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觀點和支撐觀點的材料之間、中心論點和分論點之間的關(guān)系;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獨立閱讀、認真探究、積極討論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活思維,激發(fā)想像力,崇尚科學。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倮^續(xù)品讀文章第二、三部分。
、趯W生體會議論文長句子多、表達嚴密等特點。
(二)活動過程
1?檢查舊知,明確目標
、俚谝、二段中,揭示了對方什么謬誤論點?什么謬誤論據(jù)?哪些語句最富于諷刺意味?
明確:謬誤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謬誤論據(jù):“兩年以前,……卻也是事實”。語句:“總自夸”,“只希望”,“也是事實”,“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
②關(guān)于“思考與練習一”
作者所說的“他信力”指的是相信和依賴其他事物的思想和心態(tài),“自欺力”指的是自己欺騙自己的思想和心態(tài)。前者是針對“兩年前,我們總自夸著地大物博”,后來“只希望國聯(lián)”的現(xiàn)象而提出的;后者是針對這兩個現(xiàn)象和“現(xiàn)在改為一味求神拜佛”的現(xiàn)象提出的。應(yīng)當注意的是,“他信力”的所指不包括“一味求神拜佛”這種現(xiàn)象,因此,當由前兩種現(xiàn)象改為第三種現(xiàn)象時,作者說“失掉了他信”,“發(fā)展著自欺力”。這些現(xiàn)象都發(fā)生在“九一八”事變后,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和一些社會名流不是寄希望于中國人民,不是組織民眾抵抗侵略,而是寄希望于其他靠不住的東西和大搞迷信活動,因此作者批判這是“他信”和“自欺”。
③這一課我們將重點分析文章的后半部分,并品析文章的語言。
2?思考交流活動
活動形式:教師指定范圍,明確品析的角度,讓學生討論。
(1)關(guān)于文章的后半部分
讓學生充分地思考討論,并講清理由。教師可以下列問題加以引導(dǎo)。
、傥恼略谂g對方論證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什么樣的觀點?其依據(jù)是什么?
、“中國的脊梁”指什么人?為什么他們的犧牲不能為“大家”所知道?
、“狀元宰相”“地底下”的含義分別是什么?
、茏髡咧赋鰬(yīng)如何評價中國人?文中中國人的含義是否相同?
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chǔ)上歸結(jié),注重方法點撥。
、傥恼略谂g對方論證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什么樣的觀點?其依據(jù)是什么?
——作者指出“在這籠罩之下,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文章中提出的論據(jù)是“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和“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xiàn)在也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后繼地戰(zhàn)斗”。
、“中國的脊梁”指什么人?為什么他們的犧牲不能為“大家”所知道?
——“中國的脊梁”是指腳踏實地地為民族的進步而奮斗的人們,他們是使中國挺立起來的“脊梁”,他們往往來自下層或代表著廣大民眾的利益。但由于中國長期的專制奴役統(tǒng)治,“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值,至多不過是奴隸”(《燈下漫筆》),許多事情自然無權(quán)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來的許多社會變革多缺乏對廣大民眾的宣傳發(fā)動,這樣一來,對于為他們的自由尊嚴而犧牲的先驅(qū)者,他們多半表現(xiàn)出“看客”的心態(tài),不能知道在某種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對于這一點,文中雖然沒有提到,但結(jié)合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不能說沒有這個因素。(這樣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背景深入揣摩語句的深層含義,并學習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狀元宰相”“地底下”的含義分別是什么?
——“狀元宰相”是指統(tǒng)治階級的御用文人;魯迅曾評述御用文人“他的幫法,是在血案中而沒有血跡,也沒有血腥氣”,他們的功能就是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變革社會的積極力量,因為它來自民眾,故稱“地底下”,在當時,這股力量指中國共產(chǎn)黨。他說:“那切切實實,足踏在地上,為這現(xiàn)在中國人的生存而流血奮斗者,我得引以為同志,是自引以為榮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狀元宰相”“地底下”相對比,可看出魯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這樣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背景深入揣摩語句的深層含義,并學習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④作者指出應(yīng)如何評價中國人?文中中國人的含義是否相同?
——“要論中國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關(guān)于品析文章的語言
①活動形式:教師先指定一兩處示范分析,然后讓學生自主討論。
、诨顒右龑(dǎo)
A?替換
體會第1段中三個副詞“總”“只”“一味”用詞的妙處。思考這三個詞能否互換位置?為什么?
