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初三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三語文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三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二)能力目標
1.理解本文以漁人的行蹤為線索敘事的表現手法。
2.能辯證地看待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會理想。
(三)情感價值目標
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為追求理想的活而努力學習,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重點
1、熟讀課文,積累文言字詞。
2、掌握文中古今異義詞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3、認識作者通過描繪“世外桃源”所表達的社會理想。
教學難點:
理解評價作者心中的理想社會
學法指導:
1朗讀法2想象法3自主和作探究法4多媒體課件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精心導入
1.“世外桃源”是同學們熟知的一個成語,它出自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一個環境優美而生活安樂的世界,桃花源是怎樣一個地方呢?為什么說它在“世外”呢?就讓我們一起從《桃花源記》這篇課文中尋找答案吧。
2.作者、作品及寫作背景簡介。(多媒體展示)
二、整體感知
(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結合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了解課文大意。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豁然( )儼然( )阡陌( )詣( )
2.在讀準字音、讀清句讀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要求讀出感情,讀出韻律。
朗讀指導:
①對偶句、四字句要讀出對稱感來,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②語調、節奏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如“a問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漢,c無論魏晉。”一句,加著重號的詞宜重讀,語調稍慢;a句讀得略平緩,b、c句宜有起伏;a句后停頓略久些,b、c句連接要緊湊。這樣讀,能較好的讀出感情意味。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鼓勵學生放聲讀,大膽讀)
4.學生齊讀課文。(要求聲音要洪亮、節奏要準,要讀出韻律)
5.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提示:⑴重點字必須解釋出來,單音節變成雙音節。
⑵根據課文內容,補充省略的內容。
(二)知識點歸納(多媒體展示)
1.通假字
(1)具答之。(具,通“俱”,都)
(2)便要還家。(要,通“邀”,邀請)
2.古今異詞
(1)阡陌交通
交通:古義,為交錯相通;今義,往來通達,或各種運輸的總稱。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妻子:古義,指妻子和兒女;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
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毫無出路的境地。
(3)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無論:古義為“不用說”“更不用說”之意;今義,是表條件關系的關聯詞。
(4)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鮮美:古義,色彩鮮艷美麗;今義,味好,香濃。
(5)不足為外人道也。
不足:古義,不值得;今義,不滿,不充分。
3.一詞多義
①便舍船,從口入(放棄,舍棄,動詞)
舍
②屋舍儼然(房屋,名詞)
①處處志之(作標記,動詞)
志
②尋向所志(標記,記號,名詞)
①尋向所志(尋找,動詞)
尋
②未果,尋病終(隨即、不久,副詞)
①復前行,欲窮其林(這、那,指示代詞)
其
②既出,得其船(他,代漁人,人稱代詞)
①見漁人,乃大驚(就,于是,副詞)
乃
②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竟,竟然,副詞)
①武陵人捕魚為業(作為,動詞)
為②不足為外人道也(對,向,介詞)
③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給,介詞)
4.一義多詞
悉如外人——具答之——咸來問訊——皆嘆惋
緣溪行——便扶向路
便要還家——延至其家
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5.文言句式
①判斷句: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譯:南陽劉子驥,是個高尚的人。
②省略句:
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主語承前省略句式。即“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B.問所從來
賓語承前省略句式。即“問(之)所從來”。
C.林盡水源
介詞省略句式。即“林盡(于)水源”。
6.出自本文的成語
世外桃源落英繽紛雞犬相聞怡然自樂黃發垂髫
豁然開朗無人問津
(三)學生齊讀課文
提問:桃花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用三個單音節詞概括。
學生思考交流。
明確:美、樂、奇。
三、欣賞探究
(一)學生瀏覽課文,找出漁人的行蹤(線索):
發現→進訪→離開→再尋
(二)分步品味課文
1.想象桃源之“美”。
(1)指名朗讀課文描寫桃花源外部環境美和內部環境美的句子。
(2)提問:桃花源風景真是美不勝收,你頭腦中浮現了怎樣的畫面?請選一個景點,用“這里的美,你看”的句式給大家描述一番。(用優美的語言描述自己美好的遐想)
明確:這里的桃林美,你看,長達二三里,中間沒有別的樹木,一眼望去,就像一片粉紅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鮮艷美麗,在陽光下閃爍搖曳,像眼睛,像星星。樹上花瓣紛紛落下,像一只只飛舞的粉蝶……
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無垠,就像一塊大氈子……
這里的屋舍美,……
這里的田池美,……
這里的桑竹美,……
這里的阡陌美,……
教師小結:聽著大家的描述,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桃源是美麗的,它美在環境優雅,美在風景秀麗,美在資源豐富,美在靜謐祥和。
2.理解桃源之“樂”
提問:桃花源是美麗的`,也是充滿歡樂的。文中哪些人能讓人感受到桃花源的“樂”?
學生交流討論明確:男女、老幼、漁人。
提問:他們分別為什么而樂?請你以其中一類人的身份和口吻說說看?
(老師以記者采訪的形式跟同學交流,學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設身處地的感受桃源生活之樂)
明確:
(1)男人雖種植勞累,但他們樂,樂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戰亂之苦,能安居樂業。
(2)女人雖采桑養蠶,織布縫衣,忙得不亦樂乎,但她們樂,樂在沒有壓迫,沒有剝削,過著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怡然自樂”,樂在悠閑自在,老有所養,豐衣足食。
(4)小孩“怡然自樂”,樂在無憂無慮,天真無邪,父母疼愛。
(5)漁人樂,樂在受人熱情相邀,盛情款待,樂在桃源中人民平等,和諧親密。
學生小結:桃花源樂在民主平等,樂在和平安定,樂在豐衣足食,樂在民風淳樸,令人為之神往。
3.評讀桃源之“奇”
提問:桃花源的美麗令人神往,桃花源的離奇神秘更是引人入勝。那么,桃源“奇”在何處呢?請你以“奇,那是因為”的句式闡述一下自己的認識,要盡量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學生思考交流)
明確:景奇、人奇、蹤奇。
(1)景奇。桃林奇,那是因為“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山洞奇,那是因為“仿佛若有光”,且形狀奇特,“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2)人奇。人氣,那是因為“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見漁人,乃大驚”、“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3)蹤奇。蹤奇,那是因為漁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太守竟然“尋向所志,不復得路”,名人探訪,竟然“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4.齊讀課文,神游這個美麗歡樂而又撲朔迷離的桃源勝景。
(三)思考,合作探究(多媒體展示)
1.桃源人見漁人為什么“乃大驚”?
2.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為什么“皆嘆惋”?
3.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4.漁人出桃源時,“處處志之”,為什么再往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學生討論)
明確:
1.寫出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顯示桃源與世隔絕的久遠。
2.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為桃源外的人沒有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惋惜。
3.不希望外人來打擾這里人的平靜生活。也為下文尋找桃源而不得埋下伏筆。
4.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源是一個似有似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虛無的。
5.在思考下面句子說明了什么?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明確:桃花源是朦朧飄忽的世界,種種的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寫了桃花源的隱蔽,實質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本來就是子虛烏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的一種美好的境界,一種對現實生活不滿的精神寄托)
6.總結結構,思考文章主題
文章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后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穿起來了。它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愿。
四、拓展延伸
1.提問:有人說《桃花源記》體現了作者消極避世的思想,有人說《桃花源記》體現了作者積極的理想追求,你怎樣看這個問題?
(可以讓學生討論,形式不拘一格,可集體討論,也可分組討論。這是一個開放性問題,教授要鼓勵學生大膽評價,自圓其說即可)
2.假如桃花源真的存在,你愿意做一個桃花源中的人嗎?為什么?
教師總結: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種沒有剝削與壓迫的幸福美好生活,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更應樹立一種遠大的理想,將個人利益與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才能無愧于這個時代,無愧于我們的民族。
五、反饋練習(多媒體展示)
1.《桃花源記》作者,(朝代)著名詩人。
2.在括號內填入被省略的成分。
此人一一為( )具言所聞,( )皆嘆惋。余人各復延( )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 )云:“( )不足為外人道也。”
六、作業布置
1.背誦課文
2.搜集積累談理想的名人名言。
板書設計略
初三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目標
1.了解有關《世說新語》的文學常識。
2.文言文詞句的翻譯。
3.閱讀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德育目標
從古人身上吸取做人的道理:人應謙虛;與人相處應落落大方,有禮有節,誠實守信。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準確把握重點字、詞。
2.流利地翻譯全文,達到自動講述故事的程度。
二、整體感知
《世說新語》亦稱《世說》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筆記小說集,也是同類小說中的.代表作。有許多作品,批判黑暗,諷刺奢淫、表彰善良,全書語言精練,善于通過一言、一行來刻畫人物肖像和精神面貌,意味雋永,今天我們一同學習《世說》三則故事,體會作者遣詞造句,塑造人物的獨特語言風格。
三、疏通字詞并翻譯全文
1.介紹作者劉義慶的有關知識以及《世說新語》這部小說的特色。
2.檢查。
3.要求根據書后注釋翻譯三則故事。
4.重點語句解析。
四、總結、擴展
點評翻譯的優劣,概括指導古文譯法:變單為雙,聯想推敲,補充省略,調整詞序等。
五、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思考:
1.三則故事分別表現主人公怎樣的性格。(用一句話概括)
2.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3.體會三則故事的語言特點。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分析人物性格
2.體會語言特色
二、課文分析
1.讀課文,分析人物性格。
孔融:機智
陳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曹操:好猜忌、嗜殺、殘暴。
2.小說通過人物的哪些方面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
孔融:語言描寫
對守門人所言:初步展示(開始)
與李膺對話:逐步表現(發展)
回陳韙之語:進一步表現(高潮)
陳元方:語言描寫
曹操:行動描寫
使…代;自…立→令間諜問→聞之,追殺
3.讀《世說新語·排調·第二十五》這則故事,體會語言特色
謝公(人名)始有東山之志(指優游山林的意愿),后嚴命屢臻(下達)勢不獲已(看情勢無法實現自己的愿望了),始就桓公司馬。于時人有餉桓公藥草,中有“遠志”。公取以問謝:“此藥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稱?”謝未即答。時郝隆在座,應聲答曰:“此甚易解:處則為易‘遠志’,出則為‘小草’”。謝甚有愧色。桓公目謝而笑曰:郝參軍此過乃不惡,亦極有會。(話說得極有意味)
思考:①謝安聽了郝隆的話后感到慚愧的原因。
②本文語言特色。
附參考答案:①謝安始有東山之志,可后來畢竟出山為官了。郝隆所志處山則這處山為
“遠志”,出山則為小草。因此謝安“出山”則為小草。
②語言雋永,意味深長。
遠志:名為藥名,更指人的潔身自好的志向。
三、總結、擴展
1.《世說新語》善于通過特征性的細節勾勒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使之栩栩如生。
2.善于把記言、記事相結合。
3.語言精練含蓄,雋永傳神。
四、作業
課后練習一
探究活動
一、方仲永與孔融的人生起點一樣,但結局卻大不相同,你從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解說:同學們先找到《傷仲永》這篇文章,搜集一些有關孔融的故事、生平事跡的;然后在對比閱讀的基礎上在班內組織討論;最后形成一定的結論。
二、你認為陳太丘的做法可不可取?為什么?
