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5個會認字。
2、默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尼爾斯是一個勇敢、善良、有愛心的孩子。
3、使學生產生閱讀的欲望。
教學重點:要求學生能夠自主閱讀長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內容,了解人物。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本單元我們學過了不少有趣的童話,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篇長篇作品的節選。這就是瑞典女作家賽爾瑪˙拉格洛芙的代表作《尼爾斯騎鵝歷險記》。這部作品迄今已經被翻譯成50余種文字在世界發行,還被改編為動畫片,很有趣。讓我們快讀讀吧!
二、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讀生字,理解詞語。
詫異:覺得很奇怪。
躡手躡腳:形容走路時腳步放得很輕。
懇求:懇切地請求。
2、自己默讀課文,了解課文的故事情節。
學習方法提示:①借助教師提供的原著故事簡介
②與同學探討交流
3、全班匯總,簡要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再讀課文,感受人物:
集體討論:你認為尼爾斯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學生尋找課文中語句為發表感受的依據。評價要點:勇敢、善良、知錯就改、富有愛心。)
◎如對比談:---------鵝的情感變化,正是對尼爾斯勇敢、善良、知錯就改、富有愛心的很好詮釋。
1、尼爾斯非常調皮,要么追得鵝滿地跑,要么就拔鵝翅膀上的毛。鵝都非常怕他。
2、在一塊巨大的浮冰上面,整群野鵝已經聚集起來,他們一見尼爾斯,就快樂地拍起翅膀來。
◎再如7、8自然段中尼爾斯對待馬丁的態度(語言、行動),都說明他的善良和有愛心。
◎又如13自然段“立刻趕過去”體現他的勇敢。
四、交流學習體會:今天學習后,你有些什么收獲嗎?
如:積累了詞語:躡手躡腳、無聲無息、出其不意、百爪撓心;
了解了課文內容;
知道了人物特點;
有了繼續閱讀的興趣等等
五、布置作業:
1、將文中的好詞好句畫一畫,讀一讀。
2、可以找到原著全文讀一讀。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2
[課文說明]
這是一首敘述童年純真生活的抒情詩。詩歌分為五個小節,文辭簡潔、韻律和諧,適合學生誦讀。
圍繞“校園門口的那片樹林”,詩人描繪了童年校園生活中一個個動人的情景。這些情景有些是抽象的,如“我們傾聽翠綠的葉子輕柔地呼吸”、“我們聽幼筍無聲地爆出地心”,這些是經過想象浸染的情景,能引起人無限的遐想。而其中有些場面是具體的,是童年生活的真實再現,如“寫作詩歌”、“構思散文”、“采蘑菇”、“捕蝴蝶”等,能激發學生聯想起自己純真、充滿理想的校園生活,產生情感共鳴。
[教學目標]
1.認識掌握本課1個生字,正確書寫8個漢字,借助字典或者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自主積累。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3.理解詩歌內容,感悟詩歌意境,體會童年校園生活的純真與快樂。
4.指導學生體會詩歌的節奏美、意境美、文辭美,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教學建議]
1.朗讀指導
這篇課文內容簡單,學生易于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應以朗讀指導為重點。指導學生在讀中“悟”,再以“悟”帶讀。引導學生用“聽”“看”“想”“讀”等不同方法去感悟文本,與文本對話。朗讀指導中,要注重教師的示范作用。先讓學生聽課文錄音,初步感受詩歌;然后讓學生自由讀,小組互讀,并交流自己是怎樣讀的;之后,讓學生聽老師范讀,邊讀邊想象課文描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接著抓緊時機,引導學生理解,啟發學生感悟,并讓學生談談感受。最后播放音樂,讓學生在優美的樂聲中輕讀課文,感受詩歌意境的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語感是伴隨讀、寫、聽、說、思而產生、形成的。在教學中要通過多讀課文,讓學生感受到文章語言文字所傳遞的信息,進而體會到語言文字中的情感因素,在感情上產生共鳴。
2.拓展創作
學校生活是孩子童年生活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他們不僅在學校獲得知識,同樣在學校也會得到種種體驗,會感受成功的快樂,也會遭遇失敗的困惑。在校園里,他們有笑、有哭、有淚、有苦。對于校園生活,孩子們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因此學生在讀懂了課文,感悟詩歌的意境之后,教師要指導學生把自己的感悟表達出來,在感悟的基礎上挖掘生活素材,引導學生聯想,展開詩歌續編活動。同時要指導學生進行作品欣賞,讓學生感受創作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促進學生在更高的層次上感悟詩歌,理解詩歌。
3.識字與寫字
本課共識字1個,會寫8個。“蘊”字筆畫較多,注意下部左右寫得緊湊些,筆畫間隔勻稱;“飼”與“詞”、“伺”的讀音與字形都要注意指導學生區分。在識字與寫字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借助已有的方法展開自學,培養學生使用字典等工具理解字詞意思的好習慣,要注重發展孩子自學能力。
4.語言積累
課文中詩句優美。對樹林中神秘的聲音描繪細致、含蓄,對校園中學生活動的描寫精練、有趣。在學生感悟文本的基礎上,要注意把話題打開,向生活延伸。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校園生活,談一談在校園里發生的印象最深刻的事,展開詩歌續編活動。
[參考資料]
王宜振,1947年生,山東省東平縣人。《少年月刊》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主要創作兒童詩歌,也寫童話和兒童故事等。出版有兒歌集《搖籃里的歌》,兒童詩集《秋風娃娃》《獻給中學生的一束詩》《獻給少男少女的詩》等。
【教學設計舉例】
[教學目標]
1.認識掌握本課1個生字,正確書寫8個漢字,借助字典或者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自主積累。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3.理解詩歌內容,感悟詩歌意境,體會童年校園生活的純真與快樂。
4.指導學生體會詩歌的節奏美、意境美、文辭美,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教學重點]
1.正確讀寫生字,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
2.感悟童年校園生活的純真、快樂。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學難點]
聯系生活實際對詩歌進行個性化理解,達到情感共鳴。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學校是我們的另一個,我們在那里感受成長的快樂。在校園里,我們有時會享受成功,有時會遭遇失敗。在我們漸漸長大的過程中,我們會哭、會笑。哭笑之間,理想和信念在我們心中悄悄萌芽。校園是我們童年記憶的搖籃。今天我們就走近《校園門口的那片樹林》,跟著課文一起回顧我們校園生活的點點滴滴。
板書:校園門口的那片樹林
指導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范讀課文
要求:聽清楚詩句中生字、多音字的讀音,再用自己的話說說對詩歌的整體感受。
2.學生自由朗讀詩歌,學習生字。
要求:把詩句讀通,讀準。
3.檢查與反饋
(1)出示生字,指名讀生字。
(2)出示詞卡指導,并用重點詞語擴句。
4.指名讀詩。
讀自己喜歡的詩句,說說讀出了什么感受?想怎么朗讀?
(1)我們喜歡在林子里靜靜地傾聽,傾聽那神秘而又有趣的聲音
指導:這兩行詩揭示了兒童對大自然充滿好奇,渴望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心理。要指導學生讀出好奇、神秘的感受。
(2)我們聽翠綠的葉子輕柔地呼吸,我們聽幼筍無聲地爆出地心
指導:這兩行詩表現了兒童充滿詩意的幻想,賦予了翠綠的葉子和幼筍以人的特征,而這一切都在悄然無聲中發生。朗讀時要指導學生讀得輕,讀得優美。
(3)我們聽云雀的歌兒從葉片滑落,我們聽螞蟻的號子清脆又迷人
指導:在這兩行詩中,云雀的歌兒變得有形,歌兒從葉片上滑落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而螞蟻像人們一樣在勞動中吹起了號子,在集體中快樂地生活。這些充滿純真的想象,要指導學生讀得優美,讀出兒童探索大自然的欣喜與快樂。
(4)我喜歡在林子里寫作詩歌,你喜歡在林子里構思散文;你佩服我詩歌里和諧的節奏,我佩服你散文里蘊涵的神韻。
我們常常在林子里采一籃籃蘑菇,為生物組飼養的小兔送去美味的山珍;我們常常在林子里捕捉一只只彩蝶,為我們的實驗室獻上美麗的標本。
指導:這兩節詩描繪了校園活動精彩的畫面,指導學生讀出活動中的快樂。
(5)校園門口的樹林是童年的搖籃,每一棵樹每一株草都充滿溫馨,那里有我們稚氣的笑語和真誠的眼淚,即使明天長成大人,也不會失去那份純真。
指導:這一節詩要讀出孩子心中真切的感受,讀出童年校園生活中的溫馨、快樂與純真。
三、指導寫字
1.指導學生觀察漢字:
你發現了什么?你準備怎樣記住這些漢字?了解形聲字的構字規律,掌握一定方法來記憶。
2.觀察漢字的結構。
3.示范:
蘊:“蘊”字筆畫較多,注意下部左右寫得稍緊湊些,筆畫間隔勻稱。
飼:“飼”與“詞”、“伺”的讀音與字形都要區別開。
4.請個別學生示范。
5.指導練習。
四、作業
1.抄字組詞,抄寫詞語。
2.搜集有關校園生活的詩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詞語復習
光臨傾聽滑落神秘標本和諧佩服輕柔搖籃溫馨
2.回顧:校園門口的那片樹林里有什么?我們在那兒做什么?
