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兩則》九年級語文教學實錄
一、歌曲導入,調動情感
師:上課前,我們先來聽一首歌曲。
(播放李春波的《一封家書》)
師:這首歌,大家很熟悉,它是──
生:(自然順接)李春波的《一封家書》。
師:沒錯。剛才大家聽得都挺投入的,現在能否談談,從歌中,你們都聽出了些什么呢?
生:我覺得這整首歌就似一封書信。
師:那你能說說,書信的格式你聽出了哪些呢?
生:稱呼、問候、正文、祝語、結尾還要署名,寫上日期。
師:很好,哪位同學再來談談?
生:這首歌讓我強烈地感受到了出門在外的游子對家中親人的深深思念。這是怎樣的一種親情呀!“雖然我很少寫信,其實我很想家。”“今年春節我一定回來。”作者獨在異鄉為異客,孤單、寂寞之情自不必說,而此時格外惦記的是家中的父母、兄妹,想象著親人的團聚。一首劉德華的《回家真好》已不知不覺又在我身邊響起,是啊,回家感覺真好……
生:“爸爸每天都上班嗎?”“干了一輩子革命工作,也該歇歇了。”“我給媽媽買了一件毛衣,別舍不得快穿上吧!”多么樸實的話語,雖然看似是一些生活瑣事,但在簡單的問候中卻讓人看到了無價的孝心。畢淑敏曾寫過“孝是稍縱即逝的眷念,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所以我認為哪怕是一枚含有溫情的硬幣,哪怕是一句簡單但只要發自內心的問候,都能透露出兒子對父母的愛,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話語,在我看來,比起美麗的夸夸其談要強千百倍!
生:我想到了《常回家看看》,在外工作、生活的兒女,對父母的牽掛和依戀交織成天下游子們共同的心愿心聲。
生:感人至深的歌詞,在我內心有所觸動的同時,更引起了我的共鳴,心頭涌起一陣莫名的感動。記得那是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第一次獨自離家參加北京夏令營,望著身邊陌生的營員和周圍陌生的城市,心中充滿了孤獨與膽怯,當時不禁鼻子一酸,流下淚來,只好轉過身,偷偷拭干淚水。晚上躺在床上,又思念起父母,久久不能入睡,忍不住又落下了眼淚,想起了家人相聚時的歡樂,想起了父親幽默的話語,母親溫柔的鼓勵……
生:的確,歌詞中流露出很強的游子思鄉思親之情,但我想,在家的父母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他們對兒子的思念,也絕不會比兒子對他們的思念少。不是有古詩云“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嗎?
師:大家談得都很不錯,尤其是能從游子的思親感受到父母的思子。在通訊尚不發達的年代,書信無疑成了溝通兩地相思情感的最好使者。著名的翻譯家──傅雷,在其長子傅聰留學海外時,就在一封封家書中為兒子排憂解難,傳達著自己的惦念之情。寫得多了,經過整理,一部《傅雷家書》就誕生了。今天我們就來閱讀其中的兩封,感受一下那份牽掛!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大家快速閱讀兩封家書,看看分別寫于什么時候,有何作用?
(生自由閱讀,思考后交流)
生:第一封家書。“我在第八信中還對你預告,這種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還會有的。”可以看出,這封家書應該是寫于兒子精神消沉時。從“你也不必為此擔心,更不必硬壓在肚里不告訴我們。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泄,又哪里去發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訴苦向誰訴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該誰來安慰你呢?……這次來信所說的痛苦,我都理會。我都理會得;我很同情,我愿意盡量安慰你、鼓勵你。……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過感情的ruin,就是要你把這些事當做心靈的灰燼看,……不要刻骨銘心地傷害自己,……倘若你認為這些話是對的,對你有些啟發作用,那么將來在遇到因回憶而痛苦的時候(那一定免不了會再來的),拿出這封信來重讀幾遍。”可知,傅雷此時寫這封信是想鼓勵兒子振作起來,以平和心態去面對人生中的挫折,樂觀地迎接情感的創傷,做一個勇敢的人。
生:第二封家書,一看就知道是寫于兒子成功之際。“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歡樂,莫過于欣賞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傳達出來的藝術。”“我們因為你替祖國增光而快樂!更因為你能借音樂而使多少人歡笑而快樂。”
師:那作者是想借這封家書來表達他得知兒子成功時的那種激動的心情啦!
