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品質高二上冊語文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品質高二上冊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品質高二上冊語文教案 1
學習目標:
1、分析小說中鞋匠格斯拉的人物形象,認識人物身上體現出的優秀品質
2、理解本文所表達的主題思想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人的內心深處總有一些不可泯滅的品質,它深入人的靈魂,也決定著人一生的抉擇,無論時代與社會如何變遷,也要堅守自己的準則,今天我們一起來閱讀一篇描寫一個普通靴匠堅守自己本分而付出生命的小說。
二、作者簡介
在學習這篇小說之前首先讓我們走近作者高爾斯華綏,同時也了解本篇小說的背景。
高爾斯華綏( 1867—1933),生活在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出身于富裕的資產階級家庭;在牛津大學學過法律。三十歲時發表處女作《天涯海角》,但一直到1904年《法利賽人》出版,才引起社會注意。1906年長篇小說《有產業的人》問世,奠定了他成為英國第一流作家的地位。以后二十多年中寫了大量作品,幾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說和一個劇本。193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金。
高爾斯華綏最重要的作品是兩組三部曲:《福爾賽世家》(《有產業的人》《騎虎》《出租》)和《現代喜劇》(《白猿》《銀匙》、《天鵝曲》)。這兩組長篇小說通過對一個資產階級家族興亡史的描寫,反映了從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英國資產階級走向墮落和腐朽的歷史。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些英國資產階級的典型人物,揭露了他們的丑惡靈魂。他的作品描述細致深入,語言簡潔確切,筆調含蓄譏諷,表面看似冷漠,實則愛憎分明。與同時代的英國作家相比,他的藝術成就和批判現實的深度是比較突出的。但是他并不想觸及資本主義制度。他認為把社會分成階級是永遠不變的生活規律,要改變社會制度是不可能的。第—次世界大戰后的創作明顯地反映出他越來越堅定地站到維護資產階級的立場上去了。
高爾斯華綏還寫過不少短篇小說,題材多樣,內容廣泛,風格也各不相同,描寫的人物形形色色。《品質》是其中比較優秀的一篇。寫于1911年,當時的英國社會,資本主義經濟已經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人們追求享樂時髦,世俗眼光衡量一切的標準就是金錢和利益。現代社會機器大生產幾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業生產,大公司行業壟斷“大魚吃小魚”的情況愈演愈烈,在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為了追求更大的經濟利益,一些公司采取不符合實際的廣告招攬客戶,為了追求剩余價值的最大化,商品的真正質量確在下降。一部分人于是對擠壓掃社會邊緣的實實在在、童叟無欺、質樸而踏實的傳統的手工業無限懷戀。作者擺脫了向來充斥英國社會那種崇尚貴族紳士的階級偏見,熱情地歌頌了地位卑微的制鞋匠的高貴品質;對在工商業日益資本主義現代化的英國社會里小手工業者的悲慘命運,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小說故事平淡,語言樸素,通篇無驚人乏筆,然而就在平淡和樸素之中,蘊藏著強烈的感情,富有感染力。作者著重刻劃格斯拉兄弟如何把所有的感情傾注在工作上,因而結局只簡單幾筆,就足以激動人心。格斯拉餓死前精工細作了最優質的靴子一節,表現了勞動者對自己技藝的深厚感情,尤為感人。
三、整體感知
(一)了解了作者和小說的背景,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我們這次的學習目標:
(二)文本研習
小說這種文體同學們應該相當熟悉,一般小說不外乎就是描寫典型環境,敘述故事情節,塑造人物形象,借此來反映一定的主題思想。這篇小說也講述了一個故事,關于鞋匠格斯拉的故事。下面給同學們兩三分鐘的時間速讀小說,看看在鞋匠格斯拉先生的身上發生了什么故事?然后請同學們將這個故事簡單的用兩三句話概述一下。
明確:格斯拉是一個技藝精湛的鞋匠,他能做非常好的靴子,但是他的生意日見清淡,可憐的老頭最后餓死了!
這是一個悲劇故事,鞋匠格斯拉的死以及死因在故事的結尾部分通過“我”和年青人的對話告訴我們,我想請同學來演義一下這番對話。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格斯拉的死?對于格斯拉的死當時的人是怎樣看的?<或者說那個年青人怎樣看格斯拉這個人的?
明確:格斯拉是餓死的,他餓死是由于不會經營,沒有了顧客,他把所有的錢都用在皮革和房租上,他從不讓自己有吃飯的時間。人們覺得他是個怪人,“他的死是件怪事”
小說中除了年輕人的述說,在小說前面的敘述中我們也能看出這個鞋匠的“怪”以及他的與眾不同來。讓我們一起來閱讀小說看一下格拉斯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找出文中對格拉斯的描寫,并說說你怎樣看待他?