板書:神秘的聲音童年的足跡
二、感悟詩歌意境,指導朗讀
1.瀏覽課文,哪些小節描繪了樹林中神秘的聲音?哪些小節描寫了我們在樹林的活動。
2.合作學習:讀自己喜歡的小節,四人一小組交流感受,再把自己的感悟大膽地讀給小組的其他同學聽。
3.反饋與交流:
(1)指導感悟、朗讀課文1、2小節。
A.哪些同學研讀了課文1、2小節,指名讀文。
B.樹林里有什么聲音?那些聲音是怎樣的?“葉子輕柔地呼吸”、“幼筍爆出地心”、“云雀的歌”、“螞蟻的號子”中,哪些是真實存在的聲音?哪些是想象出來的聲音?給你留下什么的感受?
小結:“葉子輕柔地呼吸”讓人感受到葉子成為了有思想的生命體,令人充滿好奇;幼筍向往著光明,克服了重重困難,迸發出生命的活力而“爆出地心”,令人充滿敬畏;“云雀的歌”美而清脆,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螞蟻們整齊的“號子”,表現了在集體生活中成長的快樂。這些聲音伴隨著孩子們成長。
C.聽到這些聲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會想到什么?
D.感悟品讀相關詩句。
E.指導朗讀1、2小節。
(2)指導感悟、朗讀課文3、4小節。
A.指名讀3、4小節。
B.思考:“我們”在校園門口那片樹林里展開了什么活動?
C.在這些活動中會感受到什么?
小結:“我們”在林中“寫作詩歌”、“構思散文”,相互激勵,共同成長,享受著成功的快樂“我們”“采蘑菇”、“捉彩蝶”會感受童年生活的豐富多彩。我們在活動中感受了校園生活的美好、純真與愉快。
D.用快樂、滿足的語氣,有感情朗讀第3、4小節。
4.升華情感,指導創作
(1)在校園生活中,還會發生些什么?
(2)觀看學生校園生活錄像。
(3)指導創作:
在校園的________,
我們________,
我們________,
我們________,
我們________。
三、升華情感,總結全文
1.校園生活給你留下什么樣的感受?
2.出示第5小節,有感情地朗讀第5小節,說說你讀明白了什么?
3.這節詩歌能表達你對學校生活的全部感受嗎?你還想說什么?
繼續創作:
校園是童年的搖籃,
校園是。
4.小結:校園門口的那片樹林是童年的搖籃,它孕育了孩子們最純真的夢想。校園是我們的另外一個家,遠大的理想就在這里萌芽。讓我們記住這美好的時光,讓我們就從這里開始展翅飛翔。
四、作業
1.背誦詩歌。
2.繼續完成詩歌續寫。
板書:
校園門口的那片樹林
神秘的聲音 有趣的活動
童年的搖籃
備課拓展資料 作者簡介
王宜振,1947年生,山東省東平縣人。《少年月刊》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主要創作兒童詩歌,也寫童話和兒童故事等。出版有兒歌集《搖籃里的歌》,兒童詩集《秋風娃娃》《獻給中學生的一束詩》《獻給少男少女的詩》等。
捅馬蜂窩 馮驥才
爺爺的后院雖小,它除去堆放雜物,很少人去,里邊的花木從不修剪,快長瘋了;枝葉糾纏,陰影深濃,卻是鳥兒、蝶兒、蟲兒們生存和嬉戲的一片樂土,也是我兒時的樂園。我喜歡從那爬滿青苔的濕漉漉的大樹干上,取下又輕又薄的蟬衣,從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團團飛舞的小蜢蟲驅趕到蜘蛛網上去。那沉甸甸壓彎枝條的海棠果,個個都比市場買來的大。這里,最壯觀的要屬爺爺窗檐下的馬蜂窩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蓮蓬,無數金黃色的馬蜂爬進爬出,飛來飛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總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爺爺不敢開窗子,怕它們中間哪個冒失鬼一頭闖進屋來。
“真該死,屋子連透透氣兒也不能,哪天請人來把這馬蜂窩捅下來!”奶奶總為這個馬蜂窩生氣。
“不行,要蜇死人的!”爺爺說。
“怎么不行?頭上蒙塊布,拿竹竿一捅就下來。”奶奶反駁道。
“捅不得,捅不得。”爺爺連連搖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卻涌出一種捅馬蜂窩的強烈渴望。那多有趣!當我給這個淘氣的欲望鼓動得難以抑制時,就找來妹妹,趁著爺爺午睡的當兒,悄悄溜到從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門口。我脫下褂子蒙住頭頂,用扣上衣扣兒的前襟遮蓋下半張臉,只露一雙眼。又把兩根竹竿接綁起來,作為搗毀馬蜂窩的武器。我和妹妹約定好,她躲在門里,把住關口,待我捅下馬蜂窩,趕緊開門放我進來,然后把門關住。
妹妹躲在門縫后邊,眼瞧著這非凡而冒險的行動。我開始有些遲疑,最后還是好奇戰勝了膽怯。當我的竿頭觸到蜂窩的一剎那,好像聽到爺爺在屋內呼叫,但我已經顧不得別的,一些受驚的馬蜂轟地飛起來,我趕緊用竿頭頂住蜂窩使勁搖撼兩下,只聽“嗵”,一個沉甸甸的東西掉下來,跟著一團黃色的飛蟲騰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門那邊跑,誰料到妹妹害怕,把門在里邊插上,她跑了,將我關在門外。我一回頭,只見一只馬蜂徑直而兇猛地朝我撲來,好像一架燃料耗盡、決心相撞的戰斗機。這復仇者不顧一切而拼死的氣勢使我驚呆了。我抬手想擋住臉,只覺眉心像被針扎似的劇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著臉大叫。不知道誰開門把我拖進屋。
當夜,我發了高燒。眉心處腫起一個棗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見。家里人輪番用醋、酒、黃醬、萬金油和涼手巾把兒,也沒能使我那腫皰迅速消下去。轉天請來醫生,打針吃藥,七八天后才漸漸復愈。這一下好不輕呢!我生病也沒有過這么長時間,以致消腫后的幾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馬蜂還守在小門口等著我。
過了些天,驚恐稍定,我去爺爺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見他站在當院里,擺手召喚我去,我大著膽子去了。爺爺手指窗根處叫我看,原來是我捅掉的那個蜂窩,卻一只蜂也不見了,好像一只丟棄的干枯的大蓮蓬頭。爺爺又指了指我的腳下,一只馬蜂!我驚嚇得差點叫起來,慌忙跳開。
“怕什么,它早死了!”爺爺說。
仔細瞧,噢,原來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幾只黑螞蟻在它身上爬來爬去。
爺爺說:“這就是蜇你的那只馬蜂。馬蜂就是這樣,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那它干嘛還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嗎?”
