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下冊《難忘的潑水節》教學反思
本文記述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故事。“一年一度的潑水節”被傣族人民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而1961年的潑水節,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一個潑水節。敬愛的周總理的到來,使傣族人民沸騰了,人們“敲起象腳鼓”“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放著一串串喜慶的花炮,迎接敬愛的周總理。周總理興致勃勃地換上傣族服裝,“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銀碗與人們互相破水祝福,同慶盛大的節日。
一、落實語言文字訓練
在本課第一課時教學中,初讀課文后,我引導學生直奔重點段5-8段進行教學,語文課文的學習應當引導學生學習語言文字。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文本挖掘可以訓練的資源,例如,用“一手____________,一手____________”練習說話,考慮到低年級的學生語言積累不夠豐富的特點,老師及時架設梯子,引導孩子說“掃地時,我們一手____________,一手____________。吃飯時,我們一手____________,一手____________。”有了語境,孩子們的話匣子就打開了。有的同學說:“掃地時,李明一手拿著掃把,一手握著畚斗,仔細地把垃圾掃掉。他干得多么認真啊!”有的同學說:“吃飯時,我一手拿筷子夾菜,一手端著碗,吃得津津有味!”
課文的第7、8兩段語言非常有特色,“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潑水節!多么令人難忘啊,1961年的潑水節!”這個句子主謂倒置,強調了傣族人民幸福、難忘的感受。這樣的句式應當讓學生模仿練說,以便在今后的寫作中能夠自如的運用。為了降低表達難度,我創設了語境:
多么____________,敬愛的周總理!
多么____________,傣族的潑水節!
多么____________,火紅火紅的鳳凰花!
多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
學生看著圖片,頭腦中的詞匯和生活積累被充分激發,語言如汩汩清泉流出:
多么神奇啊!人民廣場的噴泉!
多么和藹可親啊!敬愛的周總理!
多么開心啊!20xx年的六一兒童節!
多么絢麗啊!元宵節的煙火!
二、感受總理和人民心連心
可是,周總理的時代離現在的少年兒童有一定的時間距離,學生不容易理解周總理和人民之間的那份無法言明的感情,對課文的理解就會大打折扣。于是,我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找資料,了解周總理的生平,了解他忙碌而又光輝的一生。教學中,我引入了周總理的故事。低年級孩子的思維是感性的,故事最能引起他們情感的共鳴,這個小故事在教學中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傣族人民的風俗學生也會感到比較陌生。為了縮短與文本之間的距離,為了了解傣族,本節課中我采用了直觀教學,提供了傣家竹樓,敲象腳鼓,跳孔雀舞,潑水節等圖片,播放《月光下的鳳尾竹》這首傣族樂曲,充分展示傣族人民積極樂觀的生活面貌,引起學生閱讀的濃厚興趣。
當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中能獲得愉快的時候,課程也就適應了學生的發展。這節課抓住了“祝福”這一契機,巧妙地扮演了幾個角色,把學生帶入了生活當中,引導學生自由主動地說話,既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又使學生明白了要學會為別人祝福,從而也感受到了總理對人民深沉的愛。這就是說,創設有效的課堂情境,把知識、能力、情感融合在一起,才能產生高效而快樂的學習。