明確:作者對格拉斯的描寫有的是直接描寫有的是間接描寫,有正面描寫也有側面描寫,同時有細節描寫。找同學來說一下他找到的情況。
A、“沒有注明任何為王室服務的標記,只有包含他自己日耳漫姓氏的格拉斯兄弟的招牌”這里暗示主人的樸實忠厚,不做任何跟靴子無關的廣告
B、“為什么老不更換”“那幾雙靴子太美觀了······”表現格斯拉兄弟的高超的手藝同時也暗示兄弟倆不與時代同步
C、“只有親眼看過靴子靈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樣的靴子······模范品”表現了格斯拉兄弟的技藝精湛“人有點兒像皮革制成的人:······好像在迷戀著理想”
作者在這里采用白描的手法來描寫格斯拉先生,從外貌上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敬業精神,他長的像皮革制成有點兒僵硬遲鈍但是眼睛里卻含蓄著樸實嚴肅迷戀著理想。
D、“人們是不可能時常到他那里去,因為·······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質縫到靴子里去了”說明了他的技藝精湛,同時在這一部分中也點出了矛盾:因為質量好(“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質縫到靴子里去了”),所以靴子經穿,人們也就不常到他的店堂里去。
E、“他的店里從來沒有人的······像從靴子夢中驚醒”來了顧客格拉斯先生才慢慢從而樓的工作室出來,這些說明了他對工作的投入,以及忘我的精神。
“一邊繼續注視手里的皮革······送回到樓上做他的靴子夢了”對工作的熱愛及癡迷,
對于他賣出的靴子他總是“又有批評有愛撫的看著······想摸出我要求的要點”說明格拉斯先生對制靴投入了全部的熱情和心血以及他對工作的認真細致,一絲不茍。
F、“如果我不能把他修好,就不收你這雙靴子的工錢”說明了格斯拉先生講究誠信,追求完美
G、“那不是我的靴子”
面對大公司粗制濫造的時髦靴子“他的語調里沒有憤怒,也沒有悲哀,連鄙視的情緒也沒有”,其實,格斯拉有自己的憤怒,對那種不顧靴子質量利用廣告銷售的粗劣制品表示了鄙視。
“這些大公司真不顧體面。可恥!”——這是格斯拉發出的最有力度的批判。在大工業公司的壟斷下,小手工業作坊的經營越來越困難。格斯拉的憤怒,不完全是因為大公司的壟斷使他的生計出現困難,更重要的是他蔑視和憎恨大公司不顧信譽,生產不合格的靴子坑害消費者(態度)。
“我很快就失業了······慘痛的東西和慘痛的奮斗”寫出了在大工業公司的擠壓下格拉斯先生支掌的勞累和艱難,精湛的手藝,誠實的品質,也挽救不了店鋪
在大公司的擠壓下,格拉斯發生了什么變化?
兩年的時間,格斯拉的生意繼續下滑,不得不盤出一間店面,而哥哥因此想不開,死了。又過了一年,“我”回到倫敦,僅僅不過一年的時間,格斯拉一下子老了許多(“我離去時,他是個六十歲的人,我回來時,他仿佛已經七十五歲了”)。但是他一如既往的沉浸在自己的靴子夢想中,為“我”量尺碼,給我最好的靴子。
在我收到靴子的時候發現了他的帳單,帳單的變化說明了什么呢?他有什么作用呢?
說明格拉斯的生活已經維持不下去了,同時預示著故事結局的不祥
作者在他的最后這次的定貨中寫的非常的詳細,他寫到格拉斯先生······那么作者為什么對最后一次定貨,寫得很詳細?它起什么作用?
為人物的死作鋪墊,這些鋪墊之下,人物的命運就顯得不可思議:格斯拉竟然餓死了。
最后作者通過隔壁店面的“年輕人”以知情人的身份說出的一段話道出了人物不幸命運的根源:他親手制作靴子,不讓別人碰;他精心制作,不惜時間;為了求質量費時長,他不惜成本,用最好的皮革,他廢寢忘食;他從不預收工錢,“經常斷炊”……最后餓死了。
這樣一個技藝精湛,樸實嚴肅,踏實誠信的靴匠竟然餓死了,你怎樣看待這件事?
格拉斯恪守職業道德,不肯“因時而化”,不肯在市場大勢發生變化是和其他人一樣粗制濫造,渾水摸魚,格斯拉憑自己的經驗知道,如果隨波逐流,不但不會餓死而且可能發財。但是在大公司的擠壓呀,他寧肯餓死也不放棄一個靴匠的職業追求。他認為靴匠不能不熱愛皮靴,粗制濫造是對職業的褻瀆,也是對他人格的侮辱。因此直至生命結束他仍然堅守靴子的品質。
四、拓展:
我們目前的社會正處于一個經濟高度發展的時期,為了利益有的人丟棄了人性中的真善美,我們應該怎樣面對他們或者說我們該如何自出?
五、總結:
本節課我們共同討論了格拉斯的品質,手藝是靴匠的生命,對于手藝的執著實際上是對傳統美德的一種堅守。即便是面臨生存危機,本分的靴匠仍然執著于自己的“靴子理想”“他做了頂好的靴子”他把自己的生命融進了靴子了,他被認為是那個物質社會中的怪人,但是他身上卻閃耀著不同凡的人光輝品質。
品質高二上冊語文教案 2
教學目標
語言建構與運用:積累文中常用詞語。
思維發展與提升:了解時評的題材特點;理清文章脈絡結構,學習文中多種論證方法的使用。
審美鑒賞與創造:深入理解工匠精神中所表現出的時代美。
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內涵及其作用,傳承工匠精神。
教學重點:
把握文章行文思路,理解多種論證方法的使用。
教學難點:
工匠精神的內涵及其作用。
教學課時:
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導入新課
1.看視頻,談感想:播放《王志偉:腳踏實地不斷創新用一生追求“工匠精神”》視頻,學生談談自己的感想。
2.工匠精神是什么?我們為什么要傳承工匠精神?今天我們進入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的學習。
二、說,識別文體
1.新聞評論,是媒體編輯部或作者對新近發生的有價值的新聞事件和有普遍意義的緊迫問題,運用分析和綜合的方法,就事論理,就實論虛,有著鮮明針對性和指導性的一種新聞文體,是現代新聞傳播工具經常采用的社論、評論、評論員文章、短評、編者按、專欄評論和評述等的總稱,屬于論說文的范疇。簡而言之,新聞評論是就有價值的新聞事實和社會現象發表意見以指導實踐的一種文體。
2.新聞評論的特點
(1)與其他言論一樣,由論點、論據、論證三個要素組成,具有政策性、針對性、準確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獨特的見解吸引讀者而取勝。
(3)立意新穎,論述精當,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廣大群眾說話。
3.新聞評論的主要表現方法
(1)夾敘夾議:對一件事發表看法的文章,它既要寫事又要寫看法,所以,夾敘夾議就成為主要的表現手法。
(2)亦理亦情:論述文體,在對事件作出理性評判和分析時,并不排斥動之以情的作用。
4.新聞評論寫作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引述材料,擺出現象。
第二步:從現象中提取論述的觀點。
第三步:分析論證觀點,要聯系實際,緊緊圍繞論點,運用各種論證方法。
第四步:總結全文,提出倡議。
三、讀,夯實基礎
1.閱讀課文,畫出重要字詞,分析文章的結構和思路。
2.字詞檢測過關。
【爐火純青】純:純粹。道士煉丹,認為煉到爐里發出純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來比喻功夫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境界。注意與“出神入化”“登峰造極”的區別。
【巧奪天工】奪:勝過。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十分巧妙。注意與“鬼斧神工”的區別。
【不謀而合】謀:商量;合:相符。事先沒有商量過,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廢寢忘食】廢:停止。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努力。
【臻于至善】臻:達到;至善:善的極致。指做到極致。
【出類拔萃】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伸為聚集。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離群索居】索:孤單。離開集體或群眾,過孤獨的生活。
【超今冠古】冠:超出眾人。超越古今。
四、想,理清思路
1.這篇新聞評論論述的中心話題是什么?在提出話題方面有什么特點?
