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年級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六年級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案 1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的11個生字,掌握課文出現的新詞語,理解“威風凜凜、優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殺”;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最后一頭戰象在死前的變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繼續練習快速閱讀課文,從課文中的一些具體描寫中,體會村民對戰象的友好、戰象對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對逝去的戰友的深切懷念,感受人與動物之間以及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情厚誼。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掌握課文內容,體會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情誼。
教學難點:
從課文的相關語句體會人們與戰象以及戰象對戰友之間的深厚感情。
教學準備:
1.了解作者相關知識,寫作背景,對戰象有一定了解;
2.學生預習課文,了解大象的相關資料,可以搜集其他關于大象及人與動物的故事。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能讀通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交流對大象的了解
1.孩子們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的一篇關于大象的課文嗎?(《與象共舞》)誰來說說大象都可以為人們做些什么呢?(生自由發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們的好朋友,可以為人們做這么多事情,但是,你聽說過大象還能幫助人們戰斗嗎?這樣的大象叫戰象(板書:戰象),今天咱們一起認識一頭經歷過戰斗洗禮的最后一頭戰象(補充完課題:最后一頭戰象)。
3.齊讀課題,簡要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沈石溪被稱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這篇文章寫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隊時親身經歷的事情。
4.再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文章都寫了些什么嗎?(如:為什么只有最后一頭戰象?最后一頭戰象怎么來的?最后一頭戰象怎么樣了?寫了最后一頭戰象的哪些事情?)孩子們剛才很會思考,提出了這些很有價值的問題,現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評:不僅引導學生弄清了“戰象”的意思,還針對課題質疑,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二、速讀課文,了解大意
1.快速閱讀全文,思考剛才的提問,可在書上進行勾畫。
2.學生閱讀后解決簡單的問題。
3.指名說一說課文寫了戰象的那些事情。
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成為:英雄垂老──重披戰甲──重臨舊地──自掘墳墓。
[評: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在教學時注意把握時間,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因為是預習過,教師要教方法,不要逐字逐句地讀,要快速把握段落的意思。]
三、再讀課文,理解字詞,掃除障礙
1.默讀課文,邊讀邊勾畫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歡的語句,也可以在旁邊寫出自己的體會。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詞或句子(如:浴血搏殺、泣不成聲……嘎羧為什么不搬東西,整天優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
4.自己閱讀感悟后,小組再合作研讀:交流感受特別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解決,準備匯報自主合作。
作業設計:
1.繼續朗讀課文。
2.抄寫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板書設計:
23、最后一頭戰象
英雄垂老
重披戰甲
重臨舊地
自掘墳墓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仔細品讀,感悟戰象的情感。
教學流程:
一、再讀課文,說印象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大家根據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問題,并一起解決了問題。學到這兒,嘎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預設:可能有“善良”“懷舊”“堅強”“忠誠”“英勇”等,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可以做簡單的整理,以便明確下一步的研讀目標)
[評:高段學生邊讀邊思的習慣已養成,本課課文較長,教學易從整體入手,讓學生談談對嘎羧的印象,直奔重點語句進行學習,避免逐字逐句的講解。]
二、研讀語句,細感悟
1、文中哪些語句的描寫給你留下了這樣的印象?請你快速讀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讀一讀,品一品。
(學生自由研讀,教師巡視,了解學習情況,參與學生的自主學習。)
2、小組交流,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
3、集體交流:
(1)從哪些語句感悟到嘎羧“懷舊”“善良”?
生讀相應句子匯報: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奮,兩只眼睛燒得通紅,見到波農丁,嘔嘔地輕吼著,象蹄急促地踏著地面,鼻尖指向堆放雜物的閣樓。”
(從“嘔嘔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戰象看到象鞍時的急切心情。)
“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睛里淚光閃閃,象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從“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淚光閃閃”,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見到象鞍時內心涌動的對輝煌過去的深深留戀與回味!)
“它什么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水,繞著村子走了三圈。”
(從這里感受到戰象也已經對村寨和村寨的人們產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沒有忘記村寨的人們對它的救助,對它的無微不至的關懷。)
“它站在江邊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戰象們馱著抗日健兒,冒著槍林彈雨,排山倒海般地沖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丟盔棄甲;英勇的戰象和抗日將士也紛紛中彈跌倒在江里。“親了又親”的礁石,也許是嘎羧曾經奮力殺敵的一處戰場,也許是曾灑滿戰友鮮血的一處傷心之地;“震耳欲聾的吼叫”,也許是嘎羧在深情呼喚戰友們的靈魂,也許在訴說它對戰友的深深懷念,也許在告訴戰友,它也將來陪伴它們……這樣的悲壯,這樣的深情,這僅僅是一頭戰象嗎?這是一位讓人滿懷敬仰的英雄,這是一位讓人飲淚歌頌的英雄!從這些都感受到戰象對戰斗過的地方的留戀,同時也是對救它的人們的感謝,也是對死去的戰象的深深的懷念。)
(2)匯報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語句。
“象鞍上留著彈孔,似乎還有斑斑血跡──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
(從這里可以體會到當時戰斗的慘烈,戰象對戰斗記憶猶新,披掛上象鞍有一種無比自豪的感情。通過對象鞍和嘎羧的簡練描繪,深情地贊頌了嘎羧的英雄形象與氣概)
為什么戰象見到戰斗過的象鞍那么激動?為什么戰象披掛上象鞍又顯得那么英武豪邁?
(可聯系前面的威風凜凜,逐漸衰老和現在進行對比理解,教師的誘導,使學生切身體會到戰象對戰斗對戰友的無比懷念之情。)
“嘎羧要走的消息長了翅膀似的傳遍全寨,男女老少都來給嘎羧送行。許多人泣不成聲。村長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條潔白的紗巾,四條象腿上綁了四塊黑布。”(從“泣不成聲”“系紗巾”“綁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們對戰象已經有了難以割舍的情感,人們不能忘記戰象在戰斗中立下的赫赫戰功,人們對戰象的將要死去表達了極度的悲傷。順勢再鞏固側面描寫)
(3)從哪些地方又感受到這頭戰象的“忠誠”?
生匯報“戰象走向百象冢,和并肩戰斗的戰友躺在了一起”部分。
以下內容重點體會:
“嘎羧來到石碑前,選了一塊平坦的草地,我們躲在遠處,看著它的身體一寸一寸往下沉。”從這里你體會到什么?
“嘎羧臥在坑底,側著臉,鼻子盤在腿彎,一只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嘎羧凝望著天空會想些什么?
(4)課文里還有令你感動、令你深思的語段嗎?請有感情地讀一讀吧。
[評:引導學生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想象,感受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通過對嘎羧行為、神態的具體描寫,讓學生感悟到具體、生動的描寫是本文一個重要的表達特點。]
三、拓展延伸,促升華
1、此時你想用怎樣的語言來贊頌嘎羧,贊頌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請寫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寫下你最誠摯的贊頌吧。(學生練筆,集體交流)
2、這篇課文與我們剛剛學習過的《老人與海鷗》一課有那些相同的地方?
