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人教版語文教學反思
《找春天》教學反思
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和綜合,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筍芽兒》教學反思
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小鹿的玫瑰花》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
1、能通過具體的事物,引導學生觀察聯想,進行探究性學習,在有趣的活動中,在聯系已知經驗和生活經驗中,發展語言,發展思維。
2、讓學生在自學生字中發現規律,在空中運用語言,充分尊重學生、培養學生自主性。
3、能充分參與交際的情境,激發興趣,創設全體同學參與的條件,激勵學生在多向互動的動態式活動進行對話,發表獨特感受,培訓口語交際能力。〕
4、自選展示內容,展示方式,在游戲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感受春光美麗,語言的勉力。
《泉水》教學反思
“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一下,還是一個蘋果;但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就有兩個甚至更多的思想。”這是英國大文豪蕭伯納說過的一段話,它與新課程理念中“反對教師帶著知識走向學生,倡導教師與學生一起走向知識,鼓勵學生通過思考和協作主動獲得知識”是有共同之處的。
《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教學反思
上課時,請學生上臺做小老師。通過小老師認真細致的講解、同桌商量、小組合作討論等形式讓學生獨立思考去分析字形,辨別字音、字義,熟記生字。學生的學習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許多學生在課前向他們的“小老師”提供最佳的學習方式,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好主好點子,才使課堂氣氛非常活躍。由于師生交換了角色,學生學習起來興致勃勃,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狀態。學生站在自己的角度提出識字的方法,這對每一個孩子都有促進。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反思
陶行知先生說:“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于樂不可分。”圖畫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符合學生對形象樂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認知特點。我發現孩子都喜歡畫畫,因為畫能表現學生生活,反應孩子的思想。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一幅形象直觀的畫能勝過千言萬語,學生不僅喜聞樂見,更熱衷于自己動手作畫。通過讀讀課文,作畫和添畫,學生的印象深刻既理解了課文內容,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表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和表現美的能力。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教學反思
現在很多家長都注重學前教育,很早就給孩子買書,有的孩子沒上學就能背好幾首古詩,會講好多故事。新教材中安排了一定量的成語積累。于是課前我讓學生買《成語故事》搜集有關故事,讓學生自行閱讀,課堂就成了展示他們講故事的舞臺,學生不僅理解了這兩個成語,還學到了其他的成語故事,課堂教學得到了延伸。
《語文園地二》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二的內容豐富而又新穎,它與過去的單元訓練和基礎訓練有著天壤之別,它是單元識字、閱讀、積累、交際的延伸,是溝通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的橋梁,既是學生合作競爭的平臺,又是學生展示學習成果的舞臺。因此,我們需要采用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那么,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我認為活動型教學更為適合語文園地的教學。活動型教學以游戲活動代替單一的講解和枯燥的練習,它是開放的,是快樂的,整個活動過程集趣味性、科學性、實踐性于一體,學生猶如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樂此不疲。
本節課,由于教學設計科學、合理,教學手段新穎、獨特,教學環節自然、流暢,活動過程豐富、多彩,學生的身心始終處于愉悅狀態,注意力高度集中,有主動學習的愿望,歡笑聲、加油聲此起彼伏,他們在語文園地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都處于合作者、引導者的地位,與學生的關系是伙伴式的合作關系。
《日月潭》教學反思