中心話題是工匠精神的時代特征。開篇從時代特點和企業打造金字招牌的角度引出話題,緊扣“時代品質”,具有很強的現實性。
2.本文圍繞“工匠精神”從哪些方面進行了論述?
(1)“匠”的時代內涵及工匠精神對個人、企業和國家的作用與意義(第二段)。
(2)工匠精神是改變世界的現實力量的角度論述工匠精神的內涵(第三段)。
(3)生命哲學和人生信念的角度論述工匠精神的內涵(第四段)
3.在師生共同點評的基礎上小結全文結構。
第一部分:提出工匠精神的話題。
第二部分:論述工匠精神的內涵。
第三部分:從個人與時代的關系總結全文。
4.聯系標題和全文說說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涵。
工匠精神是一種內在的`力量,是雕琢時代品質的憑借,它關乎人生價值、生命哲學和人生信念,也關乎社會風尚、國家形象、時代精神,人人都要踐行工匠精神。
五、探,重點突破
1.小組合作探究:全班分為兩大組,每個大組分為若干小組,合作探究下面問題。
第一大組:作者在論證觀點時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第二大組:本文語言有什么特色。
2.小組展示探究成果。
(1)運用多種論證方法
引證法:文中,作者多處引用,如引用企業家的話,寫出了工匠精神在當代的意義;引用《說文》里對“匠”的記載,寫出“匠”古已有之,然后寫出其演變;引用魯迅的話,是為了在此基礎上再深入論證。引用這些內容,并加以分析論證,從不同的角度對工匠精神分析論述,可以使文章更有說服力,使觀點更加深入人心。
對比論證:如“工匠精神從來都不是什么雕蟲小技,而是一種改變世界的現實力量”,邊破邊立,寫出了工匠精神的作用。
類比論證:比如第1段“像手工匠人一樣……企業……”,將手工匠人和企業進行類比,寫出了企業擁有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假設論證:如第4段中“倘若沒有……怎能有………假設論證,寫出了工匠精神的內涵。
(2)語言特色:整散結合,文章搖曳多姿,增強說服力。
本文是一篇時評,但文章并沒有給人面目可憎、枯燥說教的感覺,而是生動形象,絢麗多彩。這主要是因為文章語言豐富,整散結合。如第1段作者用到了“高精尖、炫彩酷”等具有
時代特點的新詞,使人們容易接受和理解。第2段中作者用“氣質雍客、活力涌流”來寫企業,使企業擁有了人的特點,生動地寫出了厚植工匠精神對企業的意義。第3.4.5段運用排比、對偶手法,起到增強氣勢、調節音律的作用,增強了讀者的閱讀興趣,使觀點更加鮮明突出、更具有說服力。此外,本文運用大量成語,言簡意賅,擲地有聲。
六、拓,總結延伸
現如今,對于“工匠精神”,上上下下在呼吁,國人在關注,時代呼喚“工匠精神”的回歸。你覺得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回歸“工匠精神”?
示例1:要使工匠精神回歸,一定要破除思想觀念上的障礙,要引起人們思想的高祖重視。比如輿論界要張張旗鼓的加以宣傳,各級部門要循循善誘的加以疏導,社會各界要齊心協力的加以引導,各行各業要自始至終的履行職責。
示例2:工匠精神不是口號,應當體現于每一個人的實際行動中。不管我們從事的是什么工作,我們都應該秉承工匠精神。長期以來,由于缺乏對精品的堅持,我們很多人的成長之路顯得崎嶇坎坷,所以在自然資源日匱乏的睡袋,在互聯網思維“泛濫”的年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價值,把工匠精神融入我們實際,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神圣的職責!
