卡片,“開火車”讀,齊讀。
悄然無聲遁入雌鹿跋涉每胎撰文
殺戮公爵別墅烏邦寺已逾千頭
顛沛流離輕紗《封神榜》棕紅色飼養
選自銷聲匿跡例外慘遭厄運厘米
②了解下列詞意掌握情況。
灘涂遁入沼澤跋涉傳奇厄運銷聲匿跡
a.學生可以借助字典講意思。
b.可以聯系上下文理解。
③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3)指導分段。
①默讀課文,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弄明白,再想想哪幾個自然段是圍繞課題直接寫麋鹿的,寫了哪些方面;哪幾個自然段是寫關于麋鹿的經歷的,寫了哪些事。
②討論分段。
一(1)二(2~4)三(5~7)
3、書寫指導
(1)仔細觀察生字的筆畫、筆順和結構。
①對于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左窄右寬。
②對于半包圍結構的字,注意包住中間的字,結構要松緊和適。
2、在田字格中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1、復習導入
課文可以分幾段,各寫了什么?
2、精讀訓練
(1)學習第二段。
①觀察課文中第二幅圖,默讀課文,想想:這段課文可以分為幾層?各寫了什么內容?
(三層,第一層(2)概括介紹麋鹿奇特的外形,第二層(3)具體描述麋鹿的外形特點及生活習性;第三層(4)介紹麋鹿自然繁殖力低的原因)
②理解第一層內容。
a.指名讀。
b.為什么說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c.“更”字可以去掉嗎?為什么說“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③理解第二層內容。
第一層已經為我們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為什么作者還要接下去寫第二層呢?
a.指名讀。
b.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外形特征的?
c.這幾個部分各有什么特點?
d.除了介紹麋鹿外形,還介紹了什么?
e.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有聯系嗎?為什么?
f.討論。
有了第一層的介紹,我們已經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第二層再寫是不是有點多余?為什么?
(第一層是概括介紹麋鹿的外形特點,而第二層則是具體的介紹。這樣就使讀者對麋鹿有了更清晰的印象。而且,第二層介紹麋鹿外形的同時也介紹了它的生活習性,讓讀者認識到了它的外形和生活習性之間的關系。)
g.引導體會。
④理解第三層內容。
默讀思考。課文是從哪幾點來說明“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的?(一是雌鹿的懷孕期超過九個半月,比其它鹿類長;二是它每胎僅產一仔)
(2)學習第三段。
①指讀課文。
②出示“傳奇”,齊讀。
理解“傳奇”:經歷離奇,不同尋常。
③為什么說“麋鹿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呢?討論交流,指導朗讀。
3、配樂朗讀二、三段。
第三課時
1、復習導入
簡單說說麋鹿的外形和傳奇的經歷。
2、精讀訓練第一段
(1)輕聲讀第一段。
(2)畫出描寫麋鹿在黃海灘灘涂自由活動的句子,結合第一幅圖說說對在晨霧中活動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為什么說大豐自然保護區“是麋鹿野生放養的理想場所”?(土地廣闊,氣候溫和,林茂草豐)
(4)通過對課文二、三段的學習,我們對麋鹿已經全面充分地了解了,作者為什么還要寫第一段?可以去掉嗎/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課堂練習
(1)祟課后第5題。
(2)交流復述方法。
①結合插圖,抓信麋鹿的角、蹄、尾、手色等幾個部分的特點介紹它的體形及生活習性。
②參照“麋鹿的傳奇經歷”表介紹。
③要學習講解員講解的神情和語氣。
4、練習復述
板書:
11麋鹿
新課標六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學習《出塞》,理解古詩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豪邁奔放的邊塞詩,表現了詩人強烈的愛國熱情。請同學們一起讀題目《出塞》。揭題《出塞》。
二、檢查預習情況,介紹作者。
1、師生共同介紹作者:王昌齡(698—756),字少伯,唐代詩人。京兆長安人(今陜西西安人。)他擅長寫邊塞詩。選擇邊塞軍旅生活作為寫詩的素材。
2、小組討論預習生字詞的情況并匯報。
關——關塞。
但使——只要。
龍城——地名,又稱盧龍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一帶。
飛將——指漢代名將李廣。漢武帝時李廣曾任右北平太守。英勇善戰,匈奴稱他為“飛將軍”。
不教——不讓,不使。
胡馬——胡人的兵馬。胡,古代漢民族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
度陰山——度,指越過。銀山,指陰山山脈,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南部。
三、學習古詩(看視頻,屏幕出示《出塞》全文字幕)
(1)自由讀:結合課后注釋,試著小聲說說詩句的意思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互助學習:在小組里每位同學說說詩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請同學、老師幫助。
