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來主義》教學設計
《拿來主義》是蘇教版必修三第三專題“文明的對話”中的一篇精講課文,也是“文明的對話”。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拿來主義》教學設計,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相關欄目!
教學目的:
1.了解和學習魯迅先生對待外國文化的正確態度與方法,發揚“拿來主義”精神,閱讀中外作品時注意吸取精華,剔除糟粕,《拿來主義》教學設計[于漪設計]。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論的方法,領會運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諷刺的語言來論證論點的寫作特色。
教學設想:
1.以本文作為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教材,重點放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使學生弄清楚什么是“拿來主義”;
2.文章前半部分是難點,著重使學生認識“送去主義”的實質與危害,不在個別實例和語句上糾纏;
3.重要段落加強朗讀背誦,以加深對文章主要觀點的理解;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弄清“送去主義”的實質與危害,體會幽默諷刺的語言在批判錯誤觀點時顯現的表現力。
教學內容與步驟:
1.由課外閱讀引入課文,激發學習興趣。
同學們課外閱讀興趣很濃,閱讀范圍比較廣泛。半學期以來,據初步統計,全班看的雜志多達六十七種。書也讀得不少,科技作品不說,中外文學作品,也有二百七十多本,平均每個同學課外書籍看五本左右。有個同學連雜志帶書籍看了四十多本。書的種類也較多,有唐宋詩詞、《三國演義》、《水滸傳》、明清筆記小說選譯,還有同學看《西廂記》。外國作品也看了不少,如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巴爾扎克的《高老頭》、雨果的《悲慘世界》等。總之,古今中外的作品都有。
古代和外國的這一些文化遺產,我們在接觸的時候,采取怎樣的態度才是正確的呢?學習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從中可受到啟發,得到教益。
2.解題:
請同學看課文注釋①,回答《拿來主義》一文選自何書。
針對學生回答,指出:選自《魯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雜文》。有一段時間,魯迅先生住在上海閘北帝國主義越界筑路區域,這個地區有“半租界”之稱,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拿來主義》教學設計[于漪設計]》。魯迅先生有很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對帝國主義十分憎恨,因此將“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憤慨之情。“且介亭”標明這些雜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間里寫的,形象地諷刺了國民黨統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現實。
師生共讀:且介亭雜文。
“拿來主義”是魯迅先生創造的詞語。什么叫“拿來主義”呢?為什么對文化遺產必須采取“拿來”的態度呢?這就是學習這篇文章要弄明白的問題。
3.講讀課文前半部分。
文章前半部分是第一節到第四節。請同學們閱讀思考:魯迅先生在提出“拿來主義”主張之前,先批判了哪些主義?重點在揭露和批判什么主義?
同學閱讀、思考、回答,明確:批判“閉關主義”和“送去主義”,重點在后者。運用學生粗知的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等歷史知識,加深對“又碰了一串釘子”的理解,懂得文章開頭兩句話從追述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入手,非常概括地說明中國近百年來從盲目排外到一味媚外,從“閉關主義”一變而成“送去主義”,從歷史、社會根源揭示“送去主義”的本質。
(1)同學細讀第一節,思考回答:什么是“送去主義”?魯迅擺了哪三件事實來揭露的?三件事都著眼在一個什么字上面?“別的且不說罷”,“不知后事如何”,“也可以算得顯出一點進步了”等語句在揭露中起什么作用?
要求學生條理清楚地口述三件事,明確:舉的三件事都著眼于一個“送”字,“先送”,“捧”中寓“送”,“還要送”,虔誠恭敬之態可掬。批判鋒芒不是對著幾位藝術家,而是指向利用這幾件事大叫什么“發揚國光”、“催進‘象征主義’”的國民黨反動政府及其御用文人。
“不知后事如何”、“也可以算得顯出一點進步”是用反語進行強烈的諷刺和鞭韃。“后事”是盜賣文物,盜賣古代珍寶。以展覽古董為名,行盜賣古董之事。魯迅明知,卻說“不知”,以此表達強烈的憎恨。反用“進步”,起同樣作用,實質是墮落、無恥,字里行間充滿了憎惡與鄙視。
學生齊讀第一節,思考、議論、回答“別的且不說罷”的作用,明確:這一句非常嚴密地把所要揭露的、論述的.范圍加以嚴格的限制,單講文學藝術上的東西。其實,國民黨反動派搞“送去主義”,何止只是“學藝”上的問題?何止只是文化領域的事情?當時是一九三四年,日本帝國主義的魔爪已經伸到了東北、華北,國民黨反動政府推行賣國政策,變本加厲地出賣國家的領土、資源和主權,確實“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義’了”。因此,用“別的且不說罷”的句子,不僅使論述的范圍明確,而且增添了揭露的深刻性。
(2)第二節以朗讀過渡,講述“禮尚往來”的含義。
國民黨反動政府賣國媚外,只送去,送去,送去,不拿來。只送去不拿來的后果怎樣呢?
(3)學生默讀第三節,要求找出說明只送去不拿來的后果的關鍵語句,思考魯迅先生用怎樣的筆法來論述這個問題的。
學生默讀巡視、指導,辨別“詡”、“炙”的字形、字音,講述“自詡”、“殘羹冷炙”的含義。
學生議論、回答,明確:后果是我們的子孫,“當佳節大典之際,他們拿不出東西來,只好磕頭賀喜,討一點殘羹冷炙做獎賞”。賣國的結果是使我們的子孫后代無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磕頭賀喜”、“討”等詞語畫出所處的地位與神態,描繪出了可悲的亡國奴景況。“殘羹冷炙”、“獎賞”等詞感情色彩濃烈,深刻揭露帝國主義榨取中國人民脂膏的吸血本質和惡劣伎倆,寓強烈的憤怒于幽默諷刺之中。
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明確:論述國民黨反動政府實行“送去主義”的嚴重后果時,作者未直說,而是先用反語諷刺;“送出去”明明是壞,說“不算壞事情”,以敵人自我解嘲的話鞭韃敵人;“豐富”、“大度”不過是“送去主義”者掩蓋媚外賣國實質的遁詞。接著,與尼采自詡為太陽作比較,一針見血指出“只是給與,不想取得”是發了瘋,吹噓“中國地大物博,開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的“送去主義”者,勢必使中國國勢日弱,文化貧乏,最后完全淪為殖民地。最后,舉開掘地下的煤礦為例引出“送去主義”的嚴重后果,既深刻論述了“送去主義”的危害,又辛辣地嘲諷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奴才相。筆法曲折,解剖入木三分。
學生朗讀第三節,體會內容與寫法。
(4)學生朗讀第四節,思考回答:這一節中區別了哪兩個詞?為何這樣區別?對“我在這里不想舉出實例”應怎樣理解?
學生回答,要求明確:特地區別“拋來”與“拋給”,諷刺國民黨反動派不過象叭兒狗得到主人“拋給”的骨頭一樣。“拋給”,貶義,用鄙視的目光。洋大人不會發慈悲心,他們以主子自居,把中國人民身上榨取的血汗、掠奪去的財富,吃剩下來,拋一點兒給走狗,以作為進一步榨取的誘餌。“我在這里不想舉出實例”,是因為“拋給”、“送來”的實例比比皆是,舉不勝舉;是因為國民黨政府對這一點諱莫如深。這樣寫既對賣國政策進行含蓄銳利的批判,又抒發了作者的憤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