《日月潭》是一篇描寫細致,語句優美的課文,易調動人的情感。在這節課中,我努力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學生。同時努力讓學生自己感受課文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日月潭之美的贊賞之情。要體會這種贊賞之情,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于是,我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讓他們從文中找出自己覺得最美的地方。只要學生真正體會到了美,那么這種“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同時我采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但由于讓學生的品讀的句子較多,顯得有點蜻蜓點水,不夠深入,有些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句子的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卻說不出所以然。是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在內心深處留下這美的烙印。我想課文美的地方較多,如果重點抓住一兩處美景深入體會,更能讓學生形象的感悟美景,體會語言文字的精美,從而得到一定的語言積累。新世紀,人們疾呼,要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什么是真正的語文課呢?我想,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一種生活的樂趣,能夠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能夠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展,能夠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也算是一種真正的語文課吧。這也正是我所努力追求的。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這種理念就是讓學生學會交流表達。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在學習日月潭在“霧中、雨中、早晨、中午、傍晚”等不同情況下迷人景色后問:“你喜歡什么時候的日月潭?為什么?”各學習小組熱烈討論后,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有的說:“太陽高照的時候景色很美麗,因為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帶我們出去玩。”有的說:“下雨的時候,日月潭周圍一片朦朧,像仙境,很美。”在學生發表自己見解的同時,也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著重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思維。教學時,我不僅注重讓學生對本課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感悟,還給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想象課文中沒有詳細描寫的陽光下的日月潭,然后進行片段訓練。我想,這樣做不僅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還可以使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葡萄溝》教學反思
葡萄溝在新疆吐魯番,那是個盛產水果的好地方。讀完課文,學生有一種去葡萄溝看看的愿望。于是,我指導同學們練習做導游給大家介紹葡萄溝。然后各小組比賽,看哪個小組介紹的最好。比賽過程很精彩,大家把葡萄溝的美景展現出來了。有的說“新疆的葡萄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有的說“新疆的葡萄干顏色鮮,味道甜,非常有名。”有的說“新疆維吾爾族老鄉,熱情好客,你們到了那里,他們準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有的說“葡萄溝是個好地方,那里不僅有最好的葡萄,還有勤勞勇敢、熱情好客的人們。”從同學們的介紹中可以看出:同學們在讀中已經產生了對祖國各地風情的向往,增強了對少數民族人民的熱愛之情。
《難忘的潑水節》教學反思
《難忘的潑水節》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描寫了敬愛的傣族人民和周總理在一起過潑水節的無比幸福的歡樂情景,體現了總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讓學生通過學習,知道“人民的總理和人民心連心,周總理是人民的好總理”是這篇課文的情感重點。可是,周總理的時代離現在的少年兒童有一定的時間距離,學生不容易理解周總理和人民之間的那份無法言明的感情,對課文的理解對小學生而言有難度,我想:“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說教。所以,我以“情”為契機,利用情緒的感染性特征,讓學生在“情感”中學習,并以此加以實踐,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北京亮起來了》教學反思
二年級的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北京離他們太遠了,如果僅僅只限于對文本的解讀,我想孩子們是很難感受到北京夜晚的美,更不能激發他們對北京的熱愛。怎樣讓理性的文字變得感性,讓每一個優美的詞句都變成生動鮮活的畫面印在學生的腦海中,使學生享受到審美的樂趣,增強對首都北京的熱愛之情,我嘗試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一、抓住主線,條理清晰