解說:可以在班內組織討論或展開辯論。
初三語文教案3
一、教學目標(投影)
1、學習課文運用典型事例論證中心論點的寫法。
2、理解“骨氣”的含義,認識當前我們應該提倡什么樣的骨氣,怎樣才能做一個有骨氣的人。
3、積累下列詞語。
吆喝 拘囚 丞相 高官厚祿 大聲疾呼 拍案而起
嗟來之食 寶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二、課時: 一課時
三、教學重點
本文是怎樣選擇和安排典型事例,用事實證明觀點的。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1961年我國正處在經濟暫時困難時期。為了讓廣大人民了解自己祖國的歷史,學習偉大先人的榜樣,從他們勤勞、智慧、勇敢的美德中汲取力量,斗志昂揚地建設我們的祖國,歷史學家吳晗寫了這篇熱情洋溢的文章——《談骨氣》。
板書課題:2談骨氣吳晗
2、作者簡介
吳晗——原名吳春晗,字辰伯,浙江省義馬人。
3、生字詞學習(資料)
1)要求學生齊聲朗讀生字詞。
2)要求學生把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解決。
4、輕聲朗讀課文,標好段序。同時思考下列問題:(投影)
1)作者在課文中提出什么主張?
明確: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即中心論點)
2)開頭引用孟子的話有什么作用?
明確:引用孟子的話,是為了具體解釋“骨氣”的含義
(全班齊讀第一、二自然段,深入理解“骨氣”的`含義)
3)(點名朗讀三、四自然段)要求學生概括段意,分析它們與中心論點的關系。
明確:
第三段:從歷史的角度,指出有骨氣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每個時代都有有骨氣的人。
第四段:從繼承的角度,指出不同時代“骨氣”含義也不同。
這兩段是對“骨氣”含義的深層分析,增強了說理的力度。使中心論點具有不辯駁的氣勢,支持論點。
4)課文提出中心論點后,用什么材料來證明論點的?
明確:精選三個典型事例,分別從三個不同的角度論證中心論點。
5)要求學生口述文中的三個事例并分別擬上小標題。
初三語文教案4
一、教材分析
1、《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三的一篇講讀課文,是外國文學作品中的名篇。
從語文教材應完成的教學目標看,要教會學生體會通過塑造人物形象敘述故事情節,描寫環境表達作者思想感情。
本課在本單元應完成的教學任務主要是:通過人物分析學習對比手法的運用,認識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2、教學目標及要求
①小說表現的主題思想
②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及曲折的故事情節
③對比手法的成功運用對刻畫人物形象的好處
3、重點難點
①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以展觀人物內心世界的方法
②構思新穎巧妙懸念的設置
二、教法分析
1、整體感知法
指導學生在閱讀小說時,把握主要人物的主要情況,整體感知小說。
2、比較教學法
與《變色龍》比較,共性——善變的性格
3、自主討論法
深入理解小說主題。
三、學法指導
本文在分析人物,環境時抓住一個“變”,在構思鋪排時抓住一個“巧”字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大家在初二學過一篇《變色龍》還記得嗎?請同學們回憶——小說“變色龍”是指誰?為何稱之為“變色龍?有何特點?”
明確 變色龍——奧楚蔑洛夫
特點——善變
今天我們共同學習另一個外國的作家寫的`一篇也是講述人善變的小說《我的叔叔于勒》
2、板書課題:《我的叔叔于勒》
3、整體感知小說,知線索
明確:菲利普夫婦盼于勒發財歸來是敘事明線,于勒離家到美洲冒險10年經歷為暗線。
情節:盼于勒——贊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4、情節:人物態度,找出菲利普夫婦言行變化的代表句。
開端(盼于勒)——發展(贊于勒)——高潮(遇于勒)——結局(躲于勒)
人物態度對比:
前: 希望(正直,有良心)→福星唯一希望→不是他,
后: ↑ ↑ ↑
恐怖 流氓,壞蛋 不安
是他→流氓
↑ ↑
哆嗦打聽 煞白暴怒
5、人物性格分析(討論)
菲利普夫婦:自私,冷酷,貪婪,庸俗的小市
對 民,愛慕虛榮。
比 “我”一個也涉世未深,天真單純,富用同情心 的孩子。
寄寓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
6、找出小說中環境描寫,各自的作用?(略)
7、小說主題討論:
金錢至上
8、發散訓練
①小說的結局怎樣?人物命運是由個人性格造成的?還是社會環境造成的?
②假如菲利普夫婦在游輪上巧遇發了大財的于勒,他們的言行會怎樣?用150個字來完成。
③寫作:請以“人與人這間”為題,反映當代人際關系的中心。
初三語文教案5
《飲酒》教案
一:導入
人啊,最難的是選擇。名利、地位、親情、自由、幸福、快樂、游戲、學習當諸多問題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人們往往被迫做出各種抉擇。而最難達到的是選擇時候遵從本心。而有一個人他就做到了。誰?(陶淵明)
二:作者介紹
介紹介紹你對陶淵明的理解。
三:詩歌學習
析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陶淵明隱居后的一首詩。《飲酒》
大家把這這首詩歌大聲的自由的朗讀一遍。發現沒有本詩無一處寫酒。為何叫飲酒呢?
《飲酒(序文)》
?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既醉之后,輒題數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
飲酒系列共有20首。本詩是第五首。陶淵明在自傳里說平生三大愛好讀書喝酒寫文章,人家說酒后吐真言,我們今天就好好研讀陶淵明的酒后真言。
品悠然:1,.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吟誦這首詩,你讀出了陶淵明隱居后的是一種怎樣的生活狀態。
二生讀。
2,陶淵明的悠閑生活狀態用詩詞里面的一個詞語描述:悠然。
再細讀詩歌。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陶淵明生活的悠閑。
車馬喧 見 飛鳥相與還
車馬喧
1.在人境,說明他不是隱居山野。車馬喧是指什么?與世隔絕。為何無車馬喧呢?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1.描述一下陶淵明采菊的場景
2.見能否換成望或者看。蘇軾也曾經說:如果把這個“見”南山改成“望”南山,則一片神氣都索然矣。
3.從此句詩詞我們看出陶淵明已完全與景物融為一體,遠山、黃菊,東籬、還有采菊人皆滿是悠然之意。我們把這種意境稱之為物我合一。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把藝術境界分為了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4.讀,可不可以重讀“見”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1.看山,看云,看飛鳥,揣摩一下陶淵明此時的心理。
2.讀出閑適里面的愉悅之感
3.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品心遠:
看來陶淵明隱居后,無凡塵俗世騷擾,有美酒美景美心情。這日子想想就令人向往。可陶淵明在自傳里又真實地告訴我們他隱居后的物質生活: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陶淵明為何能做到如此:悠然
1.心遠什么意思
2、遠離什么?親近什么?
遠離凡塵俗事、遠離功名利祿,親近自然,返璞歸真,過一種隨心而安的低碳生活。
不背負太多的事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這樣的人是快樂的。所以他的物質生活雖然匱乏,但他悠然快樂。
品真意:
所以陶淵明在本首詩的結尾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你來幫我用現代漢語翻譯一遍
2,什么是“真意”?陶淵明的認為人生的真正意義是?陶淵明因為懂得了人生真意所以心遠,因為心遠所以悠然。
4,揣摩一下陶淵明此時的情感,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讀出得意之情
5.你欣賞陶淵明的人生選擇嗎?你認為人生真正的意義是?