“你毀了它的家,它當然不肯饒你。它要拼命的!”爺爺說。
我聽了心里暗暗吃驚。一只小蟲竟有這樣的激情和勇氣。低頭再瞧瞧這只馬蜂,微風吹著它,輕輕顫動,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撲過來時那副視死如歸的架式;與毀壞它們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個英雄……我面對這壯烈犧牲的小飛蟲的尸體,似乎有種罪孽感沉重地壓在我心上。
那一窩馬蜂呢,無家可歸的一群呢,它們還會不會回來重建家園?我甚至想用膠水把這只空空的蜂窩粘上去。
這一年,我經常站在爺爺的后院里,始終沒有等來一只馬蜂。
轉年開春,有兩只馬蜂飛到爺爺的窗檐下,落到被曬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還在去年的舊窩的殘跡上爬了一陣子,跟著飛去而不再來。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風和日麗之時,爺爺忽叫我抬頭看,隔著窗玻璃看見窗檐下幾只赤黃色的馬蜂忙來忙去。在這中間,我忽然看到,一個小巧的、銀灰色的、第一間蜂窩已經筑成了。
于是,我和爺爺面對面開顏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訴自己:再不做一件傷害旁人的事。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運用同桌或小組進行采訪對答,掌握對答的方法。
2、運用競賽法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學設計:
一、進入情境
1、導入:上課前剛結束十月份文明生和進步生的評選,王鉺平和薛超分加緊當選,請這兩位同學作好準備,其余的同學也準備好,你將作為小花電視臺的記者去采訪他倆。
2、提出要求:即席對答是指預先不清楚采訪內容,在常態下接受采訪的回答,那你應該聽明白采訪要求及內容,一般方法是邊聽邊思考,抓住自己清楚的先回答。引出采訪人的采訪目的,然后再作具體地回答。回答時要先想后說,注意說話條理,做到回答清楚明白,令人滿意。
二、分層訓練:
1、聽清問題。要正確回答,必須先把采訪人的問題聽清楚,弄明白。不明白,可采用清楚的先回答,或向采訪人作反問等方法把采訪人采訪目的弄清楚。
2、打好腹稿。聽清楚問題后,分清回答的主次先后。一般先回答簡單的問題,熟悉的問題,后回答復雜的問題,陌生的問題。在回答問題時要先打好腹稿,這就是在腦子里列個說話的提綱,應該從哪幾方面來說,如問:“你的進步取得自己作了哪些努力時”,可根據自己的情況打好這樣腹稿:1、提高改正缺點的認識。2、采取的措施:(1)每天記日記檢查自己的行為;(2)請要好的同學督促和幫助;(3)及時找老師征求意見;(4)向進步大的學生請教經驗。3、進步的體會,這樣回答就清楚了。
3、回答要具體。在打好腹稿的基礎上,一般回答采用先概括后具體的方法進行回答。如回答“作了哪些努力”這個問題時,講每天記日記檢查自己行為,可先講這個方法來說明,也可用具體事例說是,再說自己記日記后,促進自己進步的具體例子,這樣給人以說服力。
4、態度要謙遜。在回答問題時要注意自己的態度,首先要表示謙虛。接觸時可說,“我進步不大,這些進步都是老師教育和同學的幫助的結果,你要了解請問吧!”在采訪中可說:“我說得不明白的地方,請提出!”結束時還應該說:“請多提意見,我可求得更大的進步!”其次要誠懇,有什么說什么,推心置腹的交談,這樣才能把意思講清楚,給采訪人留下好的印象。
三、結合實踐,同桌進行訓練。
四、小組交流,全班展示,評價優秀。
五、布置作業:根據采訪對答,寫一篇采訪稿,向學校投稿。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4
教 學 進 度
月 日 周次 教學內容及課時
9.1 1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11)
9.4—9.8 2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11)——3、鄭成功
9.1—9.15 3 古詩兩首——練習1
9.18—9.22 4 5、負荊請罪——6、船長
9.25—9.29 5 7、愛之鏈——練習2
10.2—10.6 6 國慶節放假
10.9—10.13 7 8、小草和大樹——10、生命的林子
10.16—10.20 8 11、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習作3
10.23—10.27 9 練習3——13、牛郎織女
10.30—11.3 10 14、安塞腰鼓——習作4
11.6—11.10 11 練習4——16、草原
11.13—11.17 12 17、麋鹿——習作5
11.20—11.24 13 練習5——18、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
11.27—12.1 14 19、錢學森——20、詹天佑
12.4—12.8 15 21、鞋匠的兒子——練習6
12.11—12.15 16 練習6——23、學與問
12.18—12.22 17 24、大自然的文字——習作7
12.25—12.29 18 練習7——學和做(3)
1.1.—1.5 19 期末復習
1.8—1.12 20 期末復習、考試
教 學 計 劃
一、 教學大綱對本年級本學科的基本要求:
1. 學習習慣。
(1) 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朗讀方法,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
(2) 培養寫日記的習慣;能夠做到愛護圖書,并養成習慣。
(3) 培養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學會搜集材料并養成習慣。
(4) 培養學生不懂就問的習慣,通過多種渠道學習語文。
2. 漢語拼音。
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3. 繼續練習鋼筆字、毛筆字。
4. 口語交際。
(1) 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2) 能當眾說話,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有禮貌。
(3) 討論問題能主動發言,說清楚自己的意思,養成先想后說的習慣。
5. 閱讀。
(1) 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復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 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
(3) 能憑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像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4) 繼續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初步養成預習的習慣。
6. 習作。
(1) 學習有順序、比較細致地觀察圖畫和事物,寫出文從字順的短文。
(2) 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句子。
(3) 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嘆號、冒號、引號、頓號、書名號、省略號,認識破折號。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對教材體系和內容的簡要分析:
本冊課文主要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十一)、 “閱讀”、“習作”和“練習”組成。全冊課文安排了7個單元。共25篇,習作7篇,練習7個。
1. 關于閱讀。
本冊教材大體上按寫人、記事、寫景、狀物、應用文等組織單元,根據課文特點相機安排語言文字的基礎訓練。
本冊教材所編選的課文內容風富,體裁多樣。既有反映歷史人物的,又有頌揚現代英雄人物的;既有描寫著名自然景觀的,又有蘊含人生哲理的。
本冊課文安排生字時繼續采用了“識寫分流”的辦法。全冊共安排生字222個,其中要求寫得為165個,其余的57個生字只要求認識。
三、對本班學生學習情況的基本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7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1人。
學習態度端正,學習習慣良好、學習成績穩定、優異的,還屬女生居多。但男孩子相對而言,腦子比較靈活,接受知識、掌握知識比較迅速,課上思維活躍,發言積極且質量較高。但也有個別男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態度也不夠端正,有待于進一步加強教育。
學習習慣很好,學習成績穩定、優異的學生有:寧天暢、倪夢雪、陳雪、孫夢、高婷婷、徐俊鋒、何明星、趙雅文、郭招娣等,共計10人。
學習習慣不錯,但學習成績不夠穩定的學生有:李楊、李森、王詩睿、姜濤、王頂尚、王純、王厚棟、姜衍坤、陳雪、閻雪等。共計10人。
學習態度不夠認真,學習習慣不好,而且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有:肖芳芳、楊楊、孔芮、孟曉清、劉欣雨、張偉龍、袁苑、俞亞楠、朱桂君、王力群、湯宇等,共計11人。這些學生還有待于老師和家長的進一步加強管理。
四、改進教法提高質量的設想:
針對本班孩子的整體情況,特提出一些改進教法提高質量的設想:
1.要堅持不懈的抓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一方面,我要認真抓好本冊所安排的關于讀書做筆記和不懂就問的習慣培養;另一方面,對本套教材以往所提的各項學習習慣也要常抓不懈,始終抓緊、抓實,務求達到預定的目標。
2.要堅定不移的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積累與運用。
我在教學中堅持“以讀為主,以講助讀,以各種教輔手段促讀”,指導學生原原本本地把書讀好;注重感受、領悟、積累、運用,讓他們能“讀得進,記得住,用得出”,從而達到提高語文水平的目的。在平時,多開展讀書、摘抄活動,增強他們的競爭意識,從而促進他們多讀書,讀好書。
3.要明確本冊課本的編寫意圖,注重讀寫結合,循序漸進的進行作文教學。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自學,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會認4個生字,會寫8個字,掌握難認難寫字。查閱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詞章《清平樂·六盤山》,體會這首詞飽含的革命豪情。
4.通過學習課文,體會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使命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樂觀積極的生活和學習心態。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通過自學,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會認4個生字,會寫8個字,掌握難認難寫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體會《清平樂·六盤山》這首詞飽含的革命豪情。體會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使命感。
教學難點:
理解詞章《清平樂·六盤山》。培養學生樂觀積極的生活和學習心態。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詞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課文插圖、紅軍長征的相關資料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課題。
1.還記得第九課辛棄疾寫的那首《清平樂》嗎?我們一起來背一背:“茅檐低小……”
2.“清平樂”是個詞牌名,它表示填詞的平仄、韻律、節奏格式。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也是這樣的詞牌。
3.板書課題:21.清平樂·六盤山
4.讀課題。你明白了什么?《清平樂·六盤山》是一首詞。以“清平樂”為詞牌名,“六盤山”是這首詞的題目。
5.這首詞是誰在什么時候寫的?是什么意思呢?六盤山又在哪里?學了這篇課文,同學們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一邊看課文一邊聽課文錄音。
2.聽了這篇課文,你了解了些什么?(《清平樂·六盤山》是毛澤東在1935年9月帶領紅軍第一方面軍翻越六盤山時的有感之作。正式書寫是在1935年12月。)
3.自由讀課文。
4.自學生字及詞語。可邊讀課文邊將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畫記出來,借助課后的生字表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語。也可以先讀課后的生字,讀準字音,再讀課文。如果課文中除了生字還有不認識的字,可請教同學或老師。
5.同桌互相聽讀課文,將課文讀準讀通,交流對課文中詞語的理解。
6.檢查生字讀音。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纓、縛、梁、眺、陜、誦
(2)交流難點字的識記方法。“纓、縛、梁、眺、陜、誦”六個字可以用與形近字相比較的方法識記。
纓——櫻 縛——搏 梁——粱
眺——跳 陜——峽 誦——通
讀準后鼻音字:纓、梁
三、再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1.將生字放回到課文中,讀一讀課文中的詞語。
長纓山梁陜北縛住
談古論今天高云淡紅旗漫卷瓦窯堡不朽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
3.檢查評價,請學生朗讀這篇課文,引導學生適時評價。
4.多讀幾遍,討論疏通詞句。
在黑板上畫簡筆畫幫助理解“山梁”。
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眺望、吟誦。
交流搜集的長征資料,理解“第一方面軍”“六盤山”“會師”“瓦窯堡”“陜北革命根據地”等詞。
5.課文有幾個部分,主要寫了什么?(第一部分是毛澤東寫的詞《清平樂·六盤山》,第二部分是介紹這首詞產生的過程。)
四、指導學生寫字。
1.觀察本課要求會寫的8個字,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梁”字上部的點畫較多,注意寫好。
眺:左邊是“目字旁”,不要寫成“日”。
朽:與“巧”比較識記。
2.自由書空寫一寫。
3.將每個字描紅一個,臨寫兩個。寫完后,同桌互相評價。
五、作業設計。
1.把這篇課文讀流利,讀給家人聽。
2.用本課的生字做詞語卡片。
3.找找長征的故事,讀一讀。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了解書法大家蔡襄的作品及風格。
2、了解福建的歷史上的著名書法家以及他們對中華文化所做的貢獻。
3、讓學生充分領略福建文明作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感受家鄉的歷史文化。
課前準備:
搜集“蔡襄”的資料。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
蔡襄(1012-1067) ,字君謨,漢族,仙游人,原籍仙游楓亭鄉東垞村,后遷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進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擔任過館 閣校勘、知諫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 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出任福建路轉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和杭州府事。卒 贈禮部侍郎, 謚號忠。 主持建造了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泉州洛陽橋, 蔡襄為人忠厚、正直,講究信義,而且學識淵博,書藝高深,書法史上論及宋代書 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蔡襄書法以其渾厚端莊,淳淡婉美, 自成一體。
二、閱讀資料,感受柳永。
1、閱讀書本資料“書法大家蔡襄” 。
2、文中介紹了蔡襄,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
3、蔡襄是宋代著名書法家,其風格是什么?