生:我認為不完全是,因為文中在接下來明確指出:“我更高興的更安慰的是:多少過分的諛詞與夸獎,都沒有使你喪失自知之明,眾人的掌聲、擁抱,名流的贊美,都沒有減少你對藝術的謙卑!”可見,傅雷是想借此成功之際,來告訴兒子要正確面對成功,不能被勝利沖昏了頭腦。
師:兩封家書,一封寫于兒子消沉時,勸慰兒子勇敢地坦然地面對感情的創傷;另一封則寫于兒子成功時,又告誡他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從中,你認為傅雷希望兒子能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生:勇敢、堅強的人。
三、抓住文眼,領悟主旨
師:不錯,正是希望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使這兩封不同時期、不同內容的家書具有了相同的內在精神,為這兩封家書譜寫出了一個主旋律。
生:老師,我有點不明白了,兒子消沉了,父親告訴他要堅強,這可以理解,因為美國的朗費羅曾說過:“當你的希望一個個落空,你也要堅定,要沉著!”《真心英雄》歌詞也唱得好,“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但為什么兒子成功了,傅雷還要告訴兒子需要堅強呢?這太讓人費解了!
師:的確,消沉時要堅強,我們都易于理解,成功時要堅強,我們可能覺得不太理解。其他的同學呢,你們又是怎樣理解的呢?
生:文中傅雷已經說了,“不為勝利沖昏頭腦是堅強的最好證據”“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們掌握之內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賦,但只要堅強,就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習上的──打擊”,從中就可以看出作為父親的傅雷,他希望兒子不論何時都要堅強,特別是成功時要做到堅強,不能被掌聲、鮮花所迷惑,這比失意時要堅強、振作更困難,還是魯迅說得好:“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
生:“堅強”包括兩個方面,即“勝不驕,敗不餒”。記得法國的巴爾扎克就說過:“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我想生活是豐富的,人生的路上不光只有荊棘坎坷,也有掌聲鮮花,正如海面有時會掀起暴風,但也有灑滿陽光的時刻,對于狂風暴雨來襲,我們往往謹慎有加,極度重視,而恰恰是陽光滿照時,我們又容易放低警惕。所以我們應該時刻謹慎,時刻堅強。
師:看來,我們有些同學已經對“堅強”的含義領悟得比較透徹了,“不為勝利沖昏了頭腦”更是堅強的表現,這也正是傅雷的偉大之處。而且他還認為,只有做到了堅強,就能永遠不怕孤獨,即使孤獨也不怕的了!那大家能否再認真閱讀一下課文,看看作者認為堅強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
(學生默讀課文,同桌交流)
生:應該是第二封家書中提到的“赤子之心”吧!
師:你們能否結合家書內容來談談什么樣的心靈才稱得上“赤子之心”呢?
生:我認為“赤子”應是指有一腔熱情,滿懷抱負的有識之士吧!那“赤子之心”應說的是極富熱情和無限愛意的心靈,只有這樣的心靈才不會衰老,胸懷祖國。傅雷在家書的后面就流露出希望兒子將來能報效祖國,將中國的音樂帶向世界,為我們中國人爭光爭氣。
師:能說具體些嗎?哪兒流露出了這種希望?
生:第三段:“河,萊茵,江聲浩蕩……鐘聲復起,天已黎明……中國正到了‘復旦’的黎明時期,但愿你做中國的──新中國的──鐘聲,響遍世界,響遍每個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個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帶著,跟你一塊到無邊無岸的音響的海洋中去吧!名聞……世界的揚子江與黃河,比萊茵河的氣勢還要大呢!……”
師:還有哪位同學說說。
生:我認為“赤子之心”應是文中所說的“純潔的心靈”。“不是純潔到像明鏡一般,怎能體會到前人的心靈?怎能打動聽眾的心靈?”
師:我覺得大家都說得有道理,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那按剛才我們對“赤子之心”的分析,我想問一下你們,你們認為孤獨的赤子會創造出怎樣的一個世界呢?
生:既然赤子之心是純潔的,我想他創造出的也一定是個很純潔,沒有任何雜質的美好世界。
師:能具體為我們描繪一下這個美好世界嗎?
生:可能是沒有勾心斗角的紛爭,沒有爾虞我詐的欺騙,人與人之間都是以誠相待,以禮相見吧!有點像陶淵明“世外桃源”的感覺。
生:“世外桃源”這種理想的社會在現實生活中是很難尋覓到其蹤跡的。我想此時赤子既然是“孤獨”的,而且又是“心靈的朋友”,那就說明在現實生活中他或許缺少共同語言者,只不過他的身邊雖然沒有知音,但天下之大,能了解他的人肯定還是有的,說不定此人現在也正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在尋找他呢。這樣一來,他們之間不就用心靈搭起了一座橋嗎?文中也說:“永保赤子之心的人,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生:我也比較贊同這一觀點,有些情感是相通而永存的,不會因為人不在一起而消失,像我們學過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中不就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名句嗎?朋友即使遠隔天涯海角,但心心相映,彼此都能心有靈犀一點通,空間又豈能阻隔這份情意!而傅聰是學藝術的,天下精通藝術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我國古代不就有“高山流水”一說嗎?