上帝賦予每個人不同發才智,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使命不一樣,有的人肩負著變革社會,推動時代發展的責任。有的人馳騁沙場,建功立業。陶淵明顯然都不是,但他用自己的文字為我們尋找到了一方精神的寧靜天空。
愿你們在人生路上,也能遵循本心,找到自己的人生真意,雖辛苦但快樂!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飲酒》教學反思
首先,教師應該樹立大語文觀念。
語文不僅僅是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從語文課的學習中感受學習的.樂趣,體味一種人文精神的關懷。教師用美的藝術形象和充滿詩情畫意的語言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所蘊含的審美情操,使學生受到藝術美的熏陶。然后運用所學知識提高認識能力、觀察能力、鑒賞能力和表達能力。
其次,教學一篇文章要選好突破口或者切入點。
我覺得《飲酒》以陶淵明為什么能成為士大夫的一座精神堡壘作突破口,有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而且也貫穿著一種人文精神。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積極主動探求未知,課堂會詩意盎然的。
這次教學《飲酒》也使我認識到:要讓學生入境學習,教師必須首先入境。這方面我覺得做得還不夠。另外,學生對陶淵明的介紹有些流于形式,這也與教師指導不夠有關。如果能夠結合陶淵明的生平事跡來解讀陶淵明,使詩人形象銘刻學生心中,知人論世,就可以很好的把握詩歌形象極其詩中所蘊含的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涵。
初三語文教案6
《生命與和平相愛》選自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下),是當代女作家,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的一篇散文。文章通過對一個猶太青年戴維成才原因的探究,介紹了一個猶太家庭、猶太民族重視教育,重視文化的傳統和為民族生存而奮斗的精神,突出了他們熱愛生命,祈禱和平,奮發圖強的民族愿望。
文章學習方法
讓學生在快速閱讀中感受猶太青年杰出的語言才能,在細心研讀中剖析成才的深層原因,在選擇誦讀中領悟文章的主題,最后讓學生聯系當今世界現實,在拓展訓練中凈化心靈,熱愛和平,珍愛生命。
文章的教學思路設計:
整體感知,把握思路
深入閱讀,探討問題
妨句練習,提高能力
誦讀文章,領悟主題
拓展訓練,凈化心靈
課前預習,課堂展示:
了解“猶太民族是一個什么樣的民族?”
由于距學生的生活實際距離較遠,文章《生命與和平相愛》的內容難以難于理解,學習興致也不濃厚。
因此首先從挖掘文本開始,把學生對課文的研究引進課堂教學之中。學生從文本入手,挖掘到許多豐富的精彩的內容。老師引導學生對有關內容進行拓展加深,由點帶面,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可以組織學生在認真鉆研文本的基礎上,通過上網瀏覽、翻閱相關書籍等形式深刻理解文本內涵。
如《辛德勒名單》——猶太民族苦難歷史的一面鏡子、猶太人為何多出偉人、猶太人的家教等等。
通過課題探究,同學們深深明白:猶太民族曾飽受世界上最深重的民族災難,卻在經濟、科學和藝術等方面為世界貢獻了一大批杰出的天才。馬克思、達爾文、弗洛伊德、愛因斯坦……幾十年來諾貝爾獎的得主,猶太人所占的比例遠比其他民族高,這跟猶太人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民族精神有關。
《生命與和平相愛》一文以小見大,通過探尋戴維這個優秀人物的成長經歷,引出了猶太民族的智慧與文化。這樣的學習探究不但使學生不再感到晦塞,不再覺得乏味,而且也能夠使文本迸射出了生機活力。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把握思路
文章寫什么內容,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如何寫的,如何表達這種感情的?
二、深入閱讀,探討問題
細心研讀中剖析戴維成才的深層原因。
問題設計(這些問題,也可以由學生提出來,老師進行概括歸納總結)
1、一個人:戴維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12歲小學畢業時寫下的`愿望是什么?
2、一個家庭:戴維的家庭是一個什么樣的家庭?
3、一個民族:猶太民族是一個什么樣的民族?
圍繞三個問題可以使學生深入準確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課文內容。
民族——引出個人——家庭背景,社會根源——成長之路——抒發感情
問題探討:作者為什么開篇就寫猶太民族,而不直接寫戴維?(處理文章的結構,課后第一題)
三個問題的層層深入,由對課文內容的再次把握到對文章結構的分析理解。學生必須認真閱讀課文,深入課文的內容,才能對問題進行比較深入的準確的解答。
該教學環節在于培養學生在閱讀中捕捉信息的能力,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例如,對于“戴維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的問題的探討,我設置的由橫排第四排回答,原則上各個回答必須獨創,不能重復,八名同學回答完畢之后,或者個別同學不能回答的時候,其他同學可以適當進行補充。剛剛開始回答的學生,往往比較容易解答,因為如“語言才能強”“靈活”“精干”“天真”“快樂”“冷靜”“成熟”等問題是淺層次的顯性的。越往后面的回答,就要求學生的概括能力了。
一個學生把第六自然段的前面設問句全部讀了出來,但是沒有進行概括。
內容如下:
這個對語言有著特殊敏感、對一切事情興致盎然的青年,尚不滿28歲,何以具備一旦向往,便鍥而不舍地追求的氣概與能力?這需要充沛的精力,也需要聰明過人的天分。
如何進行概括呢?
我給示范了一句:戴維是一個具備一旦向往,便鍥而不舍地追求的氣概與能力的人,之后學生便豁然開朗,進行了“戴維是一個充沛的精力,而且具有聰明過人的天分的人”和“戴維是一個對語言有著特殊敏感、對一切事情興致盎然的不滿28歲青年人”。
最后老師或者學生進行總結:
戴維是一個具有杰出語言才能的優秀猶太青年,這是因為他有一個和諧寬松熱愛知識重視文化的家庭,更是因為他有一個熱愛生命、祈禱和平的民族。
三、妨句練習,提高能力(這個環節可以并入第二個環節之中)
在這個教學環節,可以很自然地讓學生進行仿句練習:
以“我”為語述對象,仿照上句寫一段話。
這個活動實踐很是熱烈的。例如:
我是一個奮發進取的中學生,這是因為我有一個溫馨充滿愛意的家庭,更是因為我有一個充滿和諧人文氛圍的中華民族。
這樣的教學環節,目的是讓學生在感受猶太民族“熱愛生命,祈禱和平”的民族精神的時候,也有一種民族自尊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情感教育上能得到升華。同時,這一教學環節也是對于培養學生閱讀創新力的課堂體現。
語文的生活化,要求學生在加強課外閱讀的時候,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所以應該是只有閱讀注意力、閱讀思辨力、閱讀創造力三者形成了,才能形成學生的終身閱讀的能力,才能夠養成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
四、誦讀文章,領悟主題
圈點文章中有關“生命”、“和平”字眼,緊扣題目和文章結尾一段,并誦讀結尾一段中的排比句,深刻領悟文章的主題
初三語文教案7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沁園春·雪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1.用“/”給“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劃分朗讀節奏。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2.“風騷”中的“風”原指,“騷”原指,“風騷”在詞中指的是,與它同義的還有“ ”一詞。
3.“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一句在全詞中的作用是( )
A.承接上文,進一步地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
B.引起下文,為具體評價歷史人物作輔墊。
C.開啟下文,寫出歷史上許多英雄人物為祖國的大好河山而傾倒。
D.承上啟下,再次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又指出歷史人物為祖國山河傾倒,為下文評論歷史人物作鋪墊。
4.“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中的“無數英雄”是指( )
A.古今中外的英雄。
B.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C.詞中的風流人物。
D.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年輕的風流人物。
5.這一部分,表明全詞主旨的'句子是。其中,將“ ”與“ ”對比,歌頌了,抒發了的豪情壯志。
6.“只識彎弓射大雕”中“只”能不能改為“還”,為什么?
7.說說“秦皇漢武”和“唐宗宋祖”,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他們又有什么不足?
參考答案
1.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2.《國風》《離騷》文學才華文采
3.D
4.D
5.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往今無產階級革命英雄無產階級要主宰世界6.不能,用“只”說明成吉思汗只重武功,忽視文治,批評語氣比較嚴厲,而用“還”則說明成吉思汗重視的內容多,武功只是其中一部分,語氣有些稱贊。
7.肯定:他們比較注重武功,在建功立業方面卓有成效。不足:在于文治方面稍微差了一些,對文治不夠重視。
初三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了解《詩經》的基本知識,有感情地誦讀詩歌。
②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2、過程與方法:以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朗讀、解讀、品讀中把握詩歌豐富的內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材分析:
1、重點:品讀詩歌,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形象美。
2、難點:正確認識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向往,了解《詩經》在中國文學的地位。
教學方法:
誦讀法、聯想想象、討論交流
學法指導:
大聲地朗讀,生動地譯讀,多元地品讀,優美地范讀
一、教學過程:
導入: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意思是不學《詩經》就不懂怎么說話。可見《詩經》的重要影響力,那么同學們讀過《詩經》嗎?
二、七嘴八舌話《詩經》
1、請學生談談對《詩經》的認識、了解
(PPT展示《詩經》文學常識)
①《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②《詩經》六義:
作品分類:《風》、《雅》、《頌》
表現手法:賦、比、興
2、教師問:《詩經》離我們遠嗎?
PPT展示———跟《詩經》有關的
①成語
②名句
③詩詞
④名號
《詩經》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影響著我們。它的文化傳統就像空氣一樣滋養著我們的民族,它的要素始終流淌在我們的文化血液中。
三、一詠三嘆吟讀《關雎》
1、全班齊讀(訂正字音)
窈窕yǎo、tiǎo、淑shū女、好hǎo、逑、寤寐wù、mèi
2、男女和讀(讀準、體會節奏—四言二字一頓)
3、學生個讀、評讀
4、教師范讀,學生聽讀
思考: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這首詩寫了一個君子對一個淑女的愛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過程。
四、詩情畫意譯讀《關雎》
1、吟讀詩歌入情先入境,如果把這首詩當成是一個劇本,現在我們每個人都是導演,你會拍攝幾個場景來反映這首詩歌?
