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陳情表教案板書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陳情表教案板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陳情表教案板書設計 1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至真至誠的親情忠情。
2.引導學生賞析本文行文思縝,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和駢散結合形象生動的語言藝術。
3.繼續指導學生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和相關文化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主要是以情動人,在指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之后,讓學生找出敘述作者苦情、親情、忠情的語句,進而分析作者敘事陳情怎樣逐層深入,達到乞終養的目的。
教學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了解作者和名人對本文有關評價;指導學生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指導學生積累文言詞語及相關常識。
一、 導入。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古文,題目是《陳情表》,文章選自梁蕭統編的《文選》,作者李密。
李密,三國時人,自幼喪父,母改嫁,賴祖母劉氏撫養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鄉里。他為人剛正,頗有文名,年輕時曾仕蜀漢,表現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晉武帝為穩定局勢,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號。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薦為“孝廉”和“秀才”,但他以侍奉祖母為名未去應召。后來晉武帝征召他為太子洗馬,催逼甚緊,于是寫下了《陳情表》。文章言辭懇切,真摯動人。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把兩者相提并論,有“人言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的說法。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感悟李密所陳述的情。
板書:陳情表 李密
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
二、指導學生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明確作者陳情目的。
1.聽課文錄音,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
2.提問:
陳,陳述;情,情感;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陳情的一種文體,如《出師表》。讀完全文,說說李密在《陳情表》中向晉武帝陳述了什么情感,目的是什么。請結合課文句子作答。
……
陳述了自己的親情、孝情、忠情。
以情感人,目的是讓晉武帝答應他的要求,可以辭官不做。
三、學生輕聲誦讀課文,對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課文;同時提醒學生注意以下詞句:
(1)注意以下加點字的讀音或詞義:
險釁 夙遭閔兇 門衰祚薄 日薄西山 煢煢孑立 床蓐 隕首 逋慢 矜育 撥擢
優渥 期功強近 終鮮兄弟 除臣洗馬 日篤
(2)注意以下加點虛詞的詞義或用法:
以:臣以險釁 臣以供養無主 猥以微賤 臣具表以聞
圣朝以孝治天下 但以劉日薄西山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
(3)注意以下加點的實詞:
慈父見背 形影相吊 察臣孝廉 舉臣秀才 拜臣郎中 拜表以聞 尋蒙國恩
除臣洗馬 猶蒙矜育 不矜名節 愿乞終養 拜表以聽 臣之辛苦
(4)注意以下句式: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四、指導學生朗讀全文,提醒學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調。
第一段:凄苦,悲涼;(親情)
第二段:感激,懇切;(孝情)
第三段:真摯,誠懇;
第四段:忠誠,懇切,期待。(忠誠)
五、作業。
完成《成才之路》45頁1-8。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主要是翻譯課文1-2段,理解作者動之以情,扣住“親”“情”的寫作方法。
一、復習回顧。
昨天我們學習了《陳情表》,了解了作者李密向晉武帝陳情的目的:
委婉表達辭官不做的目的,作者是借助陳情這種方法達到自己的目的的。
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具體學習李密到底陳述了哪些情感,又是如何陳述自己的情的。
二、朗讀第一段。翻譯理解第一段。
1.朗讀。
2.注意下面幾個詞的讀音。
險釁 xìn 夙sù 閔mǐn兇 愍mǐn 終鮮xiǎn兄弟
門衰祚zuò薄 期jī功強qiǎng近 床蓐rù 煢qióng煢獨立
3.學生翻譯第一段。
臣李密上言:我因為命運不好,幼年時就遭到不幸。生下來只有六個月,父親就去世了;長到四歲的時候,舅父強迫我的母親改嫁。祖母劉氏憐惜我孤單弱小,親自加以撫養。我小時候經常生病,九歲還不能走路,孤獨無靠,直到長大成人。既沒有叔叔伯伯,也沒有哥哥弟弟,門庭衰微沒有福澤,很晚才得到兒子。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家里沒有照管門戶的僮仆。孤單無靠地獨立生活,只有和自己的影子相互作伴。而祖母劉氏很早就為疾病所糾纏,經常臥病在床,我侍奉飲食醫藥,從來沒有離開過她。
4.注意下面幾個詞語的意義或變化
閔:通“憫”,憂傷
見背:古今異義,背棄我,這里是死的委婉說法。見,我。
不行:不能行走。古今異義,今譯不好,不可以。
成立:古今異義,成人自立。今譯成功或建立。
兒息:兒子。
外:在外面,名詞作狀語。與下面的“內”同。
吊:安慰。形影相吊意思是只有形體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極其孤單。
嬰:纏繞。
5.第一部分陳述家庭的不幸和祖孫相依為命的情形。朗讀第一段,說說作者說了自己哪些不幸的人生經歷。
……
臣以險釁,夙遭閩兇,概括自己的坎坷命運。
然后講述幼年時期失父失母,孤苦多病,全賴祖母撫養;再述家門人丁不旺,祖母疾病纏身。
6.作者為什么要向晉武帝陳述這些不幸的遭遇?
……
由當時的處境看,如果李密一開始就向晉武帝提出辭官的請求,不但達不到目的,而且可能性命不保。因此,李密先不談上表辭官的事,而是從自己幼年遭遇和家庭困境說起,回憶了自己幼遭不幸與祖孫倆相依為命的經歷,營造一種悲戚的情感氛圍,達到以情動人的目的。
因此這段文章的朗讀基調應該是——凄苦,悲涼。
下面同學們帶著這樣的理解朗讀第一段。
三、朗讀第二段。翻譯理解第二段。
1.朗讀第二段。
2.注意下面幾個詞的讀音。
逵kuí 猥wéi 隕yún首 洗xiǎn馬 逋bū慢 日篤dǔ
3.學生翻譯第二段。
到了晉朝建立,我沐浴在清明政治的教化之中。前些時候太守逵推舉我為孝廉,后來刺史榮又推舉我為秀才。我因為沒有人能照料祖母,就辭謝掉了,沒有遵命。朝廷又特地頒下詔書,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受國家恩命,任命我為洗馬。以我這樣卑微低賤的人去侍奉太子,這實在不是我殺身捐軀所能夠報答朝廷的。我將以上苦衷上表報告,加以辭謝不去就職。但是詔書急切嚴峻,責備我回避怠慢;郡縣長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門督促,比星火還要急。我很想奉命為國奔走效力,但是祖母劉氏的疾病卻一天比一天嚴重,想姑且遷就自己的私情,但是報告申訴又得不到準許。我現在是進退兩難,處境狼狽不堪。
4.注意下面幾個詞語的意義和變化。
察:察舉,舉薦。
舉:推舉。
拜:授予官職。
尋:不久。
除:拜官授職。
孝廉、秀才、洗馬:晉代的官職。
隕首:殺身,犧牲生命。
聞:使……知道,使動用法。
逋慢:怠慢。
急于星火:比星火還急。狀語后置,于,比。
奔馳:赴京就職。古今異義。
日篤:一天天沉重。日,一天天,名詞作狀語。
告訴:古今異義。申告訴說,報告申訴。
進退:到朝廷做官,辭官不做。古今異義。
5.如果第一段作者借助親情博取同情的話,那么這一段就是動之以理。作者反復陳述朝廷對自己的知遇之恩,表達了感恩之情。同學們說說哪些是說朝廷對自己的恩遇,哪些是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的?