在教學中,我抓住“整個北京城變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這句話展開教學,帶著學生跟著課文和課件游北京的長安街、環行路、西單商業街和故宮,整個教學有條理。
二、品詞品句,注重積累
《北京亮起來了》的作者不光感嘆北京是燈的海洋、光的世界,而且還把北京的燈光一一描述,文中的好詞佳句像華燈一樣,使課文也亮起來了。教學本文時,我借助圖片和結合生活,幫助學生理解“金碧輝煌、燈光閃爍、銀光閃閃 、光彩奪目、絢麗多彩”等詞語,拓展部分,要求學生用這些詞語說說臨海的夜景,引導學生運用優美的詞語。
三、以讀代講,讀中感悟
新《課標》強調語文學習以讀為主,并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語文園地三》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的教學,要設計表演,為低年級學生提供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的大舞臺。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來看,他們好動,愛表現,模仿能力強,形象思維比較發達,想象力豐富,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性格特征。“演一演”這一內容正好適合兒童的天性。對于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在讀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引導學生演一演課文內容,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對作者感情的體驗,而且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學生在演中學會了與人交往、堅定了進步的信心,認識了自我。在演的實踐中,我發現,性格內向的學生也變得開朗、大膽、活潑了;不愛發言的學生變得積極主動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表現欲望逐漸增強,且越演興致越濃。在表演中,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圖畫的理解敞開自己的心扉,互相交流,大膽對話,把課文有些書面的內容變成了自己的話。學生表演的過程,既是學生思維不斷跳躍創新的過程,又是想象的過程,更是個性張揚的過程,上面的設計案例就能說明這一點。
《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
《動手做做看》這篇課文主要寫伊林娜在朗志萬的啟發和鼓勵下,通過親自動手做做看,終于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我們要敢于向權威挑戰,不迷信,不盲從,勇于實踐。文章情節簡單,但卻富于情趣;語言平實,卻給人以啟迪。故事緊緊圍繞伊林娜的情緒變化順勢展開,教學時我以此為切入點,激發學生讀書探究的欲望,喚起學生的科學意識。
課堂導入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試驗導入,激起興趣
同學們,老師手里有兩塊橡皮,誰愿意來估量一下它們的重量,學生回答一塊稍輕,一塊稍重,我又問如果老師站在高處,同時往下扔,會出現什么情況呢?請同學們猜一猜。有的同學說,重的先落地,有的同學說,輕的先落地,還有的同學說同時落地。那么到底怎樣呢,相信學完課文后你會自己找到答案。對于這一生活細節,孩子們有過想法但沒有實踐經歷,強烈的好奇心會趨使他們興趣盎然的走進文本,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反思。
二、拓展閱讀,搭橋鋪路
按照自己以往教學的慣例,我通常是先帶領學生學完課文后再拓展同步閱讀上的文章。但是今天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中所蘊含的道理,在學習課文之前我先帶領學生閱讀了閱讀書上的《伽利略的實驗》,讓學生明白伽利略那不懼權威,堅持自己的理想,并學會伽利略那遇到疑問時敢于動手實踐,直到把問題弄清楚為止的精神,為學生理解朗志萬的良苦用心和動手做做看得重要性搭橋鋪路。
三、學習課文,升華主題
有了以上的基礎,加上課文淺顯易懂,學生很快就理解了課文的含義,為了升華課文的主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我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如果你是伊琳娜,此時此刻你會對郎志萬說些什么?請兩位學生分別扮演這兩個角色進行互動,提高學生的應對能力。
四、聯系生活,學以致用
為了讓學生能將所學運用到生活實際中,設計了此環節,“你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過什么困難或疑問?你是怎么做的?”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當遇到不會做的數學題時,自己會先思考,如果實在做不出來,再向家長和老師請教。而大部分學生都稱自己以前害怕困難,懶于思考,但學了這篇課文之后明白了產生疑問時要多動手做做看,一定要想辦法弄明白。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反思