品質高二上冊語文教案 3
[學習目標]:
1.理清情節結構,學習小說鑒賞的一般方法;
2.了解環境描寫與人物形象塑造的關系。
[學習重點難點]:
1.作者在人物描寫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2.人物形象的分析與思考。
[學習時間]:
1課時
[學習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新課
在《五人墓碑記》中,張溥對五位義士的死作了高度評價,讓我們重新理解了“生得偉大,死得光榮”的含義。這五位義士,都是社會底層的普通人,在世俗的社會中,他們根本不會引起人們注意的目光。然而往往正是這些普通人的良知與選擇,奠定了社會的公正,使人類文明傳統得以傳承。
下面我們繼續來學習一篇表現社會底層人物品質的文章。(板書課題與作者)
二、作者簡介
約翰·高爾斯華綏(John Galsworty,1867-1933),英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出身于富裕的資產階級家庭;在牛津大學學過法律。三十歲時發表處女作《天涯海角》,但一直到1904年《法利賽人》出版,才引起社會注意。1906年長篇小說《有產業的人》問世,奠定了他成為英國第一流作家的地位。以后二十多年中寫了大量作品,幾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說和一個劇本。193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金。
高爾斯華綏最重要的作品是兩組三部曲:《福爾賽世家》(《有產業的人》《騎虎》《出租》)和《現代喜劇》(《白猿》《銀匙》、《天鵝曲》)。這兩組長篇小說通過對一個資產階級家族興亡史的描寫,反映了從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英國資產階級走向墮落和腐朽的歷史。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些英國資產階級的典型人物,揭露了他們的丑惡靈魂。他的作品描述細致深入,語言簡潔確切,筆調含蓄譏諷,表面看似冷漠,實則愛憎分明。與同時代的英國作家相比,他的藝術成就和批判現實的深度是比較突出的。但是他并不想觸及資本主義制度。他認為把社會分成階級是永遠不變的生活規律,要改變社會制度是不可能的。第—次世界大戰后的創作明顯地反映出他越來越堅定地站到維護資產階級的立場上去了。
高爾斯華綏還寫過不少短篇小說,題材多樣,內容廣泛,風格也各不相同,描寫的人物形形色色。《品質》(1911年)是其中比較優秀的一篇。作者擺脫了向來充斥英國社會那種崇尚貴族紳士的階級偏見,熱情地歌頌了地位卑微的制鞋匠的高貴品質;對在工商業日益資本主義現代化的英國社會里小手工業者的悲慘命運,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小說故事平淡,語言樸素,通篇無驚人乏筆,然而就在平淡和樸素之中,蘊藏著強烈的感情,富有感染力。作者著重刻劃格斯拉兄弟如何把所有的感情傾注在工作上,因而結局只簡單幾筆,就足以激動人心。格斯拉餓死前精工細作了最優質的靴子一節,表現了勞動者對自己技藝的深厚感情,尤為感人。
三、學生初讀作品,理清情節結構
討論明確:小說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從開頭到“就不收你這雙靴子的工錢”。通過“我”和鞋匠格斯拉的交往,介紹格斯拉的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從“有一次(也只有這一次)”到文末,寫格斯拉在困境中仍然堅持做質量最好的靴子。
四、人物討論:
1.作者是怎樣來寫出格斯拉兄弟手藝的高超的和人品的高尚的?
討論明確:
⑴小說開始,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領略了格斯拉的手藝。
作者細致地描繪櫥窗陳列的樣品,稱贊格斯拉高超的制鞋手藝。“那幾雙靴子太美觀了”、“叫人看了舍不得離開”、“只有親眼看過靴子靈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樣的靴子”、“這些靴子體現了各種靴子的本質,確實是模范品”、“我總覺得,做靴子,特別是做像他所做的靴子,簡直是神妙的手藝”……作者不吝筆墨,用最美好的話語來贊美格斯拉的手藝。
⑵先贊美靴子的制作手藝,后介紹制靴人。在看過靴子的樣品之后,人們一定想知道格斯拉其人。作者在介紹格斯拉兄弟的相貌時有一些評點:“他本人有點兒像皮革制成的人”、“因為皮革是一種死板板的物品,本來就有點僵硬和遲鈍”、“只有他的藍灰眼睛含蓄著樸實嚴肅的風度,好像在迷戀著理想”、“由于勤苦在各方面都顯得更瘦弱、更蒼白”。人物性格已經部分地表現在這樣的描述中,讀者可以看出,這是個嚴肅認真、不擅交際的人。在這一部分中已經點出了矛盾:因為質量好(“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質縫到靴子里去了”),所以靴子經穿,人們也就不常到他的店堂里去。
⑶從介紹“我”和格斯拉的具體交往中,寫出格斯拉的信譽好,靴子的質量高。從他接待顧客的方式來看,顯然他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制作靴子上。他對自己的手藝有一種自信,對自己制作的靴子也有把握(“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這雙靴子的工錢”)。
⑷面對大公司粗制濫造的時髦靴子,“他的語調里沒有憤怒,也沒有悲哀,連鄙視的情緒也沒有”,其實,格斯拉有自己的憤怒,對那種不顧靴子質量利用廣告銷售的粗劣制品表示了鄙視。“這些大公司真不顧體面。可恥!”——這是格斯拉發出的最有力度的批判。在大工業公司的壟斷下,小手工業作坊的經營越來越困難。格斯拉的憤怒,不完全是因為大公司的壟斷使他的生計出現困難,更重要的是他認為大公司不顧信譽,生產不合格的靴子坑害消費者。
對格斯拉來說,他如果“順應潮流”,就得利用廣告,就得粗制濫造,就得趕時髦,讓人們不斷地換靴子,不斷地跑到他的店鋪里來購買,以增加業務。但是格斯拉作為一個底層勞動者的良好品質在這里展現出來,他堅持一貫的做人準則,一直到生命的最后。
在大公司的擠壓下,兩年的`時間,格斯拉的生意繼續下滑,不得不盤出一間店面,而哥哥因此想不開,死了。又過了一年,“我”回到倫敦,僅僅不過一年的時間,生活艱難的格斯拉一下子老了許多(“我離去時,他是個六十歲的人,我回來時,他仿佛已經七十五歲了”)。
2.作者為什么對最后一次定貨,寫得很詳細?
