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下冊語文版教案:給女兒的信
教學目的:
1. 讓學生初步思考認識“愛情是什么”這個問題。
2. 體會用童話表達思想感情的寫法。
3. 學會前后照應、層層推進的敘述手法。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我打算把整個教學過程的重點放在學生“學”上,盡量使教學過程與學生的認知規律和閱讀程序相吻合;采用師生討論的形式,研討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自己感悟和思考。真正把“教”的過程變成“學”的過程。
預習要求:
自讀課文,準備說說自己的體會,并提出不理解的問題或不同的看法。
教學步驟:
一,談話(要點):
同學們滿十四歲了嗎?
你們的爸爸媽媽給你們說過什么是“愛情”嗎?
你們能否試著回答“什么是愛情”?
除了概念性地下定義,可不可以形象地表述什么是“愛情”?(過渡到課文)
通過預習,你們已經閱讀了這篇文章,這篇文章的內容是什么?(復述課文內容)
這我接到上這堂課的任務時,在可供選擇的許多課文中,我毫不猶豫地選了這篇!因為二十年前,我第一次讀到蘇霍姆林斯基的《給女兒的信》時,非常感動。我不止一次地給我的處于青春花季的學生讀這些充滿父愛的信。開頭的幾句話我至今還能背誦——‘親愛的女兒:你提出的問題使我忐忑不安。今天你已經14歲了,已經邁進開始成為一個女人的年齡時期。你問我說:“父親,什么叫愛情?”我的心經常為這種思想而跳動,就是今天我不再是和一個小孩子交談了。進入這樣一個年齡時期,你將是幸福的。然而只有你是一個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你們怎樣評價這位父親?
(引出對作者的介紹)
二、關于蘇霍姆林斯基(選自拙著《走進心靈》)
作為飲譽全球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首先是一位充滿童心的真誠人道主義者。
三,學生研討:
你最深的體會?
你最喜歡的段落或句子?
你不理解的問題?
……
四,教師發言:
(這一部分內容實際上是適時穿插在和學生的對話中)
用形象的故事和人物形象表達抽象的感情和道理。
前后照應和層層推進的寫法。
為什么說人是“大地上的上帝”?
故事:巴萊特對勃朗寧的愛。金岳霖對林徽音的精神之戀……
五、總結:
致女兒的信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歌德說過:“哪個少年不鐘情,哪個少女不懷春?”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必然對愛情充滿了好奇和遐想。愛情,可以說是人生命本能的一種活動,一種體驗。作者說“做一個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為有智慧的人的時候”,其意義在于,只有積累了“生活的智慧”,才能完整地、真實地為愛下一個定義。當然,這種定義是非常個性化的。當作者14歲的女兒詢問“什么是愛情”的時候,作者給他講述了一個極其動人的故事,給她作為一個父親、作為體驗過愛情的個體,對愛情的界定。
故事本身并不費解,耐人尋味的是故事背后的寓意。在西方的文化傳統中,宇宙萬物都是上帝創造的,上帝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可是在這個童話里,為什么上帝沒有創造、也不能理解人類的“愛情”?上帝惱怒于人類的自我創造,幾次三番地要毀滅人間的“愛情”,為什么最終無可奈何又若有所思地離去?理解這些寓意的文眼,正在故事的開頭和結尾。故事開頭說,上帝創造世界時,“把一切生物分散安置在地上并且教會他們傳宗接代,繁衍自己的子孫”;結尾說,“萬物生存、繁殖、傳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夠愛。”“如果不善待愛情,便不能提高到人類美這一高度,就是說它還僅僅是能夠成為人、但尚未成為真正的人的一種生物罷了。”這些議論,點明了全文的主旨:真正的愛情遠遠高于生理需要,愛情中包含的“忠誠”“心靈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輝,正是人之為人而不是動物的根本標志。故事中,上帝沒有創造愛情,是因為他僅僅把人看做一般的生物;而愛情的無法毀滅和上帝的沉思離去,正說明了人將永遠不會再淪為動物,將成為自己人性的主宰,成為“大地上的上帝”。
故事中,上帝三次來到人間,在人的眼神里先后讀到了三種東西:愛情、忠誠和心靈的追念。作者把它們放在一起談論,是別有深意的。人在年輕的時候,異性間很“容易”產生愛慕之心,但歲月和生命是對愛情的最大考驗:只有能經得起時間礪磨的忠誠,能超越死亡的心靈追念,才配得上稱為真正的愛情。上帝在人的目光中三次發現了“美和力量”──人間的摯愛,正是“美和力量”的最高體現!
