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挖薺菜》教案設計
在教學這篇文章的主題時,理解本文的對比特色很重要。要著重引導學生體會文中哪些地方有對比,作用是什么,這樣對主題的理解就會相對容易一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九年級語文上冊《挖薺菜》教案設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挖薺菜》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敘中有議,敘議結合的寫法;
2、繼續培養速讀的能力;
3、懂得不忘記過去老一輩的苦難日子,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點:
(1)學習邊敘邊議,敘議結合的表達方式。
教學難點:理解"我"對養菜的特殊感情。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課前三分鐘(課外閱讀讀后感)
二、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國南方的許多地方,流傳著。三月三,地菜煮雞蛋"的說法。地菜就是薺菜,在很多年紀稍大的人心中,這是一種很好吃的菜·現在吃過的同學不多。這是我國的一種民俗。養菜是一種生命力旺盛的草本植物·以我們今天的口味,這是一一種有苦味的草,但在幾十年前的舊中國,它卻是窮人的救命草。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挖養菜》,就反映了這種生活。
作者簡介。
張潔,當代女作家,1937年生于北京,從小被父親遺棄,靠母親撫養長大,1960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改革開放之初,她發表了短篇小說《愛,是不能忘記的尸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引起強烈反響,被認為是思想解放在文學界的反映。她的《森林里來的孩子風誰生活得更美好風條件尚未成熟》分獲1978年、1979年、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總之,這是一位在當代文學界很有影響的女作家。
三、教師范讀課文。
要讀出感情,體會文章情景交融的特點。
四、自讀課文,思考下面的問題。
1.本文的線索是什么?
2.本文寫了哪幾件事?
3.通過敘述這幾件事,表現了一個什么樣的主題?
4.我們從文中得到什么啟示?
明確答案(或提示):
1.線索是"挖芥菜"。
2.寫了三件事:童年的悲慘遭遇;童年挖芥菜的美好時光;解放后與孩子們挖芽菜、吃芥菜。本題允許學生提出更多的答案,如四件事、五件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主題是要了解上一代人的心情,珍惜身邊的幸福生活。
4本題應該允許學生自由發揮,可以切中一點,不計其余。
五、組織討論。
圍繞"代溝"這一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討論。作者的感情可以理解,但兒女們的做法亦無可厚非,可以選中一個切入點,有針對性地聯系實際談自己的看法。教師要注意理解當代學生的心態,要知道,這一代人恐怕連遷就的筷子都不會伸出去,但這未嘗不是好事,我們不應該總想著把自己的思想觀念與價值觀念強加給下一代。
六、找出文章中運用了描寫、抒情、議論的句子。(目標1)
張潔的散文自成一體,很有風格,語言清新、流暢,富有表現力,情文并茂。
1.體會夾敘夾議的寫法。
可以以文章第一部分中的"不敢回家"和第二部分中的"兒女們不愿吃芥菜"為例.指導學生體會其中敘議結合的寫法。
2.學習作者高超的'語言技巧。
可以以文章第8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為例,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體會作者高超的寫法技巧和語言能力。
七、寫作訓練。
根據自己的體驗,聯系課文,圍繞"什么是幸福,怎樣才會得到幸福"這一中心,寫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
讓學生自由發揮,不要作過多的指導,不要束縛學生的思路。
八、教師小結(思想教育)
本文運用對比手法,夾敘夾議,寫一位關心兒女成長的母親。回憶她童年時代的苦難,向孩子們提出殷切的希望。全文以"挖薺菜"為線索展開廣泛而充分的聯想,希望通過新舊社會的對比,消除兩代人的隔膜,與孩子成為心心相通的朋友,并希望他們能珍愛生活,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樣才會得到幸福。
九、布置作業
A、完成練習四。
B、完成練習二(揣摩語句)
D、 圍繞"什么是幸福,怎樣得到幸福"這一中心,寫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
十、說課精要:學生解答問題時,讓他們自由發揮,不要作過多指導,不要束縛學生的思路。
十一、教學結構:導入--簡介作者--范讀--提問--交流--討論--自由發表意見--寫作訓練--小結。
【教學總結】
本課教案設計的得意之處,首先是采用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從了解“饞丫頭”的故事中,體會“我”所經受的生理和物質的苦痛;通過被追打一事,體會“我”所經受的精神的苦難,從而進一步理解精神的苦難甚于生理和物質的苦痛。其次,對于在文中起到提綱挈領作用的“我對薺菜,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這句話的理解,遵循作者寫作的思路,充分體會完前文的鋪墊,再去體悟,這樣,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才更加到位和深刻。不足之處是:文章對比的寫法,夾敘夾議的語言,在課堂上沒能夠透徹的處理。
【九年級語文上冊《挖薺菜》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挖薺菜04-15
挖薺菜03-30
挖薺菜10-20
挖薺菜08-09
挖薺菜07-21
九年級語文上冊《挖薺菜》ppt06-26
續《挖薺菜》09-01
挖薺菜的作文05-15
挖薺菜作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