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女兒的信》優秀教案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給女兒的信》優秀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給女兒的信》優秀教案設計 篇1
一. 教材內容
《給女兒的信》是是世界著名教育家、前蘇聯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蘇霍姆林斯基給女兒的一封回信,在信中蘇霍姆林斯基借祖母給自己講的童話故事,回答了女兒的問題:“父親,什么叫愛情?”巧妙的告訴女兒,愛情是人類永恒的美和力量,是經歷時間磨礪的忠貞不渝、是超越死亡的心靈的追憶,真正的愛情包含著美好的理想、共同的勞動、延續后代,愛情是賦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使人類世代相傳的紐帶。
二.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 了解愛情的本質,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2. 體會運用小故事闡述抽象道理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 結合課文,讓學生繪聲繪色的給同學講故事。
2. 讓學生積極的展開討論,通過討論受到正確的愛情觀與熏陶和感染。
3. 老師學生搜集一些優美動人的而又蘊含深刻哲理的故事,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注意培養學生的愛情觀和人生觀,學會理智地生活,善于生活,感受生活和愛情的真諦。
2. 理解愛情是賦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使人類世代相傳的紐帶。
三. 教學重、難點
1. 學生對真正愛情的理解及糾正學生在愛情問題上的錯誤認識、糊涂觀念。
2. 引導學生運用小故事闡述抽象的道理。
四. 教法、學法
1. 采用“課堂探究性的學習模式”,課堂自始至終貫徹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學習方法。
2. 體現語文閱讀教學的三個環節:閱讀環節、解讀環節、拓展環節。閱讀環節中,要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在解讀環節中,老師引入“牽一發動全身”的問題,并創設適宜的環境,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在拓展環節中,引導學生向生活空間拓展、向超文本與價值追求的空間拓展及向文本間拓展。
五.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 自學生字、詞
忐忑不安 萌發 不可思議 擅自 紐帶
2. 查找資料,了解作者蘇霍姆林斯基。特別了解作者對愛情的看法,蘇霍姆林斯基對認為:愛情問題是個性形成中的重大問題,人的全部道德觀念集中地表現在愛的情感里,表現在愛的內容和形式里。他說:“愛情屬于人的高級感情……”,他呼吁:“要細心觀察這種感情,深深尊重這種感情,并要竭盡全力用人的這種最高尚的美德填滿年輕的心田。正如從一開始就要教會他們怎樣勞動一樣,也需要在他們剛懂得愛情的時候就教他們去愛。”
3. 反復閱讀課文,準備復述
(二)引入(1分30秒)
情景導入:一女生交來一紙條,稱是一男生給的。老師分析男生的思想狀態:此男生對女生萌動了一種情感,問:是什么呢?答:愛情。老師點撥:那是一種似愛情的情感,還不是真正的愛情。提問:那么什么是愛情呢?接著引入:前蘇聯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女兒在14歲也向父親提出了同一問題:“爸爸,什么是愛情?”于是蘇霍姆林斯基便給他女兒回了這一封信,即是這封《給女兒的`信》(板書)
(三)閱讀環節(8分鐘)
過渡提問:父親在信中直接告訴女兒什么是愛情了嗎?是什么樣的方式呢?答:用講童話故事的方式。那么,誰愿意來把這個童話故事在全班講一講呢?
1. 學生快速的默讀,準備在小組復述童話故事(2分鐘)
2. 學生在小組講童話故事,其中一人講,其他同學修正補充(3分鐘)
3. 爭取一人在講臺上給全班同學講童話故事,老師點撥(3分鐘)
(四)解讀環節(17分鐘)
過渡,問:這個童話故事講了一個什么問題呢?學生:什么是愛情(板書)。老師:那什么是愛情?先請同學們閱讀課文,思考討論下列問題:上帝三次來到人間分別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從人類的眼神中上帝又分別看到了什么?老祖母又是怎樣談愛情的呢?父親告訴女兒應怎樣對待愛情呢?
1. 學生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4分鐘)
2. 請學生找出上帝三次來到人間看到的景象。(6分鐘)
一年后(板書):全體閱讀,五十年后(板書)男生朗讀;三年后(板書)女生朗讀。
追問1:五十多年那對男女的生活前后發生的怎么樣的變化?為什么發生這樣的變化,又給我們以什么啟示?
追問2:故事為什么要把這對男女的愛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時間歷程中去表現?說明了什么?