3、引導學生從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和課文都有具體的描寫兩方面進行比較,再次體驗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和文章寫真實寫具體的方法。
[評:通過聯系前面學過的課文,再次體會具體、細致的描寫體現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的表達方法。]
四、推薦作品
像這樣寫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情感故事的文章還有很多,孩子們下去可以再看看《第七條獵狗》、《再被狐貍騙一次》、《義犬復仇》
作業設計:
1.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2.小練筆:嘎羧告別村寨的場面,駐立江灘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選擇一個場景,想象嘎羧內心的感受,并寫下來。
板書設計:
23、最后一頭戰象
善良忠誠英勇堅強
[評與思:這是一篇很典型的長課文短教的范例,文章雖然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的,但在教學時我們則采用直奔中心的方法,抓住重點段落進行研讀。在這一重要環節的實施中,教師可采用多樣化的形式,不一定只是談感悟再朗讀,可以讀代講,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六年級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案 2
【教學目標】
1.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日寇、凝重、華貴、英武、氣概、焦躁不安、漫不經心、久別重逢、橫遭不幸、震耳欲聾、浴血搏殺等20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能提出不理解的問題,與同學一起探究解決。
4.學習作者具體、細致的表達方法,感受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教學重點】
通過入情入境地品讀,感受課文飽含深情的語言,體會人們與戰象以及戰象對戰友之間的深厚感情。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感悟,感受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輝煌與莊嚴,感受戰象嘎羧高大英勇的英雄形象,感受作者的表達方法,領會作者的創作意圖。
【教學準備】
1.了解作者相關知識,寫作背景,對戰象有一定了解。
2.學生預習課文,了解大象的相關資料,可以搜集其他關于大象及人與動物的故事。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了解,導入新課。
1.大象是人類的好朋友,可以為人類做好多事情,你能簡要地說一說嗎?
2.揭題。
3.故事發生在1969年,到云南西雙版納插隊的動物小說家沈石溪,親眼目睹了一件令他終生難忘的事情,于是他在文章中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它雖然只是一頭象,被人類稱之為獸類,卻具有很多人所沒有的高尚情懷
4.據題提問。
二、速讀課文,了解大意
1.下面就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要求:
(1)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讀順。
(2)理解下列生字詞,通過品讀加深理解:威風凜凜、排山倒海、勢不可當、優哉游哉、焦躁不安、久別重逢、英武豪邁、泣不成聲、震耳欲聾、炯炯有神、激越悲壯、浴血搏殺
(3)思考剛才的問題
2.檢查交流:
板書:英雄垂暮──重披戰甲──憑吊戰場──莊嚴歸去。
三、品讀課文,感受嘎羧。
(一)認識英雄,告別村民。
1.默讀課文,找到關于象兵的介紹。
2.了解象兵抗擊日寇前的那段歷史
出示課件:屏幕上出現一幅東亞地圖
日本是一個被大海包圍的彈丸之地。日本軍國主義者野心勃勃,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侵占我國東北三省;1937年,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1939年3
月,侵占南海群島;1941年12月,日寇占領香港;1942年,日軍侵占菲律賓、緬甸日軍一次又一次揮舞戰刀,鐵蹄所到之處,山河破碎,生靈涂炭。日軍的暴行也激起了民眾的怒火,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國,燃遍整個東亞。
1943年,當日寇的魔掌伸向云南,伸向西雙版納時,象兵們英勇地扛起了抗日的旗幟。現在,讓我們回到那刀光劍影的戰爭年代,感受那英勇慘烈的戰斗場面吧。
1943年,象兵在西雙版納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戰斗結束后,鬼子扔下了七十多具尸體,我方八十多頭戰象全部中彈倒地。
3.閱讀這段文字,想象當時情景。
八十多頭戰象冒著槍林彈雨,排山倒海地沖向敵人;槍炮聲、喊殺聲、大象的悲壯的吼叫聲回蕩在打洛江畔;在鬼子的槍炮中,英勇的戰象和抗日將士也紛紛中彈倒地。日寇們鬼哭狼嚎,丟盔棄甲。
4.經過這場驚天動地的戰斗,嘎羧成了唯一幸存下來的戰象。村民們怎樣對待這頭戰象?除了故事中的描述,你還能想象到什么?
(正是戰象們打跑了日本鬼子,這個小村莊才免遭戰火的洗劫。村民們對嘎羧特別好,把自己平常舍不得吃的水果送到嘎羧嘴邊;村民們為嘎羧搭起了高大的象房;村民們讓波農丁來專門照顧它;夏天,村民為嘎羧洗澡;冬天,村民給嘎羧生起了火爐)所有的這些都體現了村民對這位英雄的敬仰之情。
板書:英雄
敬仰
5.指導朗讀相關段落語句
6.村民無微不至的照顧,嘎羧看在眼里,記在心間。時光如水,歲月如梭。一晃二十六年過去了。曾經英武豪邁的英雄老了。嘎羧就要走到生命盡頭了,它舍得離開村民嗎?
7.你能根據這段話設計什么問題來考考大家嗎?(為什么要繞村走三圈?)
8.解疑。
(二)重披戰甲,回想過去
1.嘎羧在離開村子前,它最先做的一件事是什么?(找當年自己曾經披掛過的象鞍。)古人說:讀書貴有疑。現在,讓我們來細細地品讀重披象鞍這一部分,在這段話中,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嗎?(學生讀書,勾畫句子,寫問題與體會,教師巡視)
2.交流:
(1)嘎羧為什么要尋找象鞍?在這二十六年間,嘎羧為什么不去看望這位老朋友,而在臨死前才找到象鞍并披掛上象鞍?
(2)哪句話最能體會到嘎羧對象鞍的深深情感的?
①指名讀讀這句話。
②哪些詞語打動了你的心?
③你能讀出嘎羧心中的那份傷感,那份珍惜、那份感動嗎?
(3)嘎羧看到了象鞍,一下子安靜下來,可它的內心安靜嗎?(沉浸在對輝煌過去的深深留戀與回味里)
(4)齊讀體會。
3.小結:嘎羧在預感到自己大限將至時,首先想到的是重新披掛上它的象鞍,它想起了它作為一頭戰象的輝煌與榮耀,想起了二十六年前那場驚天動地的戰斗,想起了和它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然后,嘎羧踏上了它的不歸路。在這生命的最后時光里,嘎羧還做了哪些事情?它為什么要這樣做,我們下節課再來探討這些問題。
五、作業設計:
1.繼續朗讀課文,寫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2.抄寫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3課(齊讀)《最后一頭戰象》。
2.這篇課文描寫了這最后一頭戰象嘎羧的哪些事?(小標題主要內容)
3.上節課,我們已經學過了重披象鞍和告別村民這兩部分內容,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接下來的兩個部分。
二、品讀課文。
(三)打洛江畔
緬懷往事
1.自讀課文14自然段,邊讀邊想,有什么地方讀不懂,在書上做個記號,等會兒提出來。
2.交流,可能有:
為什么嘎羧久久凝望江面?或嘎羧久久凝望凝望的是什么?
為什么嘎羧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
嘎羧為什么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
3.再讀課文,邊讀邊想,互相交流,隨機進行朗讀指導。
①嘎羧為什么要久久凝望?
凝望什么意思?說話練習:嘎羧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它仿佛看到了。
②為什么嘎羧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這塊礁石對嘎羧來說有著特殊的情感:也許;也許;也許。)
③嘎羧為什么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嘎羧在大聲地說什么?戰友?鄉親?土地?)