明確:“總”,表明時間之長,頻率之高;“只”,表明根本不作別的考慮;“一味”,表明專注于此,表明陷于泥淖之深。三個“是事實”連用,看似笨拙,實為別具匠心的妙筆。首先,從文理上說,不用這幾個字,就成了自己在敘述事實,而用上這幾個字,就成了對對方論據(jù)的肯定,為下文揭示對方論據(jù)與論點之間缺乏必然聯(lián)系作鋪墊。其次,從表達方式上說,不用這幾個字就是敘述,用上這幾個字就是判斷,是議論,更符合文體要求。第三,從句子結(jié)構(gòu)上說,用敘述句作判斷句的主語,就增加了結(jié)構(gòu)層次,使得行文凝重而不漂浮。第四,每個分句的謂語都是“是事實”,就構(gòu)成了一組排比,使句式齊整,語氣飽滿。行文的洗練則表現(xiàn)在,讀者反復(fù)閱讀也找不出哪個詞句可有可無甚至是意義不大,而且越讀越能讀出味來。言簡意賅,應(yīng)當是對本文語言洗練的很好解釋。
三個詞不能互換位置。“總”讓人看到國民黨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時的洋洋自得,同時“總”又寫出夸耀者的底氣不足,因為,夸來夸去只能夸這一樣,且惟恐別人不知,這也暗接“只求國聯(lián)”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時的“執(zhí)著”,仰人鼻息之狀躍然紙上;“一味”則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不愿自拔。這三個副詞準確地寫出了國民黨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事實”,極富諷刺意味。
B?體味
揣摩下列加點字詞的表達效果: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那簡直就是誣蔑。
明確:“總”寫出當時社會的黑暗程度,并間接謳歌“中國的脊梁”屢挫屢戰(zhàn)的精神。“簡直”表達了作者的激憤之情。
C?關(guān)于“思考與練習三”
第一句話是本文的核心句,是駁斥“中國人失掉自信力”這個被反駁論點的關(guān)鍵句。從邏輯上說,它揭示對方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因為根據(jù)雙方都肯定的事實,作者承認有些中國人早就失掉了自信力;但根據(jù)對方用意,作者指出對方用一個全稱命題說“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是荒謬的。從情感上說,這句話是對對方謬論的怒斥。
第二句話中的“狀元宰相的文章”指的是“達官貴人的言論”,“地底下”指的是“人民群眾的生活和斗爭”。這句話的含義非常豐富。第一層意思是,分析立論的依據(jù)主要不應(yīng)當是別人的言論,而應(yīng)當是事實。第二層意思是,分析立論的依據(jù)不應(yīng)當是達官貴人的言論及其所認定的事實,而應(yīng)當依據(jù)人民群眾生活斗爭的事實以及他們的呼聲。這個句子論述的是方法論的問題,論述的是觀察、分析事物的方法,既批判了對方觀察、分析事物的舍大求小、舍本逐末,也指出了觀察、分析事物的正確方法應(yīng)當是看事實、看主流、看本質(zhì)。第三層意思是就自信力的有無這個問題而言,同樣需要以人民群眾的生活和斗爭為依據(jù)。而這一點,正好是作者反駁對方論點的方法論依據(jù),是作者自己的理論。
D?仿詞
文章的語言犀利、生動、洗練而又周密。語言的生動、洗練首先表現(xiàn)在“他信力”和“自欺力”這兩個語詞的使用。從修辭上說,這是仿詞。你說“自信力”,我來個“他信力”,既十分巧妙地指出了對方論證的不嚴密,又揭示了某些人愚昧麻木的實質(zhì),再加上一個“自欺力”來批判,可謂入木三分。
E?洗練
“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一句含義理解:
最基本的意思是他們的光輝照耀著歷史;第二層意思是,正史也掩不住他們的光耀,第三層意思是,這正史是所謂的正史,其實不是真正的歷史;第四層意思是,所謂的正史,是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從文章論述的中心看,第一層基本意思就夠了,然而卻可能失于簡單和平直。作者在表達這基本意思的同時,從字里行間表達了更豐富的內(nèi)容,對于中心思想的表達也更深刻,更有說服力。也就是說,這些埋頭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為民請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的光耀,連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史書都掩蓋不住,可見其光耀之巨大,光耀之輝煌。同時,這樣的語言也凝練雋永,耐人尋味。
③活動的深化
閱讀下列一段文字,說說它和本文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有什么異同。