……
知遇之恩:察臣孝廉,舉臣秀才,拜臣郎中,除臣洗馬,表達感恩的句子:尋蒙國恩,非隕首所能上報。
6.其實這段文字還是扣住了一個“情”字來說的.,如果第一段說的事親情,這段說的是恩情。因此朗讀基調應該是——感激懇切的。
7.學生帶著這樣的理解再朗讀第二段。
四、作業。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主要是翻譯課文3-4段,理解作者曉之以理,體會作者至真至誠的親情忠情。
一、復習鞏固。
前面我們學習了《陳情表》扣住“親”和“情”為自己委婉辭官作了鋪墊,但是我們知道,僅僅以情動人還是不夠的,還要曉之以理。今天我們接下來看看作者是如何通過說理來說服及武帝的。
二、朗讀第三段,翻譯理解第三段。
1.學生朗讀第三段。
……
2.注意下面幾個詞語的讀音。
矜jīn育 拔擢zhuó 優渥wò 更gēng相xiāng
3.翻譯。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來治理天下的,凡是故舊老人,尚且受到憐惜撫育,何況我的孤苦尤其嚴重呢。再說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做過蜀漢的郎官,本來希望能夠得到更為顯達的官職,并不自以為清高。我現在是卑賤的亡國之俘,實在微不足道,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優厚,怎敢徘徊觀望而有什么另外的企求呢!只因為祖母劉氏已是象太陽將要下山的人,生命不可能維持太長的時間,已經處于朝不保夕的境地。我如果沒有祖母撫養,就不可能活到今天,如果祖母沒有我的照顧,也不能夠安度她的晚年,我們祖孫二人,相依為命,正是由于這種出自內心的感情使我不能棄養而遠離。
4.注意下面幾個重點詞語的意思或用法。
故老:年老而德高的舊臣。形作名詞
仕偽朝:在蜀漢做官。仕,做官,名作動。
不矜名節:不顧惜自己的名譽節操。矜,顧惜,夸耀(矜育,憐憫撫育)
拔擢:提拔。
優渥:優厚。
希冀:過分的祈求。
日薄西山:太陽迫近西山,快到傍晚。這里是比喻劉氏的壽命即將終止。
更相為命:相依為命。更相,交替相互。為,作為。
區區:拳拳,形容感情懇切。
廢遠:廢止奉養,遠離祖母。
5.這段文字是全文最精彩的一段,特別是他的說理尤為突出。同學們能說說他說理精彩在哪里么?
……
首先提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論據,接下來寫自己忠孝難以兩全的狼狽境地,最后說明自己選擇了盡孝,很有說服力。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一句寫得合情合理,感人至深,使人不得不產生同情。
“日薄西山,人命危淺,朝不保夕”用來形容劉氏的垂死狀態,使人頓感憐憫,這些語言至今很有生命力。
6.因此這段文字要讀得真摯誠懇。下面同學們帶著這樣的理解朗讀這段文字。
三、朗讀第四段,翻譯理解第四段。
1.學生朗讀第四段。
……
2.注意下面幾個詞語的讀音。
又yòu 矜jīn愍mǐn 隕yǔn首
3.翻譯第四段文字。
我今年四十四歲,祖母劉氏今年九十六歲,因此我效忠于陛下的日子還很長,而報答祖母劉氏的日子已很短了。我懷著象烏鴉反哺一樣的私情,希望能夠準許我對祖母養老送終的請求。我的苦衷,不僅蜀地的人和益州、梁州的長官所親眼目睹,連天地神明也都看到的,祈望陛下能憐惜我愚昧至誠的心意,同意我這點微小的愿望,使祖母劉氏能夠僥幸保全她的余年。我活著愿意獻出生命,死后愿意結草來報答陛下的恩惠。我懷著象牛馬一樣不勝恐懼的心情,謹此上表稟告。
4.注意下面幾個重要詞語的意思或用法。
烏鳥私情,愿乞終養:烏鴉也有反哺之情,我希望能為祖母養老送終。
辛苦:古今異義。辛酸苦楚(多指內心),今譯堅信勞累(多指身體)。
明知:明白知曉。
鑒:明察。
聽:準許。
卒:盡,終。
結草:表示死后報恩。典故見課文注解。
以: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因為
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因為
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用
圣朝以孝治天下 用
謹拜表以聞 來
四、學生朗讀全文
李密煞費苦心,扣住“情”字,委婉表達自己辭官的目的。那么他這樣做有沒有達到目的呢?據《晉書》記載,李密上了這道《陳情表》之后,晉武帝看后不僅答應了他的請求,而卻大加贊賞。由此看來,在交際的時候,我們應該因人而異,采取最有效的手段,這樣既保護自己,又不傷他人。
五、作品拓展
討論:有人認為,李密反復強調孝親,其實是為自己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你同意這一觀點嗎?