3.上帝三次來到人間,分別從人類的眼神中看到了什么?(2分鐘)
學生回答:一年后看到了不可思議的美和力量(板書);五十年后看見了更加美麗和更加強大的力量,又增加了忠誠(板書)。三年后看見了不可思議美和力量、忠誠、心靈的記憶(板書)。
4. 老祖母又是怎樣談愛情的呢?(2分鐘)
學生回答:愛情將成為賦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使人類世代相傳的紐帶。
5. 同學們,現在你知道什么是愛情了嗎?學生回答:愛情是美和力量、是忠誠、是心靈的回憶、是賦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世代相傳的紐帶。
6. 在信的開始和結尾,父親表明了對愛情的態度,請同學們自由的朗讀課文,回答:父親是告訴女兒應怎樣對待愛情呢?(3分鐘)
學生回答:要做明智的人、要懂得愛、要有人性美才能成為真正的人。
(五)拓展環節(13分鐘)
1.老師:童話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是愛情,老祖母也給我們闡釋了愛情,父親也告訴了我們如何對待愛情,同學們,我們中學生應該怎樣看待愛情呢?又怎樣看待中學生的“早戀”呢?
①學生討論,在全班發言。(任選一問)
②老師點撥,明確:要讓學生認識到現在談戀愛是有害的,沒有經濟基礎沒有物質基礎,更沒有起碼的承擔責任的能力。目前那些談戀愛的同學成績下降,精神萎靡、頹唐。童話故事里告訴我們:愛情會把我們的生活變的更加美好。有同學對我這樣說:愛情對于中學生,就如一根苦瓜、就如一杯苦酒。
2.師:蘇霍姆林斯基在信中并沒有直接告訴女兒什么是愛情,而是借祖母給自己講述的童話故事來告訴女兒,這種方式的好處,同學們已感受到了,那就是:生動有趣、易于理解接受。那么,請你現在試著運用一個小故事來闡釋抽象道理,如什么是親情、友情、幸福、正義、人生的價值……
①學生在小組講小故事,爭取上講臺演講。
②點撥。
(六).小結:通過這節課的活動,同學們了解愛情的真諦,懂得了怎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也學會了運用小故事闡釋抽象道理的方法。希望同學們正確認識愛情、正確認識早戀的危害,把握好今天,走向美好的明天。(30秒)
(七).作業:假如你是蘇霍姆林斯基的女兒,請你給父親回一封信,談談對愛情的認識。
板書設計:
什么是愛情——
一 年 后: 愛情是美和力量
五十年后: 美和力量、忠誠
三 年 后: 美和力量、忠誠、心頭的追憶
老祖母說:愛情是賦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世代相傳的紐帶。
——這就是愛情
父親說: 要明智的生活、要懂得愛、要有人性美才能成為真正的人。
《給女兒的信》優秀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初步思考認識“愛情是什么”這個問題。
2.體會用童話表達思想感情的寫法。
3.學會前后照應、層層推進的敘述手法。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我打算把整個教學過程的重點放在學生“學”上,盡量使教學過程與學生的認知規律和閱讀程序相吻合;采用師生討論的形式,研討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自己感悟和思考。真正把“教”的過程變成“學”的過程。
預習要求:
自讀課文,準備說說自己的體會,并提出不理解的問題或不同的看法。
教學步驟:
一、談話(要點):
同學們滿十四歲了嗎?
你們的爸爸媽媽給你們說過什么是“愛情”嗎?
你們能否試著回答“什么是愛情”?
除了概念性地下定義,可不可以形象地表述什么是“愛情”?(過渡到課文)
通過預習,你們已經閱讀了這篇文章,這篇文章的內容是什么?(復述課文內容)
這我接到上這堂課的任務時,在可供選擇的許多課文中,我毫不猶豫地選了這篇!因為二十年前,我第一次讀到蘇霍姆林斯基的《給女兒的信》時,非常感動。我不止一次地給我的處于青春花季的學生讀這些充滿父愛的信。開頭的幾句話我至今還能背誦——‘親愛的女兒:你提出的問題使我忐忑不安。今天你已經14歲了,已經邁進開始成為一個女人的年齡時期。你問我說:“父親,什么叫愛情?”我的心經常為這種思想而跳動,就是今天我不再是和一個小孩子交談了。進入這樣一個年齡時期,你將是幸福的。然而只有你是一個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你們怎樣評價這位父親?