雎鳩和鳴圖——舒緩、平正(美好,生機,歲月靜好)————PPT圖片展示
少女采荇圖——渴慕、愛慕(清新、活潑)
長夜難眠圖——憂思、惆悵(速緩、調沉—急切,速稍快)
琴瑟鼓樂圖——喜悅、莊重(“鐘鼓樂之”語頓、重音)
2、學生想讀詩歌,展開想象以文譯讀
3、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4、請學生有感情地吟誦詩文。
五、意趣盎然品讀《關雎》
引:好詩不厭百回讀,《關雎》被冠于《詩經》三百篇之首,一定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請大家深入品讀比詩,讀出其美。
初三語文教案9
教學重點
1、積累重要的文言字詞和特殊句式。
2、感受、把握周處的性格特點,把握課文的主旨。
3、以片段描寫進行想象力的鍛煉。
教學難點
1、特殊的文言句式翻譯的要點積累。
2、從周處的故事中感受勇于改過自新的`重要意義。
3、片斷描寫中想象力的啟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上學期,我們曾經學習過《陳太丘與友期》這篇課文,它出自哪里?
(《世說新語》。)
2、誰來介紹一下《世說新語》?
(作者劉義慶。南北朝人,文學家。我國第一部志人小說,在中國古典小說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二、朗讀課文,了解預習情況。
1、出示字詞,讀準字音。(處、說、橫、蹉跎、朝、彰)
2、讀好停頓。(又義興水中有蛟;或說處殺虎斬蛟;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3、積累文中的重點詞句。(并、橫、尤、沒、俱、更、竟、始、蹉跎、彰;
為鄉里所患——被動句;具以情告——倒裝句;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中心句;
三、再讀課文,加深課文理解
1、問題一:在鄉里人的眼里,周處是個怎樣的人?
(兇強俠氣,禍害,是三橫之一)
2、問題二:你是怎樣評價周處這個人物的?
1)斬殺蛟和虎:勇猛、武藝高強
2)知道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3)入吳尋二陸:虛心接受,知錯就改。
3、周處勇于改過自新的行為,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
(到任何時候,想要改過都是可以做到的。)
四、以片段描寫進行想象力的鍛煉。
周處如何擊殺蛟和虎?可以從哪些方面描寫(環境、動作描寫)
五、總結:
“知恥而后勇”,周處曾被鄉里人認為是“禍害”,都能成為“忠臣孝子”,成為名傳千古的大英雄,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能改正自己的缺點。“有志者事竟成”,讓我們一起記住文末的一句話:“人患志之不立”吧!
[布置作業]
1、翻譯文中有句式特點的語句。
2、完成片段描寫。
《周處》原文和譯文
原文:
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并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
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
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
譯文:
周處年輕時,為人蠻橫強悍,任俠使氣,是當地一大禍害。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只白額虎,一起禍害百姓。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大禍害,三害當中周處最為厲害。
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相互拼殺后只剩下一個。周處立即殺死了老虎,又下河斬殺蛟龍。蛟龍在水里有時浮起有時沉沒,漂游了幾十里遠,周處始終同蛟龍一起搏斗。經過了三天三夜,當地的百姓們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輪流著對此表示慶賀。
結果周處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了。他聽說鄉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對此慶賀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實際上也把自己當作一大禍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吳郡去找陸機和陸云兩位有修養的名人。當時陸機不在,只見到了陸云,他就把全部情況告訴了陸云,并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可是歲月已經荒廢了,怕終于沒有什么成就。”陸云說:“古人珍視道義,認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再說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擔憂好名聲不能傳揚呢?”周處聽后就改過自新,終于成為一名忠臣。
《周處》復習指南
一、字句解釋
1、為鄉里所患。
關鍵字:為……所……:表示被動。患:認為是禍害。
句譯:周處被同鄉人認為是禍害。
2、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
關鍵字:謂:稱。為:是。尤:特別,尤其。劇:厲害。
句譯:義興人稱他們是三大禍害,而其中周處特別厲害。
3、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
關鍵字:或:有人。說:勸說。實:實際。冀:希望。余:剩下。
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老虎和蛟龍,實際是希望三個禍害只剩下一個。
4、行數十里,處與之俱。
關鍵字:行:走,這里指漂游。俱:一起。
句譯:周處與蛟龍糾纏在一起,漂游了幾十里。
5、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
關鍵字:謂:認為。更:交替,輪換(課后注釋中“更相慶”為“互相慶祝”。)
句譯:鄉里人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輪番互相慶祝。
6、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關鍵字:聞:聽說。為……所……:表示被動。患:認為是禍害。
句譯:他聽說鄉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互相慶祝,才知道自己被人們認為是禍害,有了自我悔改的想法。
7、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
關鍵字:具:全部,詳盡。云:說。修:提高修養。改:改正錯誤。
句譯:周處把自己的情況詳盡地告訴了陸云,并說自己想要提高修養,改正錯誤,卻怕自己年紀已經太大,最終也不會有什么成就。
8、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
關鍵字:且:況且。患:擔憂。之:取獨。令:美好的。名:名聲。彰:顯露,顯揚。
句譯:況且人就擔憂立不下志向,又為什么要擔憂美好的名聲不能顯揚呢?
9、處遂改勵,終為忠臣。
關鍵字:為:成為。
句譯:周處于是改過自勉,終于成為一位忠臣。
二、內容理解
1、選自南北朝劉義慶編撰的《世說新語》。
2、段落大意:
第一層:周處年少時的“兇強俠氣”,為“三橫”之首。
第二層:周處聽人勸說,殺虎斬蛟。
第三層:周處產生悔改之意,尋訪二陸,受教于陸云。
第四層:周處改過自新,成為忠臣。
初三語文教案10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本首詩歌的寫作背景,領會詩歌的象征意義
【過程與方法】熟讀成誦,把握詩歌的節奏和旋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把握詩歌的愛國主題,加深對愛國的理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關鍵詩句,從而理解詩人的愛國情感
【教學難點】領會詩歌的象征手法并且理解其中的象征意義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小組討論、多媒體教學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通過談話法導入。“愛國”是永恒的主題,比如我們之前學習的都德的《最后一課》等作品。而在舊中國,我們的土地飽受侵略,這樣的過程中同樣也演繹了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又有多少眷戀的情節。今天讓我們走進詩人艾青的《我愛這土地》這首詩歌,一起去感受那眷戀的情節。(板書:我愛這土地)
(二)整體感知
1、補充介紹相應的創作背景,了解一定得歷史知識
《我愛這土地》寫于抗日戰爭開始后的1938年,當時日本侵略軍連續攻占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所到之處瘋狂肆虐,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國人民奮起抵抗,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滿懷對祖國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詩。(同學們補充介紹)
2、相信大家都回去預習了這首詩歌,結合剛才的歷史介紹,都知道了這首詩歌里面包含了作者深深的愛國情感。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將作者這種情感表達出來呢?(聽朗讀音頻)
3、指導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把握詩歌的深沉、悲愴的感情基調,而且注意語速。
(三)深入研讀
1、同學們找出詩歌中的“意象”。解釋什么是“意象”。(自主閱讀圈畫)
明確:鳥、土地、河流、風、黎明(指名同學回答)
2、分析詩歌意象:
(1)“鳥”,象征著詩人自己。鳥兒雖然飽受磨難,但是依然在用盡全力去唱歌。就象征著詩人在亂火中依然抒發著對祖國的熱愛。象征著中國人民滿懷悲憤掀起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斗爭的禮贊。(老師作為代表先分析一個)
(2)同學們帶著感情朗讀這一句。
(3)其余意象同學們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然后小組代表分享,其余同學補充。
“土地”象征的中華民族的搖籃;“河流”“風”象征反抗精神;“黎明”象征著生機和希望;
(4)帶著情感朗讀這些詩句。
3、分析“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這句話的內涵。
明確:作者將自己的情感毫無保留的獻給了這片土地。
4、齊聲朗讀詩歌的最后一句,“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愛這土地愛得深沉……”
明確:升華這首詩歌的愛國情感和作者最真摯的內心感受。
(四)拓展延伸
讀完這首詩歌,有什么想說的。面對現在的祖國,大家又有什么想要表達的。