引導:1、李密反復強調孝親,決不是為其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終養祖母才難能應詔的。讀完全篇,我們可以清楚地體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滿了孫兒對祖母的一片真情。
文章言辭懇切,真摯動人。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把兩者相提并論,有“人言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的說法。
引導:2、李密對蜀漢念念于懷,他曾說劉禪“可次齊桓”。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蘇軾語)讀《報任安書》不下淚者,其人必不為人。
六、作業。
寫一篇聯想親情的文章。
陳情表教案板書設計 2
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基礎知識。
2、體會作者深摯的思想感情。
3、鑒賞本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表達效果。
學習重點:
掌握文中出現的重要實詞、虛詞、古漢語句式,體會作者深摯的思想感情。
學習難點:
品味本文摯樸懇切的語言,鑒賞本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表達效果。
學法指導:
誦讀法、質疑探討法、品味涵泳法
知識鏈接:
1、作者與作品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蜀漢后主劉禪的郎官。自幼喪父,母改嫁,由祖母劉氏撫養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鄉里。李密為人剛正,頗有文名,年輕時曾仕蜀漢,表現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公元263年,司馬昭滅蜀漢,李密成了亡國之臣。公元265年,晉武帝司馬炎為了安撫蜀漢舊臣,同時也為使東吳士臣傾心相就,以減少滅吳的阻力,對蜀漢舊臣采取了懷柔政策,請李密出來做官,先拜郎中,后又拜為洗馬(太子侍從官),李密拒絕應召,但這很容易招致武帝的疑慮,以為他懷念舊朝,于是李密上《陳情表》,以奉養祖母為理由辭不應征。
文章言辭懇切,真摯動人。人言讀《出師表》不哭者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必不孝。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
2、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種。是臣子上給皇帝的書信。它與一般上書奏折的不同在于常含有表示陳情、訴說心曲的意思。《文心雕龍章表》:"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本文出自《文選》(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編)卷三十七,原題作《陳情事表》。
學習過程:
一、初讀:夯實基礎,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給加點字注音(a級)
險釁( ) 夙( )遭閔( )兇 祚( )薄 期( )年 隕( )首
逋( )慢 煢煢( )孑( )立 拔擢( ) 矜( )育 日篤( )
優渥( ) 終鮮( )兄弟 期( )功強( )近( )
洗( )馬 猥( )以微賤 責臣逋( )慢 猶蒙矜( )育
2、積累文中出現的古今義詞及表現官職變動的詞語:
3、思考:作者陳情的背景如何?試用文中的相關語句回答。(b級)
點撥:重點研讀第二段中體現作者上表陳情時兩難處境的相關語句。
二、品讀:品讀賞析,體會感情。
(一)品讀第一、二段:
1、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身世?試找出相關語句,試著翻譯并加以賞析 。(c級)
品析:
2.哪些語句寫出了祖孫相依為命的凄苦?試找出來并加以翻譯。(c級)
點撥: 重點研讀第一段的相關語句,也可以參照第二段中的“更相為命”的相關語句進行解讀。
3、有感情地朗讀以上語句,并試著背誦。
4、小結一、二段的抒情內容,深入體會本部分陳情于事,動之以情的表達效果。
(二)品讀第三段,思考:
1、在這部分的表述中,作者寓理于情,曉之以理。試分條概括關于作者“情不得已”的說理內容。(d級)
點撥:說理內容可以分為三層,分別以“伏惟”“且”“但”為語言標志進行文意轉換。
2、寫自己在前朝為官的經歷是否是閑筆?試談談你自己的看法。(d級)
點撥:可結合本文的第一讀者的特殊身份,進行深入探討。
(三)品讀第四段,思考:
1、作者直接表現陳情目的的語句是哪句?并試著翻譯。(c級)
2、本段在提出目的前,還進行了哪些鋪墊?是否多余?(e級)
三、總結陳情的`脈絡:(d級)
小結:為了達到“乞終養”的目的,作者首先陳述個人遭遇,祖母情深,作為陳情依據;繼寫進退兩難的狼狽境地,博取晉武帝的同情;再抬出孝治天下的理,同時剖明心跡,排除了不愿做官的政治原因,最后提出解決方案。
作者一路寫來,發乎情,歸乎理,情真意切。于懇切、樸實中見至真、至善、至美。
四、表達交流(d級)
《陳情表》的動人之處在于它陳情的情真意切。有人說:“它的語言是有形的,也是有聲的。”假如你是晉武帝,你會被李密打動嗎?請寫一段話,來表達你的閱讀感受。要求:語言得體、準確。
五、作業布置
熟悉全文的抒情脈絡,采用“關鍵語句串聯法”,誦讀全詩。
陳情表教案板書設計 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結構思路的縝密、嚴謹和語言表達的委婉、暢達。
2、體會文章深摯樸實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義。
3、培育學生的“孝”心。
教學重點:
1、在吟誦中解讀作者的“情”字,體會本文悲惻動人的原因。
2、積累重要的古漢語語詞知識。
教學難點:
1、把握本文陳述的層次及語言特色,體會情之深,理之透。
2、在較短時間內把握文意且背誦全文;對“忠”、“孝”的理解。
教學方法:
以誦讀、點撥為主,輔以討論和練習。
教學要點:
介紹作者李密和《陳情表》體裁、寫作背景以及基本內容;研習第一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尊重老人、贍養老人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一篇力盡孝道、贍養老人的文章——《陳情表》。文章言辭懇切,真摯動人。人言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
二、題解:
1、出處: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的《文選》卷三十七。
2、體裁: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陳述已見的一種奏章(如《出師表》),用于臣下向君主陳請謝賀。《文心雕龍章表》:“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陳”是陳述的'意思,情:
(1)情況(事實);
(2)衷情(孝情、苦情、忠情);(3)情理(忠孝之道)
3、結合“表”的文體特征,提問:
(1)是誰陳情?
李密(224-287),西晉犍為武陽人,又名虔,字令伯。自幼喪父,母改嫁,賴祖母劉氏撫養無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鄉里。少時師事著名學者譙周,以學問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漢擔任尚書郎,屢次出使東吳,很有才辯。晉武帝為穩定局勢,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號。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薦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應召。后來晉武帝征召他為太子洗馬,催逼甚緊,于是寫下了《陳情表》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為理由婉言辭謝。
(2)向誰陳情?
晉武帝。晉武帝司馬炎靠野蠻殺戮廢魏稱帝,為人陰險多疑。建國初年,為籠絡人心,對蜀漢士族采取懷柔政策,征召蜀漢舊臣到洛陽任職。
(3)陳什么情?
向君王上書陳述祖母劉氏年老多病,無人侍奉,暫不能應征,請求辭官終養祖母的衷情。
三、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對照注釋,自由誦讀全文,自行圈點加注。提醒學生注意“鮮”“期”“強”“洗”“有”等讀音變化的字,以及“閔兇”“見背”“祚薄”“兒息”“逋慢”“盤桓”“希冀”等詞語的解釋。
2、內容與形式梳理。
①范讀全文,由題目展開思考:為什么要“陳”?“陳”什么?如何“陳”?