4.此時此刻,相信嘎羧給你們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現在我們再把整段話連起來讀讀。
5.創造性復述,加深理解。(自說指名)
假如你就是嘎羧,來到打洛江畔,怎么說這段話?說的時候,不但要把自己當成嘎羧,還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取舍,甚至可以調整句子的順序。
6.你覺得這是什么樣的嘎羧?(重情重義、善良忠誠)
(四)百象冢旁,莊嚴歸去
1.離開了打洛江,最后嘎羧來到了埋葬八十多頭戰象的地方百象冢。
2.它要在百象冢干什么?對一頭老象來說,祖先留下來的象冢,不是它最好的歸宿嗎?
3.輕聲讀嘎羧挖坑的部分,看看有那些地方讓你感動,讓你震驚,感到不可思議?拿起筆來,給這些句子劃上線,做上披注,寫寫你的體會。
4.交流,隨機進行朗讀指導。
想象:此時的嘎羧是怎樣的嘎羧?(瀕臨死亡、體力不濟、疲憊)所挖的坑的大小?
補充材料:據我所知,嘎羧被村民救回來后,雖然治好了傷,卻留下了嚴重的身殘:腿瘸了,頭歪了,可就這樣一頭戰象,長途跋涉,幾天沒吃,還堅持不懈地挖著,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他心中到底在想什么?
5.小結:生不能在一起,死也一定在一起,這樣的悲壯,這樣的深情,這哪是一頭戰象呀?這分明是一位讓人敬仰的英雄呀!嘎羧走了,帶著他的忠誠,帶著他的情義走了,這一路我們陪他走來,走得艱難卻堅定。把黑板上小詩送給他:
重披鎧甲赴歸途
憑吊戰場情義重
英雄相依共長眠
一片忠誠付青天
6.現在,我們就要離開百象冢了,你想對戰象嘎羧說些什么呢?
三、課外延伸:
1.作家沈石溪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只是為了講一個故事給我們聽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自己說的話。
做至情至性的人,發感人肺腑的文字,在強者面前不示弱,在弱者面前不逞強。淡泊名利,多做實事,這就是我作文和做人追求的境界。
動物小說寫的是動物,折射的卻是人類的情感,因此想引發人類更多的思考。
2.齊聲朗讀
3.沈石溪還有更多這樣的作品,當你去閱讀他的作品是,你會發現動物像我們人類一樣有著愛情,親情,友情。像我們一樣竭盡全力地生活著,奮斗著,直到走完自己的一生。今天這堂課希望只是一個引子,引導你們去讀更多他的作品,去學習,去思考。
六年級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練習抓住主要情節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感受戰象嘎羧的情懷,體會作者通過對嘎羧神態、動作、叫聲的描寫把動物的情感寫真實、寫具體的方法
4.培養學生養成記筆記的習慣
二、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戰象嘎羧的情懷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通過對神態、動作、叫聲的描寫把動物的情感寫真實、寫具體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課文,概括主要內容(板塊一)
1.導入:1943年,日寇侵占我國云南邊陲,抗日戰士奮起反擊有一群特殊的士兵,它們破城門、踏敵軍,勇猛無敵,它們就是“戰象”戰斗結束后,我們的八十頭戰象也倒在了血泊之中在人們清理這些戰象尸體的時候,驚喜地發現一頭受了重傷的公象還活著,這就是“最后一頭戰象”教師板書課題,學生同步在筆記本上書寫課題
2.課前大家進行了預習,請同學們快速閱讀一下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呢?
3.提煉主要情節,教師板書
4.依據主要情節,概括主要內容
5.總結:抓住主要情節來概括主要內容是一種好方法
【設計意圖:根據文本特點,抓主要情節,整體把握課文,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二)學習重點情節,走進嘎羧內心(板塊二)
1.交代任務:學生默讀課文,找到感動的情節,畫出感動的語句
2.學生自學
3.交流匯報
第一部分:學習“重披象鞍”
(1)聚焦語句
“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睛里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2)讀出畫面
自己讀讀,你的眼前浮現出了怎樣的畫面?讀出你想象到的畫面
(3)指導讀出情感
(4)初步體會寫法,再次指導朗讀
嘎羧不會說話,它在用什么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呢?(動作、神態)
(5)小結:學習這段話,我們知道嘎羧是用動作和神態來表達情感的
【設計意圖:以讀代講,讀出畫面,讀出情感,體會寫法,體現對讀法、學法、寫法的指導】
第二部分:學習“再回戰場”
(1)聚焦語句
“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
(2)發現寫法,讀出情感
九月開學季,老師你們準備好了嗎?
第一個畫面大象用它的動作和神態來表達它的情感,這段話又是怎么表達的呢?
指導讀出情感
(3)對比朗讀,體會情感 出示兩段話:老師讀:“嘎羧躺在地上拒絕進食朝你看一眼” 學生讀:“它身體膨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里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激發情感
配樂朗讀
(4)小結:同學們,26個春秋,9000多個日日夜夜,再次回到戰場嘎羧心潮澎湃,讀著這樣的文字也讓我們心潮激蕩
【設計意圖:想象畫面,營造情境,品味細節,感悟戰象形象】
第三部分:略讀“光榮歸去”
(1)聚焦語句
“土坑有三米深,嘎羧臥在坑底,側著臉,鼻子盤在腿彎,一只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
(2)朗讀出情感
(三)回顧文章整體,總結寫作方法(板塊三)
1.出示三段話
(1)體會精神 嘎羧逝去了,但我相信它在生命彌留之際的壯舉會永遠印刻在我們的心中,它留下的.是什么呢?
(2)發現寫作方法
2.小結:動物沒有人類所明了的表達方式,但是作者通過對嘎羧動作和神態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嘎羧就像一位戰士,深深震撼著我們
【設計意圖:回歸整體,感悟戰象精神,發現本篇動物小說的特點】
(四)拓展課外閱讀,體會表達特點(板塊四)
1.教師出示作者的話:“美好的情感并非人類專有,在特定環境下,許多動物也會表現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懷這種情懷震撼心靈,滌蕩靈魂”
2.拓展閱讀《斑羚飛渡》重點情節 懂得了什么?學到了什么?
3.像這樣的形象他還刻畫了很多,如:《紅奶羊》中機智的紅奶羊茜露兒、《第七只獵狗》中舍身救主的獵狗赤利等等,希望大家通過閱讀來感受動物的美好情感,高尚情懷
4.布置作業:
(1)把課文的主要內容和寫作方法整理在筆記本上
(2)閱讀沈石溪的其它動物小說
【設計意圖:在“段落閱讀”(板塊二)、“整體回顧”(板塊三)的基礎上,課內外結合,層層深入體會作者“通過對神態、動作、叫聲的描寫把動物的情感寫真實、寫具體的方法”,突破教學難點】
六年級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案 4
教學目標:
1、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引導學生質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活動中,通過品讀重點詞句、感情朗讀、想象說寫話等語言實踐活動,體會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懷。
3、體會作者具體、細致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通過品讀課文中描寫嘎羧動作、神態的語句,引導學生走進嘎羧的內心世界,體會嘎羧豐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懷。
教學準備:
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背景課件)
1、激情導入。(播放視頻)
2、嘎羧是這場戰斗中唯一幸存的戰象,也是最后一頭戰象。(板書課題)
3、這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23課的課題,齊讀。P121
二、速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這篇課文很長,有2000來字,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嘎羧臨死之前做了哪些事?