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或者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五)小結作業
小結:再次朗讀詩歌,收束全文,情感升華。
作業:熟讀成誦,讀出感情。
改寫這首詩歌,用繁榮的意象,下節課組織朗誦比賽和詩歌分享會。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以“假如”開頭,這個頭開得突兀、新奇,有凝神沉思之感。詩中的“鳥”是泛指,是共名,它不像歷代詩人所反復詠唱的杜鵑、鷓鴣那樣,稍一點染,即具有一種天然的特殊的情味和意蘊,而是全靠作者在無所依傍的情況下作出新的藝術追求。再則,詩中特地亮出“嘶啞的喉嚨”,也和古典詩詞中棲枝的黃鶯、啼血的杜鵑、沖天的白鷺等大異其趣,它純粹是抗戰初期悲壯的時代氛圍對于作者的影響所致,同時也是這位“悲哀的詩人”(作者自稱)所具有的特殊氣質和個性的深情流露。
詩的首句集中展現了作者對土地的一片赤誠之愛。在個體生命的短暫、渺小與大地生命的博大、永恒之間,作者為了表達自己對土地最真摯、深沉的愛,把自己想像成“一只鳥”,永遠不知疲倦地圍繞著祖國大地飛翔。全詩表現出一種“憂郁”的感情特色,這種“憂郁”是對災難深重的祖國愛得深沉的內在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自民族的苦難,因而格外動人。這里有深刻的憂患意識,有博大的歷史襟懷,有濃烈的愛國真情。這種憂郁表現在兩點:其一,強烈的抒情色彩。這首詩可以說是作者的自白。作者采用了“直接”的抒情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土地的感情。它像“誓詞”一樣嚴肅,又像“血”一樣莊嚴,十分強烈,震撼人心。詩人用了四行象征性的詩句,來概括“我”的使命。這四句詩并沒有具體所指,但它們以更形象、更廣泛的泛指性,擴大加深了這使命的內涵。作者所深深愛著的這土地,正在經歷著一場歷史的大搏斗,大變革。人民在奮起,民族在覺醒,“無比溫柔的黎明”已經可望了……作者作為一只鳥,就要為這一偉大的時代歌唱。其二,寫實和象征交織。作者用寫實和象征的手法,描繪了一組鮮明的詩歌意象,分別賦予“大地”、“河流”、“風”、“黎明”等意象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但作者對祖國的“黎明”也抱有樂觀的信念,作了美妙的抒寫。
這首詩在抒情上不斷地強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撥動心弦。此詩偏以“假如”開頭,這是第一層強化。誰不知道鳥聲優美清脆,此詩偏以“嘶啞”相形容,這是第二層強化。光有這兩層強化還不夠,于是詩中接連出現了所歌唱的對象:土地、河流、風、黎明。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描寫這些對象時達到了窮形盡相、淋漓酣暢的地步,充分體現了這位自由體詩人的藝術特色。寫詩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因為“的”字一多,拖泥帶水,沖淡了詩味。作者艾青則不然,他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組成的長句來抒發纏綿而深沉的感情,喜歡在所描寫的對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詞和修飾語,以展現對象的神采風貌,形成一種特殊的立體感和雕塑感,這是作者艾青的自由詩創作不同于其他自由詩作者(如田間)的一個重要特色。《我愛這土地》這首詩也不例外,且看詩人在“土地”“河流”“風”“黎明”這樣的中心詞語前面特意加上的“悲憤的”“激烈的”“溫柔的”等許多修飾語,就科窺見其中的奧秘了。以上所說的這些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觀的長句,可說是第三層強化。正當為作者不斷的歌唱——頑強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時,詩篇卻陡然來了一個大的轉折,一個破折號之后突出“我死了”,讓身軀肥沃土地。于是,生前和死后,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而在這強烈的對比和反差中一以貫之的乃是“鳥”對土地的執著的愛,這便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念茲在茲,至死不渝。
藝術特色
篇幅短小,構思精巧
土地是個博大的意象,詩人選擇它來作為寄情和傾訴的對象,其境界極其廣闊,然而又將這些感情濃縮在10行的詩句里,取得了極佳的藝術效果。這首先是因為作者不是從實處落筆,而是從虛處落筆,不是直寫自己與土地的關系,而是通過想像把自己虛擬為“一只鳥”,借鳥兒與土地的關系來展開全詩的藝術境界,使詩的整體構架顯得巧妙自然,渾然不覺。詩中的“鳥”,僅是泛指,具有象征性,不像古詩詞中那些實指(如杜鵑、鷓鴣等)。“用嘶啞的喉嚨歌唱”,是一句引人注目、令人心動、值得品味和沉思的詩句,也是全詩中深化作者對土地感情的一個奇異的亮點。本來,鳥聲是優美清脆的,不存在“嘶啞”的聲音,但作者卻特別亮出“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是當時悲壯的時代氛圍(抗戰初期)、作者特殊的個性與氣質以及作者特殊的表達需要等,共同作用于鳥兒形象而產生的審美意象,它大大提升和強化了形象的審美表現力,從中更能感到作者對土地的愛是如此的執著、堅貞和頑強:即使是面對這樣一片浸透著苦難的土地,作者也要無條件地去愛,要永遠不知疲倦、竭盡全力地去為這片土地而歌唱!接下來,作者用類似電影蒙太奇式的特寫鏡頭,依次推出他要歌唱的對象:土地、河流、風、黎明。這些都是博大的自然或宇宙意象,有動有靜,有近有遠,境界開闊,氣勢恢弘。作者在“土地、河流、風、黎明”前都特意加上了帶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詞或修飾語,使它們一個個都轉化成了富有象征意味和暗示力的畫面。從構思的角度看,到這里,作者仍然緊扣“鳥兒”這個虛擬的形象(“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作者借這個形象,象征性地表現了自己決心生于土地、歌于土地、葬于土地,與土地生死相依、忠貞不渝的強烈情感。至此,詩的感情已達到了高潮。
巧妙轉換,另辟詩境
通常來說,詩情到達高潮之后,再接下來抒寫難度就很大,寫得不好,就難以為繼,或畫蛇添足,或前后脫節,或情思弱化,難以壓陣……但作者卻巧妙地宕開一筆,隔開一行,做了必要的間歇和停頓后,開始巧妙轉換,另辟詩境,寫下了兩行形象突出,感情進一步升華的結尾。有怦然心動,過目難忘,吟誦不已之感。
第一,抒情視角作了轉換。詩的第一節是從虛擬的視角,即從鳥兒的視角去想像,去表現鳥兒對土地的忠誠與摯愛,顯得形象含蓄;第二節卻換成實寫的視角,即從作者自我的視角去實寫自己“常含淚水的眼睛”,傾訴自己對土地的“深沉”之愛,是直抒胸臆。這樣,虛境和實境的結合與對應,構筑了全詩內在完整的藝術空間;結果與原因的關聯與對照,又構成了支撐全詩的內在邏輯結構。
第二,寫作手法作了轉換。第一節用的是比,是想像的境界;第二節用的是賦,是直抒胸臆的寫實。全詩由前面蒙太奇鏡頭式的畫面暗示轉到了后面作者的直接指點,以一個強有力的情感抒發結束了全篇,從而把注意力引到一個濃郁的情感氛圍中,再一次感受到作者對土地的忠貞與摯愛。
主題意象
主題
作者通過描述自己生活在祖國的這塊土地上,痛苦多于歡樂,心中郁結著過多的“悲憤”、“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然而,這畢竟是生他養他的祖國,即使為她痛苦到死,也不愿意離開這土地——“死了”以后連“羽毛”也要“腐爛在土地里面”。表達了作者一種刻骨銘心、至死不渝的最偉大、最深沉的愛國主義感情。
意象
作者艾青詩歌中的土地情結以及土地在作者詩中具有多重象征意義。作者艾青堪稱“土地的歌者”,“土地”構成了作者詩歌的中心意象。“土地”這一意象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中華文明的象征,也是祖國命運的象征,其中聚集著作者對祖國和大地母親深深的愛,這種感情在這首詩中得到充分的反映:詩人表示要像鳥一樣歌唱祖國大地;死了,也要使自己融進祖國的土地中。“土地”的意象也凝聚著作者對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勞動者最深沉的愛,對他們的命運的關注與探索。這里的“土地”,不再單純是客觀景物,而是貫注了作者主觀情感的“象”。作者對蒼老、衰弱、正備受苦難的祖國感到萬分悲哀,挾著這份感情,用憂郁的目光掃視周圍時,寂寞、貧困的曠野的載體——土地便進如作者的腦海。作者通過吟唱土地這一個“象”,詛咒摧殘土地的人,幻想著土地能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在詩中,作者的歌喉雖然沙啞但卻寬厚,雖然悲哀但卻博大,顯示出一種雄渾的生命感;雖古樸但卻蒼勁有力,因為土地是孕育萬物的基礎。正是由于有了對土地的這種熱愛和眷戀,作者筆下的另外三個意象便順流而出。“河流”的前面加上“永遠洶涌著”和“悲憤”兩個形容詞,“風”前面加上“無止息地吹刮著的”和“激怒”兩個修飾語,就把“河流”“風”這兩種外在的純景物變成了含有作者主觀情思的“象”,就把悲憤和激怒的人民為了挽救土地的那種不屈不撓、前仆后繼、奮力抗爭的革命斗爭形象地表現了出來。“黎明”這個意象表明作者堅信在人民風起云涌的斗爭中必將迎來曙光,迎來勝利。但是作者意猶未盡,“——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表達了作者對土地執著的愛。最后兩句“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再回歸到土地這個意象上來,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名家點評
施建清《一只常含淚水的鳥》:詩離不開詩人的體驗,詩人的情感也必須融合在時代的痛苦與歡樂中。
李復威《艾青詩歌賞析》:艾青的詩歌飽含激情,或憂郁,或恬靜柔和……
王繼波《(我愛這土地)的意象藝術》:“土地”是艾青常用的一個意象,可以說那是他的又一生命。
牛漢、郭寶臣《艾青名作欣賞》:……詩人,對土地的理解更深刻了,對土地的感情更濃烈了。
初三語文教案11
一、學習目標:
1、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2、能正確復述課文的情節。
二、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童年生活猶如一幅五彩斑斕的圖畫,猶如一個歡快跳動的`音符。說不盡,道不完。今天,我們就走進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看一看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樣的。(板題:社戲)
(過渡語)這節課我們將如何學習這篇課文呢?請看:
(二)投影顯示學習目標:
1、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2、能正確復述課文的情節。
(過渡語)同學們,有沒有信心達成學習目標呢?
(三)第一次“先學后教”(一讀課文,掃除生字詞)
1、師:首先,請同學們輪讀課文,比誰能讀準字音,聲音響亮,語速適中。第一排的同學你先讀。其余同學認真聽,發現讀錯的地方,請及時舉手幫助糾正。
2、學生輪流朗讀,有錯即停,教師板書學生讀錯的字于黑板左側。請其他同學更正。
(若學生聲音響亮,則表揚:好,聲音響亮,請坐。若學生聲音小,即停,說:“哪個同學能聲音響亮,請舉手?”若學生讀書速度快,老師則范讀一兩句或說:“哪個同學能比他讀得慢,請舉手?”)