故事的構思頗具匠心。一、前有暗示,后有點睛。故事開頭說,上帝把“一切”生物安置在地上并教他們傳宗接代、繁衍子孫;最后說,“萬物生存、繁殖、傳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夠愛。”“如果不善待愛情,便不能提高到人類美這一高度,就是說它還僅僅是能夠成為人、但尚未成為真正的人的一種生物罷了。”前后對比,凸顯出人之區別于動物的關鍵。二、層層推進,起伏有致。故事以上帝三次視察人間為敘事框架(這也是民間傳說和童話常用的敘事模式),對這三次視察的描寫有必要的重復,又有變化和遞進:從人們的目光里,上帝分別發現了“一種他所不理解的美和某種從未見過的力量”“無與倫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不可理解的美和那種同過去一樣的力量”,故事最后再次強調愛情,“是人類永恒的美和力量”;上帝的態度由“勃然大怒”到“怒不可遏”,再到“久久地佇立凝視著。隨后深沉地思索著離去了”。上帝態度的前后對比,意味著愛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在“佇立凝視”中終于意識到人與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識到人必須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而他最后的離去,就是對人性力量的認可和屈服。連君臨宇宙的上帝都無可奈何,正說明了“愛情,它高于上帝”,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二、問題研究
1.怎樣理解作者的愛情觀?
作者在這封信里談論愛情,主要是談“情”與“性”、或人的“精神性”與“生物性”的關系,強調人類高尚的愛情應該遠遠超越“傳宗接代”的生理需要。這一思想,可以說是貫穿在作者所有愛情論述中的一個主旋律(見作者著《愛情的.教育》)。但是,毋庸諱言,“性”也是人生的重要內容。作者曾批判“西方資產階級”受弗洛伊德“性本能”學說的影響,夸大了本能、性欲對于人格的作用。對此,我們應客觀而辯證地分析。作者之所以強調他的愛情觀,既是與當時蘇聯弘揚社會主義的主導價值觀合拍,也是和他所面對的教育對象(中學生)有關的。我們在和學生研討本文及愛情問題時,應該坦誠而審慎地把握“情”與“性”的分寸,不能偏執一端。
另外,愛情的問題涉及方方面面,可謂包羅萬象。本文及作者其他的愛情論著,不可能面面俱到。對此不應求全責備。
2.怎樣理解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傳統中,上帝是世間萬物(包括物質與精神)的主宰,是弱小卑微的人類的救世主,是人們心靈的最高信仰與終極皈依。自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以來,上帝的威嚴漸趨幕后,人類自己開始登上歷史的前臺。文中這句話,即表現了堅定樂觀的人本主義信念。在故事的最后,“上帝久久地佇立凝視著。隨后深沉地思索著離去了”,這意味著愛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在“佇立凝視”中終于意識到人與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識到人必須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他最后的離去,就是對人性力量的認可和屈服。于是,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練習說明
一、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創造人后,三次來到人間,他從人的眼神中先后讀到了哪三種不同的東西?想一想,這三者之間有什么聯系?為什么把它們放在一起來解釋“愛情”?
此題意在讓學生把握全文的主旨和脈絡。
上帝三次來到人間,先后從人的眼神里讀到了“愛情”“忠誠”和“心靈的追念”。這三者有著緊密的聯系:真正的愛情必然伴隨著忠誠,是愛人之間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相濡以沫,永不厭倦;真正的愛情也必然是心靈的交融與契合,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因此,作者把它們視為愛情的三位一體。
二、聯系全文,討論下面三句話的深層含義。
1.做一個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為有智慧的人的時候。
2.上帝久久地佇立凝視著。隨后深沉地思索著離去了。從那時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3.從人本身來說,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愛的人,才成為真正的人。
此題意在讓學生理解文中的哲理,學生只要有所領悟即可,不必統一認識。參考答案如下:
1.這一句飽含了人生哲理的話語,可以從多個角度去理解。就本文而言,在異性或愛人之間的交往中,只有保持一定的理智、慎重和機警,才可以和諧相處、共創幸福。
2.故事中,上帝沒有創造愛情,起初,他僅僅把人看做一般的生物;是人類自己創造了愛情。愛情的無法毀滅使上帝從“勃然大怒”到“怒不可遏”,但最終“久久地佇立凝視著。隨后深沉地思索著離去了”,這意味著愛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在“佇立凝視”中終于意識到人與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識到人必須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而他最后的離去,就是對人性力量的認可和屈服。連君臨宇宙的上帝都無可奈何,正說明了“愛情,它高于上帝”,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3.文章結尾說:“萬物生存、繁殖、傳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夠愛。”“如果不善待愛情,便不能提高到人類美這一高度,就是說它還僅僅是能夠成為人、但尚未成為真正的人的一種生物罷了。”這些話都很好地解釋了“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愛的人,才成為真正的人”的含義:真正的愛情遠遠高于生理需要,愛情中包含的“忠誠”“心靈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輝,正是人之為人而不是動物的根本標志。
三、作者在另一封給女兒的信中談到自己對愛情的認識:“人的愛情應當不僅是美好、誠實、堅貞的,同時也應該是理智和慎重的、機警和嚴肅的,只有那樣的愛情才能帶來歡樂和幸福。”深入理解這段話的含義,結合課文內容,寫一段話。
此題意在延伸課文內涵,引導學生更深入地思考愛情的真諦。
三、蘇霍姆林斯基給他女兒的另外一封信
第五封信
親愛的女兒:
我想再重復一遍:女人在愛情上是主宰者。她是教育男人成為真正的人的強大力量。我一千次地確信,女人的勇敢和勇氣可以創造男人的精神財富、高尚的思想、美好的心靈、忠誠和信任。你問我,怎樣才能成為愛情的主宰者呢?怎樣才能在愛情中表現出智慧和勇敢精神呢?這種力量的源泉在哪里呢?