(引出對作者的介紹)
二、關于蘇霍姆林斯基
作為飲譽全球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首先是一位充滿童心的真誠人道主義者。他的名字是和他創辦的帕夫雷什中學聯系在一期的。蘇霍姆林斯基每天的工作、生活規律總是這樣的:五點鐘就開始起來寫教育日記,一直寫到八點鐘;然后,他便來到校門,以親切慈祥的笑容迎接每一位上學的孩子。學校上課期間,在校長辦公室里是很難找到蘇霍姆林斯基的,不過,在教室里、體育館里、學校養蜂場或教研組會議上倒是可以見到他。到了下午,放學的時候,他又來到校門口,以深情眷戀的神情目送每一個孩子回家……在帕夫雷什中學,每一個學生都不怕校長;相反,蘇霍姆林斯基在哪兒出現,哪兒就會有一群孩子圍上來和他說笑。
看著他那精力充沛、仿佛永遠年輕的身影,人們很難想像這是一個長期受著傷病折磨的人。蘇霍姆林斯基曾以連政治指導員的身份奔赴反法西斯戰場,因身負重傷而被抬下戰場,兩塊彈片一直殘留在他的胸部。盡管這樣,他仍然一刻不停地從事著教育實踐與教育科研,因為他實在太愛他的學生了。為了直接與孩子打交道,他放棄教育局長的職位,而甘愿當一名校長和教師——在他擔任校長的同時,他一直還擔任一個班的班主任和教學工作。他與學生朝夕相處,在教室中給他們上課,在假日里帶領他們去郊游,他甚至還曾和學生一起去荒無人煙的小島探險。他稱學校的每一個學生為“我的孩子”。正是由于他幾乎整天都泡在孩子當中,所以他對孩子們了如指掌,經他長期觀察并跟蹤記錄起成長歷程的學生共有3700多人!
1970年9月3日,還不到52歲的蘇霍姆林斯基陰殘留在胸部的彈片侵入心臟旁那根主要的血管而去世了。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仍然懷念他的孩子們,渴望回到學校去,同孩子們在一起,聽孩子們的笑聲。他雖然過早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卻給后來的教育者留下了40多部專著、600多篇論文、1000多篇小說和童話故事。他的著作被稱為“教育百科全書”。
這位偉大而充滿童心的教育家,在晚年著作《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的前言中這樣深情地寫道:“在一所農村學校身不離校地工作32年,這對我來說是無與倫比的幸福。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孩子們,所以考慮很久之后給這本書題名叫《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我認為,我是有這個權利的。……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愛孩子。”
(展示圖片)
三、生研討:
你最深的體會?
你最喜歡的段落或句子?
你不理解的問題?
……
(這一部分是課堂的主體部分和高潮,我無法預想和預設會出現什么情況,或者學生會提出什么問題。但我會重視學生研討中出現的任何生成性問題,并與學生對話。)
四、教師發言:
(這一部分內容實際上是適時穿插在和學生的對話中)
用形象的故事和人物形象表達抽象的感情和道理。
前后照應和層層推進的寫法。
為什么說人是“大地上的上帝”?
故事:巴萊特對勃朗寧的愛。金岳霖對林徽音的精神之戀……
五、總結:
請學生起來說各自的收獲。
教師:過十天,我將去江蘇江陰華士學校參加一個國際研討會,將再次見到蘇霍姆林斯基的女兒蘇霍姆林斯卡婭,同學們準備讓我帶幾句話給她嗎?
8致女兒的信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歌德說過:“哪個少年不鐘情,哪個少女不懷春?”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必然對愛情充滿了好奇和遐想。愛情,可以說是人生命本能的一種活動,一種體驗。作者說“做一個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為有智慧的人的時候”,其意義在于,只有積累了“生活的智慧”,才能完整地、真實地為愛下一個定義。當然,這種定義是非常個性化的。當作者14歲的女兒詢問“什么是愛情”的時候,作者給他講述了一個極其動人的故事,給她作為一個父親、作為體驗過愛情的個體,對愛情的界定。
故事本身并不費解,耐人尋味的是故事背后的寓意。在西方的文化傳統中,宇宙萬物都是上帝創造的,上帝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可是在這個童話里,為什么上帝沒有創造、也不能理解人類的“愛情”?上帝惱怒于人類的自我創造,幾次三番地要毀滅人間的“愛情”,為什么最終無可奈何又若有所思地離去?理解這些寓意的文眼,正在故事的開頭和結尾。故事開頭說,上帝創造世界時,“把一切生物分散安置在地上并且教會他們傳宗接代,繁衍自己的子孫”;結尾說,“萬物生存、繁殖、傳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夠愛。”“如果不善待愛情,便不能提高到人類美這一高度,就是說它還僅僅是能夠成為人、但尚未成為真正的人的一種生物罷了。”這些議論,點明了全文的主旨:真正的愛情遠遠高于生理需要,愛情中包含的“忠誠”“心靈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輝,正是人之為人而不是動物的根本標志。故事中,上帝沒有創造愛情,是因為他僅僅把人看做一般的生物;而愛情的無法毀滅和上帝的沉思離去,正說明了人將永遠不會再淪為動物,將成為自己人性的主宰,成為“大地上的上帝”。
故事中,上帝三次來到人間,在人的眼神里先后讀到了三種東西:愛情、忠誠和心靈的追念。作者把它們放在一起談論,是別有深意的。人在年輕的時候,異性間很“容易”產生愛慕之心,但歲月和生命是對愛情的最大考驗:只有能經得起時間礪磨的忠誠,能超越死亡的心靈追念,才配得上稱為真正的愛情。上帝在人的目光中三次發現了“美和力量”──人間的摯愛,正是“美和力量”的最高體現!
