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第二年級語文下冊《樹真好》的教學反思
《樹真好》是鄂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課文,是由金波改編的一首語言優美的散文。整首詩語言淺顯易懂,充滿童真童趣,學生很容易引起共鳴,也很容易理解。在教學時,學生始終興趣盎然,讀之津津津有味,雖然已走出了課堂,但腦海中還時時浮現他們朗讀時生動的表情,感受到他們學習的快樂,這也促使我對這一節課的教學進行深入反思。
一、目標明確,講求平實。
進行這一課的教學時,我仍是緊緊抓住第一學段教學的重點——朗讀,并將之作為教學目標和學習重點,在此基礎上,再帶著學生想像文中所描繪的情景,感受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整節課,我著重指導孩子們把課文讀通、讀懂,想像畫面,讀出感情,讀好課文。
二、身臨其境,以趣激讀。
第一學段的閱讀教學以“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教學目標,因而在教學中應使每個學生在讀中打開思維、展開豐富的情感活動,獲得個人感受。
在上課之初,我便和學生一起通過填空,復習了在這篇課文中出現的AABB式詞語,體會到句子中用到這樣的詞語會顯得更活潑,更具音韻美。在讀句子的過程中,又再次感受了樹給小鳥帶來的快樂,樹給我們全家帶來的快樂。為進一步學習課文,打好了基礎。
指導朗讀的過程中,我和學生邊讀邊想像畫面。“小貓、小狗一個在樹上‘喵喵喵’,一個在樹下‘汪汪汪’它們好像在說什么呢?”,“聽靜悄悄的夏夜,樹葉和風兒在唱什么呀?”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學生的回答豐富極了,而且能運用我們在課文中讀過的詞,“我看到小貓和小狗就像一對頑皮的孩子在吵架……”“我聽到了樹葉和風兒在唱,颯颯颯……”等等,學生在想像的過程中便不知不覺地融入到那有趣的情景中,感受到樹的美妙,生活的美好,從而激發了讀好課文的強烈愿望,學生也在這一過程中進一步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
有些詞語的理解其實并不需要過多的語言,學生看一看,身臨其境的感受一下便會明白。如“低低的山谷,高高的山坡”,我在出示圖畫后,隨機畫下簡筆畫,學生便一目了然。
通過身臨其境的氣氛感染,學生也打開了思維的空間局限,為其后的語言訓練奠定了基礎。
三、根據課文特點,恰當進行語言訓練。
《樹真好》這篇散文,語言淺顯、文字優美,學生一讀就懂,除了指導學生把文章讀好,還應該做些什么呢?這篇課文的文字比較有特點,每一節的結構相似,而且極具韻律美,是很好的語言訓練材料。因而,在讀好課文的基礎上,我要學生想一想,樹還有什么作用,能不能用這種形式寫一寫:“樹真好。 , 。”學生寫出來的作品,極有情趣,“樹真好。下雨時,它張開手臂,為小鳥撐起雨傘,不讓小鳥淋濕。”“樹真好。它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氣,使空氣更清新。”“樹真好。小朋友們在樹下玩游戲,不被太陽曬,玩得真開心。”……學生的語言中的想像和情趣,讓人覺得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