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黑板跑了教學實錄
“黑板”跑了講述的是著名科學家安培的故事。安培離我們的孩子很遙遠。于是,我引領著孩子們從故事情節的細微處,從人物舉動的細微處,逐漸走進安培,直至讀懂他!
細節一:大街的熱鬧和安培的靜思(第2段)
師:(引讀完句2:……很熱鬧。)這句話很簡單,誰能從字里行間去想象出當時大街的熱鬧場景呢?
生1:大街上的車很多,人也很多。
生2:行人有的去買東西,有的在隨意散步,車子有的往這邊來,有的往那邊去。
(學生們大都從“來來往往”一詞上展開了想象,顯然,這還不夠,這只是一種鏡像,還缺乏聲響上的熱鬧。于是,我繼續提醒:)
師:這大街上呀除了來往的車輛行人多,聽聽看,還有……
(學生脫口而出——聲音也很多!)
生1:行人邊走邊說說笑笑。
生2:街旁的商鋪里還有各種吆喝聲、討價還價聲。
生3:肯定還有音樂聲。
生4:馬車來來往往的,也會發出“嗒嗒”的聲音和趕車的聲音。
師:是啊,人多、聲音多,物品多,真是熱鬧啊!
(指導學生朗讀)
過渡:讓我們把眼光從整個大街的熱鬧處收回、縮小、聚焦,看看人群中的安培是什么表現呢?
(學生自由朗讀想象)
生1:他好像什么也沒看見,什么也沒聽見,就是一個人低著頭朝前走。
生2:大街上所有的景象聲音他全都沒有感覺到,特別特別投入。
師:大街這么熱鬧,安培卻這么安靜投入地思考著,難怪書上用什么詞把這兩部分連起來了?
(學生一下就找到了“可是”)
在請學生朗讀了這個對比畫面之后,我繼續追問——
師:從這個“可是”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安培?
學生紛紛發言——專心致志 聚精會神 全神貫注(教師板書)
環境描寫往往能起到烘托人物的作用,本課亦是。原本簡短的關于大街情景的描述在孩子們的恰適想象
中得到了還原與豐富。這種還原與豐富使得文字立體而生動。更主要的是,當這種想象與安培低頭沉思
的畫面形成對比時,人物的形象一下就得到了凸顯,在孩子們腦海里高高地樹立起來。這種類似于電影
鏡頭由遠推進并最終定格的效果往往能在我們的心海刻畫下深刻而雋永的痕跡。
細節二:心算 計算與演算
(請學生朗讀3、4小節)
師:聽完這兩小節,文中最多出現的哪個字映入了你的眼簾?
生:算
(板書:算 )
師:算是解決數學題最常用的方式,比如有……算?文中提到的有什么?
生:心算 計算 演算(板書)
師:心算和演算都是計算的方式。走進這兩個“算”,我們將會更好地走進安培的內心。閑來讀讀關于
“心算”的.句子。
(生交流,略去)
師:(引讀:安培高興地走過去,從口袋里掏出粉筆,在……演算起來。)孩子們,讀完這句話,安培
的什么舉動什么細節引起了你的注意?
生1:從口袋里掏出了粉筆。
生2:掏出粉筆這個舉動。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1:一般的人出去散步逛街的時候都不會帶粉筆的,可是他卻隨身帶著。
生2:可見他隨時帶著粉筆,經常會拿出來演算。
師:是啊,從他這個自然的舉動中,我們甚至可以聯想到,昨天他外出散步的時候也是……,前天……
每次都會…… 他的心里裝的都是自己的科學研究!
孩子們,往往細節之處流露的就是一個人的最偉大之處。“掏出粉筆”這一小小的舉動讓我們再次深刻
感受到了安培的——生:聚精會神,專心致志。
繼續跟著安培往前走,還有什么細節也打動了你?
生1:安培忙說:“別動……”看到“黑板”動了,他很著急,還情不自禁地跟“黑板”說起了話。
生2:他太投入了,居然不由自主地就跟“黑板”說起了話。
生3:“黑板”向前移動,他跟著往前走,而且還是聚精會神地演算著。
生4:他跟著往前走,可能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黑板”在動!
生5:是啊,馬車往前走的時候,肯定還會發出“嗒嗒”的聲音呢,再加上周圍還那么熱鬧,可是他居然還是像什么也沒有聽見,什么也沒有看見,真的是太投入了!
師:就這樣,你跑,我追,你跑,我算,直到后來——(引讀完結果)
讓我們再把目光放回到這熱鬧的大街,滿大街的車來車往,人聲鼎沸,而人群中,只看見一個人跟著一輛馬車快速地跑著,還拿著粉筆在筆畫,你說,這大街上的人會怎么評論呢?
(學生聽了我的假設,都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脫口而出:肯定會覺得很奇怪,甚至覺得他是不是瘋了!)
師:是呀,不明真相的人肯定會有這樣的反應,可是,我們不一樣,我們已經了解了整個事情的經過,那你來跟這些人解釋解釋吧!
(學生高興地做起了解釋,把安培正在認真演算的事情復述了起來。)
師順勢接過話頭:剛才有同學說行人可能會說他是個瘋子,其實,他的確很瘋狂,但是,那是對什么的瘋狂?
——對科學研究的瘋狂!(學生不約而同地大聲作答)
補充提升:正是因為對工作學習如此地投入,所以安培成了一名偉大的科學家,在物理學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以后到初中時學到的一些物理知識有不少都是他的發明呢!他們的成功都在告訴著我們一個樸素而實在的道理,那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由點及面,環環相扣,層層深入,便是這個教學環節的特點。
在以上教學環節中,老師和孩子們抓住了“掏出粉筆”和“跟著馬車跑”這兩個細節,再次引發想象,
從多個角度發散開去,而又始終聚焦在一個點上。這樣的教學亦張亦馳,學生的思維活躍,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細節三:為什么這里沒有“冒號”了?
課上到最后了,剛讀完最后一小節,子琪便迫不及待地舉手——曹老師,為什么這一段中的黑板一詞上沒有引號了?這真是一個好問題啊!充分體現了孩子的善思與好問,急忙肯定了他的提問,同時也把問題拋向大家。沒想,馬上有好幾只小手高高舉起,“我知道,我知道,老師不是說了嗎,因為這不是一塊真正的黑板,所以要在兩邊加雙引號,可是,現在,安培發現它不是一塊真正的黑板,這兒指的就是真的黑板呀!”回答精彩,我忍不住給孩子送去由衷贊賞的掌聲。
【二年級語文黑板跑了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黑板跑了》的語文教學反思01-16
黑板跑了語文教學反思01-29
有關《黑板跑了》的語文教學反思02-01
黑板跑了教學設計03-28
《“黑板跑了”》教學反思匯編04-25
黑板跑了課文教學反思03-13
蘇教版二下《“黑板”跑了》課堂實錄05-10
蘇教版二下《“黑板”跑了》 課堂實錄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