②內容和形式梳理:
“陳”的原因:除臣洗馬,辭不就職(或:不想到晉朝為官)。
“陳”的內容:夙遭閔兇;更相為命;不能廢遠;愿乞終養。(或:陳述幼時的孤苦及祖孫的相依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梳理文意:
第一段:陳言自己的悲慘遭遇——“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第二段:敘述朝廷逼他作官的經過。
第三段:表達自己盡孝的心意。
第四段:表達自己先盡孝后盡忠的意愿。
“陳”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樸素細膩,曲折委婉(或以情動人)。
(解說:以寬泛的討論引導學生把握文章大意,初步了解本文寫作的內容及意圖,感受“情”的魅力。)
③指導學生朗讀全文,提醒學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調。
第一段:凄苦,悲涼;
第二段:感激,懇切;
第三段:真摯,誠懇;
第四段:忠誠,懇切,期待
④提問:李密怎樣才能說服晉武帝呢?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李密要想說服晉武帝,是應該先曉之以真情呢,還是喻之以大義?是的,李密先自訴家庭的悲慘境況,讓晉武帝一開始就落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凄苦悲涼的氛圍之中。
四、研習課文——第1段:
1、齊讀第一段。
2、由一組學生找出重要的實詞、虛詞,并連同詞義大聲讀出。
3、教師和兩名學生共同口譯本段文字。
4、文章一開始,作者說:“臣以險釁,夙遭閔兇。”該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總提了哪幾個方面?(學生討論,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師提供參考答案。)
總攝作用第一:半歲喪父,四歲母嫁,祖母撫養;
第二:年幼多病,九歲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兩輩單傳,內外無親,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邁,夙嬰疾病,臥床不起。
5、學生對照板書試背第一段。
6、小結:本段敘述自己的遭遇和家庭的困境。開篇以“臣以險釁,夙遭閔兇”八個字概括幼年時期的不幸遭遇,落筆十分凄楚。接著寫“險釁”、“閔兇|的具體內容:“六月”喪父,“四歲”母親改嫁,由祖母撫養成人。然后敘述家庭的孤獨單薄,叔伯兄弟,遠近親屬,一概沒有,只有祖孫二人相依為命。段末點明“臣侍湯藥,未曾廢離”,暗含為了盡孝無法應詔之意。
五、結束語:
僅僅有第一段的悲苦說辭,能夠打動陰險多疑的晉武帝嗎?晉武帝會不會認為這是他為保留名節堅辭不仕的托辭呢?這個問題對于李密來說至關重要,這關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樣陳述的,我們下一節課再賞讀《陳情表》的其他章節。
陳情表教案板書設計 4
教學目標:
1.檢查背誦(第一段)。
2.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和李密祖孫間真摯深厚的感情。
3.讓學生學會感恩。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和李密祖孫間真摯深厚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問“樹欲靜而風不止”的下句, 生對“子欲養而親不待”。古人認為“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生最大的悲哀,正是基于這一點李密才辭官奉養祖母,在《陳情表》中,作者是怎樣闡述這一點的'呢?下面我們共同研討文本第一段。
二、分析段落,理解作者當時處境以及情感。(要求課前預習)
(1)學生齊聲背誦第一段。
(2)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討論后作答。
問題:文章第三段“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在第一段中怎么體現的?
提示:六月四歲臣少九歲孤苦伶仃可以概括為“孤”字
問題:文章第三段“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在第一段中是怎么體現的?
提示: 既無終鮮外無內無劉病未曾廢離
總結以上兩個問題,為什么作者李密要寫陳情表?
提示:感恩
三、小結:
這篇課文,一股濃濃的親情、孝情在文中涓涓流淌,我希望它能漫過我們的心田,給我們以心靈的滋潤。我們正處在十六七歲的年紀,我們始終關注的是友情,深深憧憬的是愛情,最易忽略的卻常常是親情、孝情。希望李密對祖母的烏鳥深情能讓我們有所感悟,有所行動,為親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卻真誠的回報。
四、課后鞏固:
“我們虧欠父母太多,人必須心懷感恩。”每個人都應有一個感恩的心,感謝老師,感謝同學,感謝所有關心過或傷害過自己的人,這些人都是我們人生路上的財富,然而我們最該感謝的是我們的父母。
要求:寫一段文字,表現父親或母親對你的關愛,重點運用細節描寫。
陳情表教案板書設計 5
教學目標
1、研讀全文,體會作者至誠至真的情感。
2、學習用至誠的語言打動別人。
教學重點
1、分析內容、結構,把握陳述的層次
2、分析語言上的特色,體會情之深,語之切,理之透。
教學難點
在吟誦中解讀作者所陳之情和陳情的藝術。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游必有方”就是要有遠大的志向,要去做有價值的事情,這樣才對得起父母的期盼,離家的艱辛。
“人孰能不老,百事當以孝為先!”所謂孝順,就是說為人子女應該對父母長輩能夠時時噓寒問暖,父母年老體弱,應該多抽出閑暇時間陪伴左右。《論語》中對“孝”的強調,注重的是情感與精神的慰藉,而非物質的滿足。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幾千年來,“孝”一直是整個民族精神的支柱。孝不單單是讓人可以老有所終,老有所養,孝更是對每個人自身責任感,家庭責任感乃至社會責任感的一種要求和約束。
人言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
“表”是一種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陳請謝賀。“陳”是陳述的'意思。
二、讀課文,回答問題(文中找)。
1、作者為何上表陳情? ——除臣洗馬,辭不就職。(不想到晉朝為官)
2、為什么不想到晉為官?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
3、為什么祖孫如此情深似海,可以使李密放棄高官厚祿不愿廢離?
——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扶養。
穿插介紹李密生平(作者詳細介紹見課文):
李密自幼喪父,母改嫁,賴祖母劉氏撫養無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以“孝”名于鄉里。李密為人剛正,其才氣在當時也是出類拔萃的,年輕時曾仕蜀漢,表現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晉武帝為穩定局勢,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號。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薦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應召。后來晉武帝征召他為太子洗馬,催逼甚緊,于是寫下了《陳情表》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為理由婉言辭謝。
4、進一步發問:李密在文中明確表明不想到晉為官嗎?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愿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忠”與“孝”的矛盾,也許是每個朝代的文人都會遭遇的困境。事實上,李密之所以拒絕出仕,不僅僅是為了祖母,還有自己避禍的因素。李密對蜀漢還念念于懷,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這種想法,被晉武帝多少察覺到了,因此“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那個時代是一個人人自危的年代,多少有一點本事的人,都遭遇了慘死的結局。問題就在于,在那樣一個君臣猜忌、相互不信任的年代,你就算陳述的是真情,也是會遭到人們的懷疑的。于是,作者反復表明心跡,申述自己的苦衷。我是不矜名節的,我的本意也是愿意做官的,實在是為了盡孝。
陳情表教案板書設計 6
學習目標:
1、掌握積累課文中出現的虛詞、實詞、文言句式以及文化常識;
2、體會課文真摯的感情和語言藝術;
3、學習課文縝密的構思和寓情于理的說理藝術。
學習重點:
積累重要的詞句,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和李密祖孫間真摯深厚的感情。
學習方法:
朗讀、背誦、討論
學習過程:
一、預習提示:宋代學者趙與時在《賓退錄》中說:“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陳情表》究竟有什么樣的魅力,讓人如此評說,請允許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一)了解背景,高效預習
1、試譯全文,圈出難解的字、詞、句,注意通假、活用、古今異義等文言現象。
2、是誰陳情?向誰陳情?陳什么情?如何陳情的?