三、了解蔡襄,分享體驗。
1、閱讀書本中的“相關鏈接” ,了解唐宋閩籍書法大家。
2、福建歷史上還有很多的著名書法大家,你知道他們是誰?
四、總結課題,課后延伸。
1、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親戚朋友們介紹你所了解的福建歷史上的著名書法家,讓更多 的人了解福建的歷史文化。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7
【設計理念】:
本設計著眼于在語言環境中整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目標,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通過精讀、質疑、討論、感悟達成目標。做到以讀為主、讀中有思,思中有悟,思的懸念從讀中生,悟的結果從思中來。使學生經受語言的歷練和環保意識的熏陶。
【教學要求】
1.了解有關地球的知識,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自覺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2.理解關鍵詞和重點句,會用“渺小”、“至少”造句;
3.學習課文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說明的方法;
4.熟練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們生活在這個地球,地球的未來和我們息息相關。我們不僅要了解地球,更要懂得保護好地球。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9課“只有一個地球”(板書課題)。
1、多媒體幻燈片展現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
2、學生看圖后結合課文自由描述。教師相機點出地球的美麗壯觀。緊緊抓住:晶瑩透亮、紗衣等詞理解。
3、出示第二張幻燈片: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4、讀句,用自己的話贊美地球的外觀。比如:地球真是美麗壯觀、和藹可親。地球真是可親可愛。地球在宇宙中就像一顆燦爛的明珠……
5、板書:美麗壯觀。
過度:為什么說地球是人類的母親,是生命的搖籃,和藹可親?課文圍繞課題概括地寫了哪幾方面?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引導歸納:一、美麗壯觀、小;二、資源有限;三、不能移居。(板書)
二、解讀探究。
(一)理解“小”。
1、自由讀1、2兩節,哪些詞突出小意。
2、分析討論。幻燈片呈現原句,抓住“只有、一葉扁舟”理解地球的體積小,面積小。加強個讀、齊讀,讀中體會小。
3、學習對比、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4、幻燈片呈現原文:地球表面積是5.1億平方公里,而人類生活的陸地大約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抓住數字,分析人居陸地面積,以及人多而面積小,通過強烈的對比,感受人類活動的范圍小。
5、小結:綜合兩者深徹體會地球之小。
(二)理解“資源有限”。
1、自由讀3、4小節:從哪兩個方面說明資源有限?
2、學生讀后回答,教師板書:自然資源、再生資源。
3、理解自然資源有限。
①自由說,抓住“節制”和資源形成的年代久遠理解:不加限制的開采,使得有限的自然資源逐漸枯竭。板書:開采。
②理解“慷慨”:地球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和藹可親,無私奉獻。
4、理解再生資源有限。
①出示原文: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至少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但是因為人們隨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 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齊讀一遍。
②理解“再生”。學生舉例說明。本來再生的資源為什么不能再生?
③總結原因:抓住“本來”一詞,除去讀,加上讀,對比感知本來的作用。從而體會遭到毀壞的資源不再再生。
④出示幻燈片:災難圖片圖景觸目驚心!學生有感發言。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講述環境受破壞的嚴重性。
⑤再讀原文。提升情感:地球的易碎性。板書:毀壞。過度:有人說,浩瀚的宇宙無窮大,人類難道不可以移居別的星球嗎?比如火星、月球。
(三)理解不能移居。不能移居的原因是什么?
①出示原文: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公里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個讀:每句是什么意思?
②分析討論:抓住第一句中“至少、沒有適合”;第二句中的“不能指望”理解雙重否定的含義:地球是人類生活生存的唯一星球。突出“唯一性”。齊讀加強共鳴。
③學生舉例加以論證。火星、月球等其他星球目前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人類不可能移居它球。
三、提升情感。
1、出示原文:“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為什么宇航員發出這樣的感嘆?“可愛、易碎”怎么理解?
2、學生結合學習所得解答:地球美麗而可愛,和藹可親;資源遭受無節制開采而面臨枯竭,再生資源遭受肆意毀壞和化學藥品的侵害已不再再生,地球已經千瘡百孔,太容易破碎了!
3、個讀,比讀,讀出因為美而愛,因為破碎而痛惜的情感。再齊讀一遍。
4、由衷地大聲疾呼: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強調“我們”。(幻燈片展現破碎的地球)
四、增強意識。
我們有哪些補救措施了?學生紛紛舉例。
五、回顧板書,總結板書。
板書:建設家園、珍愛地球。
六、作業設計。
以“讀《只有一個地球》有感”為題寫一篇讀后感。評選好文章在校園網站上發表。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8
一、教學要求
㈠知識要求:
⒈分析作者的寫作技巧,學習作者的抒情方法。
⒉用心理解文中的重點句段,體會各地民居的特點。
㈡能力要求:
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獨具特色的民居。
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發表見解的能力,激發民族自豪感。
㈢情感態度:
引導學生了解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獨具特色的民居,感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⒈了解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獨具特色的民居。
⒉分析文章的結構特點,理解重點詞句,提高欣賞詩歌的水平。
⒊感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激發并增強民族自豪感。
三、教具準備
關于各地民居的課件,課文配樂朗誦的錄音。
四、教學課時: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㈠.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我們五十六個民族都生活在祖國這個大家庭中,不但有“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一說,而且在藝術形式上百花盛開,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請同學們看圖片,猜猜這些都是那個地方的民居。(播放課件:如上海石庫門,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等)這節課,我們就走進客家民居去參觀領略一番。
2.(板書課題:各具特色的民居)民居指的是什么?
生:就是人們居住的房子。
㈡.學習《客家民居》
⒈播放《客家民居》配樂朗誦的錄音。學生小聲跟讀,要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⒉自讀課文,了解并找出體現客家民居特點的重點詞語和句子。
⒊合作交流,感知表達特點
⑴思考:這部分是圍繞哪段話來寫的?
生:在閩西南和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點綴著數以千計的圓形圍屋或土樓,這就是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板書:客家民居民居奇葩)
⑵客家民居“奇”在何處?
生:用料奇特,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做黏合劑,以竹片、木條作筋骨。
生:造型奇特,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土樓圍成圓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生:異常堅固,大部分土樓有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歷史,經受無數次地震撼動風雨侵蝕以及炮火攻擊而安然無恙。
⑶作者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對民居的特點進行說明,有什么好處?