3、師:下面,我們把這幾個生字齊讀兩遍。
4、學生齊讀生字兩遍。可能讀錯的字有:
歸省(xǐnɡ)掃墓(mù)行(hánɡ)輩憚(dàn)
初三語文教案12
教學目的
1、欣賞詩中運用比喻,形象描寫音樂的語言藝術,
2、了解運用環境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現方法。
3、認識封建社會造成琵琶女悲涼身世和詩人失意謫居的黑暗現實。
要點:
了解有關文學常識和背景,朗讀整體把握,積累部分字詞
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了解有關文學常識和背景
1、簡介作者,教師補充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中唐時期現實主義的偉大詩人。青年時期家境貧困,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讀書時期特別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瘡。少年就以詩成,曾以《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到京城拜望大詩人顧況,深得贊賞。29歲中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左拾遺、刑部尚書。白居易是唐代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揭露現實黑暗,反映勞動人民痛苦的詩篇,即被稱為的“諷喻詩”。白居易的詩通俗好懂,傳說“白傅作詩,老婦皆懂”。生活在由盛轉衰的中唐時期。青年時因戰亂曾四處漂泊,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有“兼濟天下”、“為民請命”的理想和信念,屢次上書針砭時弊。寫下了《新樂府》、《秦中吟》為代表的“諷喻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長篇敘事詩有《琵琶行》、《長恨歌》。他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和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實主義優良傳統,反對“嘲風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琵琶行》詩體譯文
唐憲宗元和十年,我被貶為九江郡司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聽到船上有人彈琵琶。聽那聲音,錚錚鏗鏗有京都流行的聲韻。探問這個人,原來是長安的歌女,曾經向穆、曹兩位琵琶大師學藝。后來年紀大了,紅顏退盡,嫁給商人為妻。于是命人擺酒叫她暢快地彈幾曲。她彈完后,有些悶悶不樂的子,自己說起了少年時歡樂之事,而今漂泊沉淪,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間輾轉流浪。我離京調外任職兩年來,隨遇而安,自得其樂,而今被這個人的話所感觸,這夜里才有被降職的感覺。于是撰寫一首長詩贈送給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題為《琵琶行》。
秋夜我到潯陽江頭送一位歸客,冷風吹著楓葉和蘆花秋聲瑟瑟。
我下馬和客人在船上餞別設宴,舉起酒杯要飲卻無助興的管弦。
酒喝得不痛快更傷心將要分別,臨別時夜茫茫江水倒映著明月。
忽聽得江面上傳來琵琶清脆聲;我忘卻了回歸客人也不想動身。
循身輕輕探問彈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許久卻遲遲沒有動靜。
我們移船靠近邀請她出來相見;叫下人添酒回燈重新擺起酒宴。
千呼萬喚她才羞答答地走出來,還懷抱琵琶半遮著羞澀的臉面。
轉緊琴軸撥動琴弦試彈了幾聲;尚未成曲調那形態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聲音隱含著沉思;似乎在訴說著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著頭隨手連續地彈個不停;用琴聲把心中無限的往事說盡。
輕輕撫攏慢慢捻滑抹了又加挑;初彈霓裳羽衣曲接著再彈六幺。
大弦渾宏悠長嘈嘈如暴風驟雨;小弦和緩幽細切切如有人私語。
嘈嘈聲切切聲互為交錯地彈奏;就象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盤。
清脆如黃鶯在花叢下婉轉鳴唱;幽咽就象清泉在沙灘底下流淌。
好象水泉冷澀琵琶聲開始凝結,凝結而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
象另有一種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時悶悶無聲卻比有聲更動人。
突然間好象銀瓶撞破水漿四濺;又好象鐵甲騎兵撕殺刀槍齊鳴。
一曲終了她對準琴弦中心劃撥;四弦一聲轟鳴好象撕裂了布帛。
東船西舫人們都靜悄悄地聆聽;只見江心之中映著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著收起撥片插在琴弦中;整頓衣裳依然顯出莊重的顏容。
她說我原是京城歌女負有盛名;老家住在長安城東南的蝦蟆陵。
彈奏琵琶技藝十三歲就已學成;教坊樂團第一隊中列有我姓名。
每曲彈罷都令藝術大師們嘆服;每次妝成都被同行歌妓們嫉妒。
京都豪富子弟爭先恐后來獻彩;彈完一曲收來的紅綃不知其數。
鈿頭銀篦打節拍常常斷裂粉碎;紅色羅裙被酒漬染污也不后悔。
年復一年都在歡笑打鬧中渡過;秋去春來美好的時光白白消磨。
兄弟從軍姊妹死家道已經破敗;暮去朝來我也漸漸地年老色衰。
門前車馬減少光顧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給商人為妻。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輕易別離;上個月他去浮梁做茶葉的生意。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與我作伴繞艙的秋水凄寒。
更深夜闌常夢少年時作樂狂歡;夢中哭醒啼淚縱橫污損了粉顏。
我聽琵琶的悲泣早已搖頭嘆息;又聽到她這番訴說更叫我悲凄。
我們倆同是天涯淪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問是否曾經相識。
自從去年我離開繁華長安京城;被貶居住在潯陽江畔常常臥病。
潯陽這地方荒涼偏僻沒有音樂;一年到頭聽不到管弦的樂器聲。
住在湓江這個低洼潮濕的地方;第宅周圍黃蘆和苦竹繚繞叢生。
在這里早晚能聽到的是什么呢?盡是杜鵑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鳴。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樣好光景;也無可奈何常常取酒獨酌獨飲。
難道這里就沒有山歌和村笛嗎?只是那音調嘶啞粗澀實在難聽。
今晚我聽你彈奏琵琶訴說衷情,就象聽到仙樂眼也亮來耳也明。
請你不要推辭坐下來再彈一曲;我要為你創作一首新詩琵琶行。
被我的話所感動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轉緊琴弦撥出急聲。
凄凄切切不再象剛才那種聲音;在座的人重聽都掩面哭泣不停。
要問在座之中誰流的眼淚最多?我江州司馬淚水濕透青衫衣襟!
《琵琶行》教學雜談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筆者在教研中發現,有許多教師還沒能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自覺不自覺的沿用“工具說”的教學模式。以《琵琶行》為例,許多教師仍是僅以作者對音樂的描寫作為重點來處理。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廣為傳誦的名篇,多次被選入高中語文教材。詩中寫琵琶女飄零憔悴淪落天涯的生平遭遇,并依此引發出自己遭讒受貶政治失意的滿腹怨憤,表現了對琵琶女不幸命運的深切同情,抒寫了自己天涯淪落之恨。長詩對琵琶女的演奏技藝作了出色的描寫,把抽象的音樂寫得生動可感,令人擊節稱賞、津津樂道。如果在教學中僅把重點放在對音樂描寫分析上,比喻運用如何形象、動詞如何準確、對比如何突出、效果如何明顯等,是否又回到工具價值取向上去了。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重視對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體感知與把握,注意作品內涵的多義性和模糊性,鼓勵學生積極地,富有創意地建構文本意義”,要解讀其“豐富的人文內涵”。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筆者認為學習《琵琶行》,在重視對音樂描寫的同時,還要重視琵琶女的生平遭遇和作者與琵琶女的感情共鳴。對音樂描寫分析和作者與琵琶女的感情共鳴點已多有論述,這兒重點對琵琶女可悲可嘆的命運作一解讀。琵琶女的經歷可分為得意和失意兩個時期,這兩個時期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從出場來看,詩人在邀請她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乍一看是一個不善于交際的女子,非常難請。她年輕時是否會這樣呢?當時是長安有名的倡女,“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多才多藝,貌美如仙,一定以寵為榮,樂于見人。現在不愿見人,是因為自己心情不好,并且自己已經從良,在這樣的夜晚,不愿與素不相識的陌生人見面,何況詩人邀見她也只是因為“舉酒欲飲無管弦”,是為了他們自己飲酒助興。
其次,從彈奏的技藝與效果來看,少年時的她彈奏技藝已經很高超,“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服”,“一曲紅綃不知數”,十三歲時就已學有所成,彈奏技藝能讓琵琶師心悅誠服,彈奏一首曲子收到的貴重物品不計其數。但是五陵年少并不是因為欣賞她的彈奏技藝,而是為了她“妝成每被秋娘妒”的容顏。隨著年齡的增大,彈奏技藝越來越精,但“暮去朝來顏色故”,容顏漸漸衰老,這時五陵年少又去另覓新歡,不再寵她,自己“門前冷落鞍馬稀”,即使擁有“未成曲調先有情”技藝,也無人欣賞。與詩人相遇,彈奏了兩首曲子,彈者與聽者陶醉在“仙樂”中,感情產生共鳴,“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等互相了解之后,感情彼此溝通,找到真正的知音,這時的彈者與聽者情感均達到高潮,“滿座重聞皆掩泣,江州司馬青衫濕”,讀者也無不為之動容。
再次,從生活狀況與思想狀態來看,年輕時“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珍貴的妝飾品被打碎,貴重的服飾被沾上酒污都全不在意,“春風秋月等閑度,今年歡笑復明年”時光在不知不覺中很快就過去了,是何等的快樂、得意!后來容顏衰老,門前冷落,只好“委身為賈人婦”,可是“商人重利輕別離”,把自己留在偏僻的潯陽江邊獨守空船,陪伴自己的只有孤寂的月亮、縹緲的`月光和寒冷的江水,感覺自己“平生不得志”,心中有無限的酸楚,孤獨寂寞的夜晚在夢中每每想起往日快樂的時光,禁不住啼哭,以淚洗面,又是何等的傷感、失意!