3、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祖母的請求?
(二)預習檢測
1、下列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 )
A、臣以險釁(xìn) 夙遭閔(mǐn)兇 終鮮(xiǎn)兄弟
常在床蓐(rù)
B、猥(wěi)以微賤 責臣逋(bǔ)慢 猶蒙衿(jīn)育
寵命優渥(wò)
C、豈敢盤桓(huán) 有所希冀(yì) 日薄(bó)西山
除臣洗(xiǎn)馬
D、逮(dǎi)奉圣朝 過蒙拔擢(zhuó) 門衰祚(zuò)薄
更(gēng)相為命
2、對下列各句中加橫線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項有:
A.行年四月,舅奪母志 。 奪:奪取 B.而劉夙嬰疾病。 嬰:纏繞
C.謹拜表以聞。 聞:知道 D.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 。篤:病重
E.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孑:孤單,與“煢煢”同義
F.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G.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薄:“厚”的.反義詞
H.庶劉僥幸,保卒余年。 卒:終
3、解釋下面句中加橫線字的意義:
A.①凡在故老,猶蒙矜育。②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③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B.①詔書特下,拜臣郎中。②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③拜送書于庭。
C.①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②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③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D.①臣以險釁,夙遭閔兇。②猥以微賤,當侍東宮。
③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4、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A.臣以險釁,夙遭閔兇。B.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5、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同形異義詞:
A.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C.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D.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6、根據課文,在下列各句的橫線上填上相應的內容。
《陳情表》是李密寫給 的一篇表文。“表”的基本特征是“動之以情”。 李密上表的目的就是 ,希望 體諒他祖母劉氏 ,答應自己 。
二、研讀課文,回答問題,理清思路,體悟情感(思考與探究)
1、第一段“臣以險釁,夙遭閔兇”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李密圍繞這八個字寫了幾個方面的內容?“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為后文那句作了鋪墊、設了伏筆?“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為后文那句作了鋪墊、設了伏筆?
2、第二段為什么要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八個字起筆?陳述太守、刺史對自己的薦舉,其用意是什么?“臣具以表聞”,這奏表的內容是什么?本段文字要說明的中心是什么? 這段文字與下文有什么關系?
3、第三段李密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有什么意圖?李密為什么要申說自己出仕蜀漢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4、第四段,李密解決盡忠與盡孝矛盾的辦法是什么?李密向晉武帝提出了什么請求?李密又是怎樣表白自己的“愚誠”的? “生當隕首,死當結草”是什么意思?李密這樣說的目的是什么?
5、亞里士多德說:“只有在適當的時候,對適當的事物,對適當的人,在適當的時機下,以適當的方式發生的感情,才是適度的最好的感情。”作者正是運用了最恰當的抒情方式,終于打動了晉武帝,使他看了表章后說“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乃停詔”,允其不仕,并當即賜給李密奴婢二人,并下令郡縣承擔供養李密祖母的責任。根據課文內容,簡要概括《陳情表》使晉武帝深受感動的原因。信任。
三、當堂測試:
1、全文感情真摯、悲惻動人的原因在于:
事之實—— 之真—— 之誠——言之切—— 之巧。《陳情表》的動人之處就在于它陳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十七八歲的年紀也許始終關注的永遠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愛情,最易忽略的卻常常是親情、孝情。希望李密對祖母的烏鳥深情能讓我們有所感悟,有所行動,為親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卻真誠的回報。
2、下列說法,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表是一種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陳請謝賀。如:諸葛亮的《出師表》等。
B、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職之意,而“除”則是免去官職之意。“東宮”指代太子,因為太子居于東宮,故稱。
C、“孝廉”是指善事父母、品行方正的人。從漢武帝開始,令郡縣每年經考察而推舉孝、廉各一人,晉時仍保留。
D、“期功”是古代服喪的名稱。期,服喪一年。功,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喪九個月,小功服喪五個月。服喪的長短可表明親屬關系的遠近。
3、根據課文,在下列各句的橫線上填上相應的內容,并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但以劉 , ,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②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 。
③ , ; , 。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④是以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 , 。
四、學習反思:
我的收獲:
我的疑惑:
陳情表教案板書設計 7
教學目標
了解寫作的時代背景及作者和文體的有關文學常識
積累文言文詞語,背誦文章。
賞析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以及駢散結合形象生動的語言藝術。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把握行文層次,體悟以其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諸多實詞和虛詞,并進行分類歸納。
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分為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為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采取的教學方法是:指導誦讀、點撥啟發、討論領悟。學生采取的`學法是誦讀法和討論法。
本文擬定兩個課時。
教學過程
1、導語設計
以后人的評價導入課文。“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
2、 整體感知
1.首先多媒體投影作者及寫作背景及文體常識
2.聽讀,放錄音,讓學生跟隨錄音讀課文,體會文章的語言的節奏感以及感情。
然后讓學生默讀課文,結合注釋疏通文意,積累相關的文言詞語。學生提出字詞方面的疑難,師生共同討論解決,然后學生自己小結。自由朗讀課文中,理清文章思路。
3.歸納每一段的大意
3、研讀賞析:
問題:作者如何在進退兩難的境地里打動晉武帝的心?