女孩、姑娘、孩子的母親應當吸取這一真理,即愛情是一種責任,首先是盡責任,然后才能獲得快樂,包括愛情生活的幸福。而愛情的幸福在于對一個人負有很大責任。我認為教育的重要規律在于:在學校和家庭里要充滿一個人為他人的幸福、快樂、命運和生活而負責的精神。要使孩子們從小就懂得和領會到:他的每一步、每一個行動都會在他身邊的人──同志、父母、教師和“陌生者”的精神生活中引起反響。只有當他不給別人帶來災難,不欺負和擾亂別人時才能成為一個生活得平靜而又幸福的人。不能使一個剛進入校門的小孩子、少年和青年人安然地睡大覺,應當讓他們懂得,由于自己不慎重的態度,會給他人的心靈上帶來痛苦。親愛的女兒,這就是我上邊所說的創造愛情的力量。
在一個人身上創造這種力量,需要另外一個人,而他在精神上應當是更堅強、更豐富,心地更無私的。但是,每一個人同時也應當成為自我教育者。一個善于明智而勇敢地去愛的人必須善于了解與自己共同生活的人,對他內心細微活動作出回應。只有一個感情細膩的、敏感的、知心的、善良的人,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嚴格要求的,對邪惡不妥協、不留情,對輕浮思想、精神心理的奴性和卑鄙行為不容忍的人。
人人相互負責任的精神──應當充滿學校生活的整個環境,關于這一問題,以后有機會,我再給你寫信。
(選自《愛情的教育》,世敏、寒薇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
四、盧梭論愛情教育
一到人覺得他需要一個伴侶的時候,他就不再是一個孤獨的人,他的心就不再是一個孤獨的心了。他同別人的種種關系,他心中的一切愛,都將隨著他同這個伴侶的關系同時發生。他這第一個欲念很快就會使其他的欲念騷動起來。
這個本能的發展傾向是難以確定的。這種性別的人為另一種性別的人所吸引,這是天性的沖動。選擇、偏好和個人的愛,完全是由人的知識、偏見和習慣產生的;要使我們懂得愛,那是需要經過很多時間和具備很多知識的。只有在經過判斷之后,我們才有所愛;只有在經過比較之后,我們才有所選擇。這些判斷的形成雖然是無意識的,但不能因此就說它們是不真實的。真正的愛,不管你怎樣說,都始終是受到人的尊重的,因為盡管愛的魅力能使我們陷入歧途,盡管它不把那些丑惡的性質從感受到愛的心中完全排除,而且,甚至還會產生一些丑惡的性質,但它始終是受到尊重的,沒有這種尊重,我們就不能達到感受愛的境地。我們認為是違反理性的選擇,正是來源于理性的。我們之所以說愛是盲目的,那是因為它的眼睛比我們的眼睛好,能看到我們看不到的關系。在沒有任何道德觀和審美觀的男人看來,所有的婦女都同樣是很好的,他所遇到的頭一個女人在他看來總是最可愛的。愛不僅不是由自然產生的,而且它還限制著自然的欲念的發展;正是由于它,除了被愛的對象以外,這種性別的人對另一種性別的人才滿不在乎。
【九年級下冊語文版教案:給女兒的信】相關文章:
3.給女兒的信
4.女兒給媽媽的信
6.給女兒的信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