2、討論交流,嘎羧在生命的最后歷程當中做了哪幾件事?
相機板書:披掛象鞍 重回戰場 挖掘墓坑
3、引導學生用“先……然后……最后……”這一句式將嘎羧臨死之前做的三件事連起來說清楚。
4、小結:我們在學習篇幅較長的文章時,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辦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板書:抓事件)
三、引導質疑
1、課文主要寫了最后一頭戰象嘎羧之死,同時在課文的11自然段也介紹了一般大象的死,請你再次默讀課文11自然段,比較一下嘎羧之死和一般大象的死有什么不一樣?
2、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抓住主要的區別。
3、了解了一般大象死時的特點。我們再來看看嘎羧臨死之前做的這些不同尋常的事情,你的心中有怎樣的疑問?
4、引導學生質疑,梳理問題,明確學習方向。
四、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一)引導學生研讀第十四自然段,探討嘎羧為什么要重回戰場。
1、找出描寫嘎羧重回戰場的句段讀一讀,用“—”標出描寫嘎羧神態動作的語句,體會它內心的想法,并寫在旁邊。
2、學生自讀體會,劃記詞句,做批注。
3、討論交流,重點引導學生抓住“凝望”“親了又親”“吼叫”等描寫動作、神態的詞語想象,體會嘎羧的內心,并指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懷。
4、小結:在剛才的學習中,我們先找出記敘這個事例的相關句段,然后劃記描寫嘎羧動作神態的詞語,并抓住這些詞語細細品味,體會嘎羧內心的想法,從而感悟到它真摯的情感,解決了我們心中的疑問。
(二)分組自學“披掛象鞍”和“挖掘墓坑”部分。
1、分組,交待自學要求。
2、學生自學。
3、小組交流,共同研討
(三)討論交流“披掛象鞍”部分的讀書感受。
1、引導學生重點品讀:
(1)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著,眼睛里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引導學生抓住“摩挲”“淚光閃閃”等詞語體會嘎羧內心的情感。
(2)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
引導學生感受嘎羧“英武豪邁”的形象,理解嘎羧臨死之前披掛象鞍的原因。
2、深入探究:從你們的朗讀中,我知道你們走進了嘎羧的心,它臨死前要披掛上象鞍是因為什么?
3、小結:同學們,文中的嘎羧不會說話,作者通過描寫它的動作神態來表現它內心的情感。我們如果能抓住這些事例,品味當中的細節描寫,并及時地把自己的想法在書中寫一寫,就能體會到它內心的情感,讀懂它的心。
(四)討論交流“挖掘墓坑”部分讀書感受,理解嘎羧為什么要在百象冢挖掘墓坑,埋葬自己。
1、學生交流讀書感受,重點品讀:
(1)它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又經過長途跋涉,體力不濟,挖一陣就喘息一陣。
從“挖一陣就喘息一陣”,引導學生感受嘎羧挖坑的艱難。并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嘎羧內心的情感。
(2)我們躲在遠處,看著它的身體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重點引導學生探究“沉”字的'深層含義,體會嘎羧奮力挖掘墓坑的內心,感悟它的英雄形象。
2、想象說話,走進嘎羧。
26年前,它曾經和戰友們在這里,26年后,它仍舊要和戰友們。
3、引導學生探究嘎羧的內心:這是一顆怎樣的心啊?你們讀懂了嗎?
4、讀描寫嘎羧死后形象的句子。抓住“凝望”一詞,引導學生體會它內心的想法,并進行寫話訓練。
5、交流寫話內容,適時引導學生朗讀感悟。
五、總結延伸
1、總結全課,明確下節課學習任務。
嘎羧是一頭戰象,我們卻從這些感人的事例當中,從這些生動細致的描寫當中,體會到它像人一樣豐富的情感,感受到它英雄的形象。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也就是本文作者在他的創作體會里寫道:動物小說寫的是動物,折射的卻是人類豐富的情感,想引發人類更多的思考。那么嘎羧還具有怎樣豐富的情感?作者又想引發我們怎樣的思考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2、布置課外閱讀沈石溪的其它動物小說。
板書設計
23、最后一頭戰象
抓事例 品細節 悟情感
披掛象鞍神態壯士
重回戰場動作英雄
挖掘墓坑
六年級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案 5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11個生字。正確讀寫“日寇、埋葬、陣亡、喘息、凝重、焦躁不安、橫遭倒霉、震耳欲聾、浴血搏殺”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身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能提出不理解的問題,與同學一起探究解決。
4、學習作者具體、細致的表達方法,感受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小朋友們,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的一篇關于大象的課文嗎?(《與象共舞》)誰來說說大象都可以為人們做些什么呢?(生自由發言)你聽說過大象還能協助人們戰斗嗎?這樣的大象叫戰象(板書:戰象),今天咱們一起認識一頭經歷過戰斗洗禮的最后一頭戰象(補充完課題:最后一頭戰象)。
二、速度課文,了解大意
齊讀課題。屏幕出示,簡要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作者沈石溪,被稱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這篇文章寫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隊時親身經歷的事情。
那么,作者給我們寫了哪些事呢?請打開課本帶著問題快速閱讀:
1、這頭戰象是怎么來的?
2、本課寫了關于這頭戰象的那些事情?可在書上進行勾畫。
同學閱讀后解決問題,并隨著同學的回答進行板書:戰象衰老──重披象鞍──回到戰場──埋葬自身(板書可以隨同學回答靈活應變,也可以板書為:英雄垂老──重披戰甲──憑吊戰場──莊嚴歸去。
三、再讀課文,理解字詞,掃除障礙
1、默讀課文,邊讀邊勾畫自身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歡的語句,也可以在旁邊寫出自身的體會。
2、生提出自身不懂的字詞,小組之間討論或者借助工具書理解。
(如:浴血搏殺、泣不成聲……)
3、交流自身喜歡的句子,比一比誰讀得最棒。
四、課堂作業
1、繼續朗讀課文。
2、謄寫文中的生字和詞語,還有喜歡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說印象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大家根據自身的理解一起解決了問題。學到這兒,嘎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預設:可能有“善良”“懷舊”“堅強”“忠誠”“英勇”等,根據同學的回答,老師可以做簡單的整理,以便明確下一步的研讀目標。)
二、研讀語句,細細感悟
1、文中哪些語句的描寫給你留下了這樣的印象?請你快速讀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讀一讀,品一品。
(同學自由研讀,教師巡視,了解學習情況,參與同學的自主學習。)
2、集體交流,感情朗讀,加深感悟。可以根據學情,重點抓住以下幾處關于嘎羧行為、神態的描寫進行朗讀感悟:
⑴ 嘎羧再次見到象鞍時的`舉動與神情:
“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恬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睛里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這句話對嘎羧的動作、神情詳細地進行了描寫,讓同學找出動作、神情的詞,采用競賽朗讀的方式,指導同學讀得深沉、讀出感動。引導同學體會到戰象對象鞍的珍愛,讀出它對過去的留戀與回味。(這段話體現出戰象懷舊、善良。)
“26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這句話通過對象鞍與嘎羧的簡練描繪,深情地贊頌了嘎羧的英雄形象與氣概。抓住重要詞語(凝重華貴、英武豪邁),指導同學讀出對戰象的敬佩與贊詠。(這段話體現出戰象英勇。)
⑵ 嘎羧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為:
“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地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歐──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
引導同學聯系上下文想象,嘎羧久久地凝望著,它可能看到怎樣的景象呢?在它的吼叫聲里,嘎羧在呼喚什么呢?然后采用扮演朗讀的形式,把戰象對戰友的懷念,對過去驚天地、泣鬼神的戰斗局面無比留戀的悲壯深情讀出來。
(這段話也體現出戰象的懷舊、善良。)
⑶ 嘎羧在為自身挖掘墳墓的壯舉:
“它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又經過長途跋涉,體力不濟,挖一陣就喘息一陣。嘎羧從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終于挖出了一個橢圓形的淺坑。”
“太陽落山了,月亮升起來了,它仍在埋頭挖著。”
“土坑約有三米深,嘎羧臥在坑底,側著臉,鼻子盤在腿彎,一只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
引導同學想象:這頭戰象那么費勁地挖墳墓,是為了什么?它的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是在告訴人們什么?