上《郵票齒孔的故事》這一課,為了讓學生深入了解兩個人物,我問了一個問題:一位先生與阿切爾,你喜歡誰?為什么?
同學們發言很踴躍。一個平時思維特活躍的學生站起來卻說:“如果我是阿切爾,我就不發明什么打孔機,我用縫紉機走一遍,就裁好郵票了。”顯然,這學生很善于動腦子,是按自己的思路在說,而往往這樣的發言總會攪得其他同學的思路也走了。我平時常遇到這樣的情況,真的覺得兩難。一是怕耽誤時間,教學任務完不成,二是怕打擊學生積極性。為阻止轉移話題,我只好搶過話頭,我只好說:“聽你的發言,老師知道你找到了更好的辦法。看來阿切爾是不足以讓你喜歡的啦?我們來聽聽其他同學的看法。”就這樣,我看到這孩子掃興地坐下了,儼然沒有了發言時的興奮勁了。說真的,我真的很欣賞這學生的發言。
《畫風》教學反思
這節課總體的流程還是挺順暢的,教學目標都得到實現,學生的學習顯得輕松、快樂。
主要存在幾點值得商榷:
1、在指導學生正確寫字時,較粗略了一些,沒有引導學生觀察“藝”、“丹”這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丹”字的指導中可能會出現矯枉過正的現象。學生書寫后應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在這點上,老師還是忽略了。
2、在把四個“把”字句變成一首小詩的基礎上,如果能引導學生在后面畫風方法匯報中,也用詩一樣的語言來朗誦,就更能顯現學習的成效了。
3、在學生寫完我想怎樣畫風的話之后,可增加在小組內交流的環節,看看有沒有寫錯字,讀得是否通順,也讓全體學生的學習成果得到充分的展現。
4、一節課結束后,老師少了總結。
5、老師表揚性的語言和指導性的語言再多樣化些就更好了。
《充氣雨衣》教學反思
《充氣雨衣》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要讓學生自己默讀,再交流一下,然后引導他們想一想或討論討論: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鼓勵學生像小林那樣,多動腦筋,動手做做看。
本文較長,重點抓住“小林遇到幾個難題,是怎么解決的?”,引導學生默讀和快速閱讀。由于長句較多,學生讀起來有些困難,在朗讀展示時學生的情緒比較低落,直到“復述”這一環節,學生才活躍起來。我從三個方面設計了朗讀,旨在通過朗讀感悟“小林愛思考”的道德品質和“勤實踐”的人文素養,從“你喜歡小林嗎?為什么”這一環節上有了體現,雖然學生在朗讀時不是激情飽滿,但感悟還是很深刻的。
《語文園地四》教學反思
《我們的小制作》口語交際是二年級下學期第四單元語文園地的內容,在教學中,我提前讓學生在家中做自己的小制作,并說道:“要認真做自己的小制作,記住每一步是怎樣做的,然后我們要進行評比,評出班級內的優秀獎,并進行獎勵。”這樣做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第二天上課時,學生都拿來了自己的作品,并且露出了欣喜的表情。看到同學們那興奮的表情,我及時進行了表揚,從而更好地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課上,我先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說說自己制作的過程,聽的學生要聽清楚,并可以針對不清楚的地方進行提問。這樣要求后,每一組的學生都認真地進行交流,我巡視、指導。然后讓每一組評出最好的小制作,全班交流,說清自己制作的過程,評比,要說出為什么好,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把話說完整。最后我又提高了要求,讓學生寫一寫。但學生遇到了難題,這時我對學生進行指導,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寫,進行分類指導,并要求學生運用我們積累的成語,為三年級的作文打基礎。當看到學生完成的小作文時,我的心情格外地高興。為人師是快樂的!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
這課的兩首古詩都是名家名作。第一首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是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留下的。作者通過對廬山瀑布的雄奇壯麗的景色描繪,寄景抒情,抒發了詩人無限熱愛祖國壯美河山。
此詩首句通過對香爐峰的云霧在麗日的照射下呈現壯美圖景的描寫,仿佛如聳入云端的香爐正冉冉升起縷縷紫煙。一個“生”字使景象更為出神入化,活畫了靜態的景物。也為下文描寫瀑布的雄奇作了很好的鋪墊。
次句“遙看”照應了詩題的“望”,一個“掛”字,把瀑布比喻成一條白練逼真地映入讀者的眼簾。也呼應了詩題的“望”和前面的“遙看”二字,正是因為遠看,瀑布的全景才能一收眼底,讓人一覽無余。這兩句作者寫了“望”的全景:峰頂“紫煙”繚繞,山間至上而下白練懸掛,峰腳激流奔涌,瀑布濺起的水霧不停升騰、變幻,這一切構成了一幅雄美壯觀的畫面。
第三句是詩人近觀,“飛流”、“直”抓住了瀑布的特點,既表現了瀑布似從天而降,傾瀉而下,又突出了山勢的陡峭。“三千尺”則夸張了山勢之高。
最后一句是詩人特有的詩風的表現,詩人筆鋒一轉,寫出了自己大膽的想象,一個“疑”字更把這種如夢似幻的神奇景象刻畫的淋漓盡致,入木三分。
《雷雨》教學反思
《雷雨》是第四冊看圖學文。課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變化。我在《雷雨》一課的教學設計中,巧妙地運用多媒體組合課堂教學環境,創設生動、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課文情境,在強化語言能力訓練的過程中,結合進行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最大的“書”》教學反思