故事的構思頗具匠心。
一、前有暗示,后有點睛。
‘故事開頭說,上帝把“一切”生物安置在地上并教他們傳宗接代、繁衍子孫;最后說,“萬物生存、繁殖、傳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夠愛。”“如果不善待愛情,便不能提高到人類美這一高度,就是說它還僅僅是能夠成為人、但尚未成為真正的人的一種生物罷了。”前后對比,凸顯出人之區別于動物的關鍵。
二、層層推進,起伏致。
故事以上帝三次視察人間為敘事框架(這也是民間傳說和童話常用的敘事模式),對這三次視察的描寫有必要的重復,又有變化和遞進:從人們的目光里,上帝分別發現了“一種他所不理解的美和某種從未見過的力量”“無與倫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不可理解的美和那種同過去一樣的力量”,故事最后再次強調愛情,“是人類永恒的美和力量”;上帝的態度由“勃然大怒”到“怒不可遏”,再到“久久地佇立凝視著。隨后深沉地思索著離去了”。上帝態度的前后對比,意味著愛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在“佇立凝視”中終于意識到人與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識到人必須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而他最后的離去,就是對人性力量的認可和屈服。連君臨宇宙的上帝都無可奈何,正說明了“愛情,它高于上帝”,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二、問題研究
1.怎樣理解作者的愛情觀?
作者在這封信里談論愛情,主要是談“情”與“性”、或人的“精神性”與“生物性”的關系,強調人類高尚的愛情應該遠遠超越“傳宗接代”的生理需要。這一思想,可以說是貫穿在作者所有愛情論述中的一個主旋律(見作者著《愛情的教育》)。但是,毋庸諱言,“性”也是人生的重要內容。作者曾批判“西方資產階級”受弗洛伊德“性本能”學說的影響,夸大了本能、性欲對于人格的作用。對此,我們應客觀而辯證地分析。作者之所以強調他的愛情觀,既是與當時蘇聯弘揚社會主義的主導價值觀合拍,也是和他所面對的教育對象(中學生)有關的。我們在和學生研討本文及愛情問題時,應該坦誠而審慎地把握“情”與“性”的分寸,不能偏執一端。
另外,愛情的問題涉及方方面面,可謂包羅萬象。本文及作者其他的愛情論著,不可能面面俱到。對此不應求全責備。
2.怎樣理解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在西方文化傳統中,上帝是世間萬物(包括物質與精神)的主宰,是弱小卑微的人類的救世主,是人們心靈的最高信仰與終極皈依。自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以來,上帝的威嚴漸趨幕后,人類自己開始登上歷史的前臺。文中這句話,即表現了堅定樂觀的人本主義信念。在故事的最后,“上帝久久地佇立凝視著。隨后深沉地思索著離去了”,這意味著愛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在“佇立凝視”中終于意識到人與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識到人必須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他最后的離去,就是對人性力量的認可和屈服。于是,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給女兒的信》優秀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致女兒的信》優秀教案設計12-10
人教版《致女兒的信》教案設計10-09
《秋》優秀教案設計04-19
師說優秀教案設計02-05
《勸學》優秀教案設計12-03
九年級語文版《給女兒的信》教案08-01
《云南的歌會》優秀教案設計04-27
《剪枝的學問》優秀教案設計03-26
《致女兒的信》課文賞析01-14
《致女兒的信》教學反思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