討論明確:為人物的死作鋪墊。
在一番對話后,格斯拉一如既往地為“我”量尺碼;“我”在收到貨后,又對靴子作了一番評價(“不論在式樣或尺寸上,在加工或皮革質量上,這些靴子都是他給我做過的最好的靴子”),這些鋪墊之下,人物的命運就顯得不可思議:格斯拉竟然餓死了。
隔壁店面的“年輕人”以知情人的身份說出的一段話道出了人物不幸命運的根源:他親手制作靴子,不讓別人碰;他精心制作,不惜時間;他用最好的皮革;他廢寢忘食;他從不預收工錢,“經常斷炊”……
3.人物形象小結:
格拉斯雖然窮困,但是恪守職業尊嚴。作為一個窮苦的鞋匠,格斯拉一生中只做一件事——制作靴子,他把這件事做到盡善盡美,死而無憾。社會風氣的變化也是導致格斯拉生意下滑的原因(“人們好像不要結實靴子”),那么為什么會有這種風氣?除了小說結束部分借“年輕人”的口說出了一部分原因,其他原因也不難揣測:在對待靴子問題上,他比顧客還要認真;他只注意靴子的品質,不追求時尚;他認為他是最懂得靴子的,可是顧客要的是時髦;他認為靴子的品質第一是經久耐穿,但是顧客也許喜新厭舊……矛盾的焦點,也許就在于他太重視靴子的品質。
五、深刻的小說主題。
小說以工業壟斷對手工業作坊的沖擊為背景,客觀地描寫手工業者的生存危機,贊揚鞋匠格斯拉恪守職業道德,寧可餓死也不肯偷工減料的高尚品質,表現出對底層勞動者的尊重,同時借這個形象,揭露了工業革命、市場競爭帶來的商業誠信危機。
六、小說的人物描寫特點
1.小說塑造鞋匠格斯拉的形象,通篇用白描的方法,樸實無華。
小說對人物肖像描寫的兩個特點:(1)把外表的形似與內含的神似結合在一起;(2)把描寫的落腳點歸結于人物精神境界的提示上。
對店鋪的描寫和格斯拉的對話,傾注了真摯的情感。在一次次的交往中,“我”對格斯拉充滿了理解和同情,體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不斷地稱贊他的手藝的同時,引導讀者注意他的命運;而最好的手藝,最悲慘的命運形成的反差產生了強烈的震撼力。
七、問題討論:
有人認為,制鞋匠格斯拉沒有必要守著最好的手藝而餓死,應當“因時而化”,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點撥:當大工業生產沖擊了傳統手工業生產,鞋匠格斯拉面臨生存危機之際,他仍堅守著做人的準則,制作最好的皮靴(“把靴子的本質都縫到靴子里去了”),他制作靴子,也愛他的勞動(“我們熱愛靴子”),寧可餓死也不肯粗制濫造,表現了高尚的勞動道德。大工業生產提高了效率,但是從某種程度上說,也降低了產品的質量。格斯拉誠實,忠實于自己的職業,如果要求他為了生存“因時而化”,放棄自己的行為準則,這個人物也就沒有什么價值了……
教學反思:
我只是把這篇課文作為一般的小說在講,主要分析了人物形象,也只是請同學們找出格斯拉“怪”但能體現他品質的細節,并請同學們說出這些細節分別體現了格斯拉怎么樣的品質。總覺得先是這樣找句子并不能深層地挖掘出這個人物的品質,更不能很好地體現“底層的光芒”這一主題。
另外,在第一課時中,暗示格斯拉兄弟命運的細節學生基本能找出來,但僅僅只是找出來,看出生意越來越清淡,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這一點還是需要學生自己概括出來的。至于“細節推動情節發展”這一點,我沒有好好介紹、強調,學生也就壓根不知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品質高二上冊語文教案 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高爾斯華綏及其創作。
2、分析鞋匠格斯拉的人物形象,認識人物身上體現出的人類社會的優秀品質。
3、理解本文所表達的主題思想。
【過程與方法】
1 、學習小說中如何通過細節來推動情節發展、刻畫人物形象。
2 、學會聯系作家及時代背景正確解讀文學作品的內涵。
【情感態度價值觀】
更深層地理解格斯拉先生的“品質”,構建現代社會生存下的正確價值觀,塑造自我的完善人格。
【目標重點、難點】
1、分析格斯拉這一人物形象,理解他身上閃現的優秀品質。
2、領會作者在人物描寫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所表達的主題思想。
3、鑒賞小說的細節描寫。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1、課前預習:
(1)作家及時代背景
約翰?高爾斯華綏,英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出身于富裕的資產階級家庭;在牛津大學學過法律。他的文學生涯開始得較晚,三十歲發表處女作,1906年長篇小說《有產者》問世,奠定了他成為英國第一流作家的地位。以后二十多年中寫了大量作品,幾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說和一個劇本。193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高爾斯華綏最重要的作品是兩組三部曲:《福爾賽世家》(《有產者》《進退維谷》《出讓》)和《現代喜劇》(《白猿》、《銀匙》、《天鵝曲》)。
《品質》寫于1911年。作者描寫的當時英國社會,資本主義經濟已經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人們追求享樂時髦,世俗的眼光衡量一切的標準就是金錢和利益。現代社會機器大生產幾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業生產,大公司行業壟斷“大魚吃小魚”的情況愈演愈烈。在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情形下,為了追求更大的經濟利益,一些公司采用一些不符實際的廣告招攬顧客,而為了追求剩余價值的最大化,商品的真正質量卻在下降。一部分人于是對被擠壓到社會邊緣的傳統的手工業無限懷戀,因為這些小本經營都實實在在、童叟無欺、質樸而踏實。
(2)自讀課文完成作業本1—7題
(3)正音識字
沁(qìn)人心脾 靴(xuē)子 一爿(pán) 鬈(quán)曲 賒(shē)賬
趿(tā)拖鞋 蹙(cù)眉 時髦(máo) 褶(zhě)皺 腳趾(zhǐ)
詫(chà)異 斷炊(chuī)
詞語積累
簇新:極新、全新。 羞怯:羞澀膽怯。
鬈曲:彎曲的。 賒賬:把買賣的貨款在賬上延期收付。
遲鈍:(感官、思想、行動等)反應慢,不靈敏。憐憫:對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壟斷:指把持和獨占。
潛在:存在于事物內部不容易發現或發覺的。時髦:形容人的裝飾衣著或其他事物入時。
褶皺:皺紋。 撫愛:照料、愛護。
喃喃:象聲詞,連續不斷地小聲說話的聲音。遲緩:不迅速、緩慢。
慈悲:慈善憐憫(原來是佛教用語)。成語積累
漫不經心: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
不可思議:原來的意思是說道理滌妙,無法理解。現在多作無法想像講。
2、課堂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之前我們學習了《<指南錄>后序》和《五人墓碑記》,我們明白:人類社會之所以始終存在希望,是因為每當黑暗籠罩時,總有思想的先驅掏出燃燒的心舉過頭頂,拆下肋骨當火把,照亮前行的路,如文天祥;總有行為的先導挺身而出無怨無悔,如“五人”;也總有無數平凡的人,以誠實的品格守護著社會的良知,今天開始,我們就來學習“底層的光芒”,《品質》和《老王》都是體現這些平凡人的光輝的,他們的精神和偉人一樣,在人們的心中永遠發光。
二. 整體感知
一般的小說不外乎就是描寫典型環境,敘述故事情節,塑造人物形象,借此來反映一定的思想主題。這篇小說也講述了一個故事,一個關于鞋匠格斯拉的故事。
1.請問:在鞋匠格斯拉身上發生了怎樣的故事?請用兩三句話來概述一下。
……
(提示:這是一個鞋匠,大家認為他的手藝怎么樣?這么好的手藝,他的生意應該很好吧?)
