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孤獨之旅教案
九年級孤獨之旅教案1
【教學目標】
1、理清故事情節,了解主人公成長的歷程,把握課文主題。
2、體會小說中環境描寫和細節描寫對表現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鑒賞小說的方法。
3、感悟人物的成長歷程,擴展視野,豐富情感體驗,樹立奮進信念,培養戰勝困難的勇氣。
【教學重點】
梳理主人公的成長歷程,體會環境描寫和細節描寫的重要作用。
【教學難點】
1、體會環境描寫和細節描寫的重要作用。
2、聯系生活實際,深層感悟小說意味。
【課前準備】
1、了解作者。
2、預讀課文。要求:疏通大致情節,劃出精彩細節和優美的句子。
3、借助工具書掌握生字詞。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
有這樣一個故事:佛祖問眾弟子:“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涸?”弟子們說:“用菩提葉去遮蓋它。”“用凈水瓶去盛它。”佛祖微微一笑:“把它放到大海里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滴水若不融入大海就會干涸,那么人呢?一個人如果不把自己融入社會,會怎么樣呢?(學生自由答:孤獨、寂寞、瘋狂)今天我們就要跟隨一對父子去進行一次“孤獨之旅”。創設情境,引入課題。二、檢查預習:學生交流預習所得,教師在學生答問基礎上補充
1、曹文軒,1954年生于江蘇鹽城農村。197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后留校任教。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作家協會理事,北京大學教授、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著有長篇小說《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紅瓦》,學術性著作《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面對微妙》《曹文軒文學論集》《患維論──對文學的哲學解釋》等。小說《草房子》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1999)。電影《草房子》獲第19屆金雞獎最佳編劇獎、1998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第4屆童年獎以及影評人獎、第14屆德黑蘭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大獎“金蝴蝶”獎。
2、字詞檢查在早讀時完成。檢查預習,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三、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復述課文主要情節及內容
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學,隨父背井離鄉,到人跡罕至的蘆蕩放鴨。孤獨、寂寞和恐懼迫使小康漸漸走向成熟。在一場暴風雨中小康獨自一人出去尋找逃竄的鴨子,他感到自己長大了。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四、提問作者是怎樣來表現社小康成長的過程的?并找出有關的語句來加以分析。
(主要通過了細節描寫。細節描寫是對事件的細小環節或對人的某一部分所作的特定的描寫。它能成功塑造人物的形象反映人物的性格。)
1、“我要上岸回家……”──幼稚、軟弱、戀家
2、“還要走多遠?前方是什么樣子?”──克服想家,展望未來
3、“這是他出門以來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感到自己的渺小和軟弱
4、夢到母親,哇哇大哭,“我要回家”──幼稚軟弱,已經受磨練
5、遇到暴風雨時的種種表現──鎮定、勇敢、堅強、負責
6、找到鴨子又迷路時,他哭了起來──情緒的發泄。是委屈的,激動的哭
7、摳了幾根白嫩的蘆葦根……想起母親……長大了,堅強了──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勇敢堅強的面對現實
8、他驚喜地發現鴨下蛋了──成長的自豪和驕傲
總結:杜小康由害怕孤獨到能面對孤獨到勇敢戰勝孤獨,作者用這些細節描寫的語句來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了主人公人生成長的過程。
分析細節描寫對表現人物性格的作用。五、賞析環境描寫
文章的成功之處是對人物的成長過程采用了大量的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心理變化的軌跡,而文中環境描寫也對人物形象的刻畫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找出有關語句并分析。
