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九年級語文上冊《藝術品》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作者相關知識。
過程與方法
1. 體會本文精彩的語言描寫,揣摩人物性格。
2. 運用藝術上的巧合,續寫本故事。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認識人性中的丑。
1. 體會本文精彩的語言描寫。
2. 從人物性格品主題。 認識人性中的丑。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熟知內容,了解情節。
教學過程
一、研讀課文。
1. 快速瀏覽全文。
2. 思考:本篇小說在故事情節安排上與《麥琪的禮物》的相似之處。
討論后明確:
1)運用巧合的手法。
2)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3)尾聲都即高潮。
3. 激發想象。
當薩沙再送燭臺時,你認為醫師想說什么?寫出來好,還是不寫出來好?
小組討論。
明確:“天哪!我剛剛送走你前面送的!” “天哪!你怎么又來了!”
“薩沙,你叫我說什么好呢!”之類包含第一反應的表達。
當然,以不寫出來為好。一是表明其驟然涌現的第一反應過于強烈,以致抑制了語言的表達。二是前述的多種原因使他覺得說不請楚,即使說了也沒有用,舌頭打住了。三是無須寫出,讀者也能感受到他瞬間的驚訝與不安,同時也給讀者想象的自由和趣味。
4. 燭臺再次回到醫師的手中,這合理嗎?為什么?
明確:合理。
一方面,就文章而言,作者為了讓這個燭臺回到醫師手中設了幾處伏筆。在一開頭,薩沙就聲言自己的母親是收購古董的商人,這為最后燭臺被當作古董收購準備了條件。
其次,薩沙在送禮的時候就為燭臺只有一個而不是一對而感到遺憾。另一方面,就薩沙母子而言,救子之恩、救己之情無以言表,母子倆人倍感激動,唯有用最好的東西來報答。銅燭臺作為祖傳之物,其貴重不言而喻,可遺憾的是只有一只,好事成雙,當母子再遇銅燭臺定會高價收回再送恩人。
二、延伸。
發揮想象,如果你是作者,燭臺還能再送下去嗎?
小組討論,將本組的探討結果寫出來。
提示:
1. 燭臺還能再送下去。一是從編寫小說的角度來看,舊事重演是可能的,另外或許在禮物轉送的過程中引起反思,會改變一些人世俗的看法,這也未嘗不可。
2. 燭臺不能再送下去。一是從本小說精妙的環形結構,尾聲即高潮的巧妙構思,結局是主題的總結性深化,結局引人遐想,趣味良多,不應再畫蛇添足寫下去。二是從世俗的'現狀將繼續下去的角度,讀者可以想象將出現的情況無須再作交代。三十醫師或許意識到了燭臺的價值,有了新的想法而不再送走了。
三、知識拓展。
1. 契訶夫的幽默之源。
2. “契訶夫式的答非所問”。
四、學以致用。
請結合課文的結尾再續寫一段話,想想醫師會怎么處理這件藝術品。
1. 充分發揮想象,體會醫師、律師等人的內心活動。
2. 想象應合乎人物性格,體現小說主題。
五、品味詞句,體會本文的寫作風格。
1. “原來是這么一個玩意兒!”他大笑道,“啊,見他的鬼,這是魔鬼才想得出的玩意兒!妙極了!迷人啊!你是從哪兒弄來這么一個可愛的東西的?”
2. “大夫!”他上氣不接下氣地開口說,“您想想我的高興勁吧!說來也是您走運,我們總算個您的大燭臺配成了對!……媽媽快活極了。……我是母親的獨根苗。……您救了我的命。……”
3.薩沙由于滿心感激而發抖,把一個大燭臺放在醫師面前。
4. 化妝室一直充滿興奮的叫聲和類似馬嘶的聲音。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后歸納文章寫作風格:
①語言明快,樸素平淡,發人深省。
②情節生動,結構緊湊,短小精悍。
六、小結。
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我們真正體味到了契訶夫小說的魅力,風格質樸,語言精練,篇幅簡短,情節簡單,不靠懸念吸引讀者,但自有一種震撼人的力量。同學們有機會,應多讀讀契訶夫的作品。
七、布置作業。
運用藝術上的巧合,仿寫一篇小小說
【九年級語文上冊《藝術品》教案】相關文章: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8課《藝術品》教案08-19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8課藝術品教學設計08-27
高二語文上冊教案11-23
上冊語文模范課堂教案12-31
語文上冊《方字歌》教案反思01-09
高二語文上冊勸學教案12-13
高二語文上冊《師說》教案12-14
上冊語文熱門課文教案11-12
初一語文上冊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