這幾個段落要指導同學精心品讀,讀出內心的感動與敬佩。(這段話體現出戰象的堅強、忠誠。)
課文里還有使你感動的句子或段落嗎?找出來請你有感情地讀一讀吧!
三、拓展延伸,促升華
1、此時,你想用怎樣的語言來贊頌嘎羧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請寫下你最深刻的感受吧!
2、交流讀后的感受:
鼓勵同學自由表達,引導同學感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通過對嘎羧生命最后一程的細膩描述,贊頌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字里行間,也有更深刻的含義──它雖然只是一頭戰象,卻有著超人的情懷,這值得人們細細品味、深深思索。
六年級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案 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最后一頭戰象在臨死前的變化的事。
2、快速閱讀課文,抓住主要內容,從具體描寫中,體會村民對戰象的友好,戰象對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對逝去的戰友的深切懷念。
教學重難點:
從重點詞句中體會人們與戰象以及戰象對戰友之間的深厚感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讀過《老人與海鷗》,我們深深感受到生命是美麗的,但更美麗的是生命間的相互關愛,讀過《跑進家來的松鼠》又讓我們忍俊不禁。那你們還記得《最后一頭戰象》中那些包含深情的文字,向我們描述了戰象嘎羧在臨死前都做了哪幾件事嗎?
2、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3、這是中國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的作品。他曾經說過:動物小說寫的是動物,但折射的卻使人類的情感。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嘎羧的內心世界。
4、板書課題。
二、研讀課文。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戰象嘎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在你的眼里,嘎羧是善良、忠誠、英勇、懷舊的,課文中的哪些描寫給你留下了這樣的印象。
2、出示自學提示:默讀課文畫一畫: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讀一讀你畫出的句子。說一說自己的體會。
3、學生自學交流。
4、全班交流重點句子。
(1)沒想到……老朋友。
a、理解久別重逢。
b、點讀句子,此時此刻,嘎羧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肯能回想到什么呢。
c、帶著自己的體會再讀。
d、作者寥寥幾筆就清晰的表達出英勇的戰象積淀在心中深沉的感情。
(2)二十六個春秋過去了……氣概。
a、而今,戰火不再,但積滿灰塵的象鞍上記載著凝重的歷史,記載著嘎羧曾經的英勇氣概,指導朗讀。
b、紛亂不在,年輕不在,但英雄博大的胸懷還在,再讀,讀出嘎羧的英雄氣概勃勃雄心。
(3)嘎羧要走的消息……
送行的隊伍中可能有……有……有……在淚眼中26年前的戰斗場面又浮在人們眼前,人們才泣不成聲。
(4)它什么也沒吃…… 為什么?
這一切讓嘎羧如此不舍,這一切讓嘎羧心潮起伏,這一切讓嘎羧百感交集,讀句子。
(5)它站在……吼叫
a、站在江畔,久久凝望中,它看到了什么,為什么對那塊石頭親了又親,在吼叫里它在呼喚什么?
b、這一吼真是蕩氣回腸,這樣的悲壯這樣的深情,這僅僅是一頭戰象嗎?它是一位讓人敬仰的英雄,一位讓人歌頌的英雄。
c、帶著對嘎羧的敬仰再讀。
(6)一個“挖”寫出了嘎羧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自掘墳墓,莊嚴的將自己掩埋,讓我們看到了這位英雄對戰友的忠誠,真是有情有義呀
三、感情升華。
1、此時此刻,面對離去的嘎羧你想用什么樣的語言來贊頌它?寫下來。
2、嘎羧走了,我們也漸漸讀懂了嘎羧的心,它忘不了這片曾經撒過鮮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經并肩戰斗的同伴,它是一位重情重義的英雄,讓我們永遠銘記著嘎羧,銘記著最后一頭戰象。
3、在《最后一頭戰象》讓我們的心靈震撼,沈石溪的其他作品又將給予我們怎樣的心靈觸動呢?請大家有時間閱讀《第七條獵狗》《再被狐貍騙一次》看看這些淑又講述了怎樣動人的故事呢?
六年級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案 7
教學目標
1、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日寇、埋葬、陣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華貴、英武、氣概、傷感、蒼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經心、久別重逢、橫遭不幸、震耳欲聾、浴血搏殺”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能提出不理解的問題,與同學一起探究解決。
4、學習作者具體、細致的表達方法,感受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練習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并通過入情入境地品讀,感受課文飽含深情的語言,體會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感悟,感受作者通過對嘎羧行為、神態的具體描寫,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懷的表達方法,領會作者的創作意圖。練習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教學準備
1、了解作者的相關資料、寫作背景。
2、了解大象的相關資料,可以搜集其他關于大象及人與動物的故事。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交流對大象的了解
1、同學們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的一篇關于大象的課文嗎?(《與象共舞》)誰來說說大象都可以為人們做些什么呢?(生自由發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們的好朋友,可以為人們做這么多事情,但是,你聽說過大象還能幫助人們戰斗嗎?這樣的大象叫戰象(板書:戰象),今天咱們一起認識一頭經歷過戰斗洗禮的最后一頭戰象(補充完課題:最后一頭戰象)。
3、齊讀課題,簡要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沈石溪被稱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這篇文章寫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隊時親身經歷的事情。
4、再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文章都寫了些什么嗎?
(如:為什么只有最后一頭戰象?最后一頭戰象怎么來的?最后一頭戰象怎么樣了?寫了最后一頭戰象的'哪些事情?)
同學們剛才很會思考,提出了這些很有價值的問題,現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速讀課文,了解大意
1、快速閱讀全文,思考剛才的提問,可在書上進行勾畫。
2、學生閱讀后解決簡單的問題。
3、指名說一說課文寫了戰象的那些事情。
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成為:英雄垂暮──重披戰甲──憑吊戰場──莊嚴歸去。
三、再讀課文,理解字詞,掃除障礙
1、默讀課文,邊讀邊勾畫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歡的語句,也可以在旁邊寫出自己的體會。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詞或句子。
(如:浴血搏殺、泣不成聲……嘎羧為什么不搬東西,整天優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
4、自己閱讀感悟后,小組再合作研讀:交流感受特別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解決,準備匯報自主合作。
四、布置作業
1、繼續朗讀課文。
2、抄寫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板書設計
23、最后一頭戰象
英雄垂暮
重披戰甲
憑吊戰場
莊嚴歸去
六年級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案 8
【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最后一頭戰象》出自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七組,這是一篇悲壯感人的動物小說。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沈石溪以時間為序,講述了曾經在西雙版納的打洛江畔幸存下來的最后一頭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吊戰場,最后并沒有選擇追尋自己種群的象冢,而是在埋葬著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堅強地刨開一個坑,莊肅把自己掩埋的故事。小說寫得凝重、悲壯,扣人心扉,發人深省,對嘎羧動作、神態的描寫細致入微,將它的靈性刻畫得淋漓盡致,讓人由衷詠嘆戰象生命的凝重和輝煌!