多有“不恥最后”的人的民族,無論什么事,怕總不會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yōu)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魯迅《華蓋集·最先與最后》)
(解說:有助于鞏固課文內(nèi)容,并深入體會魯迅關(guān)于“中國的脊梁”的論述。)
活動延伸
閱讀魯迅的《文學與出汗》,比較這篇文章與課文的異同點。
文學和出汗
上海的教授對人講文學,以為文學當描寫永遠不變的人性,否則便不久長。例如英國,莎士比亞和別的一兩個人所寫的是永久不變的人性,所以至今流傳,其余的不這樣,就都消滅了云。
這真是所謂“你不說我倒明白,你越說我越胡涂”了。英國有許多先前的文章不流傳,我想,這是總會有的,但竟沒想到它們的消滅,乃因為不寫永久不變的人性,F(xiàn)在既然知道了這一層,卻更不了解它們既已消滅,現(xiàn)在的教授何從看見,卻居然斷定它們所寫的都不是永久不變的人性。
只要流傳的便是好文學,只要消滅的便是壞文學;搶得天下的便是王,搶不到天下的便是賊。莫非中國式的歷史論,也將溝通了中國人的文學論歟?
而且,人性是永久不變的么?
類人猿,類猿人,原人,古人,今人,未來的人……,如果生物真會進化,人性就不能永久不變。不說類猿人,就是原人的脾氣,我們大約就很難猜得著,則我們的脾氣,恐怕未來的人也未必會明白。要寫永久不變的人性,實在難哪。
譬如出汗罷,我想,似乎于古有之,于今也有,將來一定暫時也還有,該可以算得較為“永久不變的人性”了。然而“弱不禁風”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不知道倘要做長留世上的文字,要充長留世上的文學家,是描寫香汗好呢,還是描寫臭汗好?這問題倘不先行解決,則在將來文學史上的位置,委實是“岌岌乎殆哉”。
聽說,例如英國,那小說,先前是大抵寫給太太小姐們看的,其中自然是香汗多;到十九世紀后半,受了俄國文學的影響,就很有些臭汗氣了。那一種的命長,現(xiàn)在似乎還在不可知之數(shù)。
在中國,從道士聽論道,從批評家聽談文,都令人毛孔痙攣,汗不敢出。然而這也許倒是中國永久不變的人性罷。
相同點:
1?兩篇雜文都是單刀直入,首先端出論敵的論點和論據(jù),而后針對論據(jù)進行批駁,以摧毀論敵立論的基礎(chǔ);再抓住論敵問題的實質(zhì),予以無情抨擊。(“人性論”“自信力”)
2?兩篇雜文都是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來戰(zhàn)勝論敵的,即抓住對方邏輯的矛盾乘虛而入,一擊致敵于死命。
3?兩篇雜文在論證的過程中,理論與事實有機結(jié)合,說理透辟,判斷準確,事實確鑿,具有強烈的戰(zhàn)斗性和無可辯駁的邏輯力量。
不同點:
批駁層次 《文學和出汗》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揭示謬論 先揭示謬論論點,再揭示謬論論據(jù) 揭示謬論論據(jù)
初步批駁 用批駁謬論論據(jù)的方法 用批駁謬論論證的方法
深入批駁 用直接批駁法擺事實批駁謬論的論點 用間接批駁法,擺事實論證,
確立與謬論相對立的觀點
板書設(shè)計
謬論論據(jù):自夸——希望國聯(lián)——求神拜佛,懷古傷今
擺謬論
謬論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自夸(信“地”信“物”)
希望國聯(lián) 只能說有過“他信力”
駁論證:求神拜佛 都不能證明“失掉自信力”
懷古傷今 失掉“他信力”發(fā)展“自欺力”
正立論 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得結(jié)論 自己去看地底下
教后反思
駁論證方法其價值在于說明對方對其論點的論證不能成立,因此對方的論證無效,其論點的真實性值得懷疑。
【九年級語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第二課時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案03-16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優(yōu)質(zhì)教案05-16
中國人真的失掉自信力了嗎?07-01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語文教學反思07-25
讀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有感04-04
讀《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有感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