四、品味語句,體會感情
師:大家的思維很活躍,很開闊,既想到了名句,又想到了歷史典故。我想對于傅聰而言,這種心靈的朋友中又豈會少了一個很重要的人呢?你們說,這個人是誰?
生:(齊答)他的父親──傅雷。
師:很正確。從這兩封家書中我們就可以感知到,傅雷總是用自己的愛心、關心傾聽著萬里之外兒子的每一次心跳,幫他排疑解難,助他順利成長,成為兒子人生之路的堅強后盾。從兩封家書中,你能看出父子倆之間的關系如何嗎?
生:關系親密,不但是父子,從交談的語句中,還能感受到一種朋友的親切。
師:哪些語句或詞語體現得較明顯呢?請大家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探討一下,勾劃出這些語句,并以旁批的形式略加一點分析。
(四人小組探究,全班交流)
生:第一封家書的開頭,“我們并沒為你前信感到什么煩惱或是不安……我是過來人,決不至于大驚小怪。你也不必為此擔心,更不必硬壓在肚里不告訴我們。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泄,又哪里去發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訴苦向誰訴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誰來安慰你呢?”幾個反問句式中,足見一個關心兒子、開明的父親形象,有如朋友般坦誠,令人信賴,絲毫沒有一種高高在上的蠻橫古板。
生:“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來的人。……這次來信所說的痛苦,我都理會得;我很同情,我愿意盡量安慰你、鼓勵你。”從“理會”、“同情”、“盡量”中我們看出了一個體貼入微的善于理解兒子的父親,正如一個親密的朋友。
生:“我相信你逐漸會學會這一套,越來越堅強的。”“相信”一詞用肯定的語氣表達出了對兒子的鼓勵,真是父子情深。
生:“倘若你認為這些話是對的,對你有些啟發作用……”一個“倘若”,商量的語氣表達出對兒子的尊敬,絲毫沒有一般長輩那種不可抗拒的威嚴壓得你喘不過氣來,更多的則是一種平等。
生:我們認為,除了父親能在感情上理解兒子的痛苦,安慰他、鼓勵他之外,父親能就音樂與兒子交流,這件事本身就可見父子倆有著相同的志向,是最好的知音。
師:是啊,真正的朋友不僅僅體現在生活中的關心上,還應體現在志趣的相通上。那作為慈父、密友的傅雷在給兒子的家書中,不僅能使兒子獲益匪淺,我想也定能使我們這些閱讀者獲益匪淺。你們能說說,從這兩封家書中,你有哪些收獲呢?
生:從中我知道了當取得一定成績的時候,不要滿足現狀,而是要一如既往地向前奮進,做一個永不滿足、永遠向上的車輪。
生:我們不能一有成績就像皮球一樣,別人輕輕拍一下,就蹦得老高,而是要知道,成績越大,越要謙虛謹慎,保持清醒的頭腦,迎接更大的挑戰。
生:我想起了一句高爾基的名言,“不要慨嘆生活的痛苦!──慨嘆是弱者……”我們要堅強的面對挫折、坎坷,不要為一些令人苦惱的小事就輕易地轉動人生的方向盤,正所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我相信在晦暗的雨季后迎接我們的定是萬里晴空!
師:不光是大家,我也有一點想法,想說出來與你們分享。我對書中最后一段感慨良深:“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矛盾是解決不完的,所以藝術沒有止境,沒有perfect的一天,人生也沒有perfect的一天!”我曾看過一個故事,說的是一面破碎的鏡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突發奇想,想去找到其余的伙伴,以重組原有鏡子的面貌,就這樣,它上路了。一路上,由于它有棱有角,滾得很慢,從而領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千辛萬苦后,它終于找到了其他的伙伴,可它卻發現,“破鏡重圓”后,由于是一個整圓,滾得很快,一路上的風景在剎那間一晃而過,它再也沒有看見過那美麗的景致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追求完美,希望自己沒有一點缺憾,但我們卻忽視了,恰恰是我們現在的不完美,才促成了我們每個人獨有的個性,將我們帶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而真正有一天,我們若真得變得非常完美時,我們倒有可能會失去很多。所以,請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吧,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
五、聯系實際,拓展思維
師:傅雷是偉大的,他的兒子是幸運的。或許,我們絕大部分同學都會羨慕傅聰有這么一個關心他、愛護他的父親,同時又感嘆為什么自己就沒有遇上這么好的一個父親,父親為什么對自己總是這么嚴格,總是這么挑剔?就像剛才我說的,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吧,不要失去才后悔莫及!其實,天下的每個父親都一樣,都有一顆慈善的心,一份無私的愛,都期盼著自己的兒女能夠健康順利成長。現在靜下心來,好好回想下,你們感受到了父親對你們的愛了嗎?