生:列數字,通過“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層”,“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兩三百年至五六百年”這些具體數字,使人準確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點。
生: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狀排列,生動地寫出了民居獨特的造型。
生:舉例子,比如,“許多房屋大門上刻著這樣的正楷對聯:‘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后子孫讀與耕’,表現了先輩希望子孫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的愿望”,使文章真實可信。
⑷客家民居中,體現了哪些中華傳統文化?
生:體現了勤儉持家、和睦相處、平等互助等中華傳統文化。
3.教師小結:圓形土樓真不愧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客家人團結友愛、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獨特生活方式。淳樸敦厚、和善好客、勤奮耐勞的民風更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㈢拓展延伸
你想了解自己家鄉民居的'特點嗎?那就趕快用你的慧眼去尋找吧!
第二課時
㈠.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看看這些圖片,猜猜這是哪個地方的民居。(播放課件:傣家竹樓)這節課我們再去傣家竹樓參觀領略一番。
㈡學習《傣家竹樓》
⒈播放《傣家竹樓》配樂朗誦的錄音。學生更讀,要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⒉默讀課文,了解并找出體現傣家竹樓特點的中的詞語和句子。
⒊合作交流,感知表達特點。
⑴思考:傣家竹樓給你的是什么感受?
生:傣家竹樓是緑色之家
(板書:傣家竹樓緑色之家)
⑵想一想,為什么稱傣家竹樓是緑色之家?
生:傣家村寨由一幢幢別致的竹樓組成,村邊有防護林帶,每家質量四周,都用竹籬圍著。籬內種植著各種花木果樹,可謂“樹滿寨,花滿園”,是緑色家園,
生:去傣家做客,進門是一間寬大的堂屋,中間鋪著一大塊竹席,是招待客人的地方。
⑶作者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對民居的特點進行說明,有什么好處?
生:列數字,通過“村寨多則二、三百戶,少則一二十家”,“竹樓由20至24根柱子支撐”等,這些具體的數字,使人準確地了解傣家村寨的基本特點。
生:引用資料,“按照傳統習俗,先要選好地方,打好地基……”使文章充實具體。
⑷傣家竹樓中,體現了哪些中華傳統習俗?
生:體現了美觀、吉祥、平安,家道興旺,平等互助等中華傳統習俗。
⒋教師總結:古人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從這個意義上說,生活在云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算得上是最幸福的人。
㈢布置作業
學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想法,寫下來。
六、板書設計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民居奇葩
傣家竹樓緑色之家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9
一、課題: 讀報和剪報
二、教學目標:
1、豐富學生的閱讀陣地,了解報紙的種類,選擇適合兒童閱讀的報紙。
2、了解報紙的版面設計,對閱讀內容進行篩選,有選擇地進行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通過閱讀和剪貼本的使用,積累素材,實踐運用。
三、教學重難點:
1、報紙的 (鼓勵學生家庭訂閱、班級訂閱)
2、剪貼本的使用(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有計劃、有組織、有反饋和有評比)
3、有意義閱讀內容的篩選,學會有選擇性的精讀與略讀。
四、教學準備:
1、多種類型的報紙;
2、剪貼本;
五、教學方法:
激趣、啟發式、情景式、展示法
六、教學時間: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報紙中形形色色的消息,大大小小的事情,五花八門的知識,同樣會像磁鐵一樣吸引人們。確實,讀報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啟迪我們的智慧,這正是我們今天上課的主題——出示課題“讀報和剪報”
2、談話:明朝顧憲成曾經在東林書院大門兩側題有一副對聯,你們知道是一副什麼對聯嗎?出示:“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3、提問:讀了這則對聯,你有什麼啟發呢?
4、古人尚且如此關心國家大事,作為21世紀的小主人怎么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呢?報紙是傳播時事和知識的重要載體,經常讀報剪報,就能及時了解天下大事,提高文化素養,鍛煉瀏覽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二)了解報紙的種類
1、你們都知道哪些報紙的名稱? (學生交流。)
2、教師小結:
看樣子大家知道報紙的種類還不少,其實除了剛才大家介紹的這些,還有許多我們還不知道名稱的報紙。
據不完全統計,現今在我們國內發行的報紙大約有2100多種。正如大家介紹的,在我們身邊也有著很多的報紙。這么多報紙,我們都能把它們拿來讀一讀嗎?一方面,可能經濟上不允許;另一方面,書報本是我們利用閑暇的時間來讀的,所以我們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讀這么多的報紙。因此我們必須從眾多的報紙種選擇適合我們的報紙來進行閱讀。
3、平時你最喜歡讀什么報紙?通常有幾個版面?各版面是怎樣分工的?你平常喜歡讀哪幾個欄目的?(取出報紙在小組內交流,并推薦一名同學準備班級中交流,教師準備好4版、8版、12版、24版等版面的報紙)
(設計意圖:在這個活動板塊中,還安排了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最喜歡讀什么報紙?通常有幾個版面?各版面是怎樣分工的?你平常喜歡讀哪幾個欄目的?這樣,圍繞讀報這個主題,將讀和說的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突出了語文能力訓練綜合化的特點。)
(三)、指導剪報
1、過渡談話:不知道同學們在讀報的過程中,是否有這樣的體會----我們在平時閱讀報紙仲發現有許多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例如一些有趣的知識、優美的語言、奇妙的圖片等,但是,我們需要它時,卻很難再找到,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
2、為了避免此類事情的出現,有人將報紙上的有用資料分門別類剪貼成冊,就能化廢為寶了。
3、老師覺得這一方面我們班的幾個同學做得非常好,他們以前就有這樣的習慣,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些同學的剪報吧。(學生欣賞,過程中隨機引導學生關注要點)
4、通過剛才的欣賞,你們能不能再結合平常出手抄報的經驗,來談談如何制作剪報?
5、概括制作剪報的步驟
閱讀報紙---剪下自己認為有價值的內容-----分類----粘貼----裝飾
6、具體指導
(1)、“剪下自己認為有價值的內容”,對于“有價值的內容”,你們是如何理解的?(能增長知識的、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有幫助的內容)
(2)、如何分類?(同一主題的分為一類,如英語知識、體育知識集錦等)
(3)、粘貼時又要注意些什么?(要平整、布局要合理等)
(4)、如何裝飾?(可用彩筆畫上自己喜歡的圖畫,也可以加上一些花邊,但一定要清楚、簡潔,不可太復雜)
7、動手剪報
(設計意圖:“學做剪報”活動板塊,先向學生簡要說明剪報的意義,這是明理之舉,有助于學生形成剪報的自覺性、主動性。再讓學生將報上有用的資料分門別類剪貼成冊,這是導行之措,學生通過身體力行的“剪貼”,能夠獲得直接經驗。)
8、教師展示剪貼紙。到學期末我們來一次成果展示,評出各獎項。
(設計意圖:“成果展示”活動板塊,是對學生一段時間以來所做的剪報工作的交流評比。該活動項目是促進學生養成讀報、剪報習慣的動力加油站,有助于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尤其是尊重和保護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多樣化地剪貼報紙。既有學生個體的獨立鉆研,也有學生群體的討論切磋。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還有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四)教師總結
到這里,這次活動即將結束,雖然今天我們談論的是讀報剪報的話題,但這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生活處處是語文,只要我們做個生活的有心人,多讀、巧思、勤動手,一定會收獲學習語文的更大樂趣。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讓我們一起來做個有心人,在讀書中獲得快樂,在讀書中獲得成長。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
一、激情導入
1、師:一個漢字就是一幅畫,一個漢字就是一段歷史。從甲骨文、鐘鼎文、篆書、隸書一直到現在的簡化字中間經歷了漫長的歲月。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綜合性學習,我們了解了甲骨文,知道了鐘鼎文,也領略過篆書、隸書。但你能把最原始的甲骨文與現代的簡化字相聯系嗎?
2、猜字游戲(12生肖)。
3、談感想:
當這兩種文字同時出現在你眼前時,你有什么樣的感想呢?(自由談)
二、學習課文
1、導入揭題:
是呀,漢字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和發展,它讓每一個中國人為之動情。今天讓
我們一起來讀一篇由詩人劉湛秋寫的散文《我愛你,中國的漢字》。
2、自讀課文:
3、思考:
把最能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認真體會作者熱愛漢字的感情。
4、討論交流,指導朗讀:
第一段:“它們像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在紙上玩笑嬉戲,像一朵朵美麗多姿的鮮花愉悅你的眼睛。”
(體會兩個比喻句。把漢字比作孩子和鮮花。你覺得漢字還像什么?)