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
討論后明確:因為自古忠孝兩難全,他為了達到奉養祖母的目的,利用新朝“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在“孝”字上大作文章,情辭懇切,字字發自肺腑來打動晉武帝,贏得了后世的贊譽。其次行文時先說后說、輕說重說處理巧妙。
討論: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這個兩難的處境中,李密是被動的言辭稍有不慎就會惹來殺身之禍,李密是怎樣化解這個矛盾的?(換位思考、列數字)
孝:身世凄苦——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報養劉之日短也(情) 解決 先盡孝
忠:沐浴清化——過蒙拔擢,寵命優渥——盡節于陛下之日長(理) 矛盾 后盡忠
語言的個性鑒賞(四字句、對偶句、排比句)
4、拓展閱讀:
讓學生討論一下《出師表》和《陳情表》的異同。
不同:《出師表》全文無不流露出作者忠君愛國之情。
《陳情表》則通過陳述自己的“苦情”“親情”“忠情”
讓學生討論一下對“孝”的看法。
四、說板書設計(略)
陳情表教案板書設計 8
【教學目標】
1、從了解李密所處的時代入手,理解他為什麼向晉武帝陳情,“乞愿終養”、“辭不赴命”。
2、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掌握一些成語和習用語。
【教學設想】
1、本文語言富于節奏和感情色彩,應讓學生熟讀并疏通文字。
2、了解這一時期特定的時代背景,幫助學生理解全文。
3、安排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教師范讀,學生散讀。
二、有關情況介紹。
1、晉武帝為何要征召李密?
2(晉武帝司馬炎于公元263年建立了西晉王朝。為了穩定民情,籠絡人心,對于西蜀的名人賢達,或征召他們到洛陽供職,或任命他們留在中原的子孫做官。晉武帝下詔征李密為太子洗馬。)
2、李密為什麼要委婉陳情?
2(李密在西晉建立前,曾在蜀國做官。作為一個“少仕偽朝”的“亡國賤俘”,四次被征召,四次拒絕,很容易使晉武帝產生疑忌,會以為李密懷念蜀漢,不滿新朝。而這是一種違抗圣命大逆不道的行為。在逼迫甚急的情況下,李密上表陳述情由,敘述自己不幸的身世,說明不能應征出仕的原因。)
三、教師指導學習課文。
1、點撥疑難字、詞。
鮮——少廢——停止察——舉薦
除——拜授官職矜——注重、崇尚擢——提拔
過——過分盤桓——徘徊
2、概括每段大意,說說各段之間的.聯系。
2(第一段——敘述自己的遭遇和家庭的困境。開篇以“臣以險釁,夙遭閔兇”八個字概括幼年時期的不幸遭遇,落筆十分凄楚。接著寫“險釁”、“閔兇|的具體內容:“六月”喪父,“四歲”母親改嫁,由祖母撫養成人。然后敘述家庭的孤獨單薄,叔伯兄弟,遠近親屬,一概沒有,只有祖孫二人相依為命。段末點明“臣侍湯藥,未曾廢離”,暗含為了盡孝無法應詔之意。)
(第二段——敘述朝廷多次征召和自己的進退兩難。首先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達自己對朝廷的忠,再敘述多次征召的經過,段尾以“供養無主”、“劉病日篤”來說明自己欲仕不能,忠孝難全,進退兩難的境地。)
(第三段——述祖孫更相為命的關系,說明自己并非欲全名節而辭不赴命。本段一開始就擺出圣朝的施政綱領:“以孝治天下”,那么自己有祖母需要照顧,理應留在祖母身邊,以盡孝道。又貶抑自己“本圖宦達,不矜名節”,最后申述不能奉詔就職的原由。祖母病情嚴重,生命垂危,“母孫二人,更相為命”。這些都是實情,顯得真切感人。)
(第四段——懇請晉武帝批準終養祖母的要求。本段換一個角度陳述理由:“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一“短”一“長”的對比,說明奉養祖母不會有礙于報效朝廷。接著明確提出自己的請求,最后以“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的誓言作結。)
3、李密陳情的目的是什麼?作者抓住什麼來打動晉武帝?
2(能夠為祖母盡孝,拒絕征召,又能得到晉武帝的恩準和諒解,免去疑忌和殺身之禍。作者抓住晉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綱領,用“孝道”打動晉武帝,使晉武帝不得不承認他善于為自己辯護,并寬容了他。)
4、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2(A、排偶句的運用,有不少是為了通過相互對立和相輔相成的內容,來強化情意的表現。)
例:“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循私情,則告訴不許。”通過內容的對立,將盡忠與盡孝的矛盾強化,突出進退兩難的處境。
“既無叔伯,終鮮兄弟”,“外無期功強勁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通過上下、左右、內外的相輔相成,突出了李密孤苦零丁、無依無靠的情景。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而報劉之日短。”通過時間“長”與“短”的比較,巧妙地提出了一個先盡孝后盡忠的兩全其美的辦法。
“生當隕首,死當結草”通過“生”與“死”的對舉,表明了一定要報大恩的決心。
2(B.練達而概括的四字句連用,對制造情勢、渲染氣氛起了很大的作用。)
例:“詔書切峻,責臣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如星火”一連六個四字句,三層排比,短語迫促,一氣呵成,造成一個上責下催,透不過氣來的緊急氣氛。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一連四個四字句,借比喻,用夸張,將祖母劉危在旦夕的情勢形容殆盡。
積累成語:
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進退狼狽日薄西山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氣息奄奄更相為命皇天后土實所共鑒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陳情表教案板書設計 9
教學目的:
1、熟讀全文,掌握文中出現的重要的實詞、虛詞、古漢語句式。
2、鑒賞本文融情于事的表達和形象精粹的語言。
3、深入體會文章凄切婉轉的陳情技巧。
教學重點:
1、重要的古漢語語詞知識。
2、分析本文藝術特色。
教學難點:
1、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和李密祖孫間真摯深厚的感情。
2、引導學生賞析本文形象生動、駢散結合、自然精粹的語言。
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導入:
古人曾說:“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今天我們一同學習李密的《陳情表》。
二、解題:
“表”是一種文體,是古代奏章的一種,用于臣下向君主陳情謝賀。因為“表”的閱讀對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態度誠懇,措辭謙恭,讀起來如對面談心,頗為感人。“陳”是陳述的意思,標題中的“情”當為辭不赴命,終養祖母的衷情。
三、作者簡介: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西晉犍為郡武陽縣(今四川彭山縣)人,文學家。李密祖父李光,東漢末做過朱提太守。但李密從小境遇不佳,出生六個月喪父,四歲時舅父又強迫母親改嫁。他是在祖母撫養下長大成人的。祖母對他關懷備至,他對祖母也十分孝敬。
李密幼時雖體弱多病,但甚好學。師事著名學者譙周,以學問文章著稱于世。年輕時任蜀漢尚書郎,曾多次奉命出使東吳,以能言善對著稱。李密在祖母去世,服喪期滿后出仕事晉。先為尚書郎,后為溫縣(河南溫縣西)令。在任政令嚴明,政績顯著,以剛正見稱。李密很有才能,本望在朝擔任高職,充分施展其才能。但李密剛正不阿,當權者憚其公直,無人推薦,不久竟去官,為州大中正,后任漢中太守。只任了一年太守,被罷官歸田。
四、寫作背景:
公元265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晉武帝)廢魏帝曹奐,建立了西晉王朝。當時東吳尚踞江左。晉武帝為安撫蜀漢舊臣,同時也為使東吳士臣傾心相就,以減少滅吳的阻力,對蜀漢舊臣采取了懷柔政策,授予官職以示恩寵。曾多次出使東吳,歷職郎署的李密當然被列為晉武帝籠絡的對象。且李密當時以孝聞名天下,而晉武帝承繼漢代以來以孝治理天下,推重孝道,因此李密屢被征召。267年,晉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詔征李密為太子洗馬。詔書累下,郡縣不斷催促。當時的李密對出仕新朝有所顧慮:李密的祖母年事已高,年老多病,無人供養;李密有忠臣不事二主的蜀漢舊臣思想;李密可能有亡國之臣顧慮新朝而暫存觀望的謹慎,更何況司馬氏有篡取天下之嫌。李密的這些想法,多少被晉武帝覺察到,因此“詔書切峻,責臣逋慢”。在這種情況下,抓住“孝”字大做文章,寫下此文。
五、誦讀課文,感知課文:
1、指定學生朗讀課文,指出要重要字詞的讀音:
釁閔憫鮮
祚期強煢煢孑立
夙蓐詔洗馬
猥隕首逋慢矜
拔擢優渥盤桓庶
2、精讀課文,感知以下問題:
A、是誰陳情?