(生思考)
生:每次放學回到家,不管多晚,父親總是等著我一起吃飯,滿身的疲憊,在父親關心的眼神中一掃而光。飯桌上父親雖言語不多,但看著那一次次夾著菜伸向我碗中的筷子,令我心中充滿了無限感動!
生:小時候我身體較弱,總愛生病,上了學也是如此。為了我的健康,父母開始讓我喝牛奶。但我不喜歡牛奶,每次為了躲避,都滿屋子跑,爸爸則端著牛奶杯在后面追我。沒多久,他一把抓過我,任憑我怎么掙扎、抵抗,牛奶還是灌進了我的口中,我不禁大哭了起來,怒視著父親,這才發現他冷峻的臉上起了一絲微妙的變化,是無奈,是難過。可當我停止了哭鬧,自己順從地將剩下的牛奶喝完時,竟發現父親的嘴角浮起了一絲笑意……
生:父親在我的印象中不如母親深刻,在小的時候,母親是我心中的維納斯,而父親卻只是維納斯的斷臂。但直到有一次,我們一家人漫步于古物街中,牽頭母親的手,我覺得很溫暖,一蹦一跳的。許久,一直沒有說話的父親突然走到我面前蹲下,低著頭,細心的幫我把鞋帶慢慢系好,我這才發現,不知何時,父親竟有了白發。一時,眼淚竟情不自禁地流了出來,母親忙把我抱在懷中,父親則慢慢地站了起來,將那雙粗糙的大手伸向了我細嫩的臉龐……
師:父愛是無言的,較之母愛,它更深沉,需要我們用心仔細去體會才能發現,相信只要大家認真感悟,都會感受到父親同母親一樣,用自己的深情為我們搭建成長之橋,使我們的人生之路越來越廣。盡管書信繁盛于通訊尚不發達的年代,現在的人們更多地選擇用電話、QQ、Email等進行溝通,但總讓人覺得少了一種實在、親切,真懷念寫信的日子。今天,下課之后,我們能否用自己的心,通過自己的手給父母寫一封家書,來表達對他們的感激和關心呢?
教學反思
1.這節課注意了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嘗試做到“潤物細無聲”,避免空洞的說教,在品味語言,體會感情的過程中自然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2.在教學中,我注重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將兩則家書聯系起來進行閱讀教學,因為兩則家書雖寫作時期不同,內容不同,但貫穿的主旋律──教育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則是一致的,且從兩個方面來闡述了“堅強”的含義,即消沉失意時要堅強,成功得意時更要堅強,這樣對學生來說,所獲得的啟示更全面。
3.新的語文課堂不僅要給學生以知識,還要給學生以精神。通過本文的學習,力圖打開學生的一片精神空間。九年級學生雖然只有14、15歲,對生活的理解有限,社會經驗尚少,但經過引導,是能體會出文章所包含的深刻意義的。我在教學時,即注意拓展學生的精神視野,又盡量的和學生自身的生活體驗相結合,減少學生對久遠時代的隔膜。而對于“堅強”、“孤獨”、“赤子之心”等幾處飽含哲理、耐人尋味的議論,也不亦隨便帶過,而是把握好闡發的深度和分寸,以減少學生對此抽象思想的膚淺理解。
4.尤其讓我感觸較多的是,當我放下身子與學生共同成為學習的伙伴時,我感到自己真正走進了學生的心靈。在教學中,我嘗試與學生同讀、同講、同議、同評、同寫,為學生的學習設置富有情感的情境,引導他們去放映心靈的電影,去感受父母對我們的真誠的愛。當學生頭腦中出現了那么多感人的畫面時,我真正體會到了理解的重要性。愿天下所有的父母也從《傅雷家書》中獲得啟示,利用多種方式與你的孩子交流,給他們以幫助和鼓勵,成為他們的朋友。
5.語文的學習離不開豐富的積累,在此課的學習中,我也深切感受到積累的重要。課堂學習的過程,不僅是知識學習的過程,更是方法和能力培養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內引外聯,激活思維,正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責任。
【《傅雷家書》九年級語文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實錄11-12
《傅雷家書》語文教學反思03-28
人教版九上《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實錄12-10
傅雷《傅雷家書》讀后感05-12
《傅雷家書兩則》語文教學反思03-17
傅雷家書兩則語文教學反思01-16
九年級上《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實錄11-15
《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反思09-24
初三語文:傅雷家書兩則教學設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