為了讓學生扎扎實實地學語文,扎扎實實地理解詞語,這節課中,我采用了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首先讓孩子們在讀課文的同時,畫出難以理解的詞語,然后在課文的學習中自然地理解詞語的意思。如理解“刨根問底”,先問孩子們:文中的川川總是在干什么?孩子們在讀了幾遍課文后,已對課文有一定的印象,所以脫口而出:他總是在問問題。我接著問:問的問題多嗎?問了哪些問題?面對川川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孩子們就自然地明白了,原來把事情問明白,問到底就是“刨根問底”。這樣的教學預設充分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發揮了教師的有效引領作用。
這篇課文篇幅較長,內容涉及的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點較多,由于我的教學經驗的缺乏,以至于后半節課的理解課文環節顯得急追猛趕,朗讀訓練的時間明顯不足,并且孩子們雖然理解了課文內容,但缺乏消化反芻的過程,這一點在拓展環節中體現尤為明顯。
在以后的教學研究中,我將針對自己的不足,有效地學習,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中對動態生成的有效引領作用。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反思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課,以詩的形式介紹了四種天然的指南針:太陽、北極星、大樹和積雪,知識豐富,形式新穎、這是一首兒童詩歌。詩歌易讀易懂,節奏感強,詩句韻腳整齊,在教學中我就利用畫圖來幫助學生理解,可能直接文字敘述很難理解,用畫圖的方法就簡單多了,果然,學生都教會了。我接著讓學生看圖說話,請你能用上“因為……所以……”這個關聯詞語,把課文中某個小節的內容說清楚嗎?在學完四種辨別方向的方法后,讓學生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像課文中所寫的那樣再說一段話,給學生充分的語言訓練時間,提高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采用了多種形式的讀文方式,有:指名讀、自由讀、與小伙伴合作讀、接龍讀、范讀、齊讀、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讀、小組合作讀,激發了學生讀文的興趣,使學生在多種形式、多次讀文的過程中輕松地理解了課文的把課文背誦下來。
《語文園地五》教學反思
閱讀教學一個最重要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理解書面語言的能力。所謂書面語言,就涉及到課文的字、詞、句、段、篇,要培養能力,就離不開朗讀、默讀、說話、口答、筆練等一系列訓練。閱讀能力的標志之一理解,即讀懂文章。并且,在理解的基礎上知道文章是怎樣運用書面語言表達內容和思想感情的,即學習表達方法,積累語言材料,為寫作做準備,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懂文章。
《畫家和牧童》教學反思
面對一篇新課文,先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課文的美,語言的美。范讀、配樂朗讀、詩朗誦、講故事,都是教師常采用的方法。先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讓他們自由讀、指名讀或齊讀。這是篇的整體感受。在具體教學某一部分時,也要先進行整體感受。不過,這時要求更高了,一般采用學生默讀、指名讀、教師引讀或有感情地朗讀等。除了安排大量的形式多樣的讀以外,還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具體有效的朗讀指導,加深學生的感受。
《我為你驕傲》教學反思
精讀階段,引導學生細讀品味,深層次理解。
1、在理解課文中玩味重點詞語。
2、聯系上下文深入分析,平常詞語寓深情。
《三個兒子》教學反思
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語言積累的意識。課文里的語言是經過加工、提煉的,合乎規范的,背誦若干這樣的文章,對于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會有不少幫助的。除了背誦以外,還有聽寫、摘抄等,這些都是記憶性積累。另外,我們要適當地安排具有創造性積累的訓練,如復述課文、改寫等。復述課文時,不必要求學生非要用自己的語言,如果能將范文語言放在口頭上來練,使其意皆若出于我之心,使其言皆若出于我之口,那實際上已是學生在初步內化范文的語言了。
《玩具柜臺前的孩子》教學反思
改寫也是一種積累語言的好方法。呂淑湘先生說:“改寫,各種方式的改寫,各種范圍的改寫,實在是作文的最好準備。”改寫這種訓練方式,要求學生除了要記住課文中的內容,還要運用新的語言表達形式,這就要動腦筋,要靠思維去創造。如果安排得當,就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不游離于閱讀教學這外,起到讀寫相互促進的作用。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