第二段:風韻和變化:
⑴ (生找到“太陽”、“月亮”這類詞)師:在作者的眼里每個字有著不同的風韻。你有沒有和作者同樣對漢字的感觸嗎?(學生用“看到……感觸到……”展開聯想來說話。)
⑵ 小結:
是呀,這些用筆畫組成的美妙圖畫,這些由橫豎構成的奇妙組合,同人的氣質多么相近。它們在瞬間走進想象,然后又從想象流出,只在記憶中留下無窮的回味。這是一些多么可愛的小精靈呵!
⑶體會書法中漢字的變化。
①師:是呀,書法是漢字最直接、最完美的表現形式。它是一種獨特藝術。它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瑰寶,也是世界藝術殿堂中的一朵奇葩。書法讓漢字更充滿了生機,更具有了無窮無盡的變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欣賞書法作品體會括號中的四個詞。)
②你還能用其他的詞來形容這些書法嗎?
(浩如煙海、揮灑自如、熱情奔放、豪邁恣肆、柳公權的書法骨力遒健,結構勁緊;顏真卿的書法端莊雄偉,氣勢開張。飄逸通達、行云流水。)
③走近沙孟海:
師:在我們寧波有一位世界的書法家。(簡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給我們帶來的作品。
(請生給每幅作品寫一個詞。)
師:誰能連起來向老師們介紹一下沙老的書法作品。
第三段:音律美:
師:我們讀過《詩經》、《楚辭》,也背過唐詩宋詞,更誦過優美的近代詩。從詩歌中我們感受到了漢字中那跳動的音符,那迷人的色彩。
第四段:總結:
師:漢字多奇妙,它像一朵朵美麗多姿的鮮花愉悅你的眼睛,它以無限活力和奇特魅力吸引著你,它以不同的風韻展示它的靈性。怪不得作者會對漢字如此鐘情,迷戀。正如最后一段中所說;“像……”(生齊讀)
(男女生誦讀。)
三、導學
1、師:在這一主題單元中還為我們的綜合性學習提供了很多的信息,也提出了很多要求。
2、生快速瀏覽“我愛你,漢字”版塊。
3、說說你下階段的綜合性學習想從那里著手呢?
四、總結
每一種文字都是民族的記憶與自豪,方塊文字深深地扎根在我們歷史和民族的土壤里。讓我們繼續遨游漢字王國,去感受那祖國文字的神奇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和品味文中的優美詞句。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獨特的感受。
3、體會作者如何觀察、如何展開聯想和想象,表達獨特的感受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作者用心觀察大自然,用豐富的想象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的方法。
難點:感受自然中的花鳥草蟲、山川草木的生命與靈性。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觀察過蟲子嗎?你看過“草蟲的村落”嗎?
2、《草蟲的村落》一文通過奇特想象,描述草蟲的村落有趣生活,表達作者熱愛大自然,與大自然進行心靈對話,與大自然為友的情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
2、字詞檢查。
3、讀寫本課的生詞。
三、梳理層次,整體把握。
1、自讀課文,思考:“草蟲的村落”在哪?你在那里看見了什么?
2、交流反饋。
3、再讀課文思考:
(1)作者是怎樣發現“草蟲的村落”的?
(2)“草蟲的村落”在作者看來是一個怎樣的地方?面對“草蟲的村落”,作者是怎樣的態度、情感?
4、交流討論
四、總結回顧。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草蟲的村落”在作者看來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2、你從文章哪些地方體會到的?讀課文,畫出相關的句子。
二、研讀、探究
1、交流、探究:“草蟲的村落”是快樂的天地,在文章哪些地方體現出來了?
A“我想它一定是游俠之流吧!------終于走出一條路。”從這位勇敢的小俠客身上,我們要體會到一種成功者的喜悅,它是歡樂的。
B“它們互相打著招呼”感受到它們的快樂、和諧。
C“佇足癡望”,“攀談得好像很投機”體會到小的相處融洽、快樂。
D“我看到蟲子勞動生活的形態------”體會到它們的和睦相處、團結友愛。
2、小結:
我們體會到甲蟲們在自己的天地中快樂、和睦,友好地生活著、勞動著、也快樂創造著。
3、小蟲們不但有生命,而且還有靈性。你領悟到作者表達這一獨特感受的方法了嗎?
(1)學生自讀課文,談談你的理解。
(2)交流匯報
作者用心觀察,通過聯想、想象來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三、升華情感。
1、說說你觀察過什么?
2、發揮想象,運用作者的寫法,把自己的觀察寫下來。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11 草蟲的村落
游俠歸來
和睦相處
奇異的游歷 音樂演奏會 愛散步
勤勞地工作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感受中華民族豐富的語言的魅力,理解對聯的意思,體會對聯的巧妙之處,積累對聯。
2、進一步品味反問句和設問句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懂得同一個意思因為表達的句式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3、領悟文化的精深,增強民族責任感,樹立遠大抱負。
4、了解成語的來歷,理解成語的意思,積累成語,從成語中悟出做人的道理。
5、通過誦讀感悟對聯的建筑美、對稱美、語言美、節奏美的特點。
6、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意識,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
7、訓練學生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初步學習敘述、描寫、議論、抒情多種手法的結合運用。培養學生獨立構思和認真修改自己習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品味反問句和設問句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懂得同一個意思因為表達的句式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2、領悟文化的精深,增強民族責任感,樹立遠大抱負。
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意識,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
4、寫清引發愿望的原因,和如何實現這個愿望。不說空話,寫出真情實感,注意合乎邏輯、合理布局。
教學準備:搜集有趣的對聯、搜集表現報效祖國或者民族氣節的名句、收集你喜歡的對聯。
教學時間:5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師:我們過春節,家家戶戶門口貼了什么?(對聯、春聯)誰能向大家說說你喜歡的對聯?
2、指名學生回答。
3、師:大家的記性可真好呀!今天我們又要認識兩副對聯,請翻開書語文樂園二,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
二、學習“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
1、指名學生讀每副對聯,想想能發現什么?
2、小組討論。
3、交流與提示:
①第一副里有好多相同的字,它們的意思一樣嗎?第二副里的字雖然不一樣,但是字音卻有很多相同的,它們是什么意思?(結論:這兩副對聯非常巧妙地運用了相同的字或者同音字來表達不同的意思。)
②對聯是講求對仗的,仔細看看它們是不是對仗的?(結論:的語言文字具有獨特的魅力,也只有才有對對子的語言交流活動,古代文人精湛的文字功底值得我們自豪。)
4、多種形式朗讀背誦。
5、拓展:你還能搜集到哪些有趣的對聯?
6、學生交流搜集到的對聯。
三、學習“讀一讀,體會下列句子的語氣和表達的感情”。
1、多種形式讀這三句話,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引導體會句子的語氣和表達的感情。
①出示用第一句話改編的陳述句“在人類古老的長河中,沒有哪個民族能像中華民族一樣擁有這么豐富的書法瑰寶。”并將兩句話進行對比,看看哪一句表達的感情更強烈更肯定。(結論:看來,反問句更能表達強烈的情感。)
②以此方法,要學生自己體會后面兩句,看看它們是什么句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結論:同一個意思因為表達的句式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我們在過程中也可
以用這樣的句式來表情達意。)
3、進一步朗讀,體會。
第二課時
一、學習“讀一讀,記一記”。
1、請同學們讀讀本題的兩個句子,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結合注釋或字典,說說對句子的理解。
:“名垂竹帛,功標青史”即一個人如果能給國家做出貢獻,就能將自己的名字和功績永遠記在史冊上,這是非常光榮的事情。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思就是國家的興衰成敗,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只有每一個人都積極努力地保衛祖國、建設祖國,國家才會興旺發達。
3、可聯系課前搜集的句子,談談自己的體會。
4、比一比、賽一賽,看誰背得快。
5、小組交流搜集表現報效祖國或者民族氣節的名句。
二、學習“成語故事”。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個故事,看看這個故事寫了什么?
2、指名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3、誰能結合故事內容說說“奉公守法”的意思?
4、小組討論:趙奢的做法對不對、好不好?你覺得趙奢是個怎樣的人?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
5、指名回答。
6、講故事比賽:《奉公守法》
要求:講故事的時候,運用文中特別能表達趙奢品質的詞句,如“依法懲治”“毫不畏懼”“奉公守法”等。
7、學生評。
第三課時(探究與實踐:了解對聯)
一、引“聯”導入,營造活動氛圍。
(出示幾副對聯)同學們,這些對聯寫得多好呀!對聯是漢語園地中的一朵奇葩。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對聯。請你和同學們一起探究把!
二、明確探究的內容。
1、你在那些地方看到過對聯?
2、對聯有哪些特點?
3、從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到有關對聯的知識?
