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與樂業的教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品味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 。
2.摘錄并積累大量經典語句、格言。
3.初步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4.仔細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的巧妙結合。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了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并聯系自己的實際,用敬業與樂業的態度對待生活。
2.理解這篇演講詞的結構安排。
教學難點:
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真切領悟與質疑問難。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簡介作者。
1.導入新課
《敬業與樂業》是七十多年前梁啟超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所做的一次講演。雖然時間已經攻七十多年了,但梁啟超先生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仍然有教育意義。(板書課題)
2.簡介作者
梁啟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學者。戊戌維新運動領袖之一。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與其師康有為一起領導了“戊戌變法”。他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余萬字。
二、預習與交流
1、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圈畫文中的生字詞。
2、 重點詞語、句子解釋。
三、合作與探究
(一)整體感知
1.學生速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①本文的論點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來的?
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總,提出問題)
②作者圍繞中心論點,先后談了哪幾個問題?
三個問題:一是有業的必要性;二是為什么要敬業;三是為什么要樂業。
③你認為這幾個問題的關系是怎樣的?
遞進關系,層層推進。
2.劃分文章的結構,并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1)提出問題:提出中心論點。
第二部分(2-8)分析問題:論述“有業”的必要性和“敬業”、“樂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9)總結問題:勉勵人們敬業、樂業。
(二)深層探究:
組織學生自讀課文,結合文中關于有業,敬業,樂業的論述思考。
1.“有業之必要”的主要論據是什么?
論據:證明論點的事實和道理。分類: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道理論據:孔子和百丈禪師的名言;事實論據:孔子無法教育無業游民:百丈禪師不做事,不吃飯。
2.閱讀6-7段,用原文回答:什么叫敬業?為什么要敬業?怎樣才能做到敬業?(摘錄課文)
3.文章采用哪些論證方法論證“敬業”的重要性的?
論證: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分類:道理論證、事實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和比喻論證。
這部分運用了道理論證和舉例論證的變法,充分有力地證明了敬業的重要性。
4.文章是怎樣論述“樂業”的?
列舉反面現象——人們往往感嘆“做工苦”,進行批駁;進一步從四個方面闡述“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最后,引用孔子的兩句名言,闡明了人類理想的生活是什么,即樂業的重要性。
5.論述樂業重要性時,主要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分組討論并舉例說明。
( 課堂討論)
事實論證:“做工好苦呀”的感嘆;吃酒賭錢同樣淘神費力。
道理論證:從四個方面分析“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引用孔子的兩句名言。
6、總結:“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如此”指的是什么?作者最后提出了什么希望?
生:“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要做一個愛崗敬業、有責任心、享受工作樂趣的人。
生:勉勵人們敬業、樂業。
四.板書設計
敬業與樂業 梁啟超
提出問題: 中心論點: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有業 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敬業 什么是“敬“?為什么要敬業? 如何做到敬業?
分析問題 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樂業 列舉反面現象,進行批駁
舉例論證、道理論證為什么要樂業
解決問題:總結全文,勉勵人們要敬業和樂業。
五.布置作業
1、完成《綜合練習》1-10題。
2、你們當前的“業”是什么?你是一個敬業、樂業的學生嗎?寫一篇讀后感,不少于500字。
【敬業與樂業的教案】相關文章:
敬業與樂業教案10-24
《敬業與樂業》的教案11-07
敬業與樂業優秀教案10-24
《敬業與樂業》教案設計10-24
人教版《敬業與樂業》教案設計10-24
《敬業與樂業》初三語文教案01-16
《敬業與樂業》初三語文上冊教案01-16
《敬業與樂業》九年級教案10-25
敬業與樂業獲獎教案(通用10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