語文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熏陶漸染的過程,宜于采取不斷反復,螺旋式上升的訓練安排方式,企圖一蹴而就,一勞永逸是不切合小學生學習語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語文方面許多項目都要經過不斷練習,鍥而不舍,養成習慣,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另外,語言跟生活有著天然的聯系,我們只有將語文教學延伸到校園、社會、家庭,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讀寫實踐機會,才能促成所學語言的全面內化,達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
《玲玲的畫》教學反思
讀書是學生學習語言、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學會讀書,喜愛讀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張田若先生曾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讀懂的過程,就是閱讀能力形成的過程,就是語感形成的過程,語言積累的過程。
《蜜蜂引路》教學反思
讓學生受到精神的熏陶感染,決不能游離于語文之外。王尚文先生指出:“具體到語文課程,它正是通過如何運用語言文字這一有別于其它課程的特殊途徑使其成為‘人的靈魂的教育’的。在上個世紀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舍人文而求語文,那當然是緣木求魚。因為語言文字的運用絕不僅僅是個語文的知識、技能、技巧的問題,而是和思想、情感、個性等人文因素密不可分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具有深刻的相關性。但矯枉不能過正,舍語文而求人文,同樣也有語文、人文兩失的危險。語文以人文為靈魂,失去了人文這一靈魂,語文必將成為行尸走肉;但人文只能包括而不能取代語文,人文畢竟并不等同于語文。”
《寓言兩則》教學反思
語文教育要重視精神的熏陶感染。但熏陶感染不是強行灌輸,而是要喚醒、激勵和鼓舞學生去自信的學、自主的學、自覺的學。情要自己在讀中感,理要自己在讀中悟,法要自己在讀中明。作者的語言以及語言要傳遞的內容,自會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和情感體驗。在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中,學生通過讀書,與作者相逢于案前燈下,視通萬里,思接千載,對作者的認識、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等,或認同,或發問,或共鳴,或陶醉,這都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平等交流。
《丑小鴨》教學反思
多讀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接觸大量的語言材料。只有大量閱讀語言材料,才能充分了解語詞的“分布”,才能學習更多的表達式,才能更好地比較和區別各種表達式的表達意義,才能了解不同表達式的不同語境。二是反復誦讀名篇佳作。只有反復誦讀,才能更好地體悟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并反過來體悟某些表達式的特殊意義和特殊價值,才能從語音、詞匯、語法的不同角度綜合地體悟語言運用的奧妙和規律。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其中也應當包含這樣一個語言學習的基本規律。
《語文園地七》教學反思
課外閱讀使語文變得“豐盈”。學習語文“三分靠課內、七分靠課外”,學習語文“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詩人杜甫覺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語言學家葉斯大林帕森主張“把孩子們投入到語言的海洋中去”;作家高爾基認為“我讀得愈多,書就使我和世界愈接近,生活對我變得更加光輝,更加美麗。”我們的父輩祖輩,為什么能出口成章、下筆成文?即使沒念上幾年書,寫出的文章為什么也大多文從句順、開闔有度?究其原因,全靠多讀熟讀。如果只讀一本薄薄的課本,那是絕對不可能奠定這樣的語文功底的。
《數星星的孩子》教學反思
從一定意義上說,生活的語文,就是兒童的語文,就是基于兒童生活體驗的語文。兒童在語文實踐過程中,不但是課程意義的接受者,更是課程內涵的主動建構者。他是以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體驗去解讀課程、建構意義的。對此,楊金林先生說得好:“作用于聽覺和視覺的語言文字本身沒有意義,有意義的是隱藏于視聽信息背后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這些要靠聽讀者心靈的眼與耳來把握。這心靈的眼與耳就是人生的積累和人心靈的感悟能力。”學生的生活體驗是語文發展、當然也是精神成長的源泉和土壤。學生的生活體驗越豐富,他能感悟到的語文內涵也就越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越深刻,他對語文底蘊的理解也就越深刻;學生的生活體驗越獨特,他建構語文意義的方式也就越獨特。
《愛迪生救媽媽》教學反思
我們教研的活動主題是培養學生說完整話。當然,這貫穿于平時的教學中,在本節課上,我繼續做好這一點。對回答不完整的學生給予及時提醒和說完整的機會。在理解“直打滾是什么樣子?”,“大家急得團團轉是什么樣子?”,“你是他們中的一個人,你現在在想什么呢?”在引導學生感悟文本的同時,培養孩子說話的能力,說完整話的能力。這對于我們的教學來說,是需要長期努力的。
《恐龍的滅絕》教學反思
《恐龍的滅絕》這篇文章可說圖文并茂,形象生動逼真,展現了在中生代時期,遍布恐龍的神秘世界。最后更引起人們反思:為什么今天的人類只能從電影、書籍或者博物館里,來回憶恐龍往日的輝煌呢?