縱觀琵琶女的經歷,非常不幸。究其原因,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現實造成的,處于封建社會底層的琵琶女,雖然自己多才多藝,貌美如仙,五陵年少爭著送給她各種財物,只是因為她的姿色,等她容顏不在,這些人也不再寵她,可見五陵年少是把她當作一個供自己消遣的“玩物”來對待的,足見其命運的可悲。自己只好嫁給一個商人,但商人看重的是錢財,而不是夫妻間的感情,自己的感情無處寄托,感覺比較凄苦,可是她仍一味的回味自己少小時所謂的“快樂”“幸福”,以致自己更是愁上加愁,苦上加苦。客觀的說,琵琶女的不幸也有其自身原因,自己有家(從“弟走從軍阿姨死”可見其是有家的)不歸,以在風月場上飄搖為樂,后來還不能認清這一悲慘現實,著實令人可嘆。
以上對琵琶女的可悲可嘆的命運作了剖析,這也正是語文課程標準解讀“豐富的人文內涵”所要求的,在學習中應作為一個重點。
初三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體味文章對美的論述
2、品味美的內涵,能表達對美的理解
教學重點
品味文中富有哲理的語言
教學難點
感受美的內涵
教學方法
引導法討論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投影圖片
同學們,你覺得哪一幅圖美,或者哪一幅不美?
(學生各抒己見)
看來美的標準挺多的,讓我們來看一看哲學家培根是怎么說的。
《論美》練習題
一、雙基積累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優雅(yǎ)吝嗇(lìn)滑稽(jí)嚴肅(sù)
B、腐爛(fǔ)攝取(niè)襯托(chèn)秀(jùn)
C、機遇(yù)諺語(yàn)愧悔(kuì)放射(shè)
D、放棄(qì)容顏(yàn)端莊(duān)規范(fàn)
2、下列句子中有四個錯別字,請找出來并改正。
(1)美是不能制訂規范的,創造它的常常是機遇,而不是公式。有許多臉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悠美,但作為整體卻非常動人。
(2)美優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爛而難以保持的……只有這樣,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暉。
《論美》教學反思
《論美》是一篇雜感,主要的教學目的是要求學生找出課文的主要觀點,并就觀點說出自己的理解,能夠自主地發表見解,能夠嘗試寫一小段有觀點,有見解的文字。我在這課的設計中,有幾個方面處理的比較滿意:
第一,選準關鍵知識能力點,教學目標明確。我們班學生普遍基礎較差,理解能力較低,我意在指導他們在學議論性文章的時候不要有畏難情緒。整堂課圍繞教學目標和重點進行語言基本功的訓練。在課堂上,學生的讀、寫、感受、說、聽的訓練很扎實,很好的完成了課前設定的教學目標。
第二,在問題預設和生成方面,這節課顯得比較突出,在設計問題時,本意是將“美的言行與美得德行結合起來才是最美”作為引導,然后強調“美德最美”的主旨,但學生在自讀課文的過程中對主旨的把握比較到位,一下子就能得出這樣的結論,但也有同學將課文的第一小結作為文章主旨的,這就表現出對文章內容的不熟悉,鑒于這種情況,在原有教案的基礎上設計了新的生成教案,讓同學們尋找依據證明自己的觀點,在激烈的探討過程中,學生對美也有了新的`感受,在請學生談感受時,有的學生想的更多,感受更深刻,還有同學提出“和諧也是美”的看法,這就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了。
第三,這節課的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都很充分。這節課根據需要安排了幾次討論,基本上都是在先自己準備,然后討論的形式,因此能做到每人都有話說,每個問題都有價值,在每次討論結束后,能夠選出中心發言人發表小組意見,其他組成員能認真傾聽,并對不同意見提出自己的觀點看法。
但是對這節課,我還是有一些不滿意的地方,如設計的有些問題過于簡單,不能使學生對美有本質的認識,也不能使他們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升華,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另外,在小組討論中分工不明,造成部分同學學習興趣沒有得到激發,我還要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提高。
初三語文教案14
《岳陽樓記》教案
課前預習:
搜集“江南三大名樓”相關資料及有關的名句;回顧作者有關常識,了解本文寫作背景;反復朗讀文本,標劃生字詞,試劃分節奏;完成《助學》第47頁“預習積累”部分。
相關課程標準:
“隨文學習基本的詞匯、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課文中的語言難點;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閱讀淺顯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要善于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但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個人閱讀。”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能熟練背誦全文。
2、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夠正確翻譯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品味文章的語言,學習作者的寫法。
4、體會古人曠達的胸襟,學習他們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
評價任務: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和節奏。
2、再讀課文,掌握詞義理解內容。
3、理解文章的主旨,感受作者的博大胸襟與抱負。
4、賞析本文情景交融的語言特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打開課件出示“江南三大名樓”圖片。
教師:同學們,我國的很多名勝古跡,大都留下了文人騷客的詩詞歌賦。
《岳陽樓記》文言文復習
一、作者及作品簡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謚“文正”,世稱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文集》。
本文寫于慶歷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慶歷五年,范仲淹貶放鄧州。第二年六月,騰子京重修岳陽樓,即將落成,去信請范仲淹作記,并附上《洞庭晚秋圖》。千古名篇《岳陽樓記》就這樣寫成了。
二、文章思想內容
課文雖不足400字,但語言凝練,字字珠璣,文約而義豐。全文可分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為第一段,簡要記述了騰子京重修岳陽樓以及作者寫作本文的緣起。第二部分包括二、三、四段,在概寫洞庭湖景色的基礎上,著力描寫天氣或陰或晴的洞庭湖不同的景色,以及遷客騷人因此產生的或憂或喜的心情。第三部分“率章顯志”,作者正面闡述觀點,表達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換負。這部分是全文的中心,前文敘事、寫景、抒情都是為它作鋪墊的。
課文除結構上很有特點外,在語言上也很有特點。它雖然是一篇散文,但很講究句式的運用,散句、駢句、長句、短句、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富于音樂美。
三、中考鏈接
1、解釋下列帶點的字。
百廢具興:都,全;興辦。/增其舊制:規模。/屬予作文以記之:囑咐。/浩浩湯(shāng)湯:形容水勢洶涌壯闊。/橫無際涯:邊。/朝暉夕陰:日光。/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景象。/前人之述備矣:全面,詳盡。/南極瀟湘:盡,直到盡到。/連月不開:放晴。/日星隱曜:光芒。/薄暮冥冥:迫近。/去國懷鄉:朝廷。/滿目蕭然:凄涼冷落。/春和景明:日光。/波瀾不驚:平靜。驚,這里有“起”、“動”的意思。/沙鷗翔集:鳥停息在樹上。/錦鱗游泳:美麗的魚。/郁郁青青:形容香氣濃郁。/長煙一空:全;消散。/登斯樓也:這。/寵辱偕忘:一起。/把酒臨風:端著。/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曾經;探索,探求;品德高尚的人。/或異二者之為:心情,思想。/不以物喜:因為。/居廟堂之高:喻指朝廷。/處江湖之遠:泛指四方各地。/是進亦憂:指居廟堂之高。/退亦憂:指處江湖之遠。/微斯人,吾誰與歸:無,沒有;這種;歸附。
2、重點語句翻譯。
《岳陽樓記》復習綱要
一、常考知識點梳理
(一)通假字
百廢具興具:通“俱”,全、都
屬予作文以記之屬:通“囑”,囑托。
(二)重點注釋
1.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謫:封建官員降職或遠調守:做州郡的長官
2.越明年越:到了明年:第二年
3.增其舊制制:規模。
4.屬予作文以記之屬:通“囑”,囑托。以:來之:代指重修岳陽樓這件事。
5.予觀夫巴陵勝狀夫:那勝狀:勝景,好景色。
6.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浩浩湯湯:水波浩蕩的樣子橫:廣遠際涯:邊。
7.朝暉夕陰暉:日光
8.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大觀:雄偉的景象
9.前人之述備也備:詳盡
10.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然則:雖然這樣,那么……極:盡,直到
11.遷客騷人遷客:降職遠調的人騷人:詩人
12.若夫淫雨霏霏若夫:像那淫雨:連綿的雨霏霏:雨雪繁密的樣子
13.連月不開開:放晴
14.日星隱曜山岳潛行曜:光輝潛:隱沒
15.薄暮冥冥薄:迫近
16.去國懷鄉去:離開國:國都
17.憂讒畏譏讒:讒言,說壞話譏:批評指責
18.春和景明景:日光。
19.波瀾不驚驚:這里有“起”“動”的意思。
20.沙鷗翔集翔:飛翔集:鳥停息在樹上
21.而或長煙一空或:有時一:全空:消散
22.此樂何極極:窮盡。
23.寵辱偕忘寵:榮耀。偕:一起。
24.把酒臨風把:持、執臨:對著
25.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嘗:曾經求:探求仁人:品德高尚的人仁人
26.或異二者之為或:“或許”“也許”的意思。為:心理活動。
2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因為
28.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廟堂:朝廷居廟堂之高:在朝廷做官
29.是進亦憂,退亦憂是:這,這樣進:在朝廷做官退:不在朝廷做官
30.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31.微斯人,吾誰與歸微:沒有歸:歸依
(三)詞類活用
百廢具興廢:形容詞作名詞用,愿意為廢棄,這里的意思是廢棄的事。
北通巫峽北:名詞作狀語,愿意為北面,文中的意思是往北
(四)一詞多義
觀:予觀夫巴陵勝狀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和:政通人和至若春和景明
空:濁浪排空而或長煙一空
或:而或長煙一空或異二者之為
通:北通巫峽政通人和
一:而或長煙一空一碧萬頃
極:南極瀟湘感極而悲者矣
之:屬予作文以記之覽物之情
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先天下之憂而憂
以:屬予作文以記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勝:予觀夫巴陵勝狀高處不勝寒
二、重點句子的翻譯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譯: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順利,百姓安居樂業,各種荒廢了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
2、屬予作文以記之。
譯:囑托我寫篇文章來記下這件事。
3、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譯: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4、日星隱曜,山岳潛形。
譯: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岳隱沒了形體。
5、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譯: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產生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的情懷,再抬眼望去,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必將感慨到極點而十分悲傷了。(去,離開
6、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譯: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月光閃耀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壁。
7、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譯:我曾經探求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們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心情。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譯: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9、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
譯:在朝廷里做高官就為平民百姓憂慮,不在朝廷做官就為君主擔憂。
10、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譯:他們一定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吧。
11、微斯人,吾誰與歸?
