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伯牙絕弦》教案范文
一篇短小、深奧的文言文,經我校鄒紅霞老師的真情演繹,撥響了全體聽課老師和學生們的心弦,讓我們為之震撼、惋惜、悲嘆。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然而弦盡音未盡,那余音卻久久縈繞我們的耳際,彈之不走,揮之不去。這就是鄒老師在《伯牙絕弦》的教學中為我們奏出的優美動人的樂曲!
走進鄒老師的課堂,我仿佛聽到了伯牙優美的琴聲,看到了伯牙因子期的離去喟然長嘆、悲切傷感的神情。也深深感受到知音難求的那種渴望、失落的.心境……
鄒老師的課,之所以給我們留下這么深的印象,我覺得與教師對文本的挖掘、領悟得深入、透徹是密不可分的,是教師巧設情境,精心構建教程的結果。
一、游戲導入 激發興趣
一開課,教師就指出“中國的語言文字是有顏色、有聲音、有畫面、有情節,甚至是有味道的”,出示詞語“清風徐徐”、“炊煙裊裊”、“高山流水”等,讓學生展開聯想,以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開始了學習。
二、以讀代講 回歸自然
整堂課,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的遍數不下二十遍。從剛開始接觸課文時“用老祖宗的方法”自讀到指名讀、分組讀、男女讀、全班齊讀;從要求讀通順,讀流利,到讀得有節奏,再到一句一句感悟讀,引讀,配樂讀等。每次的朗讀并不是簡單機械的重復,而是環環相扣,步步提升。而這樣多層次,多元化的朗讀,都由一條“情感”主線緊緊地牽引,那就是教師抓住文本的“情脈”——伯牙與子期的心心相通,花大力氣地品味語言的情思,在不經意間,學生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來了。
三、抓住重點 品出意境
整堂課,教師引領著學生如同暢飲著一杯醇香的酒,品味著一杯清香的茶,在字里行間,去品讀,去感悟。如讓學生品味三個“善”字,每次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在現代文中,這個字的意思又是什么;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這一品,讓學生深切感受到伯牙琴技的高超,子期對伯牙琴聲的喜愛,以及他們之間的情誼。學生“善哉”之聲自內心由衷地發出,一次又一次,不絕于耳。在此基礎上,“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的理解水到渠成。再如,讓學生想象: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不復鼓的僅僅是琴嗎?通過想象說話,再一次讓學生深切感受到伯牙失去知音的那種刻骨銘心的痛。這一品味,讓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升華:那就是“千古知音最難覓”,珍惜擁有,珍惜友情。
四、課外拓展 畫龍點睛
教師在教學中,多次設計了讓學生閱讀課外資料的環節。如“文中并沒有直接寫伯牙的善鼓,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伯牙與子期故事千古流傳,誰來講一講他們的故事”。這些安排,不僅體現了教師大語文觀的教學理念,還進一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理解什么叫“知音”、“千古知音最難覓”作了很好的鋪墊。而“子期墓前,伯牙寫下了一首短歌”材料的引入,加上教師飽含深情的朗讀,則真正起到了畫龍點睛、感人肺腑的功效。
教師能夠把自己的情感深深地融入到文本中,讓學生通過讀中感悟,在不知不覺中實現了學生、教師與文本的思想交流和心靈沐浴,真正達到了突顯語文教學實效的目的。
【六年級語文《伯牙絕弦》教案范文】相關文章:
人教版語文伯牙絕弦課文01-17
六年級語文《伯牙絕弦》教案11-04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伯牙絕弦》教案03-13
《伯牙絕弦》六年級語文教案03-08
小學六年級語文《伯牙絕弦》教案01-17
六年級語文伯牙絕弦教案11篇04-29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伯牙絕弦》教案03-05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伯牙絕弦》教案12-14
人教版六年級《伯牙絕弦》教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