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詩兩首》教案設計
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九年級語文下冊《詩兩首》教案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作家作品,熟讀背誦這兩首詩。
2.理解詩歌意象,領悟詩歌主旨。
3.學習賞析詩歌的基本方法——意象分析。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2.通過探究,理解詩歌意象,領悟詩歌主旨。
3.通過點撥,學習賞析詩歌的基本方法——意象分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味詩歌抒發的戀土深情和思鄉愁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
熟讀與背誦;體會詩人真摯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意象,領悟詩歌主旨。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感情誦讀,把握詩歌的內在旋律與和諧節奏,認真體味詩歌蘊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法。如對詩歌意象和主題的解讀。
3.點撥法。如學習賞析詩歌的基本方法——意象分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土地,萬物生靈的根基。曾有人掠奪它而百般蹂躪,曾有人捍衛它而披肝瀝膽。在它的脊梁上演繹著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膚上烙印著多少眷戀情結。誰不鐘愛自己的土地,誰不愛戀大地母親,讓我們深情吟唱艾青詩人的《我愛這土地》,隨著詩中所迸發的愛國情感的火花而燃燒。(板書:我愛這土地)
二、作者簡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現代著名詩人。早期詩風格渾厚質樸,調子深沉憂郁。抗戰時期的詩作,格調昂揚。建國后,作品思想更趨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詩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為《大堰河——我的保姆》。詩人曾自稱為“悲哀的詩人”。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艾青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動一代詩風,并產生過重大影響的詩人,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1985年,法國授予艾青文學藝術最高勛章。
三、背景介紹。
本詩寫于抗戰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軍連續攻占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所到之處瘋狂肆虐,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國人民奮起反抗,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滿懷對祖國深沉的愛和對侵略者切齒的恨,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詩。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首詩無固定的節律,不押韻。它主要由句中停頓和句末停頓構成一定的節拍。誦讀時要著重體會由詩中感情起伏所構成的“內在節奏”。
我愛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學生在熟悉詩歌的基礎上,緊扣“土地”,師生討論分析全詩。
1.詩歌是按怎樣的思路抒寫的?
教師引導學生概括后明確:全詩以“假如”領起,用“嘶啞”形容鳥兒的歌喉。接著續寫出歌唱的內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轉寫鳥兒死后魂歸大地,最后轉由鳥的形象代之以詩人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心。
2.揭示全詩主旨的詩句是什么?談談你的理解?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這兩句詩一問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淚水”的情狀,托出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而且隱含獻身之意。
五、合作探究。
1.“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
這兩句詩充分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為祖國獻身的愿望。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在這強烈的對比和反差中,一以貫之的乃是“鳥”對土地執著的愛,表達了詩人對土地、對祖國的愛。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
2.結合寫作背景,準確理解“土地”、“河流”、“風”、“黎明”的象征意義。
“土地”象征繁衍養育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河流”、“風”象征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黎明”象征充滿生機與希望的解放區。
3.鳥兒歌唱的內容中,“土地”、“河流”、“風”的前面分別有“暴風雨所打擊的”、“悲憤的”、“激怒的”這些修飾語,其作用是什么?
這些修飾語限定語豐富了意象的內涵 ,表明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在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下正遭受苦難,中國人民正滿懷悲憤地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
4.詩人對土地、河流、風、黎明的描寫,蘊含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些描寫形象地表達了當時祖國大地遭受的苦難,人民的悲憤以及對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5.詩歌的第二節與第一節有著怎樣的聯系?把第二節去掉,詩歌主題的表達將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這兩節詩都飽含著詩人對祖國深深的眷戀和無盡的熱愛之情。就詩的感情發展而言,第一節蓄勢,第二節感情的迸發,感情的升華。詩意層層遞進。
去掉第二節,詩意則得不到提煉和強化。
六、拓展延伸。
1.假如你是一只鳥,聯系我們今天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你會唱些什么呢?仿照例子試一試,相信你會比例子仿寫得更好。
例: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清脆的喉嚨歌唱:這高峽出平湖的山峽大壩,這可上九天攬月的神州飛船……