李密。
B、向誰陳情?
晉武帝。
C、陳什么情?
向君王上書陳述祖母劉氏年老多病,無人侍奉,暫不能應征,請求先盡孝后盡忠的衷情。
D、李密怎樣才能說服晉武帝呢?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至于作者是如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我們學習文章時慢慢體會。
六、講解第一段:
1、講解第一段詞句:
2、文章一開始,作者說:“臣以險釁,夙遭閔兇。”,那么作者從小遭遇了哪些不幸之事?
第一:半歲喪父,四歲母嫁,祖母撫養。
第二:年幼多病,九歲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兩輩單傳,內外無親,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邁,夙嬰疾病,臥床不起。
3、該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
總攝作用;
正是基于上述四個原因,故作者不能“廢遠”。所以這一句又為下文埋下伏筆。
4、圍繞“夙遭閔兇”,作者的敘述的層次是怎樣的?
縱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橫的方面:(外、內)
5、作者為什么要向晉武帝陳述這些不幸的遭遇?
由當時的處境看,如果李密一開始就向晉武帝提出辭不赴命的請求,不但達不到目的,而且可能性命不保。因此,李密先不談辭不赴命之事,而是從自己幼年不幸的遭遇和家庭困境說起,營造一種悲戚的情感氛圍,使晉武帝的惱怒斥責化為同情,達到“以情動人”的目的。
因此這段文章的朗讀基調應該是——凄苦,悲涼。
第二節
一、導入: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別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訴說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所有人的同情了。但是他一再推辭,這樣很容易給晉武帝產生誤會——你李密不識抬舉;甚至很容易被誤解為不肯與新興的晉王朝合作,就很危險了。那么李密在這段中又是如何陳情的?
二、第二段詞句的學習:
1、指定學生朗讀該段。
2、講解該段中重要詞句。
3、鞏固整理該段詞句。
三、問題解析:
1、同學概括該段主要內容:一方面寫朝廷對自己征召之殷的感激之情,另一面寫寫自己進退兩難的境地。
2、所以本段分為這兩個層次來寫,在第一層中作者反復陳述朝廷對自己的知遇之恩,表達了自己的感恩之情。同學們說說哪些是說朝廷對自己的恩遇,李密對朝廷的恩遇持怎樣的態度?哪些是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的語句?
知遇之恩:察臣孝廉;舉臣秀才;拜臣郎中;除臣洗馬。
辭不赴命,辭不就職。
表達感恩:尋蒙國恩,非隕首所能上報。
3、面對郡縣的逼迫和州官的催促,李密陷入了怎樣的境地?
進退兩難的境地。
4、大家思考:李密的“進”難在哪里?“退”難在哪里?
進,無以報祖母的養育之恩;退,不能回報朝廷的知遇之恩。
5、從本段中我們看到的是李密堅決辭不赴命,還是他的哀婉陳情?
詞意凄惻婉轉,恭謹虔誠,外表象是俯首乞憐,令人同情。實質是態度堅決,還是不去應征。
四、第三段詞句的講解:
1、指定學生朗讀該段。
2、講解該段中的重要詞句。
3、鞏固整理該段詞句。
第三節
一、問題講析:
1、本段結尾落在辭官養親上(“是以區區不能廢遠”),但本段文勢有個三轉折,表示轉換的字眼是什么?
伏惟、且、但。
2、據此給這段文字劃分層次?
A、抓住晉“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釋自己應得到同情。
B、自陳宦歷,稱頌君恩,表明辭不就職與“名節”無關,以求皇帝諒解。
C、正面陳述劉氏之現狀,是“不能廢遠”的惟一原因。
3、品味第一層,作者為什么扯起“孝”這面大旗?“凡”“況”句有何含義?
A、晉武帝治國標榜的是“以孝治天下”,談“孝”就給作者提出終養祖母的要求提供了“理論依據”,使自己供養祖母的要求既合情合理又合法。
B、“凡”是指一般情況,是凡是的意思;“況”是指特殊情況,是何況的意思。行孝道既然遍及一般,對于特殊情況就更應如此了。理由充足且冠冕堂皇。
4、李密不為官事晉,他最擔心晉武帝懷疑他哪一點?
李密怕晉武帝認為自己是矜守名節。因為古代崇尚一種“忠臣不事二主”觀念,魏晉文人名士最重氣節。
5、那么作者提起自己在前朝為官的經歷,是否是多余的?有何作用?
作者表明自己“本圖宦達,不矜名節”的人生目標,打消了晉武帝的疑慮;作者一再稱頌君恩,“寵命優渥”,豈敢盤桓”,讓晉武帝明白自己的辭不就職與“名節”無關,完全是為了供養祖母,為了“孝”。
6、最后作者以“祖母病日篤”是想向晉武帝表達什么信息?
讓晉武帝明白: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為祖母病重。
二、講析最后一段:
1、學生朗讀該段。
2、講解該段詞句。
三、問題講析:
1、本段中哪一句話表明了全文的主旨?