2.人文價值
感受戰象“忠誠”“堅強”“英勇”的高尚情懷。
3.語文要素
運用尋讀法快速閱讀課文;抓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復述故事;運用統整策略,提出問題或質疑,和同學探究解決;通過細節描寫及想象練筆揣摩戰象的內心,感受戰象的高尚情懷;了解沈石溪動物小說。
【教學目標】
1.運用尋讀法快速閱讀課文,復述故事,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沈石溪動物小說,嘗試運用“統整”策略,在閱讀中提出問題或質疑,和同學探究解決。
3.品讀動作、神態的細節描寫,通過練筆想象嘎羧的內心,感受戰象的“忠誠”形象。
【設置意圖:《課標》指出,第三學段的學生應當做到“默讀有一定的速度”,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是在高年級階段提出來的閱讀要求,也是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本文是一篇很長的文章,因此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根據課后思考練習題的提示,立足閱讀素養的培養,努力做到有所取舍,有所側重。】
【教學重點】
能夠在閱讀中提出不理解的問題,或質疑,同學探究解決。
【教學難點】
通過品讀動作、神態的細節描寫及練筆想象嘎羧的內心,感受戰象形象。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活動安排】
第一課時
一、讀題,初識戰象。
1.猜猜沈石溪動物小說主人公。
小結:抓住主要事件、性格特點,是感受小說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
2.讀課題,說題目帶來的重要信息。
借助字源,隨機辨析生字“寇”。
【設計意圖:運用“聯結”策略,喚醒學生已有的閱讀經驗,打通舊與新的經驗,揭示了感受小說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抓住性格特點;而后的聯系課題、文本各部分的相關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斷,是基于閱讀能力的培養,這是創造性閱讀能力的標志之一。針對本課生字學習的難點,借助字源,科學辨析“寇”字。】
二、速讀,整體把握。
1.運用尋讀法,用小標題提煉與晚年嘎羧有關的事件。
2.借助小標題復述故事,注意詳略。
【設計意圖:同略讀一樣,尋讀也是一種快速閱讀的方法。運用尋讀法,在最短的時間內從長長的課文中迅速查找主人公嘎羧的具體事件,而對其它無關部分則略去不讀,以提高閱讀效率;根據小說的體裁特點,引導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主要事件,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為復述故事提供了支持。】
三、統整,提煉問題。
1.填寫閱讀卡:默讀課文,將最重要的閱讀發現填寫在閱讀卡中,并提出兩個特別難理解的地方和同伴交流。
閱讀卡
【設計意圖:在閱讀中“提出問題”,是閱讀能力的核心。利用表格提示“統整”的閱讀策略,即要求學生總結自己的閱讀發現,分門別類,通過對這些發現深入思考,找到自己覺得很難理解的信息;學生在梳理兩個發現和兩個問題的過程中,略去不重要的信息,區分了文本重要的和非重要的細節。】
2.展示,交流。
(1)重要發現
預設一:嘎羧性格特點,善良、懷舊、堅強、忠誠、英勇……
討論起決定作用的性格是哪一個。
預設二:對嘎羧的動作描寫、神態描寫。
(2)特別難理解的
對四次“吼叫”及“拿到象鞍的安靜”“去世前的平靜”片段提一個問題。
【設計意圖:能不能提問題,提出怎樣的問題,直接體現閱讀主體綜合的閱讀素養,反映了讀者“識別和推論”“整合與解釋”“鑒賞與評價”文本的能力。將學習者的“自讀提問”與教師的“導讀設問”有機的整合,形成了閱讀課堂討論的基礎,在“讀”“思”“問”中,閱讀能力得到提升。】
四、討論,精讀“四吼”。
1.對描寫四次“吼叫”的語句進行細讀與批注。
【設計意圖:歌德曾說過:內容可看見,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對于大多數人是一個秘密。在如滄海茫茫的長文閱讀中,能尋得一個點來解讀,通過本課時的“四吼”、第二課時的“兩靜”來領悟課文的表達、感受戰象形象,也算是取得一瓢。】
2.小組交流,總結同伴觀點,全班交流。
預設一:第二天早晨,嗄羧突然十分亢奮,兩只眼睛燒得通紅,見到波農丁,歐歐地輕吼著,象蹄急促地踏著地面,鼻尖指向堆放雜物的閣樓,像是想得到閣樓上的什么東西。……嘎羧用鼻尖鉤住,像丟垃圾似的甩出象房,繼續焦躁不安地仰頭吼叫。
(1)交流,朗讀。
(2)小結抓重點的詞句,聯系上下文品細節的讀書方法。
預設二: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歐——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這時,它身體膨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里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1)根據文中對動作、神態的描寫,聯系上下文展開聯想補寫嘎羧內心。
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歐──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
(2)它身體膨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里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以細節具體描述嘎唆的激越和悲壯。
與原著中嘎羧的老態對比,體會勃勃雄心。
(3)引讀片段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學中將學生閱讀文本的過程轉換成同戰象嘎羧對話的過程,輔以原著、音樂等課程資源,通過對比,給學生的內心以猛烈的撞擊,深深的`震撼,誘發學生讀出情感,訴出情感,寫出情感。】
五、小結,鞏固練習。
1.動物小說的一大特點:寫的是動物,折射的卻是人類的情感。
2.作業布置:品細節,為描寫“安靜”“平靜”的片段做批注。
第二課時
一、交流批注,品味“靜”。
1.重見象鞍的嘎唆:睹物思情的安靜
聯系下文對象鞍的細節描寫,結合“吹去”“摩挲”“淚光閃閃”,體會嘎唆的內心的激動、回味、留戀……
2.坦然自葬的嘎唆:莊嚴榮歸的平靜
討論:是什么力量讓嘎唆走得如此平靜和坦然。
3.引讀片段。
二、對比閱讀,總結方法。
1.對照第一課時填寫的閱讀卡,和同桌交流“課文難理解的地方”是否解決。
2.將課文與原著比較閱讀,提出一個問題,填寫在閱讀卡的第三部分“閱讀后還有的疑問”,并在小組中嘗試解決。
閱讀卡
3.交流探究。
預設一:原著比課文多了對“人”的描寫,如波農丁“要我跟他合伙去撿象牙”,為什么要寫這個情節?
預設二:作家沈石溪作品中關于動物的描寫都是真實的嗎?