1、鴨群──向蘆葦蕩行進,偶爾“朝著這片天空叫上幾聲”,天地空曠,在杜小康聽來這叫聲顯得無比寂寞;晚上鴨群“將主人的小船團團圍住”,時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覺。鴨子的恐懼感襯托了主人公的恐慌,鴨子們“覺得自己成了無家的漂泊者”更是主人公心理的寫照。鴨子越長越大,是它們使杜小康成長。當暴風雨來臨之時,杜小康勇敢地追趕鴨群,他經受住了“磨難”,“長大”“堅強”了。鴨子們長大了,長成了真正的鴨,鴨子和杜小康都經歷了自己的成長過程。
作用:鴨子是杜小康成長的借助;它們與杜小康一起成長。
2、蘆葦蕩──“如綠色的浪潮直涌到天邊”,無邊無際,給人以極大的心理壓力,讓杜小康“害怕”“膽怯”。當杜小康習慣了孤獨的生活,“再面對浩浩蕩蕩的蘆葦”,就不再“恐慌”了。恐懼只是心理的折射。
作用:它們使杜小康在恐懼中成長。
3、風雨──蘆蕩的暴風雨是極其可怕的,“雷聲”“如萬輛戰車從天邊滾動過來”“暴風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紀已到了末日”。暴風雨沖垮了鴨欄,驚散了鴨群。杜小康表現了成人般的勇氣與堅強,在暴風雨中搏斗。
作用:給杜小康成長的機會和舞臺。
總結歸納:小說中的自然環境描寫能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氣氛,也為人物活動提供舞臺。分析環境描寫對塑造人物的作用。六、理解“孤獨之旅”含義(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深層次地理解主題)
1、孤獨之旅:杜小康在孤獨之中成長的過程。
2、“孤獨”可以概括為兩點:
⑴杜小康因為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學。離開同學、學校,對一個少年來說,是無比痛苦和寂寞的。失去一起長大的伙伴,也就等于失去成長道路上的朋友、依靠。不僅如此,離開小伙伴.也等于失去了充滿童真童趣的生活。
杜小康隨父親去放鴨,離開了村莊、人群,等于失去了人文環境。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就失去了感情、文化以及物質之間的交流,在精神上會感到痛苦,甚至是一種折磨。放鴨生活中,父子之間一種看似默契的“省略”,其實是一種空虛、貧乏生活的表現。
⑵杜小康和父親離家去放鴨,來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感到一種恐懼。這樣的恐懼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對自然環境的恐懼。“蘆蕩如萬重大山圍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種永遠逃不走的感覺”“眼中露出了一個孩子的膽怯”。大自然的空闊與未知,對一個幼小的心靈具有強大的壓迫力,由此帶來的心理上的“恐慌”讓杜小康“遲遲不能入睡”;二是對前途的恐懼,去放鴨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還要走多遠?前方是什么樣子?這不僅是對放鴨而言,更代表了他對前途的迷茫和無奈。在把握全文的基礎上理解文章主題。七、總結
作者通過少年杜小康在困境中如何成長的故事告訴我們應該如何面對生活中的許許多多的孤獨,如何使自己成為生活的強者,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人民文學》主編肖復興說“《草房子》,是一首詩”。作者不是詩人,卻憑著他對兒童深入生命的同情和愛創造了小說的詩的世界。作者在這里把草房子作為一種美好的'象征。在把握全文的基礎上理解文章主題。八、聯系生活實際,拓展學習(作業)
1、困難和挫折,往往是人生成長的催化劑。結合對課文主題的理解。談談你對此的認識。(課堂)
2、講述你所體驗的孤獨的情景和心理感受。(課后)
3、《同步閱讀感悟》的第10課。(課后)聯系實際,鼓勵學生做一個勇敢面對人生挫折的人。板書設計10*、孤獨之旅(曹文軒)
1、細節描寫的作用: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了主人公人生成長的過程。
2、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氣氛,也為人物活動提供舞臺。
3、“孤獨之旅”的含義:杜小康在孤獨之中成長的過程。
九年級孤獨之旅教案2
【教材分析】:
《孤獨之旅》節選自曹文軒的長篇小說《草房子》。課文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鴨生活中,戰勝了恐懼和孤獨而成熟、堅強的成長歷程。孤獨,是生活給予人生成長的一道美麗又殘酷的題目,小說命名為“孤獨之旅”,蘊含深刻意味。在體驗欣賞過程中。既能擴展學生視野、豐富情感,又能激發學生比照自己的生活形態,樹立奮進的信念。培養戰勝困難的勇氣。
