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代散文選修《祭十二郎文》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掌握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以及常見的文言現象。
能力目標:通過本文的學習,掌握祭文的寫法。
情感目標:學習通過日常瑣事的記敘表達對亡人的痛惜和懷念之情的寫法。
教學重點:
在敘事中抒情的寫法
教學難點:
祭文的寫法
教學方法:
分析理解導讀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動人的文字都是從心底里流淌出來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字字含淚,句句動情的抒情散文,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絕,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絕調”。大家在讀課文時要注意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深摯感情。
二、韓愈和他的作品: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常自謂“郡望昌黎”,故世稱“韓昌黎”;因晚年曾為吏部侍郎,故也稱韓吏部。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及其作品對我國古代散文的發展有深淵的影響。他主張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對六朝以來的單純追求形式美的駢儷文章;語言要新穎流暢,“唯陳言之務去”,對古文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其散文與柳宗元齊名,并稱“韓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代表作是《馬說》《師說》等。
三、寫作背景:
韓愈三歲喪父母,由兄嫂撫養成人,他和十二郎雖為叔侄,實際如同兄弟,從小生活在一 起,“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感情特別深厚。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絕,也勾起他的辛酸回憶。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涼,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撫養,從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種種情景都一齊涌上心頭;自己的衰病,子孫輩的幼小,這是眼前必須正視的現實。所有這一切,匯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萬端,百思縈繞,情不能已,因而寫成此文。
四、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 聽錄音,注意作者在文中傾注的深沉真摯的感情。
② 學生初讀認準字音;再讀體會感情。
③ 用一句話說出自己的感受。
④ 檢查朗讀,看學生對課文字、詞、句的初步理解。
五、分析理解第一~三段:
(一)分析段落意義
1.概括這三段的意義:
答:第一段敘述我聽聞侄兒去世準備祭奠的經過;第二段書寫身世與家世之不幸的孤苦無 依;第三段敘述兩人三別三會,終于不得會合而成永別,表現自己的悔恨和遺憾。
2.作者寫作此文的目的是為紀念十二郎,為什么要寫自己的身世?
答:是為了表現自己和十二郎的之間的深厚親情,從而表達自己的深深思念。
3.這幾段總體是為了突出什么意義?
答:突出與十二郎的深厚情誼,即雖為叔侄,實為兄弟。
第 二 課 時
教學過程:
一、分析四~六段:
(一)分析段落意義
1.概括這三段的段意。
答:第四段感嘆命運不公,痛惜諸兄之死;第五段痛惜十二郎之死;表現對十二郎的深沉的思念。
2.第四段寫的痛惜諸兄之死,與本文主旨有何關系?
答:烘托自己內心悲痛之甚。諸兄死悲,十二郎死更悲。
二、分析七~九段:
(一)分析段落意義:
1.概括段意
答:①第七段表現對十二郎的子女的憐憫;②第八段寫自己對十二郎因軟腳病不在意的慚愧之意; ③第九段寫對十二郎之死的日期“無知”的愧疚之情。
2.這三段中,一段以感嘆結尾,兩段以問句結尾,作者是在嘆什么?又在感什么?
答:均是感嘆十二郎的去世,抒發自己的悲痛。
三、分析第十~十二段:
(一)分析段落意義:
1.概括段意
答:第十段寫對十二郎子女家屬的安排及改葬之事;第十一段寫自己對不能與十二郎同生死的悲痛之情,以及替他教子養女的愿望;最后一段再次表現其內心的哀痛。
2.這幾段從哪些方面體現出了作者對十二郎的深厚情誼?