三、自主合作,完成探究。
1、自由組合形成探究小組,選出組長。
2、分配探究任務:整個小組研究一個主題,或者小組成員各自研究一個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一起交流。
3、討論探究途徑。
師指導:《四庫全書》,通過絡搜索,百度、谷歌,鍵入你的主題。
4、展開探究活動,各小組成員注重合作,小組間保持聯系,互通信息。
師適時指導。
四、交流探究成果。
1、小組內部交流,準備好在全班交流的發言稿。
2、小組間相互交流,彼此借鑒。
3、全班集體交流,師從內容、方法上進行。
五、拓展延伸。
開展“接對聯比賽”“互贈對聯增友誼”活動,讓這朵奇葩開在學生心里,深入人心。
第四課時(習作:心愿)
一、引生入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在你們這么大的時候就有了一個美好的心愿,那就是當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桃李滿天下。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美好的心愿呢?那是因為我遇到了一位充滿了愛心的好老師,使很多頑皮的孩子有了進步,所以我也想像我的老師那樣,于是我就認真學習,終于成為了一名小學教師,現在我還在為自己”當優秀教師“這個心愿而努力呢!同學們,你們有怎樣的心愿?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愿?又怎樣為它而努力著呢?
二、自由交談,開闊思路。
1、結合“想一想“的環節,思考里面提出的問題。
2、小組內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
3、指名交流,要求:心愿的由來要合乎邏輯,糾正牽強附會引導學生要言之有理;實現愿望的過程要說得真實,具體,可行,要切合實際做到言之有物;“心愿“的價值取向應該是達到某種美好、有意義的目的。
引導學生區別“心愿”和“夢想”,二者都有“希望將來達到某種目的的想法”這層意思,但夢想的程度深,夢想是對更高更遠目標的期待,一個人會有一個或兩個夢想,而“心愿”可能只是對一個小小的目的的期待,你可以擁有許許多多的心愿。注重引導學生對“心愿”和“夢想”的區別目的是啟發學生從小處著手,從生活中的小事,小現象,遺憾中去思考材料,避免學生一味選取大、假、空的素材。
4、教師根據學生發言適時,結合學生生成相機啟發,拓展學生思維。
三、明確要求,片斷引路。
1、學生就三個問題寫片斷。
A、你有怎樣的心愿?
B、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愿?
C、怎樣為它努力?
2、學生寫片斷,教師巡視。留意寫得好的,備于講評有針對性和示范性。
3、賞析片斷。
第五課時(習作賞析)
一、寫法指導,整合成。
1、做到言之有序,可開門見山表達自己的心愿,再談心愿的由來;可先敘述引發心愿的事情再表達自己的心愿。
2、應把引發心愿的事情作為重點寫詳細、具體,注意寫好自己的內心活動,流露真情。
3、在敘述中適當穿插議論、抒情的語句。
二、自評自改,完善習作。
修改要求:
1、是否按照一定的順序,詳略得當,語言表達是否清楚具體。
2、是否具有真情實感。
三、指導品賞,成就激勵。
1、小組評析。同學們,習作稿已初步形成,愿不愿意和伙伴交流交流,傾聽一下好的建議?請自由組成四人小組,一人讀,三人評,看看是否達到本次習作要求。
2、抽樣導評。展示學生的習作(好、中、差各一份),引導全班同學評議,欣賞成功之處,提出建議,修改不足之處,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修改完善。同學們,一習作的成功還有待于反復地修改。課后,你可以找信得過的伙伴評一評,也可以讓爸爸媽媽給你提提意見,然后自己認真地修改,直到滿意為止。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第一個.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正確讀記“神奇、優雅、辨認、清新、歡悅、清脆、凝聚、奇妙無比”等詞語。
第二個.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第三.領悟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繼續學習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個性化地感悟。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感受語言的優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情感。
教學準備:
1.學生讀熟課文,勾畫好詞佳句,旁批寫感受。收集寫“雨”的優美詞語,語段或寫“雨”的詩文。2.課件:課文插圖,賞讀的語段,拓展資料。
教學課時:
1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情感
1.啟發談話:自然界中,美無處不在,只要細心觀察,它準會讓你一飽眼福。朗讀“導讀”。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作者留心觀察后為我們描繪的美麗的自然景觀。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梳理內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提醒讀準字音,理解生詞(課件)
水淋淋(lín)啼囀(zhuàn)傾吐(tù)神奇、優雅、辨認、清新、歡悅、清脆、凝聚、奇妙無比
輕盈:一般是形容女子身材苗條,動作輕快。
啼囀:形容鳥婉轉地叫。
2.談談對課文的初步印象。再分組競賽朗讀,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明確:課文是按雨來、雨中、雨后的順序來描寫山雨的。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借助插圖、生活實際,結合詩人背景理解古詩大意,體會詩人感情。
3、了解詩畫特點,領悟本課借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理解詩歌大意,欣賞詩中景物,領悟詩人情懷,學習表達方法,感受古詩魅力。
教學過程
一、以畫入詩,走進詩文。
1、顯示:《蘭竹石軸圖》(公元1747丁卯)
《蘭石圖》(公元1749己巳)
《墨蘭圖軸》(公元1754甲戍)
《蘭竹圖軸》(公元1758戊寅)
《山頂妙香圖軸》(公元1758戊寅)
2、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圖都是誰畫的?(鄭燮)看到這些圖有何感受?
生:略
3、簡介詩人,揭示課題。
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是清代歷史上杰出名人,“揚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絕詩書畫”聞名于世的書畫家、文學家。他的畫以竹、石、蘭蕙為最工,天趣橫溢,神理俱足。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題于《山頂妙春圖軸》上的古詩《題畫蘭》(板書課題)
二、習文讀詩,明了詩意。
1、自由讀詩,文通字順。
2、指名朗讀,集體正音。
3、二讀古詩,讀出詩的節奏與音韻。
4、三讀古詩,借助插圖,了解詩中大意。
5、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本詩語言明白流暢,通俗易懂,疏通詩意應著力在自由大膽表達上。)
蘭花本是山中之草,它生長在山頂、巖縫、高崖之顛,香氣飄散四溢、沁人心脾,被譽為“天下第一香”。尤以突出巖石、深深的巖縫中的美好花香更為馥郁芬芳,濃香撲鼻。并不是腳下沒有浮云翻滾的喧鬧,只是蘭花不愿去理睬它們,不知道它們什么時候來到,更不會在它們離去時進行挽留。
6、再讀古詩,把握本詩整體意象,基本情調。
預設:a、蘭花生長環境惡劣……
B、蘭花香氣無與倫比…..
C、蘭花品性高潔,非凡脫俗……
D、蘭花深受詩人鐘愛……
三、精讀品詩,感悟詩情。
(一)看蘭
1、作為“三絕詩書畫”的板橋畫風活潑奔放,挺拔沉雄,沖破了繪畫發展的一切清規戒律,開啟了一代繪畫新風。來,擦亮咱們的雙眸,仔細看一看他所畫之蘭,你看到了什么?
2.反饋引導學生暢所欲言。
預設:
生:我看到了蘭花生長在千山疊峰之頂,巖石縫中,環境十分惡劣。可是它卻顯得那么茂盛,有生機。
師:好一幅具有生命力的蘭花,請讀——(課件)身在千山頂上頭。
生:我看到了蘭花的葉子十分傾斜零亂,但是雜亂之中透著一種零亂美感。
生:我看到了蘭花的不拘一格,其它的花兒是長在平地、泥土或是花盆之中,可是它卻生長在山頂之上,仿佛可以看見世間萬物…..
師:好一個蘭花知音、憐花之人,請讀——身在千山頂上頭
(二)聽景
1、師:高寒之巔,飽覽千山美景,蘭花呀蘭花,你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
2、學生自讀、想象。
3、反饋,師疏導學情
生:我看見了漫山的碧樹、如茵的小草……
生:我看見了清澈的瀑布,雄偉的大山……
生:我看見了展翅翱翔的山鷹,活潑亂跳的小兔……
生:我看見了皓月當空,月光如水,水波蕩漾……
生:我聽見了潺潺流動的山泉唱著歡樂的歌兒……
生:我聽見了山風的呼嘯,大地的震撼……
生:我聽見了牧童的笛聲,知了的蟬鳴……
生:我聽見了巖石的回聲,鳥兒的呢喃,花兒的呼吸……
師:蘭花呀蘭花!沐浴著大自然的清輝,享受著山中獨有的清閑,你可真是幽雅脫俗,怡然自得呀!(齊讀——身在千山頂上頭)
(三)聞香
1、師:古人云“蘭生于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人們常用“國香”、“香祖”、“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等詞句形容它,而在板橋的筆下,又是如何呢?