抓住孩子們愛恐龍的特點,我在課前布置大家一個課外“收集有關恐龍的知識”這一作業,當引入課文題目時,我先寫了“恐龍”兩字,我問:“誰能來給大家講講恐龍?”“嘩啦”許多只小手都舉起來,爭著想把知識說給大家聽,有的說:“我知道脖子最大的恐龍是長頸龍”;有的說:“最兇猛的恐龍是霸王龍!”“我知道有三角龍……”接著,我又寫上“滅絕”,問:“那恐龍又為什么會滅絕的呢?”馬上,孩子們又興奮起來“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恐龍才滅絕的。”“是強烈的地殼運動,使恐龍滅絕的。”
聽著孩子們講得這樣頭頭是道,我看時機差不多啦,引導孩子們:“那課文里又是怎么說的呢?讓我們一起去讀讀吧!”
在《恐龍的滅絕》的教學中,我貫徹“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思想,在孩子已有一定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準字音,讀懂詞句的含義,讀通句子,讀出自己的感受與理解,在此基礎上積累詞句。本課我著力以探究性學習為主。通過探究的方式來學習,以訓練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通過探究性學習方式,師生一起帶著疑問閱讀課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龍王國,在漫游中輕松愉快地朗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的程度;同時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
《阿德的夢》教學反思
1、本設計以“夢”為線索整合教學內容,識字、課文、匯報等都圍繞夢而展開,充分體現“以情景為中心”的課程理念,對教材內容進行個性化、生活化、活動化的再加工,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活潑、有效。
2、本文是連環畫式的略讀課文,教學要把重點放在訓練學生默讀課文、粗知文章大意、展開想象等方面,對文中提到的那些新科技沒有必要作科學的描述,應著力引導學生讀中感悟,讀中想象,激起對科技探索的興趣和熱愛才是教學的主旨。
3、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提出與新科技有關的這樣那樣的甚至荒誕的問題,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話語權和個性化疑惑。或許他提的問題與文本相去甚遠,你根本不知如何回答,其實有些問題并不一定要向學生解說,實際上也解釋不清,然而正好利用這個契機去有效地引導學生去探索科學的奧秘。
《語文園地八》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兩塊內容。在教學時,我根據一年級孩子的特點,讓他們在輕松快樂中發現探索,在自主實踐中積累運用。
在“我的發現”,我盡量讓學生自已去探索發現,在總結規律時,我再適當地給予孩子們一定的幫助,主要讓學生自已能把這種“合一合”的識字方法自學而會。
在“日積月累”中,我主要是讓學生能夠區分形近字和同音字。讓學生我一找每組字的異同點,讓他們選填出正確答案,并讓學生自己盡量給這些形近,同音字口頭組詞比賽,比一比哪組最正確、最多,這樣學生學習起來也非常積極主動,有興趣,也有較好的學習效果。
當然,這課的教學還有些不足之處:有些忽視了成績較差的學生。因為這字詞他們無法區分,所以我在讓他們自已組成詞。但他們并無興趣,只是低頭做自己的事。我本想請會讀的學生帶讀這些詞語,這樣差生也會有興趣點,但是由于時間不夠,也就沒有讓學生跟讀了。在以后教學中,我想我也應該多多為差生設計一些好的學習環節。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二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05-31
語文單元復習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2-14
二年級語文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05-13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08-23
二年級語文期末教學反思07-01
二年級語文《泉水》教學反思06-08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5-10
二年級語文《回聲》教學反思03-28
《稱贊》二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03-14
語文二年級下冊教學反思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