答:替他處理家務后事;替他教子養女;反復表現愧疚之意。
四、分析篇章結構
全文開頭幾句是祭文開頭的固定形式,正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嗚呼!吾少孤”至“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寫兩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先從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寫幼時孤苦相依;后敘兩人的三別三會,終于不得會合而成永別,使作者悔恨無窮,抱憾終生。
第二部分(從“去年,孟東野往”至“其然乎?其不然乎”),寫十二郎之死。先寫對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詳敘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從“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篇末),寫對十二郎及其遺孤的吊慰,交代遷葬及教養遺孤等事。
五、總結特點: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發對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結合對死者功業德行的頌揚而展開的。本文一反傳統祭文以鋪排郡望、藻飾官階、歷敘生平、歌功頌德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記家常瑣事,表現自己與死者的密切關系,抒寫難以抑止的悲哀,表達刻骨銘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則破駢為散,采用自由多變的散體。正如林野在《韓柳文研究法·韓文研究法》中所說:“祭文體,本以用韻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徹心,不能為辭,則變調為散體。”使全文有吞聲嗚咽之態,無夸飾艷麗之辭,為后世歐陽修《瀧岡阡表》、歸有光《項脊軒志》、袁枚《祭妹文》等開辟新徑。清代古文家劉大櫆說:“文貴變……一集之中篇篇變,一篇之中段段變,一段之中句句變,神變,氣變,境變,音節變,字句變,惟昌黎能之。”
2.感情真摯,催人淚下
作者寫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稱頌死者,而在于傾訴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強調骨肉親情關系。作者和老成,名為叔侄,情同手足,“兩世一身,形單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顯得家族凋零,振興無望。這在注重門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韓愈的切膚之痛是理所當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實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體強,卻“強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過是一種常見的軟腳病,作者本來不以為意,毫無精神準備,因而對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擊使他極為悲痛。三是表達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無常之感,并以此深化親情。作者原以為兩人都還年輕,便不以暫別為念,求食求祿,奔走仕途,因而別多聚少,而今鑄成終身遺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卻墮入乍信乍疑、如夢如幻的迷境,深覺生命飄忽,倍增哀痛。3.邊訴邊泣的語言形式
作者采用與死者對話的方式,邊訴邊泣,吞吐嗚咽,交織著悔恨、悲痛、自責等種種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間作無窮無盡的長談。如寫聞訃的情景,從“其信然邪”到“未可以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語句重疊,表現其驚疑無定的心理狀態。末尾“汝病吾不知時,汝歿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緒激蕩.一氣呵成。這一切又都從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六、探究學習(作為學生課下自主探究之用):
1.祭文中“直抒胸臆”的常見方法研究
研究方法:
(1)泛讀名篇:《祭妹文》(袁枚)、《祭石曼卿文》(歐陽修)、《哀鹽船文》(汪中)。
(2)比較閱讀:袁枚的《祭妹文》與韓愈的《祭十二郎文》進行比較閱讀。
(3)初步歸納:A.回憶與逝者交往之事;B.設想自己本應早亡,反跌出對逝者的悲痛之情;C.對逝者后事的交待和安排等。
2.比較袁枚《祭妹文》與韓愈《祭十二郎文》兩段文字在寫法上的異同
(一)余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今予殮汝葬汝,而當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歲憩書齋,汝梳雙髻,披單縑來,溫《緇衣》一章。適先生奓入戶,聞兩童子音瑯瑯然,不覺莞爾,連呼則則。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予弱冠粵行,汝掎裳悲慟。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汝從東廂扶案出,一家瞠視而笑;不記語從何起,大概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云爾。凡此瑣瑣,雖為陳跡,然我一日未死,則一日不能忘。舊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歷歷,逼取便逝。悔當時不將嫛婗情狀,羅縷紀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間,則雖年光倒流,兒時可再,而亦無與為證印者矣。——袁枚《祭妹文》
(二)嗚呼!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歿南方,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既又與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孫惟汝,在子惟吾。兩世一身,形單影只。嫂嘗撫汝指吾而言曰:“韓氏兩世,惟此而已!”汝時猶小,當不復記憶;吾時雖能記憶,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韓愈《祭十二郎文》
參考:韓愈《祭十二郎文》與袁枚《祭妹文》皆為中國文學史上有名的祭文。祭文是對死者表示崇敬和懷念的一種文體,一般多著重敘述死者的功業,往往浮夸不實,流于對死者的諛頌,而韓、袁兩篇祭文,多從生活事件的敘述入手,抒發自己的悼念之情。韓文極寫叔侄二人自幼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的患難經歷,把非同一般的叔侄關系寫得真切感人;袁文用強烈的抒情筆調敘寫經過提煉的生活情事,亡妹兒時的音容笑貌、活潑之狀如在眼前,唯其如此,作者的緬懷之情,也愈見真摯懇切。
相同點:都以敘述生活瑣事為主,通過當時生活事件的真實再現,將自已的悲痛之心,懷念之情寓于敘述之中。
不同點:袁文回憶兒時的生活細節,以歡快之事為主,相反相成;韓文則側重兩代人之間的悲慘家庭環境和生活際遇,情深意慘。兩文方法不盡相同,但可謂異曲同工,都將自己痛悍和懷念之情寓于敘事之中。
3.“性靈”的內涵與寫性靈的標準探究。
研究方法:
(1)精讀名家作品:如楊萬里、姜白石的詩作,袁枚的散文以及韓愈的《祭十二郎文》等,感知“性靈”就是創作要有真性情、真感情。
(2)比較分析:“性靈”派作家貴自然,反對做作;要推陳出新,反對仿古;要強調個性,反對隨俗同流;講求形式美,反對固定框子里的格調……可以此為標準來與其他流派的作品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