(3)各小組推舉一位同學匯報學習情況。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這句詩的意思是:還是秦朝的明月和漢朝的邊關,到如今多少戰士萬里長征不見歸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如果英雄善戰的李將軍依然健在,決不會讓匈奴的兵馬度過陰山的。
四、再讀古詩,體會意境及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同學之間互相讀。
2、互相交流,談談詩中表達的意境和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出塞》是古代樂府中的一首軍歌,作者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王昌齡。他的詩作多以當時的邊塞軍旅生活為素材。這首詩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漢代名將李廣的緬懷,指責了詩人所處時代守邊將領的無能,盼望出現良將,驅逐敵人,保住邊疆。詩中充滿了對國家安危無限關心的愛國激情。
五、指導朗讀
六、背誦古詩
1、自己讀一讀,試著背一背。
2、同學之間互相背一背。
新課標六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教案 篇14
學生狀況分析:
對于本單元的三首應該充分注意到它們圖題詩這種學生感到比較新穎的形式。由于這三首都是圖題詩因此詩歌的形象感更強了,學生可以詩畫兩方面相互結合著理解,體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同時可以通過詩畫的共同欣賞,更加充分的體會作者的思想與氣節。由于是古詩的學習,因此誦讀的學法比較重要,訓練朗讀的技巧,注意語氣、語調、重音、停頓。讓學生在熟讀成頌的基礎上,體會每個作者獨有的個性化語言,字斟句酌體會詩歌蘊涵的感情。
教學內容分析:
邊塞詩以描寫邊塞征戰生活為題材,因此,詩的風格有著鮮明的特點,或悲壯,惋傷——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陳陶;或豪邁,勇敢——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黃沙百戰穿金甲,不斬樓蘭誓不還。(王昌齡)或凄厲,惆悵——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范仲淹);既有表達建功立業的渴望——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也有表達報效國家的激情——誓欲成名報國,羞將開口論勛。(張說)
教學目標:
1、結合課后注解及工具書,自學古詩,了解古詩大意。
2、誦讀古詩,讀悟結合,體會詩人豐富的情感,感受詩歌彰顯出的博大人性美。
3、課內外相結合,激發學生對唐詩的興趣以及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本圖題詩的詩情畫意。
2.體會作者對百姓的關愛之情。
教學準備:
課件、圖片等。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古詩,了解古詩大意
1、導入《出塞》,板書課題,解題,了解“塞”的意思,匯報朗讀。
2、同學們課前已經自學了這首詩,還有什么讀不明白的地方,在這里不妨提出來,我們大家交流交流。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釋疑。
4、現在誰能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學生談、齊讀。教師小結:我們是怎么初步讀懂古詩的?小結初步讀懂古詩的方法。(板書:邊關)
過渡語:熟讀古詩,初步讀懂古詩,是學習古詩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詩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下面我們來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二、感悟詩意,體會詩人情感
1、感悟“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從征人角度感悟“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⑴讀一讀。
⑵想一想。這兩句詩講了什么呢?這兩句詩有沒有講述一件有關征人的具體事情?
⑶說一說。詩中沒有說征人們具體的生活事件,你覺得征人們可能會做些什么呢?
⑷學一學。我們剛才總結了初步讀懂古詩的方法,這里有一首描寫征人具體生活的詩,你們有沒有信心自學并初步讀懂呢?
⑸嘆一嘆。假如你是征人,面對這樣的生活,你心中可能會作何感嘆?(思念家人、恨、渴望、愁、盼、苦)
⑹誦一誦:征人們這一切一切的感受,都化成了一個愿望,那就是——回家(生答)要知道,這征人是千百年來的千百萬征人啊!千百年來千百萬人縈繞心頭的夢,卻都只化成一句:(引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從親人角度感悟“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過渡:征人在萬里之外喋血沙場,在同一輪明月之下的他們的家人可能在做些什么呢?
⑴在同一輪明月下的征人的家人們可能在做些什么呢?
