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
《魚我所欲也》是一篇經典的傳統課文,出自《孟子》,相對于初中階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難度,又是以議論為主,初中生學習起來可能興趣不大。那么《魚我所欲也》好的教案怎么寫?以下僅供參考!
【教學目的】
1.積累文言字詞,品味語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現代人生。
3.訓練語言思維,強化朗讀背誦。
【教學重難點】
1.對語句及中心的理解。
2.對論證方法的理解。
【教學方法】
1.誦讀法:所謂誦讀,就是朗讀和背誦。要求做到準確、流利、有感情,在誦讀的過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層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習得語感,培養能力。這種方法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
2.質疑法:這里所說的質疑,并非指教師想提問學生,而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自己不懂之處提問,或者是對文章的觀點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媒體設計】
可以設計制作一些多媒體課件或者幻燈片,簡介作者及其作品,投影重要的字詞,將文中的重點詞句投影出來并配上朗讀。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解題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于孔子之孫孔的門人,是孔子之后戰國中期儒家學派最有權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說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于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是孔子思想的發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于鼓動性;善于運用譬喻來陳說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說服力。《魚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地體現了這些特點。
二、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對照注釋掃除語音障礙。
2.請兩名學生朗讀課文的兩個小節,讀后請其他學生指出讀錯的字詞。
3.教師運用投影將本課中的生字、詞打出,全班齊讀(或指名讀)。
4.齊讀全文。
5.學生自讀課文,參考注釋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處(字、句)可以勾劃出來,準備進行質疑;有特別欣賞的語句也請勾劃下來,準備進行交流。
6.請兩三名學生說說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實)。
參考答案:人生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在關鍵時刻應作出正確的選擇。
三、分步品味
1.質疑及交流。
前面我們說過,《孟子》的文章特點是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于鼓動性,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通過剛才的整體感知,同學們一定有所感受。那么這篇文章所要論證的中心論點是什么呢?
參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解說:要求引原文答,教師可適當點撥。回答過程中學生可以對第一、二節的內容進行質疑,教師應盡可能地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或相互討論的方式解決問題。)
2.齊讀課文。
3.讀后讓學生進行自由質疑或說說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解說:重點解決“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和“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的意義。)
4.教師提問:文中兩次提到“心”,在第一節中說:“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在文章最后又說:“此之謂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請依據原文回答。
參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夠做到“舍生取義”的'心,“是心”就是“這樣的心”,其義與“本心”相同。
(解說:這一部分的教學設計,目的在于嘗試運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把握整體文意,理解文中的字、詞、句。)
四、小結
在人生面臨抉擇時,應當具備怎樣的價值標準?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應當摒棄自私自利之心,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
第二課時
一、復習所學內容
1.抽查朗讀情況。
2.用媒體出示字詞,檢查對字詞的理解。或者由學生相互出題,考查對字詞及語句的理解情況。
二、朗讀訓練,體會文意
1.分組朗讀文中的排比句和對偶句,欣賞整齊而又有變化的句式美;嘗試刪除某個句子,而后再讀,體會文章論說的氣勢;進行演講式背誦,感受其表達效果。
2.跳讀課文,找出為論證中心論點,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論證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
明確:①論證方法:道理論證(第一節)、舉例論證(第二節)。②作者的寫作意圖:贊頌在面臨人生的抉擇時,將正義放在首位,而摒棄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齊讀全文。
三、課堂練習
1.速讀課文第二節,說說本節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證在面臨人生的抉擇時應將正義放在首位的。
2.對比閱讀以下幾則材料,聯系課文說說它們各自表現出了怎樣的價值取向。
材料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夏明翰)
(解說:以上材料供教師根據具體情況選用,目的在于促使學生要正確對待生與死、義與利。)
四、延伸思考
思考、討論:在幾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問題和應當“舍生取義”的觀點,那么在我們現代社會,面對愈來愈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當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解說: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思考,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教育。)
五、課后延伸
1.背誦課文。
2.在課外查閱有關孟子、《孟子》的資料“嗟來之食”的故事以及吳晗《談骨氣》。
【備教資料】
●卡片①字詞積累
(易錯字注音)
所惡(wù)辟患(bìhuàn)
一簞(dān)食蹴(cù)爾
不屑(xiè)茍(gǒu)得
(通假字)
“辟”通“避”,躲避
“辯”通“辨”,辨別
“得”通“德”,恩惠(動詞)、感激“與”通“歟”,語氣詞
(成語)
舍生取義
●卡片②難句釋義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意思是:事實上有這種情況,有時通過某種方法可以保全生命,然而人們卻不愿采用這種方法;通過某種方法可以逃避患難,人們卻不愿采取這種行動。
●卡片③本文主旨
本文指出“義”之價值高于生命,賢者在必要時應舍棄生命而“取義”;不辨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為更是不足取的。當然,孟子所宣揚的“義”有具體的階級含義,但在本文的學習中,這一點可以忽略不談。
●卡片④嗟來之食
語出《禮記·檀弓上》: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意思是:有一年齊國大饑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個饑餓的人用衣袖遮面走來,黔敖吆喝著讓他吃粥。他說,我就是因為不肯吃嗟來之食才落到這般地步的,終不肯吃,最后餓死了。
不食嗟來之食歷來是有氣節的表現,吳晗先生就曾著文談到這一問題。
●卡片⑤魚
魚是古代的佳肴之一。魚在今天,特別是南方人看來,是極平常的菜肴。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對古代的北方人,魚是上等佳肴,而豬肉、狗肉乃至雞肉、羊肉是普通食品,一般人都可以吃到。所以孟子把“魚”和“熊掌”相提并論。北方少河流,當然魚也不多,在生產力低下的時代,食有魚是富貴人家的生活。《馮諼客孟嘗君》一文中,馮諼不滿意在孟嘗君門下吃粗劣的食物,就唱道:“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卡片⑥鐘
鐘,古代的容量單位。古代計容量的單位由小到大排列:最小的是“勺”,相當于今天的一小湯匙;10勺為一合(ɡě),10合為一升,10升為一斗,10斗為一斛,6斛4斗為一鐘。按此計算,“萬鐘”是6.4萬斗,這個年俸是相當大的。當然,在本文中,孟子僅僅是用“萬鐘”來表示優厚的俸祿而已。
【九年級語文上冊《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10-01
初中語文《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12-27
《魚我所欲也》優秀教學設計04-06
《魚我所欲也》教案設計08-15
九年級語文《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04-05
初三上冊語文《魚我所欲也》教案03-11
初三上冊語文魚我所欲也教案09-21
《魚我所欲也》賞析08-02
《魚我所欲也》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