文中杜小康這一人物形象,是在他的成長過程中豐滿起來的。而小說中出色的自然環境描寫(如鴨群、蘆蕩、風雨)又為人物成長提供了廣闊的背景。教讀課文。重點在于引導學生體會環境、細節描寫對人物刻畫、主題表達的重要作用。
【教學目標】
1、理清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課文主題。
2、體會小說中環境描寫和細節描寫對表現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鑒賞小說的方法。
知識目標
3、感悟人物的成長歷程,擴展視野,豐富情感體驗,樹立奮進信念,培養戰勝困難的勇氣。
【教學重點】:
1、環境描寫的作用。
2、標題的含義。
【教學難點】:
品味小說的細節描寫和環境描寫對表現人物和主題的重要作用。
【教學方法】:
1、誦讀法:小說的語言平白、樸實,沒有過多的文采修飾,符合少年主人公單純、簡單的生活。文中出色的環境描寫,對表現人物和主題起重要的作用。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進入作品情境,理解課文內容。
2、點撥法:教學中通過設置疑點,引導學生質疑思索,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自主探究,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如對文題“孤獨”含義的深層領悟。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 (課前放歌曲:《隱形的翅膀》)談一談對這首歌的感受
生:一個人的一生可能會遇到很多風風雨雨,貴在有一顆自強不息的心,不經歷風雨曾能見彩虹。
生:歷經磨難終能成功的一生才是精彩的一生。
人生旅途并非事實一帆風順,往往充滿辛酸,飽嘗痛楚與淚水,其實生命也是在這樣的鍛造中豐滿成熟起來的。
導入課題:正如同學們所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歷經困難和挫折,在一個遙遠的地方,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有一個比你們還小三四歲的孩子,也經歷了一場特殊的磨練。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曹文軒的《孤獨之旅》和主人公杜小康進行一次零距離的孤獨旅行。
首先請同學們敞開知識的背包,收獲旅行路上的第一筆財富。請看預習檢測(齊讀下面的生字詞)
一、讀準劃線字的拼音
杜雍和 一縷 狗吠 肥碩
撅斷 舊茬 戳破 撩逗
二、理解劃線詞語的含義
暴風雨就歇斯底里地開始了。
生:形容情緒異常激動,舉止失常。這里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具體的表現了暴風雨來勢猛烈,超乎平常。
師:從這個詞語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學修養是很深的。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作者曹文軒。
三、作者簡介:曹文軒,1954年生于江蘇農 村。1974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后留校任教,現為北京大學教授。著有多種學術著作,長篇小說有《草房子》、《紅瓦》、《山羊不吃天堂草》等。
四、整體感悟:《孤獨之旅》這篇文章就選自長篇小說有《草房子》。它給我們講述了什么故事? 自讀課文,梳理課文概括歸納故事情節:請用 “誰怎么樣,干什么”的方式。
生總結概括:開端──杜小康失學,跟著父親去放鴨。
發展──杜小康與父親來到蘆葦蕩,過著孤獨的生活。
高潮──杜小康在暴風雨之中尋找鴨子。
結局──杜小康長大了。
五、尋讀課文美點,深入鑒賞
曹文軒的作品不僅給我們精神的力量,還給與我們戰勝自我的勇氣,他是一位下定決心要用從前少年的故事來感動今天孩子的作家,的確文中有許多令人怦然心動的片斷,請找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
并說說為什么令你感動?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你所找出的語句用心體會環境描寫的精彩之處及作用。
生:如第21段“傍晚……蘆葦如綠色的浪潮直涌到天邊……蘆蕩如萬重大山圍住了小船”,這種環境給人極大的壓力,一個“涌”字、一個“圍” 字足以烘托杜小康膽怯的心理。
生:如33段“面對天空的一片浮云,面對……,再面對這一縷炊煙。”景物不再那樣顯得死氣沉沉、陌生,有了些靈性的東西。所以,杜小康的心“就不再忽然的恐慌起來”。
生: 還有第47段“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個夜晚都要明亮……”。這樣的景物當然會使杜小康心情輕松、愉悅,加上鴨又找到了,他欣慰,他顯得自己長大了、堅強了
生: 還有描寫暴風雨到來時的環境描寫那一段,渲染了暴風雨來臨時的緊張氣氛。能烘托杜小康找鴨的艱難,為下文杜小康的長大成熟作鋪墊。
師:對!請同學們發揮想象,大聲流利地齊讀一遍。
師:同學們讀到這兒感覺怎樣?