“愿乞終養”。
2、李密最后提出解決盡孝與盡忠兩種矛盾的辦法是什么?他是怎樣提出這個辦法的?
先盡孝后盡忠。
作者以列數字、作對比的方式提出了先盡孝后盡忠這一解決矛盾的辦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晉武帝置疑,不得不答應李密的陳請。
3、由本段可見全文感情真摯,悲惻動人的原因是什么?
事之實: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
言之切:愿乞、愿矜憫、聽臣微言、明知、共鑒。
心之誠: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四、討論: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祖母的請求?
1、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
2、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
五、“陳情表”,文中主要陳述了什么情?
陳述了孝情、憂情、懼情、忠情。主要是孝情和忠情,因為,忠孝難以兩全才“憂”,才“懼”。
六、梳理課文結構:
第一段:自訴家境困頓多舛,祖孫更相為命之狀;
第二段:明寫感激朝廷之情,實訴屢不奉詔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義,明降臣之不矜名節;
第四段:解決忠孝兩全矛盾,提出愿乞終養請求。
陳情表教案板書設計 10
【教學目的】
1、掌握文中的文言詞語,積累相關文化常識。
2、學習本文結構思路的縝密、嚴謹和語言表達的委婉、暢達。
3、體會文章深摯樸實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1、把握本文陳述的層次及語言上的特色,體會情之深,理之透
2、在較短時間內把握文意且背誦全文;對“忠”“孝”的理解。
【教學方法】
以誦讀、點撥為主,輔以討論和練習。
【教學手段】
多媒體展示部分提示語句以及結構框架,為加強理解、識記之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今天我們走近李密的《陳情表》,看李密是如何陳情,說服晉武帝的。
二、題解
《陳情表》:
陳——陳述、表述;
情——隱情、苦衷;
表——奏章,古代文體,屬奏議類,臣民對君主有所陳述請求時所用。
三、作者簡介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犍為武陽(今四川省彭山縣東)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劉氏親自撫養。為人正直,頗有才干。曾仕蜀漢為郎,蜀亡以后,晉武帝司馬炎為了鞏固新政權,籠絡蜀漢舊臣人心,征召李密為太子洗馬。他上表陳情,以祖母年老無人供養,辭不從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馬,官至漢中太守。后被讒免官,死于家中。
四、研習課文
1、要求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默讀全文,然后分組討論:
疑難文句:學生畫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小組討論解決。
提醒學生注意“鮮”“期”“強”“洗”“有”等讀音變化的字,以及“閔兇”“見背”“祚薄”“兒息”“逋慢”“盤桓”“希冀”等詞語的解釋。
2、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速讀全文,由題目展開思考:為什么要“陳”?“陳”什么?如何“陳”?
(1)為什么要“陳”?
明確“陳”的原因:除臣洗馬,辭不就職(或:不想到晉朝為官)。
(2)“陳”什么?
明確:文中李密陳述的自己對祖母的孝情,對晉武帝的忠情,還有自己內心當中因身世凄苦,因不能做到忠孝兩全而產生的苦情、為難之情。
(3)如何“陳”?
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李密陳情的對象不是一般的讀者,而是靠殺戮和陰謀奪得政權,為人陰險多疑的.晉武帝司馬炎,那李密要如何去表達才能既不招禍,又達到自己的目的呢?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李密是如何來陳述他的“情”的:
①歷述自己的悲慘遭遇,,祖孫更相為命
②敘寫感激朝廷,進退兩難的處境愿乞終養
③提出孝之大理,表明自己不矜名節不能就職
④解決忠孝兩全矛盾:提出先盡孝、后盡忠
在李密這一番以“孝”為中心,環環相扣,入情入理的陳情之后,標榜以孝治國的晉武帝,就不得不答應李密的陳情了,所以我們就看到了這樣一篇精心構思的文章,以情動人,以理喻人,合情合理,環環相扣,不僅打動了晉武帝,也打動了我們每一個人。
(解說:引導學生理解本文層層深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表達技巧)
3、小結:
《陳情表》的動人之處就在于它陳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十七八歲的年紀始終關注的永遠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愛情,最易忽略的卻常常是親情、孝情。希望李密對祖母的烏鳥深情能讓我們有所感悟,有所行動。在我們學習閑暇的時候,想想父母在背后默默的付出,不要忘了他們在我們身上寄予的殷切希望
五、課外拓展延伸
1、閱讀材料
(1)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
(2)20xx年最美孝心少年事跡
2、各抒己見
(1)看完以上兩則事例,你有什么感想?(略)
(2)我們應該怎樣孝順父母呢?
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很多人總是把它掛在嘴邊,說說而已,請同學們想想,我們應該怎樣去孝順父母呢?
①孝順從現在做起
“子欲養親不在”,同學們,珍惜這僅有的時光孝敬自己的父母吧!
②孝順從小事做起
每天主動給媽媽倒水,捶背;母親節給媽媽買朵花、少頂嘴。父母是最容易得到滿足的,就像歌里唱的那樣:“常回家看看,幫爸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足以讓老人家得到安慰。
③孝順從心靈做起
“每月給父母寄點錢花花,就盡到孝心了”這是一些人的“常規做法”,如果只注重物的供養,那么人與動物的區別又體現在哪里呢?
不要把孝順父母當作一種責任,“有父母可以孝敬是兒女的福氣”——孝順父母是我們一生的最偉大的事業。
3.觀看公益廣告《媽媽洗腳》
六、總結
珍惜眼前所擁有的
為父母盡一份孝心
為父母盡一份孝心。
這孝心,
也許是一聲輕輕的問候,
也許是一張燦爛的笑臉,
也許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素面,
也許只是一次次短暫的陪伴。
七、布置作業
1、背誦《陳情表》。
2、結合現實,寫寫你學完這篇文章的感受。
附板書:
陳---陳述,表述
情---隱情、苦衷
表—奏章
身世孤苦
(孝情)祖母病篤盡孝日短
祖母情深
先盡孝后盡忠
沐浴清化
(忠情)孝治天下盡忠日長
蒙受國恩
【陳情表教案板書設計】相關文章:
《陳情表》教案(通用17篇)07-30
陳情表試講教案(通用6篇)07-29
《陳情表》教學教案及反思(精選10篇)10-14
高中課文《陳情表》優秀教案(精選10篇)03-31
語文教學板書設計模板12-09
《陳情表》閱讀練習09-17
陳情表教學設計01-25
《陳情表》課文原文11-23
陳情表課文原文01-21
《陳情表》古文閱讀題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