4.為這張閱讀卡命名,如“3—2—1”表格。
【設計意圖:“質疑·創新”是閱讀能力的最高層級。運用對比策略,完成閱讀卡第三部分任務——提出一個讀了文本之后依然想知道的問題。啟發學生產生自己的問題、懷疑甚至質疑,并在探究答案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原文的寫作意圖,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提高了批判性思維、創新性思維的水平。】
六年級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案 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寫十一個生字。正確讀寫“日寇、浴血搏殺”等十八個詞語。
2.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能提出不理解的問題,與同學一起探究解決。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4.學習作者具體、細致的表達方法,感受戰象嘎羧豐富的情感世界。
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本,讀中感知,讀中感悟,讀中抒情;創設情境,借助想象,補白練筆,心靈溝通,入情表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感受戰象嘎羧豐富的情感世界以及高尚的情懷,激發學生閱讀動物文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感悟文章通過對嘎羧行為、神態的具體描寫,感受戰象嘎羧豐富的情感世界。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具體、細致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策略
1.讀文入境,積淀情感,品文悟情,抒發情感。
2.品讀文字,知有情有義;交流練筆,感生死之情;對比閱讀,悟重情重義。
3.品描寫之精妙,悟內心之情懷。
4.拓展延伸,感情升華,嘗試表達情感。
四、教學過程
(一)口語交際,引入課題
1.學生交流背景資料。
2.簡介作者。
(二)整體感知,把握內容
1.快速閱讀全文,梳理文章脈絡。
思考:課文向我們講述了有關戰象的哪些感人的情節?
2.根據學生的交流,歸納成為小標題。
英雄垂暮、重披戰甲、憑吊戰場、莊嚴歸去。
3.理解字詞,梳理質疑。
嘎羧要離開寨子時,為什么要披掛象鞍?
離開寨子時,嘎羧為什么要繞著寨子走三圈?
嘎羧為什么要在臨死前憑吊戰場?
嘎羧為什么沒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和曾經并肩戰斗的戰友躺在了一起?
4.小結:學習貴在有疑,能夠做到學有所思,我們的學習才會更深入。從你們的問題中,老師感受到嘎羧的一舉一動牽動著大家的心啊!我們不但要關注文章內容方面的理解,還要注意揣摩文章的表達方法,探究作者是如何把這位英雄展現在我們面前的。
【設計意圖】閱讀文章時首先要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小說要明確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因此初讀時對文本中的四個情節進行了梳理。通過質疑環節激發學生的閱讀情感、閱讀期待,并針對學生的質疑及時做出評價,進一步提出質疑中有待提高的能力,探究文章表情達意的方法。
(三)品文悟情,抒發情感
1.出示自學要求。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1)課文的哪些語句令你感動,畫下來,想一想感受到什么情感?是怎樣感受到的?
提示:可以抓住描寫嘎羧動作、神態的詞語體會,做簡單批注。
(2)想象嘎羧當時內心的感受寫下來。(在四個場景中選擇一處寫一寫)
2.集體交流,融情對讀,加深感悟。
根據學情預設抓住以下這四處關于嘎羧行為的描寫,進行融情對讀,加深感悟。
(1)英雄暮年。
通過朗讀感受嘎羧的老態龍鐘以及衰老的樣子,體會作者的憐愛、悲傷之情。
(2)重披象鞍。
①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隨機出示課件。
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睛里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②引導學生抓住“久久地”“摩挲”“淚光閃閃”等詞語,揣摩這些詞語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嘎羧對象鞍的深厚情感以及對往事的回憶、留戀、懷念,感受他的內心世界。
③教師隨機點撥。
同學們都關注到文章的表達方法了,作者對嘎羧動作、神情的描寫,細致、具體、生動,寥寥幾筆卻清晰地表達出了積淀在戰象心中深沉的感情。讓我們帶著感情邊讀邊想象這感人的情景。
小結:動作、神態、有情有義、忠誠。
④激情導入描寫象鞍部分:一件象鞍竟然使急躁的嘎羧頓時安靜下來!這副象鞍對嘎羧有著怎樣的意義呢?我們再來看看這是怎樣的一副象鞍?
⑤啟發想象:看著眼前披掛著象鞍的嘎羧,我們仿佛又回到了當年,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呢?
預設:學生想象嘎羧當年的英勇:當時戰斗的慘烈,在戰象的腦海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他披掛上象鞍有一種無比自豪的情感。
⑥照應學生的質疑。
⑦總結學法:體會動物的情感,可以抓住嘎羧的動作、神態的語句,想象嘎羧的內心情感。
(3)憑吊戰場。
嘎羧痛苦地與親人訣別,踏上了黃泉路。
①隨著學生的交流,隨機出示課件。
②老師指名朗讀所畫的句子,學生抓住描寫嘎羧動作、神態的'重點詞語“久久凝望”“親了又親”“吼叫”等詞語談自己的理解。
③老師點撥,抓住動物獨有的特點“吼”揣摩他的內心世界:嘎羧久久凝望著江面,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它在呼喚什么?它內心是怎么想的呢?
小結:想象。
④激情導讀:當年在戰場上威風凜凜的嘎羧,今天又披掛整齊來到戰場,回憶戰斗的歷程,緬懷犧牲的戰友,多么深情,多么悲壯!
⑤對比閱讀,體會嘎羧的重情重義。
原著節選:
它已經五十多歲了,脖子歪得厲害,象嘴永遠閉不攏,整天滴滴答答地淌著唾液;一條前腿也沒能完全治好,短了一截,走起路來躓躓顛顛,本來就很稀疏的象毛幾乎都掉光了,皮膚皺得就像脫水的絲瓜;歲月風塵,兩根象牙積了厚厚一層難看的黃漬。它是戰象,它是功臣,收到村民們的尊敬和照顧,從不叫它搬運東西,它整天優哉游哉地在寨子里閑逛,到東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
環境的描寫,讓你感受到什么?
小結:重情重義。
(4)莊嚴歸去。
①哪個詞語體現了嘎羧的重情重義。
預設:揣摩“挖”的深層含義。
②你能從“挖”字的反復出現和一些動作細節描寫中讀出什么?
(作為戰象的忠誠、作為戰象的尊嚴,感受他的疲憊,他的堅強,他的思念,他的執著,他的信念,他的重情重義。)
小結:擁有尊嚴。
【設計意圖】在整體感知課文后,充分給予學生自學的時間,使學生在默讀中品味語言文字,在交流中引導學生關注語言文字,在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中,感悟文章具體、細致的表達方法,走進嘎羧的心里去想象它的內心感受,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進行補白練筆,隨后采取融情對讀,使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
(四)品描寫之精妙,悟內心之情懷
1.回歸整體,總結全文。
我們可見嘎羧重披戰甲的英武,從重臨舊地到安葬自己,我們讀懂了他的內心世界,它忘不了這片曾經灑過熱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經并肩戰斗的同伴,這是一位讓人景仰的英雄啊!