生43:很害怕,很緊張。
生44:還很擔心杜小康的鴨會遭遇危險。
師:這種環境還能為杜小康提供一個成長的機會和舞臺,使他變得勇敢、堅強。
誰能找出杜小康發現鴨下蛋后的反應。請讀出來。
生:“蛋!爸!鴨蛋!鴨下蛋了!”
師:要讀出什么感情?
激動、驚喜、興奮!
師:請其他同學再讀一遍。
(生讀)師:你感受到了什么?
展開全文閱讀能感受到杜小康歷經苦難后終有收獲時的激動心情。
師:這句話有什么含義?
生:歷經風雨的鴨子成熟了,杜小康也長成熟了。
師:這篇文章的環境描寫和孤獨有什么聯系?
生:這篇文章的環境描寫就表現了主人公杜小康孤獨的心理。
師:同學們能找出表現了主人公杜小康孤獨的句子來嗎?
生:“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
“從未見過的面孔”
“沒有其他聲音,天地又如此空曠”
“寂寞”“已無一戶人家”“惟一的炊煙”
“想聽到聲音,然而,這不可能”
六、拓展遷移:請同學們拿出紙和筆把背包中的知識梳理一下,創造性地寫一個環境描寫的片斷。
總結文章:通過杜小康的孤獨旅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小說中杜小康面對陌生的自然環境。心理由恐慌、孤獨走向堅強的經過,體現了人的力量:人克服了困難,戰勝了困難,取得了勝利;并且使自己在斗爭中成熟堅強起來。
生:課文告訴我們:人除了要戰勝大自然外,更重要的是要戰勝自我。
生:小說啟迪我們:少年要面對困難,而不是躲避困難。最終贏得了勝利,會有一種自豪感和成長感。
生:人由幼稚到成熟,這是生命中的一種渴望與追求。困難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長的催化劑,使人成熟、奮進。
七、布置作業:剛才同學的交流,渲染了自己或喜或悲的心聲。旅途中,我時時想起傅雷的一句話,“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同學們,人生之旅中無論成功還是失敗,最重要的是不要熄滅了理想之燈。
杜小康的理想之燈燃起來了,每個讀者都為他歡欣鼓舞。電影中告訴我,更加不幸的是:后來杜小康的父親死了,這個可憐的孩子獨自一人挑起家庭的全部重擔……杜小康的未來會怎樣呢?發揮你的想象為杜小康的未來設計一條道路。
送幾句名言
苦難是人生的老師 —— 巴爾扎克
好的木材并不在順境中生長;風越強,樹越壯。
——馬里歐特
在寒冷中顫抖過的人倍覺太陽的溫暖,經歷過各種人生煩惱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貴。
—— 懷特曼
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曾有過各種各樣的經歷讓我們感慨良多,讓我們體悟到生命中某些真諦。
【九年級孤獨之旅教案】相關文章:
人教版《孤獨之旅》教案10-20
蘇教版《孤獨之旅》教案10-21
《孤獨之旅》優秀教案12-13
孤獨之旅教案設計09-23
《孤獨之旅》教案(精選8篇)05-26
《孤獨之旅》教案設計11-27
孤獨之旅09-04
初三語文《孤獨之旅》教案09-18
人教版《孤獨之旅》教案設計10-01
孤獨之旅散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