……
明確:格斯拉是個十分出色的鞋匠,他能做非常好的靴子,但是他的生意卻越來越清淡,可憐的老頭兒后來就餓死了。
作者在敘述故事時采用了明暗兩條線索,一條的明線:我與格斯拉的故事;一條是暗線:格斯拉的故事。
2.按照道理,格斯拉有那么好的做鞋手藝,他應該有很好的生意,可事實上他卻餓死了,說明格斯拉一定生活在一個特殊的社會環境中。下面青同學們找出能反映格斯拉生活環境的句子或內容,簡要評述一下這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
(1)26段:他們把一切壟斷去了 他們利用廣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壟斷去了。我們熱愛靴子,但是他們搶去了我們的生意 我很快就要失業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了
——資本壟斷的社會
(2)28段:他的店鋪外面的兩個櫥窗中的一個漆上另一個人的名字了——也是個靴匠的名字 在里面,現在已經縮成一個小間
——同行的激烈競爭
(3)64段:沒有一個人能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但是也得看看同業競爭呀!他從不登廣告!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還要親自做。好啊,這就是他的下場
——商業誠信的危機,小手工業者的悲哀
教師歸納:這是一個工業壟斷加劇,同行競爭激烈,許多人采用不正當的手段,偷工減料,不守誠信的.社會。
三.這篇小說寫得最好的是刻畫了靴匠格斯拉的形象,接下來我們重點來分析格斯拉的形象以及作者刻畫的方法。
1.請找出能體現格斯拉性格特點的句子或內容,并談談你的認識。
……
重點點評以下五點:
(1)關于格斯拉“皮革”一般的外貌描寫。(5段)
這段外貌描寫運用了比喻的方法,用“皮革”喻示其老實、執著的性格,這樣的描寫把格斯拉的形象和他的職業巧妙地融合了起來;“死板板”“僵硬”這些詞語看似貶義,其實是贊揚,贊揚老格斯拉對品質的執著追求。
(2)與“我”關于一雙有響聲的靴子的對話描寫。(13—21段)
很好地表現了格斯拉對自己手藝的自信,對顧客誠實、認真負責的態度。如“好像在盼望我撤回或重新考慮我的話”“不該”“是不是”“蹙蹙眉頭”“嚴重的事”等等
(3)格斯拉對大公司不顧質量濫做廣告的斥責。(25、26段)
既反映了資本主義壟斷時期的時代背景,他的憤怒和斥罵也體現出他不愿粗制濫造、坑害消費者的職業道德。
(4)我去做鞋子時它的表情和動作描寫。(8-11段)
表現了格斯拉 對制靴投入了全部的熱情和心血,認真細致和珍惜。如 “像剛從靴子夢中驚醒過來”;對他賣出的靴子,他總是以“又批評又愛撫的眼光注視著,好像在回想他創造這雙靴子時所付出的熱情,好像在責備我竟這樣穿壞了他的杰作”,他對皮革的關注,對靴子的熱情遠遠超過他對顧客的關心。“他把我的腳放在一張紙上,用鉛筆在外沿上搔上兩三次,跟著用他敏感的手指來回地摸我的腳趾,想摸出我要求的要點。
(5)年輕人與“我”關于格斯拉餓死的一段側面描寫。(60—67段)
側面寫出格斯拉熱愛靴子,把做靴子看的高與自己生命的敬業精神。
這段文字與我們學過的一篇文章的結尾有點相似:《最后的常春藤葉》。這樣的側面描寫能加深我們對人物的理解。
……
2.試用一句話歸納格斯拉的形象。
……
這是一位誠實敬業、熱愛自己的手藝,寧可餓死也不愿降低靴子質量,在紛繁的世界里依然堅守自己的理想的底層勞動者的形象。
四.研究探索。
1.格斯拉有著最好的手藝,卻遭受最悲慘的命運。請同學們從文中探索一下造成人物悲慘命運的原因是什么。
……
(1)格斯拉雖然貧窮,但寧可餓死也恪守職業道德的個性是他不幸的根源。
他親手制作靴子,不讓別人碰;他精心制作,不惜時間;他用做好的皮革;他廢寢忘食;他不預收工資……
假如他換一種方式生活,他可能活得很好。
(2)資本壟斷,機器作坊,社會風化變壞的社會背景也是他不幸的原因。
機器生產,工業壟斷,擠壓了小作坊的生存空間,人民追求時尚,把質量放在次要地位。他的悲劇命運也成為必然。
教師歸納:格斯拉的悲劇真是由自身和社會兩個原因造成的。
2.其實這樣的結局,細心的讀者還可以從前文的鋪墊中看出來。請找找看:
……
(1)第10段:我訂做一雙靴子要半個月
(2)第28段,他的店鋪外邊兩個櫥窗的一個漆上了另一個人的名字了
(3)第40段,他變得更加蒼老、消瘦
(4)第43段,僅一年時間,60歲的格斯拉仿佛已經75歲了
(5)第48段,很快做好,生意清淡
(6)第53段,最后一次收到學習時候,意外收到了賬單
所以第54段,當他的店鋪沒有他的姓氏,他的靴子也下架時,我們就有理由猜想到格斯拉不在人世了!