⑵學生思考,完成練習。
①征人白發蒼蒼的父母,一臉,相互攙扶著,地來到村口,站在一棵老樹下,遙望,忍不住喊一聲;
②征人柔弱無助的妻子,替別人洗完一筐又一筐的衣服,遙望著,忍不住別過臉去,偷偷擦拭去
③征人無依無靠的孩子,看見別人的爸爸百般愛護自己的孩子,忍不住流下了,稚嫩的心靈從此
⑶教師激情引讀:
這千百年來千百萬白發雙親、這千百年來千百萬可憐的妻子、這千百年來千百萬孤苦無依的孩子對兒子、丈夫、父親的期盼,卻也只能化成一句(引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⑷征人們回家有望嗎?我們來看一段資料。
據《資治通鑒·唐紀》載,玄宗時,改府兵為募兵,兵士戍邊時間從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終于成為久戍之役,“天寶以后,山東戍卒還者十無二、三”。
①生看資料,理解資料意思。
②古代的邊塞詩,有很多就反映了邊塞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我們一起輕聲讀讀,感受感受。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唐·李頎《古從軍行》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晚唐·曹松《已亥歲二首》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唐·李頎《古意》
⑸王昌齡面對這千百年來千百萬人的悲劇,發千古之感慨,寫下了”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的不朽佳句,我們也寫兩句話,表達自己的感受。學生寫話。
2、感悟“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⑴學生讀詩。
⑵這兩句詩講了什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觀點和希望?(教師可簡要介紹李廣事跡,幫助學生理解。)
⑶學生匯報,教師引讀。
這兩句詩表達了王昌齡的殷切希望,來,我們來表達一下詩人的希望,引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兩句詩僅僅表達了王昌齡的希望嗎?還表達了誰的希望?學生談,教師引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是啊,這是千百年來千百萬征人的希望,他們希望——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也是千百年來千百萬征人父母的希望,他們希望——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⑷整體讀全詩。然而,戰爭停止了嗎?是啊,沒有,但歷史卻留下了王昌齡的《出塞》,一個良知者渴望和平、關愛所有生命的最強音。屏幕出示《出塞》全詩,學生齊誦全詩。
三、結課升華
(1)引入漢匈戰爭的一些資料。
資料二:
漢王朝、匈奴河南之戰后,匈奴人失去了陰山以南的廣闊區域,痛心疾首,每過于此,無不掩面痛哭;河西之戰后,匈奴人又失去了水草豐美的河西地,經濟上蒙受的損失更為嚴重,所以匈奴人歌曰: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漢武帝時,漢王朝、匈奴在漠北大會戰,經過數月搏殺,匈奴損兵十幾萬,這幾乎是匈奴當時人口的三分之一。此戰后,匈奴幾無壯年男丁。
(2)時光流轉到了今天,透過歷史的天空,你能否試著談一下對從秦漢一直延續到唐乃至到明清的漢民族政權對北方游牧民族的“千年戰爭”的看法?學生自由談,教師不做定論。
(教學意圖:炙熱的情感可能燃燒學生的理智,今天讀這首詩,很有必要引導學生對這一歷史的悲劇有全面、公正的看法。)
四、課內外結合,學習古詩
1、教師印發課堂上出現的古詩,有興趣的課后自學。
2、王昌齡沒有找到制止戰爭的有效辦法,你對“阻止戰爭”又有何高見?
教學反思:
古詩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教學古詩,不能限于對古詩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詩句意思的疏通,更應引導學生在歷史文化的背景下對古詩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的教學,我力求將其放在一個廣闊的歷史文化背景中引導學生解讀,幫助學生較為全面地理解詩歌的內在感情。如,教學中《資治通鑒》資料的引入,漢匈戰爭資料的引入,還有課前印發給學生的資料:《略述秦漢以來我國北方的邊塞戰爭》《李廣生平》《王昌齡創作出塞背景》。應該說,這些資料的引入,對促進學生全面理解詩歌內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新課標六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教案】相關文章: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名師講評教案10-17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名師指導教案10-17
六年級上冊語文s版名師備課教案10-17
六年級上冊語文名師精編教案10-17
新課標語文六年級上冊《我的舞臺》教案08-19
新課標六年級上冊語文《月光曲》教案08-20
新課標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8-02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教案設計10-17
新課標語文六年級上冊《唯一的聽眾》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