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致女兒的信公開課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作家以講述自己幼時聽過的神話故事代替正式的說教對女兒解釋愛情的用意
2.引領學生通過討論交流,理解愛情的深意
3.樹立正確的愛情觀,能夠體會到人間的真情至性
教學重、難點:進行愛情教育,初步理解愛情的真諦,理解愛情的甜蜜,美好與理智、謹慎的關系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由、合作、探究學習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人類自有史以來,愛情一直被傳唱不衰:地老天荒、海枯石爛,這是關于愛情的成語;牛郎織女、天仙配,這是關于愛情的傳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這是關于愛情的詩句;還有愛情的俗語: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 …同學們,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正困擾著你,那些令人魂牽夢縈的情思正等著你長大,你真正懂得愛情的真諦嗎?到底什么是愛情?大家也許能從蘇霍姆林斯基<<致女兒的信>>中得到啟示。
二 簡介作者
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蘇聯教育學家。出生于烏克蘭一個農民家庭。17歲當小學教師,從1948年直至逝世,他一直擔任他家鄉所在地的'一所農村完全中學的校長。在從事學校實際工作的同時,他進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論問題的研究。他主張教育就是要培養全面發展的、和諧的個性,強調德育、體育、智育、美育和勞動教育都非常重要,不可偏廢。一生寫的教育著作有40多種,600多篇論文。主要代表作有:《和青年校長的談話》、《帕夫雷什中學》、《學生的精神世界》、《公民的誕生》、《把整個心靈獻給兒童》、《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等。
三 學習字詞
繁衍 ( ) 剎那間( ) 忐忑( )( ) 一抔( ) 佇立( )
勃然大怒( ) 迷惑不解( ) 怒不可遏( )
四 合作交流 解讀探究
1.指導學生讀課文,引導他們談談自己讀后的感受
學生讀課文,就課文整體或某一點談談自己的認識和感受
2.老師就學生的感受出示問題:
大家差不多都有14歲了,有誰問過自己的父母什么是愛情呢?沒有問過的,設想一下,如果你問了他們這個問題,他們會怎么說呢?
3.通過學生回答的內容,引導學生探究出自己的家長在做這方面的解釋時和蘇霍姆林斯基給女兒解釋的不同,再次引導學生探究作者這樣解釋的好處
學生進行討論,合作探究學習,交流發言
4.引導學生品讀神話故事,深入探討下邊的問題(投影顯示)
(1)上帝來到人間幾次?每次來到人間都看到了什么?
(2)上帝每次的態度都怎么樣?
(3)上帝為什么不能創造、也不能理解人類的“愛情”?
(4)為什么上帝最后一次態度會有不同?你能想想上帝當時在想什么嗎?
(5)“愛情、忠誠、心靈的追念”三者有什么聯系?為什么放在一起來解釋愛情?
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合作探究,教師巡回并參與。然后全班交流,相互補充
5.拓展
愛情,不同時期被賦予不同的內容,為了更深入地理解愛情的真諦,下發給學生關于愛情的名言、詩句和一篇關于愛情故事的文章。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對愛情的認識。教師小結。
6.案例分析:這是真正的愛情嗎?
某中學一女生在宿舍告訴舍友,她特別喜歡一同班男同學,這次是真的喜歡,和前幾次說的那幾個截然不同。因為她總想看到他,她去校外學習就是想要見到他。后來她主動給他寫紙條,他倆常常單獨出現在校園的各個角落。為此,她成績下降,上課神情恍惚,和同學相處情緒也很不穩定。老師家長也從不同的角度給她做工作,可她就是抹不去他的影子。再后來,家長讓她轉學了。他們再沒聯系。
五.總結
“愛情是什么”是個既簡單又深奧的問題,作者用充滿詩意的故事告訴我們:萬物生存、繁殖、傳宗接代,彼此忠誠,永遠思念,這就是愛情,是人類才有的愛情。愛情只有是理智的,聰明的,審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會使人感受到幸福。我們正處于青春的花季,而青春不是愛情的季節,這時的我們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承擔的責任。所以,還是讓我們把青春的情愫暫時藏在心里醞釀,到適當的時候,再來品嘗愛情的甘甜吧。
六.作業
同學們,愛是美好的情感,人的全部道德都可以在愛情上反映出來。愛情是人類文明的產物。結合課后練習三,根據自己的理解,你以自己喜歡的形式,說說什么是愛情。可以是一段隨筆,也可以是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