五.小結:
人類社會之所以始終存在希望,就是因為有像格斯拉一樣恪守職業道德的人在,他們以正直、誠實的品格守護社會的良知和公正。小說以“品格”為題,目的正是以此來呼喚良知,呼喚公正。
品質高二上冊語文教案 5
一、設計思想
根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的要求,作為必修課中的小說的教學內容應該定位在“了解”和“鑒賞”上。那么,在指導學生“鑒賞”小說文本時,教師要設法建立學生與“這一篇課文”的鏈接,更要建立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的鏈接,在考慮“教給學生什么”的同時,還要顧及學生“想學什么”。
一般而言,小說文體特點主要有兩個:環境和人物。小說的表現力極強,三言兩語,便能寫活一個人物,短短幾百字,便能折射一個時代。因此,小說作品的文本細讀首先應關注到小說的人物形象和環境兩大因素。而細節是文學作品完整地描繪人物性格、事件發生和環境景物的一種不可缺少的手段。文章少了細節,就會失去血肉和神采。
因此,本教學設計側重從細節描寫著手,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主動走進小說自身所呈現的形象世界,開展文本細讀,領略小說所展示的特有的藝術魅力,上出小說教學的特質來,上出語文課的語文味來。
二、教材分析
本文屬于蘇教版教材必修三第二專題《號角,為你長鳴》中的《底層的光芒》板塊,故事情節簡單易懂,但它表現的人物品質卻非常感人,作者亦對格斯拉傾注了極大的悲憫與敬重情懷,在教學中要注重探討底層人民身上映射出的不一般的光輝形象,也要注重培養學生對底層人物的關愛與同情。同時,小說中的細節描寫方法的學習也是一個必需的環節。
三、學情分析
高二學生已經具備了相應的小說文本解讀能力,能相對自主地分析文本,體會情感。小說主題不難把握,在檢查預習作業時,大部分學生對小說中格斯拉兄弟的做法表達了同情,呼吁誠實守信,甚至,還有學生反思當下的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商業不正當競爭和欺詐等社會現象。
當然,把握了主題,不表明就讀懂了小說。鑒于學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基礎,本教學需要緊扣“品質”,更多地從怎樣閱讀的角度來教學生閱讀的方式、方法、態度,希望學生通過學習,讀出的東西是一種矛盾的、復雜的'、既有肯定的,又有某種失落的東西,達到接近或符合這篇小說的原味。
四、教學目標
(一)學習小說用細節描寫展現人物形象的能力;
(二)分析靴子的不同命運,體會靴子高品質后的格斯拉兄弟的偉大人格;
(三)分析“我”一次又一次買格斯拉靴子這一問題,展現品質的第三層含義;
(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學會關注身邊“格斯拉”式的底層人物。
五、重點難點
(一)文章通過細節描寫體現格斯拉兄弟的偉大人格;
(二)使學生從心底生發一種對底層人的同情與敬重。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小組討論法、朗誦法
七、課前準備
(一)學生:預習《品質》,了解作者和時代背景,將有疑問的地方做標注
(二)教師:認真備課,做好相應ppt。
八、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說有(情節、人物、環境)三要素。那么本篇小說的主人公是誰?
(生:格斯拉)
2.請同學們復述一下本篇文章的故事情節。
(學生復述:格斯拉是個十分出色的鞋匠,他能做頂好的靴子,但是他的生意卻越來越清淡,可憐的老頭兒后來就餓死了。)
同學們剛才的復述說格斯拉做得一雙好靴子,最后卻餓死了。這又是為什么呢?讓我們從靴子入手,仔細解讀格斯拉兄弟的性格與命運。
(二)初見櫥窗中的靴子
1.既然同學說他能做頂好的靴子,“好”體現在哪里?讓我們先一起讀一讀第二自然段。思考一下在這一段格斯拉的靴子有什么特點,從中可以看出格斯拉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生齊讀第2段。
第二段重點句子:
(1)櫥窗里陳列這幾雙靴子。(怎樣的靴子?)
(2)那幾雙靴子太美觀了……只有親眼看過靴子靈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樣的靴子——這些靴子體現了各種靴子的本質,確實是模范品。特別是做像他所做的靴子,簡直是神妙的手藝。
明確——靴子特點:美觀。“美觀”體現——“非言語所能虛榮”“舍不得離開”“簇新的,看來好像已經穿過一百年了。”
師:從這里看,可以看出格斯拉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生:說明格斯拉的手藝好,對靴子的要求很高。
2.這么美觀的靴子,格斯拉是在怎樣的工作狀態下做出來的?
生:非常的投入。
師:文中可有相關的句子表明他的專注和投入?
生:第11段。他一邊說“再見”,一邊注視著手里的皮革。他叫我脫下靴子,把靴子老拿在手里,以立刻變得又批評又愛撫的眼光注視著靴子,好像在回想他創造靴子時所付出的熱情,好像在責備我竟然這樣穿壞了他的杰作。
師:大家覺得這兩句話里面有哪幾個詞語最能體現?
生:“熱情”“批評”說明他很看重自己的靴子,投入了全部的精力。
生:“愛撫”表明格斯拉把靴子看成自己的孩子,非常的愛惜。
其實除了剛才同學們說的詞語,這里還有一個詞語“創造”,為什么不用“制造”呢?