生:——突巖深縫妙香稠(課件出示)
2、師:香嗎?聞一聞!(香)哪里看出來?
3、理解“妙香稠”
(花香本是四溢,四溢的花香在突巖深縫處聚集。竟香濃到讓人感到粘稠,這種蘭香真是非一個“妙”不能言盡。)
4、能否將“妙香稠”中的“稠”字換成“濃”“重”“絕”“溢”等?(比較感悟古詩用字精妙)
5、小結:蘭花身處貧寒之地,不因山巖的貧
瘠而凋謝,卻孕育大地的精華,吐納著人間絕有的妙香,好一朵妙“花”呀!。(配樂讀一、二句詩——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巖深縫妙香稠。)
(四)悟性
1、師讀:“非無腳下浮云鬧,來不相知去不留”(課件顯示)同學們,你們可曾想過蘭花腳下會有什么喧“鬧”嗎?
2、生討論交流:
——有游人上山郊游,踏青賞景…
——有車馬快遞飛馳而過…
——有采藥者前來驚擾…
——有詩人學者高聲喧嘩,談詩論道…
——有姑娘小姐尋香采花…
3、換位思考:師:假如是你聽到這些喧鬧,你會如何?而蘭花呢?(來不相知去不留)為什么?
4、感悟蘭花品性(不與浮云游塵為伍,兩耳不聞,兩眼不看塵世喧鬧,追求自我,吐納芬芳,超凡脫俗,淡泊自足)(配樂個性朗讀3、4句)
過渡:蘭花至真至純的秉性令人激賞,至香至美的風采令人留念,然而令人不明的是為何大畫家板橋(出示課件)——“板橋專畫蘭竹,五十余年,不畫他物。”(板橋“題畫竹”中自述)
四、多元賞詩,升華詩境
1、賞蘭竹之姿(課件伴樂再看一次前面各圖軸)
2、聽板橋之史
鄭燮,30歲前以讀書教書為主,康熙秀才,后賣畫揚州,以活潑奔放,挺拔沉雄的筆墨,振聾發聵地反擊了純以臨摹為能事的毫無生氣的如意館畫派的靡靡頹風,革新畫的意境,大膽創造。他文筆敏捷,心思高曠,詩文書畫,幾乎是信手拈來,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為“揚州八怪”之首,39歲中雍正舉人,44歲乾隆進士,曾任山東范縣,濰縣縣令。做官期間,不肯逢迎上司,頗能關心人民疾苦,饑荒年歲,曾因擅自開倉賑濟,撥款救災,濟人無數,但卻因此獲罪罷官,為官十二載,看透官場黑暗,秉直清廉,體恤百姓,愛民如子,“恨不能填滿普天饑債”。罷官臨行前,百姓都來送行,板橋雇了三頭毛驢,一頭自己騎,一頭讓人騎著前邊領路,一頭馱行李,做縣令長達十二年之久,卻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見了都很感動,依依不舍,鄭板橋向濰縣的百姓贈畫留念,畫上題詩一首:
烏紗擲去不為官,
囊囊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
秋風江上作漁桿。
從此,鄭板橋回鄉以畫竹賣畫為生,度過了他貧寒而很有節氣的一生。
3、賞析《題畫蘭》的表達方法。
師:身處高寒之地的蘭花與板橋有何共通之處?
蘭花鄭板橋
身處劣境堅持操守
卓爾獨立VS淡泊自足
淡泊脫俗追求個性自由
四時不謝倔強不馴
(借物言志)
4、“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之者披文以入情”,讓我們靜下心來再次領略畫中之詩,詩中之人吧!(美讀古詩,背誦古詩)
五、拓展誦詩,凝出詩味。
1、板橋作為文學家,書畫家,雖畫路較窄,尤愛竹蘭石,是因為畫如其人,人如其畫,詩文寓托,意境雋永。
2、讀一讀下面兩首詩,品一品其中詩味。
竹石 柱石圖
鄭燮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誰與荒齋伴寂寥,
立根原在破巖中,一枝柱石上云霄,
千磨萬擊還堅勁,挺然直是陶元亮,
任爾東西南北風。五斗何能折我腰。
3、反饋交流,積累古詩。
六,鞏固習詩,提升詩趣。
1、書法抄寫本詩,并為之配畫。
2、選自己得意的一幅畫,題一首小詩。
板書設計
題畫蘭
千山頂上 → 妙香稠
浮云喧鬧 → 不相知
借物言志
教學反思: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紅軍戰士頑強的意志、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
3、學習作者利用環境描寫側面表現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紅軍翻越大雪山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學生:搜集紅軍翻越大雪山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1、《七律·長征》這首壯麗的詩篇講述了一段震驚中外的歷程。長征途中,紅軍將士面對的是一條條波濤洶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聳立的雪山,一片片茫無涯際的草地……面對種.種艱難困苦,面對地方軍閥、國民黨的圍追堵截,這支由年輕人組成的紅色大軍在極其險峻的地帶迂回穿插,最終完成了舉世矚目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今天,就讓我們穿過時空的隧道,走進大雪山,感受當年紅軍翻越大雪山的艱難。
2、板書課題:翻越大雪山。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了解課文內容。教師提示重點字詞的讀音及書寫。
戳:讀音chuō,注意“羽”字頭的變化。
踉蹌:讀音liànɡ qiànɡ。
2、想想課文的主要內容,并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作上批注。
3、檢查自學效果,指名說感受。
三、感受雪山環境的險惡
學習課文第1、2段。
1、讀課文第1、2段,勾畫出寫雪山特點的語句。
2、引導學生概括大雪山的特點。(海拔高,氣溫低,空氣稀薄,天氣變幻莫測)抓住“白雪皚皚”、“終年不化”體會氣候的寒冷,抓住“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體會天氣的變幻莫測。引導學生思考這段環境描寫的作用。
3、指導朗讀。
學習課文第3、4段。
1、紅軍從江西出發,已經整整八個月了,他們現在又是怎樣的情況呢?自由讀課文第3段,勾畫出相關的語句。
2、匯報勾畫的內容。
3、這樣的隊伍翻越這樣的雪山,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
4、面對險惡的環境,面對重重困難,紅軍將士的態度是——齊讀第4段。你從感嘆號中悟出了什么?(態度堅決、毫不猶豫)該怎樣讀?引導學生讀3、4段。
四、感受紅軍的無畏精神
學習第5段。
1、紅軍在翻越大雪山過程中首先遇到了什么困難?他們是怎樣克服的?默讀課文第5段,在相應的句子下作上記號。
2、匯報交流。引導學生抓住環境描寫的句子“一到山腳……到處都是雪,雪,雪。”“這里的地形……摔下雪壁。”體會環境的險惡。
作者不惜筆墨著力進行環境描寫用意何在?面對險惡的環境,紅軍戰士怎么做的?
這些險惡的環境與“被救出來的人,拍拍身上的雪塊,系好鞋帶,又歸隊繼續前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引導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學習第6段
1、紅軍戰士越往上爬面臨的困難越大,“大家都拼盡全身力氣”,艱難地前進,“拼盡”可換成哪些詞?為何用“拼盡”?默讀第6段,并在相應的詞句下作上記號。
2、全班交流。
從“像被無數把尖刀割著”、“渾身哆嗦”、“牙齒打顫”體會天氣冷到極點;從“頭暈腦漲,呼吸困難”、“要是……就……”這些句子中體會紅軍將士邁步前進極端困難,并且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所以大家都“拼盡”全身力氣,挑戰極限,翻越雪山。
3、引導朗讀,并通過引讀、結合插圖或浮現畫面的方法引導學生背誦本段。
五、感受紅軍的革命情深
過渡:雪山無情,人有情;氣候惡劣,但“人定勝天”!看吧,我們的紅軍戰士是怎樣用頑強的意志,人間的真情去戰勝那堅實的冰山的!
1、讀7~12段,在你深受感動的地方作上批注。
2、小組交流閱讀感受。
3、全班交流。
從“一摸他的身子,已經冰涼了”可看出,戰士江良蘭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忍受著怎樣的痛苦折磨在風雪里前進。
從“指導員望著……心想……也要挪過山去。”可看出他們患難與共,唇齒相依;他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他們之間的情誼比山高,比海深。
4、第11段中的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內容?展開想象的翅膀,把省略的內容補充完整。
5、讀12段中寫景的句子,與前面寫景的句子作比較,看看有什么不同,你從中體會到什么?(感情色彩不同,烘托出紅軍戰士戰勝自然,越過雪山的喜悅心情。)
六、感受勝利的喜悅
紅軍勝利會師,想象戰士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七、作業練習
1、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在寫作方法上有何收獲。
2、把你認為寫得好的詞句摘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