2.提升認識,歸納方法。
行為 神態 環境描寫
讀懂嘎羧的內心世界 想象畫面
對比閱讀 (聯系上下文 原文)
有感情地朗讀
作者對嘎羧的動作、神態的細致刻畫中,感受到它的重情重義、忠誠以及作為戰象的尊嚴!正是這些具體、細致的描寫,才讓我們感受到戰象高尚的情懷。
【設計意圖】注重學法的總結,引導學生感知動物表達情感的獨特方式,在閱讀動物文學時,抓住描寫動物的神態、動作的詞語體會其內心情感。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總結揣摩動物情感世界的方法:抓住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想象小練筆、對比閱讀課文內容和原文等。
(五)書寫碑文,升華情感
1.書寫碑文,表達敬仰之情。
(1)學生書寫碑文,交流碑文內容。
(2)師生共同配樂朗讀碑文。
英雄垂暮赴黃泉,重披戰甲憶當年,戰地緬懷重情義,掘墓同埋向蒼天。
2.朗讀原文,升華情感。
土坑里彌散著一股腐爛的氣息,看得見二十六年前埋進去的戰象的殘骸,紅土里,好像還露出了白的象牙。嗄羧那對象牙,因挖掘土坑而被沙土磨得锃亮,在晨光中閃爍著華貴的光澤。
3.作家創作體會。
在諸多力量中,崇高是一種很特殊的力量,僅僅是一種觀念,一種理想,一種價值觀派生出來的一種情感。將崇高的情感凝聚在一頭老戰象身上,還能起到強烈的反襯作用:動物尚且能表現如此高尚的情感,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又該如何去做呢?
沈石溪
【設計意圖】在總結環節,帶領學生回顧全文,將心中對嘎羧的敬重、敬仰之情濃縮于精煉的詞語或短語,既落實語言文字的運用,又使戰象的形象深深留在學生的心里。
(六) 布置作業
1.用自己的話給家人講講這個故事。
2.推薦閱讀:《第七條獵狗》《再被狐貍騙一次》《義犬復仇》。
六年級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案 10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貝多芬在一種特定的環境中譜寫了《月光曲》,以及《月光曲》的內容,從而體會到貝多芬同情勞動人民,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熟讀課文;
3、從課文中找出一些像“幽靜的小路”“斷斷續續的鋼琴聲”這樣的詞語,并抄下來。
【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貝多芬在一種特定的環境中譜寫了《月光曲》,以及《月光曲》的內容。
【教學難點】
初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知道貝多芬是一位同情和熱愛勞動人民的偉大的音樂家。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引出文中的主要人物
導語: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即興創作了著名的《月光曲》,你們誰能把你了解的貝多芬的資料介紹給大家?(學生交流貝多芬的生平和作品)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出示生字,指名讀──組詞語讀:
萊 茵 幽 券 蠟 瞎 陌
盲 鍵 粼 縷 恬 洶 錄
2、學生互相提示易讀錯、易寫錯的字
券:quàn(下邊是“刀”不是“力”)
恬:tián(不念qià)
蠟燭:這兩個字的偏旁不一樣。
幽的筆順:
3、解詞:(學生互相質疑、解疑)
幽靜:幽雅寂靜。課文中形容小路很偏僻,很清靜。 陌生:生疏,不熟悉。
清幽:凄清而幽靜。
微波粼粼:水清澈的樣子。
4、指名讀課文,想一想,《月光曲》是在怎樣的情境中創作出來的?
三、默讀課文
把課文中講貝多芬彈奏《月光曲》的內容找出來,多讀讀,把自己的感受簡單批注下來,同時畫出自己的疑問。
1、學生獨立默讀,完成批注。
2、在小組中質疑、解疑,記下在組內沒有解決的問題。
3、在全班交流時提出問題,互相解答。
四、練習
出示練習要求:從課文中找出一些像“幽靜的小路”“斷斷續續的鋼琴聲”這樣的詞語,抄下來。
微弱的燭光 十六七歲的姑娘
清幽的月光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輕紗似的微云 雪亮的浪花
恬靜的臉上 大大的眼睛
波濤涌洶的大海 美妙的琴聲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
2、學習抓住環境特點,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方法;
3、想象第9自然段所描繪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難點】
想象第9自然段所描繪的景象,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貝多芬為兄妹倆彈奏的第二首曲子就是《月光曲》。
二、直視課題,找到文章的中心部分來學習
1、默讀課文,畫出盲姑娘兩次彈奏曲子的有關句、段,讀一讀,說說貝多芬開始在小路上“散步”,而后來“飛奔”回客店的原因,體會貝多芬的感情有哪些變化?(默讀回答:貝多芬走進茅屋,為什么彈完一曲,又彈一曲?)
2、快速瀏覽,找出哪自然段是寫《月光曲》的?(第9自然段)
3、默讀第4自然段,邊讀邊想像,用簡筆畫的形式畫出給你印象最深的畫面:
⑴ 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圖畫,找課文中的語句讀一讀,進行評價。
⑵ 下面請同學們聽一段音樂《月光曲》,看著圖畫或閉上眼睛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讀第9自然段,回答問題:
⑴ 皮鞋匠聽著琴聲,好像看到了什么?他為什么會看到這樣的景象? 他好像看到了在大海的水天相接處,月亮升起來了。海面上灑滿了銀色的月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薄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他之所以會看到這樣的景象,是因為樂曲使他產生了聯想。開始音樂可能逐漸增強,使人聯想到月亮升高,穿過微云。再后來,音樂可能高昂激越,使人聯想到月光下風起浪涌。
⑵ 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大海的變化,這說明了什么? 哥哥看到妹妹臉上恬靜的表情和睜得大大的眼睛,想到她可能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盲姑娘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景象,她當然不可能產生像她哥哥那樣的聯想,所以只是說她“仿佛也看到了”。
三、《月光曲》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
板書:聽→看→彈→聽→看→又彈
文章哪幾自然段寫的這個內容?(2~5)
設計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想象回答。
同桌分配角色朗讀兄妹倆的話,說說當時貝多芬又是怎么想的?為什么沒有回答盲姑娘的話?(讀6~8段)
四、填空
1、貝多芬沒有回答姑娘的話,只是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鍵來。當時他想到了_____想到了__想到了____。(出示投影,學生口頭填空)
2、小結:這些都與什么有關?(環境)
板書:月光 窮兄妹
3、說說當時貝多芬又是怎么想的?為什么沒有回答盲姑娘的話? “貝多芬沒有回答”這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句子。
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貝多芬為什么沒有回答盲姑娘的話?” 學生的回答有可能性和合理性就對,老師不要限制。
可以回答各種可能:
⑴ 貝多芬默認了。
⑵ 貝多芬謙虛。
⑶ 貝多芬怕人知道,會有很多人來看他。
⑷ 貝多芬創作《月光曲》進入情境,沒有聽到盲姑娘的話。
⑸ 貝多芬急著要把《月光曲》彈出來,顧不上回答。
⑹ 貝多芬認為遇到了知音,非常激動,說不出話來。
五、總結全文
說說通過讀課文,你了解到了貝多芬是一個什么樣的音樂家?(熱愛人民,同情窮人,熱愛大自然。)
六、朗讀欣賞──評讀
1、自由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指名讀,講評。(讓學生適時互相點評)
注意:整篇課文的朗讀應該是徐緩的、抒情的,只有個別地方如描寫風起浪涌的大海,朗讀時才用高昂的語讀。要注意表達人物的迫切心情,皮鞋匠因買不起入場券的抱歉心情,盲姑娘安慰哥哥時的體貼、懂事,貝多芬來時的誠懇、熱情,盲姑娘聽完一曲后的贊美、驚喜,貝多芬見盲姑娘猜出自己后的愉快、激動,都要讀得恰如其分,真實感人。
七、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六年級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案】相關文章:
最后一頭戰象作文05-28
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反思優秀03-22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06-11
寫最后一頭戰象作文05-18
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反思7篇03-18
(精)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反思優秀03-22
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反思(7篇)03-20
(實用)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反思優秀06-22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案12-12
最后一頭戰象作文9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