2.艾青在詩中,含著淚水說:“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古往今來,在我們中華史冊上記下了多少愛國志士的類似詩篇,猶如繁星高懸夜空。
例:當我們抵御外侵,我們會記得岳母刺給岳飛身上的四個大字:“精忠報國”;當志士至死不降,保持民族氣節,我們不會忘記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接著往下寫,相信你會寫得更精彩)。
【板書設計】
︱ 鳥——詩人自己 ︱ ︱
︱第一節︱ 土地——祖國大地 ︱ ︱
︱ ︱ 河流、風——抗爭精神 ︱意象樸實 ︱ 反抗侵略
我愛著土地 ︱ ︱黎明——光明、希望 ︱象征深遠 ︱ 熱愛祖國
︱ ︱常含淚水︱ 直抒胸臆 ︱ 至死不渝
︱第二節︱ ︱ ︱
︱深愛土地︱ 激情澎湃 ︱
第二課時
鄉 愁
一、導入新課。
回憶、背誦寫“鄉愁”的古詩詞。
二、作者簡介。
余光中(1929~)當代詩人和詩評家。湖南衡陽人。現居臺灣。1946年考入廈門大學外文系。1948年發表第一首詩作,次年隨國民黨軍隊赴臺。1953年10月參加《創世紀》詩刊,致力于現代主義詩歌創作。主要作品有《鄉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詩集《靈河》《石室之死》等,詩論集《詩人之境》《詩的創作與鑒賞》等。其中《鄉愁》一詩,因為形象而深刻地抒發了游子思鄉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贊賞。
三、朗讀感知。
(一)朗讀。
詩的節奏和重音劃分如下。
鄉 愁
小時候 后來啊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這頭 我/在外頭
母親/在那頭 母親/在里頭
長大后 而現在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大陸/在那頭
1.范讀。注意朗讀的語調、語速、節奏。
2.朗讀指導。語調深沉;語速舒緩;感情真摯。
3.分四小組朗讀余光中的《鄉愁》,學生點評。
4.指名讀席幕容的《鄉愁》,師生共同點評。
5.自由朗讀。
(二)整體感知。
1.找出這一首詩中相同位置的字、詞、句,進行歸類、品析。
用“_____美,美在_____”這一句式把品析的結果說出來。
“枚、張、方、灣”這些量詞美,美在它們富于變化,準確形象地表示出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的形狀。
“這些疊詞美,美在它們增加發句子的詩意,巧妙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鄉愁是……”這一句式美,美在它營造出一種回環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
“詩歌字數相同,結構相似,美在整齊,美在對應,美在情感的層進。”
(教師點撥:從語言上來說,郵票、船票、墳墓、海峽是選擇的意象美,疊詞“小小、窄窄、矮矮、淺淺”以及“鄉愁是……”這一句式體現了音樂美,而“小時候、長大后、后來、而現在”又充滿變化美。)
2.“鄉愁”本是一種抽象的情感,但在《鄉愁》詩里,它轉化成了具體可感的東西,作者是如何實現這一轉化的?
詩人巧妙地將“鄉愁”這種情感進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對應物。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里,“鄉愁”分別寄托在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等具體可感的對象上。這種技法.通常稱之為“移情”,可以增加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四、合作探究。
1.詩人所抒寫的“鄉愁”是怎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深、升華的?
“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
四個物象,分別是人生四個階段“鄉愁”的對應物。這四個階段分別是:小時候一長大后一后來一現在。
小時候,詩人少小離家,與母親書信往來,鄉愁寄托在小小的郵票上。長大后,為生活而奔波,與愛人聚聚離離,船票成了寄托鄉愁的媒介。到后來,—方矮矮的墳墓,將“我”與母親永遠分開了!而現在,一灣淺淺的海峽將“我”與祖國大陸隔開。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國之思。全詩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長長的余味。
2.詩歌的第四節對詩意的拓展有怎樣的重要作用?
如果去掉第四節,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鄉的詩;有了第四節,前三節就成了鋪墊,這一節又畫龍點睛,鄉愁的詩意升華為國愁和民愁了。
3.比較閱讀。
臺灣當代女詩人席慕蓉的《鄉愁》(詳見課本P5)也是抒寫鄉愁的,說說它與課文在表達上各有什么特點。
這兩首詩有著相似的寫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陸,后來赴臺灣。兩位詩人都鐘情于中國古典文化,繼承傳統文化中鄉愁的永恒主題,并寫出了新意。
不同之處在于,席慕蓉的故鄉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長大,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有機會踏上故鄉的土地。她只有在夢里,在詩中,寄托無限鄉愁。她的《鄉愁》,纏綿悱惻,分別寫故鄉月夜的笛聲、離別故鄉時心中模糊的悵惘、別后對故鄉的綿綿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異,也具有比較強的時代意義。但在思想深度的開掘上,這首《鄉愁》不如余光中的《鄉愁》那樣深刻。
五、延伸拓展。
綜觀這兩首詩,都不自覺地用了“鄉愁是……”這一句式,每一首詩中鄉愁是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第二首詩中鄉愁是一支清遠的笛,是沒有年輪的樹。請依照詩作中的“鄉愁是……”這一句式也來寫一寫鄉愁,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多句。
鄉愁是一杯濃濃的酒/鄉愁是一輪圓圓的月/鄉愁是故鄉那灣永遠流淌的小溪/鄉愁是遠走時父親久久的佇望。
【板書設計】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郵票——想母親 思 鄉 之 情
長大后——船票——念妻子 |逐層
后 來——墳墓——懷亡母 |推進
現 在——海峽——思祖國 家 國 之 情
【九年級語文下冊《詩》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七年級語文下冊《木蘭詩》教案設計08-15
初二下冊語文《詩五首教案設計》04-30
關于語文下冊的現代詩04-17
八年級下冊語文詩五首教案設計11-02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木蘭詩》教案設計08-25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詩五首》教案設計09-05
七年級語文下冊《詩兩首》教案設計04-23
《木蘭詩》教案設計11-26
九年級語文下冊教案設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