譯:(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12、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譯: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胸懷開闊,精神愉快,光榮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風吹拂中端起酒杯暢飲,真是喜氣洋洋呀。(寵,榮耀;偕,一起)
三、文學常識
1、《岳陽樓記》選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死后謚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傳世。
2、岳陽樓與武漢的黃鶴樓、南昌的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3、出自本文的成語。
百廢具興政通人和氣象萬千心曠神怡浩浩湯湯
4、文章中心概括:本文以作“記”為名,借題發揮,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也表達了友人滕子京的勸勉和期望之情。
四、理解性默寫
1.贊美滕子京政績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2.寫洞庭月夜美景的句子是“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3.《岳陽樓記》中描寫夜晚洞庭湖波光月影的句子是: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4.從空間角度描寫岳陽樓雄偉景象的句子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從時間角度描寫岳陽樓景象的句子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5.由'四面湖光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這副對聯,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兩句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6.面對人生中成功的歡樂和失敗的痛苦,我們應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用《岳陽樓記》中原句答)
7.與“進亦憂,退亦憂”相照應的句子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8.突出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句子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9.與現在“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10.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樂觀曠達的胸襟面對生活,而不是患得患失,正如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所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岳陽樓記》中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表現了“古仁人”在不同的處境中都憂國憂民的思想境界。
五、問題探究
1、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卻仍然“重修岳陽樓”這說明了什么?
答:說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奮發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曠達胸襟。
2、三、四兩段寫出哪兩種不同的`景色及遷客騷人的不同覽物之情?
景色一:天氣陰冷(陰);相關覽物之情: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悲)
景色二:春光明媚(晴);相關覽物之情:心曠神怡,寵辱偕忘。(喜)
3、作者用哪些話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和“喜”?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討論并歸納:“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喜”。這樣寫是為了將這類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引出下文,由寫情自然轉人議論,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豁達胸懷和高尚情操。突出全文的主旨。
4、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與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答:悲喜觀不同;遷客騷人“以物喜,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5、“居廟堂之高”和“處江湖之遠”分別指什么?“進”和“退”分別照應什么?
“居廟堂之高”指在朝廷做官,“處江湖之遠”指不在朝廷做官。
“進”照應“居廟堂之高”,“退”照應“處江湖之遠”。
6、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達了對滕子京的勸勉,結尾發出“微斯人,吾誰與歸”的感慨。就全文來看,這句有何言外之意?
一方面表達對友人的勸勉之意,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遠;
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愿與古仁人同道的曠達胸襟和遠大抱負。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表現出作者怎樣的思想境界?
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品德。
8、九百多年前,作者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曾被無數仁人志士奉為座右銘。聯系社會生活,談談這種思想在當今所具有的現實意義。
答:“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一種以天下為已任,憂國憂民的的濟世情懷,是一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高尚精神,在當今仍有很好的現實意義。雖然我們身處和平年代,但是還會面臨許多困難,需要我們以天下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民族立于國際強林之中。
9、距離范仲淹近千年的現代人,是否還有必要具備“古仁人之心”請簡述你的看法?
示例:有心要具備“古仁人之心”。①因為現代社會競爭激烈,成敗得失是人生常事,需要我們擺正心態、豁達面對,練就一顆平常心才能立于競爭前列。②雖然我們身處和平年代,但是還會面臨許多困難,需要我們以天下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民族立于國際強林之中。
10、岳陽樓風景管理處擬在門票上印制“岳陽樓簡介”,請你根據文章內容寫一段說明性的文字。
示例:岳陽樓位于湖南岳陽,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之一。登上岳陽樓可以觀賞洞庭湖的壯美景象。歷代文人墨客登臨抒懷。寫下了許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學家范仲淹曾寫下千古絕唱《岳陽樓記》,岳陽樓因此聞名天下。
11、古人描寫洞庭湖的詩句: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
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李白)
12、“銜”改為“連”,把“吞”改為“接”好不好?為什么?
討論并歸納:洞庭湖是無生命之物,用“銜”“吞”則使之產生生命之感,把“遠山”“長江”跟洞庭湖的關系寫得活靈活現,成了一幅氣勢磅礴的動人畫面。如果用“連”“接”來替換,只是客觀地說明三者的相對位置,畫面是靜止的,效果沒有這樣好。
13、微斯人,吾誰與歸?”中的“斯人”指什么人?這個句子所運用的句式,對表達作者的思想起什么作用?
答:“斯人”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或古仁人)。句子運用的感嘆和反問句式,強烈表達了作者渴望與“斯人”同道的理想和愿望。也含蓄地表達了對友人的勸勉和期望之情。
初三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鑒賞語言,學習用鮮活的語言描摹事物。
2.體會文中生機盎然的天倫之樂和天真爛漫的童趣。
教學重點:
1.簡要介紹作品,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2.學習貼切的景物描寫,體會“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教學難點:
體會兒童天真爛漫的個性特征。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童年在每個人的心里都是難忘的記憶。許多作家在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時,總是感慨良多。女作家蕭紅在她的長篇小說《呼蘭河傳》里,為我們展示了她充滿歡樂的童年生活。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吧!
二、指導自讀:
(一)簡介作者作品。
1.作者。
蕭紅(1911~1942),黑龍江省呼蘭縣人,現代女作家。她出生于一個舊式家庭,年紀輕輕便品嘗了許多人生辛酸,但也培養了她的反抗意識,她是作為一個舊世界的叛逆者走進文壇的。她的`創作力求寫真,力求繪出生活本來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實感,這樣,她狀人寫景,抒情寫性,雖不著意敷彩設色,又在那上面染上了折光于生活的濃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不同的色澤,將美麗鮮活和質樸無華統一起來,創造了一種介乎小說和散文詩之間的新的小說文體。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說《生死場》,長篇小說《呼蘭河傳》。
2.作品。
《呼蘭河傳》是一部回憶性、自傳性的小說。作者仍以她慣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寫出兒時難忘的記憶。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為中心的傳統小說模式,而以呼蘭城的公眾生活和環境為中心,輻射出生活的種種方面,正如書名所示,它是為整個小城的人情風習作傳。這里面有活潑的“我”和慈愛的祖父,顯示出一點天倫之樂,但這里更有著悲苦的人生。可以說,它實際上是沉默的國民靈魂的別傳。課文節選部分是活潑的“我”和慈愛的祖父在一起時的快樂時光。
(二)指名朗讀課文,布置學生思考:
1.課文里哪些語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爛漫的?
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個怎樣的人?
3.課文對景物的描寫,充滿了童趣,試舉例體會。
(三)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回指導。
(四)檢查自讀效果。
1.課文里哪些語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爛漫的?
提示:如:“祖父戴一個大草帽,我戴個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小孩子喜好模仿的天性,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看著祖父還在笑,我就說:‘你不信,我到屋里拿來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鳥籠上的一頭谷穗,遠遠地就拋給祖父了,說:“這不是一樣的嗎?”
(自認為是正確的,因而充滿自信,因祖父的笑而覺得受了莫大的委屈,對祖父也就不那么親近了,很容易受情緒影響。)
“祖父雖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細看,也不過馬馬虎虎承認下來就是了。抬頭看見了一個黃瓜長大了,跑過去摘下來,我又去吃黃瓜去了。”
“委屈”,一下子就忘記得一干二凈了。
(在事實面前也只是馬馬虎虎承認錯誤,注意力極易分散。)
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個怎樣的人?
提示:可以從以下語句體會祖父的形象:
“祖父一天都在后園里邊。”
“因為我太小,拿不動那鋤頭桿,祖父就把鋤頭桿拔下來,讓我單拿著那個鋤頭的頭來鏟。”
“祖父大笑起來,笑得夠了,把草摘下來問我。”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過去,講給我聽……”
“祖父澆菜,我也搶過來澆……”
歸納:從以上語句可以看出,祖父在“我”的眼里,是個熱愛生活、熱愛勞動,對“我”非常寬容、慈愛、諄諄教誨、平易近人的人。
3.體會課文中充滿童趣的景物描寫。
提示:如:“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蜂子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圓圓地就和一個小毛球似的不動了。”
(用兒童的眼光來觀察,辨別顏色、形狀、聲響,呈現出來的是景物的本來面目,因而平實貼切,充滿孩子的歡愉和真摯。類似的句子很多,可引導學生自己細心體會。)
三、布置作業:
寫一段回憶童年的文字,要注意用兒童的口吻表現生活。
【初三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初三語文教案06-09
初三語文復習教案11-08
初三語文教案11-16
初三語文總復習教案11-07
初三語文教案(15篇)11-10
初三語文教案15篇11-09
《心聲》初三語文教案(精選12篇)11-14
初三語文教案(通用15篇)11-11
初三語文教案(匯編15篇)11-12
初三語文教案:我的叔叔于勒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