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故都的秋》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文章“景”與“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點,聯系寫作背景,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聯系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進一步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系。
3.根據自己的主觀色彩,有意識在選擇幾處景物,寫幾個片段。
教學過程
一、導語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內容,北平故都,已是歷史上繁華的過眼煙云。因此,題目中就含有一種深深的“眷戀”。一個舊都的秋景,為何會引起作者的眷戀?作者又給我們描繪了一副怎樣的秋景圖?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
二、課文誦讀
教師范讀(或聽朗讀錄音)、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課文分析
(一)明確思考題:
1.“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悲涼”是故都的秋的特點。這是課文的主線或文眼。對課文文眼或主線的把握有利于我們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這幾天心里頗有點不寧靜”《綠》中的“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
2.描寫了五幅畫面:小院清晨 槐樹落蕊 秋蟬嘶叫 閑話秋涼 秋果奇景
(二)分析課文
1.從五幅畫面入手,分析
(1)故都的秋的特點。
(2)“反襯”手法的運用。
(3)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作者為什么要選取這五幅畫面來寫故都的秋。
(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和作者的經歷來分析)
2.分析第2、13兩個自然段,將北國之秋和南國之秋相對比,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3.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與“神”的.結合點是什么?
明確: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風物,具體說就是那五幅秋色圖。“神”是贊美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向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結合點”是“清”、“靜”、“悲涼”。
4.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后,有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從記敘到議論,這是從“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這段議論,在前面記敘的基礎上,從喻理的角度,進一步贊頌秋,贊頌北國之秋。
5.如何理解文章結尾的一段話?
明確:秋色是這樣的美好,祖國的美景是這樣的可愛,聯系當時國家山河破碎、內外交困的現實,作者為了保住祖國美好的東西,“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僅抒發了贊美、眷戀故都自然風物的真情,也表現出了深沉的愛國之情。
四、課外作業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主觀色彩有意識地選擇幾處景物,寫成片段。
【高二語文《故都的秋》教案】相關文章:
《故都的秋》高二語文教案08-31
故都的秋高二語文教案12-23
人教版高二語文《故都的秋》教案設計10-15
故都的秋教案11-25
高一語文故都的秋教案09-01
故都的秋優秀教案11-01
故都的秋教案設計11-01
高一《故都的秋》教案11-29
《故都的秋》教案設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