生:“創造”表明格斯拉在做靴子的時候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師:除了11段,還有別的自然段落寫到他的工作狀態嗎?
生:第8段,“他終于站在來客的面前,上身沒有穿外衣,背有點彎,腰間圍著皮圍裙,袖子往上卷起,眼睛眨動著-----像剛從靴子夢中驚醒過來”,說明他沉侵在自己的靴子夢里面,專注。
生:第10段,“他眼睛盯著皮革對我說:‘多么美的一張皮啊。’”表明格斯拉對他的皮革靴子非常的陶醉。
生:第64段;“他接了一份定貨后,要費好長時間去做它……他老坐在那里,只管做呀做呀……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還要親自做……他從早到晚坐在那里做靴子,一直做到最后的時刻……他從不讓自己有吃飯的時間;店里從來不存一個便士。所有的錢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經常斷炊。他是個怪人。但是他做了頂好的靴子……”從這里看出格斯拉對待工作非常敬業。
師:從同學們剛才找到的這么細節描寫中可以總結出來,格斯拉具有怎樣的工作狀態呢?
生:追求高品質,敬業,對工作很迷戀,投入。
3.格斯拉有如此精湛的手藝,那么顧客們有怎樣的反應?
生:顧客到他的店鋪來,不會像走到一般店鋪那樣,而是心平氣和地像走進教堂那樣。
師:走進教堂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生:很虔誠和神圣。
師:說明顧客非常肯定格斯拉的手藝。從這一側面也反映出格斯拉的手藝好,靴子受歡迎。
(三)靴子的“擠縮”
按照我們剛才的推理,格斯拉的靴子應該非常受歡迎,生意應該越做越好,但事實上靴子遭受了怎樣的命運?齊讀第28段。讀的時候想一想,靴子經歷了什么變化?
生齊讀第28段。
第28段重點句子:那幾雙常見的舊靴子已經失去了孤高氣派,擠縮在單獨的櫥窗里了。
1.是什么原因直接導致這結局發生的?請大家根據原文回答。
生:第26段“‘他們把一切壟斷去了,’他說,‘他們利用廣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壟斷去了。我們熱愛靴子,但是他們搶去了我們的生意。事到如今——我很快就要失業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過后你會明白的。’”
師:我們不難發現,是大公司的壟斷搶了格斯拉的生意,那么大家想一想,到底是什么在控制著格斯拉的命運呢?
生:當時的社會、時代。
2.面對同行的競爭與壓制,格斯拉做出了什么樣的反應?請大家找出相關語句并加以分析。
生:“他的語調里沒有憤怒,也沒有悲哀,連鄙夷的情緒也沒有,不過那里面卻隱藏著可以冰凍血液的潛在因素。”格斯拉只想做好自己的靴子。
師:“隱藏著可以冰凍血液的潛在因素”是為什么?
生;“冰凍的血液”表明他在內心深處譴責大公司不注重品質而只看重靴子的時髦外表,他對這種行為感到不屑。
生:他說的挖苦的話語也是在諷刺大公司只是追求利益而不重靴子的品質。
3.除了言語上的抱怨與不屑,格斯拉在行動上又是怎樣應對這樣的局面的呢?
生:他繼續堅持做自己的靴子。第27段:這些靴子比以前的格外經穿,差不多穿了兩年,我也沒想起要到他那里去一趟。(說明質量只會比以前的做的靴子更好)
4.所以說格斯拉其實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與這個時代抗爭。那么他抗爭的方式就是——品質。
此時此刻格斯拉的生活狀況已經是非常困窘了。但他依然堅持著自己的靴子夢,執著,堅持。
(四)靴子的“照樣陳列”
三雙靴子第三次從文中出現時,為什么用了“照樣”兩字?格斯拉的靴子為什么還放在櫥窗里?
生:肯定了格斯拉做的靴子的品質,竟連對手都對他百般的肯定;雖物是人非,但靴子的品質永存。
(五)課外延伸
到這里,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作者為何以《品質》為題了:靴子的品質,靴匠的品質。對于文學作品而言,就是要常讀常新。那么同學們,請大家開動腦筋,想一想文題中的“品質”是否還有第三種含義呢?
(提示:作為老主顧的“我”,為什么一次又一次買那么多格斯拉的靴子呢?大家可要知道一雙靴子都能穿兩年左右,因為格斯拉做的靴子是頂好的。)
生:這是我對格斯拉做的鞋子品質的肯定。
師:除了對靴子品質的肯定,還有沒有別的用意?
生:我對格斯拉的遭遇的同情以及憐憫。如果我再不去買幾雙靴子,也許格斯拉很快就要餓死了。雖然他最終也是因為生活窘迫而去世,但畢竟“我”能盡自己微薄的力量幫助他。
師:是啊!如果我們的社會多一些像“我”這樣的人,也許社會能變得更加和諧。看來文章的題目“品質”,可不光指靴子和格斯拉的品質!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的社會在不斷發展,但我想在我們身邊肯定也有像格斯拉一樣的底層人,請記住今天的這一堂課,讓我們以同情、憐憫的心去看待格斯拉式的底層人,敬重他們。
九、板書設計
品質
陳列→擠縮→照樣陳列
投入、專注堅持奮斗,品質的抗爭
太美觀失去了孤高過戶
十、作業設計
(一)設想如何讓格斯拉既保持他的品質,又能很好的生存(使學生對格斯拉所處的社會有更深的認識)。
(二)選擇一個底層人物,寫一段能體現他品質的文字(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品質高二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高二語文上冊勸學教案05-23
高二上冊語文教案01-24
高二語文上冊老人與海教案01-16
人教版高二上冊語文教案03-24
高二語文上冊《過秦論》課文06-19
等待散場高二上冊語文教案01-02
部編版高二上冊語文教案05-22
人教版高二上冊語文教案(精選15篇)06-